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南怀瑾:《瑜伽师地论》讲座

南师《瑜伽师地论》第十六讲

  “彼依此见。勇猛精勤。由是因缘。入初静虑或所余定。如是入已。能自忆念过去多劫。遂生是见。我及世间皆是常等。从定起已。即于此见。坚执不舍。复于后时。审思审虑。审谛观察。谓由此故当得清净解脱出离。云何慢上静虑者。谓如有一闻如是名诸长老等入初静虑乃至有顶。闻是事已。遂生憍慢。彼既能入静虑等定。我复何缘。而不当入。依止此慢。勇猛精勤。由是因缘。入初静虑及所余定。如是入已。后生憍慢。或入定已。作是思惟。唯我能得如是静虑。余不能得。彼依此慢。复于后时。于诸静虑。审思审虑。审谛观察。云何疑上静虑者。谓如有一为性暗钝。本尝乐习奢摩他行。由此因缘。入诸静虑或所余定。如是入已。复于上定勤修方便。为得未得。于四圣谛。勤修现观。性暗钝故不能速证圣谛现观。由此因缘。于余所证。便生疑惑。依此疑惑。复于胜进。审思审虑。审谛观察。

  复次。云何爱味相应静虑等定。谓有钝根。或贪行故。或烦恼多故。彼唯得闻初静虑等所有功德。广说如前。爱上静虑于上出离。不了知故。便生爱味。恋著坚住。其所爱味。当言已出。其能爱味。当言证入。云何清净静虑等定。谓有中根或利根性等。烦恼行或薄尘行。彼从他闻初静虑等爱味过患及上出离。勇猛精进。入初静虑或所余定。如是入已。便能思惟诸定过患。于上出离。亦能了知。不生爱味。云何无漏静虑等定。谓如有一是随信行。或随法行。”(十二卷)

  这一节是讲到,由外道知见,认为修定会得此身常在,因此而入定,也可以,不是不可以。这是指限于入定的范围来讲,不讲慧,不讲见到,只讲工夫。

  也可以由此方便而进入禅定境界,乃至到有顶天。不过,虽然身为天人,还是凡夫天人,没有证得菩提,没有悟道。工夫到了,不一定是悟道;悟了道的人,有些,工夫还没有到这个程度,也很多。所以,能够工夫到,见地到,这才是圆满成就的一种。那么,这个工夫里又有很多,这是讲禅定。禅定到了,并不一定是法报化三身的成就,也有差别。所以,修持佛法不是那么简单的。

  你得定,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充其量,不过是把一个东西打了一层蜡,挂在那里几千万年不坏而已。大阿罗汉入定八万四千大劫,看了也很平常,平常的很。因为他是在定中的人,到了八万四千大劫出定的时候,他觉得自己睡觉一样:诶,我刚睡了一下下啊,过了几千万亿年啊?“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就是这个境界,所以也没有什么了不起,还不如不入定,入定醒来之后,找找你们都不在了,要想骂人都没有对象了,那个味道,你说怎么办?哈,不是滋味,真是不是滋味。

  但是,在这个里头,由外道而转入声闻道,能“得清净解脱出离”,也可以,一转也可以得到清净解脱出离。你要晓得,得到清净,得到解脱,得到出离,跳出欲界,到达了色界有顶天——跳出欲界,并没有跳出三界啊。所以,清净,或者几个月永远在清净的境界里一念不生,管你全体现、半体现,都没有关系,反正你清净,没有妄念了,也解脱了,也出离欲界了,不过是声闻道而已啊,这只是声闻境界而已啊。在禅宗讲:是担板汉的小担板汉,那真是啊,刚刚入门,开门的,那还谈不上……以菩提道来讲。

  “彼依此见,勇猛精勤,由是因缘,入初静虑,或所余定。如是入已,能自忆念过去多劫,遂生是见,我及世间皆是常等,从定起已,即于此见坚执不舍。”有这样的“见”解,有这样的“勇猛”精神,“由”于这种“因缘”,证到“初”禅或者一切“定”境。那么,他观念上认为,世间一切皆是“常”,地球就是生住异灭,地球转三个、五个、十个冰河时期没有关系,地球还是地球,不过是换一个地球境界而已,永远是常,永远存在的。那么,“从定”出定了,“即于此见”,见解上转不过来,所以,贪嗔痴慢疑及后面有的五个见,见思惑解脱不了,“坚执不舍”。

  “复于后时,审思审虑,审谛观察,谓由此故,当得清净解脱出离。”并且在出定以后,即平常的时候,“审思审虑,审谛观察”,加一个“审”字,就是非常地仔细,仔细地思考,仔细地讲究,仔细地观察,慢慢地参,参通了的话,“由此故,当得清净解脱出离”,还是声闻道,得阿罗汉果。所以,阿罗汉离欲之尊,离欲尊并不一定离色,所以,叫你们将三界天人要研究清楚。你们一般搞佛学的,什么大乘啊、菠菜啊、唯识啊,唯识炒菠菜、炒真如啊,炒来炒去的,基本上的三世因果、六道轮回,连他自己都没有相信,他也不晓得如何求证,有什么用?我认为这套思想的存在是没有用,我们研究佛法,是为了求证,下面有,弥勒佛再三地提出来:以身证,用我们这个身心、生命求证。这是讲第二点。

  “云何慢上静虑者?谓如有一闻如是名,诸长老等,入初静虑,乃至有顶,闻是事已,遂生憍慢,彼既能入静虑等定,我复何缘而不当入?依止此慢,勇猛精勤,由是因缘,入初静虑,及所余定。如是入已,后生憍慢,或入定已,作是思惟,唯我能得如是静虑,余不能得。彼依此慢,复于后时,于诸静虑,审思审虑,审谛观察。”就是我讲过的骄慢心,看了前辈长老,乃至看了《米拉日巴传》:“他能成佛,我做不到啊?”非要把它干到,拼了两条腿也要把它坐到,那个样子,以一种傲慢心,好胜心,求道。世界上很多这种人,做工夫的以及做学问的,我慢的心更大,就是增上慢。但是,这种人基本上是以傲慢心修道,所以,入定、得定、出定以后,始终不离傲慢。然后,看一切人看不起,“我能够得道,你们不行,怎么能够得道?”起一种傲慢心。这就是所谓达摩祖师始终告诉人:“**不可轻视后学”,不要轻视任何一个人,一切众生皆得成佛。

  所以,我们年轻的时候就讲:道家与佛家的差别在哪里?道家、密宗的人,工夫越高的傲慢越大,目空一切:因为真的啊,我做工夫才有的,你们这些家伙没有做工夫想得道啊?是看不起。工夫是累积起来的,一天一天,赚钱一样,一块一块慢慢累积起来的。佛法呢,正是要讲空的,你也空,我也空,你活了十万八千亿万年,最后还是一场空,大家都是空,空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呢?都是狗屁事,都没有心,两个的基本就不同。所以,佛家因空入手,看一切众生同等,平等之慈容易发起来。你觉得我有学问,我有工夫,我有道,然后你们没有,当然傲慢起来了。傲慢可以学做工夫,永远脱不了傲慢障碍。所以,声闻众的许多罗汉有傲慢障很难自我反省检讨,就是这个道理。

  “云何疑上静虑者?谓如有一为性暗钝,本尝乐习奢摩他行,由此因缘,入诸静虑或所余定。如是入已,复于上定勤修方便,为得未得,于四圣谛,勤修现观,性暗钝故,不能速证圣谛现观,由此因缘,于余所证便生疑惑,依此疑惑,复于胜进,审思审虑,审谛观察。”就是说怀疑,禅宗宋元以后,明元以后宋明以后的参话头,就是靠怀疑心来,不起疑情就不悟,“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就是走这个路子,利用贪嗔痴慢疑这个“疑”的心理,集中天下之大疑为一疑,然后可以开悟。

  那么,现在讲做工夫“疑上静虑”,就是说,有一个人根器钝得不得了,像一把破柴刀一样,砍木头都砍不断的,破柴刀还生锈,很多缺口,自己还认为了不起,“我是个柴刀啊,当时关老爷拿过的,你们算什么?”这种人就是暗,自己没有聪明,无明,根器又钝。本来也学过打坐,修过定,“本尝乐习奢摩他”,很喜欢修道,“由此因缘”,对于这个“定”境界有这一点影子,没有真得到“上定”的境界没有真得到静虑(禅定)的境界。努力不努力呢?也很努力;做工夫不做工夫呢?也很做工夫——哎,这个境界讲起来,好像同我们差不多啊,哈。“为得未得”,你说不精进吧,蛮精进的,你说自己没有一点嘛,好像也晃过一下,蛮有一点道理的,看看你们楼下来的,外面来的,都是凡夫,我还是差不多挨到圣人边上了,就是这样,又暗、又钝、又傲慢,又加上疑。至于说,佛法里讲的“四圣谛”法门,苦集灭道都会讲,但是,你证到“现观”境界没有?没有。

  苦集灭道,世间的一切苦我们都会讲,苦到什么程度?你本身都没有苦的经历,没有生过病,你不晓得病是怎么的苦。你现在没有感冒过,没有头痛又流鼻水,上面呕下面吐,你说那个苦啊?你说:“真的啊,好苦啊!我熬点稀饭给你吃吧。”你还是不晓得那苦到什么味道,就是这样。苦集灭道四个字,理论上容易讲,现观现证很难。

  再说,苦集灭道,我们现在还只是讲文字,真正的“四圣谛”,你们讲讲看,苦集灭道是怎么讲的?念动就是苦集是心之苦集,要灭一切烦恼,一切身心之苦,只有得道才能灭,所以道是灭一切苦之因。集就是大家众生心理上爱抓,念头停不了,集中的,这个集就是一切苦之因,苦是集之果。所以,四圣谛法门要在一念之间修“现观”求证的,不是光讲佛学理论的。

  因为你性质暗钝,钝根,所以不能证得“圣谛”的四“现观”。怎么叫圣谛?罗汉果,大阿罗汉……我打七的时候给你们讲故事,一个笨法师叫几声“苦啊!”下面就悟道了。苦怎么能够使人悟道呢?叫叫苦,别人悟道了,下面的人已经进入“圣谛”境界,阿罗汉境界。断了心念,一切起心动念不动处,达到寂然不动,就是“四圣谛”的“现观”证到了。

  那么,由于这个因缘,因为 “于四圣谛”证不到,“于余所证,便生疑惑”,说:“格老子的,佛法修道真有这件事吗?还是骗人呢?不相信,老子非要把它搞清楚!”因疑而进入研究,这叫做“疑”得“静虑”,也是这个道理。

  所以,禅宗后世参话头就是走这个路线,在教理上你们要晓得,参话头没有什么了不起问题是怎么参,要有“审思审虑,审谛观察”的内涵,这样才是参的总称。像我学禅,上去我就不参——“狗子有无佛性”,我也参了两个钟头,“无……无……”自己也在叫,“狗子有无……无……”去你的,无嘛,那还参个什么?对不对?“离心意识参”,离心意识我去睡觉去了。那么怎么参呢?怎么参你去研究研究看,要“审谛观察”,“审思审虑”,就是这个疑。那么,弥勒菩萨再解释:

  “复次云何爱味相应静虑等定?谓有钝根,或贪行故,或烦恼多故,彼唯得闻初静虑等所有功德,广说如前爱上静虑,于上出离不了知故,便生爱味恋著坚住,其所爱味,当言已出,其能爱味,当言证入。”“爱味”就是爱禅定的那个味道,爱禅定所得的功德,故修道,这叫“爱味”,也可以得定,这些都属于钝根人。

  你说打坐修道有什么好处啊?好处大了,你真得到初禅定,你死后,就是这个肉身解脱;或者你工夫高一点,不等到寿命完,你就可以走了,走后往生欲界天。欲界天,不管男人女人,修了道证到欲界天天人,一个人有五百个太太,吃的穿的不讲了,而且都是天女美女啊。而且,当你跟某一个太太在一起的时候,那四百九十九个太太都看不见啊,所以也不会吃醋,你不必化身四百九十九个……然后,各种各样之漂亮啊,哎呀,一身都有光啊,功德无量啊。

  所以,佛带难陀看到这个境界,看到有五百天女在那里玩,一个男人都没有,难陀就问:“你这个地方怎么没有呢?”

  她说:“有啊,我们老板没有来啊。”

  “你们老板是谁啊?”

  “叫难陀,释迦牟尼佛的……现在正在打坐修道啊,将来往生,就到这里来啊,现在工夫……我们在等他。”所以,难陀下了天啊,就拼命到十一楼打坐,这个境界(众笑)。

  佛问他:“你看那些天女比你的太太如何?”因为难陀的太太是印度第一美人了。

  难陀说:“哥哥啊,我太太实在不能更天女两个比了,那是真漂亮。”哦,打坐很用功啊,禅定也快要得了。

  有一天佛说:“哎,你想不想下地狱看看?”

  他说:“可以啊。”

  佛说:“你抓住我的衣服。”就把他带到地狱里,看了以后,哎呦,那个惨啊!看到有一个地方,受刑的地方,一个大油锅烧起,那个鬼啊,都在等着,犯人没有来。他就吓死了,偷偷打听那个“刑警队”的:你这个地方究竟是哪一个犯人,犯了那么重的罪,要像炸油条一样,下油锅去炸?

  他说:“有一个人叫难陀,现在是世尊释迦牟尼佛的兄弟,他被佛骗去出家,出家没有真发心,哥哥叫他出家,没有办法。出了家后,不好好修道,也没有受戒。然后佛带他上天看,看了美女他动心了,想为这个目想修道。那么,会修成功,到那个福报享完了,就下这个油锅,我们在等着,所以,油烧得烫烫地在这里等。”难陀吓死了!回转来,抓住释迦牟尼佛:“哥哥,你把我带回去吧。”这一下真修道了,不干了。

  所以,由修道禅定的圣功德,转天人身,也可以转罗刹身。所谓罗刹,是天里头的魔,所谓魔并不是坏事,脾气坏、脾气暴躁的就是魔,魔也是天人啊。但是,罗刹里的男罗刹都很丑陋的,女的罗刹是漂亮到极点,所以,罗刹是这个情形,都有禅定的工夫啊。所以你们修禅定啊,在十一楼打坐是打坐,十一楼的路道很多,你看,地上都帖了很多的路道,不要走错了这个禅定。不是笑话啊,给你们讲轻松点,就当笑话听。把佛法要研究清楚,所谓修定、打坐、做工夫那么容易啊?气脉通了?看你通到哪一条路上去,你通到罗刹就是罗刹路,你通到哪一条路就是哪一条路。

  所以啊,他说,这种定是钝根人。你看弥勒佛他经典上怎么讲:“爱味相应静虑等定”,“相应”就是瑜珈,不是讲现在教的瑜珈了,相应就是身心两个相应,进入定境界。“爱味”就是贪恋因为他是钝根,“贪行故”,贪心,贪欲很多。广义的贪欲,为了修道贪长寿,为了成仙成佛,这是广义的贪;狭义的贪,乃至修密宗、道家、走南派的、双修的,男女饮食之欲又不放弃,又可以成道,多好啊,对不对?所以啊,世界上密宗就流行了,其实啊,他一入定就是贪欲入定入贪欲乐定,贪欲入定一入,不晓得这个里头是不能解脱掉!就走人这个定境,还是属于钝根级的。

  钝根的这种定境界,修成功的果报是升天,天道中;高一点的在欲界的上层。但是,若干千万年后,花冠萎谢,天人头上有花冠的,自然的,花冠萎谢,天人就死亡,照样下来在轮回中。所以,升天道是什么功德,什么见地,什么工夫往生的,你们要研究清楚啊,你们这些都没有研究……中国的佛学动辄就大乘乃至大彻大悟,大个什么乘啊,那还是中央菜场的那个磅秤呢,那才是大秤。什么大乘小乘的,空话!基本的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三界天人要搞清楚啊。

  所以说,“或烦恼多故”,你说修定要清净,烦恼多的能修定吗?诶,有些人修定,你看道家人修定,画符念咒:“哄啊……”念一大堆,然后,茶杯可以转动;桌子,坐在这里一定下去,催眠术,人一定,念头一想:“那个桌子过来。”那桌子不用人抬就可以过来,这是定工夫啊。玩魔术的、玩瑜珈的,都做得到啊,玩西藏苯教,即乌教的,都做得到,这些都属于以“烦恼”心而修定。但是,你们听了后就知道,我们这个心力有这样大,菩萨有神通,凡夫也有神通啊。你说凡夫没有神通?你看高楼造的那么漂亮,人还到了月球上去——凡夫的神通,但是“烦恼多故”。

  所以“得闻”,听说,因修定,因这个境界,能够使人升华,“上”升天道而“出离”,“便生爱味,恋著坚住”,“其所爱味”,就是贪恋,“当言已出”,“其能爱味,当言证入”这种定,教理的名称叫做“爱味”定,由“爱味”相应进入。诸定,还不只一个境界,很多,严格分析……所以佛经,你看到三藏十二部,你看每一句话,再写都是重新一部书。这个“爱味”的这个诸定,你把世界上的各种定法都收罗,你若学得多,知道的多,都把它们写出来,一本大书,现在很卖钱,现在人喜欢学这一套。

  “云何清净静虑等定?谓有中根,或利根性,等烦恼行,或薄尘行,彼从他闻初静虑等爱味过患,及上出离,勇猛精进,入初静虑,或所余定,如是入已,便能思惟诸定过患,于上出离,亦能了知,不生爱味。”中等根器的人,一念清净入定,不走贪欲之路,因为他本身的烦恼就很“薄”,天生的烦恼清净,当然是过去有修过的。那么,一听到修定,清净,出家,离家到山林里清净打坐入定,这是中等根器,是中等的什么根器?中等的利根器,不是上等利根。所以六祖说:禅宗是接引上上根器的。所以,我们同学们不要自己标榜:哎呀,跟着大乘学舍 南老师那里学禅宗……你不要给我脸上搽粉,好不好?我都没有禅,你还有禅?!有“馋”啊,你们十二楼吃素菜的“馋”,楼下吃荤菜的“馋”。禅,谈何容易啊!真拿禅定来讲,一味清净;在密宗来讲,达到清净一味已经了不起了,不过是中等根器。

  “云何无漏静虑等定?”“无漏静虑”,大阿罗汉声闻得果了。

  “谓如有一是随信行,或随法行,薄尘行类,彼或先时,于四圣谛已入现观;或复正修现观方便,彼先所由诸行状相,入初静虑,或所余定,今于此行此状此相,不复思惟,然于诸色乃至识法,思惟如病如痈等行,于有为法,心生厌恶,怖畏制伏,于甘露界,系念思惟,如是方能入无漏定。”大阿罗汉的境界,一切无漏,声闻果,中乘道的极果是中乘道声闻之极果,得大阿罗汉。那么,怎么得呢?“一是随信行”,正信。达摩祖师所谓讲的:一个信入,一个行入。正信是一念来的,正信佛法,就是《金刚经》开始的偈子,“断疑生信,绝相超宗,顿亡人法解真空。”《华严经》的“信为道源”,一信就过来了。信自心就是道,就是佛,这就是“信”字。你看《华严经》的信心,《大乘起信论》的信心,这一切关于信心方面的经典,种种多得很。

  但是,据我几十年的经验看下来,包括真正学佛的人,好像没有一个真正信的,我还没有看见过半个。多半是功利思想来追求佛法,包括你们诸位啊,当然,把我也搭进去了,跟着你们一路了。所以,真正能够信确有此事,正信——没有看到过,有如此严重!你以为信佛啊?没有。不但对佛法的理与修行一切没有通达,信不过,自心也信不过,自力也信不过,非常严重,所以“随信行”,你研究《华严经》,研究《瑜伽师地论》上面都有,将来讲到菩萨道的时候,信心提得很多。

  “或随法行”,三十七菩提道品,你们随时背得出来吗?先不讲内容,四念处、四正勤,还有什么?(有答:……)什么是四念处?(有答:……)观心怎么无常?心怎么无常?

  “薄尘行类。彼或先时于四圣谛。已入现观。或复正修现观方便。彼先所由诸行状相。入初静虑或所余定。今于此行此状此相。不复思惟。然于诸色乃至识法。思惟如病如痈等行。于有为法。心生厌恶。怖畏制伏。于甘露界。系念思惟。如是方能入无漏定。复次。云何顺退分定。谓有钝根下劣。欲解勤精进故。入初静虑或所余定。于喜于乐。于胜功德。不堪忍故。从静虑退。如如暂入诸定差别。如是如是还复退失。乃至。未善调练诸根。云何顺住分定。谓有中根或利根性。彼唯得闻诸定功德。广说如前。爱味相应。于所得定。唯生爱味。不能上进。亦不退下。云何顺胜分定。谓有亦闻出离方便。于所得定。不生喜足。是故于彼不生爱味。更求胜位。由此因缘。便得胜进。云何顺决择分定。谓于一切萨迦耶中。深见过患。由此因缘。能入无漏。又诸无漏名决择分。极究竟故。犹如世间珠瓶等物。已善简者名为决择。自此已后。无可择故。此亦如是。过此更无可简择故。名决择分。

  复次。云何无间入诸等至。谓如有一得初静虑乃至有顶。然未圆满清净鲜白。先顺次入乃至有顶。后逆次入至初静虑。”(十二卷)

  四念处一个法门进入,统统进来,后来的三十七菩提道品……四念处,你把它归纳一下,就是身心两样,对不对?因为四念处,才生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等等,都是身心两样。身心两样正思维,立刻可以证果,一念之间;所以佛在世的时候,听佛讲法,当下证果,证无漏果得阿罗汉是真的,那是“随法行”,那才叫做声闻。所谓声闻就是听佛讲了以后,当下就证道,因听音声而得道,所谓声闻众,不是自力来的,这就是他力的加被,佛力的加被,世尊正法在世。所以,能够“随法行”,你们佛学也讲得很好,经典也讲得来,你这个“行”做不做得到?证到?没有,所以是非随法行。所以学佛最好能随佛法而修行。

  “薄尘行类”,对世间的留恋一点都没有。你说:“我对世间看得很破了,早不留恋了。”哎,少吹牛了,你好像是开牛肉店的,哪个人做到“薄尘行”?世俗尘劳的“行”马上丢掉,一刀两断,这一“类”的人。

  “彼或先时于四圣谛,已入现观”,或者,过去“于四圣谛”的法门已经证入“现观”之道。每一个人生,不管年轻还是年大,苦集灭道,人生经历了许多烦恼,许多痛苦,乃至现在跟同学两怄气的烦恼都有嘛。若于任何一个现境上证到现慧境界,就已经证道了,这就是“现观”,现量庄严,现观庄严的境界进入,那么,马上进入“四圣谛”。所以,弥勒菩萨的另一部著作《现观庄严论》,我在佛光别院好多年前给你们讲过的,对不对?提到过要点,统统注重在这个煖、顶、忍、世第一的四加行,所以,不做工夫不行,《现观庄严论》,非做工夫不行。

  “或复正修现观方便”,或者是正修现观的方便法门。总而言之,这五位法门,一来就入手,自然就空了,不求真,不断妄,“了知二法空无相”,一门深入就直接到达。

  “(彼先所由诸行状相,入初静虑或所余定,今于此行此状此相,不复思惟,然于诸色乃至识法,思惟如病如痈等行,)于有为法,心生厌恶,”对于一切“有为法,心生厌恶”,一切有为法不修了,只修无为。

  “怖畏制伏”,起心动念处,自己起一个心念,不管它是善念、恶念,有一点心念一开动,自己就害怕死了,自己认为修行不得力。

  “于甘露界,系念思惟”,“于”清净法门,“系念思惟”。应该有念没有念呢?念念是正思维、正道,八正道之念。

  “如是方能入无漏定。”“如是”才“能”够证“入无漏定”,得阿罗汉道。注意,“四圣谛”法门就是这个道理。

  “复次云何顺退分定?”就是说,修定做工夫是有退进的,有些进步又退步,退步又进步,爬楼梯一样的。这是弥勒菩萨的慈悲,再三地给我们讲清楚。

  “谓有钝根下劣欲解勤精进故,入初静虑,或所余定,于喜于乐,于胜功德,不堪忍故,从静虑退。如如暂入诸定差别,如是如是还复退失,乃至未善调练诸根。”怎么样会退道呢?修道的工夫很好,会退的呦,因为是定,不是慧。慧,一悟千悟,一悟永悟;定,做工夫才来,没有工夫就不来。

  怎么叫做“顺退分定”呢?就是说,下等的钝根,笨根器,“欲解勤精进故”,因为开始勇猛精进,打坐,想得个道,进入一个定的境界进入了一些近似定的境界。但是,“于喜于乐,于胜功德,不堪忍故”,这怎么讲?但是对于正定得乐功德并没有达到。你不要认为容易,证入那个工夫会发生无比的喜欢,你们不是有许多经历过嘛,坐在那里:“哈哈!”神经病发了,高兴得不得了。现在的人更容易:“哎呀,我大概神经了,老师,我笑个不停啊。”有些个哭:“哎呀,我哭不了啊,哎呀,我神经了!”那你只好去打镇静剂,去神经病院了。倒是古代好一点,没有那么多的医学常识,他也搞不清楚,现在更难。其实呢,你进入那个定境界,忽然心中发起无比喜欢,是气脉的关系,我现在给你们说明,没有关系,过一阵子就好了,或者认识了就没有事。“于乐”,身上发起大乐、快感,无比的快感。一快感就一沉溺、一贪,不行了,乐死了。

  换句话说,这些人穷的富不得,一辈子只能做个穷光蛋,你给他赚一点钱啊,他就抖起来了,就抖光了。或者“于胜功德”,忽然看到佛啊、菩萨啊,然后就拽起来了,他自己昏了头了,“不堪忍故”,他受不了。穷小子就是一辈子该穷的,你不能送他钱,你送了他钱,他发疯了,就是这样,穷惯了。我看到很多同学,我就经常骂,“穷的富不得”,他就抖起来,好像自己开悟了,证得菩提了,就不得了了,好几个同学都是这个样子。他“于喜于乐,于胜功德,不堪忍”,因此,定境界不但到此画了一个界限,而且慢慢退缩,定不下了,进步不了,后面的上进定没有,这就叫“顺退分定”。你注意这个字啊,这种退步是自然有这个境界的,只要你一得定,这个魔障就会来,自然的,“顺退分”。

  “云何顺住分定?”相反的,住。

  “谓有中根,或利根性,彼唯得闻诸定功德,广说如前爱味相应,于所得定,唯生爱味”,中根或利根的人贪,住在这个定境,快乐的境界里。

  “不能上进”,得少为足,因此,永远上不去了。

  “亦不退下”,等于电梯停电了,插在中间,也不上进,也不停下,这个叫做住定境界,顺分。

  “云何顺胜分定?谓有亦闻出离方便,于所得定,不生喜足,是故于彼不生爱味,更求胜位,由此因缘,便得胜进。”有的人听到修法的出离方便,得定也不执着,不会贪恋不断地努力上进,初禅得了,再修二禅、三禅,一路上进。

  “云何顺决择分定?谓于一切萨迦耶中,深见过患,由此因缘,能入无漏。又诸无漏,名决择分极究竟故,犹如世间珠瓶等物,已善简者,名为决择。自此已后,无可择故,此亦如是,过此更无可简择故,名决择分。”真正修道出离得声闻果,证果的人叫做“决择分”。怎么说?是智慧的决定,选择。“萨迦耶”,一切的我见、我相、众生相离开了,看众生轮回苦恼,实在没有道理,即使升天,即使做帝王,即使成仙,又有什么意思?一切彻底的无我境界,觉得一切众生都在我中,于我相,我见,轮回之道看通了,“深见过患”,都是毛病,只有出离证得菩提,证道。“由此因缘,能入无漏”果,这个无漏果是智慧的“抉择”来的。

  抉择就是选东西,等于你进百货公司挑东西一样,比方一大堆东西摆在那里……等于你去买“珠瓶等物”,你自己凭你的智慧:这是真的金刚钻,这是真的一块玉,多少钱?我买了!买了就决定买了,那么,其它的泥巴玻璃看都不看,这个就叫抉择,决定性的选择,智慧的认定,换句话说,拿现在的名词,就是智慧的认定。就是这个路,正道,证得无漏果,大阿罗汉为究竟;一切外道,一切魔道,一切方便在所不顾。就是我告诉你们的,引用夹山禅师答复洛浦的话,“龙衔海珠,游鱼不顾”,一切世间的环境不能左右,就是修道,证道,抉择分,智慧的抉择。所以说修行证道,是智慧的抉择。

  “复次云何无间入诸等至?谓如有一得初静虑,乃至有顶,然未圆满清净鲜白,先顺次入,乃至有顶,后逆还次入,至初静虑。”怎么样叫做“无间”,中间没有等级的,也没有阻碍,没有间隔的,可以入到“等至”定的境界?就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八定里头,像在游泳池里一样,随便地游玩。我现在刚刚盘上腿入初禅定,等一下我到二禅、三禅就出定;或者我一上坐就进得四禅定,在空定的境界,但是等一下,我反而转到初定,自由自在,“入诸等至”。这就是说,一个初初得到定境的人,“乃至”工夫达到色界“有顶”天的境界,但是晓得,自己的善行功德,心理的行为,内心清楚,还没有“圆满”,没有“清净”,没有“清净鲜白”,还有污点。有时候,一念不生清净,清净里头还有不清净,贪嗔痴慢的轻微的污点自己检查不出来。

  我不是给你们讲过,一个人是非善恶太分明,世间法讲起来是对的,佛法来讲那是嗔念;一些人慈悲度众生,愿力宏大,佛法讲起来对,菩提正道来讲是痴念。这些,你不到圆满洁白的时候,分析不出来。白纸上的这一点灰尘,这一点污点……所以,一芥遮天,一个芥子那么大,摆在眼睛前面,整个的天就看不见了。所以贪嗔痴慢疑,说:“我没有,我很少。”那你是开牛肉店的。我都有,你还没有?呵,对不对?谈何容易啊,所以不要自满啊。乃至修到“有顶”天的境界,“未圆满清净鲜白”,还有微瑕就不对。“先顺次入乃至有顶”,那么,对于四禅八定的境界,还要各级各级地随便历练,历练透了以后,才能于一切定,一切三昧,自由出入。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