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经大全 > 佛经文章 >

略论《阿含经》的“念佛”思想

\

  龚晓康

  《阿含经》中提到的“念佛”,有些地方也称为“念如来”。《阿含经》中,念佛往往不是作为一种独立的修行法门出现,而是与其他法门联系在一起。《增一阿含经》卷第四十九中提到应念佛、念法、念圣众三尊,即念三宝,可称之为“三念”。《中阿含经》卷第三十中有“四增上心”,分别为念如来、念法、念众、念尸罗;《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也提到四种“诸天天道”,为念如来、念法、念僧、念圣戒,可称之为“四念”。《杂阿含经》卷第三十说念如来事、法事、僧事、自持戒事、自行世事等五种欢喜之处,可称之为“五念”。当然,《阿含经》中提得最多的还是“六念”。“六念”又称为六思念、六随念。“六念”一般是指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六念”的说法多见于《长阿含经》与《杂阿含经》。关于“六念”,印顺法师认为:“六随念所念境——念佛、法、僧,是三宝的功德;念戒与舍,是自己所有的功德;念天是当来果报的殊胜庄严。”1《增一阿含经》则多讲“十念”。“十念”为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休息、念安般、念身、念死。只是在该经卷第四十二中略有不同,该卷中的“十念”没有提到“念休息”,而是“念止观”。《阿含经》中,佛被看作是法根、法眼、法依,因此在这些修行法门中,念佛总在最前面。

  另外,“六念”的修习也往往是与其他法门联系在一起的。《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与卷第三十七中认为,应依“四不坏净”修“六念”。“四不坏净”又称“四不坏信”,即佛不坏净、法不坏净、僧不坏净、圣戒成就。修“六念”必须以对佛、法、僧等的信仰为前提,这与净土宗强调“信”是一致的。《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三还认为,应“依六法修六念”:

  佛告摩诃男:“汝见如来,不见如来,见诸比丘,不见诸比丘,且汝常当勤修六法。何等为六?正信为本,戒、施、闻、空、慧以为根本,非不智慧。是故,摩诃男,依此六法已,于上增修六随念,念如来事,乃至念天。”

  可见,修六念须确立正信、严持戒律、勤于布施、听闻正法、悟解空性、智慧增上为根本。这里的“慧”主要是指四谛十二因缘的道理。可见,《阿含经》对信仰与智慧都是非常重视的,念佛应以对佛法的绝对信仰和殊胜的智慧为基础。

念佛的缘由

  从《阿含经》来看,念佛不但应追求来世的殊胜果报,也应追求现世的殊胜利益。归纳起来,念佛的缘由有如下几点:

  第一,追求现世的殊胜利益。《中阿含经》卷第三十说念佛可以得“现法乐居”。《增一阿含经》卷第四说,众生若想“增寿益算、颜色光润、气力炽盛、快乐无极、音声和雅”,应当“专精一心念佛”3。《杂阿含经》卷第三十说修行念佛,可“净诸众生,离诸恼苦,忧悲悉灭,得真如法。”4《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五说贾客行于旷野或比丘住于空闲、树下、空舍时,若有诸恐怖、心惊毛竖者,应当“念如来事”。为什么念佛可以获得现世的利益?因为佛离贪、恚、痴,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无诸恐怖、畏惧、逃避5。念佛之人只要相信佛的这种种功德并加以忆念,自然可以解除恐怖。通过“念佛”修行而获得现世的利益,是符合原始佛教精神的。《阿含经》一方面讲苦、空、无常的出世间法;另一方面也讲世间法,佛教导弟子孝顺父母、尊奉师长、夫妻和睦、敬视亲族,过上良好的居家生活。《阿含经》所讲的厌弃世间,只是厌弃对世间五欲的贪著,而非远离世间。

  第二,念佛是修行的方便法门。佛得道以后,游行教化的地域极广,加之佛弟子众多,因此不是每一个佛弟子都有亲耳聆听佛说法的机会。对那些不在身边的弟子,佛教导他们念佛。《杂阿含经》卷第三十记载说,释氏难提听说佛要到其他地方游行,心生大苦,佛就告诉他:“若见佛,若不见佛,若见知识比丘,若不见,……汝当随时念如来事…… 。”6虽不能亲眼见佛,但由于念佛的缘故,能如法修行而不致退堕。《增一阿含经》卷第四十二中说比丘若“尽断欲爱、色爱、无色爱、骄慢、无明”,应当“修行十念”。7即是说,缘念佛的光明相好与殊胜功德,能远离世间的贪爱、骄慢与无明。《长阿含经》卷第二说“六不退法”(即六念),可“令法增长,无有损耗”。8《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三也说:“若比丘在于学地,求所未得,上升进道,安隐涅?,彼于尔时,当修六念,乃至进得涅?。”9初学比丘,听说佛法甚深,容易产生退堕。这时,应修习念佛,蒙佛加持,可步步升进,直至涅?。可见,念佛是贯穿于修行始终的。

  第三,修行念佛可以获得来世的殊胜果报。《阿含经》中多处说到,修行念佛可以上升天道。《杂阿含经》卷第三十提到念佛是“四种诸天天道”之一。《阿含经》中,“天”是三善处之一,有天色、天寿、天光明等种种殊胜的功德。因此,佛教导弟子,应当念佛以上升天道。其次,《阿含经》中亦说念佛可趋于涅?,如《长阿含经》卷第十云:“六法向涅? ”10,六法即是六念。《增一阿含经》卷第四十三说:“修行十法,得至涅? 。”11十法即是十念。《增一阿含经》卷第二则说得更详细一些:当修行一法,当广布一法。已修行一法,便有名誉,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逮沙门果,自至涅?。云何为一法?所谓念佛。12

  可见,修行念佛有名誉、成果报、得善法、获甘露、证神通、至涅?,是非常殊胜的法门。

  三、念佛的方式净土宗将念佛分为称名念佛、观像念佛、观想念佛、实相念佛四种。这四种念佛方式在《阿含经》中已经存在,只是没有明确说明而已。

  第一,称名念佛。《阿含经》中称念佛号的记述有两处:一处是《增一阿含经》卷第二十四,文中说:“若欲得好音声,应见如来形像已,三自称号:南无如来、至真、等正觉,以此因缘得好音声。”13另外一处是《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三,里面记载说,舍卫国中婆肆吒婆罗门女信奉三宝。该女每至左右所为作时,有小得失,便称南无佛。并向如来所住方面,随方合掌,三说是言:“南无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身纯金色,圆光一寻,方身圆满,如尼拘律树;善说妙法,牟尼之尊,仙人上首,是我大师!”14可见,这种称名念佛,并非仅仅称念佛的名号,重点在于赞颂佛的功德。另外,《阿含经》中多次提到佛名号具足。《杂阿含经》中列举佛的十一种名号为:如来、应、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中阿含经》中佛的十一种名号则为: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佑;《增一阿含经》则与《中阿含经》相同。《阿含经》所说的念佛,主要是忆念佛的种种名号。《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中云:“当念佛功德,此如来、应、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15佛的名号具足,表明佛的功德具足。忆念名号的实质是忆念佛的功德,既可蒙佛力加被,亦可增强修行者信心

  第二,观像念佛。《阿含经》中多处说到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众生见到佛后,往往能生起欢喜信受之心。《增一阿含经》卷第十四说,那优罗小儿见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如须弥山出诸山顶,面如日月,亦如金山,光有远照。见已,便起欢喜心,向于如来。”16《增一阿含经》卷第二十四说,礼佛可得五种功德,而礼佛主要就是观礼佛像。如欲得“端正”功德,就须“见佛形像已,发欢喜心,以此因缘而得端正 。”17《增一阿含经》卷第二十八还讲述了阎浮提佛像的由来。佛见四部之众多有懈怠,遂不告四部之众而往三十三天。优填王、波斯匿王思念如来,而久不见,遂得苦患。于是优填王“作如来形像,高五尺而供养”。波斯匿王亦“纯以紫磨金作如来像,高五尺”。于是阎浮提内始有此二如来像。佛返回人间后,优填王手执佛像而问佛,作佛形像有哪些功德?佛就以偈告诉他:

  眼根初不坏,后得天眼视,白黑而分明,作佛形像德。

  形体当完具,意正不迷惑,势力倍常人,造佛形像者。

  终不堕恶趣,终辄生天上,于彼作天王,造佛形像福。

  余福不可计,其福不思议,名闻遍四远,造佛形像福。18

  归纳起来,造佛形像的功德主要有两点:一是诸根完具;二是命终生天。造佛像的目的是为了观像念佛,从而获得胜妙功德。

  第三,观想念佛。《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八中,佛告诉比丘:“汝见我已,能自敛心,摄持诸根。比丘!是法应当如是,若见比丘亦应自摄持。若复见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亦当如是摄持诸根。当得长夜以义饶益,安隐快乐。”19因为佛身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众生观想佛的相好庄严,可以摄持诸根、远离五欲。观想念佛往往是在定中进行,《增一阿含经》卷第二说:

  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结跏跌坐,系念在前,无有他想,专精念佛。观如来形,未曾离目;已不离目,便念如来功德。如来体者,金刚所成,十力具长(疑应为“足”),四无所畏,在众勇健。如来颜貌,端正无双,视之无厌。20

  观想念佛首先是端正身心,跏跌而坐;其次系念佛的形像,使佛像分明呈现在眼前。文中说佛的颜貌“端正无双,视之不厌”,应该是指佛具有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所以观想念佛即是观想佛的相好庄严。

  第四,实相念佛。般若经中,实相即是诸法的自性无所有,实相念佛即是念诸法的无所有性。《阿含经》中没有出现“实相”一词,只是在真谛所译的《广义法门经》 (标题注“出中阿含经一品”)中云:“了达正法实相。”21应该说,《阿含经》中讲的诸法无常、苦、空、无我,即是讲的诸法实相。《阿含经》中的实相念佛,即是念缘起法,念诸法的无常、苦、空、无我。《增一阿含经》卷第二十八中说,尊者须菩提在一山侧缝衣裳,听说佛将回到阎浮里地,于是准备动身前往问讯礼拜佛,但转念一想:“此如来形,何者是世尊?为是眼、耳、鼻、舌、身、意乎?往见者复是地、水、火、风种乎?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无造、无作。”又念世尊所说偈:

  若欲礼佛者,及诸最胜者,阴持入诸种,皆悉观无常。

  曩昔过去佛,及以当来者,如今现在佛,此皆悉无常。

  若欲礼佛者,过去及当来,说于现在中,当观于空法。

  若欲礼佛者,过去及当来,现在及诸佛,当计于无我。22

  须菩提认为,佛的色身无常,诸法皆是无常、空寂、无我。于是,须菩提尊者“还坐缝衣”。所以,究竟的念佛,应该是念诸法无常、苦、空、无我的道理。

  《阿含经》中还有一种念佛方式,就是念佛的功德法身。《增一阿含经》卷第二中说,应当念佛的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五分法身:

  戒德成就,犹如金刚,而不可毁,清净无瑕,亦如琉璃。如来三昧,未始有减,已息永寂,而无他念;骄慢强梁,诸情瞻泊,欲意、恚想、愚惑之心,犹如网结,皆悉除尽。如来慧身,智无崖底,无所?碍。如来身者,解脱成就,诸趣已尽,无复生分,言“我当更不堕于生死”。如来身者,度知见城,知他人根,应度不度,此死生彼,周旋往来生死之际,有解脱者,无解脱者,皆具知之,是谓修行念佛。23

  五分法身是以五种功德法成就的佛身:一戒,谓如来身口意三业离一切过非,具足清净;二定,如来真心寂静,离一切妄念;三慧,如来真智圆明,观达法性;四解脱,如来心身,解脱一切系缚,不再流转生死;五解脱知见,知己解脱,知他人根器。念佛应当忆念佛的这五种功德。

  《阿含经》中除以上几种念佛方式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长阿含经》卷第四中,佛告诉阿难应持四念,即念佛生处、初得道处、转*轮处、般泥洹处。《杂阿含经》卷第五十记载说,有一天神“见佛行迹,低头谛观,修于佛念”。24可见,《阿含经》中的念佛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念佛与禅定

  前文曾提到,观想念佛往往是在定中进行的。因此,念佛与禅定有着密切的关系。修行念佛,专注于佛的名号、佛的相好等,必然会使念佛人身心产生良好的觉受,甚至进入甚深的禅定。《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三中详细描述了这种身心的变化过程:

  谓圣弟子念如来事:如来、应、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圣弟子如是念时,不起贪欲缠,不起?恚、愚痴心,其心正直。得如来义,得如来正法,于如来正法,于如来所得随喜心;随喜心已,欢悦;欢悦已,身猗息;身猗息已,觉受乐;觉受乐已,其心定;心定已,彼圣弟子于凶险众生中,无诸?阂,入法流水,乃至涅?。25

  念佛人忆念佛的名号,由于佛的加持,自然不起贪、?、痴三毒。并于佛的教法、佛的相好,起随顺之心;由随顺心,生欢喜心;由欢喜心生身轻安,“身猗息”即是身轻安;由身轻安生心轻安,“觉受乐”应是心轻安,身心轻安即是身心轻利安适;由身心轻安即可进入定境,以念佛为观想内容的禅定即是念佛三昧;由念佛三昧即可显发智慧,入于如来正法,直至涅?。这种由念佛而生定,由定而发慧的修行法门,在《观佛三昧海经》、《般舟三昧经》、《菩萨念佛三昧经》等佛经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展。

念佛的果报

  念佛作为《阿含经》中的重要修行法门,经中多处说到念佛可以获得殊胜的果报。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念佛可以离恶不善法,得现法乐。《中阿含经》卷第三十云:“白衣圣弟子攀缘如来,心靖得喜,若有恶欲即便得灭,心中有不善、秽污、愁苦、忧戚亦复得灭。白衣圣弟子得第一增上心,现法乐居,易不难得。”26忆佛念佛可以使修行者心情平静,产生欢喜之心。同时,除灭贪欲、愁苦等。总之,可以使修行人获得现世的利益。

  第二,念佛可以使修行人死后趋向善处。《增一阿含经》卷第四十九云:“若彼善男子、善女人,修念三尊,必至善处——天上、人中。”27《增一阿含经》卷第三十四记载说,毗罗先长者出家学道,阿难教彼长者修习十念。长者当日命终后,佛告诉阿难,长者已生四天王中。为什么呢?因为“斯于如来有信心故。”28由信佛念佛而死后升天,在《阿含经》中有着较多的记载。

  第三,念佛可证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果。《长阿含经》卷第五记载说,有一鬼神,于如来法中为优婆塞,一心念佛而取命终,得须陀洹,不堕恶道,于七生中常名?尼沙。《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七中,释氏沙罗依不四坏净修五喜处(指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佛授记其得斯陀含果;同卷中还说达磨提长者依四不坏净修六随念,佛授记其得阿那含果。

  第四,念佛可证入涅?,即得阿罗汉果。这种说法最为普遍,并多出于《杂阿含经》。该经卷第三十三说修念佛成就之后:“诸恶退减不增长,消灭不起,离尘垢,不增尘垢,舍离不取。不取故不著,以不取著故,缘自涅?;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29修习念佛,可以灭除恶法,远离犯戒,不取不著,入于涅?。

  在《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三中,佛从心意识的角度,说明了念佛何以能产生种种功德:

  汝亦如是,若命终时,不生恶趣,终亦无恶。所以者何?汝已长夜修习念佛念法念僧。若命终时,此身若火烧,若弃冢间,风飘日曝,久成尘末,而心意识久远长夜正信所熏,戒、施、闻慧所熏,神识上升,向安乐处,未来生天。30

  修行人念佛,加上持戒、布施、闻法、得智等对心意识的长久熏习,命终之后神识升天。“安乐处”即是指“天道”。因为天道还是属于三界,所以上升天道的众生具有“神识”。而对脱离三界的圣者来说,其神识“永无所著”31。通过对心意识的熏习而使神识上升的说法,对唯识学的开展应该说具有启迪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阿含经》的念佛法门有着重要的理论特色。《阿含经》中,念佛不但重信仰,也重智慧;念佛的目的不但表现在追求来世的果报,也表现在追求现世的利益。《阿含经》讲念佛的果报,是重于天道的。同时,念佛又可证四果、入涅?,这与中国佛教各宗的希求往生净土的念佛,有着明显的不同。《阿含经》所倡导的念佛法门是多种多样的,称名、观像、观想、实相念佛等都可找到,与净土宗侧重于持名念佛稍有不同。

  〔1〕印顺:《华雨集》第2册,台湾正闻出版社1975年版,第57页。

  〔2〕《杂阿含经》第33册,《大正藏》第2册,第238页。

  〔3〕《增一阿含经》第4册,《大正藏》第2册,第566页。

  〔4〕《杂阿含经》第30册,《大正藏》第2册,第143页。

  〔5〕《杂阿含经》第35册,《大正藏》第2册,第255页。

  〔6〕《杂阿含经》第30册,《大正藏》第2册,第218页。

  〔7〕《增一阿含经》第42册,《大正藏》第2册,第780页。

  〔8〕《长阿含经》第2册,《大正藏》第1册,第12页。

  〔9〕《杂阿含经》第33册,《大正藏》第2册,第237页。

  〔10〕《长阿含经》第10册,《大正藏》第1册,第59页。

  〔11〕《增一阿含经》第43册,《大正藏》第2册,第781页。

  〔12〕《增一阿含经》第2册,《大正藏》第2册,第554页。

  〔13〕《增一阿含经》第24册,《大正藏》第2册,第674页。

  〔14〕《杂阿含经》第43册,《大正藏》第2册,第308页。

  〔15〕《杂阿含经》第20册,《大正藏》第2册,第145页。

  〔16〕《增一阿含经》第14册,《大正藏》第2册,第615页。

  〔17〕《增一阿含经》第24册,《大正藏》第2册,第674页。

  〔18〕《增一阿含经》第28册,《大正藏》第2册,第708页。

  〔19〕《杂阿含经》第38册,《大正藏》第2册,第283页。

  〔20〕《增一阿含经》第2册,《大正藏》第2册,第554页。

  〔21〕《广义法门经》,《大正藏》第1册,第920页。

  〔22〕《增一阿含经》第28册,《大正藏》第2册,第707页。

  〔23〕《增一阿含经》第2册,《大正藏》第2册,第554页。

  〔24〕《杂阿含经》第50册,《大正藏》第2册,第371页。

  〔25〕《杂阿含经》第33册,《大正藏》第2册,第237页。

  〔26〕《中阿含经》第30册,《大正藏》第1册,第616页。

  〔27〕《增一阿含经》第49册,《大正藏》第2册,第819页。

  〔28〕《增一阿含经》第34册,《大正藏》第2册,第740页。

  〔29〕《杂阿含经》第33册,《大正藏》第2册,第238页。

  〔30〕《杂阿含经》第33册,《大正藏》第2册,第237页。

  〔31〕《增一阿含经》第19册,《大正藏》第2册,第643页。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