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节 佛陀住世时的印度社会
第二节 佛陀住世时的印度社会 很多人都以为今日学佛的人,是逃避现实,消极厌世,这实在是误解了学佛的本义。佛陀所以出家修道成佛,一方面当然是为了解救自己生死苦...[阅读全文]
-
第三节 佛陀住世时的印度思想界
第三节 佛陀住世时的印度思想界 印度是一个文化古国,因为群雄拥兵自重,在思想界方面是极其发达,要知三千年前印度的思想界,正有如我国春秋战国时代。 三千年前的...[阅读全文]
-
第五节 净饭大王与摩耶夫人
第五节 净饭大王与摩耶夫人 在靠近雪山南麓森林繁茂的地方,有一个很富裕的国家建立在此,这就是有名的迦毘罗卫国。国王净饭大王是释迦族中的族长。他英勇能干,智胜...[阅读全文]
-
第六节 蓝毘尼园中太子降诞
第六节 蓝毘尼园中太子降诞 日子在欢乐中过去,王妃摩耶夫人十月怀胎渐渐的满足,但她还是照样的喜欢到寂静的郊野去散步。青枝绿叶的草木,潺潺有声的流泉,夫人认为...[阅读全文]
-
第八节 太子少年时的教育
第八节 太子少年时的教育 迦毘罗卫国中净饭大王生下稀有的太子,宗族王亲,都呈献无数的象马宝车;邻国的国王,也赠送很多七宝的器具,这表示祝贺王家及太子万岁之忱...[阅读全文]
-
第九节 美丽的耶输陀罗妃
第九节 美丽的耶输陀罗妃 年轻的太子,长得是仪表堂堂,因此,常有很多贵门的少女,王族的千金,想博得他的宠爱。豪华的宴会,欢狂的歌舞,一日都不停息的烦扰着太子...[阅读全文]
-
第十节 太子出城去郊游
第十节 太子出城去郊游 王城的欢乐,一日复一日,然而太子却又渐渐的厌烦起喧骚的烦嚣来了。那些芸芸受苦的众生,他们的影子清楚的印在太子的心中。美丽的耶输陀罗,...[阅读全文]
-
第十一节 最大的诱惑
第十一节 最大的诱惑 悉达多太子走进园林,许多被国王选派来的宫女,都出来迎接。她们竞向太子献媚,极尽妖艳之姿,努力想要博得太子的欢心。 原来,净饭大王事先派...[阅读全文]
-
第十二节 太子立志去出家
第十二节 太子立志去出家 从此,净饭大王又在太子的宫中,增添更多的财宝、美女,他想用这些来不分昼夜的娱乐太子的心,但是,太子对这些一点留恋的心情都没有,每天...[阅读全文]
-
第十三节 车匿和犍陟
第十三节 车匿和犍陟 黑黝黝的夜,终于过去了,光明的世界,又出现在眼前。 太子走到一座大山之下,他打听山麓森林之中,有一个跋伽仙人在修苦行。 这一座高大的山...[阅读全文]
-
第十四节 苦行林中劝谏仙人
第十四节 苦行林中劝谏仙人 太子走到远远的地方,迅速的回过头来一看,见到悲啼着的车匿牵着白马向王城的路上走去,他这才毫无罣碍的进入跋伽仙人的苦行林。 原来这...[阅读全文]
-
第十五节 都城中的悲哀
第十五节 都城中的悲哀 现在再说离开太子的车匿,他不断的流着眼泪,心里充满了绝望与悲哀,一边走,一边不住的叹息道: 『昨天夜里我跟随太子一同出城,想不到今天...[阅读全文]
-
第十六节 王师追至苦行林
第十六节 王师追至苦行林 净饭大王正在悲痛而又没有办法的时候,听到两位大臣自告奋勇,愿意去把太子追回来,心里才稍稍感到安慰,他选派不少王族中的子弟,另外派遣...[阅读全文]
-
第十七节 频婆娑罗王俗利劝诱
第十七节 频婆娑罗王俗利劝诱 既已舍弃国家,又和二位大臣告别的太子,渡过恒河的急流,经过灵鹫山,进入摩竭陀国的首都王舍城。 王舍城中的人民,见到太子那高雅奇...[阅读全文]
-
第十八节 访问阿罗蓝仙人
第十八节 访问阿罗蓝仙人 太子辞别频婆娑罗王以后,披星戴月,忍饥受饿的又开始踏上他追求真理的征途。有一天,他到了一座寂静的森林,森林中有一位阿罗蓝大仙人在那...[阅读全文]
-
第十九节 伽耶山太子修行
第十九节 伽耶山太子修行 太子各方寻师访道,光阴茌苒,不觉度过五、六年之久的岁月。 各方寻师访道的结果,虽未能如愿,但太子并未感觉到失望,他更加强立定坚固的...[阅读全文]
-
第二十节 降伏魔军与魔女
第二十节 降伏魔军与魔女 太子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发出坚固的誓愿以后,世间上很多修道者,以及天上的天神,都生大欢喜,他们一心祈祷太子早日启开正觉的大门。 在一...[阅读全文]
-
第二十一节 成就无上正觉的佛陀
第二十一节 成就无上正觉的佛陀 降伏恶魔以后的太子,志愿更加坚固,心中更加平静,深入在三昧的禅定境界中,已经到达无念无想的领域,可以说光天化日的觉悟世界,就...[阅读全文]
-
第二十二节 初转*轮教团成立
第二十二节 初转*轮教团成立 佛陀踏着慈悲的步伐,独自向迦尸城而来,途中,忽然逢到一个名叫优波迦的求道者,他见到佛陀威严的相好,不知不觉生起恭敬的心,用很尊敬...[阅读全文]
-
第二十三节 最初的居士和信女
第二十三节 最初的居士和信女 自从憍陈如等五人皈依佛陀以后,佛陀就常带着他们行化在缚啰迦河的沿岸,那里的一切,都是很适宜佛化的地方,佛陀对这个地方非常中意,...[阅读全文]
-
第二十四节 三迦叶弃邪归正
第二十四节 三迦叶弃邪归正 佛陀现在是独自一人,踏着庄严而稳重的步伐,渐渐的走上胜利的大道。 佛陀走往伽耶山的途中,路过一座苦行林,他在树下静坐了一会,像等...[阅读全文]
-
第二十五节 频婆娑罗王的皈依
第二十五节 频婆娑罗王的皈依 现在说到佛陀离开尼连禅河优楼频罗迦叶的苦行林,有一天来到灵鹫山顶,这里茂林修行,花卉争艳,是一个风景美好的地方,佛陀就暂时在这...[阅读全文]
-
第二十六节 在竹林精舍的教化
第二十六节 在竹林精舍的教化 频婆娑罗王迎接佛陀住在王宫中,得到无上的法乐,他心中老是想着不知如何报答佛陀才好。 忽然,王舍城的迦兰陀竹林浮现在他的脑内,那...[阅读全文]
-
第二十七节 祇园精舍的建立
第二十七节 祇园精舍的建立 佛陀在竹林精舍,环绕在左右的弟子,逐渐的加多,弟子多了,发心供养的人也是与日俱增。 一天,王舍城中有一位首罗长者,承受佛陀的教化...[阅读全文]
-
第二十八节 波斯匿王的皈依
第二十八节 波斯匿王的皈依 佛陀被给孤独长者迎接到祇园精舍,这里的环境和风景优美得好比人间天上。园中有的是奇花异木,精舍建筑得又富丽堂皇。禽鸟婉转的鸣叫,流...[阅读全文]
-
第二十九节 归城施法语
第二十九节 归城施法语 佛陀和弟子们所住的舍卫城祇园精舍,和佛陀的祖国迦毘罗城相距不远,因此迦毘罗城中人民,都纷纷的传说佛陀不久就要回国来了。净饭大王耳闻这...[阅读全文]
-
第三十节 诸王子出家得度
第三十节 诸王子出家得度 佛陀在故乡迦毘罗卫国,随缘方便的说几次佛法,这些菩提种子,逐渐的在人内心中发芽,跟随净饭大王左右的人,以及释迦族中佛陀的王弟等,都...[阅读全文]
-
第三十一节 净饭大王的逝世
第三十一节 净饭大王的逝世 佛陀在祖国逗留约三个月左右的时间,然后他就带领弟子回祇园精舍说法,经过数年,又再回到王舍城灵鹫山的竹林精舍去安居。 在北方有舍卫...[阅读全文]
-
第三十二节 最初的比丘尼
第三十二节 最初的比丘尼 佛陀暂住在尼拘陀林中,有一天,佛陀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夫人带领约有五百人之多的释迦种族中的女人,到尼拘陀树林中拜访佛陀,并以两件新织...[阅读全文]
-
第三十三节 制戒的因缘
第三十三节 制戒的因缘 佛陀的弟子群中,有着种种不同的人物。假若把佛陀的弟子,一律要求他们都具备圣贤的条件,这是错误的想法。佛弟子终究是佛弟子,他们并不是佛...[阅读全文]
-
第三十四节 僧团中的争执与安乐
第三十四节 僧团中的争执与安乐 佛陀传道初期,常随众的比丘弟子,光是度了三迦叶及舍利弗和目犍连以后,就有千余人之多,随后又有很多的求道者加入僧团,这么多的比...[阅读全文]
-
第三十五节 毘舍佉大心布施
第三十五节 毘舍佉大心布施 佛陀在祇园精舍教化的时候,一天,当佛陀托钵经过街道,有一对夫妇供养佛陀一钵饭,佛陀说: 『种一收十,种十收百,种百收万,你们以此...[阅读全文]
-
第三十六节 迦留陀夷其人其事
第三十六节 迦留陀夷其人其事 佛陀的弟子中,有着各种各样的人,安份守己的好人固多,兴风作浪的人也不能说没有。 当初奉净饭大王的命令,侍奉佛陀在做太子时的优陀...[阅读全文]
-
第三十七节 玉耶女的悔改
第三十七节 玉耶女的悔改 用黄金铺地建立祇园精舍的须达长者,他的第七个最小的儿子,迎娶王舍城护弥长者的女儿玉耶为妻,玉耶生长得姿容秀美,身材楚楚动人,她自恃...[阅读全文]
-
第三十八节 善生长者归佛化
第三十八节 善生长者归佛化 佛陀有一次从憍萨弥罗国顺着恒河的流水,进入摩竭陀国的罗阅祇城内。这时城内有一位富家的公子,早上起来就来到郊外园中,先湿了衣服,然...[阅读全文]
-
第三十九节 摩登伽女出家证圣果
第三十九节 摩登伽女出家证圣果 佛陀的比丘弟子中,长得最年轻最漂亮的是阿难尊者,他有庄严得如满月似的面容,有清净得如莲花似的眼珠,加之他非常聪明伶俐,佛陀所...[阅读全文]
-
第四十节 最初的迫害
第四十节 最初的迫害 没有黑暗显不出光明,没有罪恶不知道善美,大觉佛陀的僧团中,遭遇种种的迫害,那像是注定的天经地义之事。然而每次中伤与迫害,反而助长佛陀的...[阅读全文]
-
第四十一节 提婆达多叛逆遭报
第四十一节 提婆达多叛逆遭报 佛陀自从证得正觉以来,无论甚么人,都可以皈依佛陀。出家的男子叫做比丘,女子叫做比丘尼;在家的男子叫优婆塞,女子叫优婆夷。究竟有...[阅读全文]
-
第四十二节 阿阇世王忏悔得救
第四十二节 阿阇世王忏悔得救 提婆达多灭亡以后,阿阇世王并不因他的灭亡而悲哀,反而在他的八识田中,感到这是罪有应得。原来,阿阇世王已逐渐有了悔意。 有一天,...[阅读全文]
-
第四十三节 迦毘罗城的悲运
第四十三节 迦毘罗城的悲运 佛陀应身的年龄,随着春花秋月在增加;佛陀的态度,更慈和、更沉着、更庄严。 外面有异教徒的迫害,内部有提婆达多的捣乱,伟大宗教家的...[阅读全文]
-
第四十四节 特别的教化
第四十四节 特别的教化 伟大的佛陀,施恩惠给众生,到处普洒甘露法雨,滋润着众生枯干的心田。佛陀的教示,又是苦海中的法船,能够接引众生从生死的此岸,到达涅槃的...[阅读全文]
-
第四十五节 十大比丘弟子
第四十五节 十大比丘弟子 佛陀的弟子,有在家与出家之分,在家的弟子,千千万万,其数之多,很难用数目去统计,就是出家的弟子,光是证得阿罗汉果的常随众的比丘就有...[阅读全文]
-
第四十六节 从越只国到毗舍离国
第四十六节 从越只国到毗舍离国 佛陀有一次离开王舍城的耆阇窟山,度过恒河进入越只国,在那边说教的次数很多,经过很多的乡村,又经过很多的市镇,佛陀知道以应身佛...[阅读全文]
-
第四十七节 最后的弟子及遗教
第四十七节 最后的弟子及遗教 伟大的佛陀,应身的年龄到了八十岁的时候,带着阿难行化到遮婆罗塔的地方,许多比丘也都来聚会在这里,佛陀就对大家说道: 诸比丘!今...[阅读全文]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
- [佛经故事]迦旃延尊者度贫女,布施的功德可以越渡贫穷的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