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往生男居士七
赵孟韶
赵孟韶,住苏州滚绣坊。民初,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历任各地大、中学教师,六十九岁退休。孟韶为人,忠厚诚实,毫不虚伪。迨年七十,方信佛法。每晨禅定二小时,阅读佛经,颇有契入。七十六岁,因患胆囊炎,由此茹素念佛。至八十余岁,信心更切。其净友黄辉邦,为说净土法门:‘要一切能舍,不能贪著。一心念佛,求生极乐。寿数如到,虽怕死终不免死。寿若未终,不求愈而病自愈。因病从业生,业由心起,专心念佛,最能消业,而病苦自愈。’孟韶深悟此旨。一九七三年十一月十日,稍觉胆痛腰酸,即沐浴更衣,与亲友告别。十三日晨说:‘病苦已消,二日后将行。’口中念佛不止。其子询问,嘱勿相扰。晌午说:‘西方有佛来迎。’于下午一时余,安祥往生。十八日火化,面色红润,四肢柔软,如入禅定。
包廷甫
包廷甫,苏州人,住临顿路。曾为刺绣业。早年于释道两教俱生信仰;终则舍道归佛,笃修净土。长斋课诵,寒暑无间,尤喜讽诵华严,凡遇当地莲社举行华严法会,必专诚随喜礼诵。始则参加吴慰乔所创设之净土助念团。一九四四年,更加入施林庵、唐进培所发起之佛学普仁会。宅心仁厚,忠实诚笃。沉默寡言,不与人较。二六时中,执持名号,至为恳切。一九七四年,已届八四高龄,虽色力已衰,经常卧榻,尚无多大疾苦。往生前数日,其邻有一王姓老妇对彼说:‘汝终日念佛,有何效果?’答以:‘功不唐捐。’至农历六月初五日上午八时,王妪又至。廷甫向妪拱手言别。问:‘何往?’答:‘我已见佛,金台接我西方去。’言竟,垂目合掌而逝。
张嗜仁
张嗜仁,浙江吴兴南浔镇人。为人诚恳,宅心仁厚。壮年曾攻读于南通纺织专门学校。毕业后,入南通大生纺织厂工作。嗣调海门大生三厂。常放生念佛,作诸功德。皈依印光大师,法名德博。家寓上海山海关路,因避尘嚣,于一九五七年迁至苏州,卜居高师巷十三号,以利修持。退休工资,收入虽丰,而自奉甚薄,每餐一菜,不食兼味。请人书写大乘经典,则不惜以重资相酬。皈心净土法门,以深信愿,持佛名号。经常持诵华严、楞严、圆觉诸大乘经。尤喜阅华严,日览一卷,积四十年不辍。曾在友人处,见有未曾装订之影印宋碛砂版藏经散页十三木箱之多,页次淩乱,残缺不全,尘封已久。痛念法宝受损,发心加以整理。缺者补齐,损者修复,装订成册,历数年始竣。年乘八旬,犹日诵‘印光法师文钞’,择其警句,写成单本施送,劝人念佛。迨一九七五年一月七日,示微疾,不思饮食。当夜见阿弥陀佛现身,自知不起,急电促子国光来苏,嘱咐后事就绪。八日晨,再见阿弥陀佛及观音、势至二大士现高大身。因喜告其子:‘西方境界,就在眼前。’神态安适,朗声念佛,并命其子助念。至九日晨八时半,即正念分明,安祥往生,时年八十。
龙 凤
龙凤,浙江富阳县人,住杭州四宜路一百三十八号。经营绣花业,年老退职,孤单一人,生活困难,向由政府照顾。平生念佛,颇为虔诚,兼持诵心经。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因腿发流火,卧病月余。翌年二月二十二日(农历正月十三日),凤央人去四宜路一百二十一号,请来锡箔店老板池金标,对他说:‘我今天将行,请为我更衣。’安排后事毕,向众人拱手告别,闭目长逝。
淩炳炎
淩炳炎,天台城关赤卫大队人。解放前,家贫不能自给,遂赴沪,依乃叔淩映溪为生。因至佛教青年会,得见陈弘法、李文启等居士,常承启导,由是信念甚切。解放后,返里务农。生口日繁,家计维艰,而于佛法亦淡忘之矣。一九七八年一月某日,其妻至淩友章某处,言炳炎病甚,思欲一见君。章某疑其为嘱托后事,至则询诸修持念佛等项甚悉,乃一一告之。由是虔诚称念弥陀圣号。如是月余,痛苦顿消,净念纯熟。但饮食日减,肌肉瘦削。自知不起,预嘱后事已,一心念佛。又两月余,一天清晨,于三年前因某事龃龉而久未过从之姨妈,前来探望。见炳炎尚在床褥,嗫嚅良久。告其家属曰:‘吾昨夜梦炳炎破袄敝屐,容光焕发,欣然前趋。问何往?则遥指虚空曰:彼等迎我去。时见红光烛天,妙乐鸣空,天际垂下金阶,炳炎拾级而上,渐渐西去。旋即醒寤,以故前来探望。’云云。是晚炳炎果逝。淩友章某之弟,天台章善学言之如此。
胡复省
胡复省,江苏常州人。家世经商。二十岁时,父母及弟相继丧亡。感人生空幻,接受其表兄劝,信耶稣教,受洗礼。一九二三年,供职于宁沪铁路吴淞机务处。与吴淞车站站长朱石僧,朝夕过从。石僧屡劝复省信佛,辄被拒绝,且时相争执。石僧耐心相劝,虽言之谆谆,而复省听之藐藐。如是历时六载。一日,复省偶清理书桌,无意中翻阅石僧所赠,平时所认为不屑过目之佛书。见其中有云:‘人生如梦,百年刹那。富贵荣华,烟云过眼。石崇未享千年富,韩信空成士面谋。且人生终是苦多乐少,即使尽是快乐,而草草光阴,不过数十寒暑耳。’如闻午夜钟声,憬然有悟。遂弃耶皈佛,皈依谛闲法师,法名圣三。与石僧组织吴淞佛教居士林,并创办义务小学。一面劝人信佛,一面尽力于公众福利事业,如施医施药等。复省持身甚严,诚笃谨慎。不吸烟、饮酒、赌博,不二色。信佛后,归心净土法门。复省自一九五○年退休以来,每日坚持礼佛四百八十拜,跪诵行愿品一卷,持念弥陀圣号,求生净土。日间如有要事,晚上补课,至深夜不休息。如是者三十年。一九七九年,春节后,患小病,无痛苦。不思饮食,每日吃二三汤匙米浆者一星期。以是两腿乏力,不能再作礼拜。乃习静坐,执持洪名。农历七月二十日中午,微感不适。至翌日上午十一时,安祥逝世,顶最后冷,四脚柔软如生。世寿九十。
- 第一节 愚人食盐喻
- 第一回 拜众童子
- 1.为步行而行
- 第二节 愚人集牛乳喻
- 第二回 拜文殊师利
- 第三节 以梨打破头喻
- 第三回 拜德云比丘
- 摩登伽女与阿难(一)
- 第一回 溯源流书生说法 警痴顽菩萨化身
- 第五节 渴见水喻
- 第四节 妇诈称死喻
- 第四回 拜海云比丘
- 第五回 拜善住比丘
- 第一节 千金小姐!万金和尚!
- 第一卷:法戒录 总劝
- 前言
- 第八节 山羌偷官库衣喻
- 第六节 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 第六回 拜弥伽
- 第九回 拜休舍优婆夷
- 第七回 拜解脱长者
- 第七节 认人为兄喻
- 第八回 拜海幢比丘
- 第五十三回 拜普贤菩萨
- 摩登伽女与阿难(二)
- 第十节 三重楼喻
- 摩登伽女与阿难(三)
- 第十回 拜毗目瞿沙
- 第一节 序说
- 第十一回 拜胜热婆罗门
- 第十五节 医与王女药令卒长大喻
- 第十二回 拜慈航童女
- 第九节 叹父德行喻
- 第一章 我的生命被颠覆了
- 第三章 一两个钟头走完一生(2)
- 第十五回 拜具足优婆夷
- 2.牧牛
- 第十三回 拜善见比丘
- 第十四回 拜自在主童子
- 哲理故事300篇(1-5)
- 持莲观音是什么菩萨?持莲观音的故事
- 三岁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龄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盐的原文和译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恶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气和 自度度人
- 马需调教,树要修剪,人需约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实际行动展现自己的魅力、体现自己价值
- 从来不丢东西的妇人,只因她前世做了这件事
- 世俗王子从圣人走向神坛,释迦牟尼佛的一生简介
- 盲人摸象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来藏经》萎花喻的故事
- 人生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要用好心情来对待
- 借花献佛的由来,释迦牟尼前身以花供养燃灯佛
- 以感恩的心面对世界
- 以平等心面对芸芸众生,是菩萨的道德
- 梁武帝与佛教有什么关系,四次舍身入寺的是哪个寺?
- 佛陀度化悭贪长者修大布施
- 宋文帝问法求那跋摩的故事
- 知足并感恩,要知道别人的好并懂得回报
- 盲人打灯笼,即与人方便,也与己方便
- 禅师救蝎子,不因天性而放弃天性
- 从惜福看穷三代还是富三代
- 大乘心难发,不愿再发大乘心的舍利弗
- 听经的蛤蟆,命终后脱离畜生道,上升四天王宫
- 学佛贵在实行,坚持不懈地去修一个法门,终会成功
- 熟悉经藏的比丘与精进修道的比丘
- 佛教历史上与水陆法会有因缘的高僧
- 借事磨练,善用其心,让心走出烦恼的牢狱
- 薄拘罗尊者,五次被后母加害,却都毫发无损
- 马鸣菩萨抵亿金的故事
- 人活着根本不需要很多,少欲知足自得安乐
- 九月初四,弘一大师圆寂日,德行与精神常存我们心间
- 释迦牟尼佛修忍辱,忍辱仙人与歌利王的故事
- 舍弃对五欲的贪着,成功飞出笼子的鸽王
- 寺庙为什么喜欢种银杏?佛珠变银杏的故事
- 鸠摩罗什是谁?东晋高僧鸠摩罗什的一生
- 短暂的快乐与长久的快乐,你选择哪个?
- 三年不吃饭的出家人
- 急性子与慢性子,人与人要学会理解和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