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梵语:Saddharma Pu??arīka Sūtra),後秦鸠摩罗什译,七卷二十八品,六万九千馀字,收录於《大正藏》第9册,经号262。梵文Saddharma,中文意为「妙法」。Pundarika 意译为「白莲花」,以莲花(莲华)为喻...[详情]

绝妙说法 法华经讲要 九、授学无学人记品──有学无学,同成佛道

  九、授学无学人记品──有学无学,同成佛

  * 1.佛为阿难授记,当来成佛,号山海慧自在通王如来。

  * 2.佛为罗睺罗授记,当来成佛,号蹈七宝华如来。

  * 3.佛为学无学二千人授记,当来成佛,同名宝相如来。

  第九品非常简单,是说法主释迦世尊为阿难及罗睺罗等二千位学无学人授预定成佛的记莂。

  此时的阿难为有学人的上首,罗睺罗为此二千人中无学人的上首,见到以上的诸大罗汉已受成佛的记莂,故亦起座礼佛,请求「我等于此,亦应有分。」

  于是如来便为阿难授记,预记他在供养六十二亿诸佛之后,便将成佛,号为山海慧自在通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十号具足,教化二十千万亿恒河沙诸菩萨。成佛之时的国土名常立胜幡,劫名妙音遍满。这位山海慧自在通王如来的寿长无量千万亿阿僧祇劫,正法住世,倍于佛寿,像法住世,复倍正法。

  为何阿难尊者于当来成佛之时,有如此福德寿命?本品中说,阿难与世尊于过去空王佛世,同时发了无上菩提心,而阿难常乐多闻,护持世尊说法,亦护将来诸佛法藏,世尊则常精进,是故世尊先成正觉,如今为阿难尊者授记。

  接着世尊又为罗睺罗尊者授记,当来之世,成佛之时,号为蹈七宝华如来。当供养十世界微尘等数诸佛如来,常为诸佛作长子。成佛之时国土庄严,其佛寿命及所化弟子,正法、像法住世劫数,亦如山海慧自在通王如来,亦为山海慧自在通王如来作长子,嗣后成佛。

  为罗睺罗尊者授记之后,世尊亦给其余有学及无学两千人预记,在供养五十世界微尘数诸佛之后,同时于十方国土中成佛,同名宝相如来,国土庄严,佛寿一劫,正法、像法,悉皆同等。

  一般二乘人的观念认为,只有释迦及弥勒等菩萨能成佛,二乘的人,不管是初二三果的有学,乃至四果的无学,都不能成佛;可是《法华经》肯定所有一切根器的人都能成佛,因此在本品之中,释迦佛就为两千位学无学人授记。

  阿难尊者是释迦牟尼佛十大声闻弟子之中的多闻第一,但是当佛涅槃的时候,他还未证阿罗汉果,所以尚是「学人」。像阿难这样了不得的大弟子仅证小乘的三果,可是释迦牟尼佛在法华会上就为他授记,说他将来能够成佛。罗睺罗在释迦牟尼佛涅槃以前,就已经证到阿罗汉,所以他是「无学人」的代表。其他还有两千个人,其中有的已证到阿罗汉果,有的还没有,释迦牟尼佛全为他们授记。

  到此第九品为止,佛已为舍利弗、须菩提、富楼那、阿难等二千五百零五位有学及无学的声闻弟子授记作佛。

  一○、法师品──五种法师,供养说法

  自本品至第十四〈安乐行品〉,为迹门的流通分。

  迹门的流通分,告诉我们如何弘扬、传播以上所说的大法,内容非常充实。

  法师品说明,佛在世时及佛灭度后,凡「闻妙法华经一偈一句,乃至一念随喜者,我皆与授记,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前面数品,世尊一一为声闻弟子们授成佛的记莂;对于尚未被佛点名的人,其实也都有份,所以在〈法师品〉中肯定所有听到《法华经》,乃至仅仅一偈或一句的每一个人,不论有佛住世时或佛已灭度后,只要一念随喜,将来也一定成佛。

  所谓「佛住世」,是指佛的三十二相色身住世的时候。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印度,释迦牟尼佛诞生于王宫,然后出家修道、成佛,嗣后说法度众生的时段,名为佛住世时。到了八十岁,佛的色身衰老迁化了,称为涅槃,又名灭度,或说入寂、入灭、圆寂,也就是得大圆满的不生不灭。凡夫称为「寿终死亡」,如来叫作「入灭」。

  诸佛的最后身,虽然是功德身,也是果报身。因此释迦牟尼佛在生住世的时候,也会肚子饿,也会背痛,也会遇到一些魔难,这是他的果报。只要是托胎化生,是父母所生的肉身,就是受报。

  佛涅槃后,就再也不会受报,如果再来,是以神通化现,化现的佛身是临时性的。很多高僧大德、比丘比丘尼往生的时候,后人给他们一个很好听的名词叫「舍报圆寂」;其实还没有到无漏、无学,只是一时间舍了此生的果报,不应叫作圆寂。

  〈法师品〉的经文很长,谨摘录经中最精要的部分介绍如下:

  次述听闻法华经而受持、读、诵、解说、书写,称为「五种法师」。

  在经律圣典中,够资格的沙门,均被尊称为阿阇梨(ācārya),意译为「师」,有教授、轨范、正行、应供养等意。在律部有教授阿阇梨、羯磨阿阇梨、受经阿阇梨、依止阿阇梨、教诫阿阇梨等。在阿含部及律部,师的种类也不少,例如精于毗尼者为律师,长于禅定者为禅师,熟于读经者为经师,优于议论者为论师,胜于说法者为法师。娴于修持观行的禅师亦名为瑜伽师,而中国明朝时代称专以应付经忏佛事为生的世俗僧,亦名为瑜伽教的瑜伽师。

  「法师」本为说法之人,以法为他人之师,自身则依法为师之意。《杂阿含经》卷一第二十六经云:「云何名为法师?……佛告比丘:若于色,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是名法师;若于受、想、行、识,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是名法师;是名如来所说法师。」也就是凡能说五蕴法而令生厌离心,愿欲灭尽五蕴之身心而得涅槃寂静的人,便名为法师。

  以此可知,〈五百弟子受记品〉所说的富楼那尊者,「亦于七佛说法人中,而得第一」,世尊也说:「我常称其于说法人中,最为第一。」故在《佛藏经》卷中的〈往古品〉也说:「富楼那亦于六佛法中作法师,亦于我法作大法师。」《大般涅槃经》卷十八云:「以知法故,名大法师,以知义故,名大法师……以知诸根利钝中故,名大法师。」

  在《法华经》本品及后面的〈法师功德品〉,则说有五种法师:凡是受持、读、诵、解说、抄写《法华经》的都是法师,甚至连畜生中的野干也称法师,故也不限出家或者在家。现今的一般人,大概指会写经或讲经说法的人是法师,当然,也有些不会讲经,不会说法,甚至于不识字而只会诵经的,也叫作法师,这点倒是跟《法华经》的法师内容不谋而合。

  唯根据《十住毗婆沙论》卷七〈分别法施品〉,要求说法师的条件共有四点:1.广博多学,能持一切言辞章句;2.决定善知世间出世间诸法生灭相;3.得禅定智慧,于诸经法,随顺无诤;4.不增不损,如所说行。

  总而言之,「法师」之名不是出家人的专利,放宽尺度说,能够传播佛法,以法为师,即使是在家人,只要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大乘经典的,不论那一种,都可以名为法师。严格的要求则必须说通宗亦通,戒定慧并重,经律论精通者,始得称为法师、大法师。在中国译经史上,凡是大译师,均冠以「三藏法师」之尊称,例如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义净,以及「开元三大士」等,都是大法师,都名三藏法师。

  中国佛教界对于法师的用法,迄今仍是对出家人的尊称,虽然有若干外道师及附佛法外道师,也有自称为法师或大法师的,则与佛教的习惯用法不同。

  「受持」是听了佛法以后接受,接受以后不再忘失,而且照着做,不违背法的精神。「持」是记忆、忆持不放的意思。例如受戒之后,应当持戒不犯;受经之后,应当常持不废;受法之后,应当恒持不懈。

  「读、诵」两个字在佛教的典籍中,可以连用,例如「读诵经文」。但此二字确实有不同的定义,看着文字名为读,背着文字名为诵,故在《法华经》中,读、诵是分开用的,读经与诵经是两种不同的法师。照着经本逐字敲木鱼,叫作读经;不敲木鱼朗声口念,也是读经。如果已把经文谙记在心,不论敲不敲木鱼,凡朗声口念,都名诵经。

  诵经法师,是已能够熟背某部经典,随口诵出者。若严格要求,凡不解经义,而仅依文背诵者,名为诵文法师,一定要诵其经文解其经义者,始得称为诵经法师。依例亦可准知,凡是读经而不解经义者,仅称读文法师,必得会解经义而读之者,始名读经法师。出声口念为读诵,若不出声而仅用目读者,名为阅经。通常的人,如果为了穷通三藏圣典而竟年累月地检阅藏经,名为阅藏;那一定不仅阅读经文,须会理解经义。故在《法华经》的五种法师,不论是受持、读、诵、解说、书写的那一种,必能理解所受、所读、所诵、所解说、所写的经文内容是什么。

  佛教徒非常重视对于经典的受持读诵。受持是表示已对这部经典所说的法义有了信心,所以愿意接受而忆持不忘。读经犹如照镜,面对经义,检束身心,以助受持更加得力。诵经是将经文熟背,铭记在心,随时随地举心动念处,均可及时运用经义的法门,与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合而为一,同时也能朗诵传持给其他的人。

  例如古代自西方东来的梵僧,不一定随身带了多少梵策佛经,却能在汉地译出若干部圣典,那就是因为他们已将经典牢记在心,往往一口气就能诵出一部经来。这在古代的印度,今日的南传及藏传佛教大师,也都有背诵许多部经论的本领。所以我也鼓励汉传佛教的僧俗四众,养成诵经的习惯。

  「解说」是把佛经的道理说给人听,可有三类:1.用语言向他人演说经中的法义,那就是讲经的说法师,所谓辩才无碍,舌灿莲花之士。2.用文字疏解经典,综理三藏者,称为论师。依智旭大师《阅藏知津》谓,所撰论书又分为释经论及宗经论。释经论者如《十住毗婆沙论》,以及古德高贤的各种经疏;宗经论者如《瑜伽师地论》等印度诸大论师、诸大菩萨依经撰述的各种论书,乃至包括中、印各地先贤所遗的诸种大小乘经律的论疏、论释、论述等,均可归于此类。3.用音乐、舞蹈、形像等各种表演及绘画、雕塑作品来表达法义,宣扬佛教。

  现代人则可通过科技工具,运用电视、电台、网络,及报纸、杂志、看板、灯箱,以及语言、音响、影像及图画等宣说经义,也可名为解说。

  「书写」佛经的目的有二:

  (一)为了流通传布佛经,分享更多的人,传承更久的时间。由于古代的印刷术未发达,佛经的流布,都以手抄写。印度以及南传地区,有以贝页写经或律者;中国古代的佛经,多用手抄于纸卷之上,故尔留下了敦煌宝藏中的大量佛经手抄本。在北京的房山,则藏有大量的石刻藏经,也是为了能将佛经保留在石窟以及地宫中,传之于后世,以免遇到毁佛灭释的法难之后,佛经还不致在这世间失传。

  (二)为了加强记忆印象。抄写佛经,比读诵佛经的功效更大,一遍又一遍的抄写之后,纵然不能舌灿莲华,也能渐渐地跟所抄的经义身心相应,化合为一。在明代,中国还盛行以刺舌血或指血写经。我在山西崇善寺,见过一轴刺血写经,色泽鲜明,殷红之中带有金光,看了之后,禁不住要使我恭敬礼拜。另于纽约大觉寺,曾见有一部近人寿冶老和尚手抄大字本八十卷《华严经》供养在大殿佛龛的左侧,也使我感佩不已。寿冶老和尚虽不登讲座说法,为人胸襟广阔豪爽,待人诚朴慈悲,经常广结善缘。

  若以今天印刷术之快速精美而言,佛经似乎已经不必用手抄写了。尤其是在《大藏经》电子数位化之后,一片小而薄的光碟,就能容纳整部藏经,要查任何一部经,进入电脑,便随手可得;或者只要进入电脑网络,找到提供藏经的网站,手指一按,便能得到你所要的佛经。

  那么,我们是否还鼓励大家书写佛经?答案是:「是的」。

  目前法鼓山就在鼓励并推动写经修行,它的功能有二:1.加强记忆,抄写一遍,胜过阅读十遍。2.起恭敬心,每次提笔抄经,均宜沐手焚香,甚至先行顶礼三拜,因为见经即见法,见法即见佛,见佛之时心必调柔清净,抄经之时,专念一意,如面对佛,所以等于闻佛说法,也由于凝心专注,即等于修习禅定。抄写完成的经典,可以留作纪念,若字迹美好,亦可分赠他人结善缘;如果抄得太多,字迹又不怎么好,可以焚化掉,或焚香顶礼之后,送去回收再生。

  此〈法师品〉是释迦世尊对药王菩萨说的,主旨在于说明一切诸天、八部鬼神及僧俗四众,不论是为求声闻道、辟支佛道者,在佛面前闻《法华经》的一偈一句,乃至一念随喜者,世尊都会为之授成佛的记莂。若有人闻《法华经》,受持、读、诵、解说、书写乃至一偈,并于此经卷,敬视若佛,与种种供养,是诸人等,于未来世当得作佛。如来灭度后,有人能书写、受持、读、诵、供养、为他人说此《法华经》者,如来便以衣覆是人,并为他方现在诸佛之所护念。若有此经所在,应起七宝塔,不须另安舍利,此经即是如来全身。若人未能见、闻、读、诵、书、持、供养《法华经》者,是人未善行菩萨道

  在此经中,除了鼓励受持、读、诵、解说、书写《法华经》,也鼓励以种种庄严供养经卷及起塔供养。

  以十种供品供养法华经:华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伎乐。

  「华香」是用花制成的香,用鲜花本身作供品,就有鲜美、华丽、芬芳的香氛。

  「璎珞」是挂在胸前、载在头上、圈在手臂手腕,乃至系于足踝的装饰物,是以锦带、珠玉、金银等七宝编串而成的,叫作璎珞。

  「末香」是碾成粉状的香料,用以洒在门口,或贵人经过的走道上,或是重要的集会场所,使人们进去就可以闻到香味。

  「涂香」是指各个种类的香油、香膏,有几种作用,例如:保护皮肤,在皮肤干糙或是晒伤之时,都可以涂这种香油;另外有驱虫的功能,擦了这种香油之后,便不会被虻蚊虫蚁等叮咬。

  「烧香」是可以燃烧的香木,如檀香、线香等等,香烟袅袅,使香气弥漫整个会场。

  各种用香在印度有种种的功能,比如说提神、消毒、表示尊敬,或是作为宗教信仰心的传递。天龙八部中有一类天神干闼婆,就喜欢闻香,以香气为食。另外,人死后的中阴身也是用香气来滋养身体,所以为供养过世的人烧好香是对的,烧香有香气,亡者的中阴身感到很舒服。可是中国民间信仰的一般大众,烧香只是大把大把地烧,只有烟的空气污染,没有香的清洁消毒,这不是佛经所鼓励的。

  至于缯盖、幢、幡,都是用来表示庄严。「缯盖」即是伞盖,又名华盖,本为防雨遮阳用,后来成为高官贵人庄严行列的用具。例如今日泰国佛教,在仪典时,会有人为主礼者及贵宾,打一把大黄绸伞,顶在头上,以示隆重。西方极乐世界的变相图画中,也可以看到佛头顶上的伞盖,悬浮空中,这都是缯盖。

  「幢」有圆筒、四角、六角或八角形,可长可短、可高可矮,多半与人的身高相当,上下封起来,再用杆子支撑。在中国的寺院里,都是垂吊在横梁上面。也有以石头雕成的石幢,置于寺中殿前的庭院,刻上经文或咒文,称为石经幢、石陀罗尼幢。

  「幡」是旗子,多半为长方形,由数尺至数十尺长的都有,同时还有飘带,在空中随风飘动时煞是好看。《六祖坛经》中记载惠能大师到广州法性寺,见有两个和尚为了幡动还是风动而争论不休;由此可知那时的寺院里已有挂幡。后来,中国禅寺讲求简朴素净,故少见华盖、幢、幡的点缀庄严物,倒是在藏传佛教的寺院塔庙中,依然盛行此类装置。

  「衣服」,在印度衣与服是不同的。「衣」是布、布料;用布料做成可穿在身上的,就叫作「服」。袈裟也可算是衣服,因为它已经可以当成服装来穿。

  「伎乐」的「伎」就是伎艺,歌、咏、舞蹈、钟、鼓、木鱼、铃、磬等打击乐器,笙、箫、笛、琴、瑟等管弦乐器,用来赞颂佛法,就是以伎乐供养佛法。

  以上十种供品,在梵文现存的《法华经》同一段落所见,则举出以十三个项目,供养《法华经》:花、香木、香水、华鬘、香油、香粉、衣服、伞盖、旗、幢幡、音乐、合掌、礼拜。为什么要如此供养这部经卷?梵文本《法华经》接着前文便说:是「对此经典表达恭敬、尊重、崇拜、供养、赞叹。」

  见经如面佛,怎可对经典不恭敬礼拜?修了供养,便起恭敬尊重难得的欢喜心。我们虽不必具备如上种种供物,但我常勉励四众,宜供鲜花、素果、清水、烧香或其中一项,不在多少,但表敬意。

  我曾经看到有人把经卷起来,走路时夹在腋下。也有人看经看到很累了,就把经本当成枕头,躺下来睡觉,这就没有恭敬心了!有的人手上拿了经本,嘴上叨着香烟,一边看经一边抽烟,还把烟吐到经本上,我看了心里很悲痛,很难过。

  如果有人能够受持、读、诵、解说、书写《法华经》的经文乃至一偈一句,或于此经修如上的恭敬供养者,世尊告知药王菩萨说:「是诸人等,已曾供养十万亿佛,于诸佛所成就大愿,愍众生故,生此人间。」可见你若恭敬供养法宝经典,证明你已有大善根福德因缘了。

  恭敬心是存于内、形于外,用礼仪、用供品来表达供养。

  并且称赞,于佛灭后,「能窃为一人说法华经乃至一句,当知是人,则如来使,如来所遣,行如来事,何况于大众中,广为人说。」

  当佛住世的时候,我们要供养《法华经》、赞美《法华经》。佛亦嘱咐:在佛灭后除了如此供养之外,还要为他人解说《法华经》,乃至在隐密的场合把《法华经》的一句经文经义告诉人。此人即是如来派遣的使者,代表如来,做了佛事。更何况能于大众之中广为许多人说这部经呢!

  为什么要在隐密处偷偷的说呢?这不稀奇。当你处于不许宣扬佛法的时代环境中,就没有人敢公开讲《法华经》,只好在私底下偷偷进行,并且也不说明这是《法华经》里的话,只要对方听了增长善根,身心有益就好。

  美国有一位居士曾经很得意的告诉我:「师父,我今天送了几个佛法的红包给某某人」;又说:「师父,在某个地方我供养了几个观念。」他并没有告诉他们,那些都是从佛经中学到的,如果言明是出于佛经,恐怕就会被排斥。

  「如来使,如来所遣,行如来事。」能在暗中为人说一句《法华经》,便等于是由如来派遣来做佛事的大菩萨。也可以说,凡说佛法的人,便是佛的代表,因此不要小看自己,你当口宣佛话,身行佛事,意存佛心,不得轻忽,懈怠放逸。一般的人若遇说法之人,则当礼敬供养,亦如亲炙如来。因为依法不依人,经即是法,法即是如来法身,有法处即是有佛处。

  所谓「如来事」又名佛事,凡教人修学菩萨道的六度万行,及一切成就佛道的所作所为,皆称佛事。后世的一般人,仅把为亡灵诵经超荐叫作佛事,固然也对,可是所指范围太狭窄了。

  「在在处处,若说、若读、若诵、若书、若经卷所住处,皆应起七宝塔,极令高广严饰,不须复安舍利,所以者何?此中已有如来全身。」

  这段经文是说,不论在何处,或者解说,或者阅读,或者持诵,或者抄写《法华经》,或者凡有《法华经》的经本所在之处,我们都应该起又高又大的七宝佛塔,宝塔上面要装饰着许多的铃、幡、伞盖。塔中不用另安舍利,有了《法华经》,就已有了如来的全体法身。

  这是说明,如来灭后的肉身舍利,固然应被尊敬供养,可是比起大乘圣典,如《法华经》者,如来的肉身舍利已不重要。

  「塔」实际上是庙、寺的意思,梵文发音stūpa,又可翻译塔婆、竺多波或窣堵波。佛陀涅槃火化之后,当时印度诸国国王,都争着分取佛的舍利迎回供养,摩诃迦叶则召集五百罗汉在七叶窟,结集经律,传诵后世。一般信仰,凡是有佛肉身舍利的地方就代表着佛的所在,应该起塔供养,佛弟子们便以舍利塔作为崇拜、供养如来的对象。

  由上所见,「舍利」梵文?ārikā,原为遗体、尸体之意,后来演为有肉身舍利及法身舍利的两种。

  「肉身舍利」可分为部分舍利的坚固子,及全身的整个肉身不坏。如果是火化后,身上的血、肉、筋、骨、内脏,乃至头发、手指甲等,凡没有被烧成灰炭的,就叫作「坚固子」。现今世界各地由西藏、尼泊尔、印度等处传出有很多佛舍利,都是感应舍利,不是真正世尊肉身遗留下来的。

  「法身舍利」则是以「法」为佛的法身舍利,《法华经》是唯一佛乘的大法,就是佛的全身舍利。既然法身比肉身更重要,凡有舍利就应该用塔供养,有《法华经》处更当起塔供养。

  因此,佛弟子固宜供养如来肉身舍利,尤当奉行如来于本经所示,受持、读、诵、解说、书写、供养此《法华经》,才是回到如来的本怀。换句话说,供养佛的肉身舍利,不如恭敬供养《法华经》,而信解、受持、读、诵、解说、书写。

  「其有众生,求佛道者,若见、若闻是法华经,闻已信解受持者,当知是人,得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段经文是说,如果有求佛道的人,不管他是听到或是看到《法华经》,能于听后就信解受持的话,就知道那个人距离成佛很近了。

  这等于是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法华经?方便品》中也说:「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不究既往,凡是浪子愿回头,回头就是岸。所谓「立地成佛」即是「回头是岸」的意思,当你在海边游泳,朝向外海游,眼前一片汪洋,茫然不知所归,只要一念回心,一转脸就接近陆地而上岸了。如果你在大海中央,回头有了目标,虽然尚未上岸,但是已经逐渐往岸边的方向靠近了。

  「得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等于「回头是岸」,表示你已接近成佛的果位了。至于有多远呢?只要修行,就会越来越近。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如来灭后,欲为四众说是法华经者,云何应说?是善男子善女人,入如来室,着如来衣,坐如来座。尔乃应为四众广说斯经。如来室者,一切众生中大慈悲心是;如来衣者,柔和忍辱心是;如来座者,一切法空是。」

  法师讲经说法,必具威仪,在一室之中,披起说法用的大衣,坐上庄严的法座。至于如何弘讲《法华经》呢?亦得具足三项仪轨:第一、要「入如来室」;第二、要「着如来衣」;第三、要「坐如来座」。这三句话非常重要,这才是真正地弘扬《法华经》,注经家称之谓如来灭后的「三轨弘经」。说法师除了用嘴巴说法,还要以身作则,自己用心行、用身行、用口行,身口意三者都要照着如来的心行法做,这才是真正弘讲《法华经》的仪轨。

  「如来室」就是以大慈悲心平等救济一切众生的苦难,用佛法布施给众生,而使得众生离生死,得究竟涅槃。如来的慈悲无限广大,容纳所有一切众生,为一切众生作庇护所,育之养之,同成佛道。

  「慈悲」有三等:1.生缘慈悲:如见众生苦,起同情心,愿救济、愿拔苦,由有我相,故有生相。2.法缘慈悲:由二空观智,空除了众生相而发起的慈悲心,此二空观智仍属有功用,虽无生相,犹有法相。3.无缘慈悲:以深般若,照见从本以来,生佛同体,无有所起慈悲之境,亦无能起慈悲之心,此为无功用道的如来大慈悲心。

  此处的「如来室」即是以如来的大慈悲心,作为一切众生的房舍卧室。说法之师应当具此心仪。

  「如来衣」就是柔和忍辱的心,说法之师,应当常以柔和忍辱心,与众生接触,让众生从你的外表仪态看你,就像披着一顶如来的柔和忍辱衣。因为有柔和心就不会与其他人或外界环境起冲突,也不会跟自己的欲望、瞋恨、烦恼起冲突。有忍辱心则是不管外界的环境再怎么不好,即使受到欺负、侮辱,或是许许多多的苦难折磨,也都能泰然接受、宽容反应,而不以牙还牙。能做到这样程度的话,就是最受人欢迎,也是最有福报的人。所以说法之师,应当学习具备如来之衣为威仪。

  「如来座」是空的意思,一切诸法当体即空,如来以甚深般若的如如智,常契如如理,那就是诸法空相;如来以十法界的实相为宝座、为法座,实相无相,即是空相,等虚空遍法界,无处不是,亦无一处是,所以如来是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是以毕竟的空相为座,怎么会有烦恼动的现象呢?所以说法之人应当学着以一切空法为法座,而为四众说法。

  依照天台家的解释,所谓三轨是:1.资成轨──以大慈悲心安乐一切众生。2.观照轨──以柔和伏瞋。3.真性轨──坐于第一义空。此三为行、境、智的互资互用,不纵不横,不一不异。即以资成及观照,开发众生之真性。

  偈云:「若我灭度后,能说此经者,我遣化四众,比丘比丘尼,及清信士女,供养于法师,引导诸众生,集之令听法。」

  以上是摘录经文的两个偈子,意思是说,释迦牟尼佛灭度以后,如果有谁能够说这部《法华经》,虽然佛已经灭度了,还是会派遣僧俗四众来供养法师,而且带很多众生一起来听此人说法。

  「四众」可分为在家二众及出家二众。在家男众称为优婆塞、近事男或清信男;在家女众为优婆夷、近事女或清信女;出家二众是比丘、比丘尼。沙弥跟着比丘学比丘法,沙弥尼跟着比丘尼学比丘尼法,所以不另外给他们一众名称。

  「是人乐说法,分别无罣碍,诸佛护念故,能令大众喜。若亲近法师,速得菩萨道,随顺是师学,得见恒沙佛。」

  这两个偈文是说,能够说经,或是喜欢说经,或是愿意来说本经妙法的人,他的智慧没有障碍,因为一切诸佛都会护念像这样说法的人,所以能够使得一切听法者欢喜。只要亲近这样的法师,很快就能够获得菩萨道,跟着这种法师修学的话,就能得见恒河沙数一切诸佛。

  「菩萨道」就是修六度四摄,通过菩萨道的实践和修持,最后就是完成佛的果位,所以菩萨道又可以称为成佛之道。

  「分别无罣碍」是指对任何一法,都能清清楚楚地分析说明解释给他人听,也就是「辩才无碍」的意思。原因是有「诸佛护念故」,所以能够使得大众听了生欢喜心。

  「随顺是师学,得见恒沙佛」,这两句话有两层意思,讲佛法给你听的人,理所当然是你的老师;可是以佛法来讲,是「以法为师,以法师人」,这里所称的「师」,一方面要以说法师为老师,另方面要以佛法为老师,随顺经中的佛法去做,就能够见到多如恒河沙数的诸佛如来了。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