对佛陀十八不共法的探索
对佛陀十八不共法的探索
戒斌闽南佛学
一、引言
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这首悟道禅诗,警策之意无非是:大道分明在眼前,迷时却不知不识,心随物转,触途成滞。迷时得来全不费功夫。说明道不远人。贵在自己荐得。
修学者的目标,志在成佛。然而古往今来。许多修行者,任由痛下工夫无数,依然徘徊于佛道门外,芒鞋踏破无数双,不知归来在何处,尽管靠近树林,四处梅花仍见不到春,这是什么缘故呢?
《楞严经》第一卷中圆满的答案是这样的①:
“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业。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
此二根本,一是生死,二是菩提(即成佛)。众生如何从生死到达成佛,其过程,《胜鬘经》说:“生死者,依如来藏即佛法身,于众生中隐覆不显……有如来藏,说有生死。”②这里,如来藏道出了与生死密不可分的关系。《菩提等藏经》③亦说:“一切众生,虽在恶趣,烦恼身中有如来藏,德相具足,与佛无异……信乐此法,专心修学,等得解脱,成等正觉。普为世间施作佛事。如来藏,即佛的智慧德相,佛在菩提树下睹明星成正觉时,豁然大悟道:“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
佛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大圣人。佛的“自觉”简别于人天,“觉他”简别于二乘人,“觉行圆满”简别于菩萨,此最上果与“如来藏”、“智慧德相”等同。如来已成就有为无为等无量清净功果法,智慧广遍无穷际,非是二乘、菩萨所能及得,故称觉行圆满。确切地说,佛的觉行圆满功果法,就是佛不共通于余乘的智慧功德——佛陀十八不共法。
学佛,就是佩如来之心印,开自家之宝藏,直入佛境,当下即佛。然而大多修行者都这样认为:佛最上果德高不可攀,一个薄福无智的生死凡夫,想从凡位直接修达至高无上的佛果,太不容易啊,可谓是可望而不可及。因之就不敢正视和挖掘它。努力研学探究。于是,佛十八不共法便门庭冷落,少人顾及。殊不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④只不过,人迷而不觉罢了。若人能依之起行,则当下即佛也。
这就是我探究佛陀十八不共法的意图。
二、各经对佛不共法论述
欲修习佛陀十八不共法,首先要对其轮廓有初步的了解。如来功德,为何不共呢?据《地持经》卷八说:它能超胜一切,不与下同。所谓“下”,一是针对凡夫二乘人等有无的不同;二是对菩萨满不满异而说。由此二因,故称不共。诸佛具有无量无边清净功德法。从广义上论:一切功德通名不共;从狭义上讲,即佛不共法唯十八种。由于佛德无量,隐显互举。因此除了十八不共法之外,尚有百四十八不共法暂置一旁,略列与其有瓜葛的别门说。
佛十八不共法别门之说
1、据《地持经》卷八,谓诸佛法,随德广论,不共无量,今据一门说:百四十法是指如来三十二相,八十随好、112 四一切种净合116、十力、四无畏130、大悲、不忘法,三念处,三不护、断诸习、一切种智,140共百四十不共法。
2、《十住毗婆娑论》卷十中载:菩萨如是以三十二相,八十随好念佛生身已,继而念诸功德法,所谓:“又应以四十,不共法念佛,诸佛是法身,非但肉身故…….汝不应但以色身念佛,当以法观四十不共……。”(此四十法略去不举)。
不管是“百四十种不共法”,抑或是四十不共法“,虽然名数各有不同,但都离不开十八不共法的范畴,能相互共相收摄。以“百四十不共”为例:十八不共法中“三业无失,三业随慧行”,由三十不护所摄;十八不共中无异想,三念处收;无不定心,百四十中定力收;无不知已舍,不忘法摄;慧无减、知见无减、慧了达三世,百四十中一切种智收;解脱无减,断诸习收;十八不共中欲、念、精进三无减,百四十中略而不论,百四十中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好,四一切种净、十力、无畏、大悲于十八不共法中隐而不彰。十八不共法,言简意赅,独到好处,便于探研。
佛十八不共法独门之说
佛之十八不共法,全称十八不共佛法,出自于《大品般若经》卷五《广乘品》,现依据一门来论十八。此十八不法即:一、佛身无失。二、佛口无失。三、佛念无失。四、无异想。五、无不定心。六、无不知已舍。七、欲无减。八、精进无减。九、念无减。十、慧无减。十一、解脱无减。十二、解脱知见无减。十三、一切身业随智慧行。十四、一切口业随智慧行。十五、一切意业随智慧行。十六、智慧知过去世无碍。十七、智慧知未来世无碍。十八、智慧知现在世无碍。
佛身、口、念三无失是指佛无量劫来以戒定慧、慈善修心养身,证得无量智慧辨才及第一義安稳,身、口、意三业离过纯净,没有误失;无异想、无不定心、无不知已舍是说佛定心不乱,以无分别智平等普渡众生,自行和他化功德已达炉火纯青;欲、精进无减是赞叹佛陀虽然善法福德无一不俱,却为欲度众生恒行精进,没有退转;念无减是讲佛的智慧相应圆满,没有缺减;解脱、解脱知见无减是说佛无边烦恼已断,得大解脱,知见明了,没有暗障;一切三业随智慧行是针对佛身口意三业,阐明佛先以智慧观察得失,然后再造作三业,不令有过犯;智慧知三世无碍是说佛的智慧照知过去、未来、现在世所有一切事,或有情法,无情法,都能通达无碍。
三、不共与共的差别
佛十八不共法真伪之辨:佛十八不共法,有三种说法,一是如前所说的十八种不共法;二是迦旃延尼子所说;三是有余论师所说。到底哪种为真不共法呢?佛独特妙法是建立在何种特性上?否定非真十八不共法的理由在何处?根据龙树学,龙树立破善巧的采用方法,即应成破法,就是破斥敌方的过失来成立自己的观点。他在三种说法中所判的两种“非法不共”是:
迦旃延尼子说的十八不共法非真,这十八种法,即如来十力、四无畏、大悲、三念处。
否定此说非真理的理由,是因为此十八法并不是释子的说法,而是迦旃延尼子的说。释子决不会有这种说法,既然不是释子的说法,就断然不会是真不共法。唯释子三说才算不共法。况且,佛德如海,无边无垠,为什么不说别的法是不共法,况且,佛德如海,无边无垠,为什么不说别的法是不共法,却偏偏拣择如来十力、四无畏等十八法,以充作佛十八不共法呢?如果非要说十力等功德为不共法的话,那么,罗汉、辟支佛及诸菩萨亦能知是处非是处(十力中初力)了,果真这样,十八不共法反倒成为共通法,决无是事,由此可知此说非真。
2、有余论师所说的十八不共法非真。这十八法即:一如来具一切智、所知宽广。二具无量功德。三具大悲心。四智慧自在,所知无碍。五、禅定自在。六、变化自在。七、能授又无量记别。八、所记不虚。九、言无失。十、慧无减,所知不退。十一、常持行舍心。十二、知时非时。十三、念无失。十四、无烦恼习。十五、无能如法出其过失。十六、无能见其顶者。十七、足下柔濡,众生遇者即得受乐。十八、得神通力,转众生心令易化度。
否定此说非真的理由:是因为这十八种法并非出自三藏经典,而是声闻和诸论师等,为了要集中抄录经中赞佛功德的言语,才做成这十八种法,又深恐自己的论证不够正确,便从大乘不共法中偏面取用言无失、念无失、智慧无减,常行舍心四种凑合而成。况且,这十八种法中的“无见顶相”“足下柔濡”是佛的相好,如果把它也说为不共法,不共何其多,何止十八法?
看来,第一种说才是真十八不共法,余处皆非。真不共之法的特征在于:但说智慧功德,不说自然果报,真假区别即在此处。
(二)二乘和菩萨的共分十八不共法
有了衡量十八不共的真伪标准,判别共与非共就易如反掌了。除了前两种非不共法外,尚有一种十八法,是如何显示共分?很值得一提。《大品般若波罗密经。初品》中说:“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遍知佛十力、四无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当习般若波罗密。”佛十力、四无畏、四无碍智、既然已成其说,被定为二乘菩萨的共分十八法,就当略析:
所谓十力:一、即如来是处非是处。二、自业智力。三、定力。四、诸根利利钝智力。五、欲力。六、性力。七、至处道力。八、宿命智力。九、天眼智力。十、漏尽智力。
所谓四无畏:是指一切智无畏、漏尽无畏、能说尽苦道无畏。
所谓四无碍智、指义、法、辞、乐说四种无碍智。
此十八种法,非在龙树否定的两说之列,却与十八不共法并驾齐躯,共为诸佛无上功德法,然够不上不共的资格,它是二乘与菩萨的共分十八法,主要原因是,在二乘与菩萨中,能了了通达此十八法,不乏其人。
1、于佛十力有分者:声闻中舍利弗能够分别诸法,畅演一句,通达无碍。佛曾表示衷心赞叹。说他善通法性;阿泥卢豆在诸阿罗汉中天眼第一;并且二乘菩萨皆能知是处(初力总摄余九力),如是等等不一一举例,知二乘菩萨于佛十力有分。
2、于佛四无畏有分者:不惟佛在大众中能做狮子吼。在佛的诸多弟子中,亦能于众中智心不怯,比如宾徒罗叵罗埵逝长老被佛僧团诸比丘一举推为能狮子吼第一:舍利弗也对自发誓云:我七日七夜,能演畅大法一义,令无穷尽,所以并非二乘人等,于佛四无所畏无分。
3、于佛四无碍智分别通达者:佛弟子中诸阿罗汉,诸如舍利弗、目犍连、富楼那、阿难、迦旃延等,都能够在四分别慧之中,通达无碍,知是义,是名字,是语言,是乐说。说明了于四无碍智能分别通达者非佛一人。
可见,佛十力、四无畏、四无碍智,这十八种法,三乘通用,是为共分十八法。
四、惟佛独具不共法十八法
佛陀十八不共法,处处显示出其殊胜无比,巍巍特有之德不为声闻、辟支佛等所具备。持戒
佛无量阿僧祇劫持戒清净,离诸烦恼染习,而二乘人等习戒不久,顶多不过六十劫,虽然已断恶源,但烦恼习气并未全弃,这差别表现在三业之中:
1、身无失不共。佛作为三界典范,持戒功德具足,身业得无所失。而二乘人,在造作身时有明显的过失。如桥梵波提吐食后,又用舌头往地面舔食;摩头盘比丘跳上他人的住宅屋顶及树上嘻戏。
2、口无失不共:佛所说教法随众机宜,辨才无碍,口业无失。而二乘人于口业有失。如舍利弗率大众回归住所时高声谈话。如此能知佛与声闻等有别。
3、念无失不共:佛因持戒功德,能意念清净,无有散乱。而二乘人有此过失。如难陀有贪习而欢喜接近女众,是为意失。
定慧
1、无异想不共:佛与声闻等于无异想有差别。佛从旷远世以来,视一切众生平等一如,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无怨亲想,普渡群迷;声闻等断佛法身慧命,视三界如牢狱,生死如冤家,但求自利,不利他人,一视同仁,普利大众更谈不上了。
2、无定心不共:佛与声闻等,对此之别是:佛于行住坐卧中,常不离甚深禅定,摄心一切善法中。若从定起,能一心不乱深入欲界定;而声闻等从定起,或入无记心,善心或退入后心,散乱无章无有定律。佛在定中能说法时,化主、化人同时在说。声闻法化人、化主不能兼说于一时;佛一切智满,心力均匀,无烦恼法,对一切法坚定不疑。声闻等对一切法处处怀有疑问,烦恼习气生起时,退法心散。
3、无不知已舍不共:佛对一切法能照知方舍,没有不了知而放弃,自行门说每一念都能悉知其粗细深浅,知后便舍;声闻等无有是力,有时错摄心,掉心时亦不会行舍心想,未平等就舍弃。从利生论,佛终究不舍有情事;而声闻等沉空滞寂,中止化城。
五分法身
1、欲、精进无减不共:佛的福德虽满,世世欲度众生,恒行精进。不知厌倦;声闻等悲智不足,少有善法,知难而退,没有恒常精进之力。如舍利弗过去世曾发大心行布施波罗密,天有欲知其道心(坚固的程度)浅深,化作婆罗门前来试探,向他讨取双目,舍利弗欲满足布施成就,忍痛挖出恭敬献上。不期乞者将目摔置地上,嫌臭踩踢、佛袖而去。舍利弗由此感慨:“大心难发啊!”就此退灭初发之心,不求增进。又如,释迦菩萨以勇猛精进之力。超越九劫,疾速成佛。弥勒菩萨却略逊一筹。所以在欲无减与精进无减中,二乘菩萨与佛有差别。2、念无减不共:佛与声闻等。于此之间的差别在于:佛持念具足,念念中都能分别三相,无有一法徒然错过不念;声闻等因修四念处,念力虽牢却减少,念宿命最多也不过八万劫,并且于见谛道,不能念念分别。况且,佛于宿命智力随念知有力;声闻等却于此无力。由此看出,念无减不共。
3、慧无减不共:诸佛如来是具一切智智,于一切法智慧圆融无碍,声闻等虽然亦具足能达普遍法性的总相智,但缺少菩萨的道种种智,更无如来的最微妙智。
4、解脱无减不共:佛远离一切执着,智慧最上乘,无有烦恼染习,得六通及解脱,已尽诸漏而解脱无减;声闻等智慧不如佛,烦恼习气未尽解脱有减。故佛与声闻等于解脱无减不共。
5、解脱知见无减不共:佛上下根智慧成就,了知诸法念念别相生灭,解脱知见无减;声闻等不得一切智慧,上上根智慧不成就,诸法念念生灭,不知别相分别,故于解脱知见有减,因而有别。
(四)智慧
一切身、口、意业随慧行不共。此差别在于:佛每时每刻无不在利益众生。在行身口意三业时,以智慧观照,随智而转。诸天及厌恶众生,只要是一闻到佛的气息香味,便能舍弃五欲,发心修善,信力清净;声闻等无有此智为先导,作善时,三业便善。意业有时无记等,如大迦叶闻歌起舞,为身业不随慧行。阿那律师随口骂人,为口业不随慧行。舍利弗闻佛言其不净食而不复受请赴食,为意业不随慧行。
(五)三世无碍
智慧知三世无碍不共:佛与声闻等差别在于:佛是一切智人,以甚深智慧于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中悉知无碍。除佛之外,其他人于三世中智慧皆是有碍,甚至观世音、弥勒、舍利弗等大菩萨、大贤圣,亦于三世中智慧不能尽情舒展,通达无碍,故为不共。
五、佛陀十八不共法的实践意义
(一)辨析佛智慧行的重要性佛十八不共法中,身业无失,身业随慧行即身业;口业无失,口业随慧行即口业;余不共法统归意业范畴。龙树菩萨判定大乘说十八不共,一切皆以智慧为义,智慧为主。十八不共体唯智慧,因此,佛所有的智慧功德法,以依三业起行,以般若为导首告成。它具有指示众生种种不同解脱道的功用。为了更好加强对佛智慧行的般若概念有个整体认识,此处针对有人疑佛三业似不随慧行七个问难中,示举三例,以达到从中体会佛智慧行的必要。
1、佛入外道众中说法无人信受:佛因四缘入外道众中说法,并非人信受。一即明知外道顽愚不化,入其众中为令外道种后世因缘;二为止外道误以为佛有傲慢心而入外道众中;三为止外道疑佛无悲愍平等心而入;四为令外道弟子信乐坚固。故此并非佛身业有失,而是随慧而行。
2、佛骂弟子狂愚人,骂提婆达多狂人、死人、嗽唾人:佛骂弟子并非恶心,因有众生为恶覆而不受佛语,不懂佛之深心,为教令其分别善不善法,拔众生苦难之处,故而骂弟子愚人。是为苦切语、为方便对治,才有骂言,而非口业有失。佛骂调达狂人,是因为调过罪重当入地狱;骂其是死人,是提婆达多道貌岸然似人却不能集善法;骂其为死人,是因其贪图利养,妄图夺取教团权位。为了教化之便,佛运用种种“方便智”现苦切语,是故非是口失,而是佛口业随智慧行。
3、佛不知阿兰迦兰等先前命终,欲前往为之说法:佛先前曾依阿兰迦兰等出家,为断人疑佛妙法从其处所得,为让人知其未闻妙法而衰亡。又佛只念其是否已死。故佛非不知他人命终,而是悲智之心在起指导作用。非意业不随慧行。
从上番答辨,能够看出,佛之智慧行,其实是一种以众生为出发点的善行方便之法,是以菩萨大悲相应平等大悲,远非俗慧可比。佛之般若好比金子,方便如炼熟的金子,可做种种饰物。正象《大智度论》所言:“般若将入毕竟空,绝诸戏论;方便将出毕竟空,严土熟生。”这句话说是说;般若与方便。不一不异。般若侧重于法空的体证,方便侧重于救济众生的大行,以权宜之法利济群生。此智从二乘身口意三业尚且寻觅不到,何况凡夫?所以唯有佛之身口意三业能处处随智慧而行。经曰:“五度如盲,般若为眼。”若没有般若,一切修行皆成为盲目性,不是落于凡外,便堕于小乘,但也不是以为有般若,其余五度就可以不要了。必须依靠布施、持戒等众行的配合,使修行不致发生错误,才称名随智慧行。
般若也有层次之分。《大智度论》说:“般若甚深,智不足称。”佛所觉证的十八不共法真般若,不但不是凡夫外道所能智解,也不是有所得小乘和大乘学者的相似慧,对于宇宙人生真理的正确觉悟,声闻也可证得,但不能普遍证得。二乘行者得无我我所慧,解脱生死,虽称为般若,但不是真般若;菩萨虽了知无分别法性,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时般若还没究竟圆满,得有诸佛护持,及发心度脱一切众生的本领,于是不入涅槃,趣入佛果菩提。因此。菩萨虽能普遍证得,但如十三、十四的月亮,还没有圆满,不是无上,唯佛所证的智慧,如十五月夜,皎洁圆满。因此,我们不贪求凡夫的俗智俗慧,外道的邪智邪慧,二乘的遍智遍慧,唯依大乘般若进趣佛果。
般若与菩提,本非二事。鸠摩罗什说:“菩提是老般若。”诸佛菩提,非仅是智慧,是以慧为中心,融摄佛果一切功德。在修行时,觉未圆满,名为般若,到证得究竟圆满,即名无上菩提。故经常有三乘的层次差别。《金刚经》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也就是证智浅深而说有差别。有此三名,实即一般若。如年幼为孩童,读书名学生,长大成教授的道理一样。可见,佛正觉现澄的般若智慧,本来无二无别,是故“般若本无二,随机说成异。”
《心经》里有这样的一句话:“菩提萨垂,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无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共声闻的涅槃德、不共二乘的菩提德,都是依此无与伦比的圣智,才能圆满诸功德。所以佛智慧行相当重要,是佛甚深宝藏。如学佛不进修此门,不正是如入宝山而空回吗?如此则不难体会从佛陀身口意三业之中流出大乘般若的深刻含义了。
(二)十八不共法的实践意义
六祖慧能大师曾在《坛经》中开示说:“汝今当信佛知见者,只汝身心……吾示劝一切人,于自心中常开佛之知见。”
凡夫与圣者,本来同样具足“有让之身”。只因凡夫愚痴,以无明为业,系缚在生死之中不得自在。而圣人因修持而得净智,解脱了生死系缚。凡圣之别,就在一心。佛的知见正是为使生死凡愚悟入佛的境界,因此,要开发佛的智慧,首先应对佛法树立根深蒂固的信念。佛法的真实意义就在发菩提心。修菩萨行,得如来果。只要对所进修甚深宝藏——佛十八不共法坚信不疑,就能达问最高佛趣。龙树菩萨说:“佛法大海,信唯能入,智唯能度。”如以凡夫之见衡量一切,认为自已没有净智,无有神通,不是圣者,如是无信,就不能如法起修更得不到般若智火的熏炼,就堵绝成道之路了。
光有信念还不够,须立大愿,经云:“如来大智尊,显说功德证。忍慧福业力,誓顾力最胜。”如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药师如来的十二愿,普贤菩萨的十大愿,观音大士的十二愿。若无坚定不移的愿力,是无法成就目标的。所以要了生死、得解脱、度众生、成佛道,无一不凭籍愿力。有了真切愿望的支持、向着佛道迈进时,就不会懈怠而退,百折不挠,到达终点。
有了信愿,还要观行。大乘般若修学法则以正见为发端,推广到六度,都以般若作为导首和目的。佛十八不共法在实践过程中,即因即果,从无漏八正道的观行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先由正见的生起引发正思惟,因闻慧、思慧,而修得解脱知见无减,解脱无减和慧无减,慧知三世无碍;经过正思惟后起行正语、正业和正命。因净戒精严,修得身口意三业无失,身口意三业无失,身口意三业随慧行;尔后发大勇猛正精进心,因勤修戒定慧三无漏学,修得欲、精进两种无减;依精进力,由净妙戒行生正定和正念。因定心无所散乱,修得无[定心、无异想、无不知已舍。不过,佛十八不共法不管是从因上修,还定果上得,皆以大乘般若般若指引,才是佛十八不共法的实践意义所在。
佛十八不共法仅是无漏八正道的真实写照,同时还总括了戒定慧三无漏学的全部内容,因此是大乘佛法修学核心。十八不共法中,佛陀设立身口意三业无失,三业随智慧行诸净戒,是为了对治烦恼,烦恼静则得清凉,防犯三业的过失。待聚足资粮,以不可动摇的决定胜解作为方便(加行),随趋而入无定心、无异想,无不知已舍三种定中,排除一切散乱、掉举等,调练悲愍心的功能,以达随心所欲地使用。有了实相的整个体认和通达,依定发慧,重修解脱知见、解脱、智慧三无减、慧知三世无碍这六道地(修道位),圆满大智大慧;观行的结果,无所得一切种智,无上(究竟),由此推之,佛十八不共法又是五位次第修学法门,可见,三乘教法之所以有异名之分,是因为观行有深和浅的差别。
(三)佛陀十八不共法的意蕴
佛十八不共法,只是一种导悟媒体,目的在于适应众生对甚深义理不能信受,为了随顺众生的心境,使其接受佛法,次第引导,令得佛法功德而方便说。
黄糵祖师说:“为有贪瞋痴,即立戒定慧,本无烦恼,蔫用菩提。“
诸修行人本来希望得道成果,却在中途停滞在化城,就是因为迷真执似。对于义理,厌有着空,不达法空,患见魔障,便全障了佛的知见,故此,正由于有众生种种生死妄执之相,才安立十八不共法以显真。
祖师云:“佛说一切法,为除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古尊宿语录》卷三)
一般人听到如来藏或佛的智慧功德,只记得成就佛果,而忽略了生死轮回妄本这一面。因此,不能听到佛十八不共法这一名词,就执著有这一真实的无上法。慎之,慎之!
佛之第一义谛绝不能用言说文字形容。能说出来的,都是变了质的佛法。第一义的契入在于悟。悟是一种非概念、非逻辑、超感觉、超智识的纯碎经验,是一种直觉。迷与悟之间只在一念,所谓一念相应,便成正觉。禅师用“如人饮水、冷暧必须自己喝上一口,才能用直觉感受到它是冷是暧,你的感觉与水的冷暧合一,不分能感与所感。也就是说,第一认不许思量与拟议。所以佛对闻道者的期望是善于义。无奈凡夫对佛所说法产生种种遍计执着,不知蓦然回首,由言悟义。不少修行者总是围绕着什么是佛法大意等问题纠缠不清,而屡遭禅师们的棒喝。
黄糵大师说:“诸佛与一切众生,唯是一心更无别法。此心无始以来,不曾生不曾灭、不青不黄、无形无相、不属有无,不计新旧、非常非短,非大非小。超过一切限量名言,踪迹对待,当体即是,动念即乖。犹如虚空,无边无际,不可测度。”(《古尊宿语录》卷三)
这说明人人都是佛,只因十八不共功德智慧深埋在五蕴山内,误入见闻觉知分别心见,迷不自觉。如果根尘脱离,狂心即歇、深具十八不共法之藏,即如日升于虚空,照天鉴天,十方世界更无障碍。
《菩萨戒经》云“我本已自性清净。”这表明了人的生理活动和生活活动,都是它德相妙用的体现。所以六祖说:“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而即佛是凡夫,后念悟而即凡夫是佛。前念取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既然人的体性是佛,那么,我们穿衣吃饭行住坐卧,无一不是真如体性般若妙用的显露,一切视听言动,无一而非殊胜的佛行。只要深深通达这一真相,则一切如来十八不共法的功德,无不现成,不假修学,即得受用。所谓“色声浩浩地,佛法祇如是,拟议及思量,白云千万里。”
- 上一篇:佛陀说法的风格和语言技巧
- 下一篇:略析《魏书·释老志》——简论北魏时期的佛教概况
相关阅读
- 本源法师: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本源法师: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净界法师:佛陀用长行和重颂这两段来说明三界火宅
- 仁德上人:佛虽有神通佛力也有四不能
- 仁德上人:佛无遗教歌
- 本源法师:佛陀的相貌为什么会修得如此清净庄严?
- 本源法师:佛陀度化众生的两种做法
- 净界法师:佛陀为什么主动宣说净土法门?
- 静波法师:成为佛陀的弟子才是学佛
- 本源法师:佛陀为什么要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 静波法师:佛的意思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 印光大师:佛视一切众生皆是佛,设种种方便为其种下善根
- 仁山法师:学佛首先要正确认识佛陀!
- 静波法师:真正的光明智慧之灯
- 梦参法师:佛的“德相”是什么?就是无量功德之相
- 星云大师:丛林是否起源于印度佛陀时代?与树林有关系吗?
- 本源法师:佛陀为什么不住世?如何请佛住世?
- 智随法师:判教起始于印度,根源于佛陀
- 静波法师:佛在心中 随缘自在
- 静波法师:佛是良医、法是妙药、僧是看护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 星云大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正如法师:念《心经》比《大悲咒》更好吗?
- 印光大师:安士全书白话解
- 净慧大师:净慧法师《楞严经》浅译
- 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谈《心经》
- 文珠法师:妙法莲华经
- 大寂尼师: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读诵《地藏经》吗?
- 仁清法师:听说诵大悲咒对鬼不好,请法师开示
- 星云大师:解读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附普贤行愿品全文)
- 圣严法师:关于灵魂与鬼的终极真相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金刚经
- 惟觉法师:修行人应做到的三大精进
- 心律法师:吃亏是福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地藏本愿经
- 心律法师:什么人与佛有缘?
- 文珠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 星云大师:千江映月
- 虚云法师:多诵读《普门品》和《地藏经》
- 星云大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 达摩祖师:《破相论》原文
- 永明延寿:宗镜录
- 正如法师: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
- 未知:星云大师讲解
- 正如法师: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
- 明空法师:明空法师:《心经》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师:不科学的求子秘方,但是很灵验
- 星云大师: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师: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 净界法师:打坐的时候该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师:《大悲咒》的九种世间利益
- 正如法师: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缦衣吗?
- 印光大师: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缘,有个简单方法
- 星云大师:人死后生命是怎样的?
- 星云大师: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讲解
- 明安法师:把握当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师: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净慧法师:净慧法师:《妙法莲华经》浅释
- 虚云老和尚:虚云老和尚:见佛、闻法、遇善知识之难
- 济群法师:世上没有坏人坏事会怎样?怎么才能包容所有人?
- 静波法师:突破就会升华而解脱 否则即被束缚和困扰
- 仁清法师:什么是诽谤正法?
- 静波法师:皈依三宝减轻业障
- 正净法师:礼佛发愿忏悔文
- 仁清法师:怎样念佛号才得力?
- 本源法师:学佛次第很重要 必须注重闻思修!
- 广超法师:怎样理解“涅槃寂静”?
- 慧广法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善缘不断?
- 觉真法师:不是牺牲也非放弃,给与是一种生命力
- 杜一心:为什么达摩禅法在北朝受到明显排挤?
- 白云禅师: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宗性法师: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广钦和尚: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师/庆裕:做真实的自己
- 慈庄法师: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觉真法师: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觉真法师: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觉真法师: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觉真法师: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慧广法师:错了怎么办?
- 崇慈法师: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广法师: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本源法师: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师: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静波法师:先告诉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别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济群法师:弘扬佛法是每个佛弟子的责任
- 清净法师:供奉韦驮菩萨和伽蓝菩萨消除障缘
- 仁禅法师:五种适合绝大多数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如瑞法师: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静波法师:佛法的中道观
- 济群法师: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如瑞法师: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本源法师: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静波法师: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济群法师: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师: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相关名词
推荐内容
热门推荐
最新更新
- [其他汉传法师]修行的秘诀就是早发现并除掉自己的习气毛病
- [红茶]红茶有哪些?红茶的种类
- [禅宗公案]只履归西的故事
- [生活故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 [哲理故事]生命只在呼吸之间
- [佛与人生]远离颠倒梦想
- [佛学常识]过去七佛都有谁
- [其他汉传法师]修行的问题就是由于粗心大意而犯下的缺点错误
- [华严经]整衣束带,当愿众生,检束善根,不令散失
- [绿茶]六安瓜片产地在哪里?功效有哪些?
- [禅宗五家]临济宗杨歧派创始人方会大师简介
- [生活故事]明心见性,缘起性空
- [哲理故事]心体澄澈,意气和平
- [哲理故事]享受人生,珍惜活着的光阴
- [佛与人生]生灭无常
- [佛学常识]佛有哪三身
- [其他汉传法师]把了了常知比喻成第一人格那“我”就是第二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