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幸福的起点
找到幸福的起点 - 知足是幸福的起点
找到幸福的起点
知足是幸福的起点
幸福是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的,但在追求的过程中,有多少人漏失了唾手可得的幸福?又有多少人身在福中不知福?很多人穷尽一生的心力追求幸福,换来的却只是白发苍苍和一声声的唏嘘,这都是因为他们不明白幸福的真谛。
虽然财富、健康、名位、权势都是一般人所喜爱的,但这些并不等于幸福。幸福的真谛应该是「平安就是福」,能不能够平安虽然和外在环境有关系,但是决定性的关键,还是在于主观的自我心态—如果自己的心态能平安、知足,就是幸福;如果不知足,要获得幸福就很难。
真正的知足是「多也知足,少也知足,没有也知足」,这是平安常乐的基本条件。不过,「多也知足」还容易理解,「少也知足」和「没有也知足」就很难体会了。一般人大概会觉得纳闷:「东西都不够用了,要怎么知足呢?更何况当什么都没有时,讲知足不是很奇怪吗?」
其实,东西多不一定就能满足,因为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是真正、绝对的多,所有的「多」都是透过相对、比较而来的。而且,即使真的拥有很多,既不可能永恒不变,也不可能永远维持正面的成长。所以,当「有」的时候就应该知足,至于「少」或「没有」也是一样,因为「少」或「没有」都可能是「有」的开始。
因此,无论将来「有」或「没有」,都一样要努力,不要和别人比较、不要和过去比较、也不要和未来比较。只要活着,就要凭自己的心力来做事,如果做错了事,就要懂得忏悔、反省;如果做得不够好,就要继续努力把它做好、力求完美,以求不愧于天、地及自己的良心,这就叫做「知足」。
我常常向弟子们讲一个比喻:「不知足的人就像生活在米缸里的老鼠,不知道自己的身边都是可以吃的米,却在米缸里撒尿、拉屎,把米缸弄脏了,才又跳出去找东西吃。不但身在福中不知福,还糟蹋了自己的福报。」例如,虽然在禅堂里有很好的环境供大家修行,还有老师指导修行方法,但是很多人仍然想着:「这个方法不好、这个修行场地很差、我的身体很不舒服……」,用这些借口来拖延自己的修行,不就像是米缸里的老鼠吗?
因为缺乏感恩、知足的心,得到利益以后不但不会满足,而且还会嫌弃别人把不要的东西送给他们,这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此外,我们也要常常想到,自己的福报是从过去生中带来的。所以,这一生要好好的惜福、培福,不要糟蹋了自己的福报。
一个真正知足的人,能够了解「进退自如」的道理。退的时候,他不会怨天尤人,也不会认为是老天瞎了眼、自己生不逢时;进的时候,他则会心怀感谢地想:「如果不是我过去修来的福报,就是别人对我太好了。因为得到许多人的帮助,我现在才能这么顺利,无论得多、得少我都很感激。」
所以,一个人如果不培福、惜福,却老是在享福,福报就会愈来愈少,幸福的日子总有结束的一天。一个懂得知足、惜福、培福的人,当遭逢逆境时不会抱怨,在一帆风顺时则懂得感谢,无论何时何地都感到心满意足,才是个真正幸福的人。
找到幸福的起点 - 在不断的错误中学习
在不断的错误中学习
我们常说,「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可见修行必须要有修正的对象。因此,每一个人无论在待人处世、行住坐卧,或是起心动念之间,时时刻刻都需要反省、检讨,才能对自己的行为加以改正,否则就是盲修瞎练、浪费光阴。曾子也曾说过:「吾日三省吾身」,劝勉自己每天都要自我反省,由此可见,正确的反省有多么重要。
反省首重「惭愧心」:不应该做错却做错了、应该可以做得更好却没有做好,这些都要感到惭愧。我们常听人说:「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就不错」,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因为无论我们做任何事,都不可能一下子就做得尽善尽美,也不可能永远不做错事、不动坏念头。所以,不需要害怕做错事、动坏念头,怕的只是做错了事、动了坏念头,自己却浑然不觉。而我们唯有借着不断地反省、检查,才能看清自己是否做错了事、说错了话、动错了念头。
禅宗的祖师大德也告诉我们,当我们用修行方法来检查自己的心时,就可以发现在每个起心动念之间,处处都是错的,真正想对、做对的事情其实很少。因为错误和正确其实只是大小、程度的深浅之分而已,世上并没有绝对正确的事。因此,身为一个佛教徒,不仅要反省自己的言语、身体的行为,即便是起心动念之间,也要清清楚楚地觉察。例如,自己的想法或行为会不会伤害人?如果想要帮助人,也要问一问帮助得够不够、是不是恰到好处?这些都是应该随时随地自我反省、警惕的。有了自知之明,知道问题所在之后,才能加以改善,这才是最重要的。
现在社会上有许多人,无论是大人物或小人物,说话都不算数,也不负责任,不知道自己究竟讲过什么话,即使讲过了,也赖皮说自己没有讲。他们有可能还记得自己说错话了,也可能真的忘记了。这些都是因为缺乏反省的工夫,所以几年前、几天前,甚至刚刚才讲过的话,都不记得了。
有时候我自己说错了话,也有可能记不清楚,当别人指正我时,我都会说:「很抱歉,我真的说错了。」因为每个人都会有盲点,所以需要别人来协助我们反省。如果别人指出自己的缺失,自己却不认帐,反而指责对方胡言乱语,认为自己一定是对的,这个人就无可救药了。
但是,如果你真是对的,却遭到他人的纠正,也没有关系。因为无论对方说对或说错,当别人指正你时,总是存着一片好心,所以都要对他说一声「谢谢」,即使对方不怀好意,也一样要感谢他。因为他愿意当面告诉你,而不是躲在背后批评你,就算别人在背后批评你,也要想到,至少对方是关心自己才会这么做。
所以,人生应该在不断地错误中学习,发现错误、改进错误,然后才会逐渐进步、成长。反省的功课,一方面要靠自己觉察、自我改正;另一方面则要在他人指正我们之后,再自我检讨,这是使自己不断成长、不断成熟的最好方法。
找到幸福的起点 - 感谢抱怨的人
感谢抱怨的人
无论是在家庭里或是在工作场合中,我们常常都会听到抱怨的声音,有的是抱怨配偶不体贴、孩子不听话,有的则是抱怨老板、同事,另外还有人抱怨政府决策、社会环境……,其实,抱怨只会使自己的情绪更低落,于事无补。
当然,抱怨并非全然无理取闹,就是因为认为自己有道理,却受了委屈、损失或冤枉,或是认为对方头脑不清楚、说话不谨慎、处理事情不恰当,而且做事方法有问题,所以看不顺眼、听不习惯,才会抱怨。当下为了顾全自己的面子,往往敢怒不敢言,也不敢当面发作,只敢在对方的背后频频抱怨,把心中的不满告诉其他同事、朋友们,以宣泄自己内心的不平衡。
往往这样发泄完之后,虽然在情绪上暂时可以得到一些平衡作用,可是在背后抱怨对方的言语,一不小心就会传到当事人的耳朵里,对方可能会觉得你这个人不够忠诚、不够朋友、不够义气,反而让事情更复杂。因此,抱怨不但无济于事,还会增加自己无谓的困扰。所以,我们最好不要抱怨,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反应、沟通、请示、建议,或是透过种种不同的管道来表达自己的意见、说出自己想说的话,不需要用抱怨的方式来出闷气。
其实,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希望知道自己有哪些缺点,就像很多商家都会贴着:「把我们的缺点告诉我们,把我们的优点告诉大家。」的标语。只是有些人心量很小,只喜欢听恭维、奉承的话,如果你对他说一些逆耳的忠言,他不但不会知错,还会加以搪塞。你要是向他抱怨,他可能会反过来训斥你一顿,认为问题不是出在他身上,而是你犯了错误,他自己可是一点错误也没有。
抱怨的言语的确会令人感到不舒服,然而我们却应该要培养接受抱怨的雅量。孔夫子曾说:「闻过而喜」,意思是说,当我们听到别人的批评指责时,应该要感到欢喜。无论是当面的批评,或是背后的抱怨,甚至是千夫所指,把你点点滴滴的错误、缺点,都当众一一地指出来时,还是要保持君子的心胸气度。因为一个能够接纳各方面指正的人,才能真正的成长,让自己变得更健全、更完美。
虽然有时候别人的批评指责不一定正确,也要发挥忍辱的精神,无论对方说对说错,都还是要谢谢对方。而且别人既然愿意给我们批评指正,就表示对我们有所期待,如果他对我们不抱任何期望,就不会有这些评语了。因此,这些批评对我们而言,反而是一种鼓励和帮助。
最后,我们要记得关于「抱怨」的两大原则:第一、不要抱怨任何人;第二、听到别人抱怨自己时,不要难过,也不要把对方当成仇人。更进一步,当我们被别人指责、抱怨时,还能够发自内心感谢对方,不但能成为儒家所说的君子,也能成为一个修忍辱行的菩萨。
找到幸福的起点 - 化自私的欲望为奉献的愿望
化自私的欲望为奉献的愿望
佛教的观念认为,人生除了生、老、病、死四大基本苦恼之外,还有一种苦叫做「求不得苦」,也就是欲求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痛苦。
人类都有追求温饱、安全、自尊、自由的本能,而这种本能来自于人性的需要,当这些需要受到严重挫折时,人们往往会有求死的倾向。有些人会因为所求不得而寻死,通常这种人无论追求任何东西,都非常热切、渴望,所以拚了老命去争取,当所求不得、欲求满足不了时,就连生命都不要了。例如,有些人殉情、为情自杀,也有些人因为考不上第一志愿、进不了某一所大学而觉得万念俱灰、颜面尽失,就此了结自己的生命。
不过,像这样为了求不到爱情、名利或地位而自杀的人,毕竟还是少数极端的例子,一般人还不至于如此。可是,如果自己的欲望不能满足,或是得不到自己想追求的东西时,大部分的人还是会受到非常大的冲击和挫折,甚至一辈子都受到影响,而变得非常消极,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这辈子已与成功绝缘。因此无论在任何场合,都无法与人竞争,再也提不起继续奋斗的信心。由此看来,求而不得是非常难以忍受的事。如果自己得不到,而他人(尤其是自己的竞争者、仇敌)却得到了,那就更难堪、更难以忍受了。
为了化解求而不得所带来的痛苦,佛教教导我们要少欲知足、清心寡欲,才不会受到本能及欲望的干扰,而走上毁灭之路。所谓「少欲」,就是指对基本生活所需之外的东西,不做非分之想。如果基本的生活所需已经齐备了,就满足于现状,不再做过分的贪求,就是「知足」。
例如,我们本来只要有一栋房子就够住了,但是有些人为了炫耀财富,就买了好几栋房子来表现自己非常有钱。而保暖的衣服,只要有两三套以备换洗就够穿了,但是有些人却拥有几十套,甚至一整个衣帽间,从上到下都塞满了衣服,这都是因为不懂得知足。
像这样为了满足一己私欲的贪求,而过分追求个人的享受,就叫做「欲望」。欲望是自私的,会为我们带来烦恼,甚至带来杀身之祸。可是,如果是为了众人的利益而努力、为了众人的福利而奉献,就不叫做「欲」,而称为「愿」。愿心是为众人而发的,是清净的,不会带来烦恼的。例如,发愿透过自己的努力奉献,使众人得到快乐、幸福和便利,就是清净的愿心。
因此,少欲知足并不是什么事都不做、不努力、不争取,也不是失去任何希望。否则,便会误以为行菩萨道和成佛也是一种欲望,于是就不行菩萨道、也不想成佛了。这种观念并不合乎佛法的精神,行菩萨道与成佛并不是「欲」,而是「愿」,而且是许下了很大的悲愿。
所谓「知足者常乐,少欲者离苦」,我们不但自己要做到少欲知足,以避免「求不得」所带来的痛苦,还要进一步为众人设想,把自己的努力奉献给众人、为众人服务,使众人都能够远离痛苦,得到真正的快乐。
找到幸福的起点 - 什么都不求
什么都不求
在人的一生之中,所要追求的东西太多了:没有钱的时候求财,没有名的时候求名,没有地位的时候求地位,没有孩子的人求子嗣;还没有结婚的人,就希望求得美娇娘或如意郎君。此外,世界上还有很多宗教、神明,专门标榜「有求必应」,当有人觉得内心不平安,就会抽签问卜、祈愿平安,这也是一种祈求。如此看来,一无所求的人其实很少。
在这些祈求之中,有些合理、有些不合理。有些人求人、求神,当然也有求佛菩萨的,但都不一定想求就可以求得到。如果是合理的追求当然不为过,例如健康、长寿、平安、学问、功名等,都是人人想要的,并没有什么不好,如果能够如愿以偿,当然很欢喜。但是,在这个世界上,不可能事事都如你所愿,有些过分的奢求根本不可能实现,只会带来痛苦。例如,有些年纪很大的人生了重病,或是已经患了不治之症,还祈求神明保佑自己不会死,这种虚妄的执着与期待,就是痛苦的根源。所以,很多人都饱受求而不得的痛苦,也就是佛法所说的「八苦」之一:求不得苦。
在现实生活中,的确有人要什么、有什么,好象能够呼风唤雨、操控自己的命运。其实,这是因为有时势、环境的配合,才能刚好让他得心应手、样样都如他的意。但一个人不可能永远都这么好运,好运气不一定总是跟着他,一旦倒楣的时候,也会样样都落空,一样非常痛苦。
所以,想要化解「求不得」所带来的痛苦,首先还是要分清楚什么是合理的需求。「求」有时是一种需要,有时则是一种欲望,而欲望并不等于需要。例如,有些人在台湾已经拥有一栋房子,却仍希望在香港、美国、大陆再各拥有一栋,这就不是「需要」,而是「欲望」了。像这样过分的欲望,就算短期之内能够满足,却不可能长久维持。当所求落空时,不免带来失望与痛苦。
可是,即使是合理的需要,有时也不一定能够如愿以偿,因为,「求」还能分成「为己求」与「为人求」两个层次。如果是自私自利的「为己求」,求到之后虽然很快乐,但难免担心总有一天会失去,而老是处在缺乏安全感的痛苦中。如果是「为人求」,因为是抱持着「得到固然很好,得不到也无所谓」的心态,比较不容易感受到所求不得的痛苦。
就以我个人为例,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一生必须追求什么目标,但是我有一个大方向,如果能够顺利走完全程当然最好,万一达不到也没有关系。因为那是因缘不成熟的关系,与我个人的得失无关,但如果是为个人追求而得不到,可能就会很痛苦。
所以,「为己求」是痛苦的,「为人求」虽然比「为己求」略胜一筹,但最好还是什么都不求。如果能够什么都不求,只是不断地努力耕耘、成长、奉献,无论自己有多少力量都尽力争取,得到了以后再奉献给别人。在这个过程中所得到的快乐,是别人无法夺走的,这也才是真正的快乐。
找到幸福的起点 - 合乎因果的追求
合乎因果的追求
一般人常以为,佛法要我们什么都不求,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佛法虽然教我们不要「贪求」,但却教我们要「求愿」,如此一来,个人不会失去奋斗的目标,社会也才有继续进步的动力。
「求愿」就是许愿、发愿,愿自己朝着某个方向走,或是完成某件事。例如,佛教的「四弘誓愿」说:「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无论是要度无边的众生、断无尽的烦恼,或是要学无量的法门,都是一种为众生无止尽学习的愿心和愿力。因此,求愿是活到老、学到老,一辈子持续不断地学习,并且要求自己种福、培福、多付出,也让自己更进步。
而「贪求」则是无止尽的欲求,无论看见别人拥有什么,自己都想拥有。例如,看见别人有一栋房子,就兴起想要拥有一栋房子的念头;如果别人拥有一辆进口车,则又转念想要拥有一辆进口车。无论该不该要、能不能要、需不需要,凡是自己想要的,就要得到手。所以,贪求并没有什么道理,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求,是不切实际的。
有些人利欲熏心,为了贪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而走旁门左道,结果往往因而倒大楣。例如,金光党就是专门利用人们贪小便宜的心理弱点,引诱人上当,来达成诈财的目的。此外,有些人虽不向人求,却转而向鬼神、佛菩萨求。例如到庙里许愿,等自己真的发财了,再回到庙里还愿,为神明「安金身」。不过,这种短暂利益的交换,只是一种贿赂神明的手段罢了。
就像在人世间有行贿、受贿的人,在鬼神界也有受贿的鬼神,但是,佛菩萨或是正派的神明是绝对不会受贿的。会受贿的鬼神就像人世间的贪官、污吏一样,虽然能暂时满足你的需求,好象真的有点效果,但一时的利益总是像肥皂泡一样虚幻,很快就消失了,换来的却是无法自主的未来。即使是「点石成金」的法术,事实上也只是一种障眼法,如果被点的东西本来就是一块石头,将来还会是一块石头。而神明或佛菩萨真的应许了你的愿望,也只是暂时预支自己的福报,以后还是要偿还的。
因此,非分的贪求一定会带来痛苦。即使求到了,也像是举债借来的,借的愈多,将来要还的就愈多,现在的快乐就是将来的苦果。所以,如果不好好地努力培福、奉献,罪过是很大的,将来要承受的因果责任难以想象,也许来世做牛做马都还不起。
其实,人如果想求福报就要先努力培福,如果不培福,而光是享福,就等于是欠债,就像向他人借款一样。所以,一个人该拥有多少就拥有多少,没有人能够平白无故地赚到钱、得到富贵。如果真能不劳而获,将来可能还要付出更多的代价。
站在佛法的立场,一般人求学、求职、求富贵都是应该的,但我们的追求应该要合理,而且要付出自己的努力作为代价。其次,要明白权利、义务和责任的关系是并行的,我们如果要求福,就要先培福;要享受权利,就要先尽义务,这就是因果。只有合乎因果道理的追求,才是最好、最可靠的,否则就是贪求,即使勉强得到了,祸患也会跟着来。
所以,我们要用「求愿」的方法,为达成目标而努力奉献,切勿用「贪求」、迷信的方法,否则会得不偿失。
找到幸福的起点 - 许一个不会落空的愿
许一个不会落空的愿
人人都有愿望,但不一定所有的愿望都能实现。愿望会落空,是因为通常我们都只重视眼前的一个小点,例如心中想要得到一朵花,一旦无法顺利获得,就会认为自己的愿望落空而觉得沮丧。其实,如果没有花,能得到一枝草也不错;即使没有花、没有草,能得到一根树枝也很好;就算什么都没有,我们的心也不要受影响。
事实上,要为他人、为众生所发的愿,才能叫做「愿」。如果只是为了满足一己的私心,则只是一种贪念,而建立在贪念之上的愿望,当然很容易落空。既然真正的「愿」是为了众生而发,而众生是无穷无尽的,所以我们的愿永远都不可能完满。就如佛教所说的「虚空有尽,我愿无穷」,一直到成佛为止,我们的愿都不可能全部满足。因此,愿只是一个方向、一个希望,指引我们不断地往前走而不偏废。
然而成佛以后,愿真的就完全实现了吗?虽然十方世界中已经有许多佛,可是还有那么多尚未成佛的众生有待得度。所以,成佛以后还是要不断依照着自己的愿力往前走,而且是永远都走不完的。例如,自从释迦牟尼成佛以来,虽然他自己已经没有事了,但他才真正开始要度众生,而众生无穷,自己的愿力当然就是无穷的。
所以,当我们对于愿望的实现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时,千万不要太在意,只要明白自己有这份心就够了,对于尚未完成的部分,仍然要秉持初衷继续做下去。这一次完成不了,还有下一次,即使这一生做不完,后代的子子孙孙都可以继续努力。而且从佛教的立场来看,人的生命是由无限的生命过程所累积,一生只是一个过程,这一生过完了,还有下一生,永远都有实现愿望的机会。
另外,想要度众生还需配合种种因缘,如果某个众生得度的因缘成熟了,我才能够度他,如果因缘尚未成熟,也不能只是等待因缘,而要先促成让他得度的因缘。
例如二十年前,我在美国东岸弘法时,虽然南北走了好几遍,可是连一个徒弟也没有,当时就有人对我说:「圣严法师,您的愿好象落空了。」我说:「没有落空,我今天是来撒网的,过一段时间再来收网、捞鱼。即使没有捞到也无妨,反正网已经撒下去了,总有一天会捞到鱼的。也说不定是因为现在鱼还太小,而我的网眼太大了,就算捞起来,鱼又会从网里跑掉。所以,等小鱼长大变成大鱼,自然就会进我的网了。」
二十年后,美国东部已经有很多人学佛,最后到底是不是由我去捞鱼,已经不是重点。虽然我不一定能够得到回馈,表面上好象愿望落空了,然而撒网本身就是我的愿心。就如佛教所说的「功不唐捐」,我们所做的任何努力绝对不会白费,一定会有它的功能,即使现在看不到,仍会在未来渐渐地展现出来。
因此,只要我们愿意付出,一定会有所影响,虽然不知道能够影响多少人,但是慢慢地一定会展现出效果。所以有了这样的认知,我们都要为众生的福祉而发愿,而这样的愿望是不会落空的。
- 圣严法师:禅定是达成智慧最主要的一种过程
- 圣严法师:生儿不为防老,积榖不为防饥
- 圣严法师:佛法是从有分别的执著心达到无分别的解脱心
- 圣严法师:因为不和谐,所以需要彼此关怀
- 圣严法师:我们的生命跟宇宙是结合为一的
- 圣严法师:不论是否已经明心见性都可以体验下这四句话
- 圣严法师:佛经难懂吗?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佛经?
- 圣严法师:何为“赤子之心”?如何保持心的清净?
- 圣严法师:出生食是什么?
- 圣严法师:工作怎么做才能做好?尽全力完成
- 圣严法师:对于家庭暴力需谨慎处理
- 圣严法师:不要带有期待和期盼目的修行
- 圣严法师:真的有世界末日的一天吗?佛教有世界末日吗?
- 圣严法师:积极而不紧张,工作要赶不要急
- 圣严法师:沉缅于男女情欲而不自觉,该怎么醒悟呢?
- 圣严法师: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 圣严法师:应以怎样的态度与人相处?
- 圣严法师:如何在工作中与人相互体谅?
- 圣严法师:如何离苦?远离苦的感受
- 圣严法师:什么是“怨憎会”与“爱别离”?人际关系的痛苦
- 星云大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正如法师:念《心经》比《大悲咒》更好吗?
- 印光大师:安士全书白话解
- 净慧大师:净慧法师《楞严经》浅译
- 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谈《心经》
- 文珠法师:妙法莲华经
- 大寂尼师: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读诵《地藏经》吗?
- 仁清法师:听说诵大悲咒对鬼不好,请法师开示
- 星云大师:解读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附普贤行愿品全文)
- 圣严法师:关于灵魂与鬼的终极真相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金刚经
- 惟觉法师:修行人应做到的三大精进
- 心律法师:吃亏是福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地藏本愿经
- 心律法师:什么人与佛有缘?
- 文珠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 星云大师:千江映月
- 虚云法师:多诵读《普门品》和《地藏经》
- 星云大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 达摩祖师:《破相论》原文
- 永明延寿:宗镜录
- 正如法师: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
- 未知:星云大师讲解
- 正如法师: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
- 明空法师:明空法师:《心经》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师:不科学的求子秘方,但是很灵验
- 星云大师: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师: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 净界法师:打坐的时候该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师:《大悲咒》的九种世间利益
- 正如法师: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缦衣吗?
- 印光大师: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缘,有个简单方法
- 星云大师:人死后生命是怎样的?
- 星云大师: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讲解
- 明安法师:把握当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师: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净慧法师:净慧法师:《妙法莲华经》浅释
- 白云禅师: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宗性法师: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广钦和尚: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师/庆裕:做真实的自己
- 慈庄法师: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觉真法师: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觉真法师: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觉真法师: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觉真法师: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慧广法师:错了怎么办?
- 崇慈法师: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广法师: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本源法师: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师: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静波法师:先告诉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别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济群法师:弘扬佛法是每个佛弟子的责任
- 清净法师:供奉韦驮菩萨和伽蓝菩萨消除障缘
- 仁禅法师:五种适合绝大多数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如瑞法师: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静波法师:佛法的中道观
- 济群法师: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如瑞法师: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本源法师: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静波法师: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济群法师: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师: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瑞法师: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明海法师: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济群法师: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师: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本源法师: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济群法师: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如瑞法师: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本源法师: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济群法师: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本源法师: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师: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理海法师: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生活故事]也就只是像那么回事
- [佛与人生]妨碍善行,损耗钱财的六种过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汉传人物问答]学佛最终只是让自己和众生解脱吗?
- [佛化家庭]世间的孝有几种,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间最圆满的孝道?
- [白云禅师]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宗性法师]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佛与人生]放下过去,期待明天,对未来心存一份期望
- [佛学常识]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说四圣谛的目的
- [人物故事]济公是真实存在的吗?济颠和尚的神奇传说
- [禅宗文化]灵隐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刹灵隐寺介绍
- [黑茶]认识黑茶,黑茶的分类与营养功效
- [禅宗思想]禅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 [广钦和尚]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宗门故事]无上大法难的不是解,而是真
- [普洱茶]小寒喝什么茶?普洱熟茶、黑茶、红茶
- [佛理禅机]知足不是得少为足
- [生活故事]因为有禅,所以有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