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惟的妙处
思惟的妙处
「我思,故我在」;思想是促进人类文明的动力。人因为有思想,故能开发智慧,故而佛教讲:「以闻思修而入三摩地」;儒家也主张:「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
思想到了极致,就是开悟。当初佛陀的悟道,也是经过苦思冥想,才能悟出宇宙人生的道理,而得了然于胸;因此有人说,佛陀是宗教家、教育家、慈善家,其实佛陀更是一位大思想家。
今之禅门的参禅悟道,也是要穷追猛问,一点也不放松,一直问,一直想,一直参下去;因此禅门的打坐,并非枯坐,而是要参。参,就是用心思想。
一篇文学作品,需要多少构思组织,篇章才能完成;一幅山水画作,也是需要经过几番思惟布局,才能跃然纸上。
一块石头雕刻成艺术品,并非刀刻的力量,而是心里的思惟;几十层大楼的建设,并非千百员工的力量,而是一个人思惟的成就。
思想是现实之因;现实是思想之果。有因才有果;故今日之科学家、哲学家,都可视为大思想家。遣憾的是,现代的学校教育,普遍不重视思想的启发,只重视程式的教授。程式是固定的模式,思想是灵活的运用;能够思惟会意,做事才能灵巧,做人才能通达。
胡适之先生曾说:「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假设就是思想,求证就是实践。多年来,台湾在农、工、商、科技方面,均有傲人的成就,这都是思想的结果。然而现在我们财富有了、物质文明了、科技发达了,我们希望今后国家能再多出一些有思想、有见解的人,再多用心在如何创造社会的和谐、如何促进两岸的和平统一,乃至对五千年来丑陋恶斗的历史文化,如何革新除弊等问题的思考上。
所以,我们要训练我们的下一代,从儿童时代就要开始思考:我长大后要做什么?长大后要思考:我怎样才能对国家社会有所贡献?
我们每个个人也要思考:如何结合多人的力量,求得共成共有?多人的团体里,更要思考:如何把集团的利益分享全民?
乃至家庭主妇也要思考:衣服如何裁剪得更合身?环境如何布置得更美化?厨师也要思考:如何使饭菜做得更美味可口等。
自然宇宙,不其然就是我们现在所认识的样子,它必定有更深广的境界,有待我们去思惟探索。佛教里的佛国净土,就是由于「思考」所建设的,所以我们现在也要思考:如何建设当今的人间净土?具体的说,如何建设安和乐利的社会?这是吾人所应该不断思惟的课题。
- 昔生未了今须了,此生度取累生身的解释
- 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认得性,无喜复无忧的解释
- 幸为福田衣下僧,乾坤赢得一闲人的解释
- 修桥铺路又斋僧,戒杀放生第一因的解释
- 滚滚红尘古路长,不知何事走他乡的解释
- 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的解释
- 金鸭香消锦绣帏,笙歌丛里醉扶归的解释
- 天地销归何处去,微尘幻现奈他何的解释
- 人从巧计夸伶俐,天自从容定主张的解释
-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的解释
- 性定伏魔朝朝乐,妄念不起处处安的解释
- 多年古镜要磨功,垢尽尘消始得融的解释
- 梦里堆藏总是金,一场富贵喜难禁的解释
- 人来谤我我何当?且忍三分也无妨的解释
- 生死河边箇破舟,七穿八落半浮沉的解释
- 逆境来时顺境因,人情疏处道情亲的解释
- 三十三天天外天,九霄云外有神仙的解释
- 怀恨难入菩提道,应修宽恕及慈悲的解释
- 闭关容易守关难,不肯修行总是闲的解释
-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的意思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发愿后要做到不忘初心,不偏离目标
- 虚云老和尚:见佛、闻法、遇善知识之难
- 世上没有坏人坏事会怎样?怎么才能包容所有人?
- 突破就会升华而解脱 否则即被束缚和困扰
- 什么是诽谤正法?
- 皈依三宝减轻业障
- 怎样念佛号才得力?
- 学佛次第很重要 必须注重闻思修!
- 怎样理解“涅槃寂静”?
- 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善缘不断?
- 不是牺牲也非放弃,给与是一种生命力
- 为什么达摩禅法在北朝受到明显排挤?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