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教义卷第二
四教义卷第二
第四约四教位。分别净无垢称义者。即为六意。一约三藏教位。明净无垢称义。二约通教位。明净无垢称义。三约别教位。明净无垢称义。四约圆教位。明净无垢称义。五约五味以结成。六明约经论辨位多少。第一约三藏教位明。释净无垢称义者。寻佛三藏夫趣缘多种。最寻其正要不出四门入道。其四门者。一者有门。二者空门。三亦有亦空门。四非有非空门。但四教各明四门。虽俱得入道随教立义。必须遂便。若是三藏教四门。虽俱得入道。而诸经论多用有门。通教四门虽俱得入道。而诸经论多用空门。别教四门虽俱得入道。而诸经论多用亦有亦空门。圆教四门虽俱得入道。而诸经论多用非有非空门也。今明三藏教四门入道。正用毗昙有门。以判位也。若论逗机化物。赴缘而说四门。岂可偏用明义。随便事须如此四门义。至下辨体中当略解释。今就三藏教有门。明入道阶位。即是毗昙论主之所申也。约此有门明位。释净无垢称义。即为三意。一略开三乘。二明三藏教。三乘位不同。三释净无垢称义。一略开三乘者。佛于生生不可说非三之理用四悉檀。约苦集灭道。开三乘教门。赴三种行人之根缘。令同得灭谛涅槃也。故法华经云。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为求辟支佛者。说应十二因缘法。为求菩萨者。说应六波罗蜜法。令得三菩提成一切种智。若声闻小乘教门。苦谛为初。观四谛入道发真无漏。断正使尽位证罗汉。具足三明及八解脱。既无慈悲而不能度物现身而入涅槃。故大智论云。如獐在猎围惊怖跳出都不顾群。今约此判净名位也。若缘觉中乘教门。集谛为初。观十二因缘发真无漏。断三界结尽侵除习气。具足三明及八解脱。虽有小慈悲不能度物。亦于一世即入涅槃。故大智论云。如鹿在猎围惊跳自出。虽顾盻群怖不停待。今亦就此判净名位。若菩萨大乘慈悲弘誓。不舍众生。为物心大。教门以道谛为初。修行六度化一切众生。共出三界至成佛果。利益功圆方入涅槃。故大智论云。如大香象在猎围。虽遭刀箭拥待群共出。此是大士位怀物故。须约此判净名位也。问曰。此说不思议大乘瞻卜之教。何须说小乘除粪器乎。答曰。今欲明小乘法。远因以明除粪之器者。不无诸所为。今略出十意。一为用故。如维摩大士为诸国王长者。说无常不净苦空之法。二为破故。如破十大弟子五百罗汉。如先有砧方可用锤。三为摄受故。如室内所明说身有苦。而不乐求涅槃。又云。亦不可与声闻支佛。而相违背。四为会通故。如大品经广乘品会宗品所明。五为开密故。法华经云。决了声闻法是诸经之王。涅槃经云。为诸声闻开发慧眼。故六为末代世听学小乘经论观行之人。未善通达。若为外人邪见人内邪见人所破即便退没。七为破末世僻说。小乘大乘教人。坏乱佛半满正教。所以者何。如有人言。毗昙见有得道。成实见空入道。道非有无何得言见有见空得道也。是则两论申佛小乘有空教门。便成无用。中论何故。言欲闻声闻入第一义也。是则翳佛四枯之教。八为破末世坐禅。内证豁虚解慧开发。或同尼揵破戒行恶。食粪裸形。谓是大乘。或复持戒坐禅。同彼郁头蓝弗。是且空修梵行也。九为令今一家义学。善别内外猛浪之说。明识大圣枯荣教门。十为令一家坐禅学。别识一切内外邪非。精通大小乘观。取舍得真正入佛道也。二明三藏教三乘位不同者。即为三意。一明声闻乘位。二明缘觉乘位。三明菩萨乘位。一明三藏教声闻乘位者。但三藏教具有四门。今正约毗昙有门解释。次下别略明空门辨位。就有门明位即为二意。一明七贤位。二明七圣位。一明七贤位者。一者五停心观。二别想四念处。三总想四念处。四暖法。五顶法。六忍法。七世第一法。是为七贤位也。通言贤者。邻圣曰贤。此七位者。皆是非学非无学等智似解。能伏见惑。因此似解能发苦忍真明。故云邻圣曰贤。今解贤者名直善也。一切天魔眷属及诸凡夫。皆以爱着之心修善。一切外道皆以邪见心修善。此等虽复修善。虚伪邪曲不名为直。今佛弟子七种行人。皆明识生灭四谛理。知爱论见论皆邪曲。伏此爱见邪曲之心。用正信直心修诸善法。故名直善也。复次一切爱论所诠。皆有生灭之理。天魔眷属及诸凡夫。所不能见。是故流转生死犹若轮环。又一切见论所诠。皆有生灭四谛之理。六师外道悉不能见。是故流转生死犹若轮环。故涅槃经云。我昔与汝等不见四真谛。是故久流转生死大苦海。今佛法七种行人。从闻生解解明识此二种生灭四谛。故得信心正直。以此直心修诸善法。即是直善故通名贤也。问曰。云何名为属爱生灭四谛之理。答曰。行人一期果报。即是属爱之果。具有三苦故名为苦。苦理审实不虚名之为谛。若于此苦果。无明不了爱着此果。起诸恶业。能招聚三途剧苦之报。又爱着此果起诸善业。能招聚修罗人天生死之报。此二结业。能招六道二十五有生死苦报。通名为集。集理审实不虚名之为谛。若能观此报身。修戒定慧四念处三十七品。通至涅槃名之为道。道理审实名之为谛。属爱烦恼善不善业。三界二十五有因灭名子缚灭。舍此报身。永更不受三界二十五有苦果。名果缚灭。此二种灭名之为灭。灭之理审实名之为谛。问曰。云何名为属见生灭四谛之理。答曰。众生一期报身。具有三苦名之为苦。苦理审实不虚名之为谛。迷此报身。起身边二见四见六十二见。即是无明爱取。因此若起恶业。则能招聚三途苦报。又因此若起善业。则能招聚修罗人天生死报果。此二种结业。能招聚六道三界二十五有生死苦果。故通名集。集理审实不虚名之为谛。若能观此诸见污秽。善不善五阴。修戒定慧四念处三十七品。则能通至涅槃名之为道。道理审实不虚名之为谛。若身边二见灭。则一切八十八使烦恼业灭。得须陀洹果。超过之人三界思惟十使灭。则九十八使业烦恼灭。是则三界二十五有因灭名子缚灭。舍此等业报。毕竟不生三界二十五有名果缚灭。此二种灭名之为灭。灭理审实名之为谛。今明此诸见四谛。并长爪所迷末代讲说。横释四谛名义审实为委悉。竖而明之未必深见此意。故以邪为正。以正为邪。以浅为深。以深为浅。世出世法混滥无分别。听讲坐禅。若明识此意。即于佛法得正信分明。归依三宝。道心自然而发。专求离苦涅槃。终不染著文字语言无益诤论。贪世名利眷属果报也。此之七贤。三是外凡名干慧地。四是内凡则是性地。若外凡已前未必能归心三宝。岂识爱见四谛修五停心耶。皆名为邪定聚众生也。若干慧地名不定聚众生。若性地名正定聚众生也。一明初贤五停心观者。一阿那般那观。二不净观。三慈心观。四因缘观。五界方便观。此五通言停心者。停以停止为义。亦名五度门观。若人归依三宝受佛戒法。名佛四众弟子。若闻生灭四谛之教。因此发声闻心。欲观四谛离生死苦求涅槃乐。但此以五种烦恼散动不定如风中灯。当修五种观法。五种观法者。一数息观。二不净观。三慈心观。四因缘观。五界方便观。问曰。何不依数人说不净观为先。答曰。今依禅门辨次第也。以病增先后随人。不须定执前后次第也。问曰。此五种观法。为对五人为对一人。答曰。横对五人竖对一人。一人随病多少对不定也。此五种观法。对治五不善。即有五意。一对治二转治。三不不转治。四兼治。五亦对亦转。亦不转亦兼治。一对治者。若觉观多者。对治数息。二贪欲多者。对治不净。三嗔恚多者。对治修慈。四愚痴多者。对治修因缘观。五者着我多者。对治修界方便观。若行者觉观等分烦恼偏重攀缘不住。当修数息。随息观息对治。相应则三种觉观烦恼止息。心不动散发诸禅定。定法持定心入出安稳。故名停心也。所以者何。修安般念定有三种。一名始习行。二名已习行。三名思惟已度。一数即是始习。行二随即已习行。三观即已度。复次数随观皆名始习。行得三种欲界未到地定。名已习行。发诸初禅定名已度。余不净观等四停心法。亦当如是分别。心既调停乃可习观。犹如密室之灯。入道根本无过此五法也。若心不住。或须转治不转治等及发诸禅功德。具如次第禅门界方便明也。行人随成一观心得停住。即入初贤位也。问曰。此处何故。不说念佛三昧为五种耶。答曰。开因缘观。生界方便代也。界方便与小乘念诸佛相同。亦破境界逼迫障也。有人言。若作五度门无念佛名。若作六度门。即明念佛度。治等分障道也。问曰。若以数息不净等心得停住。为初贤者。今世人修数息不净等观。非但心住。乃发种种禅门境界。是初贤位否。答曰。若以爱见之心修初禅。乃至非想。尚非初贤。何况数息不净等心不得停住。乃发浅近诸禅而名贤也。所以者何。如经所说。多修福德禅定不修智慧。名之为愚。多修智慧不修福德禅定。名之为狂。岂可说狂愚人为初贤也。今明贤者本是直善人耳。问曰。何等名直善人相。答曰。此应四义简别。一者若人随爱见破戒。此非直非善故非贤人。如无目无足之人。不能到清凉池也。二者持戒禅定而生邪见。此善而不直亦此不名贤。如有足而无目。亦不能到清凉池也。三者生信心正见而破戒心乱。此直不善。亦不名贤。如有目而无足。亦不能到清凉池。四者若人信解直正得佛教意。持戒清净修阿那般那不净观等。得心停住。乃名直善初贤之位。如人目足备。故入清凉池。问曰。云何名为信解直正。得佛教意分别之相。答曰。如中论说。佛去世后后五百岁。像法之中人。根转钝深着诸法。求十二因缘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等决定相。不知佛意但著文字。今谓不知佛意者。佛知生生不可说有因缘。故亦可得说也。佛说生因缘生灭教门。赴缘化物者。意欲令众生离生死苦得涅槃乐也。若著文字分别诤竞。则为三界火宅所烧。此不得佛意也。今明欲知佛意者。若知三藏教门十意分明。必定出生死苦。得涅槃乐也。十意者。即是十法。名目具如前三观中辨。今略就此三藏教门解释。一信解正因缘法者。即是知不可说说无明因缘。出生一切法。破外人说无因缘生一切法。破外人说邪因缘生一切法。种种颠倒妄计邪僻也。二真正发心者。惊觉无常之火烧诸世间。一心乐求涅槃。不念世间名闻利养。如獐在猎围欲跳出也。三巧修止观。出世之行者。如人乘马亦爱策也。四破诸法遍者。观因缘生灭。破一切爱见戏论诸法遍也。五善知通塞者。知一切爱见之法。皆有道灭之理名之为通。悉有苦集名之为塞也。六善修三十七品调适者。于诸爱见不动。而修性念处及八正道也。七善修助道法者。即是修五信。入十二门禅九想八背舍。深入共念处缘念处等诸善对治助道观法也。八善知次位者。善识七贤之位心不混滥。破增上慢成惭愧有羞僧也。九安忍成就者。能忍内外强软二贼三障四魔也。十顺道法爱不生者发外凡内凡种种之顺道善法。心不爱着也。末代求声闻乘行人。知此十法信解分明。不着一切文字戏论。为求实慧修五停心。入初贤位。即是善知佛教意。二明别想四念处位者。即为七意。一明念处。是佛法入道要门。二略释四念处名。三分别三种念处不同。四明为破三种六师。五明为成三种罗汉。六明念处观法。七正明念处位。一明念处是佛法入道要门者。如佛在双树间将般涅槃。阿难请问。佛去世后诸比丘。依何而住依何修道。佛答阿难。若我在世及灭度后。诸比丘依波罗提木叉。住念处修道。当知五停心观成得入初贤。即是依尸罗清净。名摄根之戒也。是故数人说欲界定。为十善相应心。若依未到地。发初禅即是定共戒也。佛法虽有种种法门。而佛遗言。但属依念处以修道也。若离念处。观虽复布施持戒忍辱精进。诵经行道头陀坐禅。听读多闻讲说教化。皆不得入正道。故佛劝令依念处修道也。二略释四念处名者。四念处亦名如意止。即是观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一切诸法中。各观身受心法真实智慧。真实智慧者。破四法四倒四食四识四住四魔之智慧也。一身念处。二受念处。三心念处。四法念处。一身念处者。一切内外色阴名之为身。观身智慧名之为念。明见不净破净颠倒。名之为处。是为身念处。二受念处者。一切内外受阴名之为受。观受智慧名之为念。知受悉苦破乐颠倒。名之为处。是名受念处。者。一切内外识阴名之为心。观心智慧名之为念。见一切心无常破常颠倒。名之为处。是名心念处。四法念处者。一切内外想行二阴。及有为法名之为法。智慧名之为念。见法无我破我颠倒名之为处。是为法念处。是四念处。有十二种观。所谓内四外四内外四也。问曰。四念处是慧。云何返从念受名。答曰。为初学用念持慧。不妄受异缘念为之增上。从念受名也。三明分别三种念处不同者。一性念处。二共念处。三缘念处。所言自性念处者。说诸不颠倒慧也如佛说修身观身观者是慧。念处者。所作事不妄受缘。故除自性过。故说念处。南岳师云。亦名慧行。亦名实观。缘理断结之正要也。所言共念处者。定与慧相共法。如佛说比丘善法积聚。谓四念处是为正说。南岳师云。亦名行行。亦名得解观。是对治事中善法。共正道断结色及诸数也。又能发诸神通也。所言缘念处者。一切诸法。如佛所说比丘一切法四念处。是为正摄受具足故。乃略缘故。南岳师云。还是性共二种念处。能观之智所观之境。合辨具一切法义也。若能分别观察。即发四无碍辨也。问曰。如杂心说。共念处断烦恼。非余自性念处。虽有略境界。彼不具足不能断结也。答曰。众生根有利钝。钝根结厚彼不具足不能断结。利根结薄虽彼不具足助道。性念处慧即能断结。复次如杂心明四念处。法念处断结。非前三念处。今明如禅经说。摩诃迦絺那修身念处。观成即得初果。何必定至法念处也。问曰性念处。但说慧数羸弱。云何能断结。答曰慧数不独起。岂不能断结也。问曰。若诸数随起。即是共义也。答曰。诸数随起有二种。一但是之缘理慧。诸数任运随起。此说性念处。二修诸数作助道善法。故说共念处断结。故佛说善法积聚。属共念处。助正道共断结使故。杂心偏说共念处断结。然利根人用性念处非不断结也。四明为破三种六师故。佛说四念处者此念处教出过三种六师之说。故能破一切外道也。若三乘行人。修三种念处得成就者。亦能破一切外人也。何等名为三种六师外道。一者一切智六师。二者神通六师。三韦陀六师。一切智六师者。邪心见理发于邪智辨财无碍也。神通六师者。得世间禅定发五神通。亦有慈悲忍力。刀割香涂心无憎爱。皆是根本十二门禅定力用也。韦陀六师者。即是博学多闻。通四韦陀十八大经。世间吉凶天文地理医方卜相无所不知。故名韦陀六师也。若此六师。内有邪一切智慧。外能神通转变。知世间吉凶通四韦陀。及十八大经无不知晓。是则各有智慧神通解。十六大国敬之如佛。为欲破此三种六师。故说此三种四念处也。一性念处。即破一切智六师。所以者何。外人皆依身边二见发一切智。谓得涅槃常乐我净。此即虫食木偶得成字。虫亦不知是字非字也。今佛说性念处观。即破此身边二见。不生四见六十二见颠倒。是故破一切智六师也。次明共念处。破神通六师者。外人但于根本四禅。发五神通。禅定既浅兼无理事观。故神力转变盖不足言。今佛说共念处。即能发背舍胜处一切处九次第定师子奋迅超越三昧发诸神通禅定。既深行力大所发神通无碍自在。变化无方摧诸外道。事如指掌。是以身子降伏劳度。差目连化河溺诸外道。皆是共念处观所成神通也。次明缘念处观。破韦陀外道者。四韦陀十八大经。皆明世间人天爱论见论浅近之事。佛说出世三藏。若名若义而彼经书所不记载。佛说缘念处观。缘佛所说三藏教门。出世名义法门道理。若相对比并岂外人之所见闻。故缘念处观破韦陀外道也。
五明三种念处成三种罗汉者。一若单修性念处。成慧解脱罗汉。二共念处。成俱解脱罗汉。三缘念处。成无疑解脱罗汉。所以者何。性念处即是缘理之智慧。念处相应发真无漏。即成慧解脱罗汉也。共念处共善五阴。成就背舍乃至超越三昧愿智顶禅。如此助道共正道令发真无漏。即得三明六通具八解脱。成俱解脱阿罗汉也。若缘念处。即是缘佛言教所诠一切阴入界。性共二种念处。能观所观名义。若在禅定观此名义。即发四无碍辨。名为无碍解脱大阿罗汉也。问曰。慧俱之名。乃是昙无德部非数家所用也。答曰。三藏教同俱用无咎。复次杂心偈云。慧解脱当知不得灭尽定。若得灭尽定。当知俱解脱。此偈明时不时有慧俱不同也。问曰。不应别说无碍解脱。九种罗汉无此名目。答曰。此出智度论。明欲结集法藏集千罗汉。皆得共解脱无碍解脱也。如辟支佛出无佛世。虽得缘觉道具三明八解脱六通变化。以不闻佛说法。故不得四无碍辨。若欲报信施之恩。但现十八变化。何况罗汉不闻佛说三藏教。而能自发四辨无碍。解释佛法无碍滞也。六明念处观法者。念处观法有三种。一性念处者。大智度论云。性念处是智慧性。观身智慧是身念处。受心法亦如是。解者不同。有但取慧数为智慧性。即是性念处。若南岳师解。观五阴理性名性念处。故杂心偈云。是身不净相。真实性常空。诸受及心法亦复如是说。观别想性念处。破四颠倒有二种。一破爱。二破见。一破爱性念处者。夫有生之类。无不爱着果报五阴。及外依报也。一身念处观者。观此内身有五种不净。一生处不净。二种子不净。三自相不净。四自性不净。五究竟不净。一观生处不净者。女人胎内生熟二脏之间十月住也。二种子不净者。揽他精血合为种子也。三自相不净者。身诸垢腻九孔流溢也。四自性不净者。观身不净。如明眼人开仓见谷粟观。三十六物不净充满也。五究竟不净者。此身若死。膖胀烂坏虫脓血露甚可厌患。若见五种不净破净颠倒。名内身念处。观外身内外身亦如是。二受念处观内有六根外有六尘。根尘合故生六识。六识生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观苦受是苦苦相。观乐受是坏苦相。观不苦不乐受是行苦相。若意根生三受同皆苦。即破乐颠倒名内受念处。外受内外受亦如是。三心念处。观此意识是有为属因缘故无常。先无今有今有后无。刹那念念生灭故无常。即破常颠倒。名内心念处。外心内外心亦复如是。四法念处。观内想行二阴因缘和合无有自性。起唯法起灭唯法灭。无人无我众生寿命。十六知见皆不可得。破我颠倒名内法念处。外法内外法亦复如是。此如成实大智度论明。是为性念处之初门也。二破见性念处者。即是观身边二见污秽无记五阴。即阴我离阴我。阴中有我我中有阴。捡我不可得。破二十种身见名之圣行。次别观边见五阴。所言性身念处者。即是色性也。色若粗若细悉是不净。粗色即是人身世界。细色极于邻虚。细尘若是粗细色常。是见悉依色。若见粗细色无常。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是见悉依色常即有见。无常即无见。亦常亦无常。即亦有亦无见。非常非无常。即是非有非无见。如是等四见。悉依色即是四边见色阴。若不知是边见色阴。生解执着戏论。诤竞从见起诸烦恼结使。亦因结使作起诸恶业。或因结使起诸善业。结业流转三界二十五有生死无际也。云何名为不知边见色阴之相。若是外人盲冥故。自不识边见污秽之色。各云是事实余妄语。计为涅槃常乐我净。此不足及言。但末代佛法学问坐禅之人。亦多迷此边见色。所以者何。如阿毗昙师言。毗昙是见有得道。折色至邻虚细尘。不可破尽。见此细尘有理即得道也。今谓此犹是边见有见污秽之色。若因有见生解。起诸结业流转生死。事同前说何关道也。故智度论云。若不得般若方便。入阿毗昙即堕有中。又诸成实论师皆云。见邻虚细色有者。此是调心之观。不能得道。若折此邻虚细尘空。得实法空。以见空故即能得道也。今云若见邻虚色空。只是空见边见污秽色阴。若见此生解起诸结业。流转生死事同前说。何关道也。故智度论云。不得般若方便。若入空门即堕无中。昆勒说。见邻虚尘色亦有亦无入道。过同前说。论既不来此土。无论可弘。无繁具出。但智度论云。若不得般若方便。即堕有无中也。但脱诸三论师。或云。道非有非无。何必毗昙见邻虚细色有得道也。成论复那忽云。见邻虚细色空得道也。今问若尔。见非空非有是得道不。若言得道。中论何故云。若言非有非无此名愚痴论。此是非有非无边见污秽之色。何关道也。答曰。用非有非无。破有无有无既破。岂有非有非无之可存。正道毕竟清净无说无示也。问曰。尔。与长爪及老子。明不可说何殊。今一家明性身念处不尔。若不见非有非无污秽之色阴。四谛之理名愚痴论。若知此是污秽之色。名性身念处。即开三念处门四念处门。开三十七品门。因三十七品。门见生灭四谛得寂灭涅槃。即是见有得道。是名于诸见而不动。而修三十七品。若知非有非无污秽之色。如幻如化毕竟不可得。本自不生。即是摩诃衍明身念处。具足一切佛法。如大智度论说也。此经云。于诸见不动。而修行三十七品。是为宴坐。复何须舍非有非无。以尽净不可说为得道也。故思益经云。譬如有人欲舍虚空终不离空。欲又远觅虚空终不得空。若不得见非有非无中半满之道。亦不知尽净不可说中半满之道。虽复解慧分明。终是世智辨聪。不免结业流转生死。同前所说。若知身边二见四见六十二见。皆是污秽色阴。即是观色不净破净颠倒。名身念处也。二受念处。若观受是常。是见依受。受无常。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是四见悉依受。即是四边见受阴。一受各有三受。三受皆苦破乐颠倒。是名受念处。观三心念处。若观心是常。是见依识。心无常。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是见悉依识。即是四边见识阴。四种见识阴四种见皆是无常破常颠倒。是名心念处。四法念处。若观想行二阴。常是见依想行无常。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是见悉依想行。即是四边见。想行二阴。四种见。想行二阴皆无我。破我颠倒。是名法念处观。此性四念处观。果报五阴身边二见单复具足。乃至不可说污秽无记五阴。若破四颠倒。即破十四难。伏六十二见八十八使。及因见所起一切善不善。二十五有生死之业。又此诸见未必悉是外人所起。若佛法中学问坐禅。发种种知见是非诤论。皆是身边二见污秽五阴。起如是等诸见戏论。破于慧眼不见真实。若不觉不知。不能用性念处观。观此五阴破四颠倒。则起见便作诸。恶业。或用见心修善。即是外道。此意难见佛法。学问坐禅定人当好思之。若能觉知用性念处。如前观察破四颠倒能生暖法。故智度论云。若有为法中不得正忆念。能生暖法无有是处。有为法中得正忆念。不生暖法无有是处。诸长爪梵志聪明博学。谓一切法可转。一切论可破。无一法可得。自言得诸法实相。尚迷此念处。是故如来用别想性念处往问。即破其爱慢得法眼净。当知别想性念处。入道之要门。若利根人修此性念处。观解分明即能发真无漏。故佛劝诸比丘。依念处修道。若末世坐禅讲说学此义。即毗昙见。有得道其意申也。若其迷此者。设言非有非无毕竟不可说。皆是愚痴论。事同上说。长爪之过意在此也。问曰。若性念处如此玄绝经论。何意不作是说也。答曰。佛在世时人根猛利。去世之后。正像法中犹有得道之人。经论何须言。取其耳冥诸其掌也。复次西土经论悉度来耶。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
- 宗镜录卷第一
- 宇宙大学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绩单
- 佛教对「临终关怀」的看法
- 宗镜录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镜录序
- 七佛传法偈(三)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2
- 大般若经要解——般若的观行
- 佛教对「女性问题」的看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第一卷
- 心经的人生智慧—《心经》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讲
- 占察善恶业报经 1
-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之一
- 七佛传法偈(七)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佛教对「自杀问题」的看法
- 七佛传法偈(二)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 二课合解 第一讲
- 十二因缘法
-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上(1)
- 七佛传法偈(一)身从无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空,罪福皆空无所住。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3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6
- 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妈妈的乳汁
- 四圣谛讲记 第一卷 苦~轮回之苦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4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1
-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 《圆觉经》讲记 第一章 文殊菩萨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节录
- 印光大师传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0
- 印光文钞全集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5
- 心经的人生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 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8
- 宗镜录卷第二
- 妙境法师主讲:八识规矩颂讲义(1)
- 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做真实的自己
- 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错了怎么办?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佛法的中道观
- 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脱
- 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