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讲法第三十二讲
哀汝等天人之类,苦心诲喻,教令修善。随宜开导,授与经法,莫不承用。在意所愿,皆令得道。佛所游履。国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
佛言:我哀愍汝等诸天人民,甚于父母念子。今我于此世作佛,降化五恶,消除五痛,绝灭五烧。以善攻恶,拔生死之苦。令获五德,升无为之安。
昨天我们说的是释迦牟尼佛总结娑婆世界善少恶多,劝化我们在娑婆世界抓紧难得的人生,修行善法。在娑婆世界修行一天,比在其它佛国修行的功德要加倍。原因是娑婆世界恶多善少不容易发起修善的心。所以能起善心,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行为。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呢,最主要的是最初这一念。如果不具备以后很难上道,所以说在一切事情过程当中,那就是最初几步很重要。最初几步走对了,以后修行就比较容易了。所以前面专门劝化我们,在娑婆世界要好好地修行。以这样的修因来感得西方世界的果,再以这样的修因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在西方极乐世界呢,顿证三不退,要修行就容易了,前面是举这些来劝化我们。
从我们刚才念的这一段呢,那是劝化人修善得福。释迦牟尼佛把自己在娑婆世界劝化人修善得福的种种好处举出,来劝化我们。现在在娑婆世界都有这么多人得到了种种的利益,我们也可以发心行善,我们也可以因善得福。
哀汝等天人之类,苦心诲喻,教令修善。这是释迦牟尼佛哀怜我们众生,教化我们的苦心,但有多少人懂呢?释迦佛非常方便慈悲给我们把一乘佛法讲成人天乘的五戒十善,声闻缘觉乘的四谛十二因缘,菩萨乘的六度波罗蜜。在历史上我们说五乘佛法,这些都是善巧地引导我们。直接给你说一乘你不太容易听懂,就开出了这许多的法,这些方便说法释迦牟尼佛讲了许多。你不懂再给你降低一个层次,用种种的方便善巧给我们讲经说法。意思只有一个,不断地接迎我们,让我们能入佛智。这都是佛的大慈悲,苦口婆心劝化于人。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要让我们修善,从善当中能对治恶,能出离恶的苦海。
随宜开导,授与经法,莫不承用。所以在讲经说法的过程中不仅要依真理,还要依众生的根基。你只讲道理不够,还要顺于众生的根基。理是一个,众生的根基就千差万别了。随着众生的根基千差万别,看众生适合哪种佛法。要知道人心,不知道人心很艰难。我们现在每一个人在学习佛法的过程当中有道理了,但是自己要看自己是哪种根基,你怎么样把佛法能运用得起来。所以说看我们在佛学院,在讲经说法的时候,好象道理讲得多,讲事实讲得少。为什么?人这么多,你知道这些人都是一个层次吗?不是,讲经说法是讲原则性的理性的比较多。学校里也是这样,讲道理讲得多,事实上的运用要靠我们自己。你有不懂的下来你去问啊。开大座讲经之余,还有开小座的。你有问题你专门去请问,这时就可以根据你个人的情况单独讲一些,所以要随时随地随意开导众生。每一个众生的层次都不一样,看众生适合于哪一种佛法,再授予他相应的经法。平时我们师父们很喜欢在外面讲一些经法,抓住人就说,但要切合实际。释迦牟尼佛就能根据不同的众生讲不同的经法,所以随宜开导,授与经法,适合于众生的根性。有的人不管众生怎么样,只是我喜欢怎么说,这样学佛还是很难成就。因为自私自利,我执不掉,不能善巧细心地服务于大众,这时积累功德就要打折了。我们今天领会了释迦佛开示的佛法,佛传承下来,我们今天接受了,领纳于内心。依照佛法能观察我们身口意三业,佛法上怎么说,我们今天就怎么做,能用起来,实行起来。
在意所愿,皆令得道。随众生的心愿慢慢把众生引导进佛法。这一个是要针对众生的心性,总是顺于众生的欲求。佛法是大慈大悲的,表现在要满足各种人的需求。你求官得官,求利得利。在意所愿,随每个人的意愿都能满足,让你高高兴兴地进入佛法。皆令得道,我们今天要学佛的慈悲,要顺于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的良好心愿,善巧地帮助众生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以非常方便智慧的方法把它引导进入佛门。把四摄法学好。什么是四摄法呢?就是: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要修布施,要帮助众生,要说爱语,要知道这些众生就喜欢这些爱,从爱语过程当中培养起相互的良好关系。利行同事,在实际过程当中,自己以身作则,要作一个好的榜样引导众生。所以没学好四摄法,你想要摄引众生进入佛道很艰难。现在指的是从道理上给你说,有很多众生得不到也没办法。四摄法修不来很艰难,佛就能善巧地度化众生。我们今天学就是要理解人心,善巧,让人心里非常高兴。在意所愿,皆令得道。佛所到的地方众生都能够接受佛的教化,所以说一个人走到哪儿都能与众生结下法缘,能教化于众生,就是要慢慢地修正自己的缺点,缺点越来越少了,人家看我们那恭敬心,欢喜心,学习心慢慢地就起来了,就起到教化的作用了,那是道德的感召。
佛所游履。国邑丘聚,靡不蒙化。丘就是人集中起来住的地方。不管是国家还是乡里,没有不受佛陀的教化的。
天下和顺,日月清明。和是和睦,顺是柔顺。天下人都非常柔顺,不能够像那些人非常强暴。人际关系非常好,日月清明,没有旱灾,水灾等这些自然灾害。
风雨以时,灾厉不起。一年四季风调雨顺。没有山崩地震,疾病,天灾人祸都不起来,修行佛法的作用就是这样。恶业从我们执着烦恼无明当中来。我们今天受到的天灾人祸就从这些恶业当中来,烦恼当中来。天下和我们的心一样,整个国家就开始变化了,天灾人祸都能杜绝。国家呢,物质非常丰富,老百姓能安居乐业。
国丰民安,兵戈无用。没有敌国的侵略,武器失去用武之地,这些从善业当中来。
崇德兴仁,务修礼让。人与人之间呢,能尊崇道德,兴仁政。彼此之间上下尊卑,礼让的和谐社会。外在的天灾人祸和我们老百姓的心,整个社会内心的素质是相关的,我们要追求幸福之道。人好象一个微尘一样,但能把尽虚空遍法界都能掌控,增加自己的道德感召能力,能把环境主宰下来。我们现在好多就不主宰了,现在的人相信物质决定意识,好像意识在强大的物质面前变得不行了,在主观上放弃了许多的努力。我们怎么样来成就这样的环境呢?我们怎么样来掌控这样的环境。甚至我们自觉不自觉地都在破坏这样的环境,我们今天就慢慢地受到这样的果报了。我们能接受佛的教化,整个世界都会变化。释迦佛把这样的因果举出来就是要我们掌控环境,社会的安宁,老百姓的安居乐业。天灾人祸我们想减少都要从自心上开始修行,要觉悟。我们自心可以为善为恶,随其自心的力量感得外在的因果报。要知道这个世间上幸福的根本在哪里,在内心,在我们的修行。劝化我们要皈依三宝,要修行积德,了脱我们的烦恼,这是用释迦牟尼自己教化众生,用许多的果报来劝化于我们。
下面就是教化众生如何去恶
佛言:我哀愍汝等诸天人民,甚于父母念子。今我于此世作佛,降化五恶,消除五痛,绝灭五烧。以善攻恶,拔生死之苦。令获五德,升无为之安。这一段是释迦牟尼佛以平等的大慈悲心哀怜于众生。释迦牟尼佛说自己说法是为了降化五恶,消除五痛,绝灭五烧,以善攻恶,拔生死之苦。我们这一辈子学经学法是为什么?就是为降化五恶,消除五痛,绝灭五烧。佛哀愍众生,就像父母念自己子女的心。佛的心远远超过了父母念自己子女的心。在佛教的父母恩重难报经里就把父母的恩德说得清楚。
佛的恩德呢,超过父母爱念自己子女的心。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给大家比较。父母念自己的子女仅限于一生。下一辈子儿女到什么地方,父母到哪儿管不了了,所以生死路上自己代替不了,而佛哀愍众生要超过无量阿僧祗劫。父母的心往往是不平等的,佛的心是平等的。父母有分别,偏爱,心不平等。如果说父母爱念自己的子女,和自己爱念自己的心相比较,往往他的心对自己还是特别执着,不能做到像爱念自己一样的。释迦佛和十方三世诸佛爱念众生的心是平等的,慈悲心,让众生出离一切苦海。众生受苦就像佛自己在受苦一样,这种心没有分别。急于出离,要让众生得到快乐,是无条件的,要让一切众生都能得到这种快乐。你说他平不平等?就是平等的。这是第二种比较。还有一种,儿女孝顺,能讨父母欢喜的,父母喜欢。如果儿女不成才,不孝顺,父母就讨厌了。佛爱众生,不管你是善的还是恶的,他都要哀愍于你。世间上的父母就不喜欢不学好的,不喜欢。那佛呢,他能平等饶益众生。为恶的,做这些五业不孝的,佛也不跟你计较,总是要想尽千方百计要教化于你。父亲厌恶不孝的儿女,而佛是救度一切众生,没有选择不讲条件。第四种呢,父母亲养得了我们色身性命,养不了自己法身慧命。很多是父母亲生我养我,只记于色身。佛呢,要让我们建立法身慧命。对比就知道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哀愍一切众生超过父母爱自己的子女。我们要把四重恩要能了解,要有报恩的心来学习佛法。没有报恩的心,不知恩,不念恩,不报恩,我们内心往往就没有能动力了。
今我于此世作佛,降化五恶,消除五痛,绝灭五烧。以善攻恶,拔生死之苦。释迦牟尼佛说我今天成佛,要降服恶心,降服杀害众生的心。你为什么杀害众生?你能不能降服这种心,当你不能降服就很艰难了。因为贪众生的肉,就把这种恶习气降服不了。必须要降服这种烦恼恶,我们现在吃众生的肉,众生是我们的父母。我们还吃得很快乐,我们自己感觉到很快乐,你的慈悲心建立在哪儿呢?你学佛建立在哪儿呢?你皈依三宝建立在哪儿呢?把这些烦恼降服了。吃肉你怎么修行?往往在佛门当中还增长这样的恶业。有些师父们、居士们很担心,他说师父你老讲这个,人家吃肉的会不高兴。我说道理是这样的要给你说清楚,不说清楚是我的责任,给你说清楚了,你自己不听,你还要去造杀业,你还要去伤众生父母那是你的事情了。所以我讲经只能从道理上给你讲明白,不讲这个道理是我们的过错。要讲了你自己不做是你的过错。你想堕落于地狱,不畏惧因果报应我们拿你没办法。只能说我们今天福德威力少了,没有福德教化于你,没有威力降服杀生恶。能不能降服呢?要痛下决断,把这样的烦恼心要降服,我们要降服我们这种犯戒的心。给你说不要吃五荤,辛辣之物,不要让那些不干净的东西拿进寺庙里来。居士要供养师父,不要供养那些不好的东西,供养那些不好的东西是成就恶业,拉我们师父下水啊。本来人家出了家了,寺庙里没有酒肉,你拿来诱惑于人,那就是造业,当居士的一定要知道该拿什么来供养师父。要降服这种贪欲,我们也要帮助周围的人降服这种贪欲,不要成就这些恶业。你以为这是供养啊?这是毒药,听懂了你才能了降服我们的烦恼心。要不能降服,作恶自受。好多人说,师父,修行是个人的事嘛,你老这样说让人家心里不痛快,现在你要痛快了,将来就可能永远地不自在。所以这个要我们自己能分辨轻重。
所以要降化于这些杀盗淫妄酒这五恶,要降服。特别是我们在嘴巴上。这个寺庙里是非不断,表面上说得比较好,不说两舌恶口妄言绮语。下来之后这些居士的这些习气毛病,张口就来,不考虑的,很难把口业能制止下来。所以你看那些居士们反应,我经常说,你不要说这些,我们好好修行。众生都有这样的弊病,但我们要建立如理如法的态度,怎么样对众生的过恶。你能不能忍,你说出来要对他有作用,没作用你说出来干什么呢?你听不懂,以后我就很少说了。道理实际上很简单,人都有智慧,就是能不能实行,你的习气毛病能不能改,能不能降服化度于五恶。所以我们今天要能降化五恶,消除五痛,就是现实环境上引起的不如意果报。
这种东西你怎么消除呢?要转五恶为五善。将来堕落于地狱,因为犯杀盗淫妄酒而堕落于地狱。实际上现在的痛苦也好,将来的轮回痛苦也好,都是从我们现在的五恶当中来修行。因灭了果上自然就具备了,所以修行就是这样,你把因修起来了,果自然就这样了。因果,要求果在因当中。三业烦恼,要修因正果。我们修行在那里,想我要成佛,你老是想不修因是没有结果的,空想,有什么作用呢?没有的。在现实过程中力所能及的事你不做,将来的果报是没有的。最重要的是我们以善攻恶,能转恶心为善心。怎么样把烦恼转成觉悟,觉悟在哪儿呢?就在听经闻法当中觉悟。现在讲杀生的过患,讲吃肉的过患讲得不少了。这种道理你不明白吗?耳朵里自然都明白,是不是真明白呢?真能生起信心吗?不一定。经上是这样说,他自己却要那样说,他有很多借口,把佛的说法变成了他的说法,那就变形了。自己很有理由,让佛法将就自己。到底你是要改正佛陀说的还是要改变自己所想的呢?这个目标要搞清楚了。我们现在是众生很愚痴,我们内心里不明道理。我们要听佛的,不是要听自己的。但是我们现在随便你讲经说法怎么样,他始终要佛来听自己的,把自己的烦恼意识突显出来。我们这一辈子修行关键是能不能真正认识自己的老师,把自己身心世界完全交给三宝,没有自己这些虚妄分别。所以许多的众生他皈依的往往是自我,而不是这种佛法,不能皈依自信的佛法僧三宝。良善的放弃了,黑暗的一面却拿起来了。现在修行道理讲得再多没用,主要的是要跟自己的习气毛病作斗争。
喜欢食众生肉的众生怎么样能清净自己的口业?就要发愿不吃众生肉。喜欢这些男女色欲的,怎么样使自己减少欲望,停止欲望,就要与自己的习气毛病斗。你转习气一分,你的功德就增加一分。你要是不能转自己的习气毛病,你这一辈子修行就是为烦恼所损。你不能降化五恶,杀生邪淫妄语降服了我们,等待我们的结果就是五恶引起五痛五烧。想消除五痛,绝灭五烧,根本的就应该改变这五种恶事,以五善来改正五恶。不杀生我们要放生,不犯戒,我们这一辈子持戒亲近,不能起嗔恨之心,兴起慈悲忍辱之心。把那些放欲,睡眠能改正。把愚痴心,不相信因果心,将就习气烦恼的心转化过来。五恶一改变,自然生死痛苦,五痛五烧的根本就拔除了。这一辈子不如意的,轮回的苦处,今天通过这去五种恶事就能改变过来。能背尘合觉,能拔除生死的苦的根本,受苦的根本,修行五善,三轮体空,勤修五善,开发自己成佛的智慧,那叫无漏无畏的功德,那是常乐我净,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见佛闻法,能顿证无生法忍,一生承办佛道,达到常乐之相。这里来教化我们要赶紧离恶灭苦。
佛语明白,但我们自己往往不信受。这种痛苦的结果不显在我们面前,往往我们现在的众生不恐惧。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有这种智慧,当这种结果还没有来,因一开始出现,能把这些苦的结果能防范于未然,这是他能发大心的地方。人空法空,自度度人,他为什么这么厉害?他能做到这样,我们众生往往不能做到。人空法空,习气毛病不空。因果,该我们承受的,我们自己就承受。他不骂我,我还不能消业。你一报怨的时候就不行了,从业生苦,永无止境。所以说现在面对这些众生的污辱,诽谤你时,心态要正确。参禅要开悟,心要放平,随便你骂我,说我是非,无论怎么说我心里不上当。我知道是过去的业,我承受了就对了。所以能有这种平常的心就好了。所以没有这样的心往往还要从苦生恶,从恶生苦。最重要的是我们在现实生活过程当中能不起烦恼,不起贪嗔痴慢疑,慢慢地我都在反醒我自己。
我要给大家讲经说法,不讲是我的责任,往往拿这个责任来鞭策于我。但是你的脾气培养起来也不好,这种不随和心不好。所以慢慢地向老和尚学,老和尚见你不好,和蔼地给你讲道理,你不听没办法,我念我的佛,修我的行。你想干啥是你的事情,这个世间上就是这样。寺庙里的人都说我是阎王,要骂人,要打人。以后看大家实在讲不听,说不听,就躲起来修行去了,陪你在那里玩儿,玩脾气斗争,我给你两脚我根本不值得。向老法师学习,老法师看不行了,干脆走掉算了,不与你玩生死、玩轮回的游戏。有人说师父你讲得太细了,给你讲两遍,三遍,没有文化没有知识。我再给你讲细一点,尽量让你能明白。越讲越没有效果,你有兴趣的来听,没有兴趣的就算了,以后我们看这种方法很好。一部无量寿经讲两年才能讲完。去年讲,今年讲。光盘都刻了一百多盘了。谁听得过来啊?你要听得进去,扭转这种习气。所以说这种方法也是教大家,我们用不着为众生的错误而惩罚自己。不要把自己搭进去了。
下面释迦佛劝化众生断恶灭苦。吾去世后,经道渐灭,人民谄伪,复为众恶。五烧五痛,还如前法。久后转剧,不可悉说,我但为汝略言之耳。’
佛语弥勒:‘汝等各善思之,转相教诫,如佛经法,无得犯也。就是释迦牟尼佛把自己灭度之后在世间上的变化,人民争相为恶、虚伪这样的一种事实给大家揭示出来。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人寿百岁,我们今天每过一百年减一岁,离现在二千五百多年了。所以我们现在的社会比释迦牟尼佛在世的道德伦理还不如。我们现在社会进步,物质发达了好像是个进步的社会。佛教的观念不是,道德观念一天一天伦落。什么都是科学,盲目地科学,所以慢慢地拿这些科学把这些文化扫尽了,是恶法的增长。所以在我们这个时代是简洁社会,所以释迦牟尼佛说我去世后,经道渐灭。所以说他涅磐之后,人民谄伪,所以在正法的时候,修证还有人,四禅八定,小乘果位还有人。末法时代慢慢证果的人就少了,佛法慢慢就开始灭掉了。
以前唐朝的时候,佛法多兴盛,三藏十二部经典不断地翻译过来。那些大德为求佛教的经典,多少人西行取经。一样地前赴后继,从不后悔。那时候人们对经法的需求是多么的虔诚热烈。经法再传到中国来,天台五教,三论等等一切各宗各派开始建立起来。佛法达到前所未有的兴旺。慢慢地这些经典不去看了。大藏经究竟是什么样的,没看过。这一辈子你能读多少部经呢?所以这些经慢慢地就开始成了文物,摆在那里供佛,自己从来不去看。十年二十年那些书都坏了,没人翻过。今天好多人就说三藏十二部经典不管用,我只念阿弥陀佛了,经法就灭掉了,很久没有人去看了,那些经放在藏经楼上,存在相当于不存在。所有的修行法门都在经典当中,但我们从来不去研究,这就是经道渐灭的现象。人民谄伪,哪个有钱就围绕哪个转,现在这种心思越来越重,我们却把这些当宝贝一样追求。没有真实的心,没有诚恳的心,相互之间虚伪,表现上说得很好,但实际上呢,不是那么回事。
人民谄伪,复为众恶。没有多少人给你讲经说法,没有多少经教你怎么样对治烦恼,相反教你去为恶。现在娃娃很小就学会了很多东西。在报纸电视游戏上,学会了行恶作端的事情。所以说由于不信佛法,经道灭亡,善知识远离于我们,没有人给我们讲经说法了。我们住在寺庙里干啥呢?造业,什么时候能脱离轮回呢?所以我们往在寺庙里盗贼,我们不是一个真正的出家人,我们还把自己放得很高,我就是法师,我就是师父,我就是出家人。是不是一个真正的出家人呢?佛法慢慢地开始灭亡了,佛法的载体寺庙慢慢地也不具备条件了。一个一个的寺庙已经陷入于作恶多端的场所,一个一个的出家人,师父们,居士们成了行尸走肉,不是信的佛法。表面上看起来很热闹,但与佛法无关。明明我们进入佛门是修行善法的,但在佛门里比外面的恶法还厉害,那就是颠倒,我们要从自身上开始检查。现在的师父说这样环境不具备那样环境不具备,你能不能有出离众恶之心?没有出离众恶之心,你做恶事就可想而知。你没有知识,没有善知识引导于你,你怎么不做恶事呢?我说全国各地,现在真正能讲经说法,如知如量地修行,有道德气氛,我算了,现在寺庙很多,但真正的有几个道场在提倡修行?内江开放的就有七、八十个,没有开放的小庙就有二千多个。那些寺庙拿来挣钱的,借道场而做恶事,这是罪过无边。知法犯法,因为五恶而生五痛五烧。我们把这种恶做起来,善事不知道做了,丧失了内因。
五烧五痛,还如前法。久后转剧,不可悉说,由五恶生五痛五烧。久后转剧,越来越厉害。要防止慧星来撞地球,我们要主动去干预要考虑,不考虑到一撞到地球,人就完了。现在科技在想怎么样主动去转变这些东西,我们也要想怎么样来振救自己。把恶业的习气撞开,你撞不开的时候,这样的果报轮回无尽,不可悉说。
我但为汝略言之耳。释迦牟尼佛说我上面所讲的仅是简略地讲。
于是弥勒菩萨,合掌白言:‘佛所说甚善,世人实尔。如来普慈哀怨,悉令度脱,受佛重诲,不敢违失。佛告诉弥勒菩萨,你们听经闻法要想清楚,你是要痛苦还是要快乐,你是皈依三宝还是皈依你自己的烦恼习气。想一想这样的道理。当你想明白了,如佛经法转相。自己不要犯这些因果戒律,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转相交接。我们看还有这么多父母亲跟我们轮回生死,我们拿佛教的经法来救度于我们自己,救度于我们的众生父母。我们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这些佛法,所以我们现在不要看外在的环境,就是真正有修行人的时候,你也很难看出来。好在我这一个人还老实一点,我差不多都在这里住的,不知天下的环境不具备,我只认为我们现前这个环境稍微不具备一点。外面好象都是修行的环境,这个时候好象还好一点。到处走过的人,说天下好象没有净土了。环境是我们自己造就的,我们首先要造就的就是我们自己的环境。不要光是去报怨,我们处在这样的世界当中,环境不具备,就要从我们自心开始营造这样的环境。首先要建立小环境,依照经法来建立道场。无量寿经教我们方法,为善去恶,以善攻恶,这个方法并不难。从我们自己身口意三业,开言吐语,待人接物,把自己三业道场建立好。我们自己一心一意,专心办道,走到哪里,哪里都是环境。自己没有闲心,自己一心一意,就好象失去了什么宝贝,时时刻刻在找寻,周围的人在干什么他不知道。
古时候一个国王他请一个法师去应供,故意地让一些年轻美貌的女子穿得非常暴露在法师面前绕来绕去。这个法师自信道场建立起来了,对这些全然不顾。国王就很怀疑,问怎么这么多美女在你面前你不动心。禅师说我不知道这些是美女,我没有其它心思。你不相信,你把一个判了死刑的人叫出来,你叫他端满满的油,你叫他端多远,油如果没有倒出来,你就放了他。于是国王就叫了一个死犯,叫他试了,这个囚犯走的路上年轻美女一路,这个囚犯端着油走过去了,油都没有倒出来一点。国王很惊奇,说你在路上没有看到美女吗?他心不在焉,在保命啊。求生的本能,让他一心一意地端着油,周围载歌载舞听不进去,没有。修道的心啊。我们今天心怎么样才能成就这样的地步?修行达到这样的地步就成功了。边念佛边看美女,看外面,听了经,晚上你去吃肉,你怎么修?所以表面上是修行,浪费了这么多时间,原因是我们的道场的心没有建立起来,自信道场没有建立起来。所以说这个是非常糟糕的。所以说我今天要能善巧地思维佛的语言。能深入思维佛讲说的道理。时时刻刻要刻一个死字在自己额头上。像自己失掉了什么,一口气不来,就像被黑白无常抓去了,非常恐惧。我们现在没有恐惧。这是非常艰难的。这是释迦佛把自己灭度之后,这个世间上的情形给我们举出来。释迦佛灭亡之后,吾去世后,经道渐灭,人民谄伪,复为众恶。五烧五痛,还如前法。这样的世界我们想跳脱出来都很艰难。我们要能早一点发出离心,解决自己的生死大事,痛念无常,这样我们才有希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能跳出这样的生死。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