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佛教禅宗典籍。亦称《坛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禅宗六祖惠能说,弟子法海集录。《释门正统》卷八《义天传》有“大辽皇帝诏有司令义学沙门诠晓等再定经录,世所谓《六祖坛经》、《宝林传》等..[详情]
依《六祖坛经》等谈如何安顿身心
末学是来自中国佛学院本科班的续祥,很高兴和诸位大德共结殊胜法缘。今天分享的题目是如何安顿身心,所依经典是《六祖坛经》等。
来到弥勒菩萨的应化道场,看到契此和尚的大肚慈容,我的身心非常的安顿,感觉就像回家一样,难怪东坡居士会说“此心安处是吾乡”。
如何安顿身心,是有情众生亘古的追求,一千年前的东坡居士到了一个新地方,一定先问有没有寺院和庵院,他要寻求安心的法门。“逢人欲觅安心法,到处先为问道庵”。
而今社会,人们为了生存发展而奔忙,为了五欲六尘享受而颠倒,身心难以安顿,大家甚至都忘了自己的身心需要安顿,甚至都不相信自己的身心可以安顿。
面对这个问题,末学今天将以木讷之口,做抛砖之谈,向诸位大德汇报自己的点滴心得。
什么是身心
切入正题之前,我们先花一点点时间,聊聊什么是身心。佛教认为身心是由“五蕴”构成的,所谓五蕴,即色、受、想、行、识,五蕴的蕴意为积聚,由这五种元素互相聚集缘起而成身心世界,就像《杂阿合经》说的那样:“展转相依而得生长”,生长什么?生长出了我们的身心。
了解了身心的定义和构成,我们再来契入正题,从三个部分说说到底要怎么安顿我们的身心。
二、持愿力于不退融自行与化他
三、应无所住而安其心
壹、醒功夫于人事寓修行于生活
不安来自何处?
想要安顿身心,我们首先要知道自己的不安是从何而来,只有知道了不安的来处,我们才能决定不安的去处,我们的不安来自哪里?大家肯定会想,很简单,烦恼啊。
的确,烦恼的自相就是不寂静相,具体的表现,即是身心不安。我们身心安顿与否,其实取决于烦恼炽盛抑或止息;烦恼的炽盛抑或止息则在于我们修行之有无和功夫之深浅;三界火宅,众苦煎逼,身心不安是正常的;身心安顿则是需要努力的。
古德为了防止烦恼炽盛,身心躁动,而行日中一食,树下一宿并且中夜诵经以自消息,选定水边林下去经行宴坐长养圣胎。
像这样的种种的精勤修行,都是安顿身心,消除烦恼的方法,能够让我们身心得到更多锻炼,获得更坚韧的质地,更加经得住颠簸,更加安顿。
然而这种实打实的修行功夫,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稀缺品;现代人的心终日为境所役;身则常年为欲所驱,身心都处在奔波流离的状态,日常很难有整块时间去做功夫,去训练,这就导致身心的安顿无法得到保障。《维摩诘经》中,维摩诘尊者实疾后开示说:是身无常,无强无力无坚,速朽之法,不可信也。
那么如果不去训练和打磨这个速朽之法,会更不靠谱,我们的身心,会更加的不安顿,烦恼会更加的炽盛,那我们要怎么办呢?很多信众会说:我上有老下有小,离开工作日子过不下去啊,我躺不出时间去修行啊。
有一句大家已经麻木的口头禅,对我们而言就显得很珍贵:那就是“生活即修行”。
生活即修行
“生活即修行”并不是空洞的口号,但也不是说生活本身就是修行。这句话其实是在说:我们可以寓修行于生活,不将二者对立起来,否则就会像六祖大师说的那样:“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
虽然我们没有条件去那样息心林泉,闲居净处,但在日常的生活中呢,也可以做到醒功夫于人事;寓修行于生活;回光返照,借事炼心;沾而不染,用而不执,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
举例子说吧,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经历过悲欢离合,这不是修行,只是经历;如果你在那悲欢离合间体认了无常、缘起、因果,并如实观照,如理作意,那这才是修行。
再比如,我们每个人都会生病吧,生病本身不是修行,可如果能够借由生病而认识到与生俱来的脆弱、和苦,由此生起出离心,甚至推己及人,我苦众生何尝不苦,由此生起慈悲之心,与乐拔苦,这就更是修行了。
生活本身不是修行,但如果你能把生命的所有经历,顺境也好,逆境也罢,用于巩固你的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这才是修行。否则,对多数人而言,面对生活的种种经历、遭遇,我们能做的不过循业流转,轮回如是,哪里有修行的影子?
苦雨一打,业风一吹,我们就开始情绪肆虐、言行失当,这说明长期以来我们都缺乏贴近生活而修行,把二者割裂开来了,没有和烦恼恶贼肉搏的能力,无法在生活中随时提起正念,觉察,更没有刹车的能力和当下出离的心力,这就是因为我们不会调制自己的“心猿意马”。
佛常以“心猿意马”来形容众生的心;众生的心就像猿、马一样,性喜外驰不能安住,念念攀缘外境,一息难安,心不能安,身就更难安顿了,所以需要调治,才能得以安顿。
调治心马的公案
关于调治心马的重要性,佛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国家,素无马匹,国王时刻忧愁,唯恐他国侵略,古代打仗没有骑兵是很吃亏的,到时候不但人民涂炭,王位亦必难保持。于是国王就派使四方求购,买回了五百马匹,用来防范外,岂知养马养了很久,国家一直平安无事。
一日,国王想到这五百匹马,每天吃了睡,睡了吃,等于养了五百头猪,徒耗经费,无益于国事。于是他灵机一动,便敕令马夫,将马双眼用布蒙蔽,用鞭子抽他们,让牠们磨磨,如此既可自食其力,又不损国库。过了一段时间邻国兴兵入境,攻击甚紧,于是国王下令,将五百匹马从速装鞍,骑兵出阵,以迎敌军。沿路浩浩荡荡,形势雄壮,方抵前线,骑兵打马往前冲锋;岂知这些马一挨鞭子,就开始转圈,越打越转,完全没有向敌之意。原来这些马磨磨日久,已习惯于来回转圈,再加上一挨鞭子的条件反射,怎么也不肯向前冲锋。敌人眼见对阵骑兵,这么滑稽,随即一鼓作气乘势杀来,如入无人之地,最后国破家亡,生灵涂炭。
由上述故事的启示,我们应该知道,欲求烦恼大贼来临时心马不乱,必须平时生活中就善于调治,不能荒废功夫,不能让它拘泥于种种蝇头小利,被牵着转,这时候调治之法,不一而足,可透过静坐、礼佛、念佛、多看佛经等等,关键在于时刻提起力量去调制心马和提斯心马。
若不在平时生活中就调治心马,一旦烦恼恶贼突然袭来,心马不能向前冲锋杀贼反而盘旋不停,自乱阵脚,那我们的身心怎么可能安顿呢?所以调制心马的过程最好就在生活中完成,不仅是调治心马,就连苦空无常的觉悟,也必须在众苦逼煎的世间完成;对无常的觉察和对正法的忆念也只有在我们迷乱于世间的五欲六尘时才显得可贵;修行的完成、烦恼的对治、身心的安顿都不必脱离生活,也无法脱离生活,就像六祖大师那句大家耳熟能详的开示: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贰、持愿力于不退融自行与化他
我们的身心不安的原因除了外在的众苦逼煎之外,还有内在的性识无定,念念之间迁流变化难以安住,《大智度论》卷三十说,一弹指(先打个响指这电光火石的瞬间就有)六十个念头的生灭,生灭起伏,难以捕捉,那我们要怎样安住自己的心念呢?
安顿身心需要发愿行愿
发愿,发愿可以对治这一点。愿力,从根本上讲,是自己本来之心力,此本来之心,是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心,也要直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古德说尝闻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当我们在受皈依后,师父第一步的教诲便是教导我们发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的四弘誓愿,六祖大师在坛经中教授归依时为了强调自性自渡的妙义,特在四弘誓愿中加入“自心”和自性。
无论是哪个版本,安顿身心都需要发愿、行愿,因为坚固的清净愿,是我们最好的栖心之地。
一切唯心造,是从为善为恶两方面说的。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惟心造。——《华严经》偈句
从善的方面来说:是众妙之门,一切殊胜的功德,是由心所发动。
从恶的方面来说:是众祸之门,一切苦难的根本,是由心所发动。
如发菩提心、修六波罗蜜等,依这念心而生起。心是万恶之首,也是万善之首,正如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十法界都是我们当下这一念心所显现的,它超越时间,不落空间,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不增不减,法尔如是。
顺着善的方面修:则为人为天,为声闻、缘觉、菩萨,极之则圆成佛道,安住寂光。
顺着恶的地方滚:则会堕落到修罗、畜生、饿鬼、地狱,极之则永堕阿鼻地狱,经尘沙劫,受诸极苦,无由出离。
总而言之,这念心是不二法门,杂染是它,清净也是它。有如一条牛,我们很难说这牛是好是坏,如果受到调伏,牠乖顺的耕田,就能创造很多的苗稼功德;如果牛未受调伏,失去章法,与颠倒相应,牠就会破坏所有的苗稼。
在修行过程中,调伏这念心变得非常重要,我们这念心,有可能创造地狱果报,也可能创造极乐世界的果报,关键点在于是否受到调伏。这也是我在第一点中所强调的,如果不能调制:那么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大火越逸,未足喻也。
就像刚才说的,这时候调治之法,不一而足,可透过静坐、礼佛、念佛、多看佛经,而想要把心往善的地方牵引调制,最有效的力量就是我们的愿力。
金刚非坚,愿力最坚。世出世间之事,无愿不成。有愿就有光明,有愿就有方向;有愿就有加被,有愿就有力量。有了愿,我们的身心就不愁无法安顿。如果愿力退堕,行持就会懈怠,身心也一定会开始不安。
发愿这么好,但发愿并不容易,他不只是我们一时兴起的口号,关键要在于持愿力与不退。
- 地藏经注音版
- 无量寿经注音
- 妙法莲华经全文
- 《心经》诵读、读诵的步骤
- 《金刚经》全文-金刚经原文、译文及释意
- 地藏经原文
- 楞严经白话文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念诵及回向仪轨
-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
- 佛说阿弥陀经注音版
- 普贤行愿品原文
- 药师经原文
- 金刚经注音版
- 妙法莲华经注音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注音版
- 无量寿经原文
- 楞严经注音
- 金刚经原文
- 圆觉经原文
- 无量寿经原文
- 妙法莲华经原文与白话文对照版
- 楞严经全文
- 普贤行愿品注音版
- 《心经》全文-心经全文注音及译文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
- 普门品仪轨,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完整仪轨
- 金刚经全文及译文
- 华严经原文
- 无量寿经全文
- 地藏经解释-地藏经全文白话解释
- 心经注音版
- 维摩诘经原文
- 十善业道经原文
- 心经的作用和好处,心经有什么作用?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
- 佛说阿弥陀经原文
- 《心经》全文、心经译文解释
- 无量寿经白话文
- 金刚经译文
- 圆觉经讲的是什么内容?圆觉经概说
- 《大宝积经》共有多少卷,是谁翻译的?
- 楞严经是怎么来的?楞严经的由来故事
- 佛经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师版《心经》讲记
- 念地藏经期间总做噩梦,这是为什么?
- 《华严经》是怎么来的,是谁从龙宫带出来的?
- 念经时,可以跟着文字去理解内容,感受景象吗?
- 《六祖坛经》的四种版本
- 维摩诘经主要讲了什么?
- 华严经是大乘经典吗,有哪些汉译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坛经》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经》偈颂:人生在世间,应实行善德的讲解
- 百佛名经注音版
- 增一阿含经是谁翻译的,多少卷,讲什么?
- 《华严经》偈语“汝等众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莲华经是谁说的?
- “空”与“色”相依相存,无有差异
- 《法华经》的四安乐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经·智者品》偈颂:智者不为得失心动
- 《维摩诘经》的汉译本与注疏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谁翻译的?心经译者玄奘大师
- 佛语法门经注音版
- 法华经是谁翻译的?妙法莲华经译者鸠摩罗什介绍
-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是通途菩提心还是净土菩提心?
- 《法句经》偈颂:此心难觉察,随欲望流转的解读
- 《心经》的大智慧
- 圆澄禅师翻跟斗作礼讲《金刚经》
- 《父母恩重难报经》提倡孝道的偈语
- 《六祖坛经》中的两处“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说菩萨行五十缘身经注音版
- 大方等如来藏经注音版
- 如何拥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烦恼自然无
- 《法句经·心品》偈颂:飘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讲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经典?
- 莲池赞的全文及拼音
- 华严经有几个版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
- 菩萨生地经注音版
- 从《坛经》片段,瞻仰学习六祖大师的嘉言懿行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