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七(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七(2)
未五、远离轨则亏损(分二科) 申一、举颂
当具足威仪,应量而摄受,终无有所为,诈现威仪相者:
这是第五科「远离轨则亏损」,分两科,第一科是「举颂」,第二科是「释义」。
申二、释义
此颂显示具足威仪故;不于他前诡现相故;凡所摄受善知量故;为修梵行资持寿命有所受故;学得清净。
「此颂显示具足威仪故;不于他前诡现相故」,这个「释义」,解释这个颂的道理。这个颂里面说的什么事情?是「显示具足威仪故」。说这个修行人,他是具足威仪的,这个行、住、坐、卧都是如法的,这是第一个意思。第二个意思,「不于他前诡现相故」,不于其他人的面前,有欺妄性的相貌,现出一种威仪来欺骗人,不这样做。
「凡所摄受善知量故」,这是第三个意思,这个「摄受」,在这里是祈求的意思。不论什么祈求,「善知量故」,他都能知道量,而不过分的祈求。「为修梵行资持寿命有所受故」,这个修行人他的目的,为了修学圣道,他需要支持这个寿命,所以要有所受。这个衣、食、住也还是需要的,但是要知量,要能够「学得清净」,要能这样学习,他的戒律就清净了。
未六、远离邪命亏损(分二科) 申一、举颂
不自说实德,亦不令他说,虽有所方求,而非现异相。从他边乞求,终不强威逼,以法而获得,得已不轻毁者:
这是第六科「远离邪命亏损」。「不自说实德,亦不令他说,虽有所方求,而非现异相。从他边乞求,终不强威逼,以法而获得,得已不轻毁者」。
这是「举颂」,底下解释,「释义」。
申二、释义
此二颂中,显示远离绮言说故、诡现相故、强威逼故、以所得利转招利故,令所修学清净殊胜。
「此二颂中,显示远离绮言说故」,这两个颂是说的什么事情呢?是「显示远离绮言说故」。这个修行人,他不是花言巧语,远离这些言说故,就是「不自说实德,亦不令他说」,这是「远离绮言说」。「诡现相故」:「虽有所方求,而非现异相」。虽然这位修行人,他有所求,这个「方」就是真实的、就是适合的、相应的,合道理的有所求,这样意思。「而非现异相」,而不是现出来,一个特别的相貌去有所求。所以「远离绮言说故」,也「远离诡现相故」,不现这个欺骗的行相。「强威逼故」,这个乞求的时候,而不是强威逼,强迫的同人有所求。「以所得利转招利故」,以所得的财利,假藉所得的财利再去招利,再去求利。
这句话,下面《披寻记》说得详细。「令所修学清净殊胜」,如果能够这样,你所修学的戒律,就是特别地清净,特别地殊胜了。
《披寻记》六一○页:
不自说实德亦不令他说等者:此中初颂,前二句显示远离绮言说相。后二句显示远离诡现异相。谓为求衣服等资生众具,虽无匮乏,而现被服故弊衣裳,为令净信长者居士婆罗们等知有匮乏,当有所施,如是名为诡现异相。后颂前二句显示远离强威逼相。谓于净信长者居士婆罗门所,如其所欲不得称遂,或彼财物有所阙乏,求不得时,即便强逼,研磨粗语,而苦求索,如是名为强威逼相。后二句显示远离以利求利。谓彼财物无所阙乏,得下劣时,便对施主现前毁弃所得财物,如是告言:咄哉男子!某善男子,某善女人,方汝族姓及以财宝,极为下劣,又极贫匮,而能惠施如是如是多妙悦意资产众具;汝望于彼,族姓尊贵,财宝丰饶,何为但施如是少劣非悦意物?是名以利求利。如是诸义,皆如〈声闻地〉说应知。(陵本二十二卷十页)
「不自说实德亦不令他说等者:此中初颂」,这一共两个颂。头一个颂的前两句,就是「不自说实德,亦不令他说」这一句,「显示远离绮言说相」。不是说很多赞叹自己的话,不要这样,也不令别人说。「后二句显示远离诡现异相」,就是「虽有所方求,而非现异相」这两句。「谓为求衣服等资生众具,虽无匮乏」,这个人他并没有缺少。「而现被服故弊衣裳」,但是他表现出来的被服,都是破旧的、都是坏败的这种衣裳。「为令净信长者居士婆罗们等,知有匮乏」,知道你有所缺了,有所缺少。「当有所施」,看见我缺少了,就会布施我。「如是名为诡现异相」,「诡现异相」这样解释。
「后颂前二句显示远离强威逼相」,这第二个颂,「从他边乞求,终不强威逼」,这两句话;这两句话是「显示远离强威逼相」。怎么叫做「强威逼相」呢?「谓于净信长者居士婆罗门所,如其所欲不得称遂」,他同人化缘的时候,如他所希望的没有成功。「或彼财物有所阙乏」,或者是对方那个净信长者居士婆罗门,他的财物不够。「求不得时」,他没有,你向他求,就是求不到了。「即便强逼,研磨粗语」,就是你不断的重复,说些粗弊的语言。「而苦求索」,苦苦的向人家要东西,「如是名为强威逼相」。
后二句「以法而获得,得已不轻毁」,就这两句,「显示远离以利求利」的这个意思。怎么叫做「以利求利」呢?「谓彼财物无所阙乏」,就是那个长者居士,是有很多财物的并不缺少。「得下劣时」,但是你向他乞求,他给你一个下劣的东西。这个时候,「便对施主现前毁弃所得财物」,对这个施主,「现前」就是当面,就弃毁所得的财物,就是呵斥,不高兴所得的财物,不是背后。「如是告言」,怎么样毁弃所得财物呢?就是这样说,「咄哉男子」,这个「咄哉」就是呵斥的意思,是「某善男子,某善女人,方汝族姓及以财宝,极为下劣」,他那位善男子、善女人,若和你对比的话,他的族姓也不如你高贵,他家的财富也不如你那么多,他们是下劣的。「又极贫匮」,他们也很少的财物,「而能惠施如是如是多妙悦意资产众具」,虽然是很贫乏,族姓也不高贵,但是他能惠施这样的、这样的很多好的东西,令人欢喜的资产众具。「汝望于彼,族姓尊贵,财宝丰饶,何为但施如是少劣非悦意物?」他就这么说。「是名以利求利。如是诸义,皆如〈声闻地〉说应知。(陵本二十二卷十页)」,那里有说这个意思,「以利求利」是这样讲法。
不耽着利养,及所有恭敬,亦不执诸见,增益与损灭者:此颂显示不耽着利养恭敬故,不执着五种恶见故;令所修学清净殊胜。
这是第七科,前面是第六。这是第七科「成就沙门庄严」,出家人的庄严。怎么叫做出家人的庄严,这里面边解释,分九科,第一科是「第一颂」,「不耽着利养」这是第一颂。
「此颂显示不耽着利养恭敬故」,这表示这个出家修行人,他不贪着在家居士对他财物的供养,也不执着别人对他恭敬这件事,这是一个意思。第二个意思,「不执着五种恶见故」,头一句「不耽着利养,及所有恭敬」,解释完了。「亦不执诸见」,不执诸见是什么呢?「不执着五种恶见故」。五种恶见是什么呢?就是萨迦耶见;执着我我所、萨迦耶见。边见(常见)、断见、见取、戒禁取、邪见这五种见。前面讲过,不执着这个。「令所修学清净殊胜」,如果你能够这样,不贪着利养恭敬又不执着五种恶见,那么这个修行人他所修学的圣道,就是特别清净、也特别殊胜。。
《披寻记》六一一页:
不耽着利养及所有恭敬等者:自下广显沙门功德庄严。如〈声闻地〉释相应知(陵本二十五卷二十三页)彼说:若有成就如是诸法,爱乐正法、爱乐功德、不乐利养恭敬称誉,亦不成就增益损减二种邪见;于非有法未尝增益,于实有法未尝损减。今此颂义,准彼应释。
「不耽着利养及所有恭敬等者:自下广显沙门功德庄严」,出家人以什么来庄严?不是说穿上好衣服叫作庄严;也不是这个庙修得很好叫庄严,是他有功德,是他的庄严。「如〈声闻地〉释相应知(陵本二十五卷二十三页)」。那上说:「若有成就如是诸法,爱乐正法、爱乐功德,不乐利养恭敬称誉,亦不成就增益损减二种邪见」,这就叫作庄严。是「于非有法未尝增益,于实有法未尝损减」,这个「非有法」,原来是没有就不要增加上去。譬如说这个我见,在色受想行识上执着有我,本来没有我,你执着有一个我,那就叫做增益执,就是「增益」,「于非有法未尝增益」。「于实有法未尝损减」,这个因缘所生法是真实有,是有这回事,你不能否认,你否认,那就叫做「损减」,所以不要有这两种邪见。「今此颂义,准彼应释」。
申二、第二颂(分二科) 酉一、举颂
不着顺世间,无义文咒术,亦不乐畜积,无义长衣钵者:
这是第二个颂,也表示「沙门庄严」,这个出家修行人以什么为庄严?这是第二个颂。
酉二、释义
此颂显示不执着诸恶见因外道邪论,以能障碍取蕴解脱,彼所制造,名顺世间。及远离耽着利养恭敬因,长衣钵等。因清净故,学得清净。
「此颂显示不执着诸恶见因外道邪论」,这「不着顺世间」,就是这一句话。「不执着诸恶见」,就是刚才所说的身见、边见、见取、戒禁取邪见,这些恶见因。恶见的因是什么?是「外道邪论」。不是佛教徒,其它的宗教,外道所作的邪论,它是恶见生起的因缘。我们佛教徒不去执着它的恶见,不执着外道的邪论。「以能障碍取蕴解脱」,为什么不要执着外道的邪论恶见?因为他们的邪知邪见,能障碍你得解脱。这个「取蕴」,就是我们的生命体,色受想行识。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这个「蕴」是从烦恼生起的,这个「取」就是烦恼,从烦恼生起的;生起了以后,又能生起烦恼,所以叫做「取蕴」。这个「取蕴」,这上面有老病死苦,很多很多的问题,把一切众生困在里面,受了很多的苦而不得解脱。现在若是我们在佛法里面修学圣道,如果你若执着外道,欢喜读外道的经书,外道说的好,执着常见、执着断见,那你就障碍你「取蕴」的解脱。这个「取蕴」,就是生死的果报,你很难解脱生死果报的苦恼,你不容易解脱。
「彼所制造,名顺世间」,彼外道的信徒,外道的这些学者,所制造的这些书、邪论,是随顺世间的。随顺世间怎么讲呢?就是随顺你流转生死,对于生死流转这件事它能随顺,就是叫你迷惑颠倒,造了很多的罪过,在生死里面流转,这件事与它相顺,所以叫做「顺世间」。现在我们佛教徒「不着顺世间」,不要去执着。这个事情,我们佛教徒,我们如果对于佛法的学习不够,你对佛法学习的不够,你没有鉴别的能力,你不知道邪知邪见严重的破坏性,你不知道。因为学习佛法学习得不够,没有这种鉴别的能力,这就是佛法灭亡的开始。在家的佛教徒,不能够认真的学习佛法,还是情有可原的,因为他有其它的事情要做;我们出家的佛教徒,出家人对于佛法不欢喜学,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你不欢喜学,你自己对于修行也很难上轨道,就是一般性的学学,一般性的修行或者还是可以,正式的修行办不来,你不懂得怎么修行,这是一件事。有的佛教徒邪知邪见,他说的不是正法你不认识,你只知道这个老法师说得很好,我就跟他学习,结果都变成非佛教徒了,自己还不知道。展转的传下来,误了很多佛教徒不能修学正法。这件事如果你若是深入的学习《瑜伽师地论》,深入的学习《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你深入的学习佛法以后,你才能知道这件事,不然你不知道,不知道这件事。所以这上面呵斥这件事,「彼所制造,名顺世间」,就是顺于你原来的旧家风,流转生死,是这样子地。
「及远离耽着利养恭敬因」,底下这个「无义文咒术」,就是「不着顺世间」。不着「无义文咒术」,这个「不着」贯下来,这句话就是「及远离耽着利养恭敬因」。前面外道的邪论是恶见因,这底下「无义文咒术」,是「利养恭敬因」。譬如说这个文,我的文章写得非常好,也会引起来名闻利养的这件事。「咒术」,我有一个什么什么咒,会令你怎么怎么好,它有这种作用,于是乎有很多人因此就有些事情,也会引起利养恭敬的事情,所以是「利养恭敬因」。现在说「不着无义文咒术」,你的文章写得非常好,对修学圣道没有用,对于圣道这件事来说,没有什么用。你诵一个咒,这个咒能令人发财、能令人长寿、能令人怎么怎么地,因此而得到名闻利养,对于你修学圣道有障碍,所以「无义」,都是无意义的。现在怎么辨呢?不着「无义文咒术」,就是「远离耽着利养恭敬因」。你不要去贪着,我要把文章写的好,我要把这个咒念好了,能得到富贵,是这样子。
「长衣钵等」,这个「长」,这个是ㄔㄤˊ念ㄓㄤˋ,就是多的衣服、钵,有多余的衣钵等,你不要去这样,要远离这件事。「远离耽着利养恭敬因」,远离「长衣钵等」这样子,所以「无义长衣钵者」。「因清净故,学得清净」,这两种因你都清净,你能不着,能够远离你就清净,这个是清净因,就变成清净了。「学得清净」,你若这样学习「不着」、学习「远离」,你的戒定慧圣道,就得清净了。
《披寻记》六一一页:
不着顺世间无义文咒术等者:〈声闻地〉说:于诸世间事文绮者,所造顺世种种字相,绮饰文句,相应诗论,能正了知无义无利,远避弃舍,不习不爱,亦不流传。不乐贮蓄余长衣钵。今此颂义,准彼应释。
「不着顺世间无义文咒术等者:〈声闻地〉说:于诸世间事文绮者」,对于世间上,努力的学习文章,把文章写得好好的。「所造顺世种种字相」,它所造的顺世种种的字相,也就是文章。「绮饰文句」,这个文句非常的美。「相应诗论」,会作诗这些事情。「能正了知无义无利」,你能知道那件事是没有功德的,现在也没有真实的功德,来世也没有什么功德。是「远避弃舍,不习不爱」,你不要学习,也不要爱着。「亦不流传」那些文章,那些诗句。「不乐贮蓄余长衣钵」等,「余长衣钵」也不要贮蓄这么多,不要多多的积蓄。「今此颂义」,准彼声闻地去解释。
这是「沙门庄严」的第二颂。
申三、第三颂(分二科) 酉一、举颂
恐增诸烦恼,不染习居家,为净修智慧,当亲近贤圣者。
这是第三个颂,也是「沙门庄严」。先「举颂」,底下解「释」。
酉二、释义
此颂显示远离所治因,亲近能治因故,学得清净。
这个颂,第一段是「显示远离所治因」,「所治」就是烦恼,所对治的;所消除就是内心的烦恼。这个烦恼是怎么来的呢?有个因由,什么因由呢?就是居家,「不染习居家」,就是对于在家人,你不要常常和他来往。这个「习」,就是数数的同他来往,你不要执着,不能说完全没有来往,但是你不要太多,不要执着这个来往。这句话「恐增诸烦恼」,你和在家人来往的多了,密切了,就能令你增长烦恼。所以「远离所治因」,就是远离在家人,和在家人要有点距离。为「亲近能治因故」,能治因是什么呢?能对治烦恼的因,就是戒定慧。就是什么呢?「为净修智慧,当亲近贤圣」,你亲近贤圣人,令你增长戒定慧,戒定慧能令你对治烦恼,所以「亲近能治因故」。「为净修智慧,当亲近贤圣」,你这样做、这样学习,你的戒律就得清净,这样意思。
《披寻记》六一二页:
恐增诸烦恼不染习居家等者:〈声闻地〉说,远离在家共喧杂住,增烦恼故;乐与圣众和合居止,净修智故。今此颂义,准彼应释。
「恐增诸烦恼不染习居家等者:〈声闻地〉说,远离在家共喧杂住」,和在家人,要远离和他在一起住。「增烦恼故」,你和他在一起住,令你增烦恼。「乐与圣众和合居止,净修智故」,这我们能增长道业。「今此颂义,准彼应释」,这样意思。
申四、第四颂(分二科) 酉一、举颂
不畜明友家,恐发忧悲乱,能生苦烦恼,纔起寻远离者。
这是第四个颂,也是「沙门庄严」。分两科,第一科是「举颂」,第二科是「释义」。
酉二、释义
此颂显示若亲近居家,生忧悲散乱,增长诸烦恼,能为众苦因。由亲近彼,能生众苦,烦恼纔生,寻即除遣,如是显示对治之因。
「此颂显示若亲近居家,生忧悲散乱」。「不畜朋友家」,这个不畜,这个解释「畜」就是「亲近」的意思,不亲近朋友家。若亲近居家的人,有什么不对呢?「生忧悲散乱」,令你生忧、生悲,令你心里面散乱,「增长诸烦恼,能为众苦因」缘。「由亲近彼,能生众苦,烦恼纔生,寻即除遣」,能引生很多的苦恼。所以你若愿意和在家人亲近,数数的来往,你若有这样的爱着心,有这样的贪着心,「烦恼纔生,寻即除遣」。这个「寻」就是立刻地,就把烦恼要除遣。「如是显示对治之因」,对治这个烦恼的因,除遣就是了。
《披寻记》六一二页:
不畜朋友家恐发忧悲乱等者:〈声闻地〉说:不乐摄受亲里朋友,勿我由此亲友因缘,当招无量扰乱事务;彼或变坏,当生种种愁戚伤叹悲苦忧恼。随所生起本随二惑,不坚执着,寻即弃舍除遣变吐,勿我由此二惑因缘,当生现法后法众苦。今此颂义,准彼应释。
「不畜朋友家恐发忧悲乱等者:〈声闻地〉说:不乐摄受亲里朋友,勿我由此亲友因缘,当招无量扰乱事务」。「不乐摄受」,就是不欢喜来摄受亲里,就是你的老乡,你的亲里朋友,不要和他们摄受,不要和他们很密切。「勿我由此」,不要我因为这样亲友的因缘。「当招」,就会招感来很多的「扰乱事务」,妨碍你修学圣道。「彼或变坏,当生种种愁戚伤叹悲苦忧恼」,什么忧恼呢?「彼或变坏」,你这个亲里、这个好朋友,他若有什么变坏的事情,你因为和他有感情了,你就有种种的愁戚伤叹悲苦忧恼。
「随所生起本随二惑,不坚执着,寻即弃舍」,随你自己所生起的根本的烦恼,和这个随烦恼,就是由根本烦恼衍生出来的烦恼;根本的烦恼就是贪瞋痴,衍生出来的烦恼就是掉举、散乱、忧悲的这些事情,你若这样子有这个问题。「不坚执着」,你不要执着这件事,他是我的老乡,我要去照顾照顾他。「寻即弃舍」,你立刻地把这件事弃舍了。「除遣变吐」,「除遣」也是弃舍;「变吐」也是弃舍。「勿我由此二惑因缘,当生现法后法众苦」,一点也没有人情,也是不对;但是你若有人情,就妨碍你修学圣道,这件事很难两全。所以初开始修行的时候,你要重视圣道,等你得了无生法忍以后再说。以前所对不住的事情,可以圆满圆满。得了圣道以后不要紧,没得圣道的时候心随境转,这些事情就要注意了。
这是第四个颂的「沙门庄严」,底下是第五个颂的「沙门庄严」,先「举颂」。
申五、第五颂(分二科) 酉一、举颂
不受于信施,恐加害疮疱,于如来正法,尝无有弃舍者。
这是「举颂」,底下解「释」。
酉二、释义
此颂显示不贪着利养恭敬,不坚执诸恶邪见,不虚受用信施,不毁谤正法,亦能远离贪着后世诸欲,及能生起诸恶见因。如是所学,清净殊胜。
「此颂显示不贪着利养恭敬,不坚执诸恶邪见」。这个「不受于信施」,这个「不受」,是不贪着的意思;「信施」就是利养恭敬。你不要贪着利养恭敬,虽然有利养恭敬,你不要执着个事情,不要执着。「不坚执诸恶邪见」,这里面也包括这个意思。这个「诸恶邪见」,这些不合乎正法的这些思想,这都是恶邪见,你不要执着。我们用功修行,初开始的时候还没相应,你还没相应的时候,心里面对于恶邪见还没出现,所以也不至于执着;就是你修行有一点相应了的时候,你就容易有执着恶邪见的问题,就有执着。你没有得到圣道的智慧的时候,你对于很多的事情,究竟是好、是坏,没有鉴别的能力;所以若是修行的时候,出现了一些特别的事情就执着,就容易执着。所以这里面对于学习圣教是非常重要,它预先告诉你了,这是生死境界不是圣道,它告诉你了。你如果相信圣教,这个境界不是好境界,但是你若不修行,还没有。就是修行相应了的时候,才出现这些事情。这里面先告诉你,「不坚执诸恶邪见」,这样意思。
「不虚受用信施」,这个信徒供养我们出家人的这些财物,当然我们为了生命的延续下去的生存,你不能没有衣食住的事情。但是你若接受了的时候,不能虚受,你不能白白地来接受这个信施的。这是什么呢?你就要用功修行,才能为信施得到福;如果你不去用功修行,散散乱乱的,散心杂话,你受的信施就是白受了。「不虚受用信施」,就是「不受于信施」,这句话里面有这么多意思。「不毁谤正法」:「于如来正法,尝无有弃舍者」。这里面都是要深入地学习佛法以后,才能免离这些过失的。
「亦能远离贪着后世诸欲」,你若能好好的学习正法,你也能远离贪着后世的诸欲。我们昨天上课讲到出家人,一方面用功修行,受持如来的戒法希望升天。那什么意思呢?就是愿意享天福,那就是后世的诸欲。有的出家人嘴可能没说,有的人也是说出来,我将来要做国王,在世间上要做国王,这就是贪着后世诸欲。「亦能远离贪着后世诸欲」。「及能生起诸恶见因」,诸恶见的因,就像前面不是佛法的书,你也可以读,但是你是不是有这个程度,也很难说的。现在这里就是顾虑这件事,你读非佛法的书,能令你生起恶见,这件事也是有问题。「如是所学,清净殊胜」,你能够「不受于信施,恐加害疮疱, 于如来正法,尝无有弃舍」,你若能这样子学习,你的圣道就清净、就能殊胜。这个「恐加害疮疱」,这句话还没解释。
《披寻记》六一二页:
不受于信施恐加害疮疱等者:〈声闻地〉说:终不虚损所有信施,终不毁犯清净禁戒受用信施,终不毁呰他人信施,终不弃舍所受学处。今此颂义,准彼应释。言疮疱者:喻诸行苦,如言热痈,其义正同。言正法者,谓即学处,释文更显。说此意趣,谓由不着利养恭敬,不执诸恶邪见为因缘故,于现在世不虚受信施,不毁谤正法。此为因缘,复能于当来世远离贪着诸欲及生恶见。
「不受于信施恐加害疮疱等者:〈声闻地〉说:终不虚损所有信施」,你散心杂话,你就是虚受信施了,就是人家供养你的财物,都糟蹋了,「虚损」就是糟蹋了。「终不毁犯清净禁戒受用信施」,自己不愿意学习戒法,你就不知道开遮持犯,容易犯戒。用犯戒的身份,去受用信徒的布施,这是有罪过的,所以「终不毁犯清净禁戒受用信施」。「终不毁呰他人信施」,「终不毁呰」就是毁谤。别人得到信施,就自己生嫉妒,说人家的坏话,不可以这样子。「终不弃舍所受学处」,对于所受的戒律,你不可以弃舍;你要受持,你一条戒一条戒都要受持。「今此颂义,准彼应释」,这是〈声闻地〉上这怎么解释,现在这个颂,准〈声闻地〉的意思来解释。
「言疮疱者」,「疮疱」怎么讲呢?「喻诸行苦」。就是譬喻、开示我们色受想行识的苦。我们这个身体,这个色受想行识,像什么似的呢?就像人的身体生个疮,生出一个疱,有毒的这些事情,我们这个身体就是个毒器,要这样认识,不是个好的东西,这是疮疱。「喻诸行苦,如言热痈」,就是我们前面讲过,这个「热痈」,就是身体生了痈疮就发烧,我们这个生命体,就是热痈,就是这么一个东西。「其义正同」,这个意思呢,「恐加害疮疱」,我们贪著名闻利养,那就是增长了我们这个疮疱,就使令你这个毒器的色受想行识更严重了,更严重的苦恼了,这样意思。
「言正法者」,这上面说「于如来正法,尝无有弃舍者」。「言正法者,谓即学处」,也就是所学的戒律。「释文更显」,那解释的文是很明显的,就是《瑜伽师地论》解释的文:「此颂显示不贪着利养恭敬」,这里解释得很明显。「说此意趣」,这个偈颂的意义是什么呢?「谓由不着利养恭敬,不执诸恶邪见为因缘故,于现在世不虚受信施,不毁谤正法。此为因缘,复能于当来世远离贪着诸欲及生恶见」,现在世要远离贪著名闻利养,远离贪着恶邪见,将来世也是这样子。
申六、第六颂(分二科) 酉一、举颂
于他愆犯中,无功用安乐,常省自过失,知已速发露者。
这是第六颂,也是「沙门庄严」,出家人也应该有这样的庄严。先「举颂」,底下解「释」。
酉二、释义
此颂显示远离作意求觅他人所有过失,于自善品无有散乱,常生欢喜;于自过失如实了知,发露悔除,离增上慢。由此因缘,学得清净。
「此颂显示远离作意求觅他人所有过失」,是「于他愆犯中」,别人有了过失,他犯了什么什么戒了。「无功用」,这个「无功用」是什么呢?就是「离作意」,就是你特别注意地用心机去求觅他人所有过失,看看他有什么不对,你不要,你要远离这件事。他人是犯戒了,犯了什么,你不要管这件事。「远离作意求觅他人所有过失」,这叫作「无功用」,「无功用」这句话是这个意思。
我感觉我们出家人也有这个问题,就是看见别人。当然自己可能有多少道心,睁开眼睛看别人都不对,心里就烦了,心里烦了以后就要走了,或是怎么怎么地。这地方告诉我们,「远离作意求觅他人所有过失」,你不要这样做,说是这些我看不惯,我远离的走了。但是你初出家,你能自己独立吗?你的道力不够,道力不够,你自己独立,结果你还不如你所嫌恶的那些人,你还不如他,你反倒是退堕了。所以「远离作意求觅他人所有过失」,你就是反观自己,注意自己好了。
「于自善品无有散乱,常生欢喜」,「无功用」这三个字,这句话解释完了。解释这「安乐」是什么?「于自善品」,对于自己的善品,我欢喜拜佛,我欢喜读经,我欢喜修行四念处,这些善品。「无有散乱」,心里面不胡思乱想。「常生欢喜」,我有这样的善品,生欢喜心,这叫做「安乐」。「于自过失如实了知」,对于自己的过失,要如实地了知。「发露悔除」,我有什么过失,对自己的过失要特别注意,我有什么过失,我赶快的发露忏悔出去。「离增上慢」,自己有过失而不知道,认为自己有很大的修行,那叫做「增上慢」了,要远离这件事。「由此因缘,学得清净」,由这样的因缘,你能这样子「于他衍犯中,无功用安乐,常省自过失,知已速发露者」,你能这样学习,你的戒律就清净了。
我们若是学习了佛法,学习了戒律了的时候,一睁开眼睛看,他传戒做什么都不如法,很多很多的问题,你就会生轻视心。我想起来一件事,我讲一下。年记稍大一点,知道有个满州国。这个九一八事变,日本人侵略中国,把东北占领下去了,他成立一个满州国。在满州国,现在黑龙江省的省会,哈尔滨那个地方,有个庙叫极乐寺,是倓虚老法师的因缘创办的。在满州国的时候,这个庙里面有一个出家人,这个出家人就和别的这些同住的法师说:「我要到五台山去拜文殊菩萨」,他这么说,说了又说,说了又说,真实地,他是真实有这个意思。
他就从哈尔滨离开了满州国,又要经过新的中华民国,那时候的交通不是容易走的,费了多少辛苦到了五台山了。到了五台山的时候,就要拜文殊菩萨,就和五台山的这些寺庙的出家人说:「我要拜文殊菩萨。」那寺庙里面就有个出家人说:「文殊菩萨不在这里」,「到那儿去呢?」说:「现在在宝华山传戒,他在那里厨房里烧饭、烧火。在那里为大众僧,在传戒的时候在那里烧饭,文殊菩萨在那里烧饭,你要拜文殊菩萨到那里去拜。」他也就相信了。又从五台山跑下来,不知到受了多少辛苦,到了宝华山去了,果然那里是传戒,很多的出家人在那里受戒。他就打听厨房在那里,他就到大寮去了。到了厨房一看!是有一个出家人在那里烧火,他到那里就给他磕头说:「你是文殊菩萨,我到五台山的时候,五台山有个出家法师告诉我,你在这里烧饭。」就给他磕头,这个出家人说:「我那是文殊菩萨呢?我是个苦恼人,在这里烧饭、烧火,怎么能是文殊菩萨呢?不是,我不是,我不是。」那么这个出家人说:「你是,你是。」就是磕头,一直地这样子说。那位出家人说:「你若一定执着我是文殊菩萨,好,我就是文殊菩萨,你就在这里和我一同烧饭、烧火好了。」今天也烧,明天也烧,等到戒期圆满了,等受完戒的人都走了。那么这文殊菩萨就对这个出家人说:「现在这个传戒的法会结束了,我要走了,你能不能跟我去呢?你说我是文殊菩萨,我现在要走了,你能跟我去?」说:「我能跟你去。」说:「好。」他正在烧火,当然那个锅很大,那个灶坑。
你们都是城市里的人,可能还不知道;我是乡村人,我知道这个事。那个灶坑也是很大,那火是很猛烈的。这个出家人,一下子就钻到火里边面去了,只有说是文殊菩萨这个。他在火里面说:「你来、你来。」他就害怕不敢进去,招呼他三次,他不进去,这个出家人就不见了。然后这个出家人就从南京附近的宝华山,就回到哈尔滨的极乐寺去了,回去了就对人说这件事。说的时候心里也很伤心,结果也无可奈何了。我刚才说,我们若学习了佛法以后,学习了经律论,我什么都懂知识多的很。一看你这个都不如法,一看那个也不如法,就生轻视心。但是文殊菩萨他不是,文殊菩萨他看这大庙里面传戒的法会,他来护持这个法会,来烧饭,到厨房来烧饭、烧菜,成就这个功德,他成就你这个法会,他不轻视这件事。
我认为这个地方,这上面说「于他愆犯中,无功用安乐」,不要轻视别人,你学习了佛法以后,你不要轻视别人,不要轻视人家,不要老讥嫌人家,你这个人持戒不清净,你这个人怎么怎么地,你不要讥嫌。这个道理在那里?凡夫的众生,初开始发心在佛法里栽培,就是这样子,你不能求圆满。他的善根,譬如说这个香火庙,香火庙我认为也很重要,很多人在香火庙里开始栽培善根,今生栽培一点善根,当然没成功,他就流转生死了。但是这个流转生死的众生,有一点善根,又来到人间做人了,又栽培善根,一点一点渐渐进步了,那就得无生法忍了,就得圣道了。所有的凡夫都是这样子,你一定怎么样高尚,怎么样清净庄严,那是有善根成就的人的境界。初开栽培善根,就是那样子的,你不要讥嫌,不要讥嫌这件事。所以现在这里,弥勒菩萨也告诉我们,「于他愆犯中」,你不要「作意求觅他人所有过失」,你就管你自己好了。
「于自善品无有散乱,常生欢喜;于自过失如实了知,发露悔除,离增上慢。由此因缘,学得清净」,你要做这个事,注意自己好了。过去世栽培善根,小小有点善根,今生遇见的因缘都不殊胜,很多的地方不理想,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就是只有善根渐渐地栽培,慢慢、慢慢才能合格的,就是这样子。
申七、第七颂(分二科) 酉一、举颂
若犯于所犯,当如法出离,所应营事中,能勇励自作者。
这是第七个颂,还是「沙门庄严」。先「举颂」,这里第二科「释义」。
酉二、释义
此颂显示出离所犯,及能远离贪受他人恭奉侍卫。由此因缘,学得清净。
「若犯于所犯」,你要违犯了「所犯」:所持的戒体、所受的戒,你犯了戒。「当如法出离」,当如法的忏悔,从这个罪过里面解脱出来。「显示出离所犯,及能远离贪受他人恭敬侍卫」。底下「所应营事中」,所应该做的事情,你能勇励地,勇猛地勉励自己去做,这就是「远离贪受他人恭奉侍卫」。你要远离贪受,贪着享受别人的恭敬奉侍,侍奉你。你自己坐那里,这个菜饭都装好,自己去享受。等到自己为别人服务,不高兴;自己为别人服务,我要告假,我要走了,实在是不对的。你若能这样,「由此因缘,学得清净」,就清净了。
《披寻记》六一三页:
若犯于所犯当如法出离等者:〈声闻地〉说:命难因缘,亦不故思毁犯众罪。设由忘念少有所犯,即便速疾如法悔除。于应作事,翘勤无堕,凡百所为,自能成办,终不求他,为己给使。今此颂义,准彼应释。
「若犯于所犯当如法出离等者:〈声闻地〉说:命难因缘,亦不故思毁犯众罪」,就是这件事要死掉了,命都没有了,也不要「故思」,故意的去毁犯众罪,犯戒。「设由忘念少有所犯,即便速疾如法悔除」。于应作事情,「翘勤无堕」,你不要懒惰、懈怠,自己努力。「凡百所为,自能成辨,终不求他,为己给使。今此颂义,准彼应释」,是这个意思。
申八、第八颂(分二科) 酉一、举颂
于佛及弟子,威德与言教,一切皆信受,观大罪不谤者。
这是第八个颂的「沙门庄严」。这「举颂」,底下「释义」。
酉二、释义
此颂显示信圆满故,于能诽谤见大罪故,学得清净。
「此颂显示信圆满故」,这个颂「显示信圆满故」,就是我们对于佛法僧三实的信心圆满了。「于能诽谤见大罪故」,这个佛三宝里面有不可思议的事情,你要相信,你不要诽谤;你若诽谤有大罪过。这样「学得清净」。
《披寻记》六一三页:
于佛及弟子威德与言教等者:〈声闻地〉说:于佛世尊及佛弟子不可思议威德神力,甚深法教,深生信解,终不毁谤;能正了知,唯是如来所知所见,非我境界。今此颂义,准彼应释。
「于佛及弟子威德与言教等者:〈声闻地〉说:于佛世尊及佛弟子不可思议威德神力」,佛、佛弟子,这些菩萨、阿罗汉,有不可思议的威德,有不思议的神通道力。「甚深法教」,他们为我们开示的佛法,甚深的第一义谛。「深生信解」,你要深深地生起信解心。「终不毁谤」,你不要毁谤,不要毁谤这件事。对于佛及弟子的不可思议威德神力,你不要毁谤;对于佛菩萨所开示的甚深法教,你不要毁谤,「终不毁谤」。「能正了知,唯是如来所知所见」,你能够郑重的知道,这是佛所知所见的境界,「非我境界」,不是我能觉悟的境界。「今此颂义,准彼应释」。
申九、第九颂(分二科) 酉一、举颂
于极甚深法,不可思度处,能舍旧师宗,不坚持自见者。
这是第九个颂的「沙门庄严」。先「举颂」,底下「释义」。
酉二、释义
此颂显示远离安住自见取故,清净殊胜。
这个颂的大义是「远离安住自见取」,就是这个「自见取」,自己的见解,自己对于这件事有一个见解,有个见地。你取着这件事,安住在自己的思想里面,认为自己这个思想,是最高明的。现在说「显示远离安住自见取故」这个颂,你要远离你原来的见解,你要放下要放弃它,这样子才合道理。
《披寻记》六一四页:
于极甚深法不可思度处等者:此中极甚深法,不可思度,即前所说佛及弟子不可思议甚深言教。〈声闻地〉说:终不乐住自妄见取非理僻执,恶见所生言论咒术。今此颂中后二句义,逆次应释。不住恶见所生言论咒术,即颂所言舍旧师宗。不住自妄见取非理僻执,即颂所言不执自见。
「于极甚深法不可思度处等者」,像这个大乘经典,《阿含经》里面也有提到,这有甚深法,不可思议的地方。「此中极甚深法不可思度,即前所说佛及弟子不可思议甚深言教。〈声闻地〉说:终不乐住自妄见取非理僻执,恶见所生言论咒术」,「终不乐住」,就是从此至终,你不要欢喜安住在自己那个虚妄的见解里面,不要这样子。那个是「非理僻执」,不合道理的,邪妄的执着,是「恶见所生言论」,邪知邪见所生的言论,所说的咒术,你不要去欢喜这件事。
这底下「今此颂中后二句义」,「于极甚深法,不可思度处」,这是佛菩萨境界,你要生信解。「能舍旧师宗,不坚执自见者」,这后二句「逆次应释」,就是这个「不坚执自见」,你自己有一个见解,这个见解从那来的?从这个旧师宗来的。你以前的那个大老师的见解,你跟他学习得到了一些邪知邪见;现在你要弃舍,弃舍这种知见,这个意思。「不住恶见所生言论咒术,即颂所言舍旧师宗。不住自妄见取非理僻执,即颂所言不执自见」,是这样意思。这个意思呢,就是没有学习佛法之前,你亲近过那些外道的老师,你得到了一些思想。你初来到佛法以后,要把原来的那些思想都要放弃,要放弃它。
这个出家这件事,年轻的时候出家和年纪大出家不同。年轻的时候初出家,他在家的时候,没有这些事情的熏习,他就像一张白纸似的,来到佛法里面,他就完全是学习佛法;若是年纪大了出家,年纪大了有可能在社会上学习过什么,他心里面也欢喜接受了,但是现在来到佛法里面来,以前的不完全放弃,他不完全放弃,还是有以前的思想。那么这个颂,就表示这个意思,是「能舍旧师宗,不坚执自见者」。你要完全转变过来,就是所谓改造思想了,思想要改变过来。其实这个地方,这当然是这个思想还是很重要的,其他的事情自己也要反省,就是你年纪大了出家,你在社会上熏习的一些习气你都要反省,来到佛法里来,你要重新反省要改变,完全学习佛法里面的知识、习惯,应该这样子。将来你若收徒弟的时候,如果你不注意这一件事的话,将来你收徒的时候,你对你徒弟的教授,就容易有你原来的那种习气,原来的习气。那究竟是,你是教授佛法,是教授外道的邪知邪见呢?就是有这个问题。
我以前听见一个老法师说一句话,就是你是个学者,有学者的样子;说是你是一个医生;你或者是一个会计师;你或者是个律师,他各有各的样子。说现在要出了家,你要应该有出家人的样子。说出了家,原来的习气不改,你就没有出家人的样子。这件事,就前面也说过,也是有问题,也是有问题的。所以照理说,应该把它完全的,重新的反省,要改造自己。
我一九七三年,我来在三藩市,一个禅中心里面,那里有一个机会,我和度轮法师去,度轮法师还有其他的徒弟,到那个禅中心去。那个禅中心里面的主持人讲开示。我看那个人,他是一个白人,不是日本人,但是看他的那个威仪,完全是个日本人。就是他到了日本去,受到日本的出家人,日本佛教徒的训练,把他训练的完全像一个日本人。他走路,坐下来,完全像个日本人,日本人就把他训练成那样子。这个表示什么?表示日本人的成功,表示日本佛教徒在美国传扬佛教的成功。但是我想,这个不管是什么人,来到佛教里面来,用佛法的栽培训练,有佛法的气氛。你的行住坐卧,不但是你内心里面的思想,你的行住坐卧,都有佛法的气氛,也就是有一个佛法的样子,我感觉这件事,还是不容易。
-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七(1)
-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七(3)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三(9)
- 瑜伽师地论讲记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9)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8)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7)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6)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5)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4)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3)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2)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1)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7)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6)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5)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4)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3)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2)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1)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14)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12)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宫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阎浮众生业感品
- 第六卷 如来赞叹品
- 第二卷 分身集会品
- 第三卷 观众生业缘品
- 第八卷 阎罗王众赞叹品
- 第五卷 地狱名号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嘱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称佛名号品
- 第十二卷 见闻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
- 《地藏经》赞
- 第十一卷 地神护法品
- 《地藏经》开经偈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二
- 《华严经》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
- 楞严经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经》回向偈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四
- 卷七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严经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药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药王菩萨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 楞严经白话文卷十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记品 第八
- 圆觉经讲的是什么内容?圆觉经概说
- 《大宝积经》共有多少卷,是谁翻译的?
- 楞严经是怎么来的?楞严经的由来故事
- 佛经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师版《心经》讲记
- 念地藏经期间总做噩梦,这是为什么?
- 《华严经》是怎么来的,是谁从龙宫带出来的?
- 念经时,可以跟着文字去理解内容,感受景象吗?
- 《六祖坛经》的四种版本
- 维摩诘经主要讲了什么?
- 华严经是大乘经典吗,有哪些汉译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坛经》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经》偈颂:人生在世间,应实行善德的讲解
- 百佛名经注音版
- 增一阿含经是谁翻译的,多少卷,讲什么?
- 《华严经》偈语“汝等众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莲华经是谁说的?
- “空”与“色”相依相存,无有差异
- 《法华经》的四安乐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经·智者品》偈颂:智者不为得失心动
- 《维摩诘经》的汉译本与注疏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谁翻译的?心经译者玄奘大师
- 佛语法门经注音版
- 法华经是谁翻译的?妙法莲华经译者鸠摩罗什介绍
-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是通途菩提心还是净土菩提心?
- 《法句经》偈颂:此心难觉察,随欲望流转的解读
- 《心经》的大智慧
- 圆澄禅师翻跟斗作礼讲《金刚经》
- 《父母恩重难报经》提倡孝道的偈语
- 《六祖坛经》中的两处“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说菩萨行五十缘身经注音版
- 大方等如来藏经注音版
- 如何拥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烦恼自然无
- 《法句经·心品》偈颂:飘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讲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经典?
- 莲池赞的全文及拼音
- 华严经有几个版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
- 菩萨生地经注音版
- 从《坛经》片段,瞻仰学习六祖大师的嘉言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