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

《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根据不同译本,全名略有不同,鸠摩罗什所译全名为《金刚般若(bōrě)波罗蜜经》,唐玄奘译本则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梵文 vajracchedika-praj?āpāramitā-sūtra。《金刚经》传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详情]

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经大全 > 金刚经 >

星云大师:金刚经讲话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

  「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着,是故说不受福德。

  译文:

  须菩提!菩萨若用满恒河沙等世界的七宝来布施,所得功德,当然无法计量。如果明白一切法无我,皆由因缘所生,无有真实永恒的体性,由此了知无生无灭,不为外境所动,即与空性相应。内无贪念,外无所得,亲证无生法忍,那么,这位菩萨所得的功德要比七宝布施的菩萨更多的。

  「为什么呢?须菩提!因为诸菩萨是不受福德相的限制。」

  须菩提不解的问道:「什么是诸菩萨不受福德的限制呢?」

  「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求生起执着。因为菩萨行利益众生事,是发菩提心,而不是贪求福德,是利他而非利己。菩萨修一切善法,行六度万行,不着相布施,心中并没有计较福德的妄念,所以才说菩萨不受福德相的限制。

  讲话:

  前文说过真实的菩萨,要通达无我法(见十八分),又说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见二十五分),此我无我法,甚深难明,因此以菩萨行业布施,以显般若之理。

  此分的校量功德,不是与凡夫布施的功德作比较,而是菩萨与菩萨修行阶次不同的较量。菩萨能知一切法无我,就能证得「无生法忍”,以此住心无住的内证,广兴佛事,度无人之众生,得无我之佛果。

  《金刚经》的前二十六分都在剖解「真空”之理,要发无上菩提心者,须知世出染净圣凡,乃至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等,一切诸法,当体全空,并没有个「实我”的存在。菩萨若能会得「空不住空”,「我无我法”,二者皆能忍可(即真正印可我法二执皆空,得无住智慧,谓忍可)。

  一、无我无法证无生忍

  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此宝施之菩萨,为有得心,心量有限的功德,是无法与得忍的菩萨相比的。因为得忍的菩萨,已忍可一切法无我,无为心遍及三千恒沙河界,心体无滞,来去自由,不行小道,能弘布三宝功德,无有边畔。《六祖坛经.般若品》:

  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象。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着,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

  善知识!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

  我们称菩萨为「菩萨摩诃萨”,摩诃名大,见一切人,不论善恶,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着,生爱憎邪念,就如经文所言:「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分以宝施菩萨和得忍菩萨所得的功德作较量,两者都是菩萨,不同的是,宝施菩萨是在凡夫位者,只是依文解义的知解,未真正证得一切法空,所以行布施时,心未离相,仍旧循着有生有灭的漏习,如此着相行施,功德即成有漏之福德。

  在第十四分,佛陀以己身为歌利王割截身体,因无我等四相,心不瞋恨……又云五百世作忍辱仙人……菩萨为利益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十四分以佛陀明真空妙理,远离我等四相,行利益众生事。《圆觉经》:

  认一切我,为涅槃故。有证有悟,名成就故。譬如有人,以贼为子(此爱涅槃,而憎生死,即未离妄想执着,反为其害,名之为贼);其家财宝,终不成就。何以故?有我爱者,亦受涅槃;伏我爱根,为涅槃相。有憎我者,亦憎生死;真生死故;别憎生死,名不解脱。

  有我即生我见,由我见妄起我爱执着,于菩萨行道,如胶着手,无法攀进上升,所以佛陀于《金刚经》中,一而再,再而三,反覆申述无我无法实相的重要。权教菩萨,依事相修六度时,如果不能解佛所说的「无住”妙理,就像此分的宝施菩萨,无法得成于忍。

  忍有三种,一是生忍,又名「众生忍”。对于众生的轻贱凌辱,都能忍受。第十六分佛陀提到,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能消除堕入恶道的罪业。所以在我们初发菩提心,以「众生忍”为修持的功课,逢人轻贱,护于口,忍于心,以感恩他人为其「消业”,入圣人行,必得无上果。

  二是法忍,于生存的客观环境,冷、暖、饥、渴,违逆之境,不生心动念,起好恶分别。

  三是无生法忍,即是此分所言的「得成于忍”。不论是任何一切法,从因缘生灭假合,当体即空,本来无生无灭的。如此境缘的冷暖,人事的宠辱,哪里有个真实我和法的体相呢?开发此忍可的智慧,就能安忍一切尘缘境界,不生妄想分别。由忍可之慧明,显用安忍之定力,菩萨有此定慧双翼,于一切境象,游行无碍。

  佛陀在世时,有一名年少比丘,由于也无法控制自己对异性的贪念,心中十分痛苦。每当静坐时,内心杂念纷起,使得他无法完全专注于修行。有一天,他思惟着:如果无法消除欲望的烦恼,被欲望破坏我的戒行,为了保持清净的戒行,断除我痛苦,不如切断自己的性器,就不会再有情欲的苦恼。

  于是这名年少比丘,便在自己的寮房,当准备拿起刀子动手时,佛陀忽然走进来阻止他,并为他开示:

  「你不要做此愚痴事!善恶的根源,都在我们的心中,并不在我们的心外,你要断除欲望,要以不净观为思惟的内观,以苦的生起,苦集成的原因,断苦集,行正道,然后才能证悟灭谛,得到无忧的涅槃。你不关掉内在,沸腾的念头,却往心外求法,抑止外境的现起,这不是斩除烦恼的根本之道。”

  佛陀要行者,得成于忍。于世间五蕴假法,出世间善法,都要内观我空法空,内学无为,知欲苦的来处,诸法蕴集的假合不实,即时狂心顿息,不被妄想缘境的好丑所转。如庞蕴居士说:

  学佛作梦事,不须论地狱,天堂总越却,六识为僮仆。

  心心无所住,处处尘不着,五道绝人行,无心是极乐。

  空里见优昙,众生作桥徇。

  欲得速成佛,只学无生忍,非常省心力,当时烦恼尽。

  七宝藏门开,智慧无穷尽,广演波罗蜜,无心可鄙吝。

  只恐着有人,愚痴自不信。

  无心是极乐,无我成佛事,无住严熟土,无生功德殊。《金刚经》以空无为根底,生长五度的华枝,结成无漏无得的菩提果实。般若是五度的眼睛,使我们知身中宝物,尊重己灵,发惭愧勇猛心,临一切尘缘,如大地不动不摇。如《大般若经》说:「菩萨摩诃萨,于一切法无所取着,能从此岸到彼岸故;若于诸法少有取着,不能从此岸到彼岸。”

  大愚良宽禅师于天保二年一月六日圆寂,临终前,他表示死亡就如睡眠一般,当死亡来时,此刻最为美好!不要对过去、现在、未来,有所住着,无心的享受死亡的宁静,才是入佛的门径。他留下一首和歌:「春意在枝头,杜鹃深山啼,红叶风卷去,无影亦无迹。”

  死亡,不仅是肉体上的,涵盖我们身心世界的每一个念头的生灭。当富贵死亡时,当爱情死亡时,当地位死亡时,当权势死亡时,凡所有世间的境界,坏去死亡时,因缘业风卷去时,我们上下无所依附时,能否回头寻个无影无迹,春意十分的内在世界呢?

  二、菩萨所作不贪福德

  佛陀教诫须菩提尊者,证得无生法忍的菩萨所得的功德,因为不受福德的缘故,所以胜过以沙界宝施的菩萨。在前分佛陀说过,发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为什么在此又云菩萨不受福德呢?佛陀为破尊者及后末世众生的疑惑,因此深入阐明「不受福德”之义。不受,乃是不贪着,才生贪着,即成有漏,因既有漏,果亦有漏,纵令具足三十二相,也不过是人间福德的圣王,而不名为佛。不受,不是拨弃百福相好,行解资粮的功用,而是无贪无着,受而无受。从第二十六分,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这是妙有不有,离常见也。二十七分,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得菩提,是真空不空,离断见也。直至二十八分,断常二见俱离,菩萨行者,得成于忍,所作福德,皆不贪着,此不受不贪之真心,为无漏因,成无漏果,所得三十二相,庄严法身,名之为佛。《佛说演道俗业经》:

  佛告长者:「有四法,疾成无上正真之道!一曰解空,学无所求;二曰无想、无所憎望;三曰无愿、不慕所生;四曰常等三乘之业,无去来今。是为四。”佛于是颂曰:

  解空无所求,无想无恽想。

  不慕愿所生,常等三世行。

  佛告长者:「有四事法,疾成佛道!一曰一切皆悉本净;二曰而解万物普如幻化;三曰生死断灭,皆从缘对;四曰:计其缘对,本亦无形。”佛于是颂曰:

  一切悉本净,解物如幻化。

  生死从缘对,计本亦无形。

  佛告长者:「有六法,疾成正觉!一曰身常行慈,无怨无结;二曰口常行慈,演深慧义;三曰心慈仁和调隐,哀念十方;四曰护戒不造想,求大乘之业;五曰正观见十方空,道俗不二。六曰供足乏食救身之业,以济危厄;是为六。”佛于是颂曰:

  身常行慈心,未曾捶怨结。

  口恒修言愍,演深慧之谊。

  心和仁调隐,哀念诸十方。

  护戒不起想,正观十方空。

  我们凡夫的心,住在有的世界,不解万象如幻化,一切生死断灭,皆从缘对,着于有想有求,心不得寂静,如何身口意三业常行慈仁,无怨无结,哀念十方?我们从《金刚经》的经文明白菩萨布施时,外无我等四相,不住色尘等法,才名真是菩萨。如《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卷一:

  能于怨亲中,悲润心平等。

  如是诸菩萨,名为菩提心。

  孔子到鲁桓公的庙里去参观,看到一个形体倾斜的器皿。他好奇的问守庙的人说:「这是什么器皿?”守庙的人答说:「这就是喝酒时提醒人们不要饮酒过量的伴坐器皿。”孔子说:「我听人说过,这种器皿里面空了就倾斜,正好适量就端正,太满了就会翻倒。”

  孔子回头对学生们说:「往里面倒水!”学生们便舀来许多水,水不多不少时,它果然十分端正。等倒满了,它果然就翻倒。倒光水以后,它就倾斜起来。孔子见了,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说:「唉!世界上哪里有满溢而不倾倒颠覆的道理呢?”

  我们的心,也像故事中的器皿一样,不去修一点一滴的善法,心呈倾斜不正,但若是执着善法,满溢法执不空,也无法保持心的平稳和寂静。《金刚经》立一法,破一法;破一法,又立一法,在重重无尽的破立当中,都是要我们于一切法不说断灭相,于此中道,悟真空不空,妙有不有的微妙实义。《佛说胜军王所问经》:

  大王!当观自身,无有少乐可得!虽复具有种种上味精妙饮食而为资养,未曾一时有饥渴失,如是暂能资持命根,彼寿报尽即时散坏,归无常法!大王!复观自身,虽有种种上妙宝衣、众庄严具,乃至种种库藏诸物,无所乏少,象、马、车、步,四兵具足,其数甚多,无与等者;彼寿报尽,悉归无常。复次,大王!如世间人,有大财富,于日日中洁净澡浴,香油涂身,复以诸妙上服庄严,众妙华鬘及彼真珠、璎珞、耳铛、环钏,如是等物而庄严已,处于宝座,富贵自在,威德特尊,与诸眷属而共围绕,奏百千种殊妙音乐,妙宝楼阁处处皆爇旃檀、沈水等诸妙香,常有百千内外亲族,恭敬赞叹。虽复如是富贵自在,寿报尽时,即生苦恼!一切眷属徒共围绕,悲恼啼泣,当于尔时,一切所有,不能守护!既命尽已,内外亲属所共围绕,至尸陀林──所有遗体,各各离散,皮、肉、筋、骨分其异处,有诸虫鸟,而来呷食;彼食尽已,此虚妄身,虚无所有。

  复次,大王!世间一切所缘境界,若得若失,若决定不决定,若可爱若不可爱;贪心生起无所厌足,是为大失!若于圣道出世间法,爱乐希求无厌足者,乃为正行,是大利益。

  从观自身,以上妙等物庄严,种种富贵自在,寿报尽,一切所有,不能守护。自身虚妄,虚无所有,以此正观世间,如水聚沫,有何坚实?一位菩萨若无谛观自身及一切诸法不实,如何在被割截其身,心不瞋恨?如何遭逢轻贱凌辱,如饮甘露呢?真正受持《金刚经》行者,要口诵心行,内观身心诸法,以三法印、四圣谛为认可,而不是一味的谈空说妙,画饼难充饥,入海空算沙!要印证自己听受几分的《金刚经》义趣,我以「五多五少”提供给大家自我印证。

  五多──

  一、我的慈悲心增长了几分。

  二、我的忍耐力增长了几分。

  三、我的喜舍观增长了几分。

  四、我的方便行增长了几分。

  五、我的菩萨愿增长了几分。

  五少──

  一、我的贪欲执着减少了几分。

  二、我的瞋恨嫉妒减少了几分。

  三、我的愚痴无明减少了几分。

  四、我的争强斗争减少了几分。

  五、我的烦恼习气减少了几分。

  佛陀与弟子们入舍卫城乞食,正好遇见怀恨佛陀的人,于是这个人立即大声和街上的行人谈论许多有关佛陀的恶行。其中一位弟子看见有人凌辱佛陀,很生气向佛陀说:

  「这里的人没有善根,不知尊敬三宝,佛陀,我们不如离开此处,到一个人心善良的城市吧!”

  佛陀反问他:「如果搬到别的地方,还是有人不信奉佛法,那么你要怎么办?”

  弟子答道:「我们再搬到别的地方去!”

  佛陀说:「为了外境的缘故,我们要搬到什么时候为止呢?这不是究竟之道啊!唯有一个根本的解决方法:如果我们受到轻贱,心不动念,以忍止诤,护于口,行于心,直到他们不再轻贱为止。”

  佛陀接着说:「一个开悟的人,安忍如大地,不应该受毁誉褒贬,而动摇意志,以无我观,观察诸法虚妄,那么我人的幻象,乃至世间的好坏,不过如水上泡沫,乍起乍灭,哪里会恒常不变呢?”

  逃离一个违逆的环境,不过是砍树不伐根,爱根不伏,妄想分别的枝叶,春风吹起又繁茂滋生。心中能通达无我法者,心地澄清如日月明,眼前人我的山川如芥子渺,是非如天籁曼妙。在布满泥尘的人间,启建慈悲道场,步步不染尘。就像明朝唐寅的〈警世诗〉:

  世事如舟挂短蓬,或移西岸或移东。

  几回缺月又圆月,数阵南风又北风。

  岁久人无千日好,春深花有几时红。

  是非入耳君须忍,半事痴呆半作聋。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