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

《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根据不同译本,全名略有不同,鸠摩罗什所译全名为《金刚般若(bōrě)波罗蜜经》,唐玄奘译本则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梵文 vajracchedika-praj?āpāramitā-sūtra。《金刚经》传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详情]

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经大全 > 金刚经 >

《金刚经》感应事迹:感神灵

《金刚经》感应事迹:感神灵

  ●宋时,范文正公(范仲淹,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母亲去世后三七(21天)时,梦见母亲哭泣告知:“我因在阳世造业,被泰山府君拘押,日夜受苦难言。你素来孝顺,请为我念诵《功德经》一藏,救拔我的罪业,幸莫迟疑,以免我永堕地狱。”离开时又回头嘱咐说:“《功德经》,就是《金刚经》。”范公惊哭而醒,马上沐浴斋戒,亲自到玄墓禅林,延请僧人念经七天。到第六夜,又梦见母亲说:“因你至诚礼忏,感得白衣大士(观世音菩萨)降临凡间,为我念经半卷。我现在不但消除了罪业,还将生天,都是佛力啊。明天早晨,你进经堂询问,自然就知道了。”范公等法事完毕时,厚酬答谢众僧,问道:“第六天有位师傅只念经半卷,请问是谁呢?”众僧都失色答道:“我们如数诵经,岂有只念半卷的道理?”旁边有一位僧人,从容告知:“昨天大众诵经时,山僧我倚立默看,到第十六分,忽然大人您来到拈香,我便回厨房做事去了。今承您问,所以直对。”范公立即下拜磕头,僧人说:“莫!莫!”忽然腾空不见了,在场僧俗,无不瞻仰。范公因此建了一座“莫莫堂”,以志灵异。(“莫莫堂”现仍存江西波阳县——译者注)《金刚持验》

  ●唐朝大历十一年,卫州(今河南卫辉)别驾(官名)周伯玉,每天念《金刚经》,未曾间断。一天,忽然看见梵僧来。他问:“是哪位尊者?”答道:“我是般若会上的须菩提。你诵经数年,可惜未断肉食。如果真正至心求佛,非长斋不可。”伯玉从此素食诵经。后来,他能够预知未来的事,到九十岁时坐化。《金刚持验》

  ●隋时,益州(今四川成都)新繁县西四十里的王李村,有一个书生姓荀,善长书法,而别人不知道。曾在村东向空中四面书写《金刚经》,准备写给各天人读诵,当地人开始不知道。后来,正逢雷雨,放牛的小儿,站在书生写经的地方,而身上不会被雨水沾湿,地上干燥,方圆约有一丈余,村人感到很奇怪。以后每当下雨,小儿们常汇集到那里,衣服不湿。到唐朝武德年间,有位异僧对村里人说:“这地方天空中有《金刚经》,诸天神在上面设宝盖覆盖着,不可轻易冒犯。”从此,在四周设了栏杆,用以阻止人畜践踏。每到斋日,村人和四面远来的人,就在那里设斋供佛,经常可听到天乐,纷繁满耳。《三宝感通录》

  ●唐时,李廷光,任山东德州司马,持斋、念诵《金刚经》。每当诵经时,就有圆光出现在面前。如果用心诚恳,则圆光渐渐增大;如果稍怀懈惰,则圆光渐小渐暗。廷光以此勉励自己,更加精进。《太平广记》

  ●唐朝开元年间,吕文展,任四川阆(音浪)中县丞,念诵《金刚经》到三万多遍,灵应奇异。他年纪大了,三颗牙一同脱落,便念经恳请,牙齿重生如旧。当时天大旱,刺史刘浚请他念经求雨,仅念诵一遍,天就下起大雨来。后来又苦于雨水太多,别驾请他求天晴,应时便天晴了。《太平广记》

  ●唐时,僧人释文照,常到昙(音谈)延法师画像前,顶礼出家。但他不满自己智慧昏浊,无法理解。一夜,梦见昙延身高一丈多,对他说:“我有聪明经一卷,虔诚持诵,感应就像拾芥子那么容易。”他答应受持,就是《金刚经》。梦里读了七遍,醒来后,从此聪明过人。《宋高僧传》

  ●唐时,僧人释清虚,常念诵《金刚经》。一天,邻家失火,而他的房屋没有受到任何焦灼。贤首国师法藏,特请他祈求泉水,他诵经三昼夜,恍然看见三位玉女,在山腰上用刀挖地出水,清虚默记住那个地方,挖得甘泉。《金刚灵应》

  ●唐时,少林寺的山顶上,有座佛室,很宽敞,但人们没有敢去的。释清虚听说后,就去念诵《金刚经》。夜晚,听到有声音很尖厉,就念十一面观音咒。又听到好像两头牛相斗的声音,佛像都被震动了,他便仍持念《金刚经》。刚念一卷,声响断绝,此后居住的人都没有遇到问题。《金刚灵应》

  ●宋时,杨炎,梦见他的父母,就哭泣问双亲:“佛道功德及冥资金帛,真的有用吗?”父母回答:“有用。但阴间最重《金刚经》,你为我们印送一千卷,这是第一要紧的事情。”杨炎于是遵嘱印送。《图书集成》

  ●唐朝大历年间,太原有个偷马贼,诬陷王孝廉,王被拷打,非常酷毒。孝廉只念《金刚经》,昼夜不停。忽然有一天,有两节竹子落到监狱中。狱卒怀疑中间藏刀,破开一看,有两行字:“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字迹非常工整。贼头心中忏悔,全部坦白了自己诬陷之罪,孝廉的冤情得以昭雪。《续酉阳杂俎》

  ●唐时,内臣杨某,是杨复恭的弟弟,陷在秦宗权贼党内二十余年,但念诵《金刚经》。后来,秦宗权的儿子做襄阳节度使,杨做监军使,就诱使属下杀掉宗权的儿子而取代他,百姓得以恢复旧业。杨曾经在牙门外柳树下焚香念诵,忽然有金字《金刚经》一卷,从空中飞下来,大概是精诚所致吧。《太平广记》

  ●唐时,廖等观,任善化知县时,有位老婆婆,白天念诵《金刚经》,在市上要饭,夜晚则归宿到山脚下。忽然数天不见她,群鸦噪集在她的住处。人们争相前去观看,见她已经抱着经书而逝去了,群鸦衔泥土覆盖她,于是人们叫她“鸦葬婆”。这件事,出自《湖广通志》。《金刚持验》

  ●唐时,嘉州(今四川乐山)的任自信,经常持念《金刚经》。贞元十五年,他去湖南,经洞庭湖,湖中有东西像云一样冒到船上,船中便不见了自信。自信踏着波涛离去,到了龙宫,拜见龙王。龙王命他升殿念诵《金刚经》,给了他珠宝数十件。二位僧人送他出龙宫,一为僧人托他带信给衡岳(南岳衡山)观音堂的绍真法师,说:“是和尚寄来,叫念诵《金刚经》。”自信到南岳寻访僧人,果然见到了绍真,绍真说:“和尚圆寂已经五六年了。” 《太平广记》

  ●唐时,汉州(今四川广汉)孔目(职掌文书事务的官吏)陈昭,看见一个人到床前说:“赵判官叫你。”陈昭到了阴间,赵判官说:“你知道自己的罪错吗?窦悬杀牛,你要了牛头。”经检核,应杖打一百,寿命五十岁。就对陈昭说:“你有什么功德?”陈昭说:“曾借表兄家的《金刚经》持诵。”叫他合掌祈请,有一只黄巾包裹的经箱,从天上降下来,停在陈昭面前。一看,就是表兄所借的经本,经上烧灼的痕迹还在。赵判官说:“这足以免你的罪。”便放他回阳。《续酉阳杂俎》

  ●元时,杭州的周缙,每天念诵《金刚经》。有个童子,碰翻了佛前油灯,经书染上了油污。周缙就用红缎把经书扎起来,投到江水中。过了三年,经书忽然回到了投江的老地方,外层被潮沙包裹,红缎如故。周缙很高兴,请寺庙里的高僧题字纪念。后来过了八十一年,到明朝洪武庚申年,宋文宪公濂,还为此写了赞文。《护法录》

  ●唐时,原州(今甘肃镇原)龙兴寺,因举办大斋会,寺主腊高宿德,坐在丽宾头卢的位置下。有位小僧,从外面归来,因后到没有座位,于是想靠近寺主下坐。寺主喝叱他,他离开又来,这样反复两次,寺主非常恼怒,倚着柱子想用手掌打他。正要举手,寺主的大袖被殿堂大柱子压住了,不能取出,全堂惊骇。众人议论,恐怕是小僧道德所致,小僧自己说自己并无道行,从小到现在,二十年只念诵《金刚经》。众人都赞叹,说是金刚护法的神力。于是就在柱子前焚香顶礼,寺主的衣袖随即抽了出来。《广异记》

  ●唐时,李惟燕,念诵《金刚经》,族人也仿效他。正遇安禄山之乱,他潜伏在荒草中。贼寇将到,他正想如能有一双鞋就可以走了。不一会,有东西落在他背上,惊奇一看,是一双新鞋。《广异记》

  ●唐时,陇西(甘肃西部)的李观,父亲去世,他刺自己身上的血,书写《金刚经》、《心经》等各一卷。从此后,院中常有异香,邻居都闻到了。《法苑珠林》

  ●唐朝永徽年间,扬州司户曹(官名)司马乔卿,母亲去世,他刺血书写《金刚经》二卷超度母亲。不久,母亲的墓庐边,生出芝草两株。到第九天时,就长到了一尺八寸高。绿茎、红盖,每天流汁一升,喝下,味道甘甜像蜂蜜,取完又生。乔卿的同僚都亲眼看到了。《法苑珠林》

  ●唐时,杨旬持念《金刚经》。儿子参加考试,夜晚梦见金刚神说:“你儿子杨椿考中第六名。”参加省试时,又梦见金刚神说:“试题是《行王道而王》,考中第九十六名。”殿试出来,又梦见金刚神说:“你儿子杨策,没有切中主文意思,放在第三甲,我在御榻上换成第一名了。这是你念经积德的报应啊。”《金刚持验》

  ●晋时,扬州江畔有一个亭湖,湖神很严峻,非常凶恶。西域僧人法藏师徒,善于持咒。他的徒弟故意到亭湖神庙中住宿,死了。师傅去住,又死了。同寺有位僧人,一直持诵《金刚经》,听说那师徒二人都死了,就到湖神处,夜诵《金刚经》。到半夜里,听到风声,看见一个东西,高大壅耸,长牙,眼光如电。忽然带着威势,来至僧人面前,右膝跪地,合掌恭敬。听念经完毕,僧人问他:“什么神?”答:“湖神,信敬经师。”又问:“为什么要打死此前来的二位法师?”答:“他们不持诵大乘经典,怀着瞋心诵咒,想降服我,我不服气。他们看见我形象凶恶,自然吓死了,不是我故意杀死他们。”僧把这些告诉他人,不少人便开始受持读诵《金刚经》。《法苑珠林》

  ●清时,北京大兴的张秉廉,小时候曾害死一只猫。后来进考场,猫魂屡次干扰他考试。张很害怕,就虔诚持诵《金刚经》和《心经》。道光乙酉年参加乡试,文稿已写完,正要誊(音腾)清,而猫魂又来了,张急忙合上试卷,诵经不断。忽然一位老人过来,把猫赶走,并告诉张,考完后应请僧人尽快为猫超度。说完,老人不见了。张后来中榜。《金刚经纪验》

  ●隋时,柳俭,夜晚念诵《金刚经》,到三更时,忽然异香满屋,到早晨也不散去。《法苑珠林》

  ●明朝万历年间,楚地(湖南湖北一带)高僧寒灰,曾在天皇寺用香水、金粉和墨书写《金刚经》。到第十六分时,天黑忘记点灯,桌上好像有微光,照着他楷书写经,直到半夜。突然觉得腹中饥饿想吃饭,才想起没有点灯烛,眼前就一片黑暗了。惊叫同房的僧人取灯来看,只见字迹庄严,比平时更好。《金刚持验》

  ●明时,楚僧法禅,想去庐山建庵修行。到九江,恰逢西城外的王西溪请他念诵《金刚经》,承诺期满三年,奉资银三百两。诵完后,却只给了一百两,不够建庵。所得的钱,多半又布施出去了,最后仅持空钵。有位藩王,船到九江,雇法禅作纤夫。当时,很多船遇到逆风,不能前进,只有法禅牵引的船快如行驶,而且法禅脚下腾空约一尺高。藩王见了,非常惊骇,法禅自己也不知道。问他,他才想到是念经的缘故。藩王于是赐银三百两给他建庵。《巾驭乘续集》

  ●明朝嘉靖四十三年,东南大饥荒。苏州洞庭山某寺,藏有唐代诗人白乐天(白居易)书写的《金刚经》全卷,是镇寺至宝。这年,寺中僧众饥饿,主僧不得已,取出此经,抵押给山塘的王宦,得五十担米作为食物。后来,王宦施米、归还经书。僧人领回寺庙。过湖时,盛赞王宦高德。船上众人请开经一看,僧人刚展开经书,忽然刮来大风,揭去经书前数张,飘空入云不知去向。僧人懊悔不已。三年后,忽然有一位上级官员,听到此经威名,就诬陷僧人下狱,逼他献出经书。上官看到此经不是全卷,不满意,便释放了僧人,归还了经书。僧人过湖,又遇到大风刮得昏天黑地,便停船上岸,进一个小村里避风。到一老渔户家,就看见墙壁上粘贴着几年前所遗失的数幅经文,毫无伤损。渔户姓姚。僧人便询问来历,姚说:“三年前,有一道火光,落到田中,惊奇去看,见是字纸,就粘在墙壁上。”僧人悲泣顶礼,称颂护法韦驮菩萨,详细讲述了始末,说:“如果不是前次那阵神风,则经书已归豪门;如果不是今天这阵神风,则经书难以完璧复原。”姚也因此感悟改业,捐重金装裹经页,归还了寺庙。《受持果报

  ●明时,浙江鄞(音银)县的施振宇,年过四十没有儿子,礼拜天童寺的密云和尚为师,法名“通等”。密云开示说:“你如果能够斋僧、念诵《金刚经》,自然会有儿子。”振宇就依言礼佛发愿,夜晚,梦见金刚神写一个“兆”字给他。回家就吃素、写经、虔诚念诵,每年设斋供僧。后来,生了五个儿子。《金刚感应》

  ●清时,浙江提督张杰,六十岁没有儿子。夫人陈氏,每天念诵《金刚经》。康熙五年二月,在天童寺修华严忏法,山中出现五色云彩,连续七天。到秋七月,妾生下一子。《金刚感应》

  ●明时,湖南嘉禾的沉光华,偶然跟吴某说:“我每天早晨吃素,念诵《金刚经》,累计已二十年。”吴漫不经心随口应答他。不久,吴某一天早晨起来,快速跑到沉家祝贺说:“你家郎君登第了。”问他缘故,他说:“我梦见一个人说:‘郡中有一士大夫,因持经功德,他的儿子考中了。’想想应该是你。”秋天,儿子沉应明,果然乡荐登榜。《金刚感应》

  ●明朝万历年间,河南卫辉知县文元发,不信佛法。因病,曾经梦游阴间,才知道地狱不是假的,于是留心佛教经典,每天念《金刚经》。与老友王洪冈相聚,就背诵给他听。长子文震孟是大魁状元,也曾经亲手隶书《金刚经》勒石刻碑。有一位吴生,梦见到了幽冥,有人指引他进一小门,看见殿宇严丽,中间陈列着《龙藏》,旁边有甲士守护。开启一看,只见佛经庄严,卷卷都标有文元发的名字。一问,说:“这都是文某平日所诵的佛经。”醒来后,讲述他的梦给同馆的文先生也就是元发的叔叔听。从此吴生也持诵《金刚经》不断。《受持果报》

  ●明时,江苏太仓的高贵,开鞋铺。天启五年六月,墙壁上所裱禙的鞋衬,突然声如裂帛,飞上半空,来观看的人很多。鞋衬碎片渐渐落到地上,还有几片,直飘向北城外的普同塔,才落下来。僧人取来一看,都是《金刚经》经纸。原来,高贵不识字,收用经纸,所以天神这样给予警示。《金刚灵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