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
《心经》可以指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经中字数最少的一部经典著作,因其字数最少、含义最深、传奇最多、影响最大,所以古往今来无数艺术家都倾注极大精力和虔诚之心,把《心经》创作成为异彩纷呈的艺术品。自由自在的菩萨用般若智慧言传身教众生,依靠自心的心灵智慧,从烦恼生死的这一边到..[详情]
《心经注解》第十卷
《心经注解》第十卷
涤华禅师
亦无老死尽。“27”
(一)亦无者、仍然不能也
(二)老死者、从少到老、直至於死也、人人“不可免也”。
(三)尽者、了也、无也。亦无老死尽者、不能、彻底断绝、老死之时也。亦无老死尽者、不可不生不灭也、“何者”、空五蕴、六欲“之人”、其功果、仍未至“无我相也”。能空五蕴、六欲者、三果之人也、是故、三果之人、其功德量、仍有不足之处也、何者、三果之人、倘不能“无诤”故不得、至兜率、焉能“无我”、而至彼岸耶。倘能无我相时、方名为、究竟涅槃、到究竟涅槃时、方能称为、无明尽、与老死尽、之谓也。欲得了生而脱死、到达涅槃、之故乡者、其道义、见之於下也。希诸学佛者、以无我相、无我执之心、往下而读之、其义即明也。所谓心经者、是无上之般若也、无上者、其心经、从始至终、其意义、是一步、紧是一步、是一层、深入一层也、直至般若、而到涅槃者、方为究竟也。其心经、是宝中之宝也、不可不深读、而细阅之。集句。亦无老死尽者、犹如法华经中、化城喻也、其化城喻、文繁、故不录也。
无苦集灭道。“28”
(一)无苦集者、无集聚苦、无集结苦、无苦相苦、无一切苦也。(二)灭道者、舍道也、灭道者、灭绝一切、小仁小义、之迹也。集句。无苦集灭道者、所谓、六祖言。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学佛者、倘生一行者、即生死不可了也。无苦集灭道者、非过量人、弗可知也、弗可明也、弗可见也、弗可觉也。无苦集灭道者、在无、无、无、中、证大觉也。何者、倘无苦集、其道有何用。倘无苦集、其道之名义、从何所生、从何所来耶。倘若、无苦集。其心、荡荡乎、其性湛湛然、何道之有。非过量人、何能见乎、倘若、功果不足、之人者、弗可共其语也。而非前言。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这两句、之所能比、之所能量也、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无智亦无得。“29”
(一)无智者、无智识之人也、无智者、无识别智也、无智者、无巧妙性也、无智者、无能力也、无智者、无一切、是、非、想、执、相、妄也、无智者、无四相也。
(二)亦无得者、无想得、一切财宝相、无想得、荣华富贵、寿命福禄、名爵相。甚至、无想、得果证道、涅槃相“亦无度生相”、更无想到、彼岸相。“当无相”。即、无智亦无得。集句。无智亦无得者、无智者、即糊涂也。所谓、郑板桥、所言“难得糊涂”之谓也。无智、亦无得者、一无所能、一无所有、亦无一技之能也、方名无智亦无得。所谓、大智如愚、真慧若水。无智亦无得者、凡有所得、皆名虚妄、虚而不真、妄而不实。倘明其义、得从何所而来。“甚至、得道作祖”“亦是假名”“倘有得相、即是尘相”“倘有尘相、即生死不可了也”“具道焉能成耶”。无智亦无得者、亦名为、大休大息、与无四相、一义也。即名、证无生忍、亦名、无生其心、复名、生清净心。即我佛如来也。
以无所得故。“30”
(一)以者、就是也、以者、为也、以者、依靠、依赖也。
(二)无所得者、空空如也、无所得者、无四相也、无所得者、肉身非我、故无所得。
(三)故者、所以也、故者、缘故也、故者、因也、果也。集句。以无所得故者、是解上句、无智亦无得中、之道义也。倘能明彻、无智亦无得、之真理。即明、以无所得故、之实体也、实体者、直至、菩提萨埵、之故乡也。上句、无智亦无得、词句、以无所得故、下句、菩提萨埵。三句为、一体三用也。三用者、犹如、本觉、身、口、意、之谓也。三用者、三昧成也、菩提证也、以无所得故者、无得其相、而非、无得其真心、本性、之灵也、其真心、本性、之灵者、常住於虚空、不生不灭也、以无所得故、在无所得中、无有不是、本觉、妙心、之灵、之体、之大用也。
菩提萨埵。“31”
菩提萨埵者、是无上菩提也、菩提萨埵者、是智慧到彼岸也、菩提萨埵者、是悟彻证道也。集句。菩提萨埵之人、从无智亦无得、之妙因、经过以无所得故、之桥梁而至菩提萨埵、之故乡、即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之道义、妙心之灵也。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32”
(一)依者、依靠也、依者、从也。
(二)般若波罗蜜多者、智慧到彼岸也、般若波罗蜜多者、菩提萨埵也、般若波罗蜜多者、本觉真心、本性慧命也。
(三)故者、因缘也、成就也。集句。依般若波罗蜜多故者、依靠本觉、无我、无相、智慧故、能在般若、无为大道上、迈步前进、直至无为、彼岸之终点、而常住、之地也。般若者、真心也、波罗蜜者、灵觉常住之所也。
心无挂碍。“33”
心无挂碍者、真心无相时、真心即无挂碍也、心无挂碍者、五蕴空、六欲无、真心清净、即无挂碍、心无挂碍者、四大非我、本觉非无、其真心、本性、灵觉妙识、即无挂碍也、心无挂碍者、无有诸相、诸妄、亦无是非、颠倒梦想也“真心有何挂碍耶”。集句。心无挂碍者、以般若智慧光明、照破一切、尘劳妄想故、照破一切、无明烦恼故、其心无妄、即无尘、在无妄无尘中、真心即无挂碍。真心若无挂碍、即得、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之实体也”。
无挂碍故。“34”
(一)无挂碍者、以般若光、照破无明烦恼故、即无挂碍故“无挂碍故、即得智慧之体”“其体、以智慧之光明、神力之妙用、照破“无明烦恼、而转为菩提萨埵”转迷惑、而为、大智慧、到觉地竟。
(二)故者、依此也、故者、因此也。集句。无挂碍故、其心即得清凉、而洒脱、其真心清凉故、本性即妙湛、而精明、其妙识无为、清净而纯洁。无挂碍故、是依无我相、之真心、而成就、无挂碍故、之实体。“无挂碍故、是以般若波罗蜜多、神力、而成就、其体备之妙用”体备妙用者、本觉妙心、之大用也、体备者、是无上、大智慧、光明、普照三世、横遍十方、无穷亦无尽也、体备者、其智慧、光明之体、无有不备、之处之宜也。
无有恐怖。“35”
无有恐怖者、心无四相也、无有恐怖者、常觉无我、即无有恐怖也、无有恐怖者、果证无为也、无有恐怖者、因无挂碍之体、而得无有恐怖、之用也、无有恐怖者、心明而性朗也、无有恐怖者、以智慧光、照破无明烦恼故、即无有恐怖也、无有恐怖者、肉身非我、本觉常明也“无有恐怖者、无妄想、是非相也”“无有恐怖者、无颠倒梦想、之谓也”“无有恐怖者、空五蕴、无六欲、之所成就也”、无有恐怖者、真心无相也。集句。无有恐怖者、因纯而果熟、道隆而体安。
远离颠倒梦想。“36”远离颠倒梦想者、其真心、无有恐怖、之因而得、远离颠倒梦想、之果也、远离颠倒梦想者、因无我相、而得也、远离颠倒梦想者、由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而成就也。集句。远离颠倒梦想者、倘无诸尘妄想时、在不离、颠倒梦想中、已离尽、离绝矣。倘无颠倒梦想者、如来觉地也。
- 上一篇:《心经注解》第九卷
- 下一篇:《心经注解》第十一卷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四十二)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四十一)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四十)
- 玄奘大师版《心经》讲记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三十九)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三十八)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三十七)
- “空”与“色”相依相存,无有差异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三十六)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谁翻译的?心经译者玄奘大师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三十五)
- 《心经》的大智慧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三十四)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三十三)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三十二)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三十一)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三十)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二十九)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二十八)
- 《心经》的大智慧(一百二十七)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宫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阎浮众生业感品
- 第六卷 如来赞叹品
- 第二卷 分身集会品
- 第三卷 观众生业缘品
- 第八卷 阎罗王众赞叹品
- 第五卷 地狱名号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嘱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称佛名号品
- 第十二卷 见闻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
- 《地藏经》赞
- 第十一卷 地神护法品
- 《地藏经》开经偈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二
- 《华严经》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
- 楞严经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经》回向偈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四
- 卷七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严经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药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药王菩萨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 楞严经白话文卷十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记品 第八
- 圆觉经讲的是什么内容?圆觉经概说
- 《大宝积经》共有多少卷,是谁翻译的?
- 楞严经是怎么来的?楞严经的由来故事
- 佛经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师版《心经》讲记
- 念地藏经期间总做噩梦,这是为什么?
- 《华严经》是怎么来的,是谁从龙宫带出来的?
- 念经时,可以跟着文字去理解内容,感受景象吗?
- 《六祖坛经》的四种版本
- 维摩诘经主要讲了什么?
- 华严经是大乘经典吗,有哪些汉译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坛经》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经》偈颂:人生在世间,应实行善德的讲解
- 百佛名经注音版
- 增一阿含经是谁翻译的,多少卷,讲什么?
- 《华严经》偈语“汝等众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莲华经是谁说的?
- “空”与“色”相依相存,无有差异
- 《法华经》的四安乐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经·智者品》偈颂:智者不为得失心动
- 《维摩诘经》的汉译本与注疏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谁翻译的?心经译者玄奘大师
- 佛语法门经注音版
- 法华经是谁翻译的?妙法莲华经译者鸠摩罗什介绍
-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是通途菩提心还是净土菩提心?
- 《法句经》偈颂:此心难觉察,随欲望流转的解读
- 《心经》的大智慧
- 圆澄禅师翻跟斗作礼讲《金刚经》
- 《父母恩重难报经》提倡孝道的偈语
- 《六祖坛经》中的两处“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说菩萨行五十缘身经注音版
- 大方等如来藏经注音版
- 如何拥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烦恼自然无
- 《法句经·心品》偈颂:飘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讲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经典?
- 莲池赞的全文及拼音
- 华严经有几个版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
- 菩萨生地经注音版
- 从《坛经》片段,瞻仰学习六祖大师的嘉言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