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曹溪大师的修行法门?

什么是曹溪大师的修行法门?

  六祖惠能大师一生驻锡曹溪弘化,因此又号「曹溪大师」,他所指导的修行法门,就叫「曹溪法门」。

  曹溪的修行法门为何?在〈定慧品〉里告诉我们:第一、以无念为宗;第二、以无相为体;第三、以无住为本。可以说,曹溪的修行法门是以「无」--无念、无相、无住为宗要。

  一般修行的人,像持戒、布施念佛、诵经、持咒等,主要的都是求现世的安乐。而六祖的曹溪法门,它不是要我们只求现世的安乐,而是要我们求证永恒的生命,证悟自己的本来面目。所以说:如求人天福报,自身安乐,不解六祖修行法门。

  第一、这里讲到「无念为宗」,就是教我们要「念而无念」,要「一念不起」。一般人每天可以说都是生活在「妄念」里面,时而念这个,时而念那个;净土宗什至教人念佛。为什么要念阿弥陀佛?主要的就是要用「正念」来对治「妄念」。如果没有「妄念」,又何必要「正念」?因此到最后要「无念」、「不念而念,念而不念」。所谓「一念不起」,那还有什么「正念」呢?因此,「无念」的境界很高。「无念」的境界是:

  ◆ 对过去的境界不要追忆。有人以为回忆比现实美丽,其实,「白头宫女话天宝」,一个人如果光是回忆当年、回忆过去,就表示他已年迈了。所以,对过去的境界不要再去追忆。

  ◆ 对现在的境界不要贪著。现在的生活境界,诸如五欲尘劳、人我是非等,不要在这上面斤斤计较,这样一来,也就不会患得患失。

  ◆ 对未来的境界不要幻想。佛教讲「生死无常」,因此不要幻想「未来」;「未来」还没有到来,幻想没有用,重要的是把握每一个当下。

  如果能对过去的境界不追忆,这就是「持戒」;对现在的境界不贪著,这就是「修定」;对未来的境界不存幻想,这就是「修慧」。「无念」实际上就是修「戒、定、慧」;在「无念」的境界里,对人没有爱恨,对境界没有贪著。能够「无念」,则生活里自能「随喜」、「随心」、「随缘」!

  所以,「无念」就是「不执著」,不执著才能进步。佛教讲「法无定法」,就是不执著有,也不执著无。「无」就是无限、无量、无边。无念不是什么都不念,所谓「不念而念,念而不念」,「无念」才能真正拥有更宽广的世界。

  第二、曹溪的宗要是「无相为体」。所谓「相」,有「人相」、「我相」、「法相」。我们生活在森罗万象,如同万花筒的万「相」里,以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为相,在「六尘」里,每天患得患失,以假为真,以无为有,以秽为净。我们被「相」所迷惑,而产生颠倒妄想,因此以「无相为体」,就是要我们处一切相而离一切「相」,也就是离一切「色」,离一切「声」,离一切「香」,离一切「味」,离一切「触」,离一切「法」;就是要明白《金刚经》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难开了「妄想」,才能证悟「实相」。因此,真正「无相」的修行,就是要去「建设水月道场,大作空花佛事,降伏镜里魔军,证悟梦中佛果」。

  第三、曹溪的修行法门是以「无住」为本,这也就是《金刚经》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我们的心每天住在那里?大部分都是住在「五欲六尘」里。有所「住」,就有所「不住」;「无住」,就是「无所不住」。你的心有所住,就有所限制,就有一定范围;「无住」,就是「无所不在」,如同月亮、太阳住在「虚空」里,随著「虚空」无所不在。因此,我们要「不住境」,就是不住在「境界」上,不住在「相」上,不住在「念」上,不住在「有」上,不住在「无」上,什至也不住在「无无」的上面。那么,我们住在那里呢?我们住在「无住」的地方。

  「无住」是《金刚经》的宗要。五千多字的《金刚经》,主要就是讲一个「无」:度生要「无我」、布施要「无相」、生活要「无住」、证果要「无证」。能够懂得一个「无」,证悟一个「无」,那就拥有了世间,拥有了「无限、无量、无边」的人生。这就是曹溪大师告诉我们的修行法门,是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如何才能达到「无念、无相、无住」的境界呢?就是要「定慧双修」。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