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遗教经
《佛遗教经》,简称《遗教经》,又名《佛垂涅槃略说教诫经》,一卷,姚秦·鸠摩罗什译,是佛陀释迦牟尼一生弘法言教内容的概括总结,是佛将入涅槃前对众弟子语重心长的谆谆教诲,也是佛留给后代所有想离苦得乐者的得度因缘。...[详情]
如何依教修学?《佛遗教经》这样说
《黄帝内经》是黄帝和他老师的对话,他问他的老师一些重要、关键的问题,他老师告诉他:要斋戒,要用心斋的方法去修行。斋戒沐浴大家都以为是洗澡、沐浴、换衣服,然后吃素,然后很清净。那个是外在的东西,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内心要洁净,这叫心斋。
在《庄子》“人间世”里面讲到了这个问题。禅宗的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回光返照,见到认识我们自己的本来面目。王阳明说得非常好:“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正所谓南岳慧思大师说:“道源不远,性海非遥,但向己求,莫从他觅,觅即不得,得亦非真。”这是我们应当依教修学,依照《遗教经》所说,释迦如来所说,我们的六根对五欲六尘的牵缠必须从心地上去制伏,调伏其心。
中国古人非常强调修身,一个人要获得身心的健康,根据中国古代养生的一个方法,要做到“驭欲、养情、明理”,控制好自己的七情六欲,掌握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懂得生命的意义。现代社会许多人都有严重的心理问题,这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所以有人提出21世纪心理疾病是这个世纪最大的问题,百分之八九十的疾病都是由不良情绪引起的,过于激动、悲伤都会伤害身体。在北京有时跟大夫聊天,一位很高明的中医大夫说,很多病人不是病死的,是吓死的。一检查出来,生病了,被吓得情绪不好,病情恶化,身体垮了。情绪很重要,自信心很重要。
第一天的时候,宗性法师告诉我们大家:“有信仰就有了希望。”一定要有信仰,有了三宝加被,自力和佛力的加被,我们就会有希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内心的问题很复杂,佛法恰恰就是解决内心问题的方法。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我们已经征服外太空,却无法征服人们心里的太空。”的确,科技再发达,只能了解物质世界,而心灵世界是无法了知的,只有通过修行,才能完成。据保守统计,二十多年来,全球范围内成功企业家有1200多位自杀,这是因为他们没有信仰,不懂得驾驭金钱、不懂得祸福相依、不懂得无常。人为什么要有信仰,要修行?所以国家领导人提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这是非常伟大英明的决策。你看社会在进步,科技发达,物质丰富。发明了各种机器,本想机器多了,有些事情让机器做,我们人就可以休息了。但是不想,机器越多,我们时间就越少。
在地铁里注意到一种现象,全部都是在玩手机。有一次在地铁里,我在看书,所有的人都在玩手机,他们都在看我这个和尚怎么还看书?就象静波法师说的:不正常的变成正常的,正常也会变成不正常的。你说手机好不好,手机非常好,里面什么内容都有,可以上百度。知之为知之,不知百度知,一百度就都有了。有了手机之后大家越来越忙,一家人聚会,没有时间交流,都在忙着抢红包。抢到忘乎所以,抢到开车车毁人亡,结果人没了钱还在。所以我们要懂得驾驭世间种种的外物的欲望。
我们内心的不安定,源于贪欲之重,欲壑难填,患得患失。《金刚经》通过破除“我相、人相、众生相、寿相”,以及《心经》通过短短268字,其中就有22个字是“无”字和“不”字,通过否定的方式来破除众生的执著。
人生就象《黑客帝国》,梦幻一场;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孰真孰假,认识到人生的真相之后,便能回归内心的宁静。
解脱道的重点是勤修三学、息灭三毒,我们一切行为都要摄持在解脱道上,才与法相应。如果贪着种种世间事业,便会本末倒置,偏离本位,甚至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执著种种名誉、地位、财富、权利这些世间利益,基本上都是生死因缘!佛陀告诉我们,只要你去成办它、经营它、维持它,你的精力都在那个上面,最后你的本份没有做。所以成天驴事未去,马事又来,整天缠绕在里头,就没办法腾出身心来修道,所以这是修道最大的障碍。
孔子给颜渊举过一个例子:你看有一个赌博的人,他下了很大的赌注,用稀世珍宝、黄金玛瑙下赌注,他赌的时候就心惊胆战、不得自在。一位穷人用一个瓦片下赌注,他赌得心安理得、无所畏惧。为什么他输也就输了个瓦片,下赌注重的输的话就是输得倾家荡产。修道也是一样的,看我们下的是什么赌注。甚至人生就象下棋,一招不慎,满盘皆输。修道亦复如是,阿弥陀佛!
互动环节
信众提问:阿弥陀佛!广钦法师曾经说过一句话:“佛法未衰,人心已衰。”现在是末法五浊恶世,就象老子所说“五色令人目盲,五味令人口爽”,现在通过眼睛带动意引发欲望的影像途径越来越多,包括食物也是前所未有,在古时也没有那么多的条件,这也是末法的一个必然现象。欲望越来越多,成道的人越来越少。人心的衰微有没有一个具体的象征?怎么有一个具体对治的办法?
真体法师:我们现在所做的就是对治这个问题:大家修行要多闻薰习、亲近善世、如理作意、法随法行。环境很重要,因为凡夫心随境转,我们一定要找一个好的环境,找一个好的同行善友,这是非常关键的。朋友圈很重要,手机加了很多朋友圈,朋友圈里没有朋友,全是圈。一定要以善友为伍,以佛为善知识,还要多闻薰习,之后你才能做得到如理作意和法随法行。你回家不到寺院里来,管不了你的心的,天天讲的就是世间的人我是非、恩怨情仇;你到寺院里来可以听到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菩提心、解脱道,所以环境很重要。阿弥陀佛!
信众提问:阿弥陀佛四十八愿里讲到西方极乐的环境去了那里只有进步,没有退步,而且能到无生忍。在那个环境里,鸟兽也是在说法,包括那里的菩萨在一起的殊胜境界。去了那里就有一个很好的保障,是否说在五浊恶世就很难守得住这个欲望?
真体法师:在五浊恶世很难这个也是因人而异,你不能怪外面的因缘。你说现在这个社会发达得那么好,你不能说让它退回去,咱们不要那么发达,还是在于自己的心。外面的因缘避免不了的,菜刀能杀人,你不能说咱们不要菜刀了,咱们以后不要切菜,这个不在于外在的。要自己能够息诸缘务,这个就是达摩祖师的二入四行论里面讲到的,唐朝圭峰宗密禅师在《禅源诸诠集都序》里面概括了达摩祖师这样的一个修行方法,“如是安心者壁观”,阿弥陀佛!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灵隐寺
- 地藏经注音版
- 无量寿经注音
- 妙法莲华经全文
- 《心经》诵读、读诵的步骤
- 《金刚经》全文-金刚经原文、译文及释意
- 地藏经原文
- 楞严经白话文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念诵及回向仪轨
-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
- 佛说阿弥陀经注音版
- 普贤行愿品原文
- 药师经原文
- 金刚经注音版
- 妙法莲华经注音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注音版
- 无量寿经原文
- 楞严经注音
- 金刚经原文
- 圆觉经原文
- 无量寿经原文
- 妙法莲华经原文与白话文对照版
- 楞严经全文
- 普贤行愿品注音版
- 《心经》全文-心经全文注音及译文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
- 普门品仪轨,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完整仪轨
- 金刚经全文及译文
- 华严经原文
- 无量寿经全文
- 地藏经解释-地藏经全文白话解释
- 心经注音版
- 维摩诘经原文
- 十善业道经原文
- 心经的作用和好处,心经有什么作用?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
- 佛说阿弥陀经原文
- 《心经》全文、心经译文解释
- 无量寿经白话文
- 金刚经译文
- 圆觉经讲的是什么内容?圆觉经概说
- 《大宝积经》共有多少卷,是谁翻译的?
- 楞严经是怎么来的?楞严经的由来故事
- 佛经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师版《心经》讲记
- 念地藏经期间总做噩梦,这是为什么?
- 《华严经》是怎么来的,是谁从龙宫带出来的?
- 念经时,可以跟着文字去理解内容,感受景象吗?
- 《六祖坛经》的四种版本
- 维摩诘经主要讲了什么?
- 华严经是大乘经典吗,有哪些汉译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坛经》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经》偈颂:人生在世间,应实行善德的讲解
- 百佛名经注音版
- 增一阿含经是谁翻译的,多少卷,讲什么?
- 《华严经》偈语“汝等众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莲华经是谁说的?
- “空”与“色”相依相存,无有差异
- 《法华经》的四安乐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经·智者品》偈颂:智者不为得失心动
- 《维摩诘经》的汉译本与注疏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谁翻译的?心经译者玄奘大师
- 佛语法门经注音版
- 法华经是谁翻译的?妙法莲华经译者鸠摩罗什介绍
-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是通途菩提心还是净土菩提心?
- 《法句经》偈颂:此心难觉察,随欲望流转的解读
- 《心经》的大智慧
- 圆澄禅师翻跟斗作礼讲《金刚经》
- 《父母恩重难报经》提倡孝道的偈语
- 《六祖坛经》中的两处“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说菩萨行五十缘身经注音版
- 大方等如来藏经注音版
- 如何拥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烦恼自然无
- 《法句经·心品》偈颂:飘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讲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经典?
- 莲池赞的全文及拼音
- 华严经有几个版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
- 菩萨生地经注音版
- 从《坛经》片段,瞻仰学习六祖大师的嘉言懿行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