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述说亲近善知识的重要性
昔日,佛在摩竭陀国王舍城弘化,与侍者阿难在路行走。此时,佛看见远处调达正沿着同一条路朝他们走来,就告诉阿难:“我们可以绕道而行,没必要跟此人碰面。”阿难尊者不解地问道:“为何佛会害怕调达?为什么要绕路避开?”
佛告诉阿难:“我过去世累积福德资粮,而今得成就无上佛道,所有的魔、外道、婆罗门等,都无法让佛感到恐惧。
昔日,我在菩提树下禅坐,尚未漏尽烦恼成就佛道时,魔王波旬即率领十八亿魔众,呈现人身兽头、猿猴、狮子、虎、兕、毒蛇、恶鬼等种种形貌,披着铠甲,挥舞着刀剑戈矛,口吐火焰,嘶吼咆哮,声震虚空,欲恐吓我,当时都不能动我一毛发,何况我现在已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三界独尊,怎么可能害怕调达?事实并非如你所想。”
佛接着说偈,言:“莫见愚闻声,亦莫与愚居,与愚同居难,犹如怨同处,当选择共居,如与亲亲会。”进一步解释:“‘当选择共居,如与亲亲会’,意思是人在世间,应当与聪敏有智慧的人相亲近,对人要和颜悦色,愉快地相处;对待彼此,就如同对待父兄般,互相尊重;如同对待亲人般,真诚恳切,互敬互爱。”
佛再接着说偈,言:“是故事多闻,并及持戒者,如是人中上,犹月在众星。”
继续说道:“‘是故事多闻,并及持戒者’,能听闻佛法并受持者,能够了知世间无常、三界生死轮回、三世因果之理,具足众德,并常亲近贤德之人,成就五分法身。‘如是人中上,犹月在众星’,这是人中之最尊上者,可以帮助尚未具足五法身者令具足,在芸芸众生中最尊最贵,无人能比,就如同月亮处于众星之中,光明远照,无可比拟。”
典故摘自:《出曜经·卷第二十二·亲品第二十六》
省思:
《宗镜录》云:“善知识者,即是得道全分因缘。佛自劝人,逐善知识,不合守愚,一生虚过。”佛一言一行皆有深意,宁可绕道而行,也不愿与调达相遇,乃欲藉此教示亲贤远愚,亲近善知识之重要。修行学佛,当亲近善知识,建立正确知见观念,如法修持,方能从随业流转中出离,得身心真正解脱自在。
- 因果报应
- 嫖娼有报应吗?真实的嫖娼报应
- 佛典故事
- 禅宗公案
- 邪淫现世报:二男女车上纵欲酿车祸被烧死
- 我忏悔,我的报应来了-淫人妻者,妻淫人
- 学佛与富贵
- 与卖淫女风流一次 70岁花心老汉染恶疾
- 被烧死的蛇
- 佛学故事
- 百喻经故事全集译注
-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
- 邪淫的隐形果报 谁都逃不掉
- 念地藏经招鬼?不敢念地藏经的请进来
- 民间故事
- 大难不死 意外获得足以致富的特异功能
-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
- 鸟为食亡,人为色死
- 孝的故事
- 金刚经故事
- 一盆洗脚水的警示
- 损友导淫 精尽丧命
- 佛教因果报应的真实案例
- 淫色最容易触犯,不断淫欲心难清静
- 人和动物的感人故事
- 善护口业,免遭大难
- 智慧故事
- 心经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这两个因果故事,让你了解什么是业障
- 两性关系
- 地藏经故事
- 十大弟子传
- 为老公念心经,菩萨真的加持为其开智慧了
- 学会心平气和
- 夫妻姻缘天注定,能改变吗?
- 吃亏是在给自己积福
- 梅兰芳父亲倾囊布施 终获善报
- 当代最受欢迎的佛学大师及其代表作
- 智商不高 却很幸福
- 佛陀十大弟子之智慧第一的舍利弗
- 舍利弗证得天眼通,是因布施而得来的?
- 一动不如一静
- 认真活在当下
- 你要懂得,体验自我内心的世界
- 人活得就是个心态
- 茶要用沸水沏才会清香
- 有时候压力会成为负担
- 谁都有所不能
- 珍惜自己所拥有,就是最大的财富
- 任何时候都不要失衡
- 生活中的很多东西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 不要为了转瞬即逝的快乐作茧自缚
- 多审视自己的言行
-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 真正困扰你的,是自己本身的执念
- 不要让别人的行为影响到你的情绪
- 喜欢搬弄口舌的人,会让别人感到讨厌
- 为什么我们不能很快地认识自己?
- 只有人心,才具有千尺的深度
- 修心,是治愈一切烦恼的良药
- 所谓修行,实际上就是做好无数的小事情
- 真心本性是最珍贵的财宝
- 人生随时可能落入生死井中
- 西天二十八祖之九祖伏驮密多的故事与传法偈
- 心有多大幸福就有多深
- 悭与舍,堕落转生为牛的弟弟与成就阿罗汉果的哥哥
- 以「慈悲观」离「瞋念」
- 一串佛珠 无限祝福
- 曹溪一觉 了知生死不相干
- 云居简和尚的故事
- 菩萨的化身
- 算命与改运的故事
- 一个奇怪的老人
- 想做什么就抓紧去做吧!
- 鹦鹉婆罗门的白狗
- 不生病的人
- 善不等于被伤害
- 济公是真实存在的吗?济颠和尚的神奇传说
- 济公和尚重建净慈寺的神话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