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与智慧 4 禅定的次第-九住心

  4-1修禅定参禅的不同

  中国佛教禅宗不管是禅堂的设备、每天作息时段的安排、或者运作方式都有其独到之处,但是它的修持方法(参禅)与佛陀所教的修习禅定的方法,在层次上是不太一样的。佛陀所教的是按部就班修入禅定的方法;中国佛教的禅宗则是要当下就认识本来面目,当下就能知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所以禅宗所教的参禅方法比较高超。

  禅宗要求不管是初学或老参,都是同一个目标: 就是「当下」。对初学者来说,当下就要知道本来的面目就在「不思善、不思恶」的那个时候,实在不容易,严格来说是不可能的。就算要修到入定,修到能够「不思善、不思恶」,也是有次第的。

  佛陀的意思则是要我们修行时,必须同时「持戒、修定、观慧」,三者相辅相成,原则上以持戒为先。能够不侵犯别人,心里头就不会有后悔、惭愧、内疚、懊恼、热恼的心情,所以就容易入定。这就是为什么修禅定要先持戒的原因。相反的,如果用心的修持禅定,也会使我们的心里头不会激动,不容易冲动,所以行为上自然如法,合乎戒律

  而且有了定力就能克制内心的烦恼,所以行为上可以很清净。言行举止有了定力以后,起心动念时心里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知道是善或恶,是清净或杂染,更可以对烦恼防微杜渐。所以今天先让大家明白「九住心」,以免以后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在参禅还是在修定,也不明白自己修禅定的进度。

  4-2禅定的种类

  1.世间

  一般来说,禅定的修持是属于修福报的部份,因为禅定修到最后如果没有修四念处,没有配合着三法印的思考,一般人修禅定也许可以让定力更深,但所入的定不能称为正定。这种禅定叫做「世间禅」,它的好处如下:

  (1) 可以生天--未入根本定(指初禅)的人可以生到欲界天。入根本定以后,要看定力的深浅来决定生到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或四禅天。这都是享受福报的部分,属于福德门。

  (2) 可修神通--入第四禅的根本定以后可以修神通。但如果不配合三法印、四念处、观照般若…等的正念来修,那么所修的禅定也都是属于福德门。

  2.出世间禅

  如果配合「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来修禅定,则有两个好处:一方面可以快速的入定;二方面因为平时观「无常」,所以容易去除五欲。五欲就是我们身体的五官(眼、耳、鼻、舌、身)对外界(色、声、香、味、触)的种种贪恋、染着,也就是俗称的「财、色、名、食、睡」。如果先以「无常观」做为所缘,看淡世间而无所求,心情自然能够平静下来,自然容易入定。进一步再配合「无我观」来修,对五欲(包括男女之间的情欲)就更容易降伏、克制了。

  以这种正念入定以后,平时的行为差不多都很清净,能够持戒不犯,烦恼也几乎不再现起,能够把习气逐渐消除。这样的入定才是属于「正定」。得到正定以后,再不断的运用观照的智慧。「止」与「观」就是在静「止」的禅定之中「观」缘起、观涅槃寂静、观法空性,再一次的入定以后就称为「证果」。

  所以八正道的第一个「正见」,就是依照「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缘起道理来观察世间,知道它有生灭的现象(又名「有为法」)。了解世间现象的无常性、无我性以后,更深一层的发现世间的一切现象(万法)总是不断地生生灭灭、虚妄不实,因而体悟出世间相的本质(法性)本来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以这种智慧来得到正定,即属于「观慧门」。

  从开始修禅定到入定为止,这是属于「修止」、「修定」。依定力来观察缘起法,则是属于「修慧」、「修观」。两个相互配合,内心里时常保任「无常、无我」的思想,修定的时候心就容易安静下来。以慧来帮助修定,以定来引发「涅槃寂静」这种空寂性的无漏智慧。这样相辅相成,就叫作「定慧等持」、「止观双修」。

  佛陀告诉我们持戒、修定、观慧。修定时如果追求世间的欲望(想要修神通、或者想要生天)都是属于福报门;若与「三法印、四念处、般若智慧」相应就成为智慧门。大家要明白:修禅定与修福报是有差别的。

  4-3修禅定的下手处---所缘境

  我们修禅定必须要有「所缘境」。所谓「所缘境」就是在心里仿真、想象一样东西,然后用心钉住这个影像,不让它晃动、消失,这个影像就叫作「所缘境」。

  所缘境当中,对治散乱心最有力量的就是「数息观」;「不净观」则对治五欲、情欲最有力。佛陀称这两种法门为两种不死的甘露药,或者「两种甘露门」。大家以后修定要选择所缘境时,要看你自己那一方面的烦恼比较强,就用那一方面的所缘境去对治、降伏烦恼。

  修禅定的所缘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要能降伏烦恼

  比如说觉得自己的男女情欲比较不容易降伏、妄念比较多的,佛陀就教我们修「不净观」。观想一个尸体死了以后开始肿胀、腐烂、生虫、流出血水,或是想象一根骨头的模样。依你所看过的,不论是图片或是动物的骨头,你就在脑海里头仿真想象那一节骨头,或者不净观的那个尸体。想象以后扣住它、钉住它,不再想其它念头,这就是我们修不净观的所缘境。

  修「慈悲观」时,先在你的心里仿真想象自己母亲的脸相,不使它忽大忽小、忽上忽下。把这个影像想得很清晰,然后观想给她欢喜,她有病痛时要给她医疗。用这种观想力量来加持,使她病痛消除,为她拔苦与乐。你心中仿真想象的这种母亲的影像,就是修慈悲观的所缘境。

  如果你要减轻罪障,可以观想阿弥陀佛。把你曾经看过的(不管是雕塑的、或是绘画的)弥陀佛像仿真想象出来。然后扣住它,一直到影像清晰明显为止,那么这尊佛像就是所缘境。

  2.要能契入真理

  不管是缘起观、我空观、或者法空观,这些都是顺入佛法的正理。

  若要以「观察空性」来作所缘境,必须先得到正见,也就是说先对「闻所成慧」这方面有深刻的理解(叫做胜解)。然后从义理来分析缘起、法空性,而得到了「空」的概念。对这个概念来加以观察、思考,紧扣不放,那么这个「空」就是所缘境。

  对宇宙一切万法的成住坏空、生住异灭的现象能够有殊胜的理解,肯定一切是无常的,诸法是无我的,它的实际是涅槃寂静的,勉强可说是闻所成慧的成就,这就是得到了正见。一旦观想成就,也就差不多要证悟真如实相的涅槃寂静性,这对一般初学者来说是比较不容易的。

  总之,要告诉大家「照顾所缘,提起正念」。「所缘」就是所缘境;「提起正念」就是一心一意在所缘境上,这时候的心念叫做「正念」。就像用一条绳子把东西绑在一根桩上一样,用所缘境把心绑住,让心不再飞驰出去、散乱掉了。一旦离开所缘境,想东想西,过了一阵子知道自己心不在焉、心散乱了、心飞出去了,这时「警觉」到自己在修禅定,重新把心拉回所缘境上,这种心理功能就称为「正知」。

  大家要修禅定,首先要清楚认识这些名相的意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修行人(不论在家或出家)如果没有好好利用「正知」这种高度的警觉性的话,可以说没有一个人可以修到入定的。对于「解脱生死」,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4-4修禅定的阶位

  生活要依正知而住,安住在正知里头。正知就是对每个起心动念都能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知道这个念头是善、是恶;是是、是非;是清净、是杂染。当下明白了自己的心念,行为上就能克制自己该做或不该做、该说或不该说。因此要特别跟大家强调正知的重要。

  1.入以前的阶位--九住心

  我们平时心思这么散乱,是因为眼、耳、鼻、舌、身、意与第七意识的内含「我痴、我见、我爱、我慢」相应,因此六根一直向外追求,心才开始散乱起来,一直向外贪求所看到的、嗅到的、听到的、尝到的。

  一接触到外境,内心立刻生起一种合心意、或不合心意的感受。遇到合心意的感受,马上生起「能不能再给我一点」的念头?所以就有贪欲;得不到所需要的,就开始瞋恨。在日常生活里头,六根受第七意识的影响而贪求外界,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日日追求成了习惯,因此内心动不动就现起妄念。要能够降伏这种妄念,最根本、最彻底的方法就是用「我空观」--透过「照见五蕴皆空」来破除第七意识。

  但是在理性上的空性智慧还未成就前,不得已只好先从现象界、事相上来用功。也就是先用种种方法来收摄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用这种持戒的方式来帮助我们少看、少听、少讲、少做,烦恼自然就少。有空就盘起腿、闭起眼睛来,把心意集中在所缘境上,少起分别,少生烦恼,这样子禅定才容易修习成就。

  (1)内住

  现在要修定,首先要依你自己的需要来选择以什么做为所缘境?选定以后开始修行,摄心守意,定住在所缘境上。这是修定的第一步,称为「内住」。

  我们的心过去都是向外攀缘,稍不注意就看得入神、听得忘记任何事情,一心沉迷在某一件事里头。心向外追求,向外奔驰,就叫做「放心」。修行者是不可以「放心」的,应该要「安心」,要把心收回来,这叫做「收心」。

  将心定在所缘境上,让念头扣住所缘境这一点,在这个点上开始修习正念,这就是「内住」。「住」的意思就是安定、固定在一个位置的意思。过去心都是向外,现在把心向内,锁定内心的所缘境,这是修定的第一个阶段。

  (2)续住

  修禅定的心路历程很像搬家以后调适内心的过程。过去的生活环境习以为常,现在突然搬到新的环境去,面对不同的人事、不同的文化背景,心里自然会常常想念过去的种种。其实以前的环境不一定会比现在好,但是因为六根与第七识相应,觉得那是你的老家,总是比较适应,换到别的地方就觉得不自在了。

  同样的,我们过去已习惯放纵自己的心去向外贪求,现在要把心向内安住时,就会发现念头纷飞。一下子想到厨柜里面好吃的东西,一下子想到朋友、政治、股票…,种种念头不断浮现出来。有些是合你意的、你所关心的,就会一直想下去。想了一阵子又想到:「我在修禅定,怎么会想这些呢?」勉强再把心拉回来。

  没有多久内心的习气又开始作祟,所以念头又跟着散乱起来。这是因为第八意识里的东西那么多,顺应第七意识的我执力量又那么强,没法说静就静。接着又发现心念跑掉了,勉强自己再扣住所缘。一次又一次的把散乱的心再拉回到正念上,继续想尽办法使心停留在所缘境上。这种陆陆续续的使心安住的过程,就称为「续住」。

  (3)安住

  搬家了,却又时常想回到过去的地方。人生因缘很复杂,有时即使想回去,但是受到诸多因缘的牵绊,心里纵然再怎么想念,总是无法成行。慢慢的,终于对现前的环境适应下来了,想念的次数减少了,周围的人事渐渐熟悉了,谈话的对象也多了。逐渐觉得这里也是你的家,比较少再思念过去的环境和人事了。内心逐渐适应这样的环境,即称为「安住」。

  没有修禅定的人,心念一向是向外攀求的。股票稍微一起落,整个心都要跳出来。现在看破了这个世间的虚假不实,慢慢的适应在这样的修道环境里头。对于外面那些五欲,以及障碍禅定的五盖(贪欲、瞋恚、昏沉睡眠、掉举(注1)恶作(注2)、疑)等能够逐渐降伏,心能安住在所缘境上,即称为「安住」。

  (4)近住

  慢慢的,心意常在所缘境上,顶多是在所缘境的附近打转。比起第三阶段的「安住」(常常想家、想股票、想外面所喜爱的)更加进一步,心念不会再向外驰散。顶多念头起来以后,大概很快就可以把它拉回来,甚至同步进行--心思一方面在所缘境上,另一方面还在想以前的事情,但仍然离所缘境不远,所以称为「近住」。修行禅定时,内住、续住、安住、近住这四个步骤就是让我们从「摄心守意」开始,一直到整个心意时时刻刻都能保任在所缘境上的四个阶段。

  (5)调顺

  从第五阶段开始,就能做到原始佛教所说的四正勤(注3)。四正勤的内容包括:

  (a)已生善令增长--心里所起的善念或已经做的善行,持续的令它增长,加强它的功效。

  (b)未生善令生起--应该有这样的发心、这样的善念,但老是不发,所以要使它生起来。

  (c)已生恶令断除--已生的恶业要立即斩断,不能让它继续生长、膨胀。

  (d)未生恶令不起--未生的恶业不能让它发展起来。恶的念头一动就不能任它滋生下去,要立刻消灭它。

  四正勤的修行方法要能真正派上用场,在日常生活中有效地断除我们烦恼习气的,就是在第五调顺的这个阶段。过去看到外界色、声、香、味、触这些无法抗拒的诱惑力,例如异性…等等可爱的境界,立刻就强烈地生起想要占有的念头,这是内心贪、瞋、痴的展现。这些诱惑境界的现前很容易让我们心动,让我们的第六意识一直起分别,妄念纷飞,进一步采取手段去追取。

  而现在禅定修到了第四住、第五住的阶段,发觉心理已经有一些变化。比起以前来,脾气比较不冲动、不激动,感觉很安详、很宁静。生理方面也有一些改善,觉得安住在所缘境时身心比较能放松。这时已经尝到修禅定时那一份微妙的快乐,能够体会外面种种的五欲、六尘虽然偶尔也能给人快乐,但毕竟是一种相对的快乐。境界过去以后快乐就消失了,而且还会乐极生悲。快乐、兴奋到最后,就是累得要死。不像禅定那样从内心生起安祥、寂静的快乐,再怎么样也不会有副作用。

  深深体会到禅定的功德是那么的好,那么的微妙,所以宁可放弃外面的诱惑--色、声、香、味、触、男女相、贪、瞋、痴等,愿意回归到自己内心所扣住的所缘境。所以外境的强烈诱惑力一旦现起,就可以用对禅定快乐的向往来克服五欲,不再妄求。能够「调」御自己的身心,使它随「顺」所缘境,所以称为调顺。

  大家在学佛的过程之中,慢慢会有这种进步的体验,知道修禅定能使自己更加清楚自己的心念所在。所以这个阶段的心念比起以前来,还要敏锐、清晰、明显,这就是禅宗所说的「明心见性」当中的「明心」阶段。「明心」就是心意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明明显显的。念头究竟是清净抑或杂染,马上能作分别!

  (6)寂静

  前面第五调顺是指内心能够调伏外境的诱惑力,顺入所缘境。到了第六住即是心念寂静的阶段,这时已经开始有定力,完全可以扣住所缘境。所以不相应的杂念、妄念一现起,当然能够明白的分别,并且清晰地斩断它。因此这个阶段专门在分别内心的起心动念究竟是好是坏、是清净是杂染、是正是邪?

  大家要注意的是,三法印当中的「涅槃寂静」是形容圣者进入禅定以后,断除烦恼时所体证的涅槃境界。这里的寂静则是指还没进入禅定之前,只要我们内心第八意识的这些过去种子一冒出来,就能够立刻发现。所以已生的善才能令增长,未生的恶令不起,已生的恶能当下斩断它。

  (7)最极寂静

  第六「寂静」是念头一起时,内心还在仿真两可的阶段,还在分别它究竟是不是杂染的、是否合心意的?还在戏论「要或不要」?无法用智慧来当下斩断这些妄念。到了第七「最极寂静」的阶段,警觉性更高,念头一动时,马上能够停止、降伏妄念,不让它继续的酝酿下去。修到这个阶段时,心念几乎都在所缘境上。

  (8)专注一趣

  「趣」是指「定点」,意即心念完全专注在一个定点(所缘境)上。

  (9)等持

  一般没有修禅定的人心里头会有一些上下起伏。碰到喜爱的就一直想,心思不断地「上扬」;累了就迷迷糊糊,没有智慧,一直要打瞌睡,「昏沉」下去,所以说内心「不平等」。

  而修习禅定到第九住这个阶段,能使心念保持平静、平等的状态,既没有微细的上扬、掉举、乱纷纷,也没有微细的昏沉、黯昧,所以是一个平等的状态。能够照这样持续下去,即称为「等持」。

  2.入定以后的阶位

  (1)未到地定

  平常我们欲望、贪求心太强,常常弄得身体好象头重脚轻,整个脑筋昏昏沉沉。到了即将入定之前,整个身心会起很大的变化,觉得身体走起来轻飘飘的,心里觉得轻松自在,甚至有了一种冲动的感觉。这种冲动是往头顶上冲的,过后会有一种身、心轻安的感觉(注4)。这种轻安的感受是发生在即将入定,但尚未达到的阶段,所以叫做「未到地定」或「近分定」。再继续修下去就可以进入根本定(注5),也就是初禅。

  (2)初禅与中间定

  初禅的根本定仍然有一些粗、细的念头。由于内心对这些念头都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所以必须再进修。修到将要进入第二根本定(二禅)的时候,粗的念头不再现起,但细的念头还有。这时虽然一心一意在所缘境上,但是偶而仍然会现起自己觉得可爱或瞋恨的念头。这些「有粗、有细」的思惟分别,是位于初禅与二禅中间,所以称为「中间定」。

  (3)二禅至四禅

  进入二禅根本定后,细的分别也不起了。所以初禅称为「有寻有伺三摩地」,中间禅称为「无寻有伺三摩地」,二禅为「无寻无伺三摩地」。「三摩地」就是梵语「正定」的意思。继续进修到三禅、四禅,以第四禅的定力再来观「十遍处」(观想地、水、火、风、青、黄、赤、白、空、光明等任何一种能遍满宇宙),修练成熟以后就可以得到神通。如果以这种定力来观缘起法,就可以证悟而得到解脱。

  今天为大家介绍入定以前的修习次第「九住心」,方法上可随自己的需要来选择所缘境。刚才谈到不净观和数息观是佛陀所开示的二种甘露门,事实上数息观是所有禅定方法中最基础的,而且是最得力的。就是要做「不净观」来观尸体,也要想象得起来。心里头妄念纷纷,那几乎是所有禅定都修不起来的。大家继续用功!

  批注:

  (注1)掉举--心思散乱,东想西想。

  (注2)恶作--后悔曾经作过的事,不论是好事或坏事。

  (注3)原始佛教把追求智慧而进入涅槃境界为止,其中必需修行的阶位分成三十七项,称为三十七道品,四正勤即是其中一项。三十七道品的内容包括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正道。

  (注4)轻安--身心轻利安适,对所缘之境优游自适之精神作用。

  (注5)根本定--指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等色界定及无色界的四种定。

精彩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