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经大全 > 楞严经 >

楞严经

《楞严经》,大乘佛教经典,全名《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又名《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于灌顶部录出别行》,简称《楞严经》、《首楞严经》、《大佛顶经》、《大佛顶首楞严经》。唐般剌密谛传至中国,怀迪证义,房融笔受。..[详情]

第三卷 第七章 妙明真心 见性无还

  楞严经白话解 第三卷 第七章 妙明真心 见性无还

  内容提要:

  所缘景物都有起本因,而见性没有本因。世间众生无始以来,误认见性是物,失掉本心,心逐境迁,为物所转。如果不为物转,心能转物,便同于如来

  原文

  阿难承佛悲救深诲。垂泣叉手,而白佛言:

  我虽承佛如是妙音,悟妙明心,元所圆满常住心地。而我悟佛现说法音,现以缘心,允所瞻仰,徒获此心,未敢认为本元心地。愿佛哀愍,宣示圆音。拔我疑根,归无上道。

  白话解

  阿难蒙佛悲心示诲,自感惭愧,悲痛流泪,两手胸前交叉对佛说:

  “我今闻佛圆妙法音,悟得妙明心性本来就圆满常住。不过,我认为还是由于我以瞻仰之心缘佛音声,才有所悟,未敢认为我已得这本自妙明的心地,愿佛哀悯,再作详细宣示,拔我疑根,令得圆满,归无上道。”

  原文

  佛告阿难。汝等尚以缘心听法,此法亦缘,非得法性。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岂唯亡指。亦复不识明之与暗。何以故。即以指体,为月明性。明暗二性,无所了故。

  汝亦如是。若以分别我说法音,为汝心者,此心自应离分别音有分别性。

  譬如有客,寄宿旅亭,暂止便去,终不常住。而掌亭人,都无所去,名为亭主。

  此亦如是。若真汝心,则无所去。

  白话解

  佛告诉阿难:“你还是用攀缘心听法,听到的法,又成了所缘的相,这样得不到我所说法的真实义。譬如有人指着月亮给别人看,那个被告知要看月亮的人,盯着指月人的手指,以为指月人的手指是月亮。这个人岂止不识月亮,也不识手指;月在明处,指在暗处,此人把指认作月,岂止不识手指,亦复分不出明暗。为什么呢?这人把手指当成了明月,什么是明,什么是暗,分不出来。

  你也是这样。如果把对我说法声音的分别性认作你的心性,你的妙明本性,应当离了音声的分别之后,还有分别性。

  譬如客人寄宿旅店,只是暂时居住,不会在旅店常住。而旅店主人是不会离开旅店的。

  你的心性也一样,如果是你的真心,是无所去的。

  原文

  云何离声无分别性?

  斯则岂唯声分别心?分别我容,离诸色相,无分别性。如是乃至分别都无。非色非空。拘舍离等,昧为冥谛。

  离诸法缘,无分别性。则汝心性,各有所还1,云何为主。

  【注】

  1各有所还这分别性,即常人通过思维以判断分别事物的功能,由此产生前六识,这前六识名为分别事识。各有所还的“还”,指还归所生之处,即还于所缘的客尘。

  白话解

  为什么离了声音,没有分别性?

  有无分别性,不但对声音如此,观我的容貌,离色亦无分别性。乃至离一切能缘所缘,都无分别性。究竟非色非空。末伽黎等外道师无法明白这些奥妙,便提出虚妄的冥谛论调。

  离了客尘,便都没有什么分别性了。心性各有所还时,怎能算是主人?”

  原文

  阿难言:若我心性,各有所还。则如来说,妙明元心,云何无还。惟垂哀愍,为我宣说。

  佛告阿难。且汝见我,见精1明元。此见虽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2,非是月影。

  汝应谛听,今当示汝无所还地3。

  【注】

  1见精见精,即视觉功能,包括能见、所见,指能见之性缘所缘之境生起的分别性。

  2第二个月因捏目成劳或眼患翳障,会见两个月,这第二月非本来的真月,又不离真月。

  3无所还地这里说见性无还。见性,指无分别的本自妙明的真实见性,离一切色尘,离一切因缘,当然还不到任何处所。

  白话解

  阿难说:“如果我的心性是各有所还的,那么如来说本自妙明的心性应是无所还的了。怎么无所还?希望如来垂哀悯心,为我宣说。”

  佛告诉阿难:“你见到我,你的见精明元。这见精,虽然不是妙明真心,但它像是第二个月,不是月影。

  你用心听着,我今为你开示,分别你的心性还于何处,为什么见性无还。

  原文

  阿难:此大讲堂,洞开东方,日轮升天,则有明耀。中夜黑月,云雾晦暝,则复昏暗。户牖之隙,则复见通。墙宇之间,则复观壅

  分别之处,则复见缘1。顽虚之中,遍是空性。郁孛之象,则纡昏尘。澄霁敛氛,又观清净。

  【注】

  1分别之处,则复见缘缘,包括能缘所缘,缘客尘生起的分别性,客尘便是所缘。

  白话解

  阿难,这大讲堂,厅口朝东开,太阳从东边升起,便见到光明。在黑月半夜,云遮雾障之时,便见到黑暗。有了墙壁,便有堵塞,把里边与外边隔绝了,开了门窗,便又见通透了。

  有分别之处,便见所缘之景物。顽空之中,一切都空空如也。一片迷濛之中,遍处弥漫着昏尘。云消雾散之时,又见清明景象。。

  原文

  阿难:汝咸看此诸变化相。吾今各还本所因处1。云何本因?

  阿难,此诸变化:明还日轮。何以故。无日不明,明因属日,是故还日。

  暗还黑月。通还户牖。壅还墙宇。缘还分别,顽虚还空。郁孛还尘。清明还霁。则诸世间一切所有,不出斯类。

  【注】

  1本所因处因,亦是缘,因缘中最根本的条件,称为本因。

  白话解

  阿难,你看我举出这种种变化之相,我把它们各各还于其本因。还于什么本因?

  阿难,上述种种变化,明还于太阳,因为没有太阳就没有光明,光明的本因在于太阳,所以明还太阳。

  黑暗还于月黑之夜,堵塞还于墙壁,通透还于门窗,所缘还于分别,顽虚还于空,迷濛还于昏尘,清明还于云消雾散。世间一切现象,都可还其本因。

  原文

  汝见八种见精明性,当欲谁还?何以故?

  若还于明,则不明时,无复见暗。

  虽明暗等种种差别,见无差别。

  诸可还者,自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

  则知汝心,本妙明净,汝自迷闷。丧本受轮,于生死中,常被漂溺。是故如来,名可怜愍。

  白话解

  至于你对上述八种现象的见性,可以还到哪里去?有什么道理?

  如果把见性还于明,那么,在黑月的夜晚,你将不能见到暗。

  明和暗等等有分别性的事物,都有所还,而见性没有分别性,所以无处可还。

  有所还处的,都不是你的见性。那无处可还的,不是你的见性,还会是什么呢?

  可知你的心性,本来就是妙明清净的,只因丧失了这本来妙明清净的真心,才在生灭中轮回,漂流沉溺。所以,如来说太可怜了。”

  原文

  阿难言:我虽识此见性无还。云何得知是我真性。

  佛告阿难。吾今问汝。今汝未得无漏清净。承佛神力,见于初禅,得无障碍。

  而阿那律,见阎浮提,如观掌中庵摩罗果1。诸菩萨等,见百千界,十方如来,穷尽微尘,清净国土,无所不瞩。众生洞视,不过分寸。

  [注]

  1庵摩罗果梵文Amara的音译,又译阿摩勒果。是产于印度的一种通体透明的水果。

  白话解

  阿难说:“我今虽然懂得见性无还了,但是怎见得这就是我的真性?”

  佛告诉阿难:“我问你,你离无漏清净还差得很远,只是依靠佛的神力,在初禅中得无障碍。

  阿那律虽然失明,但他观察世界却似看掌上的庵摩罗果一样清楚。诸菩萨能见百千界十方如来,能遍观穷尽微尘数的清净国土。而世间众生,却是目光短浅,不过分寸。

  原文

  阿难,且吾与汝,观四天王所住宫殿1。中间遍览水陆空行。虽有昏明,种种形像。无非前尘,分别留碍。

  汝应于此,分别自他。今吾将汝,择于见中,谁是我体,谁为物象。

  阿难,极汝见源,从日月宫,是物非汝。至七金山2,周遍谛观,虽种种光,亦物非汝。渐渐更观,云腾鸟飞,风动尘起,树木山川,草芥人畜,咸物非汝。

  阿难,是诸近远诸有物性,虽复差殊,同汝见精,清净所瞩。则诸物类,自有差别。见性无殊,此精妙明,诚汝见性。

  【注】

  1四天王所住宫殿佛说阿难在禅定中未得无漏清净,接下来说到四天王所居之处,说的是禅话。小乘法把在欲界修行比喻为登须弥山,欲界天的第一层天就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腰。四天王分管东南西北,为佛教护法神。名号分别是持国、增长、广目、多闻。实即是象征持身清净、善法增长、善见、多闻的代表。这里说的“四天王所居之处”,指在禅定中可能见到的世界以及我们所见到的世界。

  2七金山须弥山顶是欲界第二层天,名忉利天,在四王天与忉利天之间,是七金山,遍山奇珍异宝。过得七金山,才能登忉利天。山中七宝,诸经所说大同小异。《般若经》说七宝是金、银、琉璃、砗磲(产于天竺的玉石)、玛瑙、琥珀、珊瑚。

  白话解

  阿难,我同你试观四天王所居住的宫殿,水上、地下、空中,种种形象,虽然有昏暗或明亮的分别,但这些都是尘缘分别影事在你心中留下的障碍。

  你应对此分清谁是主,谁是客。我现在带你进行拣择,哪个是自己心体,哪些是客观物像。

  阿难,放眼看去,日宫、月宫,都是物,不是你的见性。到七金山,此山遍地宝光,也是物,不是你的见性。继续观察,空中云腾鸟飞,风动尘扬,地上树木山川,草芥人畜,这些都是物,不是你的见性。

  阿难,远近物象之性,虽有千差万别;以你妙明的见精观察,可见到各各相貌不同。而你的见性,却始终都是同一个见性,这个妙明的见精,即是你的见性。

  原文

  若见是物,则汝亦可见吾之见。若同见者,名为见吾。吾不见时,何不见吾不见之处?

  若见不见,自然非彼不见之相。

  若不见吾不见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汝?

  又则汝今见物之时,汝既见物,物亦见汝。体性纷杂,则汝与我,并诸世间,不成安立。

  阿难,若汝见时,是汝非我,见性周遍,非汝而谁?云何自疑汝之真性,性汝不真,取我求实?

  白话解

  如果见性是所见之物,那么,你应能见到我的的见性。如果你能像见物那样见到我的见性,当我“不见”时,为何你不能见到我“不见”之处?

  如果你能见到我“不见”之处,自然不是我那个所“不见”之相。

  原文

  阿难白佛言:世尊。若此见性,必我非余。我与如来,观四天王胜藏宝殿,居日月宫,此见周圆,遍娑婆国1。退归精舍,只见伽蓝。清心户堂,但瞻檐庑。

  世尊。此见如是,其体本来周遍一界。今在室中,唯满一室,为复此见缩大为小。为当墙宇夹令断绝。我今不知斯义所在。愿垂弘慈为我敷演。

  【注】

  1娑婆国梵文Saba,音译娑婆,亦译娑婆诃。娑婆国,指我们生活的这个要忍受诸多烦恼的世界。

  白话解

  阿难对佛说:“世尊!如果这见性确实是我的真性,我与如来观察四天王宝殿,观日月宫,遍娑婆国,都周遍圆明。可是,当回到精舍里面,是僧众静心修行的处所。在静室和厅堂里,只能见到屋檐栋樑。

  世尊!这见性的本体,本来周遍一世界,而今在这厅堂中,这见性只能充满一室,是这见性之体缩小了呢还是被墙壁隔断了呢?我不知真实义所在,愿世尊以大慈悲心,为我敷演。”

  原文

  佛告阿难:一切世间大小内外,诸所事业,各属前尘,不应说言见有舒缩。

  譬如方器,中见方空。吾复问汝。此方器中所见方空,为复定方,为不定方。若定方者,别安圆器,空应不圆。若不定者,在方器中,应无方空。汝言不知斯义所在,义性如是。云何为在?

  白话解

  佛告诉阿难:“无论大小内外,你所见的一切世间所造之业,都缘客尘而生,见性本身不会张大或缩小。

  譬如一只方形的容器,可见到其中有一个方形的空间。我问你,空间是否一定是方的?如果说它一定是方的,则在圆形容器中的空间不应是圆的。如果说不一定,在方形容器中应当没有方的空间。你说不知真实义所在,这就是真实义。还问什么真实义所在

  原文

  阿难:若复欲令入无方圆。但除器方,空体无方。不应说言,更除虚空方相所在。

  若如汝问,入室之时,缩见令小。仰观日时,汝岂挽见齐于日面。

  若筑墙宇,能夹见断。穿为小窦,宁无续迹。

  是义不然。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故于是中,观大观小。

  若能转物,则同如来1,身心圆明,不动道场。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

  【注】

  1则同如来如同本来面目,便是如来。用无分别智观察事物,便有可能见到事物的本来面目,能达到这种境界,便说是同于如来,可称为如来佛。

  白话解

  阿难,容器有方圆,虚空无方圆,只有方的容器才见方的空间。不应问方的虚空在哪里。

  你问,入到室内,见性是否缩小了。你想想,你仰观太阳,见性是否从你身边扩张到太阳那里去了?

  你说墙壁把见性阻断了,如果把墙壁凿穿一个洞,是不是又把见性接续上了?

  说见性大小,说见性断了,都不对。世间众生无始以来,误认自己的见性是物,失掉本心,心逐境迁,为物所转,便有见性张大缩小之说。

  如果不为物转,心能转物,便同于如来。身心圆明,安坐不动道场。于一毛端能遍包含十方国土。”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