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人物故事 >

佛教丛书佛陀
  • [无常] 瓢勺斟味

    瓢勺斟味 舍卫城有位老翁,年近八十,家财万贯,但是为人悭吝,唯一所好就是为自己建些富丽堂皇的华屋。他的前厅后堂,凉台暖阁,东西厢房,多达数十间。由于后堂的遮...[阅读全文]

  • 四事最可怖

    四事最可怖 有一天,佛陀在祇园精舍说法,波斯匿王来访,佛陀看他身着丧服,满脸哀伤忧戚的样子,问其原因,原来波斯匿王九十高龄的母亲忽然于几天前得了重病,在药石...[阅读全文]

  • [无常] 生死如大雨

    生死如大雨 一年一度的雨季又来临了,大雨日夜不停地下着,到处灾害频传。佛陀和弟子们在精舍用功办道,看着外面的大雨,弟子们忧心忡忡地发表意见,表达他们对众生的...[阅读全文]

  • [无常] 吉祥草

    吉祥草 有一个老妇人死了可爱的儿子,每天悲伤难过,以泪洗面。当她伤心欲绝的时候,忽然想起佛陀是世上唯一可以帮助他救活孩子的人,于是满怀希望地去拜访佛陀。 老...[阅读全文]

  • [无常] 无常迅速

    无常迅速 有一次,佛陀在对弟子开示时,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假如有一个人,对四个擅长射箭的人说:『当你们四位同时向东南西北方射箭时,我能够在你们的箭还没有...[阅读全文]

  • 护法长城

    护法长城 有一天,频婆娑罗王来到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与诸大菩萨及比丘们聆听佛陀开示三宝的不可思议,以及亲近、供养的功德。 频婆娑罗王恭敬地问佛陀:「佛陀!善...[阅读全文]

  • [政治] 治国七法

    治国七法 佛陀和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住在灵鹫山时,摩竭陀国的阿阇世王有一天想发兵攻打跋祇国。他在心中盘算着:「不论跋祇国多么强盛,军队多么勇猛,以我现在的国...[阅读全文]

  • 为真理而战

    为真理而战 辛夏将军是一个耆那教的教徒,他多次听到人们传诵赞美佛陀的威德,忍不住也兴起了一见佛陀的念头。 这一天,辛夏将军终于如愿见到了佛陀,他向佛陀提出一...[阅读全文]

  • 嘱王护法

    嘱王护法 有一次,佛陀在王舍城灵鹫山为十六国王讲说《仁王般若波罗密经》、十四正行等,当时波斯匿王也来参加。这时候,佛陀就付嘱国王们说:「当你们的国家有了诸多...[阅读全文]

  • 生命无价

    生命无价 在中印度有两个相毗邻的国家,为了一条堤防的所有权,准备出兵打仗。佛陀知道了,分别会见两国国王,询问作战的原因。双方说明了事情的原委,佛陀说:「我知...[阅读全文]

  • 度化丑儿

    度化丑儿 舍卫城中,有一位长者子,形貌极为丑陋,人见人怕,因此只好隐居在深山茂林中,以采食野果过生活。 具天眼通的佛陀知道了这件事,便带着比丘们一起来到山中...[阅读全文]

  • 摩登伽女证果

    摩登伽女证果 佛陀的比丘弟子中,长得最年轻最庄严的是阿难尊者,他有庄严得如满月似的面容,有清净得如莲花似的眼珠,加之他非常聪明伶俐,佛陀所有应机的说法,听到...[阅读全文]

  • [忏悔] 佛陀的光明

    佛陀的光明 佛陀在舍卫城时,有一位长者受了外道的迷惑,不信因果。有一天,他经过祇园精舍,佛陀知道这个人还有善根,想度化他。于是分身出外,坐在树下,放大光明,...[阅读全文]

  • 以貌取人

    以貌取人 佛陀居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位比丘名叫拔提,相貌丑陋,从很远的地方来拜见佛陀。 当时,围绕在佛陀四周的比丘见到拔提比丘走过来,纷纷生起轻慢...[阅读全文]

  • [忏悔] 阿阇世的忏悔

    阿阇世的忏悔 阿阇世王把父亲杀害以后,有一天在睡梦中,见到他的父亲频婆娑罗王微笑着对他说:「阿阇世!我是你的父亲,你虽然设计杀害我,但我不怨恨你。我是佛陀的...[阅读全文]

  • [忏悔] 金刚女的忏悔

    金刚女的忏悔 人生短暂,一如轻烟与飞雾。有的人追求爱欲荣华,过着愚痴烦恼的生活;有的人断欲守空,过着清净清凉的日子。崇高与卑微,全在感情的一念取舍。我们在感...[阅读全文]

  • [忏悔] 忏悔得天眼

    忏悔得天眼 阿那律尊者曾经在佛陀说法中酣睡,被佛陀呵责,于是立誓不睡眠,因而罹患眼疾,至于失明。但是阿那律并不因此退心,反而修行益进,心眼渐开,终于成为佛弟...[阅读全文]

  • 化解纷争

    化解纷争 有一天,舍利弗得到佛陀的允许,到人间游化。舍利弗离去后,有一位比丘心怀诽谤,禀报佛陀:「舍利弗与诸比丘纷争,却不忏悔,现在竟然到人间游化。」 佛陀...[阅读全文]

  • 不受忏悔之过

    不受忏悔之过 有一天,佛陀从舍卫城托钵回到精舍,听到精舍中一片喧闹,一问之下,原来有二位弟子起了纷争,其中一人恶言责骂,另一人则默然忍辱。后来,恶言责骂的弟...[阅读全文]

  • 去恶向善

    去恶向善 由于佛陀在王舍城中讲经说法度化众生,因此,国王大臣和千千万万的民众都皈投在佛陀的座下,使得佛陀的教团声势日渐壮大,阵容日渐坚固,佛陀为万千众生所崇...[阅读全文]

  • [业力] 自业自受

    自业自受 印度波斯匿王有一个女儿,名叫善光,生来聪明伶俐,容貌端正,深受父母的疼爱,以及宫里每一个人的尊敬。 有一天,波斯匿王对公主说:「女儿呀!你生长在帝...[阅读全文]

  • [业力] 心净国土净

    心净国土净 在《维摩诘经》里,舍利弗尊者曾经怀疑佛陀的国土不清净。 舍利弗有一次问佛陀说:「佛陀!十方国土都那么清净,为什么唯独您的娑婆世界却是如此污浊骯脏...[阅读全文]

  • 神通难抵业力

    神通难抵业力 佛陀住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讲经弘法时,城中一梵志家里有兄弟四人,个个都已经证得五种神通。所以知道自己的寿命仅剩下七天。但是他们都认为:凭他们的神...[阅读全文]

  • 佛陀的无奈

    佛陀的无奈 一般人总以为佛陀神通广大,法力无边,想要做什么就能做什么。其实,佛陀也有无奈的时候。 有一个坏人名叫干达多,一生作恶多端,唯一做过的一件好事,就...[阅读全文]

  • 不是你的

    不是你的 佛陀有一次到拘利城教化,拘利城的城主善觉王是耶输陀罗的父亲,因为佛陀曾舍弃他的爱女去出家学道,所以就怀恨在心。在佛陀托钵的途中,他以蛮横的态度,阻...[阅读全文]

  • 谁是爱自己的人

    谁是爱自己的人 憍萨罗国的波斯匿王自从皈依佛陀以后,经常拜访佛陀,把自己的所思所得向佛陀披露,藉此请佛陀开示、印证。 这一天,波斯匿王又来拜访佛陀,提出自己...[阅读全文]

  • 慈摄老人出家

    慈摄老人出家 印度王舍城的地方,有一名叫尸利苾提的百岁老人,听说出家功德无量无边,便决定跟随佛陀出家。 于是他整理行装,香汤沐浴,怀着无限恭敬的心来到竹林精...[阅读全文]

  • 五种欢喜处

    五种欢喜处 佛陀在舍卫国的祇园精舍结夏安居。三个月的夏安居结束后,有许多比丘集合在食堂内为佛陀缝制衣服。不久,佛陀的衣服即将缝制好,而佛陀将着衣持钵,到远方...[阅读全文]

  • 跋提解道

    跋提解道 在初期出家的诸王子中,跋提最具有被人尊敬的人格,他常常对阿那律说出家之乐胜过世界上的一切快乐。 佛陀知道以后,问他有什么快乐,跋提回答道:「佛陀!...[阅读全文]

  • [修持] 七知善法

    七知善法 有一天,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为比丘们讲说究竟安乐法。「比丘们!修学佛道如果能够了解七法,并且依法实践,必定能够现世得到安稳和悦,精进道行,断除...[阅读全文]

  • [修持] 学道

    学道 有一次,佛陀在灵鹫山对诸天、国王、大臣们说法。当时有一位勇猛健壮的比丘,表示想要精进修行。所以佛陀就教他到山后一座鬼神经常出没的山谷中,找一棵大树,坐...[阅读全文]

  • 臭女净心

    臭女净心 舍卫国有一位清道妇,每天清晨就在城内各通衢要道扫地,清除污秽的水沟或马路,她无暇顾及自己的身装,所以总是一副很污秽的模样。城里的人遇到她就避开,不...[阅读全文]

  • 《阿那律的故事》修学八大人觉

    八大人觉 有一天,阿那律在支提国的瘦水渚村中静坐的时候,就思惟道:「道,不是由贪欲得到的,是要由知足才能得到;道,不是在喧闹的地方去求的,是在闲静处才能获得...[阅读全文]

  • [修持] 安稳修行之道

    安稳修行之道 有一次,佛陀住在俱睒弥的地方,弟子群中发生了很强烈的争执,佛陀对大家说长寿王忍辱的故事,要大家息诤,佛陀说:「用怨恨来止怨恨,是没有止息的时候...[阅读全文]

  • [修持] 修行五法

    修行五法 佛陀游化到摩竭陀国的阇斗村莽柰林窟,当时,弥醯尊者是佛陀的侍者。有一天清晨,弥醯入阇斗村托钵乞食后,来到金鞞河边,见泉水清彻,冷暖和适,河边有一座...[阅读全文]

  • 修行的目的

    修行的目的 有一个名叫山伽喇瓦的婆罗门,前往祇园精舍向佛陀问难,他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是一个婆罗门,我自己奉献供物,也让别人献出供物,这是一件有益大多数人...[阅读全文]

  • [修持] 养身与养心

    养身与养心 舍卫城有一位富翁,因为过分肥胖,导致通身是[阅读全文]

  • 善恶根性

    善恶根性 提婆达多一向对佛陀怀着不平的心,瞋恨佛陀。有一天,提婆达多又对佛陀说出不敬的话语,阿难气愤之余,不禁感慨的问:「佛陀!为什么同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却...[阅读全文]

  • [修持] 恶念如苦种

    恶念如苦种 一天清晨,佛陀在波罗柰城托钵乞食。当时有位比丘行乞到此地,停在路边的树荫下休憩。在他静坐思惟时,生起了恶意的贪念。 这时佛陀行经比丘身边,知道他...[阅读全文]

  • 观四食

    观四食 佛陀住在舍卫国祇园精舍时,弟子们认真修行,以求解脱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弟子们虽然日夜修行,但是有少数人仍然无法突破人世间五欲贪爱等系缚,智慧无法增长...[阅读全文]

  • [修持] 恶马八态

    恶马八态 一大早,四面八方的人都集中到王舍城里来赶集,热闹非凡,只见吃的用的东西,无奇不有,琳琅满目。佛陀也带领着比丘们以庄严整齐的步伐沿着市街托钵而来。 ...[阅读全文]

  • [修持] 良马八德

    良马八德 有一天,佛陀在舍卫城看到一匹温驯的马,随着调马师的指挥而动作。佛陀便趋前称赞道:「这匹马是上等的良马。」 「当然是好马[阅读全文]

  • 善生归化佛陀

    善生归化佛陀 佛陀有一次从憍萨弥罗国顺着恒河的流水,进入摩竭陀国的罗阅祇城内。这时城内有一位富家的公子,早上起来就来到郊外园中,先湿了衣服,然后湿了头发,恭...[阅读全文]

  • [修持] 以法庄严

    以法庄严 有一天,波斯匿王与随从来到一处园林,这是他过去常常来拜见佛陀的园林,而佛陀已经到弥娄离游化。园林远离愦闹,四周寂静无声,此刻波斯匿王心中生起了一股...[阅读全文]

  • [修持] 何事最快乐

    何事最快乐 有四位新出家的比丘,相偕到一棵柰树下坐禅修定,这棵柰树高耸入云,枝繁叶茂,花香扑鼻,因此引起这四位比丘的兴趣,彼此谈论着世间万物何者最可爱,最能...[阅读全文]

  • 扫地五德

    扫地五德 须达长者以黄金布地,购买了太子祇陀的园林,建立精舍,佛陀在北方才有了佛化的根据地。须达长者不但禀性仁贤,敬信三宝,而且每天都要到祇园精舍来扫洒塔寺...[阅读全文]

  • 鼓喻

    鼓喻 陀舍罗诃是王舍城的大富长者,他有一只上等的好鼓,敲打的时候,能发出美妙的音声,每当长者宴请宾客时,清脆悦耳的鼓声常能引人载歌载舞,往往赢得宾主尽欢。 ...[阅读全文]

  • [修持] 再种福德

    再种福德 舍卫国有一位老比丘名叫尸婆,视力很差。一天,衣服破了,他想缝补衣服,却苦于无法穿针引线,而懊恼不已。他说:「谁是喜爱福德的人呢?请来帮我穿针线吧。...[阅读全文]

  • [修持] 学贵于行

    学贵于行 般特比丘在佛陀座下修行多年,因为天性迟钝,暗愚不灵,佛陀曾派五百个证得罗汉果位的比丘天天教导他,经过了三年,竟然连一首偈语也记不[阅读全文]

  • 摄服狂象

    摄服狂象 一心想要取代佛陀成为僧团领导人的提婆达多,时时刻刻处心积虑想杀害佛陀。 有一天,佛陀带领弟子们威仪庠序地在王舍城外次第托钵乞食,忽然有一头醉乱的狂...[阅读全文]

  • 什么是道?道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道 萨遮尼犍是婆罗门长老,有五百个弟子。此人平日自恃甚高,看不起天下人,经常以铁叶护住胸腹,有人问他为什么用铁叶包着肚子,他说:「我怕我的聪明才智会流...[阅读全文]

  • 呵斥神通

    呵斥神通 长眉罗汉宾头卢颇罗堕尊者,是《阿弥陀经》中佛陀的十六大弟子之一,他是一位证果的阿罗汉。有一次,在信徒前大显神通,赢得信徒们的喝采,尊者一时兴起,对...[阅读全文]

  • 甘露法门

    甘露法门 一般佛教徒常以「如饮甘露」来形容闻法后的喜悦,到底什么是「甘露」?又为什么要称为「甘露」呢? 有一位比丘,名阿梨瑟咤,有一天请示佛陀:「佛陀!什么...[阅读全文]

  • [修持] 说不如行

    说不如行 有一天,一位经常跟随佛陀到处弘法的弟子忽然对佛陀说:「佛陀!您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老师。」 佛陀听了这话,丝毫没有露出喜悦之色,反而问弟子:「你见过...[阅读全文]

  • [修持] 贪欲如举债

    贪欲如举债 佛陀游化到舍卫国,居住在胜林给孤独园。有一天,佛陀问比丘们:「有一个贪欲心很重的穷人,他心中贪恋着物质,是不是会生起很大的苦恼?」 比丘们异口同...[阅读全文]

  • 佛陀是不是人

    是不是人 「足下轮形,千辐轮状」,这是佛陀的三十二相之一,佛陀具有圆满的三十二相,并非天生如此,而是经过九十一大劫的修行,才成就了三十二相。 有一天,一位婆...[阅读全文]

  • [修持] 佛陀探病

    佛陀探病 佛陀住在祇园精舍的时候,有一位比丘患了重病,因为卧病太久,不能清扫房间,所以他住的房间非常污秽。当他最初有病的时候,还有很多人来探病照应,但久而久...[阅读全文]

  • 看病第一福田

    看病第一福田 印度的贤提国中,有一位年老比丘,因久病衰弱不堪而长期卧床不起,又不曾有人来探视看顾他。 佛陀在禅定中看见老比丘病苦堪怜,便率领五百名弟子来到他...[阅读全文]

  • [修持] 香和臭

    香和臭 一天,佛陀和难陀尊者经过街市,在一家鱼铺门口停下来,佛陀对难陀尊者说道:「难陀!你到鱼铺里去,用手摸一摸铺在鱼上的茅草。」 难陀就依照佛陀的话去做,...[阅读全文]

  • 七车喻

    七车喻 有一年的夏天,佛陀来到王舍城弘化,与众比丘在竹林精舍结夏安居,当时富楼那尊者也参与其中。三个月的结夏安居期满,佛陀问比丘们:「从什么地方来?为什么来...[阅读全文]

  • 烦恼如树影

    烦恼如树影 尼干子是古印度六师外道之一,也就是今天所称的耆那教。 有一天,一名尼干子前往僧团挑衅,想要和目犍连辩论,正巧遇到佛陀,佛陀问其来意,尼干子说:「...[阅读全文]

  • [修持] 修习慈心

    修习慈心 一早,舍利弗进城托钵,遇到一名老妇人在路旁哭泣。舍利弗慈悲的趋前垂询:「老人家,您怎么啦?」 老妇人泪流满面的说:「尊者!我家里遭小偷,财物被偷光...[阅读全文]

  • 扫心地

    扫心地 有一天,佛陀走到祇园精舍的门口,见到一个比丘在大声号哭,一群人在旁边嘲笑他的愚痴。这个比丘名叫周利盘陀伽,是个不聪明的人。但佛陀知道他的正直,所以很...[阅读全文]

  • 修行如弹琴

    修行如弹琴 佛陀的弟子中,有一位比丘名叫闻二百亿,又叫二十亿耳,他本是一个有名的音乐家,出生在富豪之家,父母视如珍宝。有一天,他听闻佛陀说法,很受感动,发愿...[阅读全文]

  • 五种非人

    五种非人 有一天,佛陀对大众开示说:「你们要做一个健全的人。健全的人要有慈悲、智慧、正见,要随喜随缘、合群和众、乐观开朗,千万不可成为非人。」 弟子闻言,齐...[阅读全文]

  • 五停心观

    五停心观 有一个人得了癞病,全身长满了恶疮,溃烂流脓,苦不堪言。一天,经过一处长满茅草芦荻的园林,被草尖所刺,痛彻心肺,于是生起瞋恨心,对着园林破口大骂。 ...[阅读全文]

  • [修持] 过度之弊

    过度之弊 有一个住在城里的人,想到乡间从事农业生产。有一天,他特地跑到田野里去参观,看见一亩田里种着麦子,长得非常茂盛,就问农民是用什么法子把麦子种得这样好...[阅读全文]

  • [修持] 四种弟子

    四种弟子 随着佛陀教化的弘传,皈依佛陀的弟子不可胜数,僧团份子良莠不齐自是意料中事,要求所有的弟子在短时间都能成圣成贤,是不可能的事情。如同十只手指头有长有...[阅读全文]

  • 四种雅行

    四种雅行 有一天,佛陀在祇园精舍为大众说法,与会大众都凝神谛听佛陀说法。佛陀告诫弟子们说:「有四种雅行是智者所乐于遵行的,但是却不为愚夫愚妇所乐于听闻。 一...[阅读全文]

  • [修持] 师徒之情

    师徒之情 阿那律是佛陀的堂弟,后来跟随佛陀出家。有一次,在佛陀讲经的时候,他因为疲倦昏沉而打瞌睡,受到佛陀的教诫。当时阿那律赶快跪下,合掌请求佛陀慈悲原谅他...[阅读全文]

  • 六念处

    六念处 有一天,佛陀的王弟摩诃男向佛陀提出一个问题:「佛陀!您经常开示我们,唯有究竟涅槃才是终极安乐之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修行才能到达涅槃之境呢?」 佛陀...[阅读全文]

  • 习气如种子

    习气如种子 有一天,舍利弗与佛陀同时站在太阳下,忽然飞来一只小鸟,停留在舍利弗的影子上。可是在舍利弗影子下的鸽子始终处于警备、不安的状态,好象惊弓之鸟,身体...[阅读全文]

  • 不可救药

    不可救药 有一个人因为贪好杯中物,经常在酒后失去理性,铸下大错,导致身败名裂,朋友也一个个离他而去。他自己曾经多次下定决心戒酒,但还是敌不过酒精的诱惑,为此...[阅读全文]

  • [修持] 利养之害

    利养之害 在舍卫国有一座茂盛的森林,清净广阔,佛陀常常带弟子们到森林里修道。佛陀把这座森林叫做舍贪庄严林,意思是要大家舍离贪欲,庄严清净的功德。 温暖的春天...[阅读全文]

  • [修持] 安乐四法

    安乐四法 郁阇迦信佛十分虔诚。有一天,他请问佛陀:「佛陀!在家佛弟子要如何才能得到现生的安乐呢?」 佛陀告诉他:「如果能做到四件事,在家佛弟子就能获得现生的...[阅读全文]

  • [修持] 革除习气

    革除习气 僧团是讲求六和无诤的团体,但由于摄受的对象普遍,难免有一些根器比较顽劣的弟子,因此有时也会有纷争发生。 罗诺伽是个桀傲不驯的青年,虽然跟随佛陀出家...[阅读全文]

  • 佛陀分半座

    佛陀分半座 头陀第一的大迦叶尊者年龄渐渐的老了,可是他对头陀苦行的生活,是越过越认真。 有一次,佛陀也看不过他以衰老之年,还要生活在日晒夜露,狂风暴雨之中,...[阅读全文]

  • 私欲遭苦报

    私欲遭苦报 韦婆多是一个很爱说警告语的比丘尼,她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求,常常以警告来阻止别人去获得。 她虽然出家受具足戒,但是却蔑视佛门的法规,她贪嗜食物,每次...[阅读全文]

  • 长寿的方法

    长寿的方法 和默是中印度一个大国的国王,由于未曾值遇佛陀教化,全国上下都信奉外道邪教。 有一天,皇太后得了重病,和默国王听信婆罗门教的说法,必须宰杀一个未成...[阅读全文]

  • 上升下堕

    上升下堕 伽弥尼出家不久,有一天,他向佛陀提出一个问题:「佛陀!我觉得各种宗教都有祈祷天神,求生天国的方法,佛陀为什么不说呢?佛陀如果也能够开示这个法门,那...[阅读全文]

  • 四种人

    四种人 佛陀在各地弘化一段日子之后,回到了祇园精舍。许久未见佛陀的波斯匿王闻讯,赶到精舍拜见佛陀,迫不及待地请求佛陀开示。 这天,佛陀为波斯匿王讲说「四种人...[阅读全文]

  • 因果业报

    因果业报 胜鬘夫人是波斯匿王的女儿,她的母亲就是被迦留陀夷称赞为天下第一美人的末利夫人。胜鬘夫人在父母的接引下,对佛陀生起了甚深希有的信心。有一次,胜鬘夫人...[阅读全文]

  • [因果] 人生无常

    人生无常 在罗越祇国,有一个外道,他听说自从佛陀到舍卫国为大众说法教化以后,全城的人民都成为有道德,有礼貌,懂得事理的人。于是他对佛陀的威德生起钦佩渴仰之心...[阅读全文]

  • 两舌之害

    两舌之害 有一个大富长者,家财万贯,金银财宝取用不尽,尤其妻子贞美贤慧,更使他欢喜。 长者结婚多年才生下一个儿子,自然欣喜万分。可是很不幸,这孩子才牙牙学语...[阅读全文]

  • [因果] 七天供养

    七天供养 有一次,一位大富长者备办了上好饮食,恭请佛陀及弟子们到家中应供。一连几天,到了第七天中午,佛陀告诉弟子们说:「我们在这里只有七天的福报,长者供养我...[阅读全文]

  • 宏亮的声音

    宏亮的声音 当我们看到别人欢喜做功德,自己虽没有做,只要随着发欢喜心,一样会有功德。相反的,如果不能随喜而生憎恶心,出口嘲笑讥讽,苦报是不堪设想的。 佛陀有...[阅读全文]

  • 外道迫害

    外道迫害 舍卫城的婆罗门诸外道,眼见佛陀的僧团势力有如日月之光的增大,他们心中嫉妒的火焰炽烈的燃烧着,他们计划着一定要中伤佛陀而后才称心如意。计划的结果,他...[阅读全文]

  • 婆罗门索债

    婆罗门索债 佛陀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佛陀带着比丘们一起到城里托钵乞食,当他们走到一条巷子时,突然遇到一位婆罗门拦住去路,并画地为界,不准佛陀越...[阅读全文]

  • 行善积福

    行善积福 佛陀经常到各地教化,有一天,当他经过某村镇时,看见一个卖鱼的老人正在市集一面叫卖,一面哀伤地痛哭道:「啊!老天为何如此折磨我这个老头儿,我的儿子到...[阅读全文]

  • 歧路亡羊

    歧路亡羊 罗阅祇国有一个人,为人凶恶愚昧,不孝父母,欺凌善良,不敬长上。后来家道衰落,诸事多不顺遂如意,因此便先后信奉火神、天神、日月之神,希望求得诸神保佑...[阅读全文]

  • 降伏傲慢

    降伏傲慢 有一年,佛陀从拘萨罗国游行教化到舍卫国,居住在祇园精舍。 当时舍卫国住有一位憍慢婆罗门,他七世以来的父母种姓清净,不曾被他人轻毁。他的言论通达,精...[阅读全文]

  • [教化] 佛度玉耶

    佛度玉耶 北印度憍萨弥罗国首都舍卫城中,有一位乐善好施的须达长者,他有七个儿子,前六个皆各有贤淑的妻子,仅第七个最小的儿子,娶了王舍城护弥长者的女儿玉耶为妻...[阅读全文]

  • [教化] 度化鬼子母

    度化鬼子母 佛陀在大兜国说法的时候,国中有一个女人,生养很多的孩子,她很爱自己的孩子,但又很喜欢盗食别人的小孩子。大兜国中的父母人人忧虑,担心会失去他们的孩...[阅读全文]

  • 度化鸯崛摩罗

    度化鸯崛摩罗 在舍卫城北方不远的萨那村庄中,有一婆罗门名叫摩尼跋陀罗,他有个弟子名叫鸯崛摩罗,很尊重老师,凡是老师说的话他都相信听从。在弟子中老师特别喜爱他...[阅读全文]

  • [教化] 度化乞丐

    度化乞丐 佛陀在祇园精舍说法的时候,每天都要到外面托钵行化。佛陀的乞食法,不论贫富、贵贱、贤愚、美恶,皆平等行乞,使家家户户都能有修福的机会。每当佛陀率领弟...[阅读全文]

  • [教化] 度化盗贼

    度化盗贼 舍卫国中出现了五百盗贼,专门劫掠财物,居民恐慌不安,夜间不敢在外行走,门户店面,天色未晚就已关闭。人民视贼如视老虎,非常害怕。舍卫国的国王也很烦恼...[阅读全文]

  • 神通化外道

    神通化外道 印度的首波罗城,有一名叫卢志的长者,家财万贯,是城中首屈一指的大富翁。他虽然想虔心修道,但不识正法,因此,就礼拜尼犍外道为师,每天勤劳地供养侍奉...[阅读全文]

  • 贪心

    贪心 波斯匿王近来胃口非常的好,看到什么东西都要饱尝一下,于是他的身体一天一天地发胖起来,终至行动困难,气喘吁吁。他忧心忡忡地来请教佛陀,有什么减肥的妙方。...[阅读全文]

  • [教化] 神通渡河

    神通渡河 有一天,佛陀从闭塞城慢慢走到恒河岸上来。这时候,河水暴涨,水流湍急,不能涉水而过。当佛陀正感到为难的时候,有一船夫摇船而来,问道:「你是不是要过河...[阅读全文]

  • 教化儿童

    教化儿童 佛陀住在舍卫城的祇园精舍时,有一天,在行化的途中,见到许多儿童在水边玩鱼。 佛陀问那群儿童说:「孩子!你们怕不怕苦痛呢?苦痛对于你们好不好?」 「...[阅读全文]

  • [教化] 如附香熏

    如附香熏 在王舍城郊区灵鹫山的后面,住着七十多户信仰婆罗门教的贵族,他们后来在佛陀的教化下,有七十人欣喜地领悟佛法,并且发愿追随佛陀出家。 可是,在这些新出...[阅读全文]

  • 扮鬼吓佛

    扮鬼吓佛 佛陀在摩鸠罗山弘化时,比丘那伽波罗是佛陀的侍者。 一天,夜幕低垂,天空正飘着绵绵细雨,佛陀一个人默默的走出精舍,在空地上经行,直到深夜,尚未回房寝...[阅读全文]

  • 慈度种德

    慈度种德 佛陀与弟子们游化至鸯伽国,住在瞻婆城的伽伽池侧。当时有一位婆罗门,名叫种德,住在瞻婆城。这个城市经济繁荣,人民众多,生活富足安稳,波斯匿王将它赐给...[阅读全文]

  • 妓女得度

    妓女得度 舍卫城有一位富有的大臣,名叫如闾达。他有三个儿子,每天挥霍无度,经常到娼妓院游荡。日子久了,家中的财富眼看着即将被挥霍殆[阅读全文]

  • 度化女仆

    度化女仆 舍卫国中的首富须达长者,是一位大施舍者,凡有贫苦穷困的人向他求索,无不如愿。尤其对于三宝更是恭敬信奉,常常供养佛陀及僧众。 须达长者的家中有一个老...[阅读全文]

  • 度化五百婆罗门

    度化五百婆罗门 过去有五百位婆罗门,一心想乘机毁谤佛陀。一天,他们共同商议:找一个屠夫杀生,再邀请佛陀和比丘僧前来供养。佛陀一定会接受屠夫的邀请而前往应供,...[阅读全文]

  • 观机逗教

    观机逗教 从前在印度有一个甘泉村,村民朴实忠厚。村中有一个大泉,清净而甘美,饮之清凉甜爽,最能解渴。病者常喝此水,自然而愈。从远道而来喝此水者,络绎于途。 ...[阅读全文]

  • 浪子回头

    浪子回头 从前有一个人,上无兄姊,下无弟妹,因此身为独子的他,倍受父母的宠爱,视如命根,总希望他日后能有所成就,因此早早送他入学。 那里知道此儿天性桀傲不驯...[阅读全文]

  • 摩诃卢得道

    摩诃卢得道 印度的摩罗国,离都城约六七里的地方,有一所精舍,住有五百位比丘。比丘中有一个年纪较长,名叫摩诃卢,他生来就是一个愚笨的人,无论如何教他都没有办法...[阅读全文]

  • 大迦叶的皈依

    大迦叶的皈依 大迦叶是佛陀十大弟子中的「头陀第一」,出家之前是一位很杰出的婆罗门,不但聪明博学,而且富甲天下,住在离王舍城不远的摩诃沙罗陀村。当佛陀在王舍城...[阅读全文]

  • [教化] 波斯匿王的皈依

    波斯匿王的皈依 波斯匿王是憍萨弥罗国的国王,当他得知太子祇陀将首都舍卫城的花园卖给须达长者,须达长者又建筑精舍供养佛陀以后,心中不禁生起很大的疑惑:「佛陀是...[阅读全文]

  • [教化] 三迦叶弃邪归正

    三迦叶弃邪归正 有一天,佛陀要到摩竭陀国去弘法,路经伽耶山,由于佛陀过去曾经在此修道,知道山中住了一位拜火教的首领,名叫优楼频罗迦叶,是一位学识渊博,道行高...[阅读全文]

  • 最初的信士

    最初的信士 住在迦尸城的一位青年,名叫耶舍,半夜离家,归投佛陀出家。他的父亲俱梨迦长者翌日清晨起来,听到家人的报告,说耶舍夜半无故出走,下落不明,非常惊慌,...[阅读全文]

  • [般若] 提婆堕落

    提婆堕落 有一天中午,舍卫国的波斯匿王从城中第一巨富的提婆家里出来了,归途中绕往祇园精舍拜见佛陀。 饭后正在散步的佛陀,见到国王慌张地驾临精舍,便诧异地迎着...[阅读全文]

  • 真正的贱民

    真正的贱民 佛陀住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有一天早晨入王舍城托钵乞食,依次来到一位拜火婆罗门的门前。这时婆罗门手上拿着盛装各种饮食的杓子,以及供养用的火具,站...[阅读全文]

  • [般若] 蒺藜问难

    蒺藜问难 有一年,佛陀居住在那罗村落的好衣庵罗园中,当时的那罗村长信奉村内的一位尼犍外道。尼犍外道知道佛陀来到此处教化,心里很不满,想设计为难佛陀。 一天,...[阅读全文]

  • 不知时的祸害

    不知时的祸害 有一位长者名叫音悦,财富无数,到了晚年,却因为没有儿子继承他的家业而感到忧愁。不过,由于他过去世培植的福德所感,在某一天,四种福报居然同时普集...[阅读全文]

  • 真正的美人

    真正的美人 拘留国中有位婆罗门,名叫摩诃蜜,悭贪不信佛法,智慧无双,财富无数,为拘留国国王、大臣所敬重礼遇,座下常有五百弟子跟随他学习。摩诃蜜有七个女儿,个...[阅读全文]

  • 天女与猕猴

    天女与猕猴 佛陀有一天托钵到难陀的门前,佛陀问难陀日来忙些甚么,难陀说道:「我和孙陀利姬结婚不久,她是我们迦毗罗卫国十六城中最漂亮的美人,我每日要忙着帮她化...[阅读全文]

  • [般若] 四种法乐

    四种法乐 有一天,佛陀带领弟子们行化至拘萨罗国的伽蓝村落。由于居民们早已听说佛陀伟大的事迹,因此,大家一早就赶来聆听佛陀演说妙法。 一个伽蓝村人站起来发问:...[阅读全文]

  • 佛陀劝孝的偈语

    偈语 一天早晨,正当佛陀着衣持钵进入舍卫城乞食时,有一位年老的婆罗门也手持拐杖,挨家挨户的乞食。 佛陀问婆罗门:「你已经很老了,为什么还要手执拐杖,挨家挨户...[阅读全文]

  • 化解争水之战

    化解争水之战 在印度三月到五月是暑热季,六月到九月是雨季,由十月到翌年二月是冷凉季。如果遇到长期滴雨不降,而雨季时雨水又不丰沛,人们就往往因为用水不足而发生...[阅读全文]

  • 与智者交

    与智者交 舍智连通说富那,须空旃论迦头陀, 那律天眼波离戒,阿难多闻密行罗。 这首偈语是说,佛陀十大弟子各具不同的第一功行。由于他们各有特色,因此在当时的僧...[阅读全文]

  • 甚深微妙缘起法

    甚深微妙缘起法 有一天,阿难尊者出外托钵,看到有人表演射箭。回去之后,阿难尊者告诉佛陀:「我今天看到一出奇异的表演,一个人站在很远的距离射箭,却能够箭箭射中...[阅读全文]

  • 驯象三法

    驯象三法 呵提昙生长在佛教世家,久仰佛陀威德。有一天,呵提昙特地到祇园精舍,祈求佛陀为他解除心理上的苦恼。 佛陀慈祥的请他坐下,问道:「你从何而来?叫什么名...[阅读全文]

  • 心开意解

    心开意解 在佛门里,经常以「心开意解」来形容闻法后豁然开通的心境。 有一天,佛陀在祇树给孤独园对比丘们说法。佛陀说:「宇宙星辰所以不能光明照耀,主要是因为被...[阅读全文]

  • 如盲执烛

    如盲执烛 在拘睒尼国的美音精舍,佛陀正为四众弟子广说大法。有一个老梵志,整天高举着火把在城市中行走,有人问他:「你为什么大白天拿着火把走路呢?」 老梵志答道...[阅读全文]

  • 放下

    放下 有一位黑齿梵志,双手拿着二株合欢梧桐花前来供养佛陀。 佛陀对梵志说:「放下[阅读全文]

  • [般若] 真正的魔术师

    真正的魔术师 王舍城中有一位魔术师名叫跋陀罗,他博学多闻,善于咒术,是王舍城的首席魔术师。摩竭陀国的人民,除了正信的优婆塞、优婆夷之外,几乎所有的人都被他的...[阅读全文]

  • [般若] 盲人摸象

    盲人摸象 舍卫城的东门,忽然来了一头大象,使得全城骚动起来,人人都想去看看这头大象到底有多大。民众如看马戏般地争先恐后,挤得非常热闹。这时候,城里有几个瞎子...[阅读全文]

  • [般若] 建楼趣谭

    建楼趣谭 有一个愚蠢无知的商人,有一天到朋友家里作客。他看见朋友住的三层楼,布置得富丽堂皇,华贵无比,心里很是羡慕,暗想道:「我辛苦了大半辈子,所集聚的财宝...[阅读全文]

  • 储藏牛乳

    储藏牛乳 穷乡僻壤里住着一个愚痴的农夫,畜养了一头母牛,就在母牛开始分泌牛乳时,他心中是既欢喜又不安。他不知如何处理这些牛乳,每见到母牛时,就唏嘘感叹。母牛...[阅读全文]

  • 铸像之始

    铸像之始 佛陀曾经上升忉利天宫为母说法三个月,优填王因思念成疾,于是请名匠雕刻五尺高的牛耳旃檀圣像一尊,这是佛像雕刻之始。 此后,憍萨弥罗国的波斯匿王听说优...[阅读全文]

  • 盲人除蚊

    盲人除蚊 佛陀从舍卫国至摩竭陀国行脚,到了一个村落,村中住着许多盲者。一日,盲者会集在一处商议道:「诸位!我们到森林中去工作,有蚊子来叮我们,妨害了工作,大...[阅读全文]

  • 佛陀的毫光

    佛陀的毫光 舍卫国中,有一位财德长者,当他的儿子刚满五岁的时候,就常常教他称念南无佛,儿子也很乖巧,学会了称念南无佛,长者非常喜爱。 有一个为饥饿所迫的旷野...[阅读全文]

  • [般若] 未雨绸缪

    未雨绸缪 从前有甲乙二人,生活贫困,每天以卖酪为业,仅仅能糊口而已。 有一天,当他们把酪装到瓶中,正预备顶在头上上街去贩卖的时候,忽然下起倾盆大雨,道路泥泞...[阅读全文]

  • 人生的大乐

    人生的大乐 佛陀住世时,有五个国王互为邻国,常有往来。在这五个王中普安王是最大而且最有品行人格的。有一天,五王开会时,普安王对四王问道:在你们人生之中,认为...[阅读全文]

  • 最胜长者降魔

    最胜长者降魔 一天,佛陀来到最胜长者的家中,为长者说法。善根深厚的长者聆听佛陀所说妙法后,无明烦恼尽除,证得法眼净,归依三宝,成为优婆塞,尽形寿奉持五戒。 ...[阅读全文]

  • 永恒的生命

    永恒的生命 晚年最令佛陀感到悲伤痛心的事,莫过于首座弟子舍利弗、目犍连相继先他而入涅槃。当舍利弗回到家乡进入涅槃后,他的弟子均头沙弥非常伤心的捧着灵骨去见佛...[阅读全文]

  • 金地王得度

    金地王得度 舍卫国的国王名波斯匿,在他国家的南方,有一个国家名叫金地。当时刚继承金地王位的摩诃劫宾宁,凭着他的英勇和才智,统领三万六千个小国家,国中兵士众多...[阅读全文]

  • 放下自在

    放下自在 有一天,佛陀的弟子五通梵志在深山悬崖边行走的时候,不小心脚下滑了一步,就直直坠落下悬崖去了。当他失魂落魄跌下的一瞬间,随手抓住一棵小树的枝干,竟然...[阅读全文]

  • 不受第二支箭

    不受第二支箭 佛陀被尊为天人师,这是说明佛陀是最善于教化的人天师范,不仅因为他最懂得权巧方便,观机逗教,尤其善于运用譬喻、问答等方式来阐述真理法则,令弟子们...[阅读全文]

  • 佛陀最后的遗教

    佛陀最后的遗教 佛陀三十岁成道,在人间弘化四十九年,到了八十岁那一年,有一天,佛陀带着阿难行化到遮婆罗塔,许多比丘也都聚会在这里,佛陀于是将即将进入涅槃的消...[阅读全文]

  • 神通和修行

    神通和修行 有一天,佛陀在一座森林中经行,偶然看见一位比丘在一棵大树下正襟而坐,一心一意想学神通。佛陀看了微微一笑,走向前慰问道:「你这样用功修行,有什么心...[阅读全文]

  • 佛陀的八大灵塔

    佛陀的八大灵塔 佛陀八十岁即将进入涅槃的时候,有一弟子请示:佛陀!您涅槃后,我们应该如何表达对您的思慕与纪念呢? 佛陀慈祥的回答:可以在十字路口建立宝塔。 ...[阅读全文]

  • [般若] 烧香作炭

    烧香作炭 佛陀在舍卫国说法的时候,感化了一位青年发心跟随佛陀出家、修持。五年以后,年轻的比丘得到佛陀的许可,独自一人离开僧团,遁隐山林,精进修行。 不到三个...[阅读全文]

  • 佛陀最后的弟子

    佛陀最后的弟子 佛陀时代,有一个外道中一位富有学问道德,年龄已届一百余岁的的长者名须跋陀罗,他是然而却从未曾听闻过正法,始终没有开悟。这一天,他听说佛陀即将...[阅读全文]

  • 最苦与最乐

    最苦与最乐 佛陀常常对弟子们说示涅槃寂灭的快乐。有一次,有五百外道向佛陀问难:「佛陀!你现在有没有涅槃?」 「没有。」佛陀回答。 「你既然没有涅槃,为什么常...[阅读全文]

  • 真理是无法被打败的

    真理是无法被打败的 自从舍利弗与目犍连加入僧团之后,对佛陀正法的弘传有很大的帮助,尤其他们两个皈依佛陀以后,许多青年也纷纷想要跟随佛陀出家学道。一时之间,在...[阅读全文]

  • 找心

    找心 佛陀在往伽耶山的途中,路过一座苦行林,在树下静坐片时,像等待什么似的。有一个拿了大包裹的女人,从佛陀的面前经过,佛陀并没有注意分别。后来,又有很多高大...[阅读全文]

  • 敬法如敬佛

    敬法如敬佛 有一天舍利弗在鹿母讲堂说法,与会大众莫不安静聆听。这时从外面弘化回来刚走到讲堂门口的佛陀与阿难,为免惊扰讲堂的宁静,佛陀就在门口站定,直到法会结...[阅读全文]

  • 如犊不离乳

    如犊不离乳 佛陀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每次听完佛陀的开示之后,都能如法实践,因此佛陀曾经称扬舍利弗:「你能将佛法实践在生活中,而且在团体中又能...[阅读全文]

  • 正与邪 正与邪

      舍卫国城内的大街上,有一位五官端正的青年,衣不蔽体,神情慌乱的狂奔着。阿难遇见了,叫住他:「年轻人!这样的慌张,有什么急事?」  「尊者!婆罗门说,如果...[阅读全文]

  • 信仰的财富

    信仰的财富 修陀罗是舍卫国的大富长者,虔诚信仰佛道,发愿每年的腊月初八这一天,一定恭请佛陀和比丘们到家里来接受供养,甚至临命终时,还一再叮咛子孙,一定要继续...[阅读全文]

  • [般若] 御马三法

    御马三法 佛陀教化众生的方法,总是应病与药,观机逗教。是什么样的人,佛陀就说什么样的法。佛陀像钟一样,小叩则小鸣,大叩则大鸣。 有一天,一个训练马的调马师带...[阅读全文]

  • 不受毒害

    不受毒害 舍卫城有个极为富有的长者,名叫申日,由于他的善根薄弱,只知虔诚的事奉外道,不知敬事佛陀。 有一天,外道对申日说:「现在佛陀受到国王、大臣、长者,以...[阅读全文]

  • [般若] 梵天问道

    梵天问道 有一天,佛陀在祇园精舍说法,大梵天从天而降,来到佛陀座前,向佛陀请法。 梵天问:「什么是最锐利的剑?什么是最剧烈的毒药?什么是最凶猛的火?什么是最...[阅读全文]

  • 净信如月明

    净信如月明 有一位青年来请教佛陀:「一个人的好坏、善恶怎么分别?」 佛陀指着月亮告诉青年说:「你看!天上的月亮是那样的光洁明亮,就像好人有一颗纯净的善心。」...[阅读全文]

  • 涅槃如熄火

    涅槃如熄火 古印度是个外道林立,思想发达的国家。有一天,一位异教徒婆蹉到精舍拜访佛陀,请教有关解脱的问题。 「佛陀!依照您的教法,解脱的人究竟去那里投生?」...[阅读全文]

  • 信心的力量

    信心的力量 舍卫城东南边有一条大河,河水悠悠,深而广阔。岸上住有五百多户人家,他们从未听闻佛法,习性刚强,贪利自恣,以捕鱼为业。 佛陀观察他们的机缘成熟,是...[阅读全文]

  • [般若] 愚人愚行

    愚人愚行 从前,在一个农庄上,住着一位有福报而没有智慧的富翁。他虽拥有良田肥马,万贯家财,但因愚痴,不能辨别是非善恶,常常闹出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有一...[阅读全文]

  • 试佛音远近

    试佛音远近 目犍连尊者是佛陀弟子当中神通第一的弟子。这天,目犍连正住在禅定中,忽然来了一个问题困扰他,那就是:佛陀的声音究竟能传多远?真能遍及十方世界吗?因...[阅读全文]

  • 佛陀的智慧

    佛陀的智慧 有一次,佛陀在外弘化,途经一片沙漠,遇到两个商人。商人问佛陀:「您看见我们走失了的一匹骆驼吗?」 「那骆驼是不是左眼失明,左足跛着,前齿缺断?」...[阅读全文]

  • 宝桥渡佛陀

    宝桥渡佛陀 目犍连的神通,耳朵听声音,不论远近都能听到;眼睛看东西,不受物体的阻碍都能看到;无论多远的路程,剎那间即至;他更常常显现神通变异,助佛宣扬。 有...[阅读全文]

  • 愚人喝水

    愚人喝水 有一天,佛陀在精舍中静坐,有一个人愁眉苦脸的长跪在佛陀座前,等待佛陀的开示。不久,佛陀睁开眼来,问道:「你有什么事?尽管问吧。」 「佛陀!我信了佛...[阅读全文]

  • 优填王造像

    优填王造像 佛陀的母亲摩耶夫人,在生下佛陀后的第七天便与世长辞了,死后上生忉利天。佛陀成道后的第七年,为了报答母亲养育之恩,就在僧团举行结夏安居的时候,悄悄...[阅读全文]

  • 友有四品

    友有四品 朋友好比一面镜子,善友可以规过劝善,恶友可以引以为鉴,自我警惕。世上有人因为交友不慎,不辨善恶,而误入歧途,因此不可不慎。 有一天,一位信徒请问佛...[阅读全文]

  • 铸像之始

    铸像之始 佛陀曾经上升忉利天宫为母说法三个月,优填王因思念成疾,于是请名匠雕刻五尺高的牛耳旃檀圣像一尊,这是佛像雕刻之始。 此后,憍萨弥罗国的波斯匿王听说优...[阅读全文]

  • [般若] 呵斥戏论

    呵斥戏论 佛陀为了示教利喜,开示众生入佛知见而降诞于世,为此一大事因缘,佛陀更以积极理智的态度住世说法,他禁绝弟子们做无意义的议论。但是在当时的印度思想界甚...[阅读全文]

  • 敬法如敬佛

    敬法如敬佛 有一天,舍利弗在鹿母讲堂说法,与会大众莫不安静聆听。这时佛陀与阿难从外面弘化回来,走到讲堂门口,为免惊扰讲堂的宁静,佛陀就在门口站定,直到法会结...[阅读全文]

  • [般若] 胜则增怨

    胜则增怨 舍卫国东园的鹿子母讲堂外,有一株参天古树,树顶圆如伞盖,佛陀正在树下打坐。这时有一位年约半百的婆罗门,名叫婆罗豆婆遮,来到佛陀座前,不由分说的乱骂...[阅读全文]

  • 歌颂真理

    歌颂真理 自从舍利弗与目犍连加入僧团之后,对佛陀正法的弘传有很大的帮助,尤其他们两个皈依佛陀以后,许多青年也纷纷想要跟随佛陀出家学道。一时之间,在社会上造成...[阅读全文]

  • 为佛陀剃发

    为佛陀剃发 具有阿罗汉性格的人,非常注重仪表的庄严,行为的安详,一举一动,讲求中规中矩,不缓不急,有些更是表现出拘谨严峻的样子。佛陀成道后,有一次回到祖国─...[阅读全文]

  • 佛陀的毫光

    佛陀的毫光 舍卫国中,有一位财德长者,当他的儿子刚满五岁的时候,就常常教他称念南无佛,儿子也很乖巧,学会了称念南无佛,长者非常喜爱。 有一个旷野鬼王为饥饿所...[阅读全文]

  • 忍力如根

    忍力如根 人烟罕至,僻静的山林中,婆舍比丘独自在树林下禅坐修行。当他进入一禅的定境时,忽然来了一群飞鸟停息在他禅坐的大树上吱吱喳喳地叫个不停,令他无法进入更...[阅读全文]

  • 人生的大乐

    人生的大乐 佛陀住世时,有五个国王互为邻国,常有往来。在这五个王中最大而且最有品行人格的是普安王。有一天,五王开会时,普安王对四王问道:「在你们人生之中,认...[阅读全文]

  • [禅定] 入定解危

    入定解危 佛陀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说法的时候,舍利弗尊者在耆阇崛山入金刚三昧。这时山中有两个一善一恶的鬼王镇守,一名优婆迦罗,一名伽罗,他们远远的见到舍利弗结...[阅读全文]

  • 永恒的生命——虽涅槃,法身却永留于世 永恒的生命——虽涅槃,法身却永留于世

      佛陀晚年最令他感到悲伤痛心的事,莫过于首座弟子舍利弗、目犍连相继先他而入涅槃。当舍利弗回到家乡进入涅槃后,他的弟子均头沙弥非常伤心的捧着灵骨去见佛陀。 ...[阅读全文]

  • 禅坐的方法

    禅坐的方法 祇园精舍的比丘每天晚上都要禅坐,禅坐之后,佛陀照例要讲解禅定的好处或者禅定的意义,这样比丘们在修习禅定时,才不致走火入魔,而有助于禅坐的功夫。 ...[阅读全文]

  • 放下自在 放下自在

      五通梵志是佛陀的弟子,有一天当他在深山悬崖边行走的时候,不小心脚下滑了一步,就从悬崖边直直坠落下去了。当他失魂落魄跌下的一瞬间,随手抓住一棵小树的枝干,...[阅读全文]

  • 不以瞋报瞋

    不以瞋报瞋 佛陀弘化四十九年的期间,除了受到婆罗门等外道的嫉妒迫害外,最初也常有人因为家中子弟跟随佛陀出家,于是迁怒佛陀,对佛陀做出无礼的举动,但最后总是被...[阅读全文]

  • 最后的遗教

    最后的遗教 佛陀三十岁成道,在人间弘化四十九年,到了八十岁那一年,有一天,佛陀带着阿难行化到遮婆罗塔,许多比丘也都聚会在这里,佛陀于是向大家宣布即将进入涅槃...[阅读全文]

  • 真理战胜邪恶

    真理战胜邪恶 有一回,佛陀在拘睒弥弘化,受到外道的嫉妒,故意收买不良份子,到处恶言中伤佛陀。在这种情况下,佛陀和弟子们想要靠托钵获得足够的食物相当困难。于是...[阅读全文]

  • 最后的弟子

    最后的弟子 佛陀时代,有一个外道名须跋陀罗,年龄已届一百余岁,他是外道中一位富有学问道德的长者,然而却从未曾听闻过正法,始终没有开悟。这一天,他听说佛陀即将...[阅读全文]

  • 尘唾自污

    尘唾自污 佛陀在鹿母讲堂说法。有一天,一如往常着衣持钵,到舍卫城乞食,途中一位婆罗门迎面而来,冲着佛陀开口怒骂,佛陀不予理会,仍旧安详的继续前行。 佛陀的从...[阅读全文]

  • 佛陀的八大灵塔 佛陀的八大灵塔

      佛陀八十岁即将进入涅槃的时候,有一弟子请示:「佛陀!您涅槃后,我们应该如何表达对您的思慕与纪念呢?」  佛陀慈祥的回答:「可以在十字路口建立宝塔。」  ...[阅读全文]

  • 杀瞋

    杀瞋 有一个婆罗门生养了一个瞋心很重的女儿,经常触怒婆罗门,惹他生气。 有一次,女儿又把婆罗门气得七窍生烟,因而萌发杀女解恨的念头。继而念头一转:「我还是先...[阅读全文]

  • 忆念三宝生善处

    忆念三宝生善处 摩诃男是佛陀的堂弟,在净饭王去世后继承王位,统治迦毗罗卫国。 有一天,摩诃男满怀惊恐不安的心情来到精舍,向佛陀禀告:「佛陀!现在迦毗罗卫国国...[阅读全文]

  • 忍能致胜

    忍能致胜 有一次在般若会上,佛陀知道须菩提已经断除人我的执着,但大慈大悲的佛陀,仍然苦口婆心引出自己修行的事迹,以增加须菩提行「无相布施」和「无我度生」的信...[阅读全文]

  • 如来六德

    如来六德 一天,虔信三宝的波斯匿王,严饰车舆,美服装扮,在诸大臣以及侍卫的簇拥下,来到祇园精舍,向佛陀请益问安。 大王在比丘的引领下觐见佛陀,内心流露出无比...[阅读全文]

  • [忍辱] 谦忍得长寿

    谦忍得长寿 有一个年约五、六岁的小童子,一天来到佛前,对佛陀说:「伟大的佛陀,愿您赐给我长寿[阅读全文]

  • 选择侍者

    选择侍者 阿难尊者是佛陀十大弟子中的多闻第一,随侍佛陀二十五年。 佛陀初成道不久,曾有舍利弗和目犍连侍奉过佛陀,后来那迦婆罗比丘也侍奉过佛陀,可以说,二十年...[阅读全文]

  • 忍辱度化鬼王

    忍辱度化鬼王 佛陀游化至摩竭陀国时,有一天,夜宿于阿咤鬼住的地方,当时阿咤鬼正与其它鬼神集会。有一小鬼赶忙跑去向阿咤鬼报告:「恭喜啊!你将有大福报哩!今晚佛...[阅读全文]

  • 度化长者

    度化长者 佛陀想度化一位长者。有一天,佛陀到长者的家门口乞化,长者的家人赶快通知他。长者一听,立即拿出布匹来布施。佛陀接受之后,走到附近的草地将卧具敷在地上...[阅读全文]

  • 忍辱的美德

    忍辱的美德 罗睺罗自从受佛陀严厉的教诫以后,又常常跟随师父舍利弗在一起,接受他的开导,在修行上,进步很快。 佛陀讲经时,舍利弗总是带着罗睺罗参加法会;舍利弗...[阅读全文]

  • 来处不易

    来处不易 佛陀在世时,有一弟子不知爱惜物品,例如穿著受施的衣服,才经过两三天就污秽破坏;吃饭的时候,钵里的米粒还未吃完就走开。有一天,佛陀叫他脱去袈裟到城里...[阅读全文]

  • 忍辱的真义

    忍辱的真义 富楼那是佛陀十大弟子中,说法第一的大阿罗汉,经常往来于各地宣说佛陀的教义。有一天,富楼那恭敬地来向佛陀辞行,打算到北方的偏远地区──蛮荒未化的输...[阅读全文]

  • 老人是宝

    老人是宝 有一次,佛陀在舍卫国对比丘们说:「恭敬老人有很大的利益,不曾听过的事,可以获得了解,使名声远扬,受到有智慧的人尊敬。」 「佛陀!您时常赞叹恭敬父母...[阅读全文]

  • 慈心不杀

    慈心不杀 距离王舍城约五百里的地方,有一座山,山中住着一户人家,他们以打猎为生,信仰的是牛鬼蛇神,从未见过佛法僧三宝。 有一天,佛陀路过此地,他们一见到佛陀...[阅读全文]

  • [伦理] 礼敬长老

    礼敬长老 有一次,佛陀带领一群比丘弟子出外弘法,到了晚上,一群年轻的比丘个个拿着卧具抢占睡觉的位子,年高德邵的首座弟子舍利弗反而没有地方过夜,只好在屋外经行...[阅读全文]

  • 凡水与法水

    凡水与法水 佛陀成道后,经常到处弘化,足迹踏遍了五印度。一天,佛陀经过孙陀利河边的丛林,住在附近的水净婆罗门,发现佛陀来到孙陀利河边,非常高兴,三步并作两步...[阅读全文]

  • 为姨母抬棺

    为姨母抬棺 大爱道比丘尼是佛陀的姨母。由于佛陀出生后第七天摩耶夫人便与世长辞,于是由姨母大爱道抚育长大成人。佛陀成道后,大爱道几度苦苦恳求出家修行,最后终于...[阅读全文]

  • 饮酒之害

    饮酒之害 佛陀住在祇园精舍时,有一天,佛陀为难提迦优婆塞说示饮酒的害处:「酒有三种:谷酒、果酒、药草酒。不论那一种酒,都会动乱人的心性,让人放逸,闯祸造业,...[阅读全文]

  • 为父担棺

    为父担棺 佛陀成道后,消息传到迦毗罗卫国,当时最感高兴的莫过于净饭大王。因此,当佛陀从南方一路教化,来到了北方舍卫城的祇园精舍时,净饭大王便迫不及待的派遣大...[阅读全文]

  • 饮酒失智

    饮酒失智 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称为五戒,这是佛陀的根本大戒,由七众共同遵守。 五戒的根本精神是:不侵犯别人。许多人不解,何以饮酒本身既不...[阅读全文]

  • 受持三戒

    受持三戒 舍卫城中有一良家子弟听了佛陀的说法,便皈依三宝,出家修行。当时有一位尊者为他解释戒律道:「法友啊!这个名为一种戒,这个名为二种戒、三种戒、九种戒、...[阅读全文]

  • 盂兰盆会

    盂兰盆会 目犍连尊者能以天眼通知道众鬼的罪业报应因缘。有一天,他忽然想起死去的母亲,于是运用神通力见到母亲堕在饿鬼道中受苦,咽喉像针缝似的细小,皮骨连结在一...[阅读全文]

  • [持戒] 恶语之害

    恶语之害 佛陀在祇园精舍的时候,六群比丘吵起架来,并且举出十点,嘲骂那些正直的比丘。佛陀知道此事后,便召集六群比丘来开示道:「过去,健驮逻王在得叉尸罗城治国...[阅读全文]

  • 三等孝顺

    三等孝顺 郁多罗是一位品行端正,年轻有为的优秀青年,尤其他孝顺父母,尊敬长上,早已为邻里所称道。 有一天,郁多罗到精舍听闻佛陀说法,佛陀说修福的重要,郁多罗...[阅读全文]

  • [持戒] 大贤不贤

    大贤不贤 舍卫城中有甲乙两人合做生意,他们把货物装载上车,下乡销售,获利而返。不善的甲商人就思忖道:「长久以来,我的朋友吃粗恶的食物,睡在简陋的地方,身心疲...[阅读全文]

  • 四姓平等

    四姓平等 佛陀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婆罗门集合在拘萨罗,共同谈论着:婆罗门的种姓最殊胜,其余种姓都不及婆罗门;婆罗门种姓最洁白,其余种姓都是污黑;婆罗...[阅读全文]

  • 猎人改业

    猎人改业 罗阅祇国有一座高山,山上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很多,风景奇美。山下住着几百户人家,全以打猎为业。天亮时,男人就到山上去打猎,晚间带着鲜血淋漓的兽尸回来...[阅读全文]

  • 平等乞食

    平等乞食 佛陀成道后,一日所作,有自受用和他受用的生活。自受用,就是在禅定中享受法喜安乐;他受用,就是在僧团课徒教众,行脚弘化。尤其借着托钵乞食,接近人群,...[阅读全文]

  • [持戒] 弥多的口业

    弥多的口业 佛陀的大弟子中,有一个驼骠比丘,是一位已经证得圣果的罗汉。他的精勤修习,仪容威德,受到大众赞美,由于他办事的才干,做事妥善,佛陀将僧团中的一切总...[阅读全文]

  • 众生平等

    众生平等 在佛陀的弟子当中,有不少人本来是外道门徒,后来经过佛法的熏陶,转而皈投佛陀座下,成为佛弟子。例如婆私咤、婆罗婆二人便是婆罗门出身的青年,当初他们跟...[阅读全文]

  • [持戒] 藏六如龟

    藏六如龟 在佛陀的弟子当中,根机有利有钝,有的人一点即通,有的需要耐心琢磨,但是佛陀都能耐心观机逗教,给予启发。譬如有一位弟子,每天在水边树下打坐参禅,精进...[阅读全文]

  • 等视众生

    等视众生 有一年,佛陀居住在舍卫国祇园精舍,弟子们则分散在各地随意安居。经过九十天,安居结束,分散在各处安居的佛弟子纷纷回到祇园精舍,向佛陀问讯,聆听佛陀说...[阅读全文]

  • 持戒求安稳

    持戒求安稳 有一次,波斯匿王到精舍听闻佛陀说法,佛陀问道:「大王!我有一个问题问你,假如现在有一个你所亲信的人,跑来告诉你一个消息,说是四大山已经快要崩裂,...[阅读全文]

  • [持戒] 妄语如秽器

    妄语如秽器 罗睺罗是佛教的第一个沙弥,出家时只有十五、六岁,因此对于佛陀所说的法,还不能完全领受。不过他性情温和、品性端正,唯一的缺点是喜欢说妄语作弄人,譬...[阅读全文]

  • 方便制戒

    方便制戒 有一天,佛陀看到一位弟子愁容满面,忐忑不安的样子,于是问他:「为了什么事情,如此的忧心忡忡?」 「佛陀!有一个人送我一个精致的钵,我想把它转赠给阿...[阅读全文]

  • 怨亲平等

    怨亲平等 佛陀住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时,染患感冒,当时的名医耆婆,为佛陀诊断后,用三十二种药草调配成药丸,并请佛陀每天按时服药三十二颗。提婆达多妄自尊大,嫉妒...[阅读全文]

  • 战胜自己

    战胜自己 有一位比丘,自出家以来,父母从未曾放弃说服他还俗,一再以亲情及丰厚的财富试图动摇他求道的信心。而他自己也一直徘徊在亲情与佛道之间,为此苦恼不堪。 ...[阅读全文]

  • [平等] 平等无私

    平等无私 提婆达多虽然一再和佛陀作对,甚至三番两次设计陷害佛陀,但是有一天,提婆达多生病了,群医束手无策,佛陀还是亲自前往探视。 佛陀的弟子问道:「佛陀!提...[阅读全文]

  • 把握当下

    把握当下 有一天,一位外道婆罗门来到舍卫国的祇园精舍拜见佛陀,向佛陀请法。 外道婆罗门问道:「佛陀!未来世中会有多少佛出世呢?」 佛陀告诉婆罗门:「未来成佛...[阅读全文]

  • [愚痴] 易师之过

    易师之过 有一次阿难尊者请问佛陀:「佛陀!世间上的人,不论僧俗弟子,常常欢喜轻易其师,今天礼敬你,明天依止他,以恶意对待自己一度礼拜过的老师,或以恶意对待有...[阅读全文]

  • 四个儿子

    四个儿子 有一位在家学佛的女居士,对佛陀非常恭敬信仰。她每天早上一定要到佛陀面前顶礼,从来没有懈[阅读全文]

  • 佛陀经典解析:王舍城内的四种马 佛陀经典解析:王舍城内的四种马

      佛陀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安居,见到比丘们有的精进用功,有的懈怠懒散,于是集合大众,以方便法门示教利喜。  「在王舍城内有四种马:  第一种马,看见主人的鞭...[阅读全文]

  • 乌鸦逐臭肉

    乌鸦逐臭肉 佛陀住世四十九年,讲经说法三百余会,其间经常带领弟子往返于五印度,到处行脚弘化。 这一天,佛陀和阿难尊者出外行化,行至半途,看到许多乌鸦正在争抢...[阅读全文]

  • 念珠的由来

    念珠的由来 佛陀驻锡在灵鹫山说法的时候,附近有一个弱小的国家,经常受到邻国的侵凌,加以国内瘟疫流行,内忧外患,人民非常苦恼,国王更是忧心忡忡。 有一天,国王...[阅读全文]

  • 脚踏实地

    脚踏实地 目犍连在托钵途中,遇到一位身强体健的青年人对他说:「我能以拳掌的力量将刀剑捏碎。」 目犍连不信地反问道:「你的手掌不会因此而皮破血流吗?」 青年人...[阅读全文]

  • 闻法升天

    闻法升天 四生慈父,人天导师的大悲佛陀,时时刻刻都在关怀着还未得度的众生。因此,有时分身在恒河边,出广长舌,讲经说法。 每次,佛陀在宣说妙法时,除帝王、士民...[阅读全文]

  • 佛陀的忧喜

    佛陀的忧喜 有一天,佛陀坐在树下为大众说法,会中证得须陀[阅读全文]

  • 牛命与人命

    牛命与人命 过去有一个从事屠宰的人,养了一千头牛,每日宰杀一头牛出售。杀了五百头牛,还有五百头,牛儿们不知死期不远,还在跳腾嬉戏,共相抵触。 一天,佛陀适巧...[阅读全文]

  • 端坐路中救祖国

    端坐路中救祖国 佛陀成道后,有一次,憍萨罗国的琉璃王带领大军欲攻伐迦毗罗卫城。这风声传出以后,释迦族中得悉这个情报,异常惊慌。因为以迦毗罗卫城的兵力,实际上...[阅读全文]

  • 少壮当努力

    少壮当努力 一天上午,阿难跟随佛陀到舍卫城弘化,途中见到一对身形佝偻、衣衫褴褛的老夫妇,瑟缩着身,蹲在正燃烧着的垃圾堆旁取暖,眼中不时流露出凄怆悲凉的眼神。...[阅读全文]

  • 人身难得

    人身难得 经云:「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得生人身到底有多难呢? 有一天,佛陀告诉比丘们:「譬如所有的大地都成为大...[阅读全文]

  • 精勤得财富

    精勤得财富 提婆达多煽动阿阇王弒父篡位,并且每天接受阿阇世王五百车的饮食供养。 佛陀知道后,说:「贪念多的人,烦恼就会跟着来。因为他常要照顾这些多余的东西,...[阅读全文]

  • 为醉汉剃度

    为醉汉剃度 佛陀在祇园精舍的时候,有一天,一个喝醉酒的婆罗门来到佛陀的跟前,要求剃度出家。佛陀便吩咐阿难为他落发,并且穿上袈裟。不料,婆罗门醒后,一看自己现...[阅读全文]

  • 精进的重要

    精进的重要 有一天,佛陀率领众弟子在外面弘化,途中,佛陀要阿难为同行的比丘们说法。 阿难于是为大家宣说精进的重要,赞叹精进的功德。佛陀听了,说:「阿难!你赞...[阅读全文]

  • 禁戒食肉

    禁戒食肉 佛陀在印度波罗奈国的时候,有一病比丘害了肚痛腹泻之病,在床上辗转呻吟。这时,一名叫苏卑的优婆夷前往探病,她在床前恳切地慰问道:「请问那里不舒服,服...[阅读全文]

  • 施戒得名利

    施戒得名利 佛陀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说法已经有一段日子了。一天清晨,佛陀正在园中经行,一位容貌庄严殊妙的天子来到佛前,恭敬的向佛陀顶礼后,说偈问道: 如何...[阅读全文]

  • 合掌的女婴

    合掌的女婴 有一次,佛陀正在王舍城宣说大乘佛法时,法会中有一位贤慧能干的妇女,名叫毗娄。毗娄在家里不但是一位贤妻良母,在社会上,也是人人称赞的模范妇女,因此...[阅读全文]

  • 爱护儿童

    爱护儿童 佛陀十大弟子中,论议第一的迦旃延尊者,有一次离开佛陀,住在南方的王舍城传教。有一天,他派了一个年纪很小的徒弟回到祇园精舍去探望佛陀。佛陀见到迦旃延...[阅读全文]

  • 四句悟道

    四句悟道 佛陀住世的时候,有婆罗门兄弟五人,四位兄长都入山学道,证得五神通。唯有最小的弟弟弗那,生活穷苦,以耕种为业。 有一天,佛陀一如往昔出外托钵乞食,弗...[阅读全文]

  • 王女的觉悟

    王女的觉悟 印度波罗奈国王的夫人生有一女,肤色金黄耀眼,头发绀青。王女十六岁时,父母见女儿日渐长大,就想替她寻找佳婿。王女告诉父母:「我还不想出嫁,除非能找...[阅读全文]

  • [慈悲] 见法则见佛

    见法则见佛 《稻芊经》说:「见缘起则见法,见法则见佛。」这不仅是对无缘生逢佛世的末法众生所说,在佛世时,佛陀就是这样教诫弟子。 有一次,一位名跋迦梨的弟子病...[阅读全文]

  • [布施] 宿世业报

    宿世业报 舍卫国有一个近二百岁的贫穷老翁,听说佛陀能够知道现在、过去、未来的种种事,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因而想瞻仰佛陀,便扶着拄杖慢慢从遥远的地方来求见佛...[阅读全文]

  • 布施如播种

    布施如播种 舍卫城有一位大财主名叫提婆,为人刻薄,爱财如命,不但多方聚敛,就是一件极小的公益都不肯去做。家中虽藏有八万余斤黄金,日常生活却过得和穷人一样,人...[阅读全文]

  • [布施] 悭吝不舍

    悭吝不舍 佛陀有一度驻锡在摩竭陀国的灵鹫山,为众多的弟子们讲经说法。摩竭陀国的国王频婆娑罗王,率领了许多大臣来到灵鹫山上,合掌恭敬,顶礼佛足,禀告佛陀道:「...[阅读全文]

  • 慈度尼提

    慈度尼提 古代的印度社会,由于职业的区分,世袭和种族尊卑的观念,形成婆罗门、剎帝利、吠舍、首陀罗等四种阶级。其中首陀罗被公认是为了做奴隶而生到这个世间来的,...[阅读全文]

  • [布施] 悭贪堕饿鬼

    悭贪堕饿鬼 居住在恒河水边的饿鬼,有无量无数之多。饿鬼中,有的因长久饥饿,而目陷发长,焦急得一刻不能安定,驰走东西寻找食物,但是无论如何也得不到一点食物。 ...[阅读全文]

  • 悭贪堕畜生

    悭贪堕畜生 佛陀在舍卫城中教化的时候,有一天,慢步走到鹦鹉摩纳都提子的家中,真不巧,都提刚好有事出去了。 都提家里养了一只白狗,全家大小都很爱护它,尤其都提...[阅读全文]

  • [布施] 商人闻法

    商人闻法 佛陀从远方的跋耆国游行教化到毗舍离国,住在猕猴池旁的重阁讲堂。国内的商人得知佛陀的行止,都欢喜地相约来到佛陀的住处,向佛陀问讯顶礼,佛陀也为商人们...[阅读全文]

  • [慈悲] 金身受灾

    金身受灾 佛陀的金容圣身,是那么相好庄严,我们就以为这应身的佛陀在人间的活动,是顺心如意,百无阻碍,那是错误的想法。 佛陀的一生,从他的金容圣身的上面,就是...[阅读全文]

  • [布施] 智度海神

    智度海神 佛陀与弟子们居住在舍卫国祇园精舍时,国内有一位商主与五百商人将乘船入海采集珠宝,临出发前,商主发起清净信心,想要供养佛陀,以祈福保佑一路平安。于是...[阅读全文]

  • 真正的富有

    真正的富有 从前有一个婆罗门国家,名叫多味象,这个国家的国王信奉外道。 有一天,国王起了一念善心,想要行大布施,于是就依婆罗门法,以七宝堆积如山,只要有乞丐...[阅读全文]

  • 恤贫济残

    恤贫济残 在舍卫城,住着一位贫穷的女子,经常三餐不继,到处乞讨度日,由于全身又脏又臭,所以大多数的人一看到她都退避三舍,甚至连看都不看她一眼。 佛陀知道了这...[阅读全文]

  • 难行能行

    难行能行 从前在舍卫国有一个长者的儿子,由于过去世培植了善根,因此在听闻佛法之后,就发心出家。可是这个比丘却只喜欢和亲友眷属在一起,不喜欢和修道人一起生活,...[阅读全文]

  • [布施] 八万四千塔由来

    八万四千塔由来 有一天,佛陀与阿难入舍卫城乞食,途中看到一群小孩正在道路上玩耍嬉戏,他们每一个人都用沙土堆积成宫殿、仓库、财宝以及五谷。其中有一个小孩远远的...[阅读全文]

  • 心病之苦

    心病之苦 佛陀住世的时候,舍卫城中有一个富翁,名叫步知加,年幼时,父母就去世,因此,步知加童年就没有好好受过教育。 步知加的性情很偏执,动不动就发脾气,没有...[阅读全文]

  • 贫人供佛

    贫人供佛 罗阅城的大众正在商议每人出百钱,以办斋供养佛陀与僧众的事。此时,有一苦人名叫鸡头,贫穷无钱,他挤在人群中听大家会议,众人见他贫穷寒酸的模样,便说:...[阅读全文]

  • [布施] 不因说法而受供

    不因说法而受供 有一次,佛陀在拘萨罗国弘化,遇到一位以耕田为生的婆罗豆婆遮婆罗门,正使用五百具犁辛勤的工作。他遥见佛陀容止可观,就暂时停止耕耘,挥挥满脸的汗...[阅读全文]

  • 采花献佛

    采花献佛 有一年春天,佛陀在罗阅祇城中教化。忽然,远远传来一阵充满哀怨的歌声,于是,佛陀静默地在溪边坐下。 不久,一大群男女老幼,手中捧着刚摘下的鲜花,安静...[阅读全文]

  • [慈悲] 不舍众生

    不舍众生 提婆达多的背叛,是佛陀毕生最大的憾事。提婆达多不但自己背叛了佛陀,尤其借着阿阇世王给他的丰厚供养,极力诱惑佛陀的弟子拥护他。有少数信仰不坚定、意志...[阅读全文]

  • 馈赠以法

    馈赠以法 中印度的大国弗加沙王与摩竭陀国的瓶沙王是至交好友,弗加沙王不曾闻佛说法,不解佛理。 有一天,弗加沙王用珍珠、金银、玛瑙等珍贵的宝物做成饰花,送给好...[阅读全文]

  • 施多福大

    施多福大 有一段时期,佛陀住在迦兰陀竹园弘化,每天早晨依惯例着衣持钵,到王舍城次第乞食。有一位火与婆罗门远远看见佛陀,立刻准备许多甘美的饮食出来供养。可是经...[阅读全文]

  • 一念慈心

    一念慈心 佛教的三藏十二部包含有无量的法门、教义,而这些法门、教义都是以慈悲为根本。佛经上说:一切佛法如果离开慈悲,则为魔法。可见慈悲与佛教关系的密切,尤其...[阅读全文]

  • 总持第一

    总持第一 佛陀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比丘对阿难尊者的多闻生起这样的疑惑:「阿难尊者过去世做了什么善业,这一世能将佛陀所说的教法一字不漏的记下来?」于是...[阅读全文]

  • [布施] 布施与悭贪

    布施与悭贪 在舍卫城里,有一个长者名叫最胜,他的财宝堆积如山,数也数不清,可是他的悭贪却是无人能比。他的房子做了七道门,守护严密,并且嘱咐守门人,不准乞丐进...[阅读全文]

  • 慈心解怨

    慈心解怨 佛陀平日即苦口婆心的教示弟子们,彼此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和合无诤的在道业上精进。不过,僧团里人多,难免还是会有意见相左的时候。 有一天,两个比...[阅读全文]

  • [布施] 模范王

    模范王 离舍卫城不远的地方,有一所花园,叫做祇树给孤独园。园里有茂盛的树木,芬芳的花草,有建筑堂皇的讲堂、房舍,佛陀经常在这儿说法,不知度化了多少天上人间的...[阅读全文]

  • 夫妇的发心

    夫妇的发心 一杓饭汁得心明,天上人间贵人称, 不信但看尼树子,形如芥子荫多宏。 佛陀在世的时候,僧众们的饮食都是到信众家中去托钵乞食,僧团中是不起火煮食的,...[阅读全文]

  • [报恩] 知恩报恩

    知恩报恩 曾经有一段时期,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每到夜晚时分,就会出现一种不寻常的声音。不过,隔一段时日后,这不寻常的声音消失了,却出现另一桩不寻常的事──一位小...[阅读全文]

  • 贫女一灯

    贫女一灯 佛陀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每天总有数以万计的人们去向他求法,带了衣食等物品去供养。 舍卫城里有一个贫穷的孤女难陀,也常常去听闻佛陀说法,眼看国...[阅读全文]

  • 鹦鹉迎佛

    鹦鹉迎佛 有一次,佛陀从祇园精舍带着许多比丘要到摩竭陀国,路上经过一座大森林。 这座大森林中,住着千千万万的鹦鹉,鹦鹉中有一位慈善的鹦鹉大王,它在大树上遥见...[阅读全文]

  • 广长舌相

    广长舌相 一天,佛陀游化到婆罗门城,婆罗门王知道佛陀具有大威力,能够感动群众接受他的教化,因此心里就深深的疑忌着。于是下一道命令,作为限制:如果有人布施佛陀...[阅读全文]

  • [弘法] 大-转-法-轮

    大-转-法-轮 佛陀成道初期,有一些人对佛陀的教化,心存排斥,尤其外道更是百般的阻挠、挑衅。但是,随着闻法的人愈来愈多,尤其许多人在听闻佛陀开示以后,都能过着佛...[阅读全文]

  • [布施] 医驼背

    医驼背 有一个人为了要修福行布施,不惜一切手段,用种种欺骗敲诈的方法,获得不正当的金钱,以为用这样的钱去布施修福,就会有很大的功德。 佛陀知道后,就这件事为...[阅读全文]

  • 四天王献钵

    四天王献钵 佛陀成道后不久,在禅定中观想思惟道:「我已经在这世间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了,想起还有无量无边的众生需要我去救度,我应该让他们种福田修善业。过去诸佛都...[阅读全文]

  • 妇人的夙因

    妇人的夙因 佛陀在鸠罗国说法的时候,途中遇到一个名叫啖蔗乐的老妇人。她是个仆妇,为主人做些挑水的工作,每天都要到公井来汲水。佛陀对阿难说道:「阿难!你拿钵到...[阅读全文]

  • [经济] 财富运用法

    财富运用法 佛陀居住在舍卫国的祇园精舍时,有一天,波斯匿王前来精舍拜见佛陀,禀告佛陀:「佛陀!在我们舍卫国内有一位摩诃男长者,非常的富有,库藏的真金就有百千...[阅读全文]

  • [布施] 伞盖供养

    伞盖供养 有一天,佛陀率领着弟子们前往郁单罗延国的某村落教化。当时,正逢溽暑,天气燠热,没有一点儿凉风。 有一个牧羊人看见佛陀身放光明,心想:佛陀是三界至尊...[阅读全文]

  • 衣服供养

    衣服供养 有一天,佛陀示现疾病,静静的休养着。这病讯给频婆娑罗王知道以后,赶快叫御医耆婆前去为佛陀治疗。 佛陀病好以后,御医耆婆一心想要送一样礼物供养佛陀,...[阅读全文]

  • 棉线供养

    棉线供养 佛陀在舍卫城的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城中有一位织布师,名叫须摩,家中非常贫穷,没有任何财产,只有靠替人织布,赚取微薄的工资过活。 有一天,他想:「我...[阅读全文]

  • 黄金是毒蛇

    黄金是毒蛇 有一次,佛陀带着阿难出外行化,忽然在路上发现一堆黄金。佛陀说:「阿难!你看到了吗?那儿有毒蛇。」 阿难朝黄金看看,回答佛陀:「是的!佛陀!我看到...[阅读全文]

  • 粒米胜须弥

    粒米胜须弥 有一对贫穷的夫妇住在炭窑洞里,四壁萧条,夫妻两人甚至要共穿一条衫裤,丈夫穿出去了,妻子只好守在家里;妻子出外,丈夫衣不蔽体,也只好待在洞里。有一...[阅读全文]

  • 财法二施

    财法二施 晌午时分,求陀那与安息罗比丘结伴到舍卫城托钵,在回祇园精舍的路上,求陀那忽然有感而发对安息罗说:「今天受信徒的丰富供养,我打从心底感觉到惭愧不安,...[阅读全文]

  • 檀香供佛

    檀香供佛 佛陀在王舍城弘化期间,城中有位长者的婢女,生性温顺贤良,敬信三宝,时常为人研磨檀香粉。 有一天,她出门时,遇见佛陀正入城乞食,心里十分欢喜,立刻回...[阅读全文]

  • 五家共有

    五家共有 有一天,佛陀与弟子们前往憍萨罗国舍卫大城弘化的途中,遇见一位名叫喜乐的商人。 喜乐平素虔信佛法,为人乐善好施,乡里间造桥、铺路、建寺、抚孤、济贫等...[阅读全文]

  • 赠送精舍制

    赠送精舍制 佛子罗睺罗开悟以后,在教团里的地位更加提高,尤其在家信徒们对他更是另眼相待。因此,在比丘中要以罗睺罗所受的供养最多。 对于根器薄弱的弟子,供养多...[阅读全文]

  • 黄金铺地建祇园

    黄金铺地建祇园 佛陀在竹林精舍教化一段时日后,皈依的信众逐渐增加,弟子日渐增多,发心供养的人也与日俱增。 一天,佛陀应邀到一位首罗长者家中应供,正好首罗长者...[阅读全文]

  • [无常] 佛度莲花

    佛度莲花 有一次,佛陀在灵鹫山弘法时,王舍城里一位名叫莲花的妓女,长得非常漂亮,起了一念善心,想要远离人世间的烦恼,出家修道。于是就前往灵鹫山,想拜见佛陀。...[阅读全文]

  • [布施] 寺院之始

    寺院之始 佛陀最初离开王宫入山修道的时候,经过摩竭陀国的首都王舍城,与频婆娑罗王有约,成道以后当先来度化。 这一天,佛陀果然依约带着三迦叶来到王舍城的灵鹫山...[阅读全文]

  • [布施] 腊八粥的由来

    腊八粥的由来 农历十二月八日是佛陀成道日。在这一天,寺院都要举行纪念法会,称为成道会、腊八会,并以「腊八粥」供佛飨众。 佛陀成道日为何要供养腊八粥呢?其缘由...[阅读全文]

  • 伟大佛陀的故事 伟大佛陀的故事

    约在世纪五百年前,人类的救主,三界的导师,大觉大圣的释迦牟尼佛降诞在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佛陀的父亲净饭大王是迦毗罗卫国的国主,母亲摩耶夫人是位贤能的王妃。那是...[阅读全文]

  • [佛陀] 绪言

    绪言 我们要想了解一个宗教的内容,以及一个宗教是否为我们人生所需要,则我们一定先要了解一个宗教的教主。他的人格、智慧是否值得我们崇拜信奉?以及我们崇拜信奉了...[阅读全文]

  • 定慧之路(致光法师)

      第一讲  一、定慧基础知识  舍摩他与毗婆舍那  佛教依用心的情况,把禅修方法分为两种,即所谓的舍摩他和毗婆舍那。舍摩他是修止,毗婆舍那是修观。  止和...[阅读全文]

  • 人命在几间

    人命在几间 佛陀曾问比丘:「人命在几间?」 「在数日间。」比丘甲回答。 「你不了解。」 佛陀说后,又问道:「人命在几间?」 「在饭食间。」比丘乙回答。 「你...[阅读全文]

  • 人命短促

    人命短促 有一年,佛陀住在舍卫国的优梨聚,一天中饭之后,比丘们聚集在讲堂,互相议论:人命短促,天人乃至众物,有生必有死。佛陀以天耳远远听到比丘们正谈论着无常...[阅读全文]

  • 身是苦本

    身是苦本 一天,有初发心出家修行的四比丘闲坐在一棵大树下,互相讨论什么是人生的大患,其中有一人发表意见道:「人生最大的忧患莫过于色欲了,如果淫心不能断除,就...[阅读全文]

  • 度化耶舍

    度化耶舍 有一天早晨,佛陀正在缚啰迦河畔散步。忽然,有一个青年从远远的地方像发狂似的向着佛陀飞奔而来,口中还不住的叫着:「我苦啊!我苦啊[阅读全文]

  • 四事不久常

    四事不久常 有一次,佛陀在祇园精舍为诸比丘说法的时候,有一个梵志愁眉苦脸,匆匆忙忙来到佛前,顶礼佛陀说道:「佛陀!我不幸遭遇到人生最烦恼的两件事,请佛陀为我...[阅读全文]

  • 人生五难

    人生五难 阿若憍陈如等五比丘是最早追随佛陀出家的弟子。佛陀成道后,一心想要度化他们,于是前往他们所住的波罗奈国。途中,遇到一位名叫忧呼的婆罗门,此人辞别父母...[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