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至道无难

  心的诗偈 -- 信心铭讲录

  圣严法师

  莫逐有缘勿住空

  一、至道无难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毫厘有差,天地悬隔。

  各位来参加禅七是为了修行。修行本身就是你们的目的,就是你们的成绩 和及结果,不要希望参加禅七是要来开悟的,或急着要得到另外什么成果。诸位之中有些是不辞远途的来参加禅七,有些很不容易地抽出时间参加禅七,因 此在参加禅七之前怀有企盼和目的,这是无可厚非的。然而,一旦进入禅堂,就必须放下任何的企盼和目的。因此,禅七之前最好的心理准备就是把身体、 头脑、心情放轻松。

  心存企盼和目的来修行,就像用扇子追着去接飘荡在空中的羽毛一样,愈 追飘离得愈远;若是全神贯注,脚步轻盈缓缓而上,反而能够接住。修行就是锻炼我们的心,使它趋向稳定、安静、不动。如果一面修行、一面贪求不断, 只会增加烦恼,并没有真正在修行,因为任何执着或企求都会使心不定。

  今天有人告诉我说他在参话头,可是愈参愈难过,愈参心里好象打了结, 觉得很不舒服,不知道怎么办。我就告诉他:「你的问题主要是希望速得成果像绳子捆成了结,又好象变成一把刀来刺你的心。」你愈是驱策自己,就愈觉 得紧张,紧张就会造成不舒服。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身体。身体如果觉得疼痛,便很紧张的,迫不及待地想赶走痛苦,只会痛上加痛,这时只要把身体放松 ,疼痛加剧了。

  有人平时呼吸顺畅,可是一打坐呼吸就有问题,那是因为他希望使呼吸更 畅通。其实,呼吸原本没有问题,就是为了要求呼吸更规律顺畅、饱满,反而使得呼吸困难。因此,凡是心念在自己的身体时,身体就会出现问题:一在意 呼吸,呼吸就会出现问题;一在意气管,气管就出现问题,在意头部、在意腿部、在意背部等,只要在意身体任何部位那都会出现状况。所以,身体发生任 何现象和反应时,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不管它。首先,不理会身体上的任何反应;其次,不理会心里产生的任何现象。所以,当身体不舒服时,就把不舒服 的部位放松;或者有任何不由自主的抖动和跳动,都是由于肌肉紧张,就更需要放松;如果心里产生困境,也不要理它,时时回到方法上,不但要回到方法 上,而且要专心一意用方法,不要去想方法对自己有什么好处。总之,身心必须放轻松。

  全诗第一句「至道无难」中的「至道」指的是佛的智慧、佛的果位,代表 最高的成就。我常说,成佛很容易,只要一念不生就可以成佛,因为佛根本就 没有离开过我们,原本就与我们同在。但是,我们为什么得不到佛智、成不了 佛果呢?

  第二句「唯嫌拣择」就是最好的答案──正因为我们怕烦恼而欲见佛性、 欲得佛智,所以反而见不着、得不到。另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有观念之累,认为 有生死涅槃众生与佛、烦恼与菩提之区别,以致使我们无法见到佛性、得 到佛的智慧。

  「但莫憎爱,洞然明白」就是说:只要拋弃爱憎,至道立即现前。四祖道 信说「不作诸善,不作诸恶」,六祖惠能说「不思善,不思恶」,指的都是同 一件事:只要停止分别善恶,立即可见本来面目,也就是了悟了「至道」。

  诸位打坐时是否讨厌腿痛、心烦、昏沉、用不上力呢?晚上不能入睡,隔 邻却睡得很熟,自己是否会心烦?这时如果有人打鼾吵着你,心里会不会更烦呢?因为有厌烦之心,更使你难以入眠。遇到这种情况,你不妨收拾起厌烦之 心,改用一种欣赏的态度开始来数鼾声,渐渐地鼾声就会变成催眠曲,让你酣然入寐。

  相反的,打坐时若执着于美好的经验也会成为障碍。有人打坐时觉得身体 抖动得很舒服,就任他抖着,我叫他不要抖,他说这样抖着觉得很舒服,我说:「这样就没办法修行了,修行不是叫你舒服的,一定要控制它不要动。」他 却觉得自己控制不住,身体就是会自发地抖动。其实,这个动不一定是身体紧张所引起的,而是觉得动得很舒服,很喜欢,下意识指挥身体去动。所以要制 心,指挥自己的心去找出真正问题所在,身体抖动,摇动或跳动一定是那个部位紧张,腿动可能是腿紧张,或只是腹部紧张,你自己不难查察觉,让紧张的 部位放松,否则修行就不得力。由此可见,有爱憎之心就远离至道,无爱憎之心则与道相应。

  「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意思是说:只要有一丝一毫的认识不清或误解, 你与至道之间就会变得天差地别了。也就是说,不要误认既然不该有爱憎之心 ,于是对任何事情都抱着不痛不痒的态度来应付,如果抱着这种态度,就不必 来打禅七了。

  发心修行时一定要有目标。因为知道自己有许多的问题,想改变自己,才 会安修行。因此,修行本身就意味着某种目的。为了实现原先的愿望,必须把心放在修行的方法上。但正在使用方法时,不要去想:「我的心为什么安定不 下来?为什么这么多问题惹得我胡思乱想?我要见的佛性为什么还没见到?」不要费心思在这些问题上。心不安定,胡思乱想,就不必理会它,我只管用方法。

  因此,有两句话对修行者很重要:「放下万念,提起功夫。」「万念」就 是种种的杂念头,「功夫」则指所用的方法。我们随时随地都会生起许许多多的念头,只要察觉到任何念头生起时就立即放下,并且及时提起方法,千万不 要连方法也放下。例如:想起老婆的不好或先生的差劲,或者爱人的倩影,或赚钱的机会等等,统统放下来,把心转回到修行的方法上。

  有位年轻人来打禅七。我问他:「这几天有没有杂念?」他回答:「有, 但不太多。」我问:「最放不下的是什么?」他说:「没什么放不下的。」我说:「有一样是你最最放不下的:你和女朋友分离得那么远,一定很想她。」 他回说:「师父!我并没有想她,你为什么要这么说呢?」禅七结束后,他对我说:「师父,原先我真的一点也不想女朋友,但师父这么一提,我却不由自 主地想她,停都停不住。」我告诉他说:「修行要提得起,放得下,提起之后竟放不下来,那不是真的放下,只是骗自己不想而已。

  禅七刚开始不可能说放下就马上放下。「放不下没关系」,能这样想也就 是放下了。不要一直担心「为什么我还放不下」,这样会使自己更麻烦。不要怕失败,失败没有关系,但也不要觉得「反正是失败,干脆明天就回家!」或 「这次我没准备好,身体不舒服,头脑来的时候不清楚,可能受的刺激也很多,或者是太兴奋,这次没有准备好,算了,下次再来!」。千万不要屈服于这 种失败的心态。中国有句俗语:「百鸟在树,不如一鸟在手。」如果把手中仅有的那只鸟放弃,奢想去捉树上的千百只鸟,结果连一只也捉不到。因此,虽 然你觉得现在的情况很不理想,但置身于禅七中,依然是修行的大好因缘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