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佛法解释人生真义
翟镜铭笔记
今天我们演讲的就是人生的真义。人生在世究竟为些什么?究竟应该怎样彻底答复出来?我们人类天天的活动着,究竟为什么事呢?在一般常人的解答,人生无非求衣食住三件事。只能上事父母,中为己身,下畜妻子,就是了事。但我们要问一问,人类生活是否正如这一样的简单,这是很值得我们去寻求的一个问题。
孔子说做人应该要从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入手,这就是圣贤教人的外表修身方法,至于内部修心,便有浩然之气这一类话,如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就是圣贤解释人生的真义。
老子是主张无力的学说。他说:“百战百胜,不如一忍;万言万当,不如一默。”他以为人生是向后的,所以要绝圣弃智。庄子所用的,大概也是这种道理。他说人生最苦的,莫如有才能。因为人们有了做事的本领,就是造成许多罪恶的根源。例如古今有聪明的人,他们整天只知胡天胡地,小则愚弄欺诈,大则祸国殃民。所以他们解释人生真义便要无能。
说到杨朱的主张“为我”,他以为人生根本是自私自利的,故虽然“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和他相对立的一派,就是墨翟的主张“兼爱”。他又以为有了“人苦如己”之道,则四海之内皆兄弟,自然没有闹起纷争的事情,这样天下可平,国可治了。这就是他们的解释人生真义。
到了宋儒周程、张朱陆、陆象山。明、王阳明之辈出,他们一味群着规行步规的墨守圣贤法则为修身之本。王阳明他说修身可以分为先天的和后天的两方面。一念不起就是先天;一念起就是后天。对于修身的方法,他又主张无善无恶一念不起。一念起知善知恶,这就是王阳明的解释人生的真义。
近来有回回教的教义,是主张人生来受苦的,有罪恶的。所以须得祈祷上帝,请求上帝保佑。这就是回回教解释人生真义。
但据西洋各家哲学的解释人生,就是因为有种种欲望,可别之为两类:一是所求得的,一是清净的。婆罗门教著名的学者泰戈尔,前数年说过人类本生在天上的,不幸因生爱念而堕落凡尘。若然我们把爱念断绝,仍旧可以回返天上。这就是婆罗门教的解释人生真义。
中国从前有些浪漫派的文人,像陶渊明、苏东坡、李太白等,终山游山玩水,逍遥快活,专一讲求自我。他们以为淡薄世情才是人生真义。
有一类野心派的人们,以为人生须冀图成就一件勋功伟业,做些轰轰烈烈的惊人之事,就可以名留万世。有些冒险派的人,他们抱定时势造英雄,和成则为王败则为寇的宗旨,苟凡有机可乘,他们则必乱干一遭,而侥幸在社会上获一席之地。又有享乐派的人,他们以为家财丰足,自己有了金钱,便可以安然纳福,一切可勿顾虑。但另有些悲观派的人,他们的感觉与前就大不相同,以为人生如梦一般,弹指数十年则变成枯骨了,所以在世只求随遇而安就算罢事。以上就是各派人的解释人生真义。
这里已经举出十几派关于解释人生真义话。也许说得太久长了,但是我们用佛法的解释人生真义又是怎样的?在这个问题未解答以前,让我将以上所列举的各家学说略为批评。
常人说人生是求衣食住的,但人生是不是生来就为着衣食住,自然是一个问题。
若谓人类生来是为着衣食住,牛能够食草,又能够耕田;马能够生马子。人类祇为着衣食住工作而来,是与禽兽有什么分别呢?但是人类系有理性的,禽兽系没有理性的。
孔子所说的要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等事,这是我们各人应该做到的事,并不十分希奇。正如一个人应当做好人,不去做贼仔的一样不希奇。至于要讲修心的浩然之气,恐怕太过杳茫,说出来并不人人能懂。
照浩然之气来解释,就是思想不动。但是人类系有灵性的动物,除非一息不来,那么能够思想不动呢?这样恐怕人类不能做得到。
老庄这一派的主张绝圣弃智,不求想出一个根本的补救人类过失的方法,至偏于向后开倒车,煞是可笑。那么人类是有上等的智识,岂可与下等的动物无知无能一样么!
杨朱为我,将来一定不知成何世界,故此说不攻自破。墨子的兼爱,原来是好,只要问人人能否依住实行,如果大家没有存住这种心理,不是就受少数奸人所愚弄?譬如有某官吏,他宣言替人民谋福利,订定许多有利人民的政策来维护人民,但其假心假意挂羊头卖狗肉,表面虽是造福人民,而其实遗害地方。这就是受了兼爱学说所蒙蔽。假使能够做到有势有钱,但是不过欺骗一般下等智识的人,若被上等智识的人瞧他那值一文钱呢。
宋儒之以圣贤规范为修身之本,这是对外边所说的语。如果问他自己心里能否做到,自然是一个问题。这是未免墨习古风,须知真理是受时代所影响的。昔日的哲理名言,未必尽符现代之用。王阳明的良知良能,修心养性的主张虽自成一家之言,但先天、后天不难分辨。照先天、后天的解释,思想不起就是先天;思想起就是后天。但是我们的思想起与不起,本属至寻常的事。这样来解释人生的真义有什么意思呢。
又西洋哲学者主张人生有欲望,须求满足欲望才能达到人生的快乐。虽然欲望是达到人生目的的一种手段,但也不能算得就是人生真义。
至于耶教因为说我们人类远祖生于乐园,因忘记日常工作所以上帝把他们降世受苦,这是正是不知几千万年的事,而上帝仍然把这种罪恶加诸我们人类的后代,那么上帝太不仁啊!至谓死后生天,未免神话了。
婆罗门教盛倡人类因有爱念,所以务须把爱念断绝。若爱念断了又生,继了又续,又便是永不能够办到的一回事。
其它好像浪漫派、野心派、冒野派、享乐派、悲观等等,各持一说,究是属于偏面理由,未能澈底答复人生的真义。
这样总观咎家之言,都是零碎的不完全的答案。现在我开始讲到佛法。佛法是怎样地解释人生真义呢?这个解答是十分简单,而很明显的就是……
菩提心为本 大悲心为用
甚么是菩提心呢?菩提本是梵语,作觉悟解。又甚么是大悲心呢?大悲心就是普救众生的意思。
我们人类的日常动作,整天忙着乱着,因为人们有烦恼是非喜怒哀乐也,就是人人有了脑根,由思想变化而来,但是脑根思想又从何而来的呢?许多人说这些东西都是人做成的,与生具来的。其实也不尽然,人之有喜怒烦恼是非哀乐,都不过是一种因缘作用罢了。什么叫做因缘呢?譬如说,我们看见人家穿了很漂亮的衣服,便自己也想做一套来穿。这所看见漂亮衣服的,就是我们的眼,而思念自己地想穿一套的就是脑根。我们便统称它叫做因,至于这件衣服因它是被我看见的境,所似便是缘。我们既然知道因就是由脑根思想的构成,并可分为内外两部。属于内部的为见闻觉知,属于外部的有六根。兹表解之:
┌内部的见、闻、觉、知
脑根│
└外部的视根、听根、嗅根、味根、触根、念根六根是。
故脑根的组合体,乃是见闻觉知和六根的总称。
但是人们有了脑根的存在,便很常常不知不觉地受它迷惑、受它愚弄、受他危害。何以故?正好像前例说过,人家穿漂亮的衣服,自已也想立刻穿一套。见人家住着大厦房子,出入乘坐自用汽车,自已也想做到这个地步。见了人家情侣双双携手,自已也想偕了女性一齐去看戏,都是我们触根向我们的心内引诱扰乱,结果许多人会爱成爱繁华、慕虚荣。设偶一因失事失败,则投海自缢或是仰药自杀,如古时的屈原等辈一样。唉!这事情是多么的惨酷啊!这岂不是因脑根的陷害我们吗?
这种脑根不竟终是我们虚伪的心。我们原来有一种真心,不受一切欺骗,不为物诱,在脑根里面清净的心。所以世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解之者则能解决,所以脑根有时蒙蔽真心,做真心的贼,人须随时得以真心为心,不以环境脑根为心,我的真心就是菩提心。从菩提心流出来的就是大悲心,须知我们的真心不是外求的,是本来所有的,是人人同具的。凡夫不少减的,圣人不多增的。但系圣人能够彻悟真心,不为脑筋所支配;凡夫不能够彻悟真心,常被脑筋所愚弄。所以圣人常觉;凡夫常迷。迷与觉都系在我们心里寻来的,我们如果跟着佛法上所讲菩提心的道理去研究,就可以悟识本来的主人翁。这样才可得人生的真义了。
我们所以有脑筋与及受脑筋的支配,生出种种烦恼是非喜怒哀乐,既如上述。如果不跟着佛法上菩提心的道理去研究,就是烦恼不能够断了,终身祇系被着脑筋的转移,万劫祇系跟着生死的流浪,岂可得人生的真义?
如果明白菩提心的道理,便可以悟识本来的主人翁,不独不为万物所转,而反能够转万物。即有一切烦恼是非喜怒哀乐当前,对于我们的本性了不相干,那有烦恼是非喜怒哀乐呢?这岂不是彻底人生的真义吗?我们如果明白种种环境,皆是虚妄的。即有环境当前,亦不为环境所转的,这样就能够得到神用自在,常乐我净的境界。可算彻底人生的真义了。但是佛法广大,系以普济为主己虽觉,还要觉他;己未渡,先要渡人,方是菩萨的大行。因为着众生未能够彻悟本性,枉受六道的沉沦。多么的可怜悯呀!故此,还须以大悲心为用,普救众生出苦海、跻圣域。使人人能够悟识本来的主人翁,得看人生的真义。才能够尽佛法的大用,行菩萨的大行。
大悲心含有四种意义这四种意义就是慈悲喜舍。什么叫做慈呢?能够与众生的种种乐者;什么叫做悲呢?能够除众生的种种苦者是;什么做叫喜呢?能够随顺众生的一切者是;什么叫做舍呢?能够成就众生的一切者是。
我们既然能够悟识本来的真心,以菩提心为本,这就无往而不自在,无处而不清凉,而且又能够广摄众生,以大悲心为用,这就众生皆得解脱,同体皆得归真。佛法对于人生的真义,岂不是真彻底么,真究竟么。
智圣、智信、智澄一门皈依
三宝深得
月溪法师法益特发大心,印行流通,普令见闻读诵受持,咸发无上菩提之心。请撰回向偈,偈曰:
增长无量智慧 通达一切法门 修习大乘妙行 我法执见不存
- 觉真法师: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慧广法师:错了怎么办?
- 慧广法师: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仁德上人:体会体验落实实践佛法的道理
- 静波法师:佛法的中道观
- 仁德上人:人生的真实价值
- 济群法师: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本源法师:为什么有人对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却生不起信心?
- 净慧法师:修学佛法的关键就是从自身烦恼入手
- 星云大师:佛法在哪里?佛法遍在虚空之中
- 本性法师:退步原来是向前
- 仁德上人:快乐逍遥歌
- 仁德上人:人与人相处过程中需要互相理解、诚敬
- 如瑞法师:修学佛法,要大胆的亲近善知识
- 大安法师:生命分为几个阶段?十个阶段
- 本源法师:人生的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仍是山
- 如瑞法师:今日事今日了,做好每个当下应该做的事
- 仁德上人:世间法与佛法有什么不同?
- 梦参法师:护持佛法功德无量,人人都能弘扬佛法
- 如瑞法师:人命无常,人身难得,听闻佛法要及时
- 星云大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正如法师:念《心经》比《大悲咒》更好吗?
- 印光大师:安士全书白话解
- 净慧大师:净慧法师《楞严经》浅译
- 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谈《心经》
- 文珠法师:妙法莲华经
- 大寂尼师: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读诵《地藏经》吗?
- 仁清法师:听说诵大悲咒对鬼不好,请法师开示
- 星云大师:解读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附普贤行愿品全文)
- 圣严法师:关于灵魂与鬼的终极真相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金刚经
- 惟觉法师:修行人应做到的三大精进
- 心律法师:吃亏是福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地藏本愿经
- 心律法师:什么人与佛有缘?
- 文珠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 星云大师:千江映月
- 虚云法师:多诵读《普门品》和《地藏经》
- 星云大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 达摩祖师:《破相论》原文
- 永明延寿:宗镜录
- 正如法师: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
- 未知:星云大师讲解
- 正如法师: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
- 明空法师:明空法师:《心经》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师:不科学的求子秘方,但是很灵验
- 星云大师: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师: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 净界法师:打坐的时候该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师:《大悲咒》的九种世间利益
- 正如法师: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缦衣吗?
- 印光大师: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缘,有个简单方法
- 星云大师:人死后生命是怎样的?
- 星云大师: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讲解
- 明安法师:把握当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师: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净慧法师:净慧法师:《妙法莲华经》浅释
- 白云禅师: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宗性法师: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广钦和尚: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师/庆裕:做真实的自己
- 慈庄法师: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觉真法师: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觉真法师: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觉真法师: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觉真法师: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慧广法师:错了怎么办?
- 崇慈法师: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广法师: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本源法师: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师: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静波法师:先告诉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别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济群法师:弘扬佛法是每个佛弟子的责任
- 清净法师:供奉韦驮菩萨和伽蓝菩萨消除障缘
- 仁禅法师:五种适合绝大多数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如瑞法师: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静波法师:佛法的中道观
- 济群法师: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如瑞法师: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本源法师: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静波法师: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济群法师: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师: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瑞法师: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明海法师: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济群法师: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师: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本源法师: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济群法师: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如瑞法师: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本源法师: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济群法师: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本源法师: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师: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理海法师: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生活故事]也就只是像那么回事
- [佛与人生]妨碍善行,损耗钱财的六种过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汉传人物问答]学佛最终只是让自己和众生解脱吗?
- [佛化家庭]世间的孝有几种,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间最圆满的孝道?
- [白云禅师]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宗性法师]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佛与人生]放下过去,期待明天,对未来心存一份期望
- [佛学常识]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说四圣谛的目的
- [人物故事]济公是真实存在的吗?济颠和尚的神奇传说
- [禅宗文化]灵隐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刹灵隐寺介绍
- [黑茶]认识黑茶,黑茶的分类与营养功效
- [禅宗思想]禅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 [广钦和尚]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宗门故事]无上大法难的不是解,而是真
- [普洱茶]小寒喝什么茶?普洱熟茶、黑茶、红茶
- [佛理禅机]知足不是得少为足
- [生活故事]因为有禅,所以有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