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格竹衍论
王阳明格竹衍论
──五年在普陀作──
明儒陈献章、王守仁,皆尝有得于增上心学者也。论功行则陈优乎王,论见地则王超乎陈;其发端不同,其造极亦异。陈氏之发端者,近于通明禅,其屡称我大而天地小,盖已能越过欲界住未到定;其所发或是色界初二禅之喜无量支,或迳越色界而证得无色界之识无边处定也。又称:静中养出端倪,寻常用心,若马之有含辔者也;则禅支功德持心也。王氏之发端,近于曹溪禅,其所诣则在人而人,未越人天之间;其所资则高,其所造则浅,亦庶几孟轲所谓浩然之气,至大至刚,直养而无害,充塞天地者也。唯其有中心之造,故二儒皆贵忘言,皆贵自得,皆贵恬静,皆不欲拘拘于先民已陈之刍狗。夫饬貌谨言,规行矩步,二儒概未及吴康斋也。出经入史,取精用宏,二儒概未及黄太冲也。而桀然体合于身心性命之真乐,则迥非吴与黄能望项背;故其党徒之感慕,省发之深切,亦非世之讲学者可及。较而观之,则陈氏定多而慧少,王氏慧胜而定劣;故陈氏初无用世之意,其及门亦祗许其隐居者;王氏虽时羡退藏,卒以事功终,而承其学者亦莫不以经世致用为怀。抑二儒皆龂龂自辩非佛、非禅。夫佛则大矣,未尝局于禅也;禅亦多矣,未尝尽为佛也。泛而与之,二儒又乌能逃乎佛与禅哉?严而夺之,二儒又乌能得乎佛与禅哉?彼所认为佛与禅者,当时丛林之语录、机锋耳!语录机锋,盖曹溪宗之枝流。曹溪一宗,未始有实法与人,悟了还同未悟,且证无所证,得无所得,况可于语言文字间计度欤!顾其时士大夫讲学,但图简易直捷,所诤者又祇在名之异而不在理之诚;沙门亦阘茸者多,姑与之委蛇。诚能言增上心学,则核之以禅经及天台诸部止观;言心性,则核之以唯识宗诸论;言伦理,则核之诸部大小乘律及华严之行,彼将何能容喙哉?时有灵峰大师盖尝能之,顾白衣、缁流皆惮焉而不敢与语,而二儒之徒,闇有所证,用以夸世,皆不自明其故,惜夫!
抑二儒皆未得名言善巧,不能持论立教,其于孔孟徒工于附会耳!故及所传已人异其说,自相斩伐。陈氏之喻其徒以诗,但使人反求自得;王氏则诏人以只词单句,其要在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立义均至单也,其所言、实等于未尝言耳!夫古之持论立教者,莫不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为验,以稽为决,其数一二三四,故足持守而不渝。心识之微,虽空虚不可以搏掣,而唯识之论且数十万言;稽之古训,若管子之白心心术,荀子之解蔽,斯可行久矣!彼之不再传而大乱,夫岂得委其陋哉!夫言吾心而不穷吾心之所蕴,言良知而莫定良知之所诠,言致良知而不明致良知之工程,无因可凭,无果可成,窃不知缴绕曼衍其辞说将何为也?然如陈氏之浑涵其语,尤善藏拙;若王氏之单提致良知三字为宗旨,则固可得抵之矣。良知之名,近于孟轲,盖谓本然之知耳。夫本然之知,则非可加以致之之工夫者,王氏附合大学致知之说,已不可通。然王氏之意,盖指人心本灵明,而能知事事物物之真妄善恶,及应用之事事物物而具有条理耳;此亦仿于佛说不昧本心。殊不知本心非局于知之一义!知之一义,但别境中之慧心所而已;又不昧则正是知,非良知是本心,不昧是致也。且慧心所,又有正知正见、不正知不正见之异。更微而析之,则俱生分别我法执,五利使、六十二邪见,及根本智、后得智、生空智、法空智、四寻思智、四寻思所行如实智、四智菩提等,其差别正复无量。为王氏正其言,固不如谓致正知之为当也。而彼局正知于孔父所持伦理,间排杨、墨,拒佛、老,更无论矣。
夫二儒之心学,较之世儒之窜猎于经训字句之末,无中心之得者,固有间也。顾其设为言教,则粗粗已甚。而格物之论,则震旦素所不善,仅察之形声,未尝考之柢质,析微穷化,实不足与印度、希腊诸师较。夫物之一名,实举可名可思、能名能思者而尽之,但限有本于实体耳。格者、究极之谓也。数论师之二十五谛,胜论师之地、水、火、风、空、时、方、我、意,均究极物质者也。而大乘诸论师,既说五蕴,复于色蕴开为色、香、味、触四尘,其触尘又开为坚、湿、暖、轻四质,假说为物体,此固非儒者所尝梦见,儒者又乌足以言格物乎?震旦古之言物者,区为天、地、水、火、风、雷、山、泽,则庖牺氏之八卦是也。区为金、木、水、火、土,则纬书之五行是也。八卦仅着声象,五行则于四大遗风大;风大即气也,五行遗风大,故后世言物质之不可知者,则混言曰气。唯管子推水神为万物之原,略近希腊德黎氏,顾又远不逮彼之精详。后有名家,能离合石之坚白;其言物,极于无时、无方、无同、无异,玄悟虽高,殊难索解人也。抑亦同于中、百论师,但破遍计妄,未识依他幻。汉以来学者,不出伦理、政治之糟粕,但中庸言尽人之性,尽物之性,大学又推原其学于格物,于是乎竞言格物,而又不敢言孔父所未言者。综观程、朱、陆、王之徒,其格物二字之训话,尝不胜其岐出也,而陈献章独少言格物。今余专就王守仁所言者而论之:王氏谓格者、正也,致吾心于事物之正也。此则但言正心足也,何为言格物哉?而又力驳朱熹即物而穷其理之说,谓吾尝就窗前之竹而格之,三日三夜无所明,身心为之大困。窃不解其以何为物,以何为格也?夫物岂必在身心之外,即身心便是物也。凡考究思存之所诣,故莫非即物而穷理。即以窗前之竹而究极其理,亦何尝不可贯通天地万物而尽其性!王氏固如何格窗前之竹,竟致身心大困耶?余今试就王氏格窗前之竹一言而极论之,用证古人闻击竹而心空,睹桃花而意解,非即见、闻、觉、知、形、气、心、识,亦未尝离见、闻、觉、知、形、气、心、识耳。
夫说似一物,则既落言思矣。思所加而言所命,则必有伦有独:伦者、其有待而增起者也;独者,无待而有存者也。增起者、因缘性而兼虚妄性者也;自存者、因缘性而托真实性者也。伦之属有二:曰名、曰业。独之属有五:曰类、曰数、曰身、曰生、曰质。即此七者,而物物又莫不各有其正者与负者:正者其同性也,负者其异性也。同之又同,同至于不可同而卒无不可同者,其可同性无尽。异之又异,异至不可异而卒无不可异者,其可异性亦无尽。故一摄一切,一切摄一,随执一物,可尽物物。今请与言竹:
一、名 夫王氏格窗前之竹,而竹之一名,实不局于窗前者,尤不局于王氏所取而格之者。噭然而曰“竹”,不啻取世间之竹而尽呼之矣!不宁尽世间之竹而呼之,且并图画中之竹亦内之矣。夫竹则非无物而是有物也,抑有物之中有形物也,有形物中之有生物也,有生物中之植物也,植物中之草本物也,草本中之不结子而有根衍种者也,由根衍种物中又别具一根荃枝节叶之形之色之质者也,综此数种而命名之曰竹,竹名之正也。其增减于此数德之物,则胥竹名之负者也。而画中之竹,则仅取特殊之形似而名之,不得竹名之正者也。故仅以竹而名,画竹非画竹之名之正,画竹之名之正,固当曰画竹,而不得单名曰竹也。然而正当竹名之物,抑又无限也。区而又区之,其可异者亦弥众;就其种可区也,就其形可区也,就其所托之处可区也。假如曰:南山之竹,湘江之竹,窗前之竹;窗前之此竹,吾正目视之竹,吾正手拊之竹。夫吾正目视之竹,或不止一竹,然且不能得一竹之全形。盖六根功德,有全有缺:眼根功德,其缺者三有一。当吾目所正视者,固祗一竹全形三分之二,既曰吾正视之竹,则一竹全形之一分,亦所能离异者也。纵转其方面而视之,其正视之时,不见者三分之一,犹依然也。若合前后旋转所视而曰视得一竹之全形,则前所视者,在视已属过去,过去者、非有也,而所联合者但是想念,不可曰正视。故区于吾正目视之竹,决不能得一竹之全形也。夫吾正手拊之竹,或不止一竹,然且不能得一竹之全质。盖身根功德,亦缺不全:手之正拊者,不越尺寸,而竹之全质,不止尺寸必矣;今日吾正手拊之竹,则仅手所正拊之数寸,其余又所离异者也。抑吾目视而感吾之目者,但聚苍翠之显色耳,其圆而长、分布而婆娑者,则此一聚苍翠显色之分齐与离距耳。一一离而析之,此苍翠之显色,又何异于尽世间苍翠之显色哉?此圆而长者,何异于尽世间一一色聚之圆而长者哉?此分布而婆娑者,何异于尽世间一一色聚之分布而婆娑者哉?抑吾手正拊而感吾之手者,但一聚坚、冷之触尘耳,与尽世间一一聚如石、如玉、如金之以坚冷之触尘感吾手者,亦何异哉?此则欲甚异之,乃适以大同之,且不知竹名之将施矣。更取尽世间坚冷之触尘,苍翠之显色,方圆横斜之形色,摇曳婆娑之表色,离而异之,期必得其竹名所施之所谓竹者,虽离娄之明,吾知其难矣。故异之又异,可异者无尽,无尽则虽尝异之与未尝异同耳。斯则从竹名之正而同者以异之,至异而未始异者也。其竹名之负而异者,则才称曰竹,已举而离异之矣;然而竹固草本物之由根衍种者也。置其特殊之形、色、质而不言,则与一切草本物之由根衍种者固同也。更去其由根衍种之义,则又与一切植物草本者同也。更去其草本之义,则固可与一切之植物同也。更去其植物之义,固可与一切之有生物同也。乃至更去其有形之义,亦可与一切有物同也。夫但曰有物,则举一切物尽之矣;无物则对有而说耳。但有其名,固无实以当其名也。然反之、则亦可曰有物对无物而立名,既无无物,则有物失其立名之由,亦无有物,有物既无,则有物固同于无物,而竹亦可同于无物矣。无物则无所同,无所同则不得谓之同,则由适成其异,异则又有可同矣。更从其异之可同而同之,而名竹名所施之竹,求其同,同之又同,同将有尽耶?夫竹之名,则由人心之计相取像增益而起者也。而竹无自体,所妄计以实吾心所造之竹名者,唯吾心所感苍翠之色,长圆、横斜之形,坚冷之触,及此色触聚触之分齐耳。顾自竹名之,既习乎人心,则以名计实,于吾心所感之外,横执有当竹名之竹自体,实则自心取自心耳。然由竹而空竹,实是空于心而空,心则似有,否则、谁计竹有,而又谁遣竹空也?故心外之竹实非有,即心之竹可非无;不唯竹非无,而即心之竹名亦非无。以即心之竹名而名即心之竹,竹无不尽。名与实,固交纽而存,虽加以功用转变而为筐为筥,犹自曰竹筐竹筥,故得即竹名而言竹也。
二、业 业者、业用也。业用之起,基于二物以上之交待,当一物独存之时,固无业用。其业用之所宜,则所谓伦理是也。及其既交待于他物,无间有情无情,皆有业用之可言,皆有业用所宜之伦理之可言,不独人类然也。而竹之交待于母竹之根,则对之有子之业用;交待于其根所生之子竹,则有母之业用。交待于鸟,则有时而为彼亭舍之业用;交待于虫,则有时而为彼食穴之业用。今且置其他,而就交待于人类之业用言之:或当其稚而取佐酒食焉,或杀其青而布箸文字焉,或编为筐而成盛之业用焉,或织为帘而取遮之业用焉,或为雕镂之珍品焉,或为模似之玩具焉,或制为椅而坐焉,或制为几而凭焉,或构为榻而卧焉,或构为亭而憩焉,或植之窗前而引风焉,或移之园中而饰观焉,贵之或刻画尊像而焚香以敬焉,贱之或削披簿片而拭秽以弃焉,或因其枯而为薪焉,或因其坚而为钉焉,或附之毛而为笔焉,或碎其质而制纸焉,或以作杀人之箭焉,或以作接水之筒焉;其可能性之未见于用者,若事事而举之,固难尽数而难逆亿也。夫有可能则必有不可能,可能者其正也,不可能者其负也。就其负者而计之,亦复无限:而竹固不能以之榨燃灯之油,铸炊饭之釜者也。然即其不可能者,究其异之所极,亦能尽万物之业用而无遗。知业用有正负之性,既明其正,复推其负,虽谓万物之业用。皆构于竹可也。何则?业用由对待而起,而正负亦一对待故也。
上所论名之与业,则所谓伦之属也。此下所论,则独之属也。独之属,则因缘集合之已必定者也;伦之属,则因缘集合之未必定,且由增益改变而成者也。如竹名之字形与呼声,异族之类必不相合,然名之形声异矣,而名所命之物则未尝异。抑假使吾同文言之族,禁竹名之声不呼,戒竹字之形不作,呼竹之名必如龙声,书竹之字必如龙形,而名则易也,名所命之物固不随之而易也。竹业之可能性,虽具有种种,而其为用,或聚多竹而成一业,或分一竹而为数器;且方为窗外引风之用,又无间转为灶中助爨之事,故名则全属增起之虚妄性,而业虽必托因缘,其因缘亦殊未定,不若类、数、身、生、质五者。既必仗因托缘揽真而起,其既起者又属决定也。此则伦与独之大界已。
三、类 夫万类之类与不类,固有相待而辨者也。故名家培因,谓物无绝对而自在者。然吾以物之有类,归于独之属者,则以吾人言思中,决定一物而锡字之曰竹,自宙初以讫宇际,物之与竹为一类,而与竹为异类者,终自若也。吾得而察其为一类为异类者,亦因其自若者而辨焉耳。吾之既察而辨,吾之未察而辨,于竹之为一类为异类而自若者,初无增损焉,初无改变焉。不宁惟是,纵聚亿兆京垓人而察之辨之,或因言说之便利,类不类之义界乃千差万殊,于竹之为一类为异类而自若者,亦初无增损焉,初无改变焉。何则?类与不类,固必察之其自若者而辨焉故耳。其千差万殊者,谓其所取义以为类与不类之界者,有全、有缺、有常、有寓可也。谓以其取义之全缺,常寓于竹类非竹类之自若者,有增损、改变不可也。唯其类不类之常德自若,不可以外物增损、改变。余固于物之类不类、归于独之属也;数、身、生、质四者归独之属,其例视之。然竹名之所笼者,宇宙间亦至茻茻矣。当其稚、察之于味,有苦者、有甘者;当其成、察之于形,有修者、有短者、有洪者、有纤者;察之于色,有青者、有紫者;察之于质,有韧者、有脆者,将乌从而辨其类与不类哉?然罄吾所能察,而殚吾所能辨者,心精圆遍,含裹十虚,固可大杨榷之也。
吾始察其植于地之形表焉,其干修直而多节,其枝横斜分披,其叶尖长,其色则以青翠为大族,遇有力之物加之,其枝叶婆娑且浙沥有声,击其质而听之,音殊清越焉。吾又拔之地而拗之,觉其质颇韧,虽至襞裂而犹不断焉;乃以刃横切之,又坚而难入,锯之始徐断,直析之则甚脆焉。既断既析,见其中虚空,其虚空之中,以节间之不通,其色则皆白焉。察其根,则指届坚韧多节而色微黄。吾已辨其根茎枝叶表里特殊之色、之形、之声、之质,从而推其衍种所由,顾无花无果,观之其根,见有芽方茁焉,乃知其衍种以根,而吾向所食之笋,即竹根孳乳而生,由芽而茎,幼稚未吐枝叶者也。于是知竹类皆由根衍种。吾得竹之同然矣,将万物皆然也。抑竹有独然,而万物有不然者也。更试察之其异然者,见由根衍种之物,不必尽根于地,而竹则必根地者也。顾根地之物,弥望皆是,竹则非木本而草本者也──案草本木本之分,依俗学所已定者而假说之,余避辞费,不复征实!下动、植、有生机、无生机之例,准此──。然竹虽与木本之物异而同,为不能自动之物,亦有与此异者乎?而反观之,吾则非不能自动者,故竹与吾异,吾者动物,而竹植物也。然吾尝由孩而童而壮,竹亦由芽而茎而枝叶,其生长蕃息之事又同也。而吾所履蹈之累累然者,则未见有此,乃知竹固有生机之物,与彼累累然无生机者又异。(未完)(见海刊笫二年第三期)
- 太虚大师:学佛者第一步需要对佛与佛教有种认识
- 太虚大师:对于佛法僧三观,当有一贯宗旨
- 太虚大师:佛教的大乘和小乘有什么区别?
- 明贤法师:走偏的人间佛教:“人成即佛成”讹误半世纪
- 太虚大师:儒道不能解脱业力 离苦得乐必须学佛
- 太虚大师:学佛是为了什么 学佛在于离苦得乐
- 太虚大师:什么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
- 太虚大师:佛教徒应如何对待佛化婚礼?
- 太虚大师:太虚大师开示“所缘缘”的认识
- 太虚大师:太虚法师谈梦的意义
- 太虚大师:太虚大师论周易
- 太虚大师:凡夫俗子不明佛法,八大误会首当其冲
- 太虚大师:原子能与禅定神通
- 太虚大师:学佛初门由三法入
- 太虚大师:中国人的8种通病可以靠它改变
- 太虚大师:对治中国人通病的佛法
- 太虚大师:佛告诉你做人的五条根本道理
- 太虚大师:中日佛教文化的八点不同
- 太虚大师:经商与学佛的三大共性
- 太虚大师:文化守成与改革创新
- 星云大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正如法师:念《心经》比《大悲咒》更好吗?
- 印光大师:安士全书白话解
- 净慧大师:净慧法师《楞严经》浅译
- 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谈《心经》
- 文珠法师:妙法莲华经
- 大寂尼师: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读诵《地藏经》吗?
- 仁清法师:听说诵大悲咒对鬼不好,请法师开示
- 星云大师:解读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附普贤行愿品全文)
- 圣严法师:关于灵魂与鬼的终极真相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金刚经
- 惟觉法师:修行人应做到的三大精进
- 心律法师:吃亏是福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地藏本愿经
- 心律法师:什么人与佛有缘?
- 文珠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 星云大师:千江映月
- 虚云法师:多诵读《普门品》和《地藏经》
- 星云大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 达摩祖师:《破相论》原文
- 永明延寿:宗镜录
- 正如法师: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
- 未知:星云大师讲解
- 正如法师: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
- 明空法师:明空法师:《心经》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师:不科学的求子秘方,但是很灵验
- 星云大师: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师: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 净界法师:打坐的时候该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师:《大悲咒》的九种世间利益
- 正如法师: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缦衣吗?
- 印光大师: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缘,有个简单方法
- 星云大师:人死后生命是怎样的?
- 星云大师: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讲解
- 明安法师:把握当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师: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净慧法师:净慧法师:《妙法莲华经》浅释
- 白云禅师: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宗性法师: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广钦和尚: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师/庆裕:做真实的自己
- 慈庄法师: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觉真法师: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觉真法师: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觉真法师: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觉真法师: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慧广法师:错了怎么办?
- 崇慈法师: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广法师: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本源法师: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师: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静波法师:先告诉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别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济群法师:弘扬佛法是每个佛弟子的责任
- 清净法师:供奉韦驮菩萨和伽蓝菩萨消除障缘
- 仁禅法师:五种适合绝大多数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如瑞法师: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静波法师:佛法的中道观
- 济群法师: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如瑞法师: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本源法师: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静波法师: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济群法师: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师: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瑞法师: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明海法师: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济群法师: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师: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本源法师: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济群法师: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如瑞法师: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本源法师: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济群法师: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本源法师: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师: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理海法师: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生活故事]也就只是像那么回事
- [佛与人生]妨碍善行,损耗钱财的六种过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汉传人物问答]学佛最终只是让自己和众生解脱吗?
- [佛化家庭]世间的孝有几种,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间最圆满的孝道?
- [白云禅师]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宗性法师]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佛与人生]放下过去,期待明天,对未来心存一份期望
- [佛学常识]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说四圣谛的目的
- [人物故事]济公是真实存在的吗?济颠和尚的神奇传说
- [禅宗文化]灵隐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刹灵隐寺介绍
- [黑茶]认识黑茶,黑茶的分类与营养功效
- [禅宗思想]禅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 [广钦和尚]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宗门故事]无上大法难的不是解,而是真
- [普洱茶]小寒喝什么茶?普洱熟茶、黑茶、红茶
- [佛理禅机]知足不是得少为足
- [生活故事]因为有禅,所以有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