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岩法要》陆、明因果轮回【2】
《灵岩法要》
二、人生是苦
娑婆之苦无量无边
娑婆之苦,无量无边。总而言之,不出八苦。所谓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此八种苦,贵极一时,贱至乞丐,各皆有之。(增广上·与陈锡周居士书)
生死大苦始为根本
汝于梦中见怪像,即生恐怖,求我为汝说救护之法。不知此之苦相,比之轮回三途六道之相,小得不可为喻。轮回之苦如大地,此苦如微尘。众生心量小,故见小而不见大。汝于小苦生恐怖,求说救苦之法。何于生死大苦,绝不介意乎?我今为汝说一统救大苦小苦之法,汝若能依我所说,汝必定现在无此小惊怖,将来必定常安乐。其法维何?即是志诚恳切念佛及观音菩萨名号耳。(三编下·复温嵇德正居士书)
诸佛菩萨以苦为师
诸佛以八苦为师,成无上道,是苦为成佛之本。又佛令弟子最初即修不净观,观之久久,即可断惑证真,成阿罗汉,则不净又为清净之本。北俱卢洲之人,了无有苦,故不能入道。南阎浮提,苦事甚多,故入佛道以了生死者,莫能穷数。使世间绝无生老病死、刀兵水火等苦,则人各醉生梦死于逸乐中,谁肯发出世心,以求了生死乎?(增广上·复袁福球居士书)
唯有西方无有众苦
人生世间,具足八苦。纵生天上,难免五衰。唯西方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增广上·复泰顺林介生居士书二)
娑婆之苦,苦不可言;极乐之乐,乐无能喻。娑婆之苦,所谓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极乐之乐,约根身则莲花化生,长生不死。体禀男质,绝无女形。不闻恶道之名,况有其实。约器界则黄金为地,七宝为池,行树参天,楼阁住空。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凡所受用,无不如意。而诸凡用度,皆是化现。非如此土,由人力造作而成也。而弥陀导师相好光明,无量无边,一睹慈容,即证法忍。况复观音势至,清净海会,各舒净光,同宣妙音。故虽具缚凡夫,通身业力。若能信愿真切,即蒙佛慈摄受。(增广上·与徐福贤女士书)
佛慈大悲普劝修持
三界无非旅邸,六道均是穷人。虽所受之苦乐,暂有不同,而乐尽苦临,终非究竟安身立命之地。于是我释迦世尊,特垂哀愍,示生世间,示成正觉,随众生机,说种种法,普令众生,就路还家,领取家珍,永享安乐。然此诸法,各利一类之机,又且不易修习,即修亦难即生了脱。以全仗自己戒定慧力,断尽烦惑,方出生死。末法众生,颇难冀望。如来以大慈悲,又设一特别法门,所谓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俾彼已断惑者,仗佛慈力,速证菩提;未断惑者,仗佛慈力,即出生死。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圣与下凡同归,初心与久修并进。此之法门,不但具缚凡夫,所当专修。即将成佛之等觉菩萨,亦须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始可圆满佛果。法门之大,如空普含;法门之益,如春普育。尽劫赞扬,亦难穷尽。(续编下·歧路指归序(民二十五年))
冒善甫既有此因缘,当劝其认真念佛,求生西方。以期永离众苦,但受诸乐也。若犹不肯发心念佛,求生西方,则民斯为下矣,佛也不能救。纵此生不即堕地狱,而后一、二、三、四生堕地狱,乃决定无可逃避之事。(三编上·复李慰农居士书三)
【注】此一开示,深含机之深信,学佛而不求往生者,当以此为诫。人或以为以己修行,不生西方,也不至于堕地狱。一世二世,或可不堕,谁能永保不堕?娑婆修行,若未至不退转地,欲生生增上,大多可望而不可及。生于末法之时,只会一世不如一世。如大师所言:「既不能一生取办,则再一受生,其迷而退者,万有十千;悟而进者,亿无三四。仗自力修戒定慧,以断烦惑而证涅槃,其难如是。」又言:「若来生得人天福报,则福报即成祸本。福报愈大,则造业愈大。造业愈大,则受苦愈大。」故知:不求往生,不堕地狱者,未之有也。《地藏经》言:「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可谓最要说明。净土行人,有此机之深信,方能于弥陀本愿,视为靠山,至心归命。昙鸾大师:「一念一时所造业,足系六道滞三途。」善导大师言:「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皆为机之深信,可为念佛行者之明训也。
唯佛是念唯西是归
娑婆原是苦封疆,生死轮回实可伤。
拔断爱根归西去,历劫热恼顿清凉。
(增广下·启建水陆对灵小参(代友人))
居士年已六十有五,一子一孙,均已夭殇。约世间人情论,极为可痛心者。若约了生死之净土法门论,则实为超凡入圣之最胜因缘。世间人生不知来,死不知去,实为人生一大要事。但以为子孙计之念重,于自己生死大事,反漠然置之。使居士儿孙长寿仕进,或被富贵福禄所迷,恐难以发此皈依三宝、求受五戒之心,亦不过以福寿善终为止。至于自己之法身慧命,仍以不闻不信。纵令事事称心,岂能超出虚生浪死之外?今日境遇不嘉,知人世无非是苦。又得净土诸书而详阅之,知吾人本有故乡安乐处所,可以安身立命。而日唯佛是念,唯净土是求。直至临命终时,蒙佛接引往生西方,则超凡入圣,了生脱死,尽未来际,受胜妙乐。由是言之,其子与孙,实为成就汝了生死一大事而先逝者。当生大感激心,愿以自己念佛功德,消彼罪业,增彼善根。俾彼亦得仗佛慈力,往生西方,庶可不致彼子与孙,徒然早死也。(续编上·复许熙唐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谢谢来访!欢迎经常来上品莲生的空间访问交流
请在谷歌或百度中搜索“上品莲生的空间”,即可进入本空间。
点击(上品莲生的空间 )即可进入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突破就会升华而解脱 否则即被束缚和困扰
- 什么是诽谤正法?
- 皈依三宝减轻业障
- 怎样念佛号才得力?
- 学佛次第很重要 必须注重闻思修!
- 怎样理解“涅槃寂静”?
- 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善缘不断?
- 不是牺牲也非放弃,给与是一种生命力
- 为什么达摩禅法在北朝受到明显排挤?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