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往生男居士五
王东园
王东园,浙江鄞东宝幢人。幼时,家颇清寒。入私塾读书,未半年,即辍学就商,进印书坊当学徒。天资聪颖,发愤苦学。在年轻时,即为教师,具辩才。创办四明日报、鄞东公医院,及乡村学校等有利社会事业。历任浙江省议员、上海天厨味精厂经理。国产天厨味精,乃东园首创,不但受素食者欢迎,且为国家挽回漏危。东园好典籍,薪水所得,悉以购书,所藏不下数万册。在天津时,遇陈正有,得其启发,归心佛门。从此唯佛是念,唯净土是求。五十岁后,精究内典。刻经赠送,广结法缘。于上海寓所,设立佛堂,终日念佛不懈。六十三岁辞职,息影家园,念佛更精进。救济贫寒,施粮助学,十余年如一日,邑人称善。一九五○年夏历三月初四日,自觉举体违和,遂卧床不起。家人悬西方三圣像于床侧,东园手掐数珠,口念佛号,亦不感痛苦。初六日起,作长睡二次,每次达数十小时。醒后,家人问所见,则云:‘身在西方。’十四日晨四时,口中吐气发清香。夜深,室中忽光明如白昼,家属中有见大士现身者。午刻,乃安祥念佛而逝。病中,太白长庚楼源清法师,及邻庵比丘尼等,齐来助念。十一日内,佛声不断。家属皆信仰佛法,亦随众助念。东园奉佛二十余年,长斋不杀,普贤行愿品、金刚经都能默诵。礼拜虔诚,盥漱严净,从不以污手接触经像。世寿七十七。
王心湛
王心湛,原名心三,自号真如居士,浙江山阴人。幼时聪明过人。成年后,慨清政不纲,加入同盟会,参与革命。鸠合同志,创办日报,启发民智。与南通张季直,合资同办盐垦。在苏北如阜开荒数十万亩。创设火柴厂及羊毛制毡厂于天津。凡能振兴实业,换回国权之举,无不尽力以赴。家本富饶,斥施无吝,以是逐渐耗竭。民国成立,参与革命者,多居高位,享厚俸。心湛则退居上海,口不言禄。与其弟大同,布衣蔬食,一家和睦,平淡度日。生平师友,皆一时硕彦。白衣有章太炎、欧阳竟无、马一浮等,方外则有谛闲、太虚诸师,与弘一等法师更有师生之谊。最后则礼事印公,皈依三宝。晚年在上海寿圣精舍,启建弥陀法会。每月朔望,集众念佛。逢星期日,则宣讲佛经,感化弥广。民国己丑春,忽患痰喘失音,经中西医疗治无效。身体虽弱,神明不衰。常对家人说:‘不久将归。’至一九五○年四月二十一日夜,又说:‘我明天行矣!尔等切勿哭泣,当齐声念佛送我。’翌晨五时三十分,安祥而逝。世寿六十有九。著述颇富,惜未印行。
孙季鲁
孙季鲁,天津人。宿根深厚,笃信佛法。持斋念佛,勇猛精进,二十余年如一日。参加天津佛教居士林,曾请太虚、慈舟、圆瑛诸师于林中讲经,己则率眷属恭听,自始至终,从不间断。一九五○年,六十八岁。虽在病中,而护法之心不懈。及病危,念佛更切。林友多人及其眷属,分班助念,佛声浩浩。五月十三日下午九时,安祥西归,助念者咸闻异香。
于符衡
于符衡,天津北站小于庄人。性笃厚,聪敏过人。中学卒业后,在北宁路局任科员职。二十余年,奉公勤谨,从无过失。一九五○年夏,因病辞职休养。得喜空法师开示,皈依佛教,信愿坚固。每日除礼诵弥陀、观音圣号外,亦读诵大乘经典。特重净土法门,于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等尤为崇信。十月间,病稍重,持诵圣号益勤。并遵‘饬终津梁’所示,嘱咐家人准备后事。农历十一月初三日,自知时至,命家人助念,不许哭泣。夜九时,自行沐浴更衣,口中念佛。至一时半,自西侧卧,安祥而逝。终年四十四岁。
丁桂樵
丁桂樵,名传绅,湖南长沙人。清光绪间,生于四川成都。幼时颖悟过人,读书过目不忘。所作诗文,澹雅古朴,直追魏晋。早年研求老庄之学,后以为玄谈,不足济世,因弃而习医,去日本留学。四年,大学毕业归来,从事教育事业。时桂樵正值年轻。民国成立后,奔走南北,投身政界,廉洁从公,为人所称述。三十岁后,放弃政治生活,居上海,谢绝交游,茹素归佛,专心内典。所亲近者,皆当代善知识。研讨教义,辨析真实,深究因明、唯识,贯通显密观行,融治瑜伽、中观,泯大小空有显密之诤,而归心净土。信愿深切,躬践力行,数十年来,念佛从未间断。晚年无意于般若文字,不事述作。但发无上心,行菩萨道。提倡素食护生,发起刊印续藏,凡属弘法利生之事,无不尽力为之。一九五三年农历二月十三日亥时入灭,世寿六十有七。入灭之日,犹为家人说法。戌时起,整衣服,净手。临终前十分钟,颜容不改,举动如常。并对友人陈毓秀医师说:‘念佛之心,了无栆碍。’神志清朗,称念圣号,安祥而逝,如入三昧。
陈依仁
陈依仁,苏州香山人。业医,一生乐善为怀。深明教理,归心净土,至诚持名。曾皈依谛闲大师,赐法名圣缘。于苏州后石子街,创设佛教净行社,领众行道。弘扬大乘净土诸经,辩才无碍,为众所推。曾就香山故里,宣讲阿弥陀经,劝化乡人。说法微妙,引人入胜。当地书场,平时营业颇盛,至是,门前冷落,座客日稀,盖咸趋依仁讲席,恭聆法要矣!为法之诚,感人之深,在当时居士中,实属不可多见者。一九五七年农历七月既望,逝世。逝世前,虽无重大疾苦,因年龄衰迈,精力不济,卒卧床不起。又复昏沉,迷失正念。当时同道咸集,罔知所措。穹窿寺清禅老和尚闻讯赶到,睹此情况,令众退出闭门,就依仁耳畔敲动手磬,先诵阿弥陀经,继则称念圣号。历三小时许,依仁始渐清醒,微张双目。老和尚更为开示一番后,依仁随即坐起,合掌礼谢,含笑而逝。世寿七十有五。
吕慧乔
吕慧乔,世居苏州乔司空巷,代人画像为业。中年时,妻与子相继去世,痛念无常。承友人劝告,开始信仰佛法。不久皈依拈华庵庆丰和尚暨印公。此后在己寓所,邀集同道,创设净宗助念团,成就修持人最后一著。所订助念规章,十分严格。助念团经费,由慧乔一人负担。每月朔望或佛菩萨圣诞,集众念佛打七。一生修持,精进不懈。嗣与池莲邦、潘延龄,合办保安念佛堂,常年念佛打七。终以经费困难停办。后慧乔移住香港庵,年老体弱。一九五七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日晚,合掌念佛,安祥往生,世寿七十。晚年虽一贫如洗,从不向人求助。处境困难,精进不退,一心求生西方。高风亮节,使顽廉懦立。临终,得同道朱慧锐助念,照料一切。报施不爽,岂偶然哉?
- 第一节 愚人食盐喻
- 第一回 拜众童子
- 1.为步行而行
- 第二节 愚人集牛乳喻
- 第二回 拜文殊师利
- 第三节 以梨打破头喻
- 第三回 拜德云比丘
- 摩登伽女与阿难(一)
- 第一回 溯源流书生说法 警痴顽菩萨化身
- 第五节 渴见水喻
- 第四节 妇诈称死喻
- 第四回 拜海云比丘
- 第五回 拜善住比丘
- 第一节 千金小姐!万金和尚!
- 第一卷:法戒录 总劝
- 前言
- 第八节 山羌偷官库衣喻
- 第六节 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 第六回 拜弥伽
- 第九回 拜休舍优婆夷
- 第七回 拜解脱长者
- 第七节 认人为兄喻
- 第八回 拜海幢比丘
- 第五十三回 拜普贤菩萨
- 摩登伽女与阿难(二)
- 第十节 三重楼喻
- 摩登伽女与阿难(三)
- 第十回 拜毗目瞿沙
- 第一节 序说
- 第十一回 拜胜热婆罗门
- 第十五节 医与王女药令卒长大喻
- 第十二回 拜慈航童女
- 第九节 叹父德行喻
- 第一章 我的生命被颠覆了
- 第三章 一两个钟头走完一生(2)
- 第十五回 拜具足优婆夷
- 2.牧牛
- 第十三回 拜善见比丘
- 第十四回 拜自在主童子
- 哲理故事300篇(1-5)
- 持莲观音是什么菩萨?持莲观音的故事
- 三岁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龄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盐的原文和译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恶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气和 自度度人
- 马需调教,树要修剪,人需约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实际行动展现自己的魅力、体现自己价值
- 从来不丢东西的妇人,只因她前世做了这件事
- 世俗王子从圣人走向神坛,释迦牟尼佛的一生简介
- 盲人摸象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来藏经》萎花喻的故事
- 人生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要用好心情来对待
- 借花献佛的由来,释迦牟尼前身以花供养燃灯佛
- 以感恩的心面对世界
- 以平等心面对芸芸众生,是菩萨的道德
- 梁武帝与佛教有什么关系,四次舍身入寺的是哪个寺?
- 佛陀度化悭贪长者修大布施
- 宋文帝问法求那跋摩的故事
- 知足并感恩,要知道别人的好并懂得回报
- 盲人打灯笼,即与人方便,也与己方便
- 禅师救蝎子,不因天性而放弃天性
- 从惜福看穷三代还是富三代
- 大乘心难发,不愿再发大乘心的舍利弗
- 听经的蛤蟆,命终后脱离畜生道,上升四天王宫
- 学佛贵在实行,坚持不懈地去修一个法门,终会成功
- 熟悉经藏的比丘与精进修道的比丘
- 佛教历史上与水陆法会有因缘的高僧
- 借事磨练,善用其心,让心走出烦恼的牢狱
- 薄拘罗尊者,五次被后母加害,却都毫发无损
- 马鸣菩萨抵亿金的故事
- 人活着根本不需要很多,少欲知足自得安乐
- 九月初四,弘一大师圆寂日,德行与精神常存我们心间
- 释迦牟尼佛修忍辱,忍辱仙人与歌利王的故事
- 舍弃对五欲的贪着,成功飞出笼子的鸽王
- 寺庙为什么喜欢种银杏?佛珠变银杏的故事
- 鸠摩罗什是谁?东晋高僧鸠摩罗什的一生
- 短暂的快乐与长久的快乐,你选择哪个?
- 三年不吃饭的出家人
- 急性子与慢性子,人与人要学会理解和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