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往生男居士二
夏莲居
夏莲居,少志学,博贯群籍。穷研理性,兼擅众艺。中年潜修内典。由宗而教,由显而密,圆融无碍,会归净土。乙丑,军阀张宗昌督鲁时,以莫须有之罪相加,籍没家产,下令通缉,乃避祸东瀛。逾年归来,掩关津门。丈室唯供弥陀像,一心虔持圣号,冥心绝虑,专精行道。历十载。感应道交,瑞征屡见,见佛见光,从不示人。有诗云:‘一卷六字经,转破十年暗。人云我念佛,我说是佛念。迷云陈雾重重过,瞥见澄潭月影圆。’九·一八事变爆发,国难方殷。北京缁素一再坚请,乃来京卜居鼓楼之侧。锐志潜修,尽心弘化,广赞大乘,宣扬净宗,诲人不倦,数十年如一日。求道问学者,日盈于庭。获沾法益者,不可胜已。或明心见性,或生脱立亡,或往生现瑞,或舍俗出家。至于闻教启信,洗心向善者,更仆难数。乙巳仲冬,年八十有三。一日谓人曰:‘余大事已办,决舍浊世矣!’于时精神奕奕。开示法要,及修持所现境界,多为平素未曾道及者。旬日后,示微疾。夜间家人侍侧,闻其念佛相继。忽闻历声一唱,惊视之,即于此一句万德洪名声中,安祥往生矣。正念分明,说行便行。入弥陀愿海,为学人楷模,信乎!有关中念佛诗若干首传世。
陈无我
陈无我,号法香,居上海,原籍钱塘。曾任‘太平洋报’、‘民国日报’等编辑。邃于国学。创办新世界新闻社,自任社长。陈白虚居士导之信佛。阅‘护生画集’,即立志茹素。为弘扬佛法,开办大法轮书局,流通佛学书籍。并编印‘觉有情’月刊。月刊内容充实,生动活泼,稿件剪裁,无我亲任之。出版十余载,订户遍国内外。并編著‘皆大欢喜’、‘奇梦轮回’等书,皆契理契机之作,深为读者所喜。年四十二丧妻,不复续娶。无我笃信净土,尝谓其友窦存我言:‘曾阅中峰国师'三时系念’,殊感得力。’每日鸡鸣即起,礼诵甚勤,处世接物,诚实待人,蔼然长者。一九六七年十一月三日,因病念佛而寂,寿八十四。子心纯,号念慈,亦精佛法,著有‘念慈笔谈’。笃志净土,体弱先逝。
张大朗
张大朗,安徽怀远大潘村人。不识字,事母甚孝,业石匠。从邑人徐本孝受念佛法门,其妻竭力阻止,不为动。未几,妻死,乃一意精进,昼夜礼念,不稍休。行之七载。一九二○年,中秋节将届,示微疾。谓其母曰:‘吾去后,定先来度母,勿悲也。’其母固茹素念佛,亦勉其子:‘一心念佛,以求往生。’八月十三日正午,嘱其弟根朗曰:‘你以后要好好侍奉老母,我马上要去了。西方天乐来迎,你听见么?’说毕,焚香趺坐,合掌而疾。斯时,空中天乐忽鸣,似有小喇叭,其声悦耳,不可言状。天乐响外,有二灯如碗大,晃烁荡漾,大众共见,历一时许始隐。当时村外人皆闻大潘村上空天乐声音,来观者数百人。但一入村,则又无声,而本村人仍闻天乐。观者无不感叹。时大朗年三十岁。后数年,其母卧病,谓人曰:‘吾儿大朗来迎吾去矣!’遂逝。安徽余椒县大马厂王昆儒,以大朗事函告印光大师。师覆示云:‘张石匠之事,即如此稀奇,其地必有认真念佛之士,当去打听的确,以资起信。’王昆儒遂函怀远探问,得该村潘渭生、胡嘉春、郑广义、潘复义四先生复书,证明为彼等所共见亲闻,确实无讹。张石匠目不识丁之人耳,一闻念佛法门,即便信受奉行,虽遭磨折,志不为馁。信愿行三,资粮具足。七载勤修,便离火宅。下手易而成功速,弥信净土法门之契机也。
周紫珊
周紫珊,名毓英,江西吉安巨商周扶九之长孙。幼失怙侍,由祖母谭太夫人抚养成人。紫珊赋性聪慧,好学敏求,仁慈和蔼,虚怀如谷。生长豪富之家,绝无骄奢习气。居官为政,以忠直见称。同寅亲友,以至婢仆,或有违逆,从无疾言厉色。迨致仕归隐,杜门养晦。偶阅内典,即知佛法为世间一切诸法之根本,福利社会,普度众生,胥赖乎是。于是即皈依谛闲法师,法名智藏。从此长斋念佛,戒杀护生,淡泊自奉。亲友告贷,不厌频繁。济人饥寒,率为常事。一切善举,慷慨助成。所行世善,悉以大菩提心,回向西方。一九三二年岁次壬申,值知命之年。四月初八,适逢释尊圣诞。早晨七时,稍示微疾。觉腰背疼痛,令人徐拍,以求轻快。己则跏趺向西,专心称念阿弥陀佛,声音清亮。久之,声渐低,溘然长逝矣。拍背之人,以其良久寂然无声,乃探其鼻息,知已舍报往生。异香满室,五日始散。
傅春浦
傅春浦,名川,江西清江县东郭村人。幼失怙,母聂太夫人苦节教养。习法政巡警学,历充县署科员校长等职。母夙奉观音大士,茹素念佛。一九二八年,因母病,发愿朝普陀,母病旋愈。遂于一九三一年九月,至普陀还愿。礼梵音洞,感菩萨示现白衣持净瓶杨枝相。复求明宿命。见一头陀,衣服褴褛。乃悟轮回非虚。谒印光大师于苏州报国寺,始闻净宗法要。从此信愿念佛,精进不懈。并皈依德森法师,法名禅川。一九三三年,充鹿江念佛林宣讲主任,诱掖劝导,从者甚众。家道素寒,体弱善病。是年春,梦观音菩萨示语,期在七月。迨盂兰盆会后,遂抱病,一心念佛,忘其所苦。二十三日,戚友为助念,已瞑,逾时复苏。请大仁法师来,托以荼毗事。二十六日,复绵惙,家人环泣。居士笑止之曰:‘何泣为?当于地藏菩萨圣诞之日西归。’至时,端坐椅中,结弥陀印,凝视佛相,安然而逝。遍体冷透,顶门独温,面容妍泽,有逾生平。闰七月初二日,樟树镇通慧寺住持大松和尚及大仁师至,为其料理入龛,趺坐合掌,宛如生人。先日大风雨,迨子时举火,天忽光明,异香馥郁,非兰非檀。白光一道,自龛出,向西而去。春秋四十有八。
- 第一节 愚人食盐喻
- 第一回 拜众童子
- 1.为步行而行
- 第二节 愚人集牛乳喻
- 第二回 拜文殊师利
- 第三节 以梨打破头喻
- 第三回 拜德云比丘
- 摩登伽女与阿难(一)
- 第一回 溯源流书生说法 警痴顽菩萨化身
- 第五节 渴见水喻
- 第四节 妇诈称死喻
- 第四回 拜海云比丘
- 第五回 拜善住比丘
- 第一节 千金小姐!万金和尚!
- 第一卷:法戒录 总劝
- 前言
- 第八节 山羌偷官库衣喻
- 第六节 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 第六回 拜弥伽
- 第九回 拜休舍优婆夷
- 第七回 拜解脱长者
- 第七节 认人为兄喻
- 第八回 拜海幢比丘
- 第五十三回 拜普贤菩萨
- 摩登伽女与阿难(二)
- 第十节 三重楼喻
- 摩登伽女与阿难(三)
- 第十回 拜毗目瞿沙
- 第一节 序说
- 第十一回 拜胜热婆罗门
- 第十五节 医与王女药令卒长大喻
- 第十二回 拜慈航童女
- 第九节 叹父德行喻
- 第一章 我的生命被颠覆了
- 第三章 一两个钟头走完一生(2)
- 第十五回 拜具足优婆夷
- 2.牧牛
- 第十三回 拜善见比丘
- 第十四回 拜自在主童子
- 哲理故事300篇(1-5)
- 持莲观音是什么菩萨?持莲观音的故事
- 三岁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龄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盐的原文和译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恶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气和 自度度人
- 马需调教,树要修剪,人需约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实际行动展现自己的魅力、体现自己价值
- 从来不丢东西的妇人,只因她前世做了这件事
- 世俗王子从圣人走向神坛,释迦牟尼佛的一生简介
- 盲人摸象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来藏经》萎花喻的故事
- 人生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要用好心情来对待
- 借花献佛的由来,释迦牟尼前身以花供养燃灯佛
- 以感恩的心面对世界
- 以平等心面对芸芸众生,是菩萨的道德
- 梁武帝与佛教有什么关系,四次舍身入寺的是哪个寺?
- 佛陀度化悭贪长者修大布施
- 宋文帝问法求那跋摩的故事
- 知足并感恩,要知道别人的好并懂得回报
- 盲人打灯笼,即与人方便,也与己方便
- 禅师救蝎子,不因天性而放弃天性
- 从惜福看穷三代还是富三代
- 大乘心难发,不愿再发大乘心的舍利弗
- 听经的蛤蟆,命终后脱离畜生道,上升四天王宫
- 学佛贵在实行,坚持不懈地去修一个法门,终会成功
- 熟悉经藏的比丘与精进修道的比丘
- 佛教历史上与水陆法会有因缘的高僧
- 借事磨练,善用其心,让心走出烦恼的牢狱
- 薄拘罗尊者,五次被后母加害,却都毫发无损
- 马鸣菩萨抵亿金的故事
- 人活着根本不需要很多,少欲知足自得安乐
- 九月初四,弘一大师圆寂日,德行与精神常存我们心间
- 释迦牟尼佛修忍辱,忍辱仙人与歌利王的故事
- 舍弃对五欲的贪着,成功飞出笼子的鸽王
- 寺庙为什么喜欢种银杏?佛珠变银杏的故事
- 鸠摩罗什是谁?东晋高僧鸠摩罗什的一生
- 短暂的快乐与长久的快乐,你选择哪个?
- 三年不吃饭的出家人
- 急性子与慢性子,人与人要学会理解和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