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焕长老圆寂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中国当代佛门泰斗本焕长老于2012年4月2日凌晨圆寂,5日上午在众人依依不舍和祝福中被送往深圳弘法寺后山荼毗。各界人士及海内外高僧大德、政要、信众等5000余人参加追思会,追忆长老百年光辉人生,弘法寺山门外还有海内外数万信众为本焕长老送行。
老和尚曾经三步一拜朝五台山;闭关3年阅读大藏经等100余卷,放焰口一千台超度抗日阵亡将士;刺血为墨,先后抄写《楞严经》10卷,《地藏经》3卷和《普贤行愿品》等19卷经文。本焕长老秉承临济法脉,兴寺办学,勤修戒律,梵行高远,曾任韶关南华寺、广州光孝寺、深圳弘法寺等十余寺院住持。先后主持恢复、重建、兴建寺院十余座,剃度传法弟子数千人,归依接引善信数十万。历任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席、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湖北省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深圳市佛教协会会长、韶关市佛教协会名誉会长。
本焕长老一生所作功德巍巍,堪为佛门一代宗师,是中国佛教界爱国爱教的典范 。在老和尚106岁的时候舍报还真,所谓功德圆满。虽然人们都期盼老和尚能长久住世,但美好的愿望阻止不了世间的真相,他的圆寂也是给世人揭示了这不变的真谛,那就是一切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都是无常的。
虽然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人们的平均寿命也呈上升趋势。但能丗寿过百相信也不多见,可谓凤毛麟角。一般人祈求长寿可以理解,但如果对寿命过于执着就是一件最终让自己痛苦的事情。因为无论通过任何手段去延长寿命,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无常终会到来。就是佛教的一句话:天是棺材盖,地是棺材底,无论闯哪里,总在棺材里。
什么是“无常”?无常是二十四种不相应行法之一。就是指世间事物的生灭迁流,变化无常。对于有情而言,简单说就是色身死,对于事物现象而言叫做坏灭。《大乘广五蕴论》中说:“云何无常,谓彼诸行相续,谢灭为性。”《百法直解》中说:“无常者,亦名为灭,依于色心暂有还无假立。”《百法纂释》中说:“言无常者,今有后无,乃死之异名。盖生名为有,以有生必有死故,不如寂莫常住之无为,是恒有也。灭名为无,无非恒无。如人死此生彼,不如兔角之常无也,以不同无为之常有,不同兔角之常无,故曰无常。” 不能恒常不变,不能永恒存在,刹那变化就是无常。
因为一切法皆是无常,遍一切处,所以关于无常的概念在佛教有很多种分类。据《大智度论》卷四十三举出二种无常,即:(一)念念无常,指一切有为法之刹那生灭。(二)相续无常,指相续之法坏灭,如人寿命尽时则死灭。另据《辩中边论》卷中所说有无性无常、生灭无常、垢净无常三种。即:(一)遍计所执性,其体全无,称无性无常、无物无常。(二)依他起性,依他缘生之诸法有生灭起尽,称生灭无常、起尽无常。(三)圆成实性,其位乃由垢转变成净,故称垢尽无常、有垢无垢无常。按着这个说法,不仅以缘生的有为法是无常的,并且圆成实性之法亦含有转变无常之义。又据《显扬圣教论》卷十四成无常品举出:无性无常、失坏无常、转异无常、别离无常、得无常、当有无常等六种;另举出刹那门、相续门、病门、老门、死门、心门、器门、受用门等八种无常。又《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六则明示十二种无常之相,即:非有相、坏灭相、变异相、别离相、现前相、法尔相、刹那相、相续相、病等相、种种心行转相、资产兴衰相、器世成坏相。另印度外道也认识无常的道理,比如《入楞伽经》卷七无常品中载有外道之八种无常。
面对老和尚的与世长辞,不用悲伤,不用惋惜,不用失落。因为这是老和尚不想见到的,无用的行为。我们应该通过老和尚给我们示现的无常,展示的真相,好好体会佛法的真谛。不要再放逸自己,无常马上就会来到;不要再执着自己,无常终会来到;不要再迷失自己,无常如影随形。
- 上一篇:如法诵经,受益无穷(中英双语)
- 下一篇:千魔万考不退菩提心
- 本焕法师:上殿过堂是出家人重要的佛事
- 然教法师:“广结善缘”和“攀缘”有何区别?
- 然教法师:如果对待所谓的“瑞相”?
- 然教法师:万缘的内容是什么?
- 本焕法师:以随喜之心来化解嫉妒之心
- 然教法师:修行中的“百步笑五十步”
- 本焕法师:当下随喜他人,当下就是快乐自在
- 本焕法师:年轻人还没有觉悟到世间的苦
- 本焕法师:本焕老和尚:念佛比较好,还是参禅?
- 本焕法师:本焕大和尚答佛友念佛及出家问题
- 本焕法师:本焕长老:这样修学最好
- 莲池大师:圆寂像游戏一般的轻松愉悦
- 本焕法师:本焕长老:为什么我们要念“阿弥陀佛”?
- 本焕法师:念佛要成佛我本人是万万分的相信
- 本焕法师:说到底就是为了一个“行”字
- 印顺法师:谈海南佛教: 不存在“后本焕时代”
- 本焕法师:这样修学最好
- 本焕法师:念佛最好
- 本焕法师:这种法门是最妙的法门了
- 本焕法师:慈善是僧人修持的方便法门
- 星云大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正如法师:念《心经》比《大悲咒》更好吗?
- 印光大师:安士全书白话解
- 净慧大师:净慧法师《楞严经》浅译
- 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谈《心经》
- 文珠法师:妙法莲华经
- 大寂尼师: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读诵《地藏经》吗?
- 仁清法师:听说诵大悲咒对鬼不好,请法师开示
- 星云大师:解读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附普贤行愿品全文)
- 圣严法师:关于灵魂与鬼的终极真相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金刚经
- 惟觉法师:修行人应做到的三大精进
- 心律法师:吃亏是福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地藏本愿经
- 心律法师:什么人与佛有缘?
- 文珠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 星云大师:千江映月
- 虚云法师:多诵读《普门品》和《地藏经》
- 星云大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 达摩祖师:《破相论》原文
- 永明延寿:宗镜录
- 正如法师: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
- 未知:星云大师讲解
- 正如法师: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
- 明空法师:明空法师:《心经》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师:不科学的求子秘方,但是很灵验
- 星云大师: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师: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 净界法师:打坐的时候该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师:《大悲咒》的九种世间利益
- 正如法师: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缦衣吗?
- 印光大师: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缘,有个简单方法
- 星云大师:人死后生命是怎样的?
- 星云大师: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讲解
- 明安法师:把握当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师: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净慧法师:净慧法师:《妙法莲华经》浅释
- 虚云老和尚:虚云老和尚:见佛、闻法、遇善知识之难
- 济群法师:世上没有坏人坏事会怎样?怎么才能包容所有人?
- 静波法师:突破就会升华而解脱 否则即被束缚和困扰
- 仁清法师:什么是诽谤正法?
- 静波法师:皈依三宝减轻业障
- 正净法师:礼佛发愿忏悔文
- 仁清法师:怎样念佛号才得力?
- 本源法师:学佛次第很重要 必须注重闻思修!
- 广超法师:怎样理解“涅槃寂静”?
- 慧广法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善缘不断?
- 觉真法师:不是牺牲也非放弃,给与是一种生命力
- 杜一心:为什么达摩禅法在北朝受到明显排挤?
- 白云禅师: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宗性法师: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广钦和尚: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师/庆裕:做真实的自己
- 慈庄法师: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觉真法师: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觉真法师: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觉真法师: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觉真法师: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慧广法师:错了怎么办?
- 崇慈法师: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广法师: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本源法师: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师: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静波法师:先告诉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别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济群法师:弘扬佛法是每个佛弟子的责任
- 清净法师:供奉韦驮菩萨和伽蓝菩萨消除障缘
- 仁禅法师:五种适合绝大多数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如瑞法师: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静波法师:佛法的中道观
- 济群法师: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如瑞法师: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本源法师: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静波法师: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济群法师: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师: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其他汉传法师]修行的秘诀就是早发现并除掉自己的习气毛病
- [红茶]红茶有哪些?红茶的种类
- [禅宗公案]只履归西的故事
- [生活故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 [哲理故事]生命只在呼吸之间
- [佛与人生]远离颠倒梦想
- [佛学常识]过去七佛都有谁
- [其他汉传法师]修行的问题就是由于粗心大意而犯下的缺点错误
- [华严经]整衣束带,当愿众生,检束善根,不令散失
- [绿茶]六安瓜片产地在哪里?功效有哪些?
- [禅宗五家]临济宗杨歧派创始人方会大师简介
- [生活故事]明心见性,缘起性空
- [哲理故事]心体澄澈,意气和平
- [哲理故事]享受人生,珍惜活着的光阴
- [佛与人生]生灭无常
- [佛学常识]佛有哪三身
- [其他汉传法师]把了了常知比喻成第一人格那“我”就是第二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