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菩萨行愿赞讲记「广修供养」赞
「广修供养」赞
以胜花鬘及涂香,及以伎乐胜伞盖,一切严具皆殊胜,我悉供养诸如来。
此四句的意思是:胜妙的花鬘,涂抹的香油、香膏、香水,表演的伎艺、音乐,以及张挂的宝伞宝盖等一切美好庄严的物品,我都毫不吝惜地尽其所有地供养诸佛如来。
「花鬘」是用鲜花串成,或用锦缎结成,或用珠宝串成的头饰、胸饰、衣饰,乃至臂饰、手饰、脚饰等物品。「香」在印度有烧香、末香、涂香,涂香是给尊贵的人物涂身、涂手、涂脚用的,特别是涂脚、礼足,是表示最高的恭敬供养。「伎乐」是欢乐及赞叹,大乘经典中,均有八部神王中的伎乐天,如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及各种「经变」图中的伎乐菩萨,如《维摩经》中的天女散花,都是表现出伎乐供养的观念。「伞盖」本是给贵人遮面、防晒、挡风的生活用具,转变成为显示高贵华美的庄严供具。
诸佛的功德,究竟圆满,事实上已经无需这些供养品。对於作为修行菩萨道的人来说,向上宜广修供养,向平辈宜多结善缘,向下宜常做布施,一则为报四重恩德,二则为舍悭贪吝啬,三则为增福德智慧。诸佛无需物质庄严,是为了着相众生需见庄严景象,何况诸佛也可以用这些供品,转为布施,与众生结缘。以胜衣服及诸香,末香积聚如须弥,殊胜灯明及烧香,我悉供养诸如来。
此四句的意思是说:用上妙的衣服,各种的香,多得像须弥山那般的末香及烧香,以及最好的照明灯具,我普贤菩萨都用来供养诸佛。
对於僧众的供养共有四事:1.衣,2.食,3.卧具,4.医药。
对於诸佛的供养有十事:1.香,2.花,3.灯,4.涂,5.果,6.茶,7.食,8.宝,9.珠,10.衣。
供僧的是日常生活必需用品,供佛的物品则庄严的意义大於实用的意义,且为了大众而庄严的意义,大於诸佛自用的意义。佛为化度众生,众生着相,所以必须严净国土环境,庄严身相服饰。
此处的「胜衣服」是指质地高贵的衣料及服装,一般比丘,用割截而且坏色的三衣,名为功德福田衣,佛则可受高级衣料加上金箔镶嵌的正色金缕衣。
「香」的种类繁多,液体油质的香水、香油、香脂等称为涂香,主要用以净身;粉状的「末香」,主要用以净地、消毒、驱虫;柴质木料的「烧香」如旃檀香,主要是用以清洁空气、驱除浊气,也有安神静心的功能。
「须弥山」是古印度传说中的一座大山,译名妙高山,它是世界的中心,向下入水八万由旬,向上直通三十三天,四周的山腰有四大部洲围绕,地球乃其南边的南赡部洲。普贤菩萨愿用堆成一座多如须弥山那样的末香,来供养诸佛,在於形容他的供养心量,是持久而无限的。所有无上广大供,我悉胜解诸如来,以普贤行胜解力,我礼供养诸如来。
此四句的意思是说:如上所举最好、最多、最殊胜的无量广大供品,但是据我普贤菩萨对於诸佛的理解,最好是以普贤行愿所理解的佛法,作为礼敬供养诸佛如来,乃是最上的供养。
故在〈行愿品〉中要说:「诸供养中,法供养最。」何谓法供养?是指:1.利益众生,2.摄受众生,3.代众生受苦,4.勤修善根,5.不舍菩萨业,6.不离菩提心。
若以前举各种物品庄严的供养功德,与此等法供养功德比较,乃至不及一念功德。由於诸佛如来尊重佛法,宜依如佛所说的妙法,照着实践,即能出生诸佛,故云:「如说修行,是真供养。」是「广大最胜供养」。
布施供养,功德无量,上上人深契佛法,所以以法布施,以法供养;中下人,少契法义,或尚未契法义;正在入门阶段者,当以财物布施,当用四事供僧,十事供佛。
- 上一篇:普贤菩萨行愿赞讲记「忏悔业障」赞
- 下一篇:普贤菩萨行愿赞讲记「称赞如来」赞
- 禅定是达成智慧最主要的一种过程
- 生儿不为防老,积榖不为防饥
- 佛法是从有分别的执著心达到无分别的解脱心
- 因为不和谐,所以需要彼此关怀
- 我们的生命跟宇宙是结合为一的
- 不论是否已经明心见性都可以体验下这四句话
- 佛经难懂吗?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佛经?
- 何为“赤子之心”?如何保持心的清净?
- 出生食是什么?
- 工作怎么做才能做好?尽全力完成
- 对于家庭暴力需谨慎处理
- 不要带有期待和期盼目的修行
- 真的有世界末日的一天吗?佛教有世界末日吗?
- 积极而不紧张,工作要赶不要急
- 沉缅于男女情欲而不自觉,该怎么醒悟呢?
- 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 应以怎样的态度与人相处?
- 如何在工作中与人相互体谅?
- 如何离苦?远离苦的感受
- 什么是“怨憎会”与“爱别离”?人际关系的痛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