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梵语:Saddharma Pu??arīka Sūtra),後秦鸠摩罗什译,七卷二十八品,六万九千馀字,收录於《大正藏》第9册,经号262。梵文Saddharma,中文意为「妙法」。Pundarika 意译为「白莲花」,以莲花(莲华)为喻...[详情]
绝妙说法 法华经讲要 一三、劝持品──尼众受记,佛后弘经
一三、劝持品──尼众受记,佛后弘经
以上诸品,佛陀已为许多二乘圣者,有学无学,乃至恶人畜女都授了记。这一品,则是为比丘尼众授记。
有药王菩萨摩诃萨,大乐说菩萨摩诃萨,与二万菩萨眷属俱,皆于佛前,作是誓言:「我等于佛灭后,当奉持、读诵、说此经典。后恶世众生,善根转少,多增上慢,贪利供养,增不善根,远离解脱。虽难可教化,我等当起大忍力。读诵此经,持说,书写,种种供养,不惜身命。」
这段经文是说,药王与大乐说等菩萨及其二万菩萨眷属,皆于佛前誓言,于佛灭后,奉持、读诵《法华经》,嗣后恶世众生,善根少,增上慢多,贪求供养,多增不善,远离解脱之道,非常难以教化,这些菩萨们仍当生起大忍力,读诵、奉持、宣说、书写,以种种供物供养此经,纵失身命,在所不惜。
每一尊佛成佛之后,佛法的住世流传,本经虽只说有正法、像法两个时期,也有分为三个时段的:1.正法时期:为佛住世及涅槃后的第一个五百年(前五百年),此时因去佛不远,善根还非常深厚,弟子们听到佛法以后,很容易就能证到圣果,证果的多,不证果的反少。2.像法时期:佛灭后第二个五百年(中五百年)开始,共有一千年的时间(也有说五百年),这时无法那么纯粹地修行佛法,所以修行的人多,而证圣果的人少。3.末法时期:从佛灭后一千五百零一年(后五百年,或说是从佛灭后一千零一年)开始算起,一共是一万年的时间。
释迦牟尼佛出生于两千五百多年前,相当于中国的周昭王时代,到了隋朝,便已进入末法时期,所以当时有一位慧思禅师非常忧虑,因为在这个阶段,听佛法的众生越来越少;听了佛法之后能相信,并且照着去实行的更少;即使能实行,但真正证悟圣果的人,几乎是没有。我们现在就正处于末法时期。
「后恶世」若据三期之说,就是指的末法时期。修学佛法,叫作「有善根」;不学佛法叫作「缺善根」;努力精进于佛法修行叫作「多善根」;修行佛法而懈懈怠怠的,叫作「少善根」。不修佛法而多造恶、不善业,叫作「增不善根」。
跟着,已得授记的五百阿罗汉,及有学无学八千人,皆自誓言:「当于他国土,广说此经。所以者何?是娑婆国中,人多弊恶,怀增上慢,功德浅薄,瞋浊谄曲,心不实故。」
这段经文是说,已经授记的五百阿罗汉及八千有学无学,皆誓言,当到他方佛国广说此经,因为此土之人多弊恶、增上慢、功德浅,加上瞋浊谄曲,心地不实在。既然此土众生到那时候难可教化,便去他方世界弘经度众了。
接着佛为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授成佛记,号曰一切众生憙见如来;与有学无学比丘尼六千人俱,授成佛记莂。复为罗睺罗母耶输陀罗授记作佛,号曰具足千万光相如来。
佛的姨母及妃子在佛成道后,都随佛陀出家,并在此时接受授记莂。释迦牟尼佛的母亲摩耶夫人,在他出生七天以后,便往生忉利天国,是释迦牟尼佛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夫人把他扶养长大的。未出家前,佛也曾经结婚生子,妃子为耶输陀罗,罗睺罗就是他们两人的亲生儿子。这里讲得很巧妙,不说她是佛的夫人而说是罗睺罗的母亲。因为她是出家成道之前释迦太子的夫人,的确不是佛的夫人。
诸比丘尼皆大欢喜,得未曾有,而发誓言:「世尊,我等于如来灭后,周旋往返十方世界,能令众生,书写此经,受持、读诵、解说其义,如法修行、正忆念,皆是佛之威力,唯愿世尊,在于他方,遥见守护。」
这些圣比丘尼们,都非常欢喜而发誓愿:世尊,在您涅槃以后,我们将周旋往返于十方世界,使得所有众生都来书写此经,并且受持、读诵、解说此经,要让他们如法修行,能正忆念,这些都是佛陀的威力,但愿世尊,即使佛在他方,也还要远远地守护着我们喔!
事实上,佛在此界涅槃以后并不是真正从此不见,而是在他方还有无量分身诸佛。就好像多宝如来一样,虽然在无量劫前已经涅槃了,但是他的分身佛还在无量国土说法,此时,他的全体分身都在法华会上集合,释迦牟尼佛未涅槃前即有十方无量分身诸佛,涅槃以后也是这样。所以他们希望在他方的释迦牟尼佛,还会照顾到这些发愿要在十方世界说《法华经》的大比丘尼们。
偈言:「唯愿不为虑,于佛灭度后,恐怖恶世中,我等当广说。」「有诸无智人,恶口骂詈等,及加刀杖者,我等皆当忍。」
这两偈经文是说,法师当以如来的柔和忍辱为衣,于恶世中修忍辱行,弘讲《法华经》的大法。唯愿佛陀不要担心,当佛涅槃以后,虽在恐怖恶劣的环境中,这些圣比丘尼们还会继续不断地说《法华经》。虽然许多愚痴没有智慧的人,甚至于听到诵经、说法,就用恶毒的言词辱骂,就用刀棒来加害法师,她们也都会忍受,不会退心。
偈言:「浊劫恶世中,多有诸恐怖,恶鬼入其身,骂詈毁辱我。」「我等敬信佛,当着忍辱铠,为说是经故,忍此诸难事。」「我不爱身命,但惜无上道,我等于来世,护持佛所嘱。」
这三偈经义,是在说明这些受了记的圣比丘尼们,愿在浊劫恶世中,受种种难,不惜身命,但惜佛道。
「浊劫恶世」,即是本经〈方便品〉所说的五浊恶世,五浊又名五滓或五浑,谓于一大劫内分成四个段落,名为成住坏空的四个中劫。在第二住劫之内,人寿二万岁之后,世间有五种浑浊不净之法产生,即是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在劫浊之中有四浊,由于有了其他四浊,这个时段名为劫浊。五浊浑乱的世间,名为浊劫恶世。
「我不爱身命,但惜无上道」,这两句话是《法华经》里的名言,非常重要,凡是学佛的人,都应背起来,念兹在兹,不离于心,弘法、学法、护法,都需要用身命,但此肉体的身命跟佛法的法身慧命两者比较起来,宁取无上的佛道,不惜舍此身命。如果没有这样的恳切勇猛心,要望成佛,就很难了。
接下来的〈安乐行品〉,将为我们点出,如何在恶世之中,修持《法华经》、弘扬《法华经》的方法,称为四种安乐行。
- 禅定是达成智慧最主要的一种过程
- 生儿不为防老,积榖不为防饥
- 佛法是从有分别的执著心达到无分别的解脱心
- 因为不和谐,所以需要彼此关怀
- 我们的生命跟宇宙是结合为一的
- 不论是否已经明心见性都可以体验下这四句话
- 佛经难懂吗?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佛经?
- 何为“赤子之心”?如何保持心的清净?
- 出生食是什么?
- 工作怎么做才能做好?尽全力完成
- 对于家庭暴力需谨慎处理
- 不要带有期待和期盼目的修行
- 真的有世界末日的一天吗?佛教有世界末日吗?
- 积极而不紧张,工作要赶不要急
- 沉缅于男女情欲而不自觉,该怎么醒悟呢?
- 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 应以怎样的态度与人相处?
- 如何在工作中与人相互体谅?
- 如何离苦?远离苦的感受
- 什么是“怨憎会”与“爱别离”?人际关系的痛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绝妙说法 法华经讲要 八、五百弟子受记品──罗汉受记,衣裹宝珠
- 绝妙说法 法华经讲要 九、授学无学人记品──有学无学,同成佛道
- 绝妙说法 法华经讲要 一○、法师品──五种法师,供养说法
- 绝妙说法 法华经讲要 一一、见宝塔品──宝塔涌现,证明说法
- 绝妙说法 法华经讲要 一二、提婆达多品──恶人畜女,皆成正觉
- 绝妙说法 法华经讲要 一三、劝持品──尼众受记,佛后弘经
- 绝妙说法 法华经讲要 一四、安乐行品──身口意誓,四安乐行
- 绝妙说法 法华经讲要 一五、从地涌出品──本门所化,无量无边
- 绝妙说法 法华经讲要 一六、如来寿量品──佛寿无量,永不入灭
- 绝妙说法 法华经讲要 一七、分别功德品──清净果德,弘经威力
- 绝妙说法 法华经讲要 一八、随喜功德品──闻经随喜,为他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