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门骊珠集 第四篇 马祖门下 南泉普愿
第四篇马祖门下 南泉普愿
南泉普愿(西元七四八─八三四年)
曹溪惠能──南岳怀让──马祖道一──南泉普愿
唐池州南泉院普愿禅师,俗姓王,郑州新郑人也。
愿在孕,母不喜荤血。
至德二年(西元七五七年,十岁),跪请於父母,乞出家,脱然有去羁鞅之色。乃投密县大隈山,大慧禅师受业。苦节笃励,胼胝皲瘃,不敢为身主,其师异之。
大历十二年(西元七七七年),愿春秋三十矣。诣嵩山会善寺暠律师受具,习相部旧章,究毘尼篇聚之学。後游讲肆,上《楞伽》顶,入《华严》海会,抉《中》《百》《门》观之关钥,领玄机於疏论之外,当其锋者,皆旗靡辙乱。
大寂门下,八百余人,每参听之後,寻绎师说,是非纷错。愿或自默而语,羣论皆弭。卅︰夫人不言,乃言尔耳。自後,含景匿耀,似不能言者,人以其无法说,或扣其关,亦坚拒不泄。时有密赜其机者,微露头角,乃知其非无法说,时未至矣。(以上录自《宋高僧传》卷一一,《大正藏》五○.七七五页上)
後扣大寂(马祖)之室,顿然忘筌,得游戏三昧。一日为僧行粥次,马大师问︰「桶里是什麽?」师云︰「这老汉,合取口,作怎麽语话!」自余同参之流,无敢徵诘。(以上录自《景德传灯录》卷八,《大正藏》五一.二五七页中)
贞元十一年(西元七九五年,三十八岁),拄锡池阳南泉山,堙谷刊木,以构禅宇,蓑笠饭牛,溷于牧童,斫山畲田,种食以饶。足不下南泉,三十年矣。
夫洪钟不为莛撞发声,声之者故有待矣。
太和年(西元八二七─八三五年)初,宣使陆公旦,前池阳太守,皆知其抗迹尘外,为四方法眼,与护军彭城刘公,同迎请下山,北面申礼。不经再岁,毳衣之子,奔走道途,不下数百人。
太和甲寅岁(西元八三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东方明,告门人卅︰「星翳灯幻亦久矣,勿谓吾有去来也。」言讫而谢。春秋八十七,僧腊五十八。
(以上录自《宋高僧传》卷一一,《大正藏》五○.七七五页上─中)
附录:语录
一日,师示众云︰「道个如如,早是变也。今时师僧,须向异类中行。」
归宗云︰「虽行畜生行,不得畜生报。」师云︰「孟八郎又怎麽去也。」
师有时云︰「文殊、普贤,昨夜三更,每人与二十棒赶出院也。」赵州云︰「和尚棒教谁吃?」师云︰「且道,王老师过在何处?」赵州礼拜而出。
师拟明日游庄舍,其夜土地神先报庄主,庄主乃预为备,师到问庄主︰「争知老僧来,排办如此?」庄主云︰「昨夜土地神报道,和尚今日来。」师云︰「王老师修行无力,被鬼神觑见。」有僧便问︰「和尚既是善知识,为什麽被鬼神觑见?」师云︰「土地前更下一分饭。」
师有时云︰「江西马祖说,即心即佛,王老师不怎麽道,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怎麽道还有过麽?」赵州礼拜而出。时有一僧随问赵州云︰「上座礼拜了便出,意作麽生?」赵州云︰「汝却问取和尚。」僧上问卅︰「适来谂上座意作麽生?」师云︰「他领却老僧意旨。」
师一日,捧鉢上堂,黄檗和尚居第一座,见师不起,师问云︰「长老什麽年中行道?」黄檗云︰「空王佛时。」师云︰「犹是王老师孙,在下去。」
师又别时问黄檗:「定慧等学,此理如何?」黄檗云︰「十二时中,不依倚一物。」师云︰「莫是长老见处麽?」黄檗云︰「不敢。」师云︰「浆水价且置,草鞋钱叫阿谁还?」
师因东西两堂,各争猫儿,师遇之,白众卅︰「道得,即救取猫儿;道不得,即斩却也。」众无对,师便斩猫。赵州自外归,师举前语示之,赵州乃脱履安头上而出。师卅︰「汝适来若在,即救得猫儿也。」
师示众云︰「王老师要卖身,阿谁要买?」一僧出云︰「某甲买。」师云︰「他不作贵价,不作贱价,汝作麽生买?」僧无对。
师与归宗、麻谷,同去参礼南阳国师,师先於路上画一圆相云︰「道得,即去。」归宗便於圆相中坐,麻谷作女人拜。师云︰「怎麽,即不去也。」归宗云︰「是什麽心行?」师乃相唤回,不去礼国师。
僧辞问云︰「学人到诸方,有人问和尚近日作麽生,未审如何只对?」师云︰「但向道,近日解相扑。」僧云︰「作麽生?」师云︰「一拍双泯。」
师将顺世,第一座问︰「和尚百年後,向什麽处去?」师云︰「山下作一头水牯牛去。」僧云︰「某甲随和尚去,还得也无?」师云︰「汝若随我,即须衔取一茎草来。」
(以上录自《景德传灯录》卷八,《大正藏》五一.二五七页中─二五九页中)
- 禅定是达成智慧最主要的一种过程
- 生儿不为防老,积榖不为防饥
- 佛法是从有分别的执著心达到无分别的解脱心
- 因为不和谐,所以需要彼此关怀
- 我们的生命跟宇宙是结合为一的
- 不论是否已经明心见性都可以体验下这四句话
- 佛经难懂吗?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佛经?
- 何为“赤子之心”?如何保持心的清净?
- 出生食是什么?
- 工作怎么做才能做好?尽全力完成
- 对于家庭暴力需谨慎处理
- 不要带有期待和期盼目的修行
- 真的有世界末日的一天吗?佛教有世界末日吗?
- 积极而不紧张,工作要赶不要急
- 沉缅于男女情欲而不自觉,该怎么醒悟呢?
- 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 应以怎样的态度与人相处?
- 如何在工作中与人相互体谅?
- 如何离苦?远离苦的感受
- 什么是“怨憎会”与“爱别离”?人际关系的痛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