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佛教禅宗典籍。亦称《坛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禅宗六祖惠能说,弟子法海集录。《释门正统》卷八《义天传》有“大辽皇帝诏有司令义学沙门诠晓等再定经录,世所谓《六祖坛经》、《宝林传》等..[详情]
六祖坛经讲记 第18集
六祖坛经讲记 第18集
宗曰:何不论禅定解脱?谓曰: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
印宗法师问:为什么不谈这些修行的过程呢?〔禅定〕指「定」,〔解脱〕指「慧」,先谈禅定后谈解脱,先定后慧的意思,就是二法;有为法是生灭法,就是相对的、有分别的,只要是分别、对待的,就不是佛法的真实意。什么叫〔不二〕?就是没有分别、对待,就是无为法,谈见性要从这里谈起。
宗又问: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能曰:法师讲《涅槃经》,经明见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涅槃经》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阐提等,当断善根佛性否?」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
【宗又问: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能曰:法师讲《涅槃经》,经明见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六祖大师那个时代很多人在研究《涅槃经》,六祖之前就听过无尽藏比丘尼诵过,他一听就懂,有些东西早已经烙印在他的心中。他见印宗法师在上《涅槃经》,就跟他谈《涅槃经》的思想,比较容易切入。唯有见性之人才能够体会到不二,所以五祖弘忍只跟六祖谈见性。
【如《涅槃经》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阐提等,当断善根佛性否?」】〔四重禁〕杀盗淫妄四重罪。〔五逆罪〕杀父、杀母、害阿罗汉、破坏僧团、出佛身血。〔一阐提〕完全不相信佛法,无善根之人。〔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一个罪大恶极的人是不是有断掉善根佛性呢?
【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什么叫常?对一个罪大恶极的人,他不改就是常,他保持现状就叫常,〔常〕就是不觉醒。什么是〔无常〕?他过去是那种状态,现在他愿意改变就叫无常,如我们所说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无常就是觉醒。一个罪大恶极的人有两种状态,一种是不改,叫常,一种是改,叫无常。你现在是常还是无常?常就是保持你原来的状态,你不要抓着你的个性不放,你干嘛抓住它呢?你不要说我已经很好了,我为什么要改?你有多好?只不过是一个烦恼的好人罢了。
【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佛性不是常也不是无常;人人都有佛性,佛性是不生不灭,是平等的〔不二〕之法。
【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一个坏人如果愿意改过向善,坏人这个名词就消失了,我们一定要留机会给别人,给他一条路,不要对某个人彻底失望,因为他随时会改变;罪大恶极的人只要生起善,就是觉醒。佛性是离开善恶对待的,是不生不灭的。非字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不是」,一种是「离开」,离开常跟无常,离开善跟恶,只要有相对的概念就不是佛性,所以佛性也非男非女;你不要只看到经文,要以此类推。离开一切的分别对待,才叫做〔不二〕。
【蕴之与界,凡夫见二;】〔蕴〕有五,是色受想行识,色就是身,受想行识就是心,合称身心。对没有学佛的人不要讲五蕴,要讲身心,再浓缩就一个字「心」,修行的重点就在心,所以禅宗也叫佛心宗,就是唯谈一心。所以讲五蕴可以讲身心、讲心,也可以讲「我」,就是假名为我,这些名相可以交互使用,妙不可言,大家就是不懂得交互使用,所以学到最后变成佛呆子。
〔界〕是指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六根」,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六尘」,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识」,合称十八界,是我们所处的环境,和五蕴合称身心世界。人的一生就是五蕴和十八界的交互作用,在这些现象的生灭当中,凡夫只看到变化的现象,而不能悟到不二的本体,所以说〔凡夫见二〕。
【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无论是谈五蕴还是十八界,其性本空,例如这个茶杯跟这个花盆一样,没有分别对待的那个本性、那个自性、那个空性就是你的〔佛性〕。
再看这个茶杯跟花盆哪个比较大?花盆比较大,这是现象,不用怀疑。你现在看得到它,这是你的佛性在起作用,因为眼睛是眼根,看到这个现象是色尘,就产生眼识,知道「这是茶杯和花盆,花盆比较大。」换句话说,六根接触六尘,产生六识,由「眼耳鼻舌身意」对应「色声香味触法」才有了森罗万象的存在,同时生起一连串的比较、分析、判断、思考…的作用,这就是脑袋,所以一般人看到现象就胡思乱想,这样修行是不对的,修行要「转识成智」,这个识就是妄心,妄心还是从佛性出来的,活在这个「识」叫脑袋。
眼睛是不是能见?能见是作用,这个能见之性就是本体。当我们的眼睛看到外界的现象,能见之性起作用。你现在看外面的天空,跟教室比哪个比较大?天空比较大,但能见之性没有大小,没有分别,它是不二,是不生灭;能见之性有没有白色跟黑色?它非白非黑。你能见或能听之性都是不二,〔佛性〕是不二,见闻觉知是佛性的作用。
比如我们开灯,灯亮了,把灯关掉,你能见之心并没有消失,灯亮了,你的能见之心也没有增加,你的能见之心不增不减。你能见之心现在有,回家也有,白天有,晚上睡觉也有;为什么晚上睡觉也有?你以为你睡着了,可是你还会翻身。我们一个同学讲,他奶奶今年八十岁,睡着了还会摇扇、打蚊子;有些老人打瞌睡,但你把电视关掉,他都知道。你有没有观察到,那个就是你的佛性的作用,所以你的佛性不生不灭,不增不减,明白这个概念就叫做本心、真心。
我现在讲话是不是有声音?我现在没有讲话你是不是也听到没有声音?禅宗有个公案,问「单手击掌」是什么声音?就有人因此而开悟。有声你听到有声,无声你听到无声,你的佛性的能闻之性不会因为没有声音而断掉。曾经有同学问:「往生了还有没有作用?」怎么没有?不然谁去投胎?你怎么跑来这个世界?怎么没有作用!
我现在谈的是心,先谈心,再谈性,先明心,再谈见性。为什么?你现在可以感觉得到作用,从这里开始修,你才有机会见性。
印宗闻说,欢喜合掌,言:某甲讲经,犹如瓦砾;仁者论义,犹如真金。于是为能剃发,愿事为师。能遂于菩提树下,开东山法门。
【印宗闻说,欢喜合掌,言:某甲讲经,犹如瓦砾;仁者论义,犹如真金。】印宗法师没有太抬举六祖。你想过吗?你平常讲话犹如什么?你经常在讲一些无聊的、没有意义的话,不然就是聊是非,讲的话没有建设性、启发性。谈到讲经,原则上有三种讲法:说理不说事,说事不说理,说理又说事,你们讲话一定要既说理又说事;和人家谈话不投机,或别人不喜欢听,一定是你讲话不圆满,不然就是只讲知识概念。第二种人只会说事不会说理,无论事情是顺境还是逆境,每件事情都有它很深的道理。你们要常想,这件事情让你悟到什么?这样才能启发你自己。说理,你平常思维过,你才会讲出一番的道理。所以六祖大师讲的话字字打动人心,让人家明心见性。
【于是为能剃发,愿事为师。】印宗法师是一方高僧,也是一个大寺庙的住持,当时六祖还没有出家,但论及法义犹如真金,印宗法师非常赞叹,马上为他剃度,并且拜他为师,这相当地特殊,我们除了赞叹六祖,同时也应该赞叹印宗法师,他尊贤重道的气度非常的了不起,如果他嫉妒六祖,是不可能把六祖推出来的。
【能遂于菩提树下,开东山法门。】相传这棵菩提树很有来历,是六祖那个年代往前推一百七十年前,有一位印度高僧叫智要三藏法师,带那棵菩提树来中国,他还预言一百七十年后将有一位肉身菩萨在这棵树下演最上乘法,度无量众生,现在这个预言已经实现了。什么叫东山法门?因为四祖道信和五祖弘忍的故乡都在东山,所以是传承的意思。
能于东山得法,辛苦受尽,命似悬丝。今日得与史君,官僚僧尼道俗同此一会,莫非累劫之缘,亦是过去生中供养诸佛,同种善根,方始得闻如上顿教得法之因。教是先圣所传,不是惠能自智。愿闻先圣教者,各令净心;闻了各自除疑,如先世圣人无别。
【能于东山得法,辛苦受尽,命似悬丝。】这是六祖大师的感慨。你们今天来上《六祖坛经》有没有〔命似悬丝〕?一般人对容易得到的东西不懂得珍惜,所以世尊才要示现涅槃,如果他不示现涅槃,所有的人都依赖他好了。
【今日得与使君、官僚僧尼道俗同此一会,莫非累劫之缘,】六祖大师跟在场的人一定有甚深的因缘,所以才能够共同探讨法义。同样的,我们也是有因缘的。
【亦是过去生中供养诸佛,同种善根,方始得闻如上顿教得法之因。】什么是〔顿教〕?就是直接了当跟你谈见性法门,不拐弯抹角。
【教是先圣所传,不是惠能自智。愿闻先圣教者,各令净心;】无论你听什么法,你的心应该先净下来,就在那个当下,你的心像明镜,拿什么放在它的前面都清清楚楚,讲一句净一句,讲十句,十句全懂,你的心越清净你就越容易听懂;今天的主角是你们,你是主因,我只是助缘。你们有没有观察过自己的心?如果你是带着心事来的,带着自我的价值观念,或你自己看佛经的概念,或你在其他地方学习的概念,这些概念原则上是没有冲突的,但是你把它们抓着不放,你没有办法「物来则应,物去不留」。你来上课要像镜子,不要像一张照过相的底片,底片里已经有影像,这些过去的概念一直在你心中挥之不去,让你产生烦恼和贪瞋痴。
【闻了各自除疑,如先世圣人无别。】我常说有疑就问,有惑就除,你要把握机会,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不要说老师准备好,你们却不来问。你听完六祖大师的开示,只要能够听下去,自然能够除掉自己心中的疑惑。
- 上一篇:六祖坛经讲记 第17集
- 下一篇:六祖坛经讲记 第19集
- 《六祖坛经》的四种版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坛经》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的意思
- 《六祖坛经》中的两处“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从《坛经》片段,瞻仰学习六祖大师的嘉言懿行
- 六祖坛经是谁写的?讲的是什么内容?
- 透过《六祖坛经》来看顿悟与渐悟的区别
-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的意思
- 从《六祖坛经》中总结出的人生三境界
- 《六祖坛经》二十四精论
- 《六祖坛经》中“不立文字”的含义是什么?
- 依《坛经》《地藏十轮经》等谈如何安顿身心?
- 依《六祖坛经》等谈如何安顿身心
- 佛教禅定是什么?
- 佛法究竟是出世还是入世?
- 造寺度僧、布施设斋是福报不是功德
- 向善向恶决定了你通往西方的路程
- 《六祖坛经》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坛经内容
- 修习菩萨道就要有这样的大誓愿
- 你知道愚痴与智慧的真正差别吗?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宫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阎浮众生业感品
- 第六卷 如来赞叹品
- 第二卷 分身集会品
- 第三卷 观众生业缘品
- 第八卷 阎罗王众赞叹品
- 第五卷 地狱名号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嘱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称佛名号品
- 第十二卷 见闻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
- 《地藏经》赞
- 第十一卷 地神护法品
- 《地藏经》开经偈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二
- 《华严经》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
- 楞严经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经》回向偈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四
- 卷七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严经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药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药王菩萨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 楞严经白话文卷十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记品 第八
- 圆觉经讲的是什么内容?圆觉经概说
- 《大宝积经》共有多少卷,是谁翻译的?
- 楞严经是怎么来的?楞严经的由来故事
- 佛经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师版《心经》讲记
- 念地藏经期间总做噩梦,这是为什么?
- 《华严经》是怎么来的,是谁从龙宫带出来的?
- 念经时,可以跟着文字去理解内容,感受景象吗?
- 《六祖坛经》的四种版本
- 维摩诘经主要讲了什么?
- 华严经是大乘经典吗,有哪些汉译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坛经》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经》偈颂:人生在世间,应实行善德的讲解
- 百佛名经注音版
- 增一阿含经是谁翻译的,多少卷,讲什么?
- 《华严经》偈语“汝等众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莲华经是谁说的?
- “空”与“色”相依相存,无有差异
- 《法华经》的四安乐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经·智者品》偈颂:智者不为得失心动
- 《维摩诘经》的汉译本与注疏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谁翻译的?心经译者玄奘大师
- 佛语法门经注音版
- 法华经是谁翻译的?妙法莲华经译者鸠摩罗什介绍
-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是通途菩提心还是净土菩提心?
- 《法句经》偈颂:此心难觉察,随欲望流转的解读
- 《心经》的大智慧
- 圆澄禅师翻跟斗作礼讲《金刚经》
- 《父母恩重难报经》提倡孝道的偈语
- 《六祖坛经》中的两处“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说菩萨行五十缘身经注音版
- 大方等如来藏经注音版
- 如何拥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烦恼自然无
- 《法句经·心品》偈颂:飘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讲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经典?
- 莲池赞的全文及拼音
- 华严经有几个版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
- 菩萨生地经注音版
- 从《坛经》片段,瞻仰学习六祖大师的嘉言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