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 (Sandhi-nirmocana-vyūha-sūtra)】印度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基本经典之一。唐玄奘译。5卷。相传此经有梵文广本十万颂,汉译为其略本,一千五百颂。异译本有3种:①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相续解脱经》1卷;②北魏菩提流支译《深密解脱经》5卷;③南朝陈真谛译《解节经》1卷。...[详情]
《解深密经》讲义科判
《解深密经》讲义科判
作者:释智德
●智德根据济群老法师所讲而整理。
壹、序品第一:序品五事
一、总显己闻
二、说经时
三、说经主
四、说经处
(二)、佛身庄严——二十二德
五、听众分二
(—)、声闻众俱——十三功德
(二)、菩萨众俱——十大功德
贰、胜义谛相品第二:大分为四
—、明离言无二性
(—)、问题的提出
(二)、正释离言无二之旨
01、明有为的无二相
02、明无为的无二相
03、以喻显理
04、以颂结说
二、超寻思所行相
(一)、问题的发生
(二)、释尊正释
(三)、喻显
(四)、以颂结说
三、离一异性相
(一)、问题发生的因缘
(二)、如来正说
01、辩胜义谛相与诸行相非一非异
02、约三过失破一执,反显非一
03、约五过失破异执,反显非异
04、顺三过失正显非一
05、顺五过失正显非异
06、约杂染不同破一执
07、约共相破异执,反显非异
08、由胜义谛是净相共相,正显非—非异
09、约无差别的不同,破一执,反显非一
10、约胜义谛是无我性,染净非俱别成立破异执,反显非异
11、由胜义谛相与诸行相有无差别的不同,胜义谛是无我性所显,又染净两种不能别相成立,正显非一非异
(三)、喻显
(四)、总结
四、遍一切一味相
(一)、世尊设问
(二)、善现奉答
(三)、世尊正说
01、约清净所缘显胜义谛遍一切一味相,由清净所缘于蕴处界中平等无差别故
02、约三遍显一味相,由真如、胜义、法无我性三者,各遍于一切蕴处界
03、约离三过显一味相
(四)、喻显
(五)、以颂结说
叁、心意识相品第三:大分为六1
一、广慧提问
二、如来赞许
三、提出精神主体:第八识及其异名差别
四、阐明诸识活动情况
(一)、依意诸识转
(二)、举喻
五、辩秘密善巧,正答前问
六、以颂结说
肆、一切法相品第四:大分为七
一、德本提问
二、如来赞许
三、正释三相
四、喻显
五、如何观察三相
六、三相的有无及断证
七、以颂结说
伍、无自性相品第五:大分为五
一、胜义生设疑
二、如来正释
(一)、如来赞许
(二)、依三无性释一切法无性
(三)、依相无性、胜义无性解释无性等经句
(四)、说明三无性但为空无遍计执性,以彼是生死之因
(六)、依无性教释一乘义
(七)、四种人对无性教取解不同升沉各异
01、五事具足信解人
02、五事不具能信人
03、生信随言执着人
04、安住自见不信人
(八)、以颂结说
三、胜义生菩萨对无性教的理解
四、一代时教优劣校量
五、弘扬功德及流通胜利
陆、分别瑜伽品第六:大分二十
一、止观依住
二、止观所缘境事
三、获得止观的方法
四、随顺止观作意
五、止观一异门
六、止观唯识
七、止观的单修与双修
八、止观种类差别门
(一)、三止三观
(二)、四禅四空定四无量心
(三)、依法与不依法止观
(四)、缘别法止观与缘总法止观
(五)、缘小总法止观、缘大总法止观、缘无量总法止观
(六)、别释得缘总法止观
(七)、有寻有伺止观、无寻有伺止观、无寻无伺止观
九、止观三相
十、修止观菩萨如何知法知义
(一)、五相知法
(二)、十相知义
(三)、五相知义
(四)、四相知义
(五)、三相知义
(六)、三慧知义差别
(七)、知见差别
十一、修止观菩萨云何除遣诸法相
(一)、修真如观除遣法相义相
(二)、十七空能遣十种难遣法相
(三)诸法总空性相
十二、止观能摄诸定
十三、止观因果作业
十四、止观诸障差别
(一)、五系
(二)、五盖
(三)、五种散乱
(四)、十一障
十五、止观能证菩提之过程
十六、善知六处菩萨能引发广大威德
十七、无余依灭受
十八、结叹劝学
十九、以颂结说
二十、依教奉行
柒、地波罗密多品第七:大分为六
一、广明十地
(一)、约四种清净及十一分分别诸地
(二)、解释十一地名义
(三)、十一地对治二十二种愚痴及十一种粗重
(四)、八种殊胜安立诸地
(五)、菩萨投生的殊胜
(六)、菩萨愿力的殊胜
二、广明六度
(一)、六度的名称
(二)、六度与三学
(三)、六度与福智资粮
(四)、五相修学六度
(五)、六度无增减
1、先说六度门
2、后说四度
(六)、六度次第安排
(七)、六度品类差别
(八)、波罗蜜多得名的理由
(九)、六度清净相
(十)、波罗蜜多五相有五种业
(十一)、六度最广大等五相
(十二)、六度因果无
(十三)、辩菩萨爱度不爱度果的原因
(十四)、诸度威德
(十五)、诸度因果利益
(十六)、众生自业过失
(十七)、般若取法无性
(十八)、三种波罗蜜多
三、十地中随眠等障
(一)、三种随眠
(二)、三种随眠断除情况
(三)、烦恼断的时间
(四)、菩萨烦恼过失
四、辩一乘密意
五、以颂结说
六、依教奉行
捌、如来成所作事品第八:大分十二
一、如来法身相
二、如来化身生起之相
三、如来言音差别
四、如来心生起相
五、如来化身有心无心
六、如来所行如来境界差别
八、如来为有情作缘之差别
九、如来法身与二乘解脱身之差别
十、如来菩萨威德住持有情相
十一、说明净土与秽土中难得易得
十二、依教奉持功德
- 上一篇:济群法师:《解深密经》讲记
- 下一篇:《解深密经》纲要
- 地藏经注音版
- 无量寿经注音
- 妙法莲华经全文
- 《心经》诵读、读诵的步骤
- 《金刚经》全文-金刚经原文、译文及释意
- 地藏经原文
- 楞严经白话文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念诵及回向仪轨
-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
- 佛说阿弥陀经注音版
- 普贤行愿品原文
- 药师经原文
- 金刚经注音版
- 妙法莲华经注音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注音版
- 无量寿经原文
- 楞严经注音
- 金刚经原文
- 圆觉经原文
- 无量寿经原文
- 妙法莲华经原文与白话文对照版
- 楞严经全文
- 普贤行愿品注音版
- 《心经》全文-心经全文注音及译文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
- 普门品仪轨,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完整仪轨
- 金刚经全文及译文
- 华严经原文
- 无量寿经全文
- 地藏经解释-地藏经全文白话解释
- 心经注音版
- 维摩诘经原文
- 十善业道经原文
- 心经的作用和好处,心经有什么作用?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
- 佛说阿弥陀经原文
- 《心经》全文、心经译文解释
- 无量寿经白话文
- 金刚经译文
- 圆觉经讲的是什么内容?圆觉经概说
- 《大宝积经》共有多少卷,是谁翻译的?
- 楞严经是怎么来的?楞严经的由来故事
- 佛经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师版《心经》讲记
- 念地藏经期间总做噩梦,这是为什么?
- 《华严经》是怎么来的,是谁从龙宫带出来的?
- 念经时,可以跟着文字去理解内容,感受景象吗?
- 《六祖坛经》的四种版本
- 维摩诘经主要讲了什么?
- 华严经是大乘经典吗,有哪些汉译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坛经》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经》偈颂:人生在世间,应实行善德的讲解
- 百佛名经注音版
- 增一阿含经是谁翻译的,多少卷,讲什么?
- 《华严经》偈语“汝等众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莲华经是谁说的?
- “空”与“色”相依相存,无有差异
- 《法华经》的四安乐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经·智者品》偈颂:智者不为得失心动
- 《维摩诘经》的汉译本与注疏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谁翻译的?心经译者玄奘大师
- 佛语法门经注音版
- 法华经是谁翻译的?妙法莲华经译者鸠摩罗什介绍
-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是通途菩提心还是净土菩提心?
- 《法句经》偈颂:此心难觉察,随欲望流转的解读
- 《心经》的大智慧
- 圆澄禅师翻跟斗作礼讲《金刚经》
- 《父母恩重难报经》提倡孝道的偈语
- 《六祖坛经》中的两处“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说菩萨行五十缘身经注音版
- 大方等如来藏经注音版
- 如何拥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烦恼自然无
- 《法句经·心品》偈颂:飘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讲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经典?
- 莲池赞的全文及拼音
- 华严经有几个版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
- 菩萨生地经注音版
- 从《坛经》片段,瞻仰学习六祖大师的嘉言懿行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