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论讲记 卷二 观行品 第十三

  观行品第十三

  这是外人有问题,外人说:佛说过世间皆苦,你说一切法空。不对!苦有自作,自己作;有他作;有自他共作;有无因作。

  这个错误和前面讲得差不多。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一切法无生。「作」有生的意思,执着生法就是执着「有」法。

  龙树菩萨就回答了:

  「自作及他作共作无因作

  如是说诸苦于果则不然」

  「自作及他作,共作无因作。」四种作法。「如是说诸苦,于果则不然。」我们知道果法是因缘生,法不孤起,因缘而起,自作、他作、共作、无因作都违反因缘生。

  既然果法是因缘所生,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都是空的,你怎么能说苦是有呢?

  下面继续破他。

  「苦若自作者则不从缘生

  因有此阴故而有彼阴生」

  「苦若自作者,则不从缘生。」苦不自苦,因缘生苦。要是自己作,不从缘生了。「因有此阴故,而有彼阴生。」五阴身心,身心就有两种苦:身苦、心苦。人死了,堕落畜生道,苦了!或者堕落饿鬼道,苦了!都是因缘所生。「有此阴」,有人道的五阴身心,「而有彼阴生」,才有畜生饿鬼道的五阴身心。假使苦要是自己作的话,不从缘生了。那人道投生饿鬼道、畜生道,就不合道理了。

  「因有此阴故」,就是有人的五阴身心、天的五阴身心,「而有彼阴生」,才有饿鬼、畜生、地狱的五阴身心。六道里头有三道是乐,人、天、阿修罗;有三道是苦,地狱、饿鬼、畜生。有天、人、阿修罗的五阴身心,才有地狱、饿鬼、畜生的五阴身心啊!

  这么说起来,不是自作苦。

  外人抓住机会了,他说,既然是此五阴身心有,才生出彼五阴身心,那是说他作啊!苦是他作的。

  龙树菩萨就说了:

  「若谓此五阴异彼五阴者

  如是则应言从他而作苦」

  这一句按照我们习惯,他的话还没讲完。他的意思:如果有此五阴,差异彼五阴,那么说应该可以说从他作苦。可是实际上没有差异,此五阴就是他五阴,没有差异。此五阴为因,他五阴为果,因赅果海,果彻因源。全因就是全果,全果从全因来。不可能一部分因成果,一部分因不成果,不可能的。也不可能一部分果从因来的,一部分果不是因来的,不可能的。

  我们举个例子说:海里的水是因,起万重浪是果。可是实际上,全部分的水就是全部分的浪,全部分浪都是水。不可能水成一部分浪,不成其他部分浪,不可能的。

  第一重浪水成,千万重浪无不是水成。所以华严宗说,因赅果海,果彻因源。要是这么说起来,怎么会从他生呢?他没有差异嘛!

  根据这个道理,我们可以懂很多的道理。举个例子说吧!佛有佛的智慧德相,我们也有,和佛一样。怎么知道呢?因为佛是众生成的嘛!所以佛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被妄想障住,不知道就是了。佛具大神通,我们也有大神通。什么原因呢?有众生的五阴身心,才有佛的法身。

  或者有人说,你说的不对啊!因为五阴身心不是法身,你怎么能说,有众生的五阴身心,才有佛的法身呢?

  你没有想一想,五阴皆空嘛!五阴皆空,那个空不就是法身吗?所以如果是此五阴、彼五阴差异,可以说从他作,可是此五阴、他五阴没有差异,怎么说彼作苦呢?不是从他作。

  我问大家,苦从那方面作啊?谁知道?苦没有作啊!一切法空故,一切法无生故,怎么有苦作呢?

  它也不是自作,也不是他作,也不是自他共作,也不无因作,一切法无作。你如果懂了这个道理,称为无作三昧

  因为什么没有作呢?一切法空嘛!空就没有作。你明白这个道理叫空三昧。

  一切法没有作、空,所以不可以愿求;愿求一切法,就违背这个道理了。那叫无愿三昧。

  下面龙树菩萨再深入讲解了。

  「若人自作苦离苦何有人

  而谓于彼人而能自作苦」

  苦是什么呢?苦是五阴。五阴是谁?五阴就是人。人是谁?人就是五阴。离开五阴没有人,父母生我,生我五阴身心。如果离开五阴身心,求人不可得,所以五阴就是人。怎么称为人呢?因为它是五阴身心,没有五阴身心就没有人。

  举个例子说。譬如你,你是五阴,如果说离开五阴有你,你在那里?离开五阴,拿世间法讲句话是抽象,没有东西嘛!大家懂了没有?如果离开五阴有我,父母没生我以前,我在那里?

  这个法出来两种法,有谁会到了没有?五阴现身心,假,假相。既然是假,没有自性,没有实在的就空,叫真空。

  所以我们看龙树菩萨破他,原来根据真空妙有、妙有真空说。真空,没有自作;妙有,假相,也没有自作。所以他:「若人自作苦,离苦何有人?而谓于彼人,而能自作苦。」

  《心经》讲过,谁会到了?《心经》怎么说?色即空,因为色是假相,假的不是真实就是空;空即色,空不是断灭空,因为它是假相才说它空,所以空就是色。

  大家想想,这是不是那个道理?所以说「离苦何有人?」离开五阴,没有人。离开苦,苦是五阴,人是苦者。离开苦,没有苦者;离开苦者,没有苦。

  大家想想,这和以上所讲的各品,一个道理嘛!他不过怎么呢?他把一句话变了很多方式讲就是了。

  既然苦就是人,人就是苦,那怎么能说人作苦呢?人不作苦,什么道理?对待空。对待空,不是说没有苦,没有人;有苦也有人,因缘假。

  大家掌握住这个要点,《中论》不过讲因缘假就是空,空就是因缘假,不过讲这个东西。二十七品,它换了很多方式讲就是了,从各个角度看。

  下一偈:

  「若苦他人作而与此人者

  若当离于苦何有此人受」

  上面一颂说自作不成功,因为苦和人是一个,这一颂说他人作苦也不成。他的道理,都是用五阴就是人,人就是五阴,都是用一个道理。

  如果苦是他人作的话,「而与此人者」,他人作的苦,送给这个人。那么说的话,「若当离于苦,何有此人受?」离开苦没有此人受嘛!此人就是苦,苦就是此人,对待空。仔细看,他还是说五阴即人,人即五阴。《心经》讲五阴皆空嘛!所以五阴皆空,空即五阴,是对待空。

  我们把它倒装看,离开苦,没有此人受。换句话说,离开五阴,没有此人。那这么说起来,你说他人作,离开苦没有此人,谁受呢?谁受这个苦?所以他人作,而与此人者,不合道理。

  「苦若彼人作持与此人者

  离苦何有人而能授于此」

  这是说离开苦,没有人。既然没有人,此人不能受。没有人,别人也不能把这个苦给他。这个意思和上面那一颂是一样。上面一颂,没有此人受。这一颂,要是离开苦,也没有彼人把这苦给别人。

  到这里了,自作不对,没有此人受嘛!他作也不对,没有人能把这苦给别人嘛!自他都破尽了。

  我们把破自作、他作讲完了。下面还是破自作、他作。

  「自作若不成云何彼作苦

  若彼人作苦即亦名自作」

  自作苦要是不成功的话,怎么能说彼作苦呢?你没想一想,彼要是能作苦的话,也就是自作苦啊!这个道理是一样的嘛!因为什么原因呢?自对他讲是自,他对自讲,那个他还是自啊!

  大家懂这个道理没有?你想一想,这个道理就通了。我对你讲,我是自,他对你讲,他还是自。所以他说:「自作若不成,云何彼作苦?若彼人作苦,即亦名自作。」

  我们今天讲到这里。其实这个道理都是我们迷惑,因为我们受的教育:自、我、他,不能改变,其实是我们错误的观念。你想一想,我对他讲,我是自;他对他讲,他也是自啊!是不是这个道理?

  我不能支持了,等我身体好了,多和大家讲一点!

  「苦不名自作法不自作法

  彼无有自体何有彼作苦」

  这是说法不自作。现在讲,他也不作。我们知道苦是怎么来的?苦是因缘来的。因缘来的,没有自性。没有自性,所以不自作。既然没有自性,也就没有他性。因为他性对他来讲也是自性,所以也不他作。

  它这首偈里头,少用文字,有省略。

  首先讲苦不是自作,因为法不自作法。什么是法呢?色受想行识是法。不自作法,怎么不自作法呢?法没有自性嘛!法是因缘生的,没有自己的性质,没有自己的性质是没有这个法啊!所以不自作法。

  既然是法不自作法,彼亦不作苦。彼是什么?彼就是法嘛!法没有自性,彼亦没有自性啊!没有自性是空,空怎么能作苦?所以他讲「彼无有自体,何有彼作苦?」

  这个「彼」就是上面说的,苦不自作,亦不从他作,因为他没有自性嘛!没有自性,怎么能作苦呢?所以他说:「彼无有自体,何有彼作苦?」他没有自体,怎么会有他作苦呢?

  这首偈里头,他把自作苦、他作苦都破尽。

  第一句,他说:「苦不名自作」,没讲出原因来。第二句讲原因,「法不自作法」,因为他前面讲过,果法是因缘生嘛!因缘生无自性,无自性就空。所以法空,不自作法。如果有人说法空,空作空,那不等于废话吗?

  既然是法不自作法,没有自性。彼也是法,也没有自性,所以他说「彼无有自体」,没有自己的体性。没有自己体性是没有这个法啊!所以他最后一句讲「何有彼作苦?」怎么会有他作苦呢?

  这偈把自作、他作破尽。

  再看下一偈。下一偈,他也省掉文字了。你要深深体会他的意思,你要是依文解义就糟糕了。

  「若此彼苦成应有共作苦

  此彼尚无作何况无因作」

  他说「若此彼苦成,应有共作苦。」因为上面破过自作、他作,根据上面那一偈来的。假使自作、他作这个苦成功的话,那么可以说有共作苦。他省掉一句说「自作他作都不成功」嘛!

  既然自作、他作都不成功,所以他说「此彼尚无作」。自作苦、他作苦不成功,都不能作,何况无因作?他这一偈很明显省掉很多文字。自作苦、他作苦、共作苦是有因作苦,有因都不成功,何况无因呢?所以他直接讲了「此彼尚无作」,都不成功作苦。「何况无因作」,有因不成功,何况无因呢?

  他的要点在那里呢?大家掌握他的要点:苦这个法是因缘成功的。因缘成功就无自性,无自性就空;空就是因缘成功,所以因缘成功就是假。还是那个要点。

  你要是走对路就容易了解,如果偏执有法,就糊涂了!

  看他最后一偈。

  「非但说于苦四种义不成

  一切外万物四义亦不成」

  「非但说于苦,四种义不成。」非但说苦自作、他作、共作、无因作不成功。「一切外万物,四义亦不成。」外万物,他是换了一个名词,外万物就是「法」。我们要会,直接给它说,一切外万法,四义亦不成。一切法自作、他作、共作、无因作都不成功。

  大家看出来他的原则根据那个讲的?前面讲过,有谁看出来了?这就是:「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一切法无生。」

  这个「作」就是生的意思,他这是讲无生法。大家想想就知道了,无生怎么有作?一切外万物,都是这个道理。四种义不成,这是讲前面讲的无生法。

  怎么入无生呢?一切法空,所以无生。在大乘、小乘都修无生,空三昧。空就是无作,无作三昧。无作无愿,就是无愿三昧。因为空法、无作法,你于其中有什么愿求呢?有愿求的都是傻瓜,所以它叫无愿三昧。

  这一品(观苦品),讲到这里讲完了。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