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内律要决二意
第四内律要决二意(一明五篇戒灭不灭相。二明十恶十善业灭不灭相)
第二别明善恶业现者。行人系心思惟诸佛实法。至心精勤加其功德。有种种善恶业现。
一明犯五篇戒灭不灭相者。若业相现者。行者若于梦中及行坐中。若见无头无手无脚。或见无衣深坑。及余破器。当知是犯初篇戒相。行者若于梦中及坐中。若见人无耳鼻。身体缺破诸根不具。及诸秽器。或见多欲男女。生染污心共相抱持。当知是犯第二篇戒相现。行者若于梦中及行坐中。若见形容憔悴着垢腻衣。及乘破车畏身堕落。见已忧愁。或见身体无衣缆缕破坏。当知是犯第三篇戒相现。行者若于梦中及行坐中。若见破钵空器黑色衣裳。或见酒浆非时食啖。更相排荡。当知是犯第三篇中九十事戒相现。行者若于梦中及行坐中。若见所有境界暯暯不能明净。心不悦乐身体沉重于所行行不得滋味。当知是犯第四篇提舍尼戒。及前后方便。六聚及七聚破戒相现。善相现者。若见恶相已至心忏悔。破戒罪灭已善相即现。夫欲修道受法。先须净戒。戒若清净法得增长。随轻重之相悉现在前。行者若于梦中及行坐中。若见头戴宝冠。身被璎珞。身相微妙。当知即是行者忏悔初篇戒净相现。行者若于梦中及行坐中。若见宝鬘在行人顶上。或见端正之人诸根具足。当知忏悔第二篇净戒相现行者若于梦中及行坐中。若见细滑薄衣。或见严整行人。执持衣钵威仪清净。当知行者忏悔第三篇戒净相现。行者若于梦中及行坐中。若见完器鲜白。色衣僧事和合。或见清净饭佛及僧。当知行者忏第三篇九十事戒净相现。行者若于梦中及行坐中。若自觉身柔软举动轻利。于所学法心生欢悦。当知行者忏第四篇戒净相现。及前后方便。第六第七戒净相现。略示出五篇一翻善恶相。其间子细自非行证口决岂可文载
二明十恶十善业灭不灭者。行者业相虽复众多。不出十善十恶。行者藉忏悔力故。皆现在前。十恶业者。行者若于梦中及行坐中。若见境界粗恶。众人执持刀杖更相残害。或见人畜来索命。或见断道嗔骂。或见多病人寿命短促。当知是杀生业相现。行者于梦中。若见滓粕垢秽衣裳服饰。或见杂衣宝物来在脚下。或见仓库破坏。或见自身荒怖处黑山岩穴。或见贫穷人来。或负他债。当知即是偷盗业相现。行者若于梦中及行坐中。若见大山岩青色崩颓堕落。断遏道路。或见大水浩漫。或见染境掫臆。遮断不得通。或见对境即起染心。或见眷属非法。当知是淫欲相现。行者于梦中及行坐中。若见粗恶之事。更相诽谤。或被他诳惑迷失正路。虽自有理枉抑不申。当知是妄语业相现。行者若于梦中及行坐中。若见两山障阂音信不通。或见亲友离隔眷属不和。当知是两舌相现。行者若于梦中及行坐中。若闻恶声振吼。心怀惊怖无处自容。或见有人骂言。汝欺我我今报汝。或见有人更相斗诤。当知是恶骂相现。行者若于梦中及行坐中。若见吐气出口下如糟粕。或见自口发言吃涩不出。设有音辞不自明了。以告前人人不信受。当知绮语业相现。行者若于梦中及行坐中。若见云起犹如黑风。或见多欲之者贪着果报。或见五尘境界纷乱在前。或见自身陷没不能自出。当知是贪欲相现。行者若于梦中及行坐中。若见七宝山云雾覆蔽。变成土石。心生怖畏。或见有人挥手打捶忿恨恚怒。或见人来为作恼乱。或见有人来牵衣将去。悔谢不解。或见毒蛇遍地吐毒向人。当知即是嗔恚相现。行者若于梦中若行坐中。若见杂砂砾石坌污行人。若见前境覆如断云来闇。行人令心路冥塞不知趣向。或见黑象交横。或见边地之人不信三宝。心怀谄曲犹豫。或见退戒还俗。当知即是邪见相现。此略出十种粗事。十恶业相现。行者若见如是恶已。若能至心忏悔。十恶业灭。尔时善相自现。行者若见黑色变为白黄色。众生相视其心悦乐敬爱无厌。当知是忏杀生业灭相现。若见宝树华果具足。或见诸财物。众人互相赏遗。当知是忏盗业灭相现。若见莲华满阎浮提。或见众人皆从华化生。或见前人为说清白之法。当知忏淫业灭相现。若见有人示七宝城。城内人民示其精妙堂舍。其心欢喜转面余方亦见。当知是忏妄语业灭相现。行者若见众集聚说和合法。聚会欢娱庆乐。当知是忏两舌罪业灭相现。若见大路净洁。远行人归慈心慰问。如父如母。或闻称赞三宝音声。当知是恶骂业灭相现。行者若见善知识诫劝精进。说真法要心生信乐。如说修行。当知是绮语业灭相现。行者若见身受大苦恼。忽自警悟。皆是计有身心。为众苦之本。骨节虚假种种诸虫。自见己身。如大地狱一切火然。焚烧净尽。当知是贪欲业灭相现。行者若见一切憔悴众生。变成端正和颜相向。天开日现一切光明。或见枯木茂盛。当知是嗔恚业灭相现。行者若见如意宝珠雨一切宝。众生采用无尽或见比丘执持应器爱乐心生。或见比丘为说胜法。呼之共入三昧。当知是邪见业灭相现。良由行人忏悔功成十善标相现已无量。何况其中现相百千万品不可具述。问曰。相貌无量。行者修行各别。得法亦异。何一类耶。答曰。初云略示。行者令知行道有此境界。直明五篇中一戒七支犯相。或缘贪起。或缘嗔起。或缘痴起。三七二十一犯相。有二十一持相。亦二十一初受戒时。始从阿鼻狱上至佛身。遍三千大千世界有情无情。皆发无作戒。约一戒明持犯众多。乃至大小乘不可说不可计微尘无边故。持犯相亦无边。或标相。或现相。不可文载。行者若自久行。或教人行。如上方法一一成就。自他既明。与经中皆合。佛不虚说。唯除不至心及缘不具。非可如何。若此救急之法。定能灭罪增寿长福。若无如是知识。及新学三昧心强行者。此则如经中明得遮道法。如不善咒捉于毒蛇。十恶十善及障道法。亦不可计。行者尔时自以智力斟酌。或他为决疑。莫见一相应生邪见。何以故。相相不同隐显轻重有异心。若明了如镜净好丑自现。问曰。诸法实相无有善恶之相。云何行诸佛实法而有相现。答曰。诸法实相无相。能示世间之相。行者行道不念相不念无相。但观心实性。心净则一切法净。心尽则一切法尽。但心心增上功成相现。喻如水盆处之密室。虽无心分别而众相自现。问曰。相现之时真伪难知。云何可得别识而取舍耶。答曰。真伪实自难识。若好知识自为决定。虽然行者四仪一切相不得取。不得舍。若念想观除能见般若。若取如人取虚空。若舍如人舍虚空。平等法界亦复如是。修行分中广明条教。此不可载矣。
- 上一篇:念佛往生毋需圆伏惑业,但需临终暂伏烦恼
- 下一篇:第三禁法者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