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
《药师经》,全名《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由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为中文。和《地藏经》一样,《药师经》是赞叹药师佛行愿的佛经,是大乘经典之一。《阿弥陀经》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从一日乃至七日能够一心不乱,此人临命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详情]
药师经 讲记 三
《药师经》讲记(三) 智海法师讲述
2007年4月24日·四川省成都市昭觉寺大雄宝殿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尊敬的大和尚座前,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昨天,我们已经讲到学习《药师经》几个方面的一些意义,主要是针对今天现实世界里面来说。《药师经》对于我们今天的修行非常有好处。今天,我们就要开始把这个《药师经》的经题稍微说一下。
一个经题,就像一本经的名字。一般我们从这本经的名字里面,就能够知道这部经大概是讲什么的。我们的经题“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据佛自己说,这本经有那么三个名称:第一个名称叫做《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第二个名字叫做《十二神将饶益有情结愿神咒》,第三个经名那就是《拔除一切业障》。所以说,我们流通的这本经以第一个名字,就是《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为经题。因为“拔除一切业障”,那就是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的力量。药师如来十二大愿,它这种功德也就是希望拔除一切众生的这种业障。那么“十二神将饶益有情”,那也只是护持药师如来的这种功德法,而让我们有情众生获得药师琉璃如来的这种功德法门。所以说“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这个名字,就把其余两个方面都代表了。
这里面我们先来说一说,这个名字里面的“药师”。第一,解释药师;第二,解释琉璃光;第三,解释如来;最后,我们来解释本愿功德经。那么“药师”,现在一说到这种药师,一般的人如果说没有接触过佛教,那也就仅仅认为是一个那些配药的人。像那个中药房里面,西药房里面那些配药的人,他叫药师。但是在古代,他不是这样。药师和医生的这种含义那是一样的。那么我们佛法当中,把如来称为“药师”。那说的是什么?那就跟我们所说,佛就是一个大医王。能够让所有众生的一种病症都能够认知,而且治病予药,能够恰如其分地给你药吃。那你吃了这些药,自然而然就见效,就能够把我们众生的一切病症能够完全清除。
所以说《法华经》上就给我们所说“佛为大医王”,他能够解除众生的一切病症——身病、心病、烦恼病、执着病、生死大病都可以解决。我们世间上一般的医师,只能够治身病。对吧?有些烦恼病,世间上的医生拿着就没有办法。所以说,我们来看看世间上的医生,各种层次不一样。你到医院里面,中医、西医,有的只是治一种病,有的什么也能治。但是,世间上的医生,他只能够治身病。药医有缘人,如果说没有缘的还没有办法。所以说这个情形,那个能力就有限。那么佛,不仅仅是能够治身病,烦恼病也能治,心病也能治,甚至世间上人家根本没有办法的生死大病,这个也能治。
所以说,我们人的病,它有各种层次。你比如说,身体上,我们有生老病死,这种叫大病;心理上,也有几种病,比如贪、嗔、痴、慢、疑烦恼,这些根本烦恼,那就是心里面的病。而且,那个心里的病比身病还要严重。有的人只知道身体上有病,而不知道我们内心里面有病。身体上,这个地方痛,那个地方不舒服了,他可以去找医生。但是,内心里面有贪心,有嗔恨心,有愚痴心,有烦恼,有执着,他不知道找医生。今天非常奇怪的是,心里面有病了,叫他去看医生。说:“你有病。” “你才有病呢!我就不去看!”他认为很正常。明明那些心里面的病已经非常严重了,习惯性地还发作一下,精神病地发作,思想病的发作。我们给自己带来了很多烦恼,给自己带来了很多压力,同时我们自己这种思维习惯、心理毛病也给周围的人带来了很多不舒服。整个家庭的一种不和谐、不幸福,我们个人的一种不快乐、不自在,乃至整个社会的一种运转,那都成为大问题了。
但是我们还是不知道,这就是我们心理上的病所引起的。虽然它不是那么的一种病,你要叫他去看病,说:“你精神上出病了!”他就从来不愿意。所以今天,在我们国家说“犯精神病”,好像我们这个人就不正常了。其实正常得很。一般的众生,思想上都会出毛病,心理上都会有毛病——执着、虚妄分别、烦恼、贪嗔痴慢疑,等等。这些谁没有啊?谁都有,但是,我们对于这种病认知还不如生理上的病认知得清楚。身体上,头昏脑胀,肚子不舒服,哪里痛了他知道这个是病。但思想上产生病了,他不一定知道。佛陀出现在世间,救济众生,那就是要救度这些众生身心上的各种病患。所以说,我们赞叹佛那就是大医王、大药师。所以说,药师佛,药师佛,来给我们所说这些诸佛都是大药师。诸佛,都能够解决众生身心上的各种病症,超过于世间上各种各样的医生。是这个世间上最好的医生了。
所以说这个药师,他是针对于我们自己的病来的。那么,药师要知道什么是病,什么是药,什么药治什么病,这个药师才合格。如果不知道什么药来治什么病,那就糟糕了。这种病,是由于身心不调和所引起的。你比如说,我们身体上地、水、火、风不协调、不平衡了,那就要产生病症。所以说“一大不调,百一病生。”地、水、火、风,随便让一大不协调,那就要产生一百零一种病。四大都不协调,那就要产生四百零四种病。所以说,我们身体上的病症都是由于四大不协调而产生的。你要老是喝水,其它的不协调。完了!这个水过于多了,身体上不和谐了,它就会产生病症。你要老是吃辣椒,然后抵抗不了,那个火重了,它也会产生弊病。你看,地大增盛了,其它的不协调,你身体上就会产生昏沉,身体很重这些病症。还有,你说风。风大了,那个不协调了,你看你风湿这些。对不对?身子上进了病了,哎呀!那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病症。
所以说,某一大不协调,某一部分不调和,它就会产生病,它会影响到全身的不调和。我们身体上是这样,内心里面是不是这样呢?其实也是这样。你比如说,你心里面有了某种烦恼,它就会牵连到我们整个身心的不安定。你比如说,你心里面产生嗔恨心了。一旦有嗔恨心了,你看一看你整个手脚,那都非常紧张。一旦嗔恨起来了之后,你看这个手、身体、内心全部都投注到这种烦恼当中去了。当你的嗔恨心一起来的时候,再看你的那张脸,那就变成修罗的脸了。你看,对你有没有影响?面部肌肉,发生非常紧张;面部表情,变得非常狰狞,变得非常难看。人家一看你,“哦哟!这个面容,这不敢惹。”赶紧躲得远远的。那么,你这种嗔恨心一起来了,还没有把人家烧住的时候,很多时间就把自己烧坏了。你还没有恨到人家身上的时候,这种恨已经让自己身心不舒服了。
我们身体,常常在嗔恨心当中过活的人,嫉妒心当中过活的人,最容易得心脏病。为啥呢?你嗔恨的时候,那个心脏的负荷非常紧张。那个肾上腺素,就要排出很多肾上腺素。然后,让整个身心都要开始病发。你的血液的流转,那就要发生扭转,这样来。所以说,你身体上、内心上,都会因为某一个烦恼而产生相应的这些影响。所以说,你看看,我们今天修行,更多的是针对于内心。你对于这种身心上起烦恼了,你想想是什么?是不是无关紧要的事情呢?不是无关紧要的事情。要看你想得合理不合理,合法不合法。如果不合理、不合法,那就要相应地给自己带来相应的病症、烦恼。让自己整个身心都不协调,它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病患。
所以说,我们从众生的身心,一直到一个家庭,到一个国家,到整个世界,都是由这种心病引发身病。身心之病,来引起人际关系上的病症。人际关系上的病症,然后影响到家庭,影响到社会,影响到世界。所以说,佛教给我们所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个人,如果不把自己调和好,他就会影响整个世界。这句话不是危言耸听!所以,佛法当中它给我们打了一个比方,你要是丢一块石头到水里面去,这个水它马上就会起波纹。你要丢到大海里面去,那你石头掉在大海里面,周围那个波浪就非常厉害。然后一波起一波,一波起一波。相互之间的影响。谈到这种物理学相互影响的观点,它可以波及到整个世界。近处的,波及得非常明显,你看得到;远处的那种相互影响,那就要微小一些,也许我们的眼睛也就不太容易看到了。但是不是因为你看不到,它就没有影响。一定能够影响的。
所以说,我们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一个人,你打一个喷嚏,也许整个世界都会受你的影响。所以说,你要起一个烦恼,不仅仅是影响自己,也要影响周围的人。要影响家庭,要影响社会。为什么佛教要强调大乘呢?“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才是春!”你说你光管自己。好!你修行吧。但是你周围的人都不修行,那就把你耽误了。全国民众的素质没有提高,你光是少数人的这种素质提高,对于整个国家的影响,你修行的影响就太少了。所以说,我们今天需要是把所有的众生都安置在佛法当中。诶!这个大菩提心就非常必要。让所有的众生都皈依佛、法、僧三宝,让所有的众生都能够修行,让所有的众生都能够修学佛法。这样子共同进步的话,他的力量才大。而且水涨船高,我们周围的这些众生都修行了,对于我们自己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促进。
所以说,我们要想成就自己的修行氛围,你必须得要关心常住,必须得要关心家庭,必须得要关心社会。要有这种大乘菩萨精神。没有这种大乘菩萨精神,表面上你说我只管自己。但是,你这个人他也是有社会性的,受周围这些人的影响那就太厉害了。所以说,一个人有病了,他可能引起一个家庭有病;一个家庭有病了,它可以影响一个社会都有病;一个团体中的组织分子不协调,那么这些团体都有病。再扩大去说,我们政治不上轨道,那就是国家的病症;人类不相协调,这就世界产生病症。所以说,这个有病就有苦!所以说,因应于这些人,贪官、污吏、政治、文化,相应的它就会产生种种的灾难。你思想里面的烦恼,它会产生相应的病症;一个政治、文化不协调,它也会产生相应的病症。
比如说,那个贪官重的,贪官多的地方,我们说最容易发的是什么?发的是水灾。还有那些嗔恨心严重的,嫉妒心严重的那些地区,最容易发生什么?最容易发生火灾、旱灾、战争。为什么呢?这都是相应于一个地区它的烦恼、文化,人们共同的一种思想意识。它会引发世界发生病症。所以说,这种病也是一种病。所以说,世间上种种的灾难,种种的苦痛,无一不是导致于这些冲突,不调和产生的那些病态。在我们个人方面,我们也许会自己以为没有病症。如果说以佛法来说“人生无有不病的时候”,我们现在都在病当中。不过我们这种病,有的是我们个人没有觉悟到而已。所以说,人生从来离不开病。生而为人,必然有这些身心、五脏、六腑,生理组织上的病症。我们身体是这样,发生了病症也不健康。我们的内心,也有烦恼,也有执着,也有违背真理的时候。那个就是什么?心病。
有这些病的时候,那就非常需要拟药,没有药那就治病不下来了。所以说,世间上的医药,以及在世间上的政治、法律、文化,这都可以看作是药。在佛法当中,最究竟的药类就是佛法。你说药有什么?我们今天的药,一个无非是植物的,一个是动物的,一个是矿石的,一个是咒语的,一个是思想文化的。在佛法上,最究竟的药那就是法药。只有佛法,它能够疗治一切疾病。所以说,我们刚才所说,病,有身心上的病,家庭的病,团体的病,乃至国家世界等等,不同的病。只要是能够减除这种苦痛,使所有的苦痛能够消灭,能够变成安乐的,那都是药。所以说世间,你要说什么不是药呢?什么都是药。处处都有药。你说那个孙思邈,他出世的时候,人家看遍地都是药。今天我们叫你去看,你不认识。是药你也不认识,能治什么病你也不知道。所以说,是药,你不觉悟他也就不是药了。
所以说,一定要懂得这种药治什么病,怎么用,它的火候要怎么,它的分量要怎么,要怎么才能够发生作用。哎!你要能够明白,能够使用。诶!世间上,不管石头、泥巴、花、植物、动物、矿物都可以成为药。所以说对于佛法也是这样的。佛法哪里不存在?到处都是佛法。但是,如果说你没有智慧,不知道怎么对治烦恼,也不知道这种世间上的法怎么应用。于是,你就认为这样不是佛法,那样不是佛法。其实怎么不是佛法呢?什么都是佛法。
所以说在《华严经》当中,那个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他就参普贤菩萨的时候,人家普贤菩萨就叫他:“你去山上走一遭,那些是药的你给我采回来。”他就到山上走一圈,然后空着手回来了。普贤菩萨就问他:“诶?叫你把药采回来,你为什么不采药呢?”他说:“我到山上走一圈,我发现什么都是药,采也采不过来呀!这个怎么采呀!”所以说,空着手回来了。普贤菩萨又叫他:“那你明天再去,看看哪一种不是药,然后把不是药的给我采回来。”那个善财童子到山上转了一圈了,然后又是空着手回来。普贤菩萨说:“你昨天去了你说什么都是药,那么你空着手回来了。今天叫你把那些不是药的采回来。你为什么还是要空着手回来呢?”善财童子说:“哎呀,那些山上的药,要你认识了它才是药。你不认识的时候,它就不是药。至于那些不认识的人,遍地都是药,在他看来就什么价值都没有。所以说,什么都是药,又什么都不是药。所以说,我就空着手回来了。”诶,普贤菩萨说:“好,好,好,就是这样,就是这样。”
你看看,我们世间上很多众生他都是这样。你给他说到处都是佛法,他说:“在哪里啊?在哪里啊?你拿给我看呐!”因为他不觉悟,因为无明,因为执着,因为烦恼,他认识不了佛法。你处处给他讲佛法,他以为,他认识不了。哪怕你今天把这种经拿给他,《药师经》拿到他手里面,还是不是药。“那个佛法这有什么稀奇嘛,《药师经》,读过去,读过来,我不知道读了多少遍,读了几十年都没有作用。”他说。完了!因为自己不认识,他就不能够起信心,没有信心他就没有恭敬心,没有恭敬心,虽然说你也在念经,但是念了几十念了都没有效果。原因是什么?原因是我们的心,没有认识到这种药用的价值。所以说,你在这个地方,你就知道什么是佛法,什么不是佛法。这在于我们自己的自觉,就要在于我们自己的觉悟、觉察。要知道是什么是病,什么不是病,有觉悟的人,有反省能力的人,就随时知道自己都在病当中。
有的人,你跟他说你浑身都是病,“你才有病!我没有病!说我们都有业障,无业不登娑婆,你的业障也多。我没有业障,我这一辈子从来没有做过对不起别人的事情。”所以说,进入佛门以后,他还在那儿津津乐道,我在家里是如何养尊处优,我的爸爸那是什么高官,我的妈妈她又是什么什么,我这个人过得很好。然后,我走进佛门来,“我不是求什么,我什么也不求,我没有什么毛病。”老是在沾沾自喜过程当中,老是在自我陶醉过程当中。说:“你又烦恼了呀?” “没有!没有!我什么都没有,我过得很好!”你过得很好,你来干啥?啊?你还需不需要佛法?“好像我也不需要佛法,我现在跟佛也差不多了。”这个问题,你说你怎么学嘛,你说你。要认识到自我的不足,要认识到自己的差距,要认识到自己的烦恼,于是佛法对于我们有帮助。如果说你都很圆满了,那你不需要学佛法。学什么呢!佛法里,当下你就已经很具足了,你真的已经很具足了。那你学什么呢?
所以说,我们这一辈子,如果说不能认识自己烦恼的,不能够认识自己差距的,那就很糟糕。佛法对你有什么用呢?我们在学习整个佛法的时候,那就要检点自己,随时知道,哎呀,我业障累累啊!我这个错,错在哪里;我这个不高兴,是由什么引起的;我这个执着,是由什么引起的;我这个错误思想,是怎么引起的。所以说,佛法,你才能够作用于内心,作用于我们自己,才能够对自己的一种改变、提升、进化,你才能够起作用。所以说,我们看自己对自己有没有觉悟!你没有觉悟的时候,学佛就很艰难。要成佛,那个佛,就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你自己没有觉醒力,没有觉察、觉悟能力,说老实话,那就是对于修学佛法最基本的都欠缺。
最基本的是什么?对自己要反省、观察,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要有自觉能力。当我们有自我反省能力的时候,我们就发现自己离佛法的距离还太遥远,离那种最圆满的境界还太遥远。我们处处都是执着,处处都是烦恼。所以说,你要知道有这种病的时候,那么佛法偏偏就是对治这种病。你要认识这种病,还要认识治这种病的药,哎,那就好了!所以说,我们现在一般的人都不认识自己的病,也不认识哪一些佛法能够治理这些病症。所以说,我们今天学法就是很盲目的。为什么把这种佛称之为药师佛呢?因为佛,他是一切智慧的人,他是最圆满的。他就知道我们每一个人烦恼、执着怎么产生的。你有什么样的病症,然后给你什么样的佛法,才能够解决。
你看我们众生,有病了自己不知道。对不对?走到医院里去了,你说:“医生,给我看看病呀!”医生说:“你什么病啊?” “我也不知道自己什么病,反正自己不舒服了。”然后医生问你,有些问你也表述不清楚。然后,他还要拿脉,还听诊,还检查。我们这个地方,有一个做医生的老师好,你可以听听,你可以问问。是不是这样呢?很多年,自己得了什么病,他不知道,只知道不舒服。哪里不舒服呢?不知道。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也不知道。我们今天就是这样,问题重重,但是自己不清楚,没有觉悟能力,无从下手。这个地方你就要学习佛法咯!
所以,我们自己不要老是让医生给我们看病。医生给你看,你今天走进医院里面,把我们自己的身心健康交给医生。说个老实话,以前医生很负责任。今天,你如果说完全依赖于别人,要遇上那些不负责任的医生,真的非常糟糕。他也不问你,他不问你什么病啊,他也不看你,他也不给你听诊,他也不给你摸脉。然后,你进去了,“你什么病啊?”你给他说“我心脏病。”是不是心脏病啊?不知道。他说:“你心脏病,我就给你开心脏病的药。”然后,药拿给你了。拿回去一吃,出毛病了。为啥呢?药不对治。再去一检查,不是什么心脏病。他说:“你说是心脏病啊!” “到底是你是医生还是我是医生呢?我要是医生,我就不问你了。”
你看看,众生对自己老是把握不准。我们今天也是这样,许许多多的众生对自己把握不准。需要这种佛,来摸脉,来听诊,来检查。然后,说你这种病在哪里呀?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地替众生诊断。所以说,称他为药师。他能够知道众生的病,也能够知道怎么去对治这种病。所以,佛法说有两种药师,一个就是小药师,一个是大药师。小药师的医术,那就不太高明了。药箱里,也许只有一两味药。他的能力,也许就只能治疗这种病,治疗那种病。但是,你什么病都要找他,他就没有办法了。那个大药师,就不一样了。他的药箱里,什么药都有。而且他医术高明,对于各种众生的每一种病情,都能够深入细致地去观察清楚。而且,对于这种药物,能够精用药物。
那么这些比喻诸佛菩萨,他们就具有今生的智慧,具有宏伟的愿力,具有这种广大的一种悲行,具有种种善巧的法门,他们就能够给众生开出各种各样的妙药。众生有什么病,他能够给什么药。那个千变万化、奇形怪状的病症,那么佛都能够认识清楚。然后,一一恰如其分地配给这些千差万别的药方。都能够运用自如,而且从来都不产生一点差错。绝不是世间上的那些医师所可以比较的。所以,我们说一切佛都是药师。这个药师琉璃光如来,为什么叫做药师呢?就因为他有这个能力。所以说,称之为药师。
那么,这个药师治病,有的治标,有的治本,有的本末都治。那种头痛,治头;脚痛,治脚的,那就是治标的。然后,能够综合治疗的,要知道这种病源。这身体上也许一种病,并不仅仅是一个东西产生的,而是相互作用之间,那个原因非常复杂。这个引起那样,那样引起这样,这样又引起那种,然后再表现出一定的病症。你只要把这样的因果关系分清楚了以后,把这种生病的一种根源要分清楚以后,你才能够彻底地来根除病患。这样的,是治本。从根本上来治好。所以,那些顶好地医治,一个方面,就是要加强培补自己身体的元气;一个方面,就是要预防那些致病的因素;还有一个方面,它能够防患于未然。
在心理方面,你比如就要有这种正知正见,信因果、信三宝,等等这一些。所以说,这种身体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同样重要。在生理健康方面,你要重视卫生,勤于运动,善自调摄;内心里面,要起好心,说好话,办好事。身、心都要预先调治好,它才不会生病。如果说我们不预先防备,等到这种病发作以后,再来用药治病,这就是下等的治法了。虽然说也是必须的,倒是不如预防为主。所以说,我们平时所说的“这个刀伤药虽然再好,但是不用刀伤药更好。”对不对?不用药,不产生病,不是更好嘛!所以说,我们讲究从根本上来治理的,那就是要培养身心的健康。让我们身体各部分都能够平衡发展,能够消除这种疾病的因素。同时,一个家里面产生问题了,你要找这种根本原因,看问题是从哪里开始的。
所以说,你治家病,治国病,治社会病,治世界病也都是这样的。所以说,佛给众生治病,他也有这治标、治本两种根本。比如说你皈依三宝以后,依照佛法按部就班地修行。从这种愿行当中慢慢地去体验,种种的烦恼,种种的苦痛,自然而然就会减少,一直到完全断绝烦恼根源,这才能够达到最高理想的境界。但是普通人你要讲叫他断烦恼,他不太容易能够断。“烦恼是什么,师父?怎么断啊?我没有犯法啊!”你那个法,教了一遍又一遍,他学了一辈子也不知道怎么用。“师父,怎么修行啊?”他还是不知道。所以说,你就是手把手地教他,他还是不会。今天我们就是这样哦!手把手地教,他也不一定能会。所以说,你不要以为众生都懂。
我们平时说:“这个你懂不懂啊?”“懂。”懂就好。那我就减少些功夫。但是实实在在他都懂,就是没懂。下来你问他这个该怎么用,他也不知道。所以说,这个就很糟糕。那么,我们自己,平时不知道进修,我们善法不能够发扬光大。我们那些坏的念头,不好的语言,不好的行为,那些恶法又不能够对治。反而我们自己在修行过程当中,不听佛法好像还没有烦恼,不修行好像还没有业障。一听佛法之后,我们的烦恼比原来还要厉害。他说:“师父啊,我平时不学佛的时候,我觉得我上好,我一点烦恼都没有。今天我进入佛门,我听了佛法,咋觉得我这个妄念越来越多,我烦恼越来越深重呢?”你看看,是不是这种情形?就是这样。他不修行的时候,他觉得我这个心还蛮稳当。他一念佛的时候,一修行的时候,他说:“哎呀,师父!我怎么发现我的烦恼越来越多了?”不是烦恼越来越多,而是原来的烦恼就是这样,原来的妄念就是这样。但是,因为你不觉悟,所以说原来你不觉悟,你就不知道啊,以为说没有。
今天,稍微有一点觉悟能力了。诶,你看到就比较多了。所以说,我们自己的身心在这种过程当中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儿。你不善巧地调摄自己,身心不协调,家事不善处理,国事不善治理。一个方面说我们身心都是毛病,从稍微大一点的家里、社会、国家、世界、整个宇宙都是毛病重重。所以说,我们说苦海无边。那佛法,唯救治众生这些身心的种种病苦,所以说它就有消灾免难的治标法门。今天说你没有办法了,没有办法没有关系,来啦,来啦,念念《药师经》,我们消灾免难,他肯定可以。很多众生说:“哦,念念《药师经》就可以啦?好,我交点儿钱。师父你给我念念《药师经》”能不能起到作用呢?能。但是最根本的还是要从内心里面,本要根治,根本上要改转过来。如果不然的话,你光是求师父,光是求菩萨,不求自己,到最后,这种毛病、灾难的一种根源我们自己不解决。今天念了能管一点时候,明天念了又管一点时候。所以说,不从根本上来,那些灾难不能够彻底解除。
所以说,在这些病人,我们平时说“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哎,你临时抱抱佛脚也可以。遇到问题的时候,你能够苦海猛回头,求三宝加被,求三宝来摄受自己,自己皈依三宝。诶,这个时间他还可以得到消灾免难的这种时机。如果说,你不认识自己的病,也不求医,那就只能死而不已了。世间上说“死而后已”,死了就算了,死了就停止了。但是,从佛法的观点上死而不已。你这一辈子死了,你下一辈子更深重,轮回!那问题更多。你就是死了,也不能得到一个好的结局。而且生生世世,愈趋愈下,一直到十九层地狱,二十层地狱不得翻身的时候,你说:“就结局了吧!”它还不结束。轮回无尽,生死无尽,苦海无边。哎呀,真的是非常可怜!
所以说,我们能够切切实实以佛法,好好地听经闻法。听懂了,然后我们照着去做,依教奉行,那种苦难自然而然就不消自消了。有的时候,我们就不用求别人了,你也不用求佛,你也不用求师父。我们自己能够消除这种烦恼的根源,能够把那些错误的身、口、意三业能够改正过来,你就发现你走上了一条阳光大道,你就发现灾难已经慢慢地远离自己,一切吉祥能够给自己慢慢地越聚越多,越聚越多,那种福慧自然而然慢慢地就得到增加。所以说,我们要想求得这种消灾免难,那么大家就要奉行这种本末兼治。
要治标,也要治本。一个方面,我们自己要马上皈依三宝,好好地亲近善知识。以恭敬心,以虔诚心来礼拜佛陀,忏悔业障,求三宝的一种加被。在恭敬、虔诚当中得到佛法的利益。二一个方面,还要从根本上下手,能够改正自己的烦恼,能够把自己身、口、意三业的一种错误究竟地纠正过来。然后,按照这些佛法老实去修,断除烦恼,学习法门,修行三十七道品,乃至发大菩提心,为人民服务。彻底转变这种自私自利,彻底把那种虚妄的分别,坚固的执着,贪心、嗔心、愚痴心、贡高我慢心你都能够真正从内心来下功夫的时候,那从根本上做起走了。所以说,我们念念不忘佛、法、僧三宝,你可以求得三宝的加被。它的确有非常不可思议的一种作用。三宝有不可思议的作用,我们的信心有不可思议的作用。那么,这是从标上来治。念念不忘戒、定、慧三学,念念不忘依戒依法精进修学。这个是从根本上来治理了。
所以说,随时随地,我们都能够本标兼治。你就可以把释迦牟尼佛、三世诸佛给我们的这些药,能够按时服用,这就很好了。释迦牟尼佛已经把我们的病症给你说了,就是因为你做恶事遭到恶报了。也把药方开给你了,用布施,用供养来对治你的一种悭贪烦恼;用持戒,来对治你那种毁犯众生的烦恼;用忍辱,来对治你那种嗔恨心;用精进,来对治你那种懒惰懈怠;一心不乱,来对治你那些散乱昏沉;用智慧,来对治自己的愚痴。你看看,六度万善相应的就是八万四千烦恼。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佛呢?八万四千法门。众生有无量无边的烦恼,佛有无量无边的法门。这就是因病予药。都给你把药方开好了,都把现成的一种法给你准备好了。
你今天走进寺庙,走进佛门,你想要什么药都有。你今天要想求离苦得乐,今生现世你要求的一种安乐——《药师经》。学习药师佛的十二大愿,断恶修善,那可以了。你说:“我要求后辈子的安乐。”弥陀法门,信、愿、行,念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后一辈子真的不用担忧。你说:“我要马上对治烦恼,解脱三界的生死轮回。”可以的,苦集灭道,十二因缘法可以对治你三界的执着。你说:“我要把分段生死、变异生死全部对治掉。我要成为一个大圆满智慧的人,像佛陀那样的智慧。”可以的。修行六度波罗蜜嘛,发菩提心嘛。对不对?
你看,这些药现现成成的。但是,我们今天叫你回去吃药,给你讲了这个药怎么用,你就是不用;叫你服药,你就是不服。到最后,你说是佛不高明,还是你自己不听医生的话呢?那就纯粹是我们自己不听医生的话。给你开了药,你根本不吃;给你讲了法,你根本不听;听了之后,你回去也不思索。为啥呢?基本上大众都说:“哎呀,师父,你讲得倒是好,但是我回去之后我就啥都忘掉了。”忘掉了,等于说是把药丢掉了。一丢掉了,你还怎么吃药?你把药都丢了,怎么办!那个不能丢啊!所以说,你听了之后,一定要能够记会。不能够记会怎么办?今天有光盘,有文字,有书。你要拿回去,反反复复地思维。一定要把这种佛法,了解透彻。要深入骨髓,深入内心,要让它融入我们的血液。这样子,随时随地把这种药能够按时去服用,它才能够治病。
所以说,药师就是指佛的这种功用,能够治疗众生的千奇百怪病。佛,能够体察众生的种种病情,而且能够自如地、恰如其分地运用种种法药。八万四千法门,相应于众生八万四千种根基,都能够给你说得好好的。所以说,有人天乘的佛法,有小乘的佛法,有菩萨乘的佛法。所以说,佛就是大医王,大药师。那么,东方净琉璃世界的琉璃光如来,他就特别发十二个大愿,重视众生今生现世消灾免难,特别重于治理众生的生病。所以说,特别以药师为名。那么,究竟无上的药师,那就是佛陀了。你不成佛,你这个药师就不算大药师,就不算最圆满的药师。所以说,我们佛弟子依佛陀的教法努力去修学。或者说自己学习,或者说讲经说法利益他人。我们学习了佛陀的法药了,那就能救治众生的病苦。
所以说,佛可以做药师,我们今天在座的诸位也可以做药师。虽然说你现在还没有佛陀那样的智慧,但是我们说可以从小药师开始做嘛。对不对?我至少认识一种病。我跟这些老师傅学学推拿,学学针灸,至少哪里不舒服我能扎哪里,治点儿什么病。这也可以。从小药师开始学,慢慢地就学到大药师了。对不对?所以说,我们今天就要学习这种。那么这是药师。
“琉璃光”呢?那就是从这种比喻上来说佛,那就像琉璃光一样。东方佛的名字——药师琉璃光如来。那么,我们这种琉璃不是那种琉璃灯,什么黄琉璃瓦,等等那些。我们经书上所说的碧琉璃,那是一种宝物。它的颜色就像那种晴空万里,没有一丝云彩,没有乌云。看万里晴空,一碧如洗。就像那种非常澄清、深澈的海水。那颜色就是那样的。它体质非常坚固,又像金刚石,是极为稀有的一种珍宝。这就是以琉璃宝的一种光辉、明净,来比喻佛的一种德行。所以说,药师琉璃光如来,那就是用这种琉璃光、琉璃宝来比喻佛陀的智慧,就像琉璃光一样非常纯净,非常光明,能够普照世间。所以说,这是从他的一种德行上、智慧上来所说的。所以说,光明在佛法当中,一般就是相应于这种智慧来所说的。
所以说,你说那个佛的名字,一般都是从这种德行上来立的。比如说,我们说“须弥山王佛”,说他的德行很高,就像那个很高的大山一样,像须弥山一样。所以说,称之为须弥山王佛。来比喻佛的一种功德非常伟大,非常崇高。你比如说八十八佛当中,那些“旃檀香佛”。那是因为佛的一种德香,很远很远都能够闻到,所以说把他比为旃檀香佛。这叫旃檀香佛。又比如说“雷音王佛”,那形容佛讲经说法,他的法音元整,就像空中打雷一样,空中的雷音一样,震撼世界。所以说,佛陀的这个名号,都是从这种功德上,或者是比喻上来安立的。我们这个地方的琉璃光,也是从比类上来赞叹佛的智慧。从众生的心性上来说,光明那就代表智慧,代表真理。那就代表我们众生倾向于光明,倾向于真理,倾向于真正的离苦得乐。
我们人类对于这种光明的一种渴求,那就是我们对于圆满世界的一种渴求,对于智慧的一种渴求。来显示了我们这种人类,最高的一种理想境界。那么,从这种诸佛的境界上来说,那种光明,那也就是佛的一种自觉境界。他用自己的自觉境界,自己的智慧,能够认识到完全的真理。在这个平等,以真如戒的这种真理过程当中,把这些真理开示给众生,让众生都能够知道这种真理。就像那种一碧如洗的蓝天一样,让你看到了之后,人人都觉得非常畅快,非常愉快。我们就想飞上天空,就想证到那种境界。今天佛也以他本身的光明展示给你,让你产生钦慕,让你产生向往。然后,他把这种智慧光明一一二二传授给你,让你也能够达到这样的一种光明。
所以说,你看看,药师琉璃光,在他周围日光遍照,月光遍照。什么意思呢?太阳,白天普照世界。是吧?非常热烈,无有不照。晚上,还有月亮。月光遍照,非常清凉。白天黑夜,这种光明都不缺少。然后,这些日月立天,这个太阳月亮在天上经行。但是,不变的是什么?湛蓝的天空。对不对?这种如如不动的法身真理,就像那种碧琉璃光一样,就像那个一碧如洗的晴空一样。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晴空,不是每个人现前都是阴云惨淡。你现在有阴云惨淡,是因为你起了一种妄想,一种执着,把自己遮盖住了。这个成都的天空,经常见不到晴空。但是你坐飞机,不管它在下雨乌云层层也好,你坐飞机一冲出去以后,哟!这上面怎么这么晴朗啊!下面的天空是怎么造成乌云的?由于我们人类自己的污染、灰尘、大气、毒气,然后在很矮的天空当中形成障碍。对不对?人为的嘛。如果说我们这种环境好了,这个灰尘没有了,这个大气的污染没有了。好了!你看看,上面的晴空它就完全能够展现。你要站在很高的地方,你一看这个成都为一团乌云笼罩住。但是,这个乌云之外,就是万里晴空。
我们今天人,为自己的嗔恨心所覆盖,那就是一团乌云。当你有嗔恨心的时候,一碧如洗的那种晴空不见了,那种湛蓝的星空不见了。你看到就是愁云惨淡,你就烦恼,你就以为整个世界就充满深重的苦恼。其实不然,一叶障目。一只树叶把眼睛一遮,“哎哟!整个世界我都看不到了!”是不是看不到它就不存在呀?不是。你看我们今天,哪怕是众生在烦恼当中,但是佛跟你说“烦恼背后有不烦恼的。”你真要把烦恼停止下来,你的内心当下就有佛性存在。任何众生都有佛性。只要你不烦恼的时候,你的内心就跟佛一样的清净。
所以说,那种如来藏性,再多不增,再烦不减。佛,他也不增加一点,他不比我们多一点点;我们众生,也不比佛少一点点。只要你不把这种烦恼呈现出来,你的内心就跟诸佛的内心是平等,平等的。那种如来藏性,就彻底能够显发。但是我们今天众生就是认识不到,就是看不到这种晴空万里,看不到这种碧琉璃光。那种如如不动的法身真理,我们看不到。那么要怎么样办呢?一个是坐飞机。坐什么飞机呀?阿弥陀佛的大愿飞机。你只要搭上这种飞机了,要不了两秒钟,就飞上天空。也许几百米,也许几千米,立马就能见到。还有就是坐什么?坐消灾延寿药师佛,药师琉璃光如来这种飞机。一搭上他的十二大愿,立马飞上天空。你就什么都能解决了,你就能看到晴空万里,“哎呀,这上面的风景这么漂亮!”你看看,很简单。
愿不愿意搭上这种药师琉璃光的飞机呢?一下就上去了。所以说,这是琉璃光。那就是比喻佛如如不动的法身智慧。其实从众生的如来藏性上,人人都有这种光明。佛,他教化我们,也就是把他觉悟到的一种真理,他自己完全的一种智慧,全部传授给我们,他丝毫不保留。其实传授过去,传授过来,法本法无法。传过去,传过来,本来没什么可传的。因为啥呢?人人都平等。你也有,我也有,传什么传?只需要把一种人为的虚妄执着你放下,放下就自在了。你今天放不下,就给你说借假修真。你今天要净化环境,要把那些水源清净一些,灰尘扫一些,工业污染少一些。诶,一看:“哦!这个蓝天又出来了!”什么又出来了,它本来就没有动过,哪有什么又出来了。你将来成佛也是这样,你的佛性彻底展现,“喔!得到法了!”得什么法?原来就本是如此。你只要不烦恼了,你的心情一下就会好起来。那种如来藏性,彻底就能显现出来。所以说,这个碧琉璃光,琉璃光它就是显现这种人人本有的这种法身光明。
下面是“如来”。什么叫如来呢?如其本来。“如”,那就是世间是怎么样,我就怎么去认知。不多一点,不少一点,恰如其分。这种智慧,不得了呀!随时随地,你的认知能力都能够如实。你只要认知不如实,那就完了。今天,许许多多的众生都不如实。为什么不如实呢?你比如说,“你认不认识我呀?”“认识。我从三年前就看见过你,你不就是智海嘛!你九零年还在这个地方住过,你最调皮了。”对不起,你所看到的是九零年的我,那是过去的我。你不能够站在这种认知上不改变。人是改变的,但是我们偏偏是站在过去了解的基础上,来认知他。
所以说,你所认知的这个人,他往往会发生偏差。
你比如说,给你们讲个笑话,两口子在家里打架了,女的不高兴了,她就拉着男的问:“你怎么不像过去了呢?你怎么不像过去那么爱我了呢?你在年轻时候,你追求我,你又献花又献殷勤。成天在家门口待着,你今天怎么不待了呢?”执着啊!你那是过去,谈恋爱的时候嘛。今天都已经成家,你还能那样看吗?所以说,你的要求那是站在过去的要求上。所以说今天你一看,这个人怎么看怎么不顺眼。拿过去的标准来衡量今天。这个人不圆满,怎么变卦了呢?所以说,什么时间你要与时俱进,要活在当下。这个才能如实。如果说,你不能够与时俱进,你不能够活在当下,你是活在过去里面。说一句老实话,我们今天对道场的认知,对某个人的认知,对某种文化的认知基本上都发生在过去的错误执着里面,没有得到一种如来的这种认知。什么叫如来?如其本来。它是怎么样,我们就怎么样认知。要随时与时俱进,随时活在当下。
所以说,这个“如来”有三种解说。一个方面,世间是怎么样的,真理是怎么样的,我们就如其本来地去觉悟到它是怎么样的。没有差别。那么这种菩萨,功很圆满了,以他们最高的智慧,能够认知到这种究竟的真理。究竟的真理,就是如。佛,他就有这种智慧,能够认识到这种不二的智慧。所以他叫如来。另外,我们说佛叫如来,叫“乘如是道,来度众生”。他就是在认知真理以后,把这种真理教给众生,以这种真理来救度众生。这是第一个方面的解释。
第二个方面的解释,那就是“如解”。什么叫如解?就是佛,他有无上的智慧,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相法性,这种真理他都能够正确通达。一点都不颠倒,一点也不错乱,如实解了。那叫如解。
第三就叫“如说”。他所讲说的一切经法,都是依据真理而来的。戒、定、慧三学,都是依据真理而来的。所以说,你拿着戒律,你就可以当作是真理的化身来看待;你拿着他所说的一切法,你都可以当作一切真理的化身来看待。所以说,释迦牟尼佛所说,三世诸佛所说,那就是非常正确了。真理是怎么样,他们就怎么样解说真理。所以说,《金刚经》里面来赞叹佛“佛是不妄语者、不异语者,是真语者、实语者”。是不是?赞叹佛所说的,是和真理是一样的。那叫如来。有这三个层面的一种解释。
“本愿功德”,“愿”就是药师琉璃佛他所发的十二个大愿。那就是他在因地当中所发的愿心。哦!这个愿心不得了了!一个人,如果说发了这种愿心,力量很大。你比如说,世间上有那种笑话,他发一种恶愿:“我生生世世都要跟着你,你每一辈子、每一生都逃不脱我。”完了!发了这种恶愿之后,两个人从生至死,从死至生,生生死死两个人都在一起,改变不了。一个人发了恶愿,它就这样了。但是,发了善愿呢?哦!那个愿的能力非常不可思议。你今天说:“我一定要皈依三宝,我今天要求三宝加被,我决定受菩萨戒,让三宝加持我。”你发了这样的清净愿心以后,诶,你再看看,你自己生活当中好像发生了一种不可思议的变化。临着要犯戒的时候,诶,周围就给你显现这样不对头,那样不对头。一看你就警醒了:“哎哟!”对不对?还有什么?很多是由自己的愿力所成就的。所以说,我们今天说话要小心,不能够随便说话。好像说我们这种话,怎么说都怎么有理,但是出口成愿。很多时间,这个话就是开玩笑都不能够随便开。所以说,你要知道那种愿力,那种心的力量非常不可思议。
这个发愿,也要好好地发,不要随便乱发。特别是发一些恶愿、邪愿。那个不可思议。这个力量,对自己的一种障碍,不可思议。但是,你要发一种善愿呢?那就非常舒服。所以说,这种愿心,你都要把它掌握好。这个本愿,就是菩萨在因地当中,所发的誓愿。我们修学佛法的,以发愿为先。你比如说,我们信、愿、行,信、愿、行。对不对?我们没有愿心,你要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艰难!没有真切的信心,你要想发起愿心也不可能。所以说,要有清净的信心,你才能够发愿心;要有强烈的愿心,你的修行才很具足。有的人他就怕发愿,“哎哟,师父,我不敢发大愿。如果发了大愿,我自己做不到怎么办?”因为你不发愿,所以你做不到;如果你发了愿,你才做得到。所以,你要有一种高标准,严要求来督促自己。
那种善愿,成佛的大愿,菩提愿心,很多人就不敢发,“哎哟,尽未来际修学佛法,这很厉害,我不敢,我不敢。”甚至受三皈五戒,他一看五戒:“我做不到啊!”做不到,你只需要说你该不该做。如果该做,你做不到,那你没有能力。没有能力,为什么没有能力呢?没有愿心。为什么没有愿心呢?你没有信心。为什么没有信心呢?你没有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所以说,有的人你叫他,开头吸毒了,你叫他戒毒,“我不戒,我戒不了!”不戒,越不戒越到后面来,越不能戒,越糟糕。就像我们今天的烦恼一样。说:“你不要烦恼啊!”“师父,我改不掉啊!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啊!”你不愿改,你怎么改得了嘛!
所以说,今天的修行很多人说:“哎呀,师父,我业障太重,我解决不了!”不是解决不了,而是以业障为借口,为自己不修行、不听经、不闻法、不愿意改变树立了一个标牌。“我这个业障啊,你要打,你就打业障,跟我没有关系。”所以说,修行的人,不管是出家的人,还是在家的人,他最挂在嘴上的口头禅就是“师父,我业障深啊,我没有办法,你将就将就我吧!”上师来了,你也这样说:“哎呀,上师,我这些习气毛病非常重,我业障非常重,你将就将就我吧!”佛来,你也要佛将就你;上师来,你要上师将就你。怎么将就呢?“我要睡觉,你就等我睡觉嘛!我要烦恼,你就等我烦恼嘛!我要吃肉,你就等我吃肉嘛!”所以说,他的生活一点都不要求改变,就只要求上师:“我虽然业障深重,但是你不要抛弃我哦!”上师倒是不抛弃你,三宝倒是不抛弃你,但是你这种行为一点都不改变,是你自己抛弃自己了。
所以说,我们今天为什么修学佛法表面上说得很好听,但是我们内心里面呢?有一种铜墙铁壁,突不破。那就是修行上的一种残痕,这个障碍你突不破。那个金刚地狱,你要把那个金刚地狱落实在自己内心里面,那就是你不愿突破它。修行上的为我,修行上的障碍。你就认为它就是一种客观的,不可改变的,你就认为它是不可逆转的。那是什么?那就是修行上的一种我执。你自己执着这种东西,不愿去破除它,你认为它是客观的,你认为它是主宰的,它不能够变化的,这就是一种我执。你认识到没有?如果说,你没有认知到这种我执,老实说,你修学的佛法没有认知这种我执,你根本没有办法破除它。像敌人,你要打敌人,你首先要认知敌人在哪里,他是干什么的,他藏什么武器,他这种武器有多大摧毁能力,我怎么样才能有效避开它这种武器,然后我怎么样从软处收拾他。对不对?你才能够把敌人消灭掉。
今天你要打仗,敌人是谁你不了解,他藏的什么武器也不知道,他在哪里你也不清楚,他的软肋在什么地方,你怎么样才能够收拾掉他,你也不清楚。一无所知,你打什么仗?这叫垮杆部队。就像那些烂牌军,打败仗的。你去打仗,保险被敌人打回来。打回来还好些了,绝大多数是战死在沙场上,自己还死不瞑目。还不知道自己怎么死掉的,我们今天就是这样的。所以说,这种修行上的障碍自己不知道。我们知道这种障碍之后,自己要发大愿心。要有一种佛慢,什么叫佛慢?“我是佛啊,我跟佛一样啊!”一定能够克服这种烦恼,这种烦恼是虚妄的。我们如如不动的法身智慧,一旦启用,这些千劫万劫里的业障一下就消灭了。你要有这种慢心。把你那种贡高我慢,不要用在人际关系当中。要对待什么?对待这种烦恼。
那么,我们自己有这种本来如此的智慧,我们能够消灭这种执着,消灭这种烦恼。你有没有这种大无畏的心呢?有没有这种大勇猛的心呢?如果说你发了大勇猛的心,好了,从气势上你已经战胜敌人了。“两军相逢,勇者胜!”如果说气势你都战不赢他,完了,你没有自信了。两个人一打仗,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你跨不过去。为啥呢?跨过去,你就想:“我要送命,我不敢跨过去。”为啥呢?信心没有。一个没有信心的人,没有勇气的人,能打赢吗?不能够。
所以说,我们这种愿心,它来源于我们清净的信心。清净的信心,是对我们自信不可思议的力量,要有一种认知。对佛法不可思议的力量,要有认知。你要相信诸佛菩萨,诸佛菩萨一定有这种能力,佛法一定有这种能力,药师琉璃光如来一定有这种能力。我们要发他的这种十二大愿。十二大愿的力量不可思议!你要相信,要了解。你不了解的话,信心从哪里产生呢?信心都没有,愿力怎么产生呢?所以说,这种本愿一个方面是讲药师琉璃光如来,因地当中所发的十二个大愿。那叫本愿。由于这种本愿督促他,他在因地当中多生累劫的修行,终于成佛了。那就是果谛上的功德。三明六通十八界,十力四无所畏。所有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无量无边的相好庄严,乃至四悉檀的能力,都是从他这种本愿功德当中产生的,都是从本愿当中产生的功德。你说这种本愿,它的力量是不是不可思议?
那么你懂了这种本愿的不可思议,今天我们学习药师琉璃光的十二个大愿,你就要照着他这十二个大愿去发愿。我要学习药师琉璃光如来,你怎么发愿,我就怎么发愿。你这十二个大愿,就是我的十二个大愿。然后,我学习怎么样发愿,我在日常生活过程当中,就按照你这十二个大愿去修学。依照他的十二个大愿,去修学,这就是学《药师经》。把他的十二个大愿的力量,落实在现实生活过程当中。那就是修行了。他因地当中是那样修,我今天从最初发心,我也要这样修。那就行了。所以说,将来我们也能够得到像药师如来一样的功德。所以说,这个药师琉璃光如来,他的本愿功德就是十二个大愿。它的功德,就是我们《药师经》上将要给我们解说的。
所以说,整个《药师经》,前半部分是讲他的十二个大愿。它就是讲本愿了。后面是讲,你称念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字有哪些威德,能够得到哪些好处,能够消除什么灾难。然后,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有哪些实实在在的威神。来让你念药师咒,它又有什么好处。后面一切的一切,都是站在本愿上来所说他果谛上出现的功德。这就是本愿功德。就这样,本愿功德把《药师经》全部说完了。然后,这个本愿和功德来自于什么地方呢?来自于药师,自己从小药师开始做起。然后慢慢练习,练习成一个大药师。所以,来源于什么地方?来源于碧琉璃光。那就是法身真理,人人都有,真如藏。每一个人都有。你也有,我也有。
今天就要认识这种碧琉璃光。人人都要把自觉的智慧发生出来,人人都要学习自我对治问题。然后,落实在像药师佛那样发十二个大愿。把这十二个大愿发了之后,真真实实地不违背自己的誓言,能够按照这种誓言,落实在自己身、口、意三业。“哎,我发了愿的,一定要还愿。”对不对?那么不还愿,你发了愿不还愿,你就糟糕了。今天我的一个老师,学西医的一个老师——马老师。他就经常走昭觉寺,他就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他多少年前在昭觉寺发了一个大愿,假如说我以后怎么样,一定要到昭觉寺去还愿。他前几年非常不顺,然后他就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事业上、家庭上、身心烦恼上都很严重,但是他就去找一个喇嘛给他看。这个喇嘛一入定一观察,哎哟,其他的他也不说了,就只说了:“你应该到昭觉寺去还愿,你许了愿还没还呢!”他一想:“是这样啊,我多少年前就许了这个愿,昭觉寺没有还愿。哦!”这一切的一切不如意、不吉祥,就是因为自己许了愿,而没有还愿所造成的。没有,每年他都要到昭觉寺来还愿。他一还愿,生活也顺了,心情也顺了,事业也顺了。你看看,这个愿力不可思议!
看看你许了什么愿,你没有还愿呢?有的人他就许了愿了,三皈依的时候许了愿了。好,“归依佛,不皈依其他的天魔外道。”但是,下来之后他根本不还愿,皈依佛他不以佛为老师,以什么为老师呢?哪一个张拜子(瘸子)、李拜子最厉害。他就去皈依张拜子、李拜子去了。完了,你这个皈依邪魔外道,不皈依佛法。你许了愿不还愿,它肯定有许多灾难。佛法是你的老师,但是你违背了自己的老师。我们皈依法的时候,我们说:“皈依法,我们不皈依其他的外道典籍。”但是你偏偏最喜欢学那些外道。什么奇门遁甲,什么念点儿咒语就让人家爬不起来啊,怎么样去把人家的钱要挪出来呀,大挪移法能够把黄金偷出来啊。你那都是邪法,但是你就喜欢去干这些,你就是不愿意老老实实学习佛法。这不是违背自己的誓言吗?那就很糟糕。
所以说,你生活当中该怎么努力,它也出不来。你皈依僧众以后,那就是自己的老师。要恭敬僧团,要护持僧团。但是你走进寺庙里就只想占寺庙的便宜。今天来找演法大和尚的,“演法大和尚,你给我打个招呼,让我吃饭不要钱好不好?”“大和尚你给我批个条子,我住居士林我不交钱可不可以?”完了!是叫你来护持僧团的,要你恭敬僧团的,但是你进寺庙就是想占寺庙便宜。不懂因果嘛!所以我们说“只准搬金上庙,不准扯草下山。”这个寺庙上的一点一滴,那就是事关因果,关系重大。但是我们没有这重观念,见好就拿。大和尚有点说,“哎呀,你请给我吧!”那有一点加持品,“你全部都给我背回去吧!”什么都想要,贪心。但是佛法呢?你的恭敬心在哪里呢?见了师父他也不顶礼,“师父,我来了啊!”这样,“师父,我来了啊!我们就不客气了啊!我们都是熟人了啊!”你看看,这贡高我慢表现在现实上。
对每一个僧人你有恭敬心吗?说老实话,你有的仅仅是看不起心、轻视心。“昭觉寺我经常走了,文殊院我经常走了,宝光寺我经常走了。哎呀,不好说,不好说,不好说。”啥不好说?就是你内心出了偏差。没有恭敬心,两眼不观上座,只观过错。完了,完了,完了!内心里面有是非。所以说,你满脑子看的都是是非,你就以为这种僧团不值得恭敬。就因为你没有恭敬心,没有信心,所以说你对这些僧团一点恭敬心都没有,也不信。进来之后,“师父,我在你的床上坐坐啊!”这个地方坐坐,那个地方坐坐,“吃饭了,你去给我打饭哦!”“没钱了,我们大家一起用哦!”光想占便宜。说个老实话,今天在我们居士过程当中,这个现象还很严重。
你不修学药师佛的十二个大愿,不了愿,不还愿,非常糟糕!所以说,你在现实生活过程当中,怎么能够得到好处呢!也许你连世间上人都不如。世间上人没有皈依三宝,他也不占三宝的便宜。那么你皈依了,你占三宝的便宜。这个时间是违背大因果的。在三宝门当中,做了这些恶事,所以你没有结果,那功德出现不了。所以说,你今天在因地上学习药师佛的十二个大愿,而且力争要把这十二个大愿落实在自己身、口、意三业过程当中。要好好地去学,要还愿,要了愿,不要违背自己的誓言。违背誓言,这就是自己扇自己的耳光,自己对不起自己,自己堵塞了自己行善积德之门。到最后,你所修学的佛法,只要这个地方一差错了,其他地方也统统都差错。“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只要这个方向性的一错了,以后的都会错。所以说,你要想有功德,要想成佛,要想今生今世变得更好,那就要照着药师佛的十二个大愿,好好地去修。这个是基础的修行。是万世不变的真理。那个“经”是什么?经就是千古不变的道理。那就是经。
所以说,今天晚上,就把这样的《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这个经题的名字给大家说了。就这个经题,就可以把一本经的道理全部给你说完。你看看。
好了,今天的时间到了。阿弥陀佛!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