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人物故事 >

佛陀的圣弟子传
  • 佛陀的圣弟子传

    佛陀的圣弟子传 作者:向智长老(Nyanaponika Thera) 何慕斯.海克(Hellmuth Hecker) 英文编者:菩提比库(Bhikkhu Bodhi) 中文译者:赖隆彦 第一部 佛法大将...[阅读全文]

  • 序曲 星空中闪耀的满月

    序曲 星空中闪耀的满月 在斯里兰卡的许多寺院中,你会发现佛陀两侧各有一个比库(bhikkhu)雕像,他们身披袈裟,偏袒右肩,双手合十,恭敬地站着。在他们的脚前,经常有...[阅读全文]

  • 第一章 求法

    第一章 求法 这个故事得从印度离王舍城(Rajagaha)不远的两个婆罗门村落,优波提舍(Upatissa)与拘律陀(Kolita)开始说起。① 早年的生活 在佛陀出世以前,一位...[阅读全文]

  • 第二章 沙利子其人其事

    第二章 沙利子其人其事 上首弟子 过去、现在诸佛都拥有双贤弟子 在《大譬喻经》(Mahapadana Sutta,DN 14)中,佛陀从九十一劫前的毘婆尸(Vipassi)佛开始,提到...[阅读全文]

  • 第三章 转*轮者

    第三章 转*轮者 沙利子(Sariputta)尊者的开示与被认为是他所作的书,形成一个内容广大的教导体系,其解说的范围与种类都足以媲美世尊。沙利子对如何清楚地组织与呈现...[阅读全文]

  • 第四章 到彼岸

    第四章 到彼岸 上首弟子先入涅槃 我们现在来到佛陀般涅槃(Parinibbana, 意译为入灭)的那年。世尊在韦沙离城(Vesali)旁的橡树村(Beluvagama)度过雨季。⑴在雨...[阅读全文]

  • 第五章 沙利子的开示

    第五章 沙利子的开示 被归为沙利子(Sariputta)所说的经典,涵盖了与梵行有关的广泛主题,包括从单纯的戒律,到深奥的教理与禅修重点。以下即列出这些经典,并对每个主...[阅读全文]

  • 第一章 少年

    第一章 少年 在马嘎塔国(Magadha,古译: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附近的拘律陀村内,有个小孩诞生,他生来就注定要成为佛陀的第二位上首弟子。⑴男孩的双亲依村落名称,将...[阅读全文]

  • 第二章 遊方与心灵探索

    第二章 遊方与心灵探索 大约在此同时,未来的佛陀悉达多王子结婚了,暂时更深入世俗生活。而拘律陀与优波提舍两位朋友则离家,迈向寻求内在和平与解脱的艰苦旅程。他...[阅读全文]

  • 第三章 寻法

    第三章 寻法 在对佛陀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这两个朋友放弃行脚生活,返回家乡马嘎塔国(Magadha),他们此时年约四十岁。⑴ 找到不死之道 虽然面临许多失望,他们仍未放...[阅读全文]

  • 第四章 努力觉悟佛法

    第四章 努力觉悟佛法 如今,两百五十名同行沙门之首的这两位朋友,来到竹林精舍。佛陀正在对比库们说法,当他看见这两个朋友接近时,他宣布:「看,比库们!他们来了...[阅读全文]

  • 第五章 双贤弟子

    第五章 双贤弟子 对于正自觉者(Sammasambuddhassa)而言,两位上首弟子与侍者的重要性,就如军事、内政与财政大臣之于国王一样重要。佛陀本人就曾以政府部门作比喻,...[阅读全文]

  • 第六章 神通第一

    第六章 神通第一 在早期西方学者的眼中,许多人视佛教为基督教教条主义之外,另一个理性的选择,基本上,佛教是无宗教传统包袱的心理伦理学的实用法则。在他们的理解...[阅读全文]

  • 第七章 马哈摩嘎喇那的前世

    第七章 马哈摩嘎喇那的前世 关于忆念自己的前世,马哈摩嘎喇那只说过一次,在《魔诃责经》(Maratajjaniya Sutta,MN 50)中。那部经我们稍后会提到。 在关于佛陀...[阅读全文]

  • 第八章 马哈摩嘎喇那的偈颂

    第八章 马哈摩嘎喇那的偈颂 和佛陀其他许多阿拉汉弟子一样,在《长老偈》中,马哈摩嘎喇那尊者以偈为证,赞颂他战胜变化无常的生命。属于他的那一章,包含了六十三首...[阅读全文]

  • 第九章 马哈摩嘎喇那最后的日子

    第九章 马哈摩嘎喇那最后的日子 在佛陀般涅槃前半年,于迦底迦月相当于阳历十至十一月的月圆日,死亡终于拆散两位上首弟子。沙利子在这一天入灭,就在父母家他出生的...[阅读全文]

  • 第十章 马哈摩嘎喇那之死

    第十章 马哈摩嘎喇那之死 佛陀是在一个完美控制的禅定中,①在许多弟子的围绕下平静地入灭。沙利子是在父母家里入灭,也有众多比库随侍在侧,同样很安详。阿难达在一...[阅读全文]

  • 第一章 马哈咖沙巴早年

    第一章 马哈咖沙巴早年 佛陀在般涅槃前拒绝任命继承者,他劝比库们要以「法」与「律」为师,因为实践解脱道所需的教法都包含在他四十五年的说法里,他们可从中寻找。...[阅读全文]

  • 第二章 阿拉汉比库尼—拔陀迦比罗

    第二章 阿拉汉比库尼拔陀迦比罗 让我们先跟着拔陀迦比罗走。她沿路走到沙瓦提城(Savatthi),在揭达林园精舍聆听佛陀开示。那时比库尼僧团尚未成立,她就住在揭达林...[阅读全文]

  • 第三章 轮回背景

    第三章 轮回背景 马哈咖沙巴与拔陀迦比罗原是发愿要成为过去第十五佛莲华上佛(Padunmutara)的大弟子,莲华上佛出现在过去十万劫前,而他的主寺座落在有鹅城(Hamsa...[阅读全文]

  • 第四章 马哈咖沙巴如何遇上佛陀

    第四章 马哈咖沙巴如何遇上佛陀 继续我们的故事,现在要回来看马哈咖沙巴(Mahakassapa)。㈠在他来到十字路口之后,他去了哪里?如前述,当两个沙门分手时,大地被他们...[阅读全文]

  • 第五章 马哈咖沙巴与佛陀的关系

    第五章 马哈咖沙巴与佛陀的关系 我们已看到马哈咖沙巴(Mahakassapa)尊者与佛陀之间有深刻的内在关系。根据传统资料,这关系在他们的前世中就已缔结了。根据本生故事,...[阅读全文]

  • 第六章 与天神相遇

    第六章 与天神相遇 有一次是和年轻的天女拉雅(Laja)。她记得自己能获得天界的快乐,是因为前世在人间身为贫女时,抱着信心供养烘干的米给马哈咖沙巴长老,并发愿:...[阅读全文]

  • 第七章 与同修比库的关系

    第七章 与同修比库的关系 一个如马哈咖沙巴尊者这样致力于禅修者,很难期待他能积极接受并训练许多学生;事实上,藏经中提到他的学生也只有寥寥几个而已。 与比库众...[阅读全文]

  • 第八章 佛陀般涅槃之后

    第八章 佛陀般涅槃之后 接下来要说道的马哈咖沙巴尊者和阿难达的关系,和佛陀般涅槃后,马哈咖沙巴尊者取得僧团领导地位密切相关。 佛陀入灭 佛陀入灭时,五个最重...[阅读全文]

  • 第九章 马哈咖沙巴的偈

    第九章 马哈咖沙巴的偈 在《长老偈》中,有四十颂(Thag.1051_1090)归于马哈咖沙巴(Mahakassapa)尊者。这些偈反映了大长老的一些特质与德性:他的苦行习性与少欲知足...[阅读全文]

  • 第一章 阿难达的个人道路

    第一章 阿难达的个人道路 在所有随侍佛陀的大比库中,阿难达(ananda)尊者在许多方面都占有一席独特的地位。 出家与学法 阿难达(ananda,古译:阿难)的独特地位早在...[阅读全文]

  • 第二章 阿难达的声望

    第二章 阿难达的声望 在巴利藏经中,出现许多次对阿难达的赞叹。 擅长说法的老师 例如,有一次萨罗国(Kosala)的巴谢那地王(Pasenadi)会见阿难达尊者,并询问他正...[阅读全文]

  • 第三章 佛陀的侍者

    第三章 佛陀的侍者 树立阿难达名声的德行之一,是他担任佛陀的侍者。佛陀曾说他是所有侍者中最优秀的,是曾担任这职务的比库众中的第一人(AN 1,chap.14)。 如影...[阅读全文]

  • 第四章 佛法司库

    第四章 佛法司库 具足五种特质的弟子 在佛陀宣布的杰出弟子当中,阿难达尊者是唯一在五种特质上被宣布为杰出者。其它比库都只擅长一种,或有两位比库擅长两种,但阿...[阅读全文]

  • 第五章 阿难达对女性的态度

    第五章 阿难达对女性的态度 因为他自然的仁爱与慈悲胸怀,阿难达对于四众弟子的福利特别关心,不只对比库与近事男(upasaka),同时也对比库尼与近事女(upasika)。 促...[阅读全文]

  • 第六章 阿难达与同修比库

    第六章 阿难达与同修比库 在所有的比库当中,沙利子尊者是阿难达最亲密的朋友。阿难达和他的异母兄弟阿奴卢塔的关系,似乎反而没有那么亲密,因为后者喜欢独居而阿难...[阅读全文]

  • 第七章 与佛陀的对话

    第七章 与佛陀的对话 佛陀与阿难达为指导别人而对话 如果有人将佛经视为无声、和谐的讨论法的对话,那么整部经藏事实上都是由阿难达与佛陀的对话所组成。佛陀开示时...[阅读全文]

  • 第八章 阿难达的前世

    第八章 阿难达的前世 须摩那鸠马喇发愿成为侍者 阿难达的在过去十万劫前莲华上佛座下,发愿成为大弟子。莲华上佛是住在汉沙瓦低(Hamsabati)王城的难达王之子,其弟...[阅读全文]

  • 第九章 佛陀最后的日子

    第九章 佛陀最后的日子 凸显阿难达与佛陀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一部经是《大般涅槃经》(Mahaparinibbana Sutta,DN 16)佛陀最后那段日子与般涅槃的记录。㈠ 这些记录...[阅读全文]

  • 第十章 佛陀般涅槃之后

    第十章 佛陀般涅槃之后 安慰悲伤的在家弟子 阿难达在偈中表达他在大师入灭后的情况: 吾之同伴已辞世, 大师也已般涅槃。 今唯此谊堪能比: 专注正念于身体。 ...[阅读全文]

  • 第一章 早年与出家

    第一章 早年与出家 阿奴卢塔(Anuruddha,古译:阿那律)和阿难达(ananda)一样,都是释迦族的贵族,且是佛陀的堂弟。他和阿难达的父亲都是甘露饭王(Amitodana),然而...[阅读全文]

  • 第二章 努力证得阿拉汉果

    第二章 努力证得阿拉汉果 『天眼』是指看见超出肉眼范围之外的能力,就阿奴卢塔而言,他能延伸到一千个世界。这种能力的性质是世间的,我们底下会再详细讨论,拥有它...[阅读全文]

  • 第三章 阿奴卢塔的心灵之道

    第三章 阿奴卢塔的心灵之道 阿奴卢塔尊者的心灵之道有两个重要特色:第一,精通天眼(dibbacakkhu)与其他神通;第二,修习四念处(satipatthana)①我们将依次讨论它...[阅读全文]

  • 第四章 僧团中的生活

    第四章 僧团中的生活 从巴利经藏中可以看出,相对于沙利子(Sariputta)、马哈摩嘎喇那(Mahamoggallana)、阿难达(ananda)等比库,阿奴卢塔(Anuruddha)比较喜欢安静独处...[阅读全文]

  • 第五章 阿奴卢塔与女人

    第五章 阿奴卢塔与女人 在阿奴卢塔出现的经典中,和女人有关的部分多到不寻常。看来虽然他内心纯净,切欲完全远离爱欲,但天生该贵的武士气质所散发出的个人魅力,使...[阅读全文]

  • 第六章 阿奴卢塔的前世

    第六章 阿奴卢塔的前世 发愿获得天眼 阿奴卢塔尊者和其他许多杰出弟子一样,也是在过去十万大劫前,莲华上佛(Padumuttara)的教化时期,发愿要成为大弟子的。(1) ...[阅读全文]

  • 第七章 佛陀般涅槃前后

    第七章 佛陀般涅槃前后 佛陀入灭时,阿奴卢塔尊者在场,此事记载于,《大般涅槃经》(Mabaparinibbana,Sutta,DN 16;SN 6:15),他在处理顿失依怙的僧团事务中,扮演了...[阅读全文]

  • 第一章 前言

    第一章 前言 作为一个精通善巧方便的老师,佛陀采取不同的开示风格向弟子们传法。 佛陀广说与略说的弘法方式 通常他会以广说的方式解释教法,在以简述或总说的方式...[阅读全文]

  • 第二章 轮回背景

    第二章 轮回背景 像佛陀所有的大弟子一样,马哈咖吒亚那(Mahakaccayana)尊者在僧团中的杰出地位,是往昔在轮回中所种下的种子,经过无数世后逐渐成熟的结果。 发愿成...[阅读全文]

  • 第三章 马哈咖吒亚那的皈依佛法

    第三章 马哈咖吒亚那的皈依佛法 生为司祭之子 在他的最后一世,苟答马佛(Gotama)出世时,马哈咖吒亚那诞生在:中国西南方向阿槃提国的首都优禅尼城(Ujjeni),是司祭...[阅读全文]

  • 第四章 各种事件

    第四章 各种事件 无论经典或是注释书都并未提供我们很多马哈咖吒亚那(Mahakaccayana)在僧团中的传记资料,它们将焦点放在他的老师角色上,特别是他对佛陀略说的广解...[阅读全文]

  • 第五章 佛陀”略说“的阐述者

    第五章 佛陀略说的阐述者 佛陀推崇马哈咖吒亚那(Mahakaccayana)尊者为详述他略说法义能力第一的弟子,马哈咖吒亚那能得到这项殊荣,主要是因为在各部经(Nikaya)①中...[阅读全文]

  • 第六章 马哈咖吒亚那的其他教导

    第六章 马哈咖吒亚那的其他教导 马哈咖吒亚那尊者的开示形式并非都是对佛陀「略说」的注释,他也有自己的独立说法,且擅长以自己对缘起教法的洞见,来解决同修比库们...[阅读全文]

  • 第七章 马哈咖吒亚那的偈(gatha)

    第七章 马哈咖吒亚那的偈(gatha) 《长老偈》有八首偈(gatha)归於马哈咖吒亚那(Thag.494-501)。这些偈(gatha)毫无例外都是以偈(gatha)的形式,表达对比库正确戒行,...[阅读全文]

  • 第八章 注释书

    第八章 注释书 在结束检视马哈咖吒亚那尊者对佛陀教法贡献之前,我们应稍微提一下上座部传统中,归给他的两部注释书:《藏释》(Petakopadesa)与《导论》(Nettippa...[阅读全文]

  • 第一章 「指鬘」杀人魔

    第一章 「指鬘」杀人魔 盎古利马喇(Angulimala,又译为央掘摩罗,央掘魔罗,鸯掘摩罗,央仇魔罗,央崛鬘,鸯窭利摩罗,安古林马拉,安觉摩罗,鸯掘,鸯鸠摩罗, 安...[阅读全文]

  • 第二章 幡然醒悟

    第二章 幡然醒悟 徘徊在无间地狱的边缘 由於盎古利马喇持续发动血腥攻击,因此人们避开森林,很快就没有人敢去那里,连捡柴的人也不敢去。盎古利马喇如今必须前往村...[阅读全文]

  • 第三章 「生在圣者家族」

    第三章 「生在圣者家族」 实语誓言助女人顺产 有一次,盎古利马喇在托钵时,看见一个女人难产。他的悲心油然而生,心想:「众生真苦!他们真苦[阅读全文]

  • 第四章 盎古利马喇的偈

    第四章 盎古利马喇的偈 除了在下述《长老偈》中他自己的说法外,关於盎古利马喇的晚年并无其他记载。①这些偈(gatha)告诉我们,他独自住在诸如森林、洞穴与山上等偏僻...[阅读全文]

  • 第一章 六度出家与还俗

    但圣僧团(sangha)的精神,仍在他心中留下深刻且难以抹灭的印象,他很快地就对在家生活感到不满,并要求再次出家。出家之后,过了一段时间他又再度还俗。这种情况又发生...[阅读全文]

  • 第二章 多次出家的前世因缘

    第二章 多次出家的前世因缘 劝人还俗的恶行 《长部注》告诉我们,吉答比库为什么在最后一世证得阿拉汉果(arahant)之前,必须还俗那么多次。在很久、很久以前,咖沙巴...[阅读全文]

  • 第一章 「布施第一」的女施主:维沙卡

    第一章 「布施第一」的女施主:维沙卡 在盎嘎国(Anga,古译:鸳伽)的跋提亚城(Bhaddiya),住着一位富人面达咖(Mendaka,古译:面托迦)。他曾在前世的一次饥荒中...[阅读全文]

  • 第二章 卖花女皇后:玛莉咖

    第二章 卖花女皇后:玛莉咖 在佛世时,沙瓦提城(Savatthi)有个制作花鬘团体领袖的女儿,她美丽、聪明又大方,是父亲喜悦的泉源,名叫玛莉咖(Mallika,即玛莉咖夫人,...[阅读全文]

  • 第三章 断除欲乐的大智慧者:柯玛

    第三章 断除欲乐的大智慧者:柯玛 就如佛陀在比库僧团中,任命沙利子(Sariputta)与马哈摩嘎喇那(Mahamoggallana)两位上首弟子般,他也任命两位女性为比库尼(bhikkhun...[阅读全文]

  • 第四章 善辩行者:跋达·昆达拉克萨

    第四章 善辩行者:跋达昆达拉克萨 在马嘎塔国(Magadha)的首都王舍城,住着一位家境良好的女孩跋达(Bhadda,意译为「贤者」,古译:跋陀),是个富商的独生女。[1]她...[阅读全文]

  • 第五章 抱亡儿乞药的母亲:积撒·苟答弥

    第五章 抱亡儿乞药的母亲:积撒苟答弥 贫苦而憔悴的苟答弥 沙瓦提城(Savatthi)住着一个穷人家的女孩苟答弥(Gotami,古译:瞿昙弥、憍答弥、憍昙弥、俱昙弥、乔答弥...[阅读全文]

  • 第六章 多子无依的老妇:索那

    第六章 多子无依的老妇:索那 沙瓦提城中有个妇人有十个小孩,她一直都忙着生产、养育与照顾孩子,忙着教育他们,以及为他们安排婚姻。她一生都环绕在小孩身上,因此...[阅读全文]

  • 第七章 佛陀的异母妹妹:难达

    第七章 佛陀的异母妹妹:难达 难达(Nanda)出生时,深受父母佛陀的父亲与他的第二任妻子马哈巴迦巴帝.苟答弥(Mahapajapati Gotami,或译为「大爱道」,大爱道瞿昙弥...[阅读全文]

  • 第八章 慈悲的化身:沙玛瓦帝皇后

    第八章 慈悲的化身:沙玛瓦帝皇后 在佛陀出现于印度的幸运时代,有一对夫妻和他们绝美的独生女沙玛瓦帝(Samavati,古译:沙摩婆提)就住在边境内。他们的家庭生活原...[阅读全文]

  • 第九章 从悲伤中解脱:巴答吒拉

    第九章 从悲伤中解脱:巴答吒拉 巴答吒拉(Patacara,古译:波吒左啰)是沙瓦提城(Savatthi)某位大富商的美丽女儿,[1]当她十六岁时,父母亲便将她幽禁在一栋七层高楼...[阅读全文]

  • 第十章 慷慨的交际花:安巴拔利

    第十章 慷慨的交际花:安巴拔利 在许多宗教的早期阶段中,常出现的一个角色是著名的交际花或小妾,她们的改变与内在转化,显示出真与善的力量远胜过人的劣质性。例如...[阅读全文]

  • 第十一章 西利玛与乌答拉

    第十一章 西利玛与乌答拉 西利玛(Sirima,古译:师利摩)的故事,记载于巴利注释书中,从一个名为乌答拉(Uttara,古译:郁多罗)的女人说起,她是王舍城富商本那(...[阅读全文]

  • 第十二章 结束轮回的旅程:伊西达西

    第十二章 结束轮回的旅程:伊西达西 在后来成为阿首咖(Asoka,古译:阿育王)首都的华氏城(Pataliputta),住了两位佛教比库尼伊西达西(Isidasi,古译:伊师达悉)...[阅读全文]

  • 第一章 给孤独长者成为佛弟子

    第一章 给孤独长者成为佛弟子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沙瓦提国揭达林给孤独园,」许多佛经都从这些话开始,因此给孤独(Anathapindika)这位大近事男(upasaka)的名字,...[阅读全文]

  • 第二章 富有的施主

    第二章 富有的施主 寺院建成后,给孤独全力支持僧团住众,提供他们一切生活必需品。每天早上都送去米粥,每天晚上则补充所需的衣、钵与医药,而揭答林精舍的一切修缮...[阅读全文]

  • 第三章 给孤独的家庭

    第三章 给孤独的家庭 慈善的妻子 给孤独的婚姻很幸福。他的妻子富那罗伽那,人如其名,意思就是「福相」,作为这家慈善的精神象征,她照顾仆人与日中前来的僧团(san...[阅读全文]

  • 第四章 给孤独与他的朋友们

    第四章 给孤独与他的朋友们 由于给孤独已达到入流果,因此他坚定地持戒与净化心灵,并致力于提升他周遭的人。 他清净地生活在和他心境类似的人群当中,不只最亲近的...[阅读全文]

  • 第五章 世尊的开示

    第五章 世尊的开示 在佛陀一生说法的四十五个雨季中,有十九个是在沙瓦提国(Savatthi)的揭答林给孤独园度过,每次雨季他都会待在那里三至四个月。给孤独长者通常一天...[阅读全文]

  • 第六章 给孤独之死

    第六章 给孤独之死 关于大施主给孤独之死的事件,记载于《给孤独教诫经》(Anathapindikovada Sutta,MN 143)中。长者第三度罹患剧痛之病,日益严重,不见起色,他...[阅读全文]

  • 第一章 在家弟子的典范

    第一章 在家弟子的典范 有一次,佛陀为了比库们的利益,曾列举二十一位著名近事男(Upasaka,或译为「优婆塞」、「信士」)的名字,他们都已证得解脱的道与果。这个表...[阅读全文]

  • 第二章 善说法的吉达长者

    第二章 善说法的吉达长者 在列举他的「第一弟子」时,佛陀提到三个人在解说佛法上最为杰出:本那.满答尼补答(Punna Mantaniputta,古译: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富楼那...[阅读全文]

  • 第三章 与吉达长者有关的事件

    第三章 与吉达长者有关的事件 马哈咖施展神通 在别处,提到和个人比较有关的事件。有一次,一些比库在他家应供后,吉达(Citta)陪他们走回寺院。那天天气很热,他们...[阅读全文]

  • 第一章 清净和谐的婚姻生活

    第一章 清净和谐的婚姻生活 菩萨的前世父母 孙苏马喇山城(Sumsumaragiri,意译「鳄鱼山」)位于恒河谷中的跋嘎国(Bhaggas,古译:婆祇),世尊曾在此度过他四十五...[阅读全文]

  • 第二章 互为良师益友的夫妻

    第二章 互为良师益友的夫妻 停止执着才能解脱 诺酤罗夫妻不只考虑一个有利的转世,他们也关心人世的公义与深入的存有问题。有一次,诺酤罗父问世尊,为何有些人达到...[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