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谢融脱居士书
贵乡之知有净土法门,由林介生之请净土典章。倘诸居士于宿世中,向此法门,未种善根。何能以古为师,一闻之下,即便生信发愿,自行化他。不十五年,其道大行之若是乎。观阁下之天姿境缘,及现在之法运时机,似宜以持五戒而护持三宝,宏净土而普劝往生,为契理契机之第一要义。何以言之。阁下年已过四十,天姿非上等。欲研穷经藏,参访知识。恐有法门无量,光阴不多,纵欲钻研,措手不及之叹。又现今虽有知识,而僧多滥污,同行乏人。(同行,名为内护,能互相磋磨,挟持进道。)若向上之志一衰,则懒惰懈怠随之,而不复振矣。如不慧二十一岁,辞亲出家。亦可谓发心真而立行猛矣。至今五十三岁,若宗若教,毫无所得。徒负亲恩,空为佛子。所幸者净土一法,于出家学弥陀经时,已生信心。实未蒙一知识开示。以当时业师,与诸知识,皆主参究。所有开示,皆破净土。吾则自量己力,不随人转。虽佛祖现身,犹不改作,况知识所说乎。又现今法弱魔强,欲护持佛法,在俗则易,在僧则难。阁下若能严持五戒,专念弥陀。克己复礼,言行相应。然后广行化导,普利群伦。不可居师位而自高,不可受钱财而自益。在家为一家演说,对众为大众详陈。则人皆仰其德而信从其言。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草上之风必偃也。令郎不信此道,亦不可强。俟其遇境逢缘,天机发现时,一启迪之,自有沛然莫御之势矣。莲社初开,须有定规。女人入社,断乎不可。切不可效他方之漫无检约,以致一法才立,而百弊丛生矣。至要至要。舍利不能礼拜,丛林不能亲炙,有何所欠。但能见佛像,即作真佛想。见佛经祖语,即作佛祖面命自己想。必恭必敬,无怠无忽。则终日见佛,终日亲炙诸佛菩萨祖师善知识。舍利丛林云乎哉。市井习气,出家若不真修,更甚于俗。若欲远离,先须了知世间一切诸法,悉皆是苦,是空,是无常,是无我,是不净。则贪瞋痴三毒,无由而起矣。倘犹不能止,则以忠恕忍辱治之,则自止矣。若又不止,则设想于死,自然无边热恼,化为清凉矣。报恩经谓次第受戒。今出家受戒者,亦先三皈,次五戒,次十戒,次具戒,次菩萨戒。但古之受戒者,是发心为了生死。今之受戒者,多是为充大僧而图体面。得戒之言,从未措怀。故外方之蟒流子,下流坯,无不皆是受过三坛大戒之僧。此其弊由于清世祖罢试僧,免度牒。与近世之为师者贪名利,喜眷属之所致也。吾恐贵地诸僧,不知此义。谓度人出家,是第一好事。致匪类入法,法随以灭。故不避繁琐,而覙缕言之也。须知净土一法,乃如来一代时教,最玄最妙,至圆至顿之法门。(一法具一切法名圆,即生修,即生证名顿。)博地凡夫,亦能入此法中。等觉菩萨,不能出此法外。实上圣下凡,速成佛道之一条捷径。诸佛诸祖,普度众生之一只慈航。于此不生信心,或信不真切,便是业深障重,不合了生脱死,超凡入圣。永世永劫在此世界,常轮六道,无有出期。纵得人天,为时甚少,如客邸寄居。一堕三途,则其时甚长,如安住家乡。每一思及,衣毛皆竖。不惜苦口,恳告同人。今为阁下引一明证。庶可策发信愿之心,而鼓励宏赞之力耳。此之法门,唯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无量寿经,专说。其余一切大乘经中,无不发明此事。其他勿论。华严一经,乃佛初成道,为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直说界外大法,不与凡夫二乘所共。末后入法界品,善财童子,(童子,乃断惑证真,破无明复本性之美称,非如塑像作小孩子,为童子也。文殊菩萨,华严有处亦称文殊童子,余经亦有作此称者。)受文殊教,遍参知识。初见德云,即闻念佛法门,遂证初住。从此随参随证。至五十三普贤菩萨所。普贤以威神加被,令善财所证与普贤等,与诸佛等。(是名等觉菩萨)然后普贤令善财,与华藏海众,一切诸大菩萨,发十大愿王。以此十大愿王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又观无量寿佛经,下品下生章云,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临命终时,遇善知识,教称佛名。满十声已,灭罪往生。龙舒净土文中张善和,张钟馗等,即是其人。上之则文殊(文殊有发愿经)普贤,久成佛道之大菩萨。下之则五逆十恶,将堕地狱之恶众生。皆承弥陀接引之力,皆为净土所摄之机。可见法门广大,了无弃物。佛愿宏深,等视众生。吾尝有联云,捨西方捷径,九界众生,上何以圆成佛道。离净土法门,十方诸佛,下不能普利群萌。阁下当发大勇猛,发大精进,担荷此法。取古人宏扬净土之逗机言论,为乡里倡。居尘不染,即俗修真。方合融脱命名之义。盖融脱者,乃和光而不同其尘之谓也。鄙见如此,不知阁下以为何如。祈自裁度。(正.卷二)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突破就会升华而解脱 否则即被束缚和困扰
- 什么是诽谤正法?
- 皈依三宝减轻业障
- 怎样念佛号才得力?
- 学佛次第很重要 必须注重闻思修!
- 怎样理解“涅槃寂静”?
- 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善缘不断?
- 不是牺牲也非放弃,给与是一种生命力
- 为什么达摩禅法在北朝受到明显排挤?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相关名词
推荐内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