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人物故事 >

正法眼藏-白云禅师
  • 惟俨禅师

    惟俨禅师 药山惟俨禅师十七岁出家,博通经论,严持戒律,未几,深感不足以了生脱死,于是往谒石头和尚;石头便举以疑难,问道: 「这么也不得,不这么也不得,这么不...[阅读全文]

  • 宣鉴禅师

    宣鉴禅师 德山棒! 在宗门中是最最锋利的一根「魔」棒,远胜护法伽蓝的金刚杵;为甚么要说是一根魔棒?且看他在一次小参时,如何使出他的棒法来,他说: 「今夜不答...[阅读全文]

  • 从谂禅师

    从谂禅师 赵州谂禅师在古德中发明心地,获得彻悟的要算最晚的一位,可能他是乘愿再来的人,故意示现修行之不易,得悟之艰,以策励后学中那些常为智障的疏狂人物,幸勿...[阅读全文]

  • 禅宗历代高僧---宗密大师

    宗密大师 圭峰宗密大师是困州西充何氏子,自幼聪颖过人,髻龄时代即通典;弱冠之时为赴科举,遇圆和尚即遽然落发,并受具足戒。 出家后,读圆觉经而怠悟,以至痛哭流...[阅读全文]

  • 良价禅师

    良价禅师 无情说法的一段公案,洞山良价禅师虽然依之得悟,却也是几经波折,数参明师,的确得来艰苦;尤其,虽悟而不究竟,直到睹水影才圆成大事。丁禅悟之不易,难怪...[阅读全文]

  • 希运禅师

    希运禅师 闽中祖德,首推黄檗山的希运禅师。 运禅师一生中的言行功德,往往令人心悦诚服,尤其是一些意味深长的行为,的确只可以意会,不能言传;譬如一次在南泉普愿...[阅读全文]

  • 元珪禅师

    元珪禅师 有人说中国祖禅与「儒,道」两家,有着像花,叶,茎三位一体不可分的关系。也有人认为「日本禅」才是中国祖禅的代表者。其实这些看法,确然是连「麻三斤」,...[阅读全文]

  • 大德故事-大随禅师

    大随禅师 师法号法真,少年即得悟解,后来遍参知识,常行苦炼,在沩山处青现得更是精勤;所以灵佑师对他非常器重。随禅师的悟境如何?看他下面的一段故事,便可揣出端...[阅读全文]

  • 灵佑禅师

    灵佑禅师 沩山佑禅师福州长溪人,俗姓赵,十五岁出家,二十三岁参百丈大师,于一拨炉火而获悟涅槃妙心,得感菩提道果;那次事情的经过非常特殊,像是蓦然发现黄面老子...[阅读全文]

  • 道一禅师

    道一禅师 大师俗姓马,故后世人称他马祖,他的容貌生得奇异,牛行虎视,引舌过鼻,足下有二轮纹,自幼便在罗汉寺出家。 马祖一生,在道业的成就上,的确「踏杀天下人[阅读全文]

  • 禅宗三祖僧璨大师的故事

    僧璨大师 大师是禅宗第三代祖师,出身不详,以衣谒二祖而得度;得法后,初隐 于皖公山,后周武帝毁佛法,自此住无定处。十余年后,至隋开皇十二年, 始设法席,接引...[阅读全文]

  • 慧忠国师

    慧忠国师 忠国师得法于曹溪,居南阳白崖山党子谷,四十多年不下山,无论是道德修持,都有很高的成就;后由肃宗礼迎千福寺,敬为国师,朝夕亲近问道。 一天,有西天大...[阅读全文]

  • 慧寂禅师

    慧寂禅师 仰山慧寂禅师九岁出家,十四岁披剃,未受具足戒即参访善德;初谒耽源禅师,即解向上玄旨,后来亲近沩山佑禅师,逐便升堂入奥,尤其是临机应变的才能,的确不...[阅读全文]

  • 怀海禅师

    怀海禅师 洪州百丈怀海禅师,参马祖受尽磨练,最后一次为马祖振威一喝,直得 三日耳聋;后举似黄檗希运禅师,使希运不觉吐舌。师见状,肃然说道: 「你以后莫承嗣马...[阅读全文]

  • 怀让禅师

    怀让禅师 让禅师十岁就喜欢接近佛书,十五岁于荆州玉泉寺,依宏景律师出家;受具足戒后,即专习毗尼(律藏)。 有一天,他忽然有了感悟,认为: 「夫出家者,当为无...[阅读全文]

  • 义玄禅师

    义玄禅师 这位临济宗的开宗祖师,的确不愧是经过了千锤百炼的法将;后来在五派两支中独占鳌头,造成「临济满天下」的热闹场面,不能说不归功于黄檗希运禅师的婆心锻炼...[阅读全文]

  • 禅宗历代高僧---无住禅师

    无住禅师 强调无念为宗的无住禅师,得法于无相大师,而后便隐居南阳的白崖山, 精勤向上一着的修持;不久,终乞无生法,忍成为一代龙象。可是,禅师发明心地之后,由...[阅读全文]

  • 智闲禅师

    智闲禅师 香严智闲禅师颖慧过人,在百丈禅师处参禅不契,后来百丈大师迁,化逐亲近沩山灵佑禅师。 有一天,佑禅师问他道: 「听说在百丈大师那里,往往能一问十答,...[阅读全文]

  • 普愿禅师

    普愿禅师 禅师俗姓王,郑州新郑地方人氏,初依大慧禅师受业,三十岁具足大戒以后,先习相部,后研毗尼,旧章篇聚,都有心得;而后到处云游,遍参讲肆,曾听楞伽,华严...[阅读全文]

  • 雪峰禅师

    雪峰禅师 雪峰义存禅师世代奉佛,他于襁褓中即恶茹荤,十二岁出家,十七岁落发,对「正法眼藏」颇有心得;最初参于洞山良价大师时,便有此心得的表现。 那时,他在洞...[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