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佛教禅宗典籍。亦称《坛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禅宗六祖惠能说,弟子法海集录。《释门正统》卷八《义天传》有“大辽皇帝诏有司令义学沙门诠晓等再定经录,世所谓《六祖坛经》、《宝林传》等..[详情]
《坛经》导读
二、介绍《坛经》正文
《坛经》全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坛经》何以称法宝?即《坛经》为佛法之宝,我们躬行《坛经》之教,就可能觉悟,解脱于烦恼,获得人生自由与精神升华。大师,就是人天师表,就是觉者,说佛法之人。我们遵循六祖大师指导,就能取得觉悟之道。
以下按“宗宝本”原经十品(十个章节)分别叙述。
(一)行由品
本章要点:两次开悟,两个偈语,两代传法,两僧诤议,两个“论”点——即已勾勒出《坛经》的宗门大意。
1、两次开悟。第一次为慧能大师在家时,“见一客诵《金刚经》,慧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第二次开悟为慧能大师在五祖座下,“五祖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慧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金刚经》是讲般若空慧的经典,大师听课诵经,一闻心即开悟,悟入空性。这里,就有甚么叫作“悟入空性”的问题。佛经里常有这样一句经文,“如人有翳,见毛月等物”——毛月之境,显然不是纯粹“客观存在”之外境,而是患白内障的人,由翳病眼光造成的模糊之境;但也不能完全认为是“主观显现”,因为患者并非自闭室内,无故目显毛月境,而是从室外天空观得。所以,毛月非“客观景”——若认毛月为“外境”,则毛月并非外境,外境既不成立,故认毛月为外境即落空;同时,毛月也非“主观境”,毛月并非翳目无端自生,而是外观天月所见。所以,认毛月仅为“内境”也不成立,故执毛月为内境亦落空。内外两边无所著,既可悟入空性之理。大师闻经开悟,对我们也极具启发。
第二次开悟,大师听五祖弘忍(600——674)讲《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即于言下顿然大彻大悟,这是一次世界观根本性转变,如果说先虽悟入,还须进一步地陶冶精粹——即慧能答五祖问:“米熟也未?”——“米熟久矣,还欠筛在。”那么这一次是彻底成熟了。《金刚经》文:“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可谓逼人于绝处而逢生。明代禅宗大师憨山德清的注解是:“执谢情亡,净心自现。”就是说,我们对一切内外境界的现成感觉中,若对一切事、物、理皆执以为实之迷情都消亡了,认有认无皆不成立,那么吾人本分的自性清净心就顿然显现。这真是一场“你死我活”的大拼搏、大升华,外在一切“真实感”死,清净自性即“取代一切”,“净心自现”活!这对我们生命的情感来说,固然是一次大变化,也是一件非常艰难,得之不易之事,甚至可以说是自己生命的体验经历了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因为我们心灵,总习惯依附于“外有事物”方觉得真实可靠,才有所安慰,总是依附于“外有”的色声香味触法,才觉得踏实,我们的“价值观”方得以落实。但这种“落实”是有限的,深入观察后甚至是虚假的。分陷入成、住、坏、空的 “无常”失落感中,我们的心灵于外在依赖中,根本找不到可靠归依处。一但这种“俗谛”价值观(即真实感)不能落实于外,就会有强烈的“悬空”危机感,在一定机遇与条件下,若不允许我们再能够有“外在依赖”,“悬空”的焦虑感就会越来越强,达临界点——好,突跃发生,顿然“净心自现”了,我们的心性原本就安处于自在本位,我们恍然大悟,于回光返照中绝处逢生,“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于“灵光独耀”中知道,一切“外境”皆“自性”显现之假相,真实性并不在外,而现证直观于“自在”本分。我们方能领会慧能大师的巨大感慨:“慧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五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哪知原来自性本心赅一切内外境,皆清净空寂;“何期自性本不生灭”——悟入自性“无生法忍”中不生不灭境界;“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悟入一切内外境,皆自心性所显,所谓“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何期自性本不动摇”——自性恒常,安住法位,本无生灭、增减、动摇,恒安自在本分,所谓“法尔如是”;“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法灭为真谛,法生为俗谛,世出世法本性不二,清净空寂之法与世俗污染之法如同莲花出于污泥,同住自性心地中——这就是慧能大师乃至于历代祖师启发我们觉悟的现身说法。
2、两个偈语。两个偈语在历史上非常有名,可谓脍炙人口,一是神秀法师处于修行位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一是慧能大师处于证道位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后者改动几个字,境界迥异,证道后的透彻清净境界,呼之欲出,比诸前者还在向往清净的修为阶段,程度上有质的飞跃,故经中述“慧能一闻,便知此偈未见本性”。
3、两代传法。禅宗传法,令学人自悟自心,自见本性。五祖嘱慧能“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甚为明了。慧能向惠明传法为:“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所谓不思善恶,逼住其心不准落于两边,再直指人心,问其当下“本来面目”,故惠明大悟——亦开禅宗机锋逼拶之先河。
4、两僧诤议。一说风动,一说幡动,慧能说“仁者心动”——直指人心当机之妄动诤议,故“一众骇然”,令大众外驰之心受莫大冲击。且含密意——风幡飘动之“外境”,实密契当人心地之实境。
5、两个“论”点。广州法性寺方丈印宗法师,请教黄梅五祖法要,慧能说:“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此“唯论”与“不论”两个论点,颇有特色。大师解释道,禅定解脱“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所谓二法,指禅定、散乱为二;解脱、束缚为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若能于寻常世俗境中自见心性,即见佛性,超越了对世法出世法的分别心,故顿门密传是“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
《行由品》中说示禅门所传之宗旨为:心不可住色声香味触法,不可住善恶两边的“二法”,应于现实当下,直指人心,直见本性——此宗脉贯彻《坛经》始终。
(二)般若品
般若品要点有三:1、妙解般若;2、行为般若;3、自性般若。
1、妙解般若。也就是在言语文字上,能说明、可理解的“般若”。大师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此言教示三义:①般若智等虚空境界之大;②般若智等虚空境界之无;③般若智与吾人“自性”真空等同。以此三义故有下述:“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世人性空,亦复如是。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
妙解般若义为:般若有大、空、与人性不二之特点,外赅世界,内含人性,即“一切境,一切空”,并与人性不相外,浓缩为“真性自用”。外境、内心、空性、般若四者原本不二,由“自性”来统一,人们的现实境界原本即“自性”之展示,乃般若精义。慧能大师又特别提醒人们:“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总之,不可迷执知见,无论是“有”还是“无”,皆为“邪见”。
2、行为般若。大师教导:“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行为般若要点在于:在人们念头相续中,将执取外境为实有的分别心,回省到分别心本分的“心地基础”上来,吾人当下一念,外趋执“物”即分别,即凡夫;然而分别心之“心地底基”,即心性,即菩提。故而“前念迷”,念向前趋,即迷执外境为实,分别心即烦恼,即凡夫;“后念悟”,念向后,向本分反省,自觉分别心的“心地底基”,即悟出本分“心性自在”,明了处在之“实有”本空,即悟入菩提,即佛。故吾人当下一念,赅前趋后省,原非二法,故大师言“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指导人们入不二法门,一念自明,烦恼即菩提,方便成佛。
大师进一步指导我们修行:“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又明示:“若起真正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指出了观照般若之修法,以期悟入佛性。
3、自性般若。自性般若是修般若行的真切落实处,是实证境界。经文讲述道:“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然而人们:“迷心外见,修行觅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开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又说:“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
般若实相落实在自性中,认得吾人现实生活中“烦恼即菩提”便“豁然开悟”。不于现实心行之外别求“佛法”,为自性般若特色。般若行在履践中分两种,即悟前悟后。悟前多闻思般若正知正见,入妙解般若;于修行中念念反省,观照自心,入行为般若,以期渐修而至顿入悟境,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但必有踏破铁鞋的先行履践,方有“顿悟自性”的不费工夫;于悟后者,亦多自检点,以期保任,所谓“顿悟虽成佛,历劫习气深”,“理则顿悟,乘悟便消,事非顿除,依次第尽”,正是任重道远深入般若行,赅“妙解”、“行为”、“自性”、般若三为一体,从容入不二法门。
还必须说明,慧能大师讲般若,虽阐释理境与自性关系极为透彻,但他更强调的是实践“顿悟”,这是禅门南宗立教与其他宗派不共的特色,他慎重交代:“将此顿教法门,与同见同行,发愿受持,如事佛故,终身而不退者,定入圣位。”唯有实现顿悟,自明心性者,方可谓真入禅宗。
(三)决疑品
决疑品决三大疑,此三疑亦为古今世人之通疑,慧能大师予以明确抉择:1、梁武帝做佛事有无功德之疑;2、念阿弥陀佛往生西方之疑;3、在家可否修行之疑。
1、梁武帝故事。武帝执著世间有为善法,问达摩祖师此善有无功德,实当机咬紧执情不放,念头紧系“外有功德”之情想,祖师令他当场放下“对外系念”,直觉当下本心,故回答“实无功德!”哪知武帝外见习气太深,求“外有”功德,执念抵死不放,不懂达摩点化之意。然而世人不解达摩化度之悲心,反而就梁武帝造寺度僧一事有无功德起疑,慧能大师断然回答:“实无功德!勿疑先圣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所谓“心邪”即心执知见,迷陷于对“外有”福德贪求。“正法”即对当下自心,觉悟,老是心驰于外,不明内心实际,当然没有功德。大师进一步说明:“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要求我们自见心性才算有功,能行“平等观”才算有德。平等观,即觉知对外物之“起念”与心地之“念基”,本原平等不二,内外一如,方能“念念无滞(于外见),常见本性(本心),(这才是)真实妙用,名为功德。”
2、念阿弥陀佛往生西方之疑。慧能大师如是回答:“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刹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遥如何得达?”并进一步开导大众:“慧能与诸人移西方于刹那间,目前便见,各愿见否?”慧能大师从人们当下的现量境,本来清净的原理上,讲本源净土,认为人人从当下心念,回归到本分心地,都有净土境界。如人有翳,境现“毛月”,若以毛月实为“外境”,则为分别知见的“秽土”,而此毛月境,无一丝毫“外境”成份,纯为学人识所变现,纯为“心识境像”,不正是心识“净土”吗?所以,若不觉心识 “自性”,人人都有心理上的白内障,执自心现量境为“外境”,故人人所见皆秽土;若反省自觉,现量识境,就本来纯净。慧能大师的教导,实为引证佛陀在《维摩诘经》中所讲之净土原理。故事如下:舍利弗认为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不清净,佛说,我土本来清净,而你不能见!当时螺髻梵王对舍利弗说,那是由于你分别心造成遮障,我见此释迦净土,如自在天宫。当时佛以足趾按地,娑婆净土的本相出现。舍利弗大感慨,原来不见之净土奇观,居然现在显示了。这说明,依佛智慧,自除分别知见,那么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本来就是净土。所以,净土宗根本原理是“唯心净土、自性弥陀”,按禅宗说法是“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表同一道理。由此,可知禅净不二。
3、在家修行可否?对此问题,大师明示:“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并述偈语:“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由此,可见禅宗以反省自心为“真实道场”的坚定原则与传统立场。
(四)定慧品
本节有三要点:1、定慧平等,原为一体;2、一行三昧;3、无念、无相、无住之真实义。
1、定慧平等,原为一体。禅宗实修是定慧平等一体,无分先后,自悟自行,不必口诤。大师教导:“定慧一体不是二……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又说:“内外一如,定慧即等,自悟修行,不在于诤,若诤先后,即同迷人。”又说:“犹如灯光……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虽有二,体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复如是。”我们可以这样领会:将诤议之心,反省回归于自性,心不执“外有义”即自悟“空慧”;心安于“自在”本分,即是“大定”。若能体味外执情消,自安本分的一元化心态,即履践定慧平等一体之境,所谓“即慧之时定在慧(一悟‘外境’本空时,心自入定,定空不二);即定之时慧在定(心自在处,五蕴皆空,空定一如)。”在品味自心层面,定慧都统一于自性。
2、一行三昧。由于运用了般若智慧,即可将一切境界,一切问题,一切情执,都归纳到内心体认的基地上安置,纯化、简化、还原一切境界为当下之觉受心态,自心一元化之履践状态。慧能大师表达此赅括一切的“一元化心态体验”为“一行三昧”。他昭示我们:“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觉受)是也。”并引经据典:“《净名经》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深刻说明了化繁为约,化杂为纯,化秽为净,海纳一切,高度浓缩的一元化自觉实践之心态。因此,他认为一行三昧不是“坐不动,妄不起心……若言坐不动,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却被维摩诘诃”,故知一行三昧当于生动活泼的当人现实生活中,如实体验,乃人间佛教,不离大乘正法。
3、无念、无相、无住之真实义。一行三昧之实践自然要引出如下问题:修行者如何处置思绪系念于外;执著色相;心迷陷住于外境等情况。若心驰外骛,那么安处内心的一元化体验似乎很难实施,安处一行三昧,势必作到无相、无念、无住。但此无相无念无住,并非生硬断灭的简单空无,而是妙慧现行的当下方便,大师教导:“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于相离相,于念无念,于法不住,乃即世法而净化成出世法,决非追求断灭空。这里的重点是内心觉悟,提升“外境”为心境,对“外境”是净化而不是简单驱除,乃是即外境之假相而悟外境并非实有实法。自觉外趋之心,外境之相“不真”即空,并非处心积虑要扫除境界,求一切断灭。大师说:“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在前文中也提到:“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为邪见故。”实际上,追求断灭空境,并没有无念,而是固执断灭的念头,堕在“邪见”的执取心念中,这是必须要划清的界限,严厉批评的!正法之空性,容不得鱼目混珠。
大师精解“无念”,“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无者无(执取外在境界有、无)二相;念者,念(自心本分)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在真如心体的基础上,心念可自由运用,认知万事万物,但外知外驰之用皆为假相,不论如何“外知”,心念皆丝毫未离本分心地,故此本分心地,即“真如本性”是名“心念之体”)。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但)不染万境(不执梦幻泡影般的“外境”为实法),而(心地本分)常自在。故(维摩)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分别诸法相即念头向外起伏,驰骋动用无穷;但心念的基础,即分别心的“底基”——真如本性,却丝毫没有动摇,如孙悟空之翻腾,尽在如来掌中)。”
无念、无相、无住的原理,皆汇归于大师对“无念”的阐明。
(五)妙行品
禅非枯坐,而与人世生活同步,“禅”在心念活泼的起用上,自由无滞,却又“滴滴归元”,念念自觉,落在自性心地的基础上,这就是妙行。以妙行观禅宗的“坐禅”,可入动静相宜的不二妙法。
大师讲禅宗妙行:“此门坐禅,元不著心,亦不著净,亦不是不动……起心著静,却生净妄。”可以认为在禅心中,念头能自由运用无穷。然而,虽以活泼妙行讲坐禅,但坐禅亦必有安定之真功夫,大师开示:“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这真是极高的现实功夫,不见是非,并非参禅人内心无人我是非烦恼,乃是正好将此烦恼沉降至自心的心理基础上,只品尝此“烦恼味”本来空寂,而自性安定。烦恼即同化、销融于本不动摇之心性中,归于自性一元化之大冶洪炉,外不见人,内不见我,唯一自性,如是显现而已。经文所谓“烦恼即菩提”,即自性本不动摇。大师进一步开示真功夫:“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起,即心驰于外相;不起,即自觉此起念之‘心地基础’,本未动摇);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善知识,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要点是:即相离相,化外乱相为内定相,如是观修,譬如见‘毛月’之相,觉其乃心识所显,本非‘外相’故无所谓舍;而对‘内相’也不取,不取不舍,自显自安,即‘内不乱为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
大师对“妙行”总结为:“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要我们将念念外系之心,转化为外空内定之“自性”,念念自觉自明,由此入一行三昧,自修自行,成佛可待。
(六)忏悔品
此节虽名为“忏悔”,实则向广大四众弟子,开示以内心自省为特色的禅宗修行原则。本品将忏悔、授五分法身香、三归依、四弘誓愿、三身佛等,统统纳入扫荡一切对外相的执著,觉悟自心自性的禅宗体系中。首先,开门见山宣示:“此事须从自性中起,于一切时,念念自净其心,自修其行,见自己法身,见自心佛,自度自戒。”用“无相忏悔”来彻底清除一切外在虚假的“有相”权威,涤荡一切内心贪、嗔、痴等执取习气,回归到清净“自性”这一坚定不移的基础上,传禅宗正法。以下分段说明:
1、传“自性”五分法身香。将传统中授四众弟子五分法身香仪式纳入禅宗之“自性”原则内。即“戒香”授“自心无非”戒;“定香”授“自心不乱”;“慧香”授“观照自性…不执著”;“解脱香”授“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解脱知见香授“自心既无所攀缘,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总之,一切归结于自心自性为传法核心。
2、授予大众“无相”忏悔。讲忏悔而强调“无相”表明禅宗特点。要求“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愚迷染”,愚迷染就是心趋外相,执以为“实有”,故生起骄诳、妒嫉等情执心态,故应“悉皆忏悔”,远离外境相对内心牵制,自明外境相究竟不实,如梦幻泡影,即“无相”。虽名忏悔,实则深观自心,消融外相而回归自性,如是修行,名“忏其前衍,悔其后过”——除尽前错为“忏”,戒后不作为“悔”。
3、四弘誓愿。也标明禅宗特色:大师领众昭示: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按禅宗原则“心外无法”——自心众生即自心境界中所显的众生,并非“外于心”而执实有众生。按《般若品》:“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恶人善人…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由此可知,自心境界,其实包含一切,心外无法,世界众生,无不于自心性中显现,故“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自性包融一切,等同虚空广大,即般若智慧,下文之义亦如此:“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于传统四弘誓愿冠以“自心自性”就彻底禅化了。大师解释:“所谓邪迷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见烦恼愚痴众生,将正见度!”
“邪迷心”,也就是“自心中邪见”,执一切境为“外有真实”。“执著众生”,就是“自心中邪见愚痴众生”,故落在“邪见”,落在“自心众生”的执著中。由是引发我们内心的诳妄、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等等人我差别计较的情执。邪见就是“自心众生”,若能明了一切内外境界皆自心所现——转“外境”成自心现量境界,外无一法可建立,明了自心即般若空慧智巧,是名“正见”。如是,“外境”空,“众生”空,不再执著“实有外境”、“外有众生”,即度尽一切。能自修行以除内心妄情,即“自心(所执)众生…各须(以)自性自度,是名真度。”“既有正见,使般若智打破愚痴迷妄,(照破自心执情)众生各各自度…名为真度。”由是观之,大师将度生浓缩于自心中,“打破(自心)愚痴迷妄”——用般若自观照智慧,破除自心执著的外境,破除执众生为“实有相”;打破“自心众生”即自心产生的种种邪见,方为“真度”众生,融自省自度与度众为“不二”,是禅宗的独有殊胜法。
又“将自性般若智,除却虚妄思想心”——为“断无边烦恼”;又,“自见性,常行正法”——为学“无尽法门”;“既常能下心,行于真正,离迷离觉,常生般若,除真除妄,即见佛性,即言下佛道成。”常能下心是为“真正”,“下心”即本觉心地,禅宗所谓“海底行”。若一切境,一切思虑之现行根基皆安于自心地,不予取舍,即“见佛性,即言下佛道成”。
在自心地,又能做到“常念修行,是愿力法。”
4、“无相三归依”戒。禅宗升华归依佛法僧三宝为归依自心地之“觉、正、净”等三种自觉性,具有革命性,揭示了佛法依止的实质,“无相”即不可迷执外相,“戒”即“不可妄执”之修行轨范。大师精彩开示:“归依自性三宝: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将归依具体落实为心地修持。觉,乃自明,自觉自性。正,当下正好自觉也,念之处当即内觉,当下平等也。净,净化“外执众生”为“自心现众生”,净化“自心邪见”即“自心众生”。大师有言:“经文分明言自归依佛,不言归依他佛。自佛不归,无所依处!今既自悟,各须归依自心三宝。”并嘱咐大众“内调心性,外敬他人,是自归依。”可谓面面俱到。
5、三身佛。慧能大师断然指出:“三身佛在自性中。”“何名清净法身佛?世人性本清净…(然而)于外著境,被妄念浮云盖覆自性。(若能)自除迷妄,内外明彻,于自性中万法皆现。见性之人,亦复如是,此名清净法身佛”。——此诠本性;
“何名圆满报身?…念念圆明,自见本性,善恶虽殊,本性无二,无二之性,名为实性,于实性中不染善恶,此名圆满报身佛”。——此诠真谛;
“何名千百亿化身?若不思万法,性本如空,一念思量,名为变化……变化甚多,迷人不能省觉,念念起恶,常行恶道,回一念善,智慧即生,此名自性化身佛”——此诠自性可化生俗谛,一念回光,俗境本空,即智慧生,成化身佛。
自性就是三身佛,大师昭示,三身在自性中的关系:“善知识,法身本具,念念自性自见,即是报身佛。从报身思量,即是化身佛。”三身皆在自性中,赅世出世法,实为一体。
- 上一篇:《坛经》神秀偈
- 下一篇:《六祖坛经》的核心思想
- 地藏经注音版
- 无量寿经注音
- 妙法莲华经全文
- 《心经》诵读、读诵的步骤
- 《金刚经》全文-金刚经原文、译文及释意
- 地藏经原文
- 楞严经白话文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念诵及回向仪轨
-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
- 佛说阿弥陀经注音版
- 普贤行愿品原文
- 药师经原文
- 金刚经注音版
- 妙法莲华经注音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注音版
- 无量寿经原文
- 楞严经注音
- 金刚经原文
- 圆觉经原文
- 无量寿经原文
- 妙法莲华经原文与白话文对照版
- 楞严经全文
- 普贤行愿品注音版
- 《心经》全文-心经全文注音及译文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
- 普门品仪轨,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完整仪轨
- 金刚经全文及译文
- 华严经原文
- 无量寿经全文
- 地藏经解释-地藏经全文白话解释
- 心经注音版
- 维摩诘经原文
- 十善业道经原文
- 心经的作用和好处,心经有什么作用?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
- 佛说阿弥陀经原文
- 《心经》全文、心经译文解释
- 无量寿经白话文
- 金刚经译文
- 圆觉经讲的是什么内容?圆觉经概说
- 《大宝积经》共有多少卷,是谁翻译的?
- 楞严经是怎么来的?楞严经的由来故事
- 佛经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师版《心经》讲记
- 念地藏经期间总做噩梦,这是为什么?
- 《华严经》是怎么来的,是谁从龙宫带出来的?
- 念经时,可以跟着文字去理解内容,感受景象吗?
- 《六祖坛经》的四种版本
- 维摩诘经主要讲了什么?
- 华严经是大乘经典吗,有哪些汉译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坛经》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经》偈颂:人生在世间,应实行善德的讲解
- 百佛名经注音版
- 增一阿含经是谁翻译的,多少卷,讲什么?
- 《华严经》偈语“汝等众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莲华经是谁说的?
- “空”与“色”相依相存,无有差异
- 《法华经》的四安乐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经·智者品》偈颂:智者不为得失心动
- 《维摩诘经》的汉译本与注疏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谁翻译的?心经译者玄奘大师
- 佛语法门经注音版
- 法华经是谁翻译的?妙法莲华经译者鸠摩罗什介绍
-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是通途菩提心还是净土菩提心?
- 《法句经》偈颂:此心难觉察,随欲望流转的解读
- 《心经》的大智慧
- 圆澄禅师翻跟斗作礼讲《金刚经》
- 《父母恩重难报经》提倡孝道的偈语
- 《六祖坛经》中的两处“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说菩萨行五十缘身经注音版
- 大方等如来藏经注音版
- 如何拥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烦恼自然无
- 《法句经·心品》偈颂:飘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讲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经典?
- 莲池赞的全文及拼音
- 华严经有几个版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
- 菩萨生地经注音版
- 从《坛经》片段,瞻仰学习六祖大师的嘉言懿行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