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
《心经》可以指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经中字数最少的一部经典著作,因其字数最少、含义最深、传奇最多、影响最大,所以古往今来无数艺术家都倾注极大精力和虔诚之心,把《心经》创作成为异彩纷呈的艺术品。自由自在的菩萨用般若智慧言传身教众生,依靠自心的心灵智慧,从烦恼生死的这一边到..[详情]
《心经》的大智慧(五十六)
第二,从我们的出生看因果的延续性。
从我们的出生来看,因果也是延续的。比如我们的出生,大家呱呱落地时都是“一一坨肉”,看起来大家是一样的,但为什么每个人出生的家庭不一样呢?有的人就生在乞丐家里?有的人就生在皇帝家里做皇子?有的人生到亿万富翁家里得享受?有的人生在普通老百姓家里。一出来就这么不公平。生在乞丐家里的孩子,吃了上顿没有下顿,挨饿受冻;生在富贵人家的孩子锦衣玉食。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按理来说大家出生都是一坨肉,应该公平才对啊?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就是我们每个人的业不同造成的。那这个业从哪里来?就是我们前世所造的种种善恶的行为,这些业的影响一直在延续。为什么他跑到那个亿万富翁家里做儿子?因为他以前喜欢财布施,布施过很多钱,这些福报全部都存在银行里,然后投生……就像“睡一觉”,“醒”来了,“我的钱全部在银行里面找到了”。
而生在乞丐家里的人呢,他前世不愿布施,是吝惜鬼,不愿帮人,不愿扶贫救困,不愿供养三宝,所以今生就没福报,银行里一分钱都没有,甚至可能还是欠人家的债务。所以,他“睡一觉”,也就是一个转化,前世死了以后再来投生,投生就好像睡一觉之后醒了,“哎,怎么搞的,银行里面空的?”一分钱都没有,甚至还有债务。那讨吃要饭的可能就有债务,父亲有债务,自己也背一部分。小孩也受连累啊。你以为你是新生的可以逃债、不背债务?也背债务!就是这样来的。
这是第二点分析告诉我们,为什么每个人一出生就表现得不同。大家应该都是一团肉,从物质来说这没有什么不同啊。不同的东西就是心灵,心灵的表现——就是说每个人的业不同。每个人过去所造的善恶业不同,所以福报不同,所以降生下来就有很多不同!
第三,从每个人的习气来说,也可以看出人生不是断灭的。
比如说,每个人的性格脾气都不一样,很小时就能看出有些孩子的差别很大。有的小孩天生脾气就很大,出生的时候哭得很厉害,稍大一些也是脾气大,固执得很,不听话,就算被老妈吊起来打,被打了也不求饶。为什么这个小孩脾气这么大,这么顽固呢?很多父母也想不明白。他的脾气、习性从哪里来的?想也想不通。
如果懂得前生后世的因果延续性就很容易明白了。也许前辈子他就是固执的人、很爱发脾气的人,他的习气一直延续到这一世。有的小孩很聪明,才三四岁,父母教他弹钢琴,学音乐,他就很有感觉,很快就上手,学什么曲子很容易就学会了,弹得非常好。
而另外有些十几二十岁的人了,头脑发达、手脚灵活,接受能力强,应该学什么都很快啊,怎么就是没有音乐细胞呢?你教他学音乐学钢琴他就是怎么都不爱学、学不会。为什么人家才几岁很容易就上手了呢?他的天赋从哪里来的呢?这就是他前生带来的,他前生可能就是玩音乐的,可能就是弹钢琴的,可能是歌唱家。所以他有这个习气。
我们的业习以这个心灵为载体,一直延续下来。一出生——睡一觉醒来,他就有这个习气。很多人都有这个体会,有些东西一拿上手就很容易上手操作,有些东西就很难学会。事实是我们一出生,就带有许多以前养成的这些习气、天生有这个细胞——比如绘画、书法、音乐、运动等这些天赋就比较容易较早体现。
有的人天生很聪明,有的人很愚笨,什么原因呢?就是每个人前世的业不同。经常做法布施就得到聪明智慧的果报,喜欢做财布施就得财富的果报。所以,各种不同的业就招感不同的果报。这个就是从习气来说,也可以看出我们的生命是一直在延续,并不是说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从上述三个方面我们都可以知道——当然还有很多实际的例子可以印证——我们的肉体不断地生灭,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但是我们的心灵一直在延续,心灵上的延续跟我们物质上的生灭没有太大的关系。
首先,我们从现在对物质和心灵两部分的分析可以判断;第二个,从我们每个人出生时候的果报不同、业的不同可以看出;还有,每个小孩子出生以后的脾气、习气不同,都是前世的习气一直带下来的结果。所以可以看得出来,我们生命不会是一个断灭的过程,一定是一个因果延续的过程。因此这个“断灭空”是错误的,是世间人的一个错误看法,是要彻底纠正过来的。
原标题:传承-明向法师:《心经》的大智慧(五十六)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禅宗文化
- 上一篇:《心经》的大智慧(五十五)
- 下一篇:学《心经》犹如观音菩萨在耳边说解脱的方法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四十二)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四十一)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四十)
- 玄奘大师版《心经》讲记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三十九)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三十八)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三十七)
- “空”与“色”相依相存,无有差异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三十六)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谁翻译的?心经译者玄奘大师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三十五)
- 《心经》的大智慧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三十四)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三十三)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三十二)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三十一)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三十)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二十九)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二十八)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二十七)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宫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阎浮众生业感品
- 第六卷 如来赞叹品
- 第二卷 分身集会品
- 第三卷 观众生业缘品
- 第八卷 阎罗王众赞叹品
- 第五卷 地狱名号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嘱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称佛名号品
- 第十二卷 见闻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
- 《地藏经》赞
- 第十一卷 地神护法品
- 《地藏经》开经偈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二
- 《华严经》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
- 楞严经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经》回向偈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四
- 卷七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严经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药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药王菩萨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 楞严经白话文卷十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记品 第八
- 圆觉经讲的是什么内容?圆觉经概说
- 《大宝积经》共有多少卷,是谁翻译的?
- 楞严经是怎么来的?楞严经的由来故事
- 佛经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师版《心经》讲记
- 念地藏经期间总做噩梦,这是为什么?
- 《华严经》是怎么来的,是谁从龙宫带出来的?
- 念经时,可以跟着文字去理解内容,感受景象吗?
- 《六祖坛经》的四种版本
- 维摩诘经主要讲了什么?
- 华严经是大乘经典吗,有哪些汉译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坛经》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经》偈颂:人生在世间,应实行善德的讲解
- 百佛名经注音版
- 增一阿含经是谁翻译的,多少卷,讲什么?
- 《华严经》偈语“汝等众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莲华经是谁说的?
- “空”与“色”相依相存,无有差异
- 《法华经》的四安乐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经·智者品》偈颂:智者不为得失心动
- 《维摩诘经》的汉译本与注疏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谁翻译的?心经译者玄奘大师
- 佛语法门经注音版
- 法华经是谁翻译的?妙法莲华经译者鸠摩罗什介绍
-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是通途菩提心还是净土菩提心?
- 《法句经》偈颂:此心难觉察,随欲望流转的解读
- 《心经》的大智慧
- 圆澄禅师翻跟斗作礼讲《金刚经》
- 《父母恩重难报经》提倡孝道的偈语
- 《六祖坛经》中的两处“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说菩萨行五十缘身经注音版
- 大方等如来藏经注音版
- 如何拥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烦恼自然无
- 《法句经·心品》偈颂:飘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讲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经典?
- 莲池赞的全文及拼音
- 华严经有几个版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
- 菩萨生地经注音版
- 从《坛经》片段,瞻仰学习六祖大师的嘉言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