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句经》偈颂:人生在世间,应实行善德的讲解
论典里提到了十种我们经常可以造作的善法:
第一,布施。喂鸽子,喂鱼,佛前供香都属于布施。女孩子喜欢美丽,带个花篮或者只买一支花供在佛前,所有这些都是布施。
第二,持戒。大家受八关斋,今天的皈依共修,随后的仪轨里发愿受持五戒。
第三,禅修。每天打坐、诵经、念佛、持咒,包括我们安住修、观察修,所有的这些都是禅修,禅修本身也是一种很好的善法。
第四,恭敬。我们来到寺院里,师兄们见面都合掌、微笑,见到师父也是合掌,有时候师父们会回应,如果师父们不回应也是可以的。戒律里讲作为在家弟子向师父们问讯合掌的时候,师父们可能不会抬头看你,但是心里已经为你随喜和回向了。所以我们不用非要上去跟师父打招呼握手,只要师父们看到你合掌了,他就在心里为你默默做了回向,你已经得到了这个福报,所以恭敬本身也是一个很好的善法。无论是对师父们恭敬还是对居士们恭敬,还是对所有来到寺院的游客、义工们、工人们,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向别人合掌、点头、微笑、问候,恭敬本身即是善法。做了这些就要辨识出来,它是善法。
第五,服务。比如义工,我们做得最多的是引导义工,将刚刚进来的人引导至合适的位置;给他介绍,帮他登记各种要求的咨询义工;还有维护场地整洁的清洁义工等等。我们今天参加法会,背后有大量的义工为大家做了很多的服务,所以大家此时此刻才能坐在这里,这么清凉地闻法。服务也是善法,所以大家可以经常发心做各种各样的服务,服务不仅仅是在道场里,也包括在社会上,在任何时候为他人服务。
第六,回向。即分享功德。每次结束的时候,我们把今天所有的闻法修行功德,回向给大家及眷属们,也回向给一切众生及所有法工们,我们互相分享这个功德,回向本身就是很好的善法。
第七,随喜。比如鼓掌。另外,看到别人做了好事,心里说善哉,善哉。南传佛教,例如在缅甸那边特别重视随喜和回向,闻法后都会说三遍善哉。要修随喜,这样功德会更殊胜,心灵更能感到喜悦。法师说法之后,会把说法功德分享给闻法者,闻法者也会把闻法功德分享给说法者,然后大家分享给一切众生,他们非常重视这些过程,所以每次做完都会觉得非常喜悦,得到很多的滋养。随喜也是非常容易做到的,关键是要有这样的意识。
第八,闻法。大家今天来听讲座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殊胜的善法,而且是跟智慧相关的善法,我们会学到很多修行的智慧、生活的智慧、生命的智慧、心灵的智慧,所以闻法是非常重要的、殊胜的善法。
第九,说法。我今天为大家说佛陀的偈颂,佛陀的法语,于我而言,也能让我自身增长功德,我也很开心,说法之后,也得到了大家的分享功德和回向。对我们自身来讲也会不断地增长福德和智慧,这些过程都是非常殊胜的。
第十,正直己见。我们不断地调整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以智慧的方式来生活,不再像之前处于混沌、迷茫甚至烦恼的状态来生活。所以矫正自己的见地,厘清自己的思维方式,用正确的态度来生活,都是非常殊胜的善法。
听了这些,我们会发现,佛法的修行并不难,它涵盖了我们整个的生活。只要不断学习、领悟法义,来滋养我们的身心,当福德和智慧不断增加,整个人的身心状态就会完全不一样。
之前觉得苦恼,觉得活着没有什么意思,一天天地走向衰老,觉得未来没有希望。年轻美貌还可以玩乐,当容颜失去,享乐也没有了力量,身体不行,吃东西不消化,牙齿掉了,很多人会觉得悲观,觉得生命在走下坡路,在走向消极的未来。但是学习了佛法的人,会随着人生的历炼,越来越有智慧,吸收了越来越多的修行方法,每一天都在增长福德,每一天都在开发智慧,每一天都在增长喜悦。我们生命不是在走下坡路,而是在走向非常开阔的未来,向上、向善、向光明、向解脱。了解佛法,走上修行的道路,是一件非常喜悦的事情,而且并不困难,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提升自己的心灵和福德智慧。
佛陀称赞毗舍佉,是因为她用自己的生命验证了佛法。往昔世中,那个站在佛前普普通通的弱女子,到这一生成为七岁开悟的圣者,拥有世人所羡慕的福德和智慧,最后成为佛陀身边最主要的护持弟子之一,能够护持僧团弘法,她用一生完美地诠释了佛法里修习众善的智慧。所以佛陀称赞毗舍佉:就象心灵手巧有才艺的花艺师,能够把零散的花朵编织成美丽芬芳的花环,美化庄严了外在环境。拥有善巧和智慧的修行者,也可以用她经过了淬炼的善心和善行,美化庄严整个世间,非常的殊胜。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偈颂,修习善法的智慧:
如聚众花朵,
做成众花环,
人生在世间,
应实行善德。
原文标题:修集善法的智慧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戒幢法雨
- 地藏经注音版
- 无量寿经注音
- 妙法莲华经全文
- 《心经》诵读、读诵的步骤
- 《金刚经》全文-金刚经原文、译文及释意
- 地藏经原文
- 楞严经白话文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念诵及回向仪轨
-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
- 佛说阿弥陀经注音版
- 普贤行愿品原文
- 药师经原文
- 金刚经注音版
- 妙法莲华经注音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注音版
- 无量寿经原文
- 楞严经注音
- 金刚经原文
- 圆觉经原文
- 无量寿经原文
- 妙法莲华经原文与白话文对照版
- 楞严经全文
- 普贤行愿品注音版
- 《心经》全文-心经全文注音及译文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
- 普门品仪轨,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完整仪轨
- 金刚经全文及译文
- 华严经原文
- 无量寿经全文
- 地藏经解释-地藏经全文白话解释
- 心经注音版
- 维摩诘经原文
- 十善业道经原文
- 心经的作用和好处,心经有什么作用?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
- 佛说阿弥陀经原文
- 《心经》全文、心经译文解释
- 无量寿经白话文
- 金刚经译文
- 圆觉经讲的是什么内容?圆觉经概说
- 《大宝积经》共有多少卷,是谁翻译的?
- 楞严经是怎么来的?楞严经的由来故事
- 佛经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师版《心经》讲记
- 念地藏经期间总做噩梦,这是为什么?
- 《华严经》是怎么来的,是谁从龙宫带出来的?
- 念经时,可以跟着文字去理解内容,感受景象吗?
- 《六祖坛经》的四种版本
- 维摩诘经主要讲了什么?
- 华严经是大乘经典吗,有哪些汉译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坛经》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经》偈颂:人生在世间,应实行善德的讲解
- 百佛名经注音版
- 增一阿含经是谁翻译的,多少卷,讲什么?
- 《华严经》偈语“汝等众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莲华经是谁说的?
- “空”与“色”相依相存,无有差异
- 《法华经》的四安乐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经·智者品》偈颂:智者不为得失心动
- 《维摩诘经》的汉译本与注疏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谁翻译的?心经译者玄奘大师
- 佛语法门经注音版
- 法华经是谁翻译的?妙法莲华经译者鸠摩罗什介绍
-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是通途菩提心还是净土菩提心?
- 《法句经》偈颂:此心难觉察,随欲望流转的解读
- 《心经》的大智慧
- 圆澄禅师翻跟斗作礼讲《金刚经》
- 《父母恩重难报经》提倡孝道的偈语
- 《六祖坛经》中的两处“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说菩萨行五十缘身经注音版
- 大方等如来藏经注音版
- 如何拥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烦恼自然无
- 《法句经·心品》偈颂:飘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讲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经典?
- 莲池赞的全文及拼音
- 华严经有几个版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
- 菩萨生地经注音版
- 从《坛经》片段,瞻仰学习六祖大师的嘉言懿行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
- [佛经故事]迦旃延尊者度贫女,布施的功德可以越渡贫穷的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