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弥勒上生经》讲记 1
序
一九七五年五月,邀请印海法师宣讲弥勒上生经,本经为弘扬弥勒净土要典。佛说净土法门:有西方世界弥陀净土,东方世界药师净土,上方世界众香净土,兜率内院弥勒净土,乃至十方净土。唯弥勒净土,则与吾人同在娑婆,同在欲界;变化净土,同处同在,故对欲界众生因缘特别殊胜,最易得生。他种净土,泛摄十方世界众生,唯有弥勒净土专摄欲界有情,由吾人修持三皈、五戒、八戒等即得上生,亦即由现前当生修习善根福德而庄严成就净土。因人类善业增进,社会进化,人间清净安乐净土,即当早日实现。
印海学长善说法要,发人所未发,言人所未言,颇多新意,深得听众赞扬。特请撰写本经讲记,广结法缘!
一九七六年仲秋重月浩霖写于纽约东禅寺
讲经因缘
美国东禅寺为庆祝成立三周年纪念,浩霖法师邀我来美宣讲《弥勒上生经》,宏扬弥勒法门。浩霖法师深感中国佛教数百年来偏重西方弥陀净土之宏扬,最初传入中国之弥勒法门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反被一般外道异端,断章取义,加以曲解,作为广揽信众之工具,如此纯正、易行、三根普收之净土法门久被湮没,能不令人痛心!尤其在科技发达之今日,人民特重于现实货利,精神空虚,人心彷徨,无所依归,急需要信、智兼具之佛教维系社会人心于不坠,更需提倡弥勒净土法门,使人人能了解道德生活之重要,实践五戒、十善,不但创造家庭幸福,社会和乐,进而导致世界和平,天下安宁!故弥勒净土法门正适合此一时代之要求。
略说净土
佛法说国土环境是依报,为众生所居住所依止之处所。依报国土是根据吾人正报而建立。正报是众生各各具有的身心活动。因为各人身心所作的业行有善恶之差别,所感召的依报国土也就有净、秽之分了。(大、小乘佛法,都强调正报影响依报,所谓:“心净众生净,心净国土净”,即是此义),依报国土是大家共业所感,而共业所感的国土中,众生种类,千差万别,单就人类的别业说,有肤色、种族、文化等不同,同一种族中的人群也有贤、愚、不肖、贫贱、富贵之差别。
清净佛土是佛、菩萨、声闻,三乘圣贤清净身口意三业所感召的庄严微妙净土,凡夫所住的五浊恶世是愚昧众生造下烦恼恶业所感召的秽土。因此,要往生净土或实现人间净土,必先庄严身心,净化自我,不造众恶,广集善业,福慧净业成就,才能生逢诸佛净土。
弥勒净土为大(乘)、小(乘)共修的净土法门,以人天乘为阶梯,以五戒、十善为行门。吾人企求人间净土的实现,希能大同世界之早日来临,这必需人类早日觉醒,大家同愿同行,发增上心修弥勒法门来缔造这一人间净土。这是合于现实人类理想之要求。
我国自唐代以后,求生净土者,大都以弥陀净土为目的,不知弥勒净土法门也是殊胜中之殊胜,稳当中之稳当。大、小乘经中有种种超三界脱苦轮的方法:弥陀经中说念佛往生西方安乐国土,亲觐弥陀,得不退转;药师经中说东方琉璃世界,能见药师佛;维摩经中所说生妙喜佛国,得见阿閦佛。如释尊在世,教化声闻弟子,修五停心观乃至三十七道品,皆能证得圣果者。又如华严宗,教人修习历别三观,生实报庄严土,见报身卢舍那佛;住首楞严三昧大定,生常寂光土,见法身毗卢遮那佛。弥勒上生经中,释尊所说教修六事法门上升兜率净土,见弥勒菩萨,得不退转,授记作佛。因众生根性千差万别,释尊为适应群机,法门就有种种差别。
弥勒菩萨继释尊为补处佛位,亲承法衣,凡于释尊法中未得度的,都由弥勒菩萨承担,仅修六事。如本经说:“勤修功德;威仪不缺;扫塔涂地;以众名香,妙华供养;行众三昧,深入正受;读诵经典”。或多分或少分,都可往生兜率净土,莲华化生。
往生西方净土者,具有厌此欣彼之心。求生兜率净土者,即此三界而不染三界,不见三界之内有丝毫之法可取可舍,所以不必生起欣厌之心。只要“谛观(弥勒)眉间白毫相光,即得超越九十亿劫生死之罪”。本经说:“若有比丘及一切大众不厌生死,乐生天者;爱敬无上菩提心者;欲为弥勒作弟子者……身心精进,不求断结……修诸净业,发弘誓愿,命终之后,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得往生兜率陀天,于莲华上,结跏趺坐”。
往生西方净土有九品的差别,或即得见佛,或经数劫,花开闻法,才得见佛。往生内院者,方坐莲华,便见弥勒。如弥勒上生经说:“未来世中,诸众生等,闻是菩萨大悲名称……礼拜、系念,此人命终时,弥勒菩萨放眉间白毫大人相光,与诸天子,雨曼陀罗华来迎此人,此人须臾即得往生,值遇弥勒,头面礼敬,未举头顷,便得闻法,即于无上道,得不退转”。
往生西方净土,执持弥陀,获得一心不乱,以菩提愿心与弥陀愿力相应。求生弥勒净土者,因兜率净土与当来的人间净土是普应群机的三乘法门,故弥勒法门,无论是人天法、声闻法、菩萨法,均获法益,在见佛闻法过程中,向上增进,渐化人天根性为出世根性,再化二乘根性为大乘根性,同归佛道,故弥勒净土是名符其实的三根普被之殊胜法门!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每个念佛人在极乐世界都有一朵莲花
- 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为什么有人对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却生不起信心?
- 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学佛人多拜几个师父,去极乐的几率也就越大,对吗?
- 为什么说皈依三宝就可以找到依靠?
- 善事要尽心尽力去做,恶事则要毫不犹豫的断除
- 佛号代表佛智与法界
- 一念净心的宝贵性!
- 佛教所说的业报是什么意思?业报的意思
- 极乐世界的神秘面纱
- 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 地狱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业报
- 学法就是为了导正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