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梵名( Ullambana-su^tra)。全一卷。西晋竺法护译。又称盂兰经。属方等部经典。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内容记述佛陀之大弟子目连,因不忍其母堕饿鬼道受倒悬之苦,乃问法于佛,佛示之于七月十五日众僧自恣日,用百味饭食五果等供养十方佛僧,即可令其母脱离苦难。...[详情]

《佛说盂兰盆经》浅说

  从昨天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在七月十五佛欢喜日,供养清净的自恣僧,能令现世父母,乃至过去父母获大利益。今天接着来看,佛告诉大众僧接受供养的仪式。

  【经文】时佛敕十方众僧,皆先为施主家咒愿,愿七世父母,行禅定意,然后受食。初受食时,先安在佛前,塔寺中佛前,众僧咒愿竟,便自受食。

  这段经文的大意是说,佛教令大众僧,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接受饮食供养的时候,应先了解施主的心意为其咒愿,令其父母离苦得乐,而后端秉一心来受食。受食以前,先把钵和罗饭,供在塔寺中的佛前。供佛后,大众僧可以正式受食。

  施主来设供,本意是为了利益自己多生的父母,因此出家人在为施主家咒愿以及受食的时候都应当端秉一心,这样才能自利利他。

  食存五观,指出家人在用斋的时候,要作五种观想。简单来说就是:

  一、要想到这一钵饭菜来之不易,施主省吃俭用为求福来供养,所以应该珍惜。

  二、思惟自己的德行是全是缺,是否具备受供的资格。

  三、提醒自己,对饮食不要起好、坏等分别想,远离贪嗔痴等过失。

  四、正念思惟吃饭是为了去除饥渴二病,把饮食作药想,把吃饭作疗病想。

  五、清楚地了知,受用饮食是为了成就道业,所以吃饭时心也不能离于道。

  【经文】时目连比丘,及大菩萨众,皆大欢喜。目连悲啼泣声,释然除灭。时目连母,即于是日,得脱一劫,饿鬼之苦。

  当时,目连尊者以及在会的大菩萨众,听闻佛陀授以设盂兰盆供的方法后,皆大欢喜。目连尊者的啼泣之声,顿时停止了。于是他遵循佛陀的教导设供修福,来报答父母的深恩。就在这一天,目连尊者的母亲,借助大众僧的威神之力,脱离了一劫的饿鬼之苦。

  经文中所说的“是日”,说明脱苦非常迅速。就在设供的当下,目连尊者的母亲即离苦得乐。“劫”,指不能以年月日计算的极长的时间。

  我们现在处于减劫人寿百岁之时,尚能听闻到佛法,应当依佛所教修行,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尤其我们学习了《盂兰盆经》,不要错过利益过去、现在父母的机会。

  可谓:

学习目连发孝心,

身心并济奉双亲。

七月十五欢喜日,

冥阳双利设兰盆。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