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五(1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五(12)
癸七、论多所作法(分二科) 子一、标列相
论多所作法者:谓有三种于所立论,多所作法。一、善自他宗,二、勇猛无畏,三、辩才无竭。
「因明处」这一科,一共是分七大科,现在是第七科「论多所作法」。这一科分两科,第一科是「标列相」。
「论多所作法者」,这个「因明论」,它有很多的作用。是什么呢?「谓有三种于所立论,多所作法」,这个「多所作」,这就是有三种的不同。这三种对于所立的这个论,这个论的宗旨,它会有很多的作用。那三种呢?「一、善自他宗,二、勇猛无畏,三、辩才无竭」,就是这三种,你具足了这三种的功德,你会有很多的作用。
《披寻记》五六七页:
论多所作法至辩才无竭者:论庄严中说有五种,今于此中唯取其三,名多所作。谓善自他宗,言具圆满,及与无畏。所余二种,于所立论,非多所作,是故不说。辩才无竭,即彼言具圆满所摄应知。
「论多所作法至辩才无竭者」,这个论庄严中,前边那个论庄严里边,一共是有五相,「说有五种,今于此中唯取其三」,从五个里面,只取其中的三相,「名多所作」。这三种就是「善自他宗,言具圆满,及与无畏」,这三种。其他的,一共是五种,敦肃和应供这两种不取,这底下解释。「所余二种,于所立论,非多所作」,那两种对比起来,不是能作很多的事,「是故不说」。这三种里边,「辩才无竭」这一个,「即彼言具圆满所摄应知」,就是论庄严里边那个言具圆满,就叫做辩才无竭。这三种。
子二、问答辨(分二科) 丑一、问
问:如是三法于所立论,何故名为多有所作?
前面是标列的三个标列相,这三种相。这以下「问答辨」,也就是加以解释的意思,分两科,先「问」。「如是三法于所立论,何故名为多有所作?」什么理由说它有很多的作用呢?底下回答。
丑二、答
答:能善了知自他宗故,于一切法能起谈论;勇猛无畏故,处一切众能起谈论;辩才无竭故,随所问难皆善酬答。是故此三,于所立论多有所作。
「能善了知自他宗故,于一切法能起谈论」,如果你能够善巧的了知,自家的宗旨,和对方宗旨的话,你就会于一切法,你都会发起善巧的言论,发挥它的意义,所以多有所作。「勇猛无畏故,处一切众能起谈论」,所以这也是能够多有所作。「辩才无竭故」,他的智慧辩才没有穷尽,所以能够「随所问难皆善酬答」,都能够善巧回答他的难问。「是故此三,于所立论多有所作」,这个「多有所作」,实在来说,就是从前面的论庄严里边,种种的条件里面,提出来这三个是最重要的,是这样的意思。
庚四、声明处(分二科) 辛一、结前生后
巳说因明处,云何声明处?
这底下是第四大科「声明处」。这个「闻所成地」就是五明处:第一个内明处、医方明处、因明处,现在第四个就是「声明处」。这里边分两科,第一科是「结前生后」。
前面这一大段,已经宣说了「因明处」的事情,这是结前,结束前文。「云何声明处」,是什么意思呢?这一句话就生起后文。这是第一科,底下第二科「标列随释」。分两科,第一科是「标列」,先是「长行」。怎么叫做「声明处」呢?声明处实在就是印度人,关于文学上面的事情,就是文字上面的学问。这个字怎么样读,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各方面的关于文学这一方面的事情,就叫做「声明」,是这样意思。这底下说「长行」。
辛二、标列随释(分二科) 壬一、标列(分二科) 癸一、长行
当知此处略有六相:一、法施设建立相,二、义施设建立相,三、补特伽罗施设建立相,四、时施设建立相,五、数施设建立相,六、处所根栽施设建立。
「当知此处略有六相」,应该知道这个声明处的境,这个境界,总而言之,它的要义,就是有六个项目,六个重要的地方。「一、法施设建立相,二、义施设建立相,三、补特伽罗施设建立相,四、时施设建立相,五、数施设建立相,六、处所根栽施设建立」,这个声明处,也就是他们文学方面的范围,不出这六类,就是这六个范围,就说这六件事,那就叫做声明处。
这个「施设建立相」怎么讲呢?这个「施设」就是安排的意思,排列。譬如说是写一篇文章,你就是用这个文字,一个字一个字,一句一句,一节一段,把它排列出来,这叫做「施设」,就是安排。其实这个「施设」这件事,真是很普遍,说这个房子,把这个地基弄好,这个墙和杆、窗户、门,都把它弄好,排列好,就是造好了,这叫做施设。这个「建立相」,这个建立是什么意思呢?把这个文句,把它排列好了,就有所建立。说是我现在主张是要用功读书,我这一篇文章的大意,是劝人用功读书,那么这是这一篇文章的要义。这一篇文章的文句排列好了,就把用功读书的这个义,就建立起来了,是这样的意思。所以「有所施设」,就是有所建立。这是长行,底下就是嗢柁南说。
嗢柁南曰:法义数取趣,时数与处所,若根栽所依,是略声明相。
这个「法」就是法施设建立相,「义」就是义施设建立相,「数取趣」就是第三补特伽罗施设建立相,这样意思。底下「时数与处所,若根栽所依」,这个「若」就当个及字讲,以及的及。「及根栽所依」,就是处所根栽施设建立相,是这样意思。「是略声明相」,这就是声明处的要义,「略」者要也,它要义的相貌是这样子,分这么六大科,来说明声明处的大义。
这是「标列」,底下第二科是解「释」,解释分六科,第一科先解释「法施设建立」。分两科,第一科是「征」。
壬二、随释(分六科) 癸一、法施设建立(分二科) 子一、征
云何法施设建立?
怎么叫做「法施设建立」呢?这是问。底下解释,先是「标一切」。
子二、释(分二科) 丑一、标一切
谓名身、句身、文身,及五德相应声。
这就叫做「法施设建立相」。在这个《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也提到这件事,就是提到这个法。这个「法」是指什么说的呢?就指名句文说的,指这个名句文。这个「文」就是字,一个字一个字的字;由这个字组织成「名」,每一件事,每一件物,都有它的名。譬如这叫做灯,这叫做房舍,这叫做人,这叫做花,这叫做草,每一件事都有它的名。这个「身」就是它的体,它有个体相的,字也有它的体相,每一个事物的名,也有它的体相。这个「句」就是由众多的名,组织成一句一句的。「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这就是一句。诸,也是个名;行、无常,都是名,这么多的名,组织成一句一句的,那么这个句多了,就是一节一节、一章一章的,这就叫做名句文身。这个名句文身就叫做「法」,它的内容就是这个;而它的意思,就是能诠显某一种道理,某一种意义的,它有这个作用。
「及五德相应声」,这个名句文里边,当然我们把它写出来,写出来字,或者是黑色的字,或者是白色的字,我们眼睛可以看,那就成了色了,色声香味触的色。但是若是人要说话的时候,这个语言里面的取趣相,也就是名身、句身、文身的,在语言里面的取趣相,就是各式各样的名字,名句文身的。所以语言是声音,写出来就是色,色、声就是这两件事。但是在这里边,「五德相应身」,这个名句文身的取趣相,名句文身的声音,名句文身的语言里边,要有五种功德相应。这个声音里边有五种功德与它和合,「相应」是和合的意思,也就是具足的意思,具足这五种功德,那就叫做「法施设建立」。这五种功德是什么呢?
丑二、列五德
一、不鄙陋,二、轻易,三、雄朗,四、相应,五、义善。
这是前面那个论庄严里边讲过,讲了这几个。
《披寻记》五六八页:
云何法施设建立等者:此中名句文身,(决择分)中别释其相。(陵本五十二卷十二页)五德相应声相差别,如前已说。
「云何法施设建立等者:此中名句文身,(决择分)中别释其相」,现在是(本地分),(本地分)是第一,(决择分)就是第二。(决择分)中别释名、句、文身的相貌,这在金陵刻经处的本子,是「五十二卷十二页」。「五德相应声相差别」,如前面已经说过了,那么就是这样子。
癸二、义施设建立(分二科) 子一、征
云何义施设建立?
这底下是第二科,第二科就是「义施设建立」,分两科,第一科是「征」。前面说「义施设建立」,是怎么回事情呢?
子二、释(分二科) 丑一、十种(分三科) 寅一、标
当知略有十种。
当知略有十种的不同,这个义有十种不同。这底下第二科解释,先解释这十种义,先是标出来这十种义。
寅二、列(分二科) 卯一、长行
一、根建立,二、大种建立,三、业建立,四、寻求建立,五、非法建立,六、法建立,七、兴盛建立,八、衰损建立,九、受用建立,十、守护建立。
「一、根建立」,这十种「义施设建立」里边,也就是那个名句文身所显示的。名句文身里面说的什么呢?就说的这个,说这十种义。第一个是根,就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就是我们的生命体。世间上的文学,说什么东西?里边说什么事情呢?就是说你这个生命,说这件事。
二、是「大种建立」,这个「种」是因的意思,「大种」就是地水火风太广大了,这个世界上的事,完全都是这种物质组成的,以此为因而组织成的,所以叫「大种」,也就是我们居住的这个世界。这个「根建立」是我们的生命体,「大种建立」是我们生命的依止处,是居住的地方,这个地方适合我们居住。那就是我们的福报还是不错,如果不适合就垮了。
三、是「业建立」,业建立是什么呢?就是这个世界是我们活动的地方,根是我们的生命体,我们这个生命体成就了,在这个世界上有活动,就叫做「业建立」。活动就是思想上的活动,语言的活动,和这个生命体,这个身体的活动,就是身口意三业的活动。这个「声明处」,这个文学里面究竟都说什么?就是说你这些活动,这也是其中的一件事。文学里面说到你的生命体的情况,说你居住世界的情况,说你身口意三业活动的情况,是这样意思。
「四、寻求建立」,寻求建立是什么呢?「寻求建立」,那就是我不知道这件事,我要去学习,这叫做「寻求」。小孩子要开始读书,也可以说是寻求建立。说这个读书完了,我心里面有什么抱负,有雄心壮志要去创造,那也叫做寻求。这就是你的三业的那个业建立里边,更详细地说明这件事。
「五、非法建立」,这个业建立、寻求建立里边,有的是不合法的,不合道理的事情,非法的行为,违背国家的法律,违背道德的行为。这个杀、盗、淫、妄,这些非法的事情,这叫非法建立。
「六、法建立」,法建立就是有道德的行为,不违背国家的法律,人与人之间都是有利益的,不是损害的。这也是业建立和寻求建立里边的事情,就是把它说得更详细了。
「七、兴盛建立」,「兴盛建立」就是这件事做得很满意,这个地区经济很繁荣,政治很清明,大家安居乐业,生活快乐,大家都感觉到快乐,叫兴盛建立。
「八、衰损建立」,就不对了,就是这个地方所有满意的事情,都逐渐地失掉了,令人苦恼了。这些衰败的势力,衰退的势力,所有满意的事情都被破坏了,衰损的建立。
「九、受用建立」,「受用建立」就是你兴盛的时候,你有受用;衰损的时候,你也有受用,或者是受苦,或者是受乐,苦、乐、忧、喜、舍,各式各样的事情。或者有的时候先受苦,而后受乐;有的先受乐,而后又受苦;或者有的人智慧高一点,一直地很平稳,一直地很好;有的人智慧差一点,那就有问题了,「受用建立」。
「十、守护建立」,这当然人从生命开始,一直地有守护建立。小孩子的时候,父母守护你;自己长大了,自己要守护,守护自己的生命,守护自己的财富,守护自己的名位,守护自己的权力,守护自已各式各样的事情,守护就是这些事情,「守护建立」。
所以这个声明,什么叫做声明?就是这些事情,表诠这些事情的文学,叫做声明建立,声明处。声明处说的什么?就是说的这些事情,这叫做声明处。
卯二、嗢柁南
嗢柁南曰:眼等与地等,身等及寻求,非法法兴盛,衰损受用护。
前面是「长行」,这底下「嗢柁南」说。「眼等与地等」,「眼」就是根建立,眼耳鼻舌身意,根建立;「地等」就是大种建立,就是地水火风,我们居住的这个世界;「身等」就是三业建立,身口意的活动;还有「寻求」建立的是第四;底下五是「非法」的建立;第六是「法」建立;第七是「兴盛」的建立;第八是「衰损」的建立;第九是「受用」的建立;第十守「护」的建立。就是长行里面,那个文字特别多,底下这个颂,就是简略的几个字,把它都说到了。
这是标,寅一「标」,寅二「列」。这底下寅三是解「释」,解释分十科,卯一是「根建立」。
寅三、释(分十科) 卯一、根建立
根建立者:谓见义、闻义、嗅义、尝义、触义、知义。
就是我们的六「根」,眼根有「见义」,耳根有「闻义」,鼻有「嗅义」,舌有「尝义」,当然舌有尝,当然还会说话,也含在内,有语言的事情;身根有「触义」,意根有「知义」。前五根都是物质,精微的物质组织成的,第六意根那是心法,而不是物质了。这个前五根,这个物质组织的根,为前五识的依止处。因为根是无知觉的地、水、火、风,这个识以它为依止处的时候,这个识也是无分别,它不能多分别的。第六意根的所依止处是心法,所以它能够广大的思惟观察的,这是不一样的。这是第一科,第二科「大种建立」。
卯二、大种建立
大种建立者:谓依持等义,浇润等义,照了等义,动摇等义。
那就是地水火风,这个地水火风,这个地是坚固的一种体性,它能为依止处,你依它为依止处,才能有所建立,建立了好以后,它要能够摄持,摄持你。这个万物由大地生长了以后,还有大地来摄持它,但是我们眼见的这个大地,实在不全是地,里面也有水、火、风的,是这样,「依持等义」。
「浇润等义」,这就是水大,水有灌溉的作用,有滋润的作用。「照了等义」,就是火。火是有光明,有光明的作用,能使令我们看见很多的物相,这也是很重要的事情,没有光明,这个世间还是不行的,有光明了的时候,我们才能够明了。
「动摇等义」,这个风它能动,能动摇。这世间上没有风不能动,还是不行的,就像我们的身体,不能动也是不行,很多都有这个问题,这世界上还是要动的。这是说我们居住的世界,当然也包括我们居住的房舍、花草,统统都在内,这个树,统统都在内的。
卯三、业建立
业建立者:谓往来等义,宣说等义,思念觉察等义。
「业建立者」,这是第三科,「谓往来等义,宣说等义,思念觉察等义」,这是身口意三业的活动。身业能够「往来」,能往能来,实在这个话,是大概那么说,这个身体的往来,实在是由意的作用,思想说要往要来,身体就往就来,如果没有心,这个身体能动吗?身体还是不行。但是没有这个身体,往来也现不出来。
「宣说等义」,就是语言,语言能宣说你的思想,把你的思想表达出来,那么也是要由意来作这件事。「思念觉察等义」,这是意,第六意识,第六意识能思念过去的事、未来的事、现在的事;能觉察过去的事、现在的事、未来的事。这个「思念」是思念已经出现的事情,或者未出现的事情,思念它的相貌。这个「觉察」是相貌里面,这个体相里面所具有的,各式各样差别的作用功能,能觉察它的义。那么这是身口意三业的活动。
卯四、寻求建立
寻求建立者:谓追访等义。
你有所求,有所「追」求,「访」者问也,我有所不知,我要去学习,要请问人家,那么这也就是叫做寻求。我们读书也在内,作事也在内,所以叫做「追访等义」。
卯五、非法建立
非法建立者:谓杀盗等义。
就是说这些事情,那就是因为贪瞋痴的关系,而做杀、盗、淫、妄的事情。
卯六、法建立
法建立者:谓施戒等义。
就是这个有道德的,我所有的财富,我能去与他人共有,我能解决他人的因难,我同情他人的因难,所以我去可以施。「施」是我在利益一切人,「戒」是我不伤害一切人,叫做戒。不伤害一切人,就是因为慈悲的关系;我利益一切人,也是慈悲心。所以有了慈悲心,能利益一切人,能够不伤害一切人。这个忍辱,是一切人对我若是伤害的时候,我能忍,我还能忍。这个佛菩萨的智慧,就是非常的高明,告诉我们与一切众生共处之道,要施、要戒、要忍、要精进、要禅定、要般若,就圆满了。这是一种法的建立。
卯七、兴盛建立
兴盛建立者:谓证得、喜悦等义。
「证得」就是成就了,那么我要做生意,我成功了,这也是证得。我想要读书,拿一个学位,我成功了,这叫做证得。这个是「喜悦」,你满愿了,你有一个希望,有个目标,你成功了,心里面就喜悦。所以这个「证得」和「喜悦」应该是分不开的,那么这些意思,叫做「兴盛建立」,兴盛的事情,是令人欢喜的。
卯八、衰损建立
衰损建立者:谓破坏、怖畏、忧戚等义。
「衰损建立」,就是我要打倒对方的时候,我就要「破坏」他;或者别人「破坏」我,我会有「怖畏」。其实要互相破坏的时候,大家都会「忧戚」,心情都不快乐。总而言之,都是苦恼的境界,这叫做「衰损建立」。
卯九、受用建立
受用建立者:谓饮食、覆障、抱持、受行等义。
这个「受用建立」,是什么受用建立呢?「受用」就是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这是一个受用;「覆障」,我们穿的衣服也是有,住的房子都有覆障的作用;另外有「抱持」或者「受行」的这些事情的受用,这个众生就有这些事情的。
卯十、守护建立
守护建立者:谓守护、育养、盛满等义。
这是第十科「守护建立」。
这个「守护」刚才说过,保护自己,那么第二个保护的,就是自己亲爱的人,也守护;另外就是自己的子女,就是「育养」,育养自己的子女,小小的时候,要守护他;一直到「盛满」,他长成了,年纪大了,这时候他自己能保护了。那么这叫做「守护、育养、盛满等义」,那是约个人说,这个若特别的,那事情是更多了。
丑二、六种(分二科) 寅一、标
又复略说有六种义:
前边这是说「十种」,这底下说「六种」,分两科,第一科是「标」。「又复略说有六种」的「义」,这个声明处,略说还可以说是有六种义。
寅二、列(分二科) 卯一、长行
一、自性义,二、因义,三、果义,四、作用义,五、差别相应义,六、转义。
第一个是「自性义」。这是长行,先说长行。这个「自性义」,前边是很明显,就是约人来说,主要是约人来说,约补特伽罗生活的情况来说。这底下约自性义、因义、果义、作用义、差别义,就是约法说的。约法是每一法都有自性义,就是它本身的情况,叫做「自性义」。或者这个灯,它本身的情况是这样的,那么叫自性义。
「二、因义」为什么这件事是这样呢?它有个因的,有原因的,有原因才出现这件事。「果义」由因而后有果,有果而后有因,这就是展转无穷的这样子。第四还是有「作用」的意思;第五还是有「差别相应」的意思;第六还有「转义」。这是「长行」,底下「嗢柁南曰」。
卯二、嗢柁南
嗢柁南曰:自性与因果,作用相应转。
那么就是这样说,这底下《披寻记》有解释。
《披寻记》五六八页:
云何义施设建立等者:此中十种,约有情生差别为论;又复六种,约诸法生差别为论。于十种中根建立者:谓内六处,是有情生所得自体故。大种建立者:谓外四大,是有情生所依处故。业建立者:谓造诸业,身语意三多所作故。寻求建立者:谓习学世俗言说等事。非法建立者:谓成就不善业道。法建立者:谓成就诸善业道。兴盛建立及衰损建立者:谓一切有情业报证得。受用建立者:谓受用资具。守护建立者:谓此有情于余有情,婴孩童子位中,恒常随逐,不令起作非时之行,及不平等行,是名守护。知其所欲,力求饮食,而用资长,是名育养。如是乃至长大种类,诸根成熟,是名盛满。于六种中义差别者:如说眼识,依眼了别色,是名自性义。彼种子依,是名因义。已生现行,是名果义。唯了别自境所缘等,名作用义。与余心所有法俱有相应,名差别相应义。要眼不坏,色现在前,能生作意,正复现起,所生眼识,方乃得生,是名转义。如说眼识,于余一切,如应当知。
「云何义施设建立等者:此中十种,约有情生差别为论」,有情生命体的不同说的。「又复六种,约诸法生」,诸法生起的差别来说的。「于十种中根建立者:谓内六处,是有情生所得自体故。大种建立者:谓外四大」,就是我们身体以外的,所居住的这个大环境有四大,也是地水火风。「是有情生所依处故。业建立者:谓造诸业,身语意三多所作故」。
「寻求建立者:谓习学世俗言说等事」,那么这叫做寻求建立。「非法建立者:谓成就不善业道。法建立者:谓成诸善业道。兴盛建立及衰损建立者:谓一切有情业报证得」,这说业报证得也是,我们这个身体是业的报所成就的。「受用建立者:谓受用资具」,受用各式各样的资具。
「守护建立者:谓此有情于余有情,婴孩童子位中,恒常随逐,不令起作非时之行,及不平等行」,这两样事,保护它不要作,不要作这非时之行,及不平等的事情。这件事没有错,但是现在不可以作,这就是「非时之行」,你若年纪大了才可以,现在小孩子还是不可以;「及不平等」的事情,譬如吃东西,不会吃太多,这是不平等行,「是名守护」。「知其所欲,力求饮食,而用资长」,知道这个小孩子内心里面所欢喜的,「力求饮食」,要努力地,给他求他相应的饮食,来资长他,「是名育养」。「如是乃至长大种类,诸根成熟,是名」叫做「盛满」。
「于六种中义差别者:如说眼识,依眼了别色」,这个眼识,以眼根为依止,然后去了别色相,青黄赤白的色,「是名自性义」。眼识依了别色为自性,为自性义。「彼种子依,是名因义」,这个眼识的生起,是由眼识的种子一剎那现起了,有了别性,这个第六意识,乃至第六意识,也是这样。这个识是依种子为因,而现起的作用,「是名因义」。「已生现行,是名果义」,这个了别性活动出来了,有这样的活动,这叫做果。种子是因,这么讲。「唯了别自境所缘等,名作用义」,眼识它了别色,耳识就了别声;耳识不可以了别色,眼识不可以了别声,就是它有它自己的所缘,这就是了别自境所缘等,这叫做作用义。
「与余心所有法俱有相应,名差别相应义」,「与余心所有法俱有相应」,大家在一起活动,互相随顺,那叫做「差别相应义」。譬如说吃饭,吃饭这件事,也有一个受心所,也有想心所,也有行,也有思心所,那么就是有各别的自体,大家共同的做这一件事,互相随顺,那叫做差别相应义,这样意思。
「要眼不坏,色现在前」,这个眼根没有被破坏,还是正常的,正常的作用,这个所见的色现在前,「能生作意,正复现起,所生眼识,方乃得生」,这个眼识的生起,要有眼根,要有一个良好的眼根,还要色,所缘的境界现前,另外还要有个作意的心所,有作意心所,这时候眼识才能生起。「方乃得生,是名转义」,这叫转,「转」者生起的意思。眼识这样子,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都是这样子,都是这样生起的。这个前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前五识生起,我们不十分明白,眼识看见颜色的时候,我们自己不是太明白。其实是我们自已的事情,我们还不大明白,因为我们一分别是第六识了,眼识那个明了性,时间很短,它是无分别的,所以不是太明白。它也能够觉悟到的,就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自已反省我在分别,那就是第六识。第六识的生起也是,要所缘境现前,还要第六意根,再加上作意心所,第六识才能够活动,才能够生起活动,那就叫做「转义」。「如说眼识,于余一切,如应当知」,都是这样子。
这是把这一科「义施设建立」,这一科讲完了。这底下第三科。
癸三、补特伽罗施设建立
云何补特伽罗施设建立?谓建立男女、非男非女,声相差别;或复建立下中上士,声相差别。
印度这个地方,它这个文学、文法,这个文字,语言文字的使用,有男女的分别。怎么叫做「补特伽罗施设建立」呢?「谓建立男女、非男非女,声相差别」,就是它这个文学上的使用方法,如果这个地方地是男人在说话,它用的名句文是一样;若是女人在说话,用的名句文就是又一样,就是有差别,有不同的;还有个非男非女的一个中性的,这样的语言文字的差别。我们这个汉文,和汉文有一点不同,有点不一样。「谓建立男女、非男非女,声相」的不同。
「或复建立下中上士,声相差别」,建立下中上士声相的差别。这个就是人也有阶级,他是属于下阶层的,属于中等阶层的,上等阶层的人,那么他们用的语言也有差别,也是不一样。没有读过书的人,当然这个事情,这样说,我们中国汉文也是一样,没有读过书的人,他说话用的词句是一样,读过书的人,也就是不同,也是有下中上的不同。
《披寻记》五六九页:
或复建立下中上士声相差别者:下中上士有多差别,(决择分)中广释其相。(陵本六十一卷十五页)
「或复建立下中上士声相差别者:下中上士」,下士、中士、上士「有多差别,(决择分)中广释其相」,在(陵本六十一卷十五页),在那里说了很多的下中上的差别。我们就说一种好了,其中一种说,它那上面说这样子,说这个人他的思想行为,没有做利益他人的事情,也没有做一些利益自己的事情,也没做,两种功德都没有做,这叫做「下士」。怎么叫做「中士」呢?我只做利益我自己的事情,利益他人的事情,我没做,这又是一种;另外我做了一些利益他人的事情,做了,利益自己的事情没做,这两种合起来都叫做中士。「上士」是什么样子呢?也做了利益他人的事情,也做了利益自己的事情,对自己有利益的事情也做了,对于他人有利益的事情也做了,这是上士。这个《瑜伽师地论》上这样分别,这个上中下是这样分别。它那上说了很多,我们就说这一样好了。但是这段文上,似乎是在文学上,印度人的文学有这样的差别,有下士、中士、上士,它用的语言不一样,是这样意思。
癸四、时施设建立
云何时施设建立?谓有三时声相差别:一、过去过去殊胜,二、未来未来殊胜,三、现在现在殊胜。
「云何时施设建立?」这是第四科「时施设建立」,「谓有三时声相差别」,在这个文法上,就是有三个时间上的语言不一样,说「过去过去殊胜」,就是这个话,若是在时间上属于过去性的,这个语言是怎么说,用的词不同。属于「现在」的,属于「未来」的,这个词句也是不同,用的词句,那上面有点分别,这个文的大意,应该是这样意思。但是过去过去殊胜,未来未来殊胜,现在现在殊胜,这话怎么讲法呢?这个《披寻记》讲的也好。
《披寻记》五六九页:
谓有三时声相差别等者:如说剎那过去,剎那未来,剎那现在,是名过去殊胜,未来殊胜,现在殊胜。为显无常,此最胜故,所余无常,三世差别,非唯剎那,是名过去、未来、现在。
「谓有三时声相差别等者」,这个声相这个声,就名、句、文,名句文上有差别。「如说剎那过去,剎那未来,剎那现在,是名过去殊胜,未来殊胜,现在殊胜」,这个「殊胜」,就是以剎那来表示,一剎那间就过去了,一剎那间还在未来,一剎那间是现在,这就叫做殊胜,过去也是殊胜,未来殊胜,现在殊胜。「为显无常,此最胜故」,这是显示无常的道理,以剎那来表示,这是表示到极点了,所以是最殊胜的。
「所余无常」,就是除掉了剎那无常以外,所余的无常。所余的无常,对我们来说,譬如说这个人老病死了,这是无常了;说这个人做十年的宰相,就垮台了,这是无常,这不是剎那,经过十年的不同;或者其他的事情,也是一样,这是三世的差别。「非唯剎那」,那不是一剎那的事情,「是名过去、未来、现在」的无常,那就不是殊胜了,这么样解释这个意思。
窥基大师解释这一段文,譬如说「过去过去殊胜」怎么讲呢?近过去名过去,远过去名殊胜,这么讲。过去几千万年了,那是叫殊胜,现在才过去几年,这不是殊胜,这是过去。那么「未来」也是,未来的十年这不算殊胜,未来几千年几万年,这是殊胜,这么讲,他这么解释。那么「现在」是不算数,一剎那的现在,就是殊胜,这么讲。
癸五、数施设建立
云何数施设建立?谓有三数声相差别:一者、一数,二者、二数,三者、多数。
这底下第五科「数施设建立」。「谓有三数声相差别」,有三个数的名句文的差别。「一者、一数」,这个数目上,若是说的一的时候,这个名句文怎么说?说「二数」的时候,名句文怎么说?若是「多数」的时候,这个名句文有差别。如果说是只是个单数,是这样说;如果是多数,就是这样子,就是要加上一个符号,表示这是多数。现在这是有三个数,一个数,二数,三数以上,就是多数,在文字上都有特别的符号,那这是在时间上说,它这个声明论,有这样的意思。
癸六、处所根栽施设建立(分三科) 子一、征
云何处所根栽施设建立?
这是第六科「处所根栽施设建立」,这里分三科,第一科是「征」。怎么叫做「处所根栽施设建立」呢?底下第二科解「释」,先解释什么叫做「处所」。
子二、释(分二科) 丑一、处所
当知处所略有五种:一、相续,二、名号,三、总略,四、彼益,五、宣说。
「当知处所略有五种」,这个「处所」,就是那个地方,就是语言文字所使用的地方。语言文字,这个声音,语言文字也就是声音,声音也就是语言文字,那个地方,那么叫做处所。这是说处所有五种的不同:一、是「相续」,二、是「名号」,三、是「总略」,四、是「彼益」,五、是「宣说」,这是叫做处所。这处所《披寻记》解释得很好。
丑二、根栽
若界颂等,名为根栽。
这个「处所」讲完了,但是什么叫做「根栽」,怎么讲呢?「若界颂等,名为根栽。」这个「界颂」是一个书的名字,印度一个仙人,他作的一本书。这个是说印度的这种声明论,这个书关于文学的这种书,最初说是梵天王造的,梵天王造了一百万颂,后来释提桓因又把它改为十万颂,后来又经过仙人,又把它减少了八百颂,又是三百颂,这个界颂就是三百颂,这个书上有三百颂。就是梵王,或者帝释,那些书已经不传了,已经失掉了,大家读的书,就是这些三百颂、八百颂、一千颂,这些书。这个书是学习文学的,一个重要根本的一本书,所以叫做根栽。这个栽就是这个树,你栽这个树的时候,栽在地上,栽在适当的地方,栽好了,从这个栽里面就生出一棵树来,所以那个栽就是根。说这本书就是声明论的根本,你若欢喜文学的话,你要一定读这个书,这个书是根本最重要的,就是这么意思,「名为根栽」。
子三、结
如是二种,总名处所根栽建立。
前面这五种处所,加上界颂等的根栽,这两种总合起来,名叫做「处所根栽建立」,是这么意思。这底下看《披寻记》的解释。
《披寻记》五七○页:
当知处所略有五种等者:谓别别字展转相续以成其义,是名相续。于一一法立多种名而为呼召,是名名号。或总略说,或处中说,或广长说,如其次第,名为总略、彼益、宣说。如是五种,声、名、句、文,为其体性,是名处所。若依自体,所造界颂,说名根栽,此为根本声所依故。由此二种,皆是所依,故总建立。
「当知处所略有五种等者」,把这个文标出来,「谓别别字展转相续以成其义,是名相续」,这个处所,这个文学,这个名句文的处所,究竟是什么呢?就是别别的字,一个字一个字的,展转的相续,以成其义。展转相续的这一段,把这个道理说明白了,以成其义,这就叫做「相续」。因为一个字一个字的连续下去,到了一个阶段的时候,这个义表达的明白了,那叫做「相续」,是这么意思。
「于一一法立多种名而为呼召,是名名号」,这个「相续」这么讲,「名号」怎么讲呢?就是「于一」,在每一法、每一法上面,立出来很多种的名字,这一法可能立出来三个名字、四个名字,我们查那个字典,一个字可以有几十个讲法,一个字有几十个的讲法,这就是复杂得很。那么立出来很多种的名字,「而为呼召」,立出来很多的名字,我们有记忆力,有念心所,我们听见母亲说了,我们就记住了,记住了就会念,就会说出来,就这样称呼。这是房子,我要水,我渴了要喝水,我要什么什么,「呼召」,就这样称呼出来,你说出来,「是名名号」,这个「名号」就是这样的意思。这是解释这个名号,这个相续是这样意思,名号是这样意思。
这第三个是「总略」,这总略是「或总略说,或处中说,或广长说,如其次第,名为总略」,这个总略是什么意思呢?这个事情,我们思想简单的人,我们所认识的事情也就是简单,但是要复杂了,就不得了。特别复杂的时候,它也会有一个方便,把它归纳成几条要义说出来,那叫做「总略」。用这个略义,总摄广大的那个道理,很多很多的事情,用这几条的要义,就把它总摄了,所以叫做「总略说」。「或处中说」,或者说这个人介绍这件事的时候,他也不略说,也不广说,处中而说,这样子介绍。同是一件事,可以多样式的去把它介绍出来,那么就是一个略、中、广。处中说就是中等,不太广也不太略。「或广长说」,或者是特别地详细的,说了很多的时间,要用很长的时间,才把它完全说出来,这叫广长说。「如其次第,名为总略、彼益、宣说」,前面那个是五种,有五种处所,最后的三个,正好就是这个意思。就是「总略说」,那就叫做「总略」;「处中说」叫做「彼益」,就是能令对方有所了解,得到了认识,彼益;那个「广长说」就是「宣说」的意思。
「如是五种,声、名、句、文为其体性,是名处所」,这个处所原来就是这么回事,就是这五种,就是都以声名句文为体性的,这就叫做「处所」,是这样意思。相续、名号、总略、彼益、宣说,这就是声名句文的处所。「若依自体,所造界颂」,「若依自体」,就是一个字、一个字,每一个字它有它的体相,造出来「界颂」的这一本书,说明叫做「根栽」。这个「根栽」什么意思呢?「此为根本声所依故」,这是学习文学一个根本的一本书,你要依据它,才懂得名句文的文学的道理,你就会写文章了,也会说话了,是这么意思。「由此二种,皆是所依,故总建立」,说前面这个处所和根栽这两种,都是你学习文学所依止的地方,所以叫做建立。
庚五、工业明处(分二科) 辛一、结前生后
已说声明处,云何工业明处?
这是第五科「工业明处」,这个五明最后一个,就是工业明处。分两科,第一科「结前生后」。「已说声明处,云何」叫做「工业明处」呢?这是问,这是结前生后。底下是「总标别列」,分三科,壬一、标。
辛二、总标别列(分三科) 壬一、标
谓于十二处,略说工业所有妙智,名工业明处。
这地方举出有十二个境界,十二种事情,这就是工业所有的妙智,叫做「工业明处」,「明」就是智慧。这个十二种是什么呢?底下第二科。
壬二、征
何等十二工业处耶?
这是问,底下第三科列出来。
壬三、列
谓营农工业,商贾工业,事王工业,书算计度数印工业,占相工业,咒术工业,营造工业,生成工业,防那工业,和合工业,成熟工业,音乐工业。
「谓营农工业」,你去做种田这件事,这件事也是要智慧的,也是要读书的,你才能把这件事做得好,也有专业知识的。「商贾工业」做生意,做生意的事情,行商作贾,这个事情也是要智慧的。「事王工业」,按现在说,就是在政府里做事情,这也是要有专业知识,也是要有智慧的。「书算计度数印工业」,这也是工业,这个「书」,或者是书法、写字;或者说是「算」,计算;或者是「计度」,这个「算」应该包括这个「计度」,就是你要用心来计算它,思惟怎么计算这个数目;「印」是印刻,或者刻什么像,或者刻图章,这是刻印这些工业。还有「占相工业」,印度还有这种工业,占相。还有「咒术工业」,念咒术的这个事情,这应该就是巫术一类的事情了。
「营造工业」,在现在这件事是特别发达了,能造出来很多的,能造飞机,能造车,还能在天空里飞,这个营造也是很厉害,营造的工业。「生成工业」,这是养猪、养鸭、养牛、养羊的这一些事情,做这个也对人的生存有所帮助,叫做生成工业。「防那工业」,我这个本子是个邪,但是我看这些注解上看,都是那,唯那,那字,是那不是邪。它说这个那字,「防那工业」这个「那」,在印度话是个男人说话的声音。这个防那工业是什么呢?就是纺织工业,就是织布,织出来各式各样的布,或者是绣,绣花这一类的工业,做这个的工业,这就是这样。
「和合工业」,还有和合工业。这和合工业是什么呢?这个窥基大师的解释,就像战国时代这个苏秦那一行的事情,他就会联合起来,这个国家和那个国家有什么问题,他能从中去发生作用。若有了战争了,他去说几句话,就不战争了;或者是这里面有什么矛盾,他可以制造矛盾,也可以解除矛盾,这个苏秦这个人,有这个本事。看战国时代真是有点智慧的人。其实后来的人,一直都是有这种人,现在也是有。这叫做「和合工业」。
「成熟工业」,就是饮食业,吃饭的这些事情,能做出来各式各样的食品,能维持人的健康,这一种工业。还有「音乐工业」,这个事业,还有这么一行,也是特别的。这都是要有智慧的事情,这叫做工业明处,工巧明处。这个「闻所成地」,到这里讲完了,下面就是「思所成地」。
-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五(11)
-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六(1)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三(9)
- 瑜伽师地论讲记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9)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8)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7)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6)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5)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4)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3)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2)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1)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7)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6)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5)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4)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3)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2)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1)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14)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12)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宫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阎浮众生业感品
- 第六卷 如来赞叹品
- 第二卷 分身集会品
- 第三卷 观众生业缘品
- 第八卷 阎罗王众赞叹品
- 第五卷 地狱名号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嘱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称佛名号品
- 第十二卷 见闻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
- 《地藏经》赞
- 第十一卷 地神护法品
- 《地藏经》开经偈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二
- 《华严经》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
- 楞严经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经》回向偈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四
- 卷七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严经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药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药王菩萨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 楞严经白话文卷十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记品 第八
- 圆觉经讲的是什么内容?圆觉经概说
- 《大宝积经》共有多少卷,是谁翻译的?
- 楞严经是怎么来的?楞严经的由来故事
- 佛经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师版《心经》讲记
- 念地藏经期间总做噩梦,这是为什么?
- 《华严经》是怎么来的,是谁从龙宫带出来的?
- 念经时,可以跟着文字去理解内容,感受景象吗?
- 《六祖坛经》的四种版本
- 维摩诘经主要讲了什么?
- 华严经是大乘经典吗,有哪些汉译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坛经》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经》偈颂:人生在世间,应实行善德的讲解
- 百佛名经注音版
- 增一阿含经是谁翻译的,多少卷,讲什么?
- 《华严经》偈语“汝等众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莲华经是谁说的?
- “空”与“色”相依相存,无有差异
- 《法华经》的四安乐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经·智者品》偈颂:智者不为得失心动
- 《维摩诘经》的汉译本与注疏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谁翻译的?心经译者玄奘大师
- 佛语法门经注音版
- 法华经是谁翻译的?妙法莲华经译者鸠摩罗什介绍
-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是通途菩提心还是净土菩提心?
- 《法句经》偈颂:此心难觉察,随欲望流转的解读
- 《心经》的大智慧
- 圆澄禅师翻跟斗作礼讲《金刚经》
- 《父母恩重难报经》提倡孝道的偈语
- 《六祖坛经》中的两处“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说菩萨行五十缘身经注音版
- 大方等如来藏经注音版
- 如何拥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烦恼自然无
- 《法句经·心品》偈颂:飘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讲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经典?
- 莲池赞的全文及拼音
- 华严经有几个版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
- 菩萨生地经注音版
- 从《坛经》片段,瞻仰学习六祖大师的嘉言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