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解真空 行契幻有
学解真空.行契幻有
仁俊
演学长追随印公导师五十六年,他对印公所学所行的,心目中领省与触会的,都效摹得深确而淳实。印公之学与行:贯摄着整个佛法,从根本佛教,初期大乘及后期大乘,都体解、总持得直探源流,明择泾渭,史实精准,揭举出中国古德未见及的。解悟之卓与体持之正,堪称希有!综观印公学行中心之所在:真空与幻有,长期亲教于印公座下的演学长,对印公真空幻有之学与行, 语诱默启与心领神会之印持,同学中无出其右者,故其生平所弘演与信受的,莫不以此为圭臬、作光标。诚无愧于印公了。
佛法的正观之根——空,学空而能体解、顺应真空,一切以真空作准量,从真空中彻破谬邪,握提正当,身心安顿得净落、熙朗而高远,声闻淡宁的风操与菩萨健毅的德徽,从语默安危中涵豁得萧然而决然,佛法就这么不离眼前的。眼前不离佛法的, 真知见——真空,成为照面镜、透心光,空相应的缘起观贯连着世出世间;从无尽的差别法相,理解到一味实相,清除了葛藤荆棘的缠缠络络,足目则明直得了无遮绊。最纯净的空,彻底的泯绝了「性」与「我」,这,不但不共世法,也与佛法中的有宗不共。想体究而解悟真空的,总是牢牢底把捉着这!博学而扼要的演学长,彻头彻尾地遵循印公的此种卓越解行,从他的许多著述中,都可以提举例证。
笔底的空与念头的空相应无间,空,作为修学的开始,也做为生死的开路者,因地的一切,全都以空作鉴,依空而行,从空中净化得面目一新、永新,决定而永恒性的见佛见人之基,就这么扎牢的。佛法的特质之一:生死等观。好生恶死,一般凡外莫不如此;厌生怖死,二乘行者无不如此;这二者的共同点:都不能于生死中积储而陶铸智愿,淬砺而发挥生命大用,前者随生死漂流,后者入涅槃自了;入世与出世怎也不能融为一体。菩萨行者则不然,对生与死视为等同价值、力用,所以,菩萨行者的抱负与施为,心心念念都以救度众生生死大苦为责志,也就因此把救度众生的生死大苦,视为自家于生死中必做的大事,生死大愿就这么样油然而兴、盎然而沛。声闻行者视生死为大事,修学的惟一宗趣:了却此生死大事,即以为「所作已办」,不复上求佛道。唐宋迄今的中国佛教,泰半着意于此,形成了普遍的、实质的生气微弱,活力衰颓。佛法精神的本质——菩萨道;菩萨道内涵的总持:生死大事与生死大愿合而为一;从生死大愿的无齐限中,发挥着救度众生的生死大事;将如此的生死大事,一味地扣紧、落实在生死大愿上;佛法于长时大空中弘传而不墬,所凭赖的即此生死大愿。以故,必须着力于此,才能体持佛陀咐嘱的根本精神: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甚深而极广的菩提心:「不执胜义有,不拨世俗(因缘果报)空」,从世俗谛中认知无自性因果,远离了妄造有漏因果的过患,生生世世于生死中探大头面,豁净眼界,菩萨道的心肝与精粹,就这么显现而为世崇仰的。菩萨行者日常及非常中一切的一切,尽都让人看得光光鲜鲜、新新簇簇,衬涵、警呼在其中的导向、照提者:真空;真空的巨能:无大不透,无微不入,由于透得遍透,消泯了自性隔碍;入得遍入,悟达了法性如实。从法性如实中面对一切,撇脱了身心顾念,迸发出佛陀呼吁,能动能出的智观,必忍必化的慈行,则印决、果毅得绝不疑畏。由此足证:真空乃是世出世力德之根源,觑紧做实了他,才是无尽的真力实德哩!
释尊说:「我多行空」,证明了空为成佛之因。释尊因地所行与果地所证的:无一非空,也无一非缘。即缘而行空,即空而悟缘;悟缘而遣除了实性,行空而透达了幻相;凌越了一切的自性自相,这是佛法不共、不偏的决当准则。学佛法、行佛法,如果偏离了这个准则,必然地滑向实有或实无的世俗知见中去。所以,真发心修学佛法的,一开头,就得认清缘起性空为佛法大本。从缘起的幻现上,理解到一切尽是如幻如化,从「如是有」,悟入「如是无所(非自性)有」,降伏根本无明的梗祟,体思根本佛教「识如幻」的开示,知行上这么肯决得绝不动摇,面对现象界的林林总总,察究得悉皆幻变非实,从内而身心外而相物,都了知得幻变不居;学与行,从幻观中获致了力能,内不为身心所困,外不为相物所惑,将身心、相物照顾、施舍得了决快净,则能藉身心相物大作佛事,广显身手。不偏于心物的圆整佛法,一贯地发挥出心幻与物幻的大用,泯除了唯心唯物的相诤(相争)之害,阐发着(呈现出)净心净物的庄严之美;构成此庄严之美的净因——幻有。从空净中深观一切无非幻缘所现,从幻缘中化解了我见、我爱,透脱了唯心唯物的偏蔽、妄执,世间才得远离口水战与血腥战的酷斗哩!
知行进入了佛法之路的,念头上的真空观,察照得分明的实;眼面前的幻有行,勘验得了无诳瞒。由此所思所行的一切:看到的透底清楚,做出的打头明切,不昧因果与不乖因缘的修为与印会,就这么昭彰得不离心目的。出家理解了出世真义的,心目中流露的、触照的,无一不的细得扣紧因果,也无一不精严得彻明因缘。一般的「空花论」与「实有论」,就这么对治、斥绝了的。所以,从真空中空绝了实性执的,从幻有中施展出种种的「方便」,处处关顾着众生的需要,时时提操着佛法的「正直」;佛法就这样成为「人天眼目」,化为世间光明的。修学幻有的方法——真空,幻有中将这个方法把定了、用准了、培足了,在任何时空、境相中,就不再有渺茫、迷失和怖屈之感了。真人生的把握、练磨、充实与创进;真佛法的遭遇、正闻、深思与整修,无不以此方法为依准的。所以,凡于幻有中行得自觉、自在,不离佛法,不忘众生的大心之士,莫不将此方法铭志心目,悬系寝馈。
幻有与真空配应得一致通贯,长时大空于生死往来中,肆应得净落坚卓、善淳笃温,意志与佛法则融为一体。入世作出世观,出世修入世行的菩萨道,就这么于真实亲和中作佛事、度众生的。佛法网络的结联,网路的铺衔,所凭依的,不外乎如幻的因与缘;从如幻的因缘网络中,体解、化融了「我」与「法」,直下印持着「佛」与「法」;佛法治绝了我法,从幻有、幻现的真空中,旷观复迭无尽的森罗万象,到此,我与法的阴影罩不上念头,胁不了眼前,镇泰得寂寂平平,承稳得安安明明,佛法「大业」与生命「大用」,从此便一直净扩上增得莫可量估。学佛学得从真空中改头换面,做人做得从幻有中披肝沥胆,永恒性的做人学佛,决准性的学佛为人,就不会再模棱或隐约了。
一切凭三宝作证,一片为众生作事的志誓,都这么直直坦坦的不诳不负、必尽必致的。演公学长学佛为人的清克与坚持,毕竟做到了学解真空,行契幻有;所以,他的言行莫不消归于真空的融观,幻有的透达,留给佛教界的思慕与影响着实够深广了!他的遗作未收入「全集」的,弟子们集刊流通,约我写一篇序;我对他学佛为人的那番精诚与精神,瞻崇得与时俱增,所以由衷地以学解真空、行契幻有二语,作为遗集的序。
佛元二五四三年五月十六日写于新州惊危室
- 仁俊法师:法语清凉
- 仁俊法师:闻『正觉音』豁心眼
- 仁俊法师:二教二施堪效范
- 仁俊法师:佛教兴盛中刻不容缓的精警--惊福报狂,愧智慧荒
- 仁俊法师:植福惜福,积慧敬慧
- 仁俊法师:世界佛教青年们显得更年青(轻)吧!
- 仁俊法师:「寝馈萦怀,崇重如师加持我」--永恒忆念续学长
- 仁俊法师:慧日普照,悲潮遍涵
- 仁俊法师:藉场学道·着场悖道--现代中国僧青年最急需的解与诫!
- 仁俊法师:成佛之道
- 仁俊法师:现代学佛者最最急需的--建心地道场,培身心道德
- 仁俊法师:「度假」的意义
- 仁俊法师:严寺天台班毕业典礼祝词
- 仁俊法师:新春相勉献四语
- 仁俊法师:能明能平能通摄
- 仁俊法师:不玩神我塑体面·直学佛陀持法统
- 仁俊法师:操时成光,行空发力
- 仁俊法师:新得三新三不少
- 仁俊法师:三净二实践大乘
- 仁俊法师:佛法度假相勉的四句话
- 星云大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正如法师:念《心经》比《大悲咒》更好吗?
- 印光大师:安士全书白话解
- 净慧大师:净慧法师《楞严经》浅译
- 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谈《心经》
- 文珠法师:妙法莲华经
- 大寂尼师: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读诵《地藏经》吗?
- 仁清法师:听说诵大悲咒对鬼不好,请法师开示
- 星云大师:解读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附普贤行愿品全文)
- 圣严法师:关于灵魂与鬼的终极真相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金刚经
- 惟觉法师:修行人应做到的三大精进
- 心律法师:吃亏是福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地藏本愿经
- 心律法师:什么人与佛有缘?
- 文珠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 星云大师:千江映月
- 虚云法师:多诵读《普门品》和《地藏经》
- 星云大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 达摩祖师:《破相论》原文
- 永明延寿:宗镜录
- 正如法师: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
- 未知:星云大师讲解
- 正如法师: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
- 明空法师:明空法师:《心经》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师:不科学的求子秘方,但是很灵验
- 星云大师: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师: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 净界法师:打坐的时候该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师:《大悲咒》的九种世间利益
- 正如法师: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缦衣吗?
- 印光大师: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缘,有个简单方法
- 星云大师:人死后生命是怎样的?
- 星云大师: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讲解
- 明安法师:把握当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师: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净慧法师:净慧法师:《妙法莲华经》浅释
- 如瑞法师: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静波法师:佛法的中道观
- 济群法师: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如瑞法师: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本源法师: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静波法师: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济群法师: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师: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瑞法师: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明海法师: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济群法师: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师: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本源法师: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济群法师: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如瑞法师: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本源法师: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济群法师: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本源法师: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师: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理海法师: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如瑞法师: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正慈法师: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本源法师: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静波法师:跳出三界得解脱
- 济群法师: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觉真法师: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本源法师:每个念佛人在极乐世界都有一朵莲花
- 济群法师: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本源法师:为什么有人对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却生不起信心?
- 佛源法师: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明海法师:学佛人多拜几个师父,去极乐的几率也就越大,对吗?
- 界文法师:为什么说皈依三宝就可以找到依靠?
- 星云大师:善事要尽心尽力去做,恶事则要毫不犹豫的断除
- 西行法师:佛号代表佛智与法界
- 忏云法师:一念净心的宝贵性!
- 道坚法师:佛教所说的业报是什么意思?业报的意思
- 西行法师:极乐世界的神秘面纱
- 梦参法师: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 梦参法师:地狱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业报
- 天因法师:学法就是为了导正心念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