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三(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三(7)
亥九、清净慧(分四科)
天一、征起
云何菩萨清净慧?
天二、总标
当知此慧,略有十种。
天三、列释(分五科)
地一、于真实义
于真实义,有二种慧:谓由尽所有性、及如所有性,取真实义故。
昨天是讲到这里。
地二、于流转义
于流转义,有二种慧:谓取正因果故。
前面第一段:于真实义有二种慧,这应该是指清净的缘起。「于流转义有二种慧,谓取正因果故」,这是生死的缘起。
清净的智慧有十种,前两种说过了。这是第三、第四:于流转义。就是众生在生死里流转,菩萨于此义有两种智慧:「谓取正因果故」。就是菩萨能够认识,这个「取」,应该是认识的意思、通达的意思。通达它的正确的因果义,什么是三恶道的因果?什么是三善道的因果?他能够正确地认识,这就是智慧。认识这样的因果,就可为众生开示:你不要做错这件事,就可以不到三恶道去了。那和外道就不同了,外道教他的徒弟持牛狗戒,就是他不能认识正因果义。
地三、于执受义
于执受义,有二种慧:谓颠倒、不颠倒,如实了知故。
「执受」是什么意思?这个「执」,就是执着;「受」就是领受。他所领受的,他很坚固的执着,不肯弃舍。颠倒迷惑的众生,他执着有我、我所的这种执着,是很坚固的。菩萨教导这类众生,叫他弃舍我我所,还不是容易,所以叫做「执受」。若是已经接触了佛法,深入地学习佛法,得到胜解以后,你要转变他的信仰,劝他不要相信佛法,这也不容易。执着他所领受的。
「有二种慧」,这个菩萨对于这方面也有两种智慧:「谓颠倒、不颠倒,如实了知故」。就是众生的颠倒迷惑、我我所执是很坚固的,菩萨能如实了知。
「不颠倒」,就是相信佛法的众生,他能够深入地学习佛法,又能够修四念处,他身不颠倒、口不颠倒、心也不颠倒,思想不颠倒、行为不颠倒,菩萨是真实地知道。这件事也不是容易知道的。菩萨有这样的智慧,教导、教化众生的时候,有颠倒、不颠倒的差别。菩萨教导众生的时候,开示他什么叫做颠倒、什么叫做不颠倒,如实了知地教导众生。
地四、于方便义
于方便义有二种慧。谓一切所应作、所不应作,如实了知故。
「于方便义有二种慧」,这个「方便」,就是学习了佛法以后,能够采取行动,叫做方便。行动是得果的前方便。菩萨在这方面也有两种智慧。
「谓一切所应作、所不应作,如实了知故」,就是这件事是应该这样做,也如实地了知;这件事是不应该做,也如实地了知。什么叫做「如实了知」呢?就是这件事应该做,我就能做,那叫如实了知;是应该做,但是不肯做,不是如实了知。这件事是不应该做,但是还是要做,那就不叫做「如实了知」。
我们发心学习佛法已经很难能可贵了,能发心学习,很不容易了!但是,能如实了知什么叫做颠倒、什么叫做不颠倒,如实了知是应该做、不应该做,这还不容易!原因在什么地方呢?就是我我所。你若有我、我所的执着,它就要颠倒,明知道不对,还是要做。
地五、于究竟义
于究竟义,有二种慧:谓杂染如实了知杂染故,清净如实了知清净故。
这是第五科:于究竟义。
「于究竟义有二种慧」,这「究竟」就是通过前面的方便,现在成功了,满足了自己的愿望,那叫做究竟义。在这方面,菩萨也有两种智慧。「谓杂染如实了知杂染故」,这件事是不清净,你能够真实地知道是杂染。譬如说作功德,那应该是善法;但是用有所执着的心、有所得的心去做功德,里面就有染污了。这是很微细的事情,但是菩萨能如实了知。
「清净如实了知清净故」:菩萨修学圣道以无所得为方便,做种种功德利益众生,这是清净的。你真实知道它是清净的,不容易!说那个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他前一位善知识要他到一个国王那里去学习佛法。他到那儿一看,这国王很残忍地在杀害老百姓,善财童子说:「这个人是一个罪过的人哪!是恶人哪!善知识怎么劝我向他学习呢?」他这个念头一生起来,立刻就改变,说:「不!不!不!我要相信善知识的话。」这时候才知道,这个国王他杀害众生的事情统统是变现的、神通变化的,不是真实的杀害众生。这个善知识都是法身菩萨,他那种无相的大悲心,是清净的,你能认识吗?「清净如实了知清净」,能认识?不容易!这个国王他杀害众生,表面上看这是染污、是罪过;但是他不是染污啊!所以,你能认识吗?这上面说:究竟「有二种慧,谓杂染如实了知杂染故,清净如实了知清净故。」不容易呀!在究竟上的圣人的境界,不容易认识的。
天四、结名
如是菩萨五义十种差别净慧,当知是名最胜净慧。
结束前面这段文,结名。
「如是」,像前面这五双,就是菩萨的五种智慧;每一种有一双,就是五义十种差别,「当知是名最胜净慧」。
下面看《披寻记》p1448:
「当知此慧略有十种等者:〈决择分〉说:慧波罗蜜多有五清净:一、通达诸相清净」,这个相有遍计执相、依他起相、圆成实相,也可以这么说。你能够通达而没有疑滞,就叫做清净。
「二、通达缘起清净」,这上面意思就是第二段:流转义。第一段是真实义,是通达诸相清净。第二段流转义,这上面说,通达缘起清净。
「三、通达教导清净」,第三是于执受义。执受义就是菩萨教导众生的智慧清净。
「四、通达士用清净」,第四是于方便义,方便义就是修学圣道。修学圣道是众生的道心的作用。
「五、通达证得清净。(陵本七十五卷七页)此说五义,如次应知。」这里说这个五义,如其次第,应该知道。那就是:〈决择分〉说的这五种清净和这里说的这五义,意思是相同的。这么样解释这段文。
戌四、结(开列九门)
如是菩萨极善决定无量妙慧,能证菩萨大菩提果。菩萨依此,能圆满慧波罗蜜多,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第九、清净慧,分成四段。第一段是征起,第二段总标,第三段是列释,现在第四段:结,结束这段文。
「如是菩萨」,这位有清净慧的菩萨,「极善决定无量妙慧」,他对于一切法极能善巧的决定,这是不可限量的大智慧。
「能证菩萨大菩提果」,有这样智慧的人,他堪能证悟菩萨的无上菩提果。
「菩萨依此能圆满慧波罗蜜多」,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能这样学习,他就能圆满慧波罗蜜多,能够速证无上正等菩提的。
看《披寻记》p1449:
「极善决定无量妙慧者:若诸菩萨已入大地」,我们讲过,已入大地就是十地菩萨,都是圣人。「已善通达菩提自性,己善通达菩提方便,彼所有慧自内所证,不从他缘」,菩提和般若,般若是从因说,菩提是约果说。已善通达菩提的自性,已善通达菩提的方便,菩提的自性,是果上的自性;已善通达菩提方便,就是:方便是菩提的因,菩提是果。
「彼所有慧自内所证」,彼菩萨所有的智慧,就是因中的智慧、果上的智慧。「不从他缘」,这是要自己用功才能成就的,不能够借重他人的力量,要你自己努力!闻所成慧是借助外缘,思慧和修慧要你自己努力才能成就的,所以不从他缘,思慧、修慧就是要自己,不从他缘。「名善决定」,这善决定这么讲。因为,闻慧的时候,不能说善决定;这思慧、修慧,修慧通于凡圣,展转地深妙,到佛的境界││善决定。
申三、总辨(分二科)
酉一、明所摄(分二科)
戌一、摄一切种(分二科)
亥一、标
复次如是六种波罗蜜多,世尊彼彼素怛缆中,处处散说;今于此中摄在一处,略说应知。
这下面是第三科:总辨。六波罗蜜这一大科分成三科,第一科总标,第二科是别释。这两科都学习过了,现在是第三科:总辨。这是把六波罗蜜统在一起来说明。分两科,第一科是明所摄。分两科:第一科,摄一切种,又分两科:第一科是标。
「复次如是六种波罗蜜多,世尊彼彼素怛缆中」,就是释迦世尊,「彼彼」,是一部一部的素怛览的经里面,彼一部经、彼一部经,各式各样的经里面,「处处散说」,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分散的这么去解释这六种波罗蜜多。《华严经》有讲、《法华经》、《大宝积经》、《大集经》、《涅槃经》、《大般若经》,各式各样的经里面都有讲。
「今于此中摄在一处」,现在,就是弥勒菩萨敢说这句话,就是在这里把诸经中说的六波罗蜜多,把它聚会在一处。这件事还不简单!
「略说应知」,就是聚在一处,说其大意,你应该知道就是这样意思。
亥二、释(分二科)
天一、举施
谓佛所说素怛缆中,所有施波罗蜜多乃至慧波罗蜜多,或标或释,彼皆于此或自性施,广说乃至或清净施趣入摄受,如其所应皆当了知。
前面这一段是标,下面第二段解释。分两科。第一科:举施。
「谓佛所说素怛览中」,前面是标,这下面详细说。佛所说的「素怛览」,翻到中国话是「契经」,各式各样的经里面,所有的施波罗蜜多、乃至慧波罗蜜多,这么多。
「或标、或释」,彼彼素怛览中,说六波罗蜜多的时候,或者是先标出来,然后再加以解释。「或标、或释」,「或」这个字,表示可能标而没释、可能释而又没标。
「彼皆于此或自性施,广说乃至或清净施,趣入摄受,如其所应,皆当了知」,这个地方单说施。「彼皆于此」,彼素怛览中或标、或释六波罗蜜多,「彼皆于此」,全部的都属于这里所说的。这里说的就是:「自性、一切难、一切门、善士、一切种、遂求、二世乐、清净」,九大段。或者是属于自性施,广说乃至最后是清净施,九种布施。这九种布施,就是把诸经中说的施波罗蜜完全统摄了。
「趣入摄受」,就是诸经中说的施,都趣入到这里说的施;这里的施波罗蜜,摄受了一切经中的施波罗蜜了。
「如其所应,皆当了知」:你去读一读诸经中说的施波罗蜜,你去看一看,和这里面说的施波罗蜜,你一对照你就知道了。
天二、例余
如是所余,如所宣说戒乃至慧趣入摄受,如其所应亦当了知。
「如是所余,如所宣说戒乃至慧,趣入摄受」,这下面是第二科,例余。
「如是所余」,前面只说到施,还剩下来其他的没有说的,那就是「如所宣说」,所余的没宣说的,就是前面所说的戒乃至慧,也是和施波罗蜜一样「趣入摄受」。「如其所应,亦当了知」,也是这样就知道了。
看《披寻记》p1449:
「如是所余等者:谓如四摄事等,是名所余。」这个《披寻记》的作者韩清净这句话说得和文不合适,不过也是可以例推了。
「于彼趣入及与摄受,亦如波罗蜜多应知」,也可以。
戌二、摄一切行(分二科)
亥一、略明依止(分二科)
天一、举施
又诸如来为菩萨时,所行一切菩萨行中,所有无量本生相应难行苦行,当知一切与施相应,依止于施。
前面是「摄一切种」,就是:这里说的六波罗蜜,能够摄受无量的修多罗里面的波罗蜜;这是摄一切种,第一科。现在第二科:摄一切行。分两科,第一科是略明依止。又分两科,第一科:举施。
又诸如来为菩萨的时候,没成佛的时候。所行一切的菩萨行里边,「所有无量本生相应难行苦行」,在菩萨的时候行菩萨行,有很多的本生、就是在以前行菩萨行的那个时候,就是过去生中的事情。「相应」,这完全是属于过去世的,是与难行苦行相应的,不容易做到的这个苦行。
「当知一切与施相应」,当知那里的难行苦行里边,与施相应的,就是相合的,「依止于施」,菩萨依止于施,行诸苦行。这摄一切行,现在摄布施行。
天二、例余
如说其施,如是戒忍精进静虑慧相应,依止戒忍精进静虑慧,当知亦尔。
这是下面第二段:例余。如前面这一段说的是布施难行苦行,如是还有其他的难行苦行:戒、忍、精进、静虑、慧相应的这些苦行。「依止戒、忍、精进、静虑、慧,当知亦尔」,也是依止这些其余的五波罗蜜而行难行苦行的。这是例余。下面第二科,辨依差别。前边是略明依止,这下面辨依差别。
亥二、辨依差别
或唯依施,广说乃至或唯依慧,或杂依二,或杂依三,或杂依四,或杂依五,或杂依一切六波罗蜜多,皆应了知。
「或唯依施,广说乃至或唯依慧」,这是菩萨没有成佛的时候,那一个时期,在那个地方,为教化那一类的众生。「唯依施」,唯独是依止施波罗蜜行苦行。「广说乃至或唯依慧」,那就是戒、忍、精进、静虑,乃至或唯依慧而行苦行。
「或杂依二」,或者那一个时候、在那个地方、为那一类的众生,依止两种波罗蜜多行苦行。「或杂依三」,三种波罗蜜多和合起来行苦行。「或杂依四、或杂依五、或杂依一切六波罗蜜多」行菩萨行,皆应了知。
酉二、明最胜(分二科)
戌一、因胜
如是六种波罗蜜多,菩萨为证无上正等菩提果故,精勤修集是大白法溟,名大白法海;是一切有情、一切种类圆满之因,名为涌施大宝泉池。
这是第二科:明最胜,这是说最殊胜的境界。前边第一科明所摄,现在第二科明最胜。分两科。第一科:明因胜。
如是六种波罗蜜多,菩萨为了证悟无上菩提果故,精勤地修集,精进地去修集无上菩提的因:六波罗蜜。「是大白法溟」,这六波罗蜜多,菩萨这样地精勤地修行,是一切清净法中最伟大的、最殊胜的。
「名大白法海」,菩萨修行这六波罗蜜多,是一切清净法的积聚处,一切清净的菩萨行都集汇到这里来。
「是一切有情、一切种类圆满之因,名为涌施大宝泉池」,就是这些六波罗蜜多,像一个水泉似的,它从那里边涌出来很多的珍宝。菩萨从六波罗蜜多里面,成就了无量无边的功德。
看《披寻记》p1449:
「是一切有情一切种类圆满之因者」,这句话怎么讲呢?「谓此六种波罗蜜多,能令无种姓一切有情皆往善趣」,这句话分两句话来解释。菩萨修行菩萨行六种波罗蜜多的时候,能令无种性的一切有情,没有出世圣道善根的人,能教化这个无善根的众生「皆往善趣」,都不到三恶道去,都在人天里面享受富乐之果,有这个作用。
「及令有种姓一切种类乘三乘法而得出离」,第二个作用:菩萨修六波罗蜜多,能令有出世善根的众生……,出世善根就是一切种类里边,乘三乘法,这个人是声闻种性、这个人是独觉种性、这个人是佛种性。菩萨修六波罗蜜多,能令这三种有出世善根的人,学习三乘法而得出离生死大苦。「由是名为圆满之因」,因此,由这两个理由说这句话:一切有情、一切种类圆满之因。六波罗蜜这个大白法,是一切有情、一切种类圆满之因。「随其所应,令诸有情皆得成熟故」,随你的根性所相应的,都能够使令你的善根成熟了。
戌二、果胜
又即如是所集无量福智资粮,更无余果可共相称;唯除无上正等菩提。
前面是说因胜,现在说果胜。
又即如是所修集的无量福、无量智资粮,资粮是因的意思。「更无余果可共相称」,更没有其他的果与此资粮相称、相适应。谁能与他相称呢?「唯除无上正等菩提」,就是无上菩提才能与六波罗蜜多的功德相称,你修六波罗蜜多就能得无上菩提。
这是六度到这里讲完了。下边是第二科。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摄事品第十五
未二、四摄事(分三科)
申一、征
云何菩萨四种摄事?
前边第一科是六度。在觉分持这一科里分两科,第一科结前生后,第二科摄举纲要。摄举纲要分两科,第一科是总标,第二科是别广。别广里边分三科,第一科是所学处,第二科是如是学。这个如是学就从三十八卷第八页(按:金陵本)那里开始。如是学这一科里面分两科,第一科是结前生后,第二科是略广分别。略广分别里边分两科,第一科是略,第二科是广。第二科广的时候就是三十九卷开始了。这里分两科,第一科就是六度四摄。六度四摄就是分两大段,六度这一科讲完了,现在就是摄事这一科。
第一科是征。「云何菩萨四种摄事」呢?四种摄事怎么讲呢?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这四科。四科,这上面布施他没讲,因为前面六波罗蜜里边有个布施,说了,所以这里边就不说布施,就说三事:爱语、利行、同事,这三科。这先是第一科,征;第二科是列,分两科,第一科是嗢柁南。
申二、列(分二科)
酉一、嗢柁南
嗢柁南曰:
自性一切难,一切门善士;一切种遂求,二世乐清净。如是九种相,名略说摄事。
这是颂,下面是长行。
酉二、长行
谓九种相摄事,名为菩萨四种摄事。一者、自性摄事。二者、一切摄事。三者、难行摄事。四者、一切门摄事。五者、善士摄事。六者、一切种摄事。七者、遂求摄事。八者、此世他世乐摄事。九者、清净摄事。
这个名字和六波罗蜜的九种名字是一样的。前面这是(第二科)列,标列。下面第三科是解释,分三科,第一科解释爱语,这个布施没提。爱语里边分九科,第一科是自性爱语。分三科,第一科,征。
申三、释(分三科)
酉一、爱语(分九科)
戌一、自性爱语(分三科)
亥一、征
云何菩萨自性爱语?
征。下面第二科解释。
亥二、释
谓诸菩萨,于诸有情常乐宣说悦可意语、谛语、法语、引摄义语。
「爱语」什么意思呢?谓诸菩萨与诸有情接触的时候,「常乐宣说悦可意语」,令你喜悦、令你感觉到满意,要说这种话。不要说话像刀似的,刺你一刀,不要这么说话。凡夫的众生是有这样情形,因为他贪瞋痴常动,所以他会说出一些话,会刺你一下子。菩萨不!菩萨的贪瞋痴不活动,菩萨常是用般若波罗蜜调伏其心。云何调伏其心?用般若波罗蜜调伏其心。调伏其心的时候,贪瞋痴不动。贪瞋痴不动,所以说出来的话是悦可意语,不说粗暴的话。
我刚才这话,众生说出来如刀如剑的话;但是你不说这种话,你还是说悦可意语;不然你怎么能名之为菩萨呢?你和众生一样,那是菩萨吗?所以,我们要记住。当然,我们还是这句话,你非要在没有事情的时候,多静坐调伏其心,你非要这样做不可!不然的话这事办不到!因为你内心里面有烦恼种子,有所缘缘的时候,你若没有如理作意,烦恼就出来了。一出来了呢,就不是菩萨道了,所以,谁也不要耻笑谁,说:「你怎么这样!」不必耻笑;就是要努力!常常努力地调伏自己。这是悦可意语。
「谛语」,这个「谛」本来是当「真实」讲,真实语,就不说谎话。
「法语」,说出来的话是合法的。什么叫做法语呢?「引摄义语」,这个话能引摄出来胜义、能引摄出来智慧。这是顺文,但是在《披寻记》的解释另有意思的。
亥三、结
当知是名略说菩萨爱语自性。
看《披寻记》的解释p1450:
「常乐宣说悦可意语等者:此显爱语有三种相」,爱语这是个名称,它里边的含意有三种相貌。「所谓悦意、无染、唯善」就是这三个相貌。说出这个话,令你心里感觉到满意、喜悦。这话里边没有染污、没有过失「唯善」,唯独有功德;这是这三个相貌:悦意、无染、唯善。这是标出来,下边解释。
「令他庆悦,是名悦可意语」,你说的这话,能令对方喜悦,这就叫做悦可意语。「即悦意」的「相」貌。「令自尸罗终无穿缺,是名谛语」,谛语是这个意思:使令自己的戒法││你是菩萨,你是受了菩萨戒了啊!你受了菩萨戒了,你的菩萨戒就告诉你怎么怎么的,你现在说出来的话,就是使令你自己的尸罗、你的菩萨戒没有违犯。这个「穿缺」,「缺」是犯了重戒;犯了轻戒就是「穿」。在《大智度论》上解释这个「穿」,就是:你念念的、种种的功德都是向于涅槃,能契合涅槃;种种的恶觉观、恶寻思不入其心,就是心里面没有这些杂染的念头,那就是不穿。这样从反面说,你心里面有杂染的念头就是穿了,就是这个器是一个很完整的器,但穿一个洞,穿一个洞就不好了啊!那个「缺」,就是这个器缺了一块,那就不好用了啊!是严重的犯戒了啊!是名叫做谛语。
「即无染相」,那就是说,你说的话里边没有过失,也就是话里边没有烦恼。如果你的动机由烦恼发出来的语言,那就是那句话里面有刀,那就有染污了。
「令他出不善处安住善处,因之引摄利益安乐,是名法语」,这是法语和引摄义语合而为一来解释。你说出来的语言能令他人出不善处,从那个罪过的地方出来,安住在无罪过、有功德的地方。你说了这个话,「因之引摄利益安乐」,就会引发出来、能令那个人得到利益安乐,那么你自己也有利益安乐,这就叫做法语,这就叫做引摄义语。这个解释很好!「即唯善相」的意思,这两句话:法语和引摄义语即唯善相。「义如〈思所成地〉说。(陵本十九卷一页)」。
这里面说的菩萨的爱语的自性,就是:悦可意语,就是谛语和法语、引摄义语。「谛语」就是没有染污,没有过失。「法语、引摄义语」是有功德。菩萨说出来的爱语符合这三个条件。符合这三个条件不容易,如果你面对的众生本身很柔和、有礼貌对你,你说出来的话就悦可意语、谛语、法语、引摄义语,有可能做得到。但是众生他不是,他说话像刀似的刺激你,你还有可能说得出来悦可意语、谛语、法语、引摄义语,这就难了,不容易啊。所以要预先准备好,预先要多静坐,修无我观、修毕竟空;我不可得、我所不可得。「我、我所」,是什么东西?是引发贪、瞋、痴的因缘。你能观无我、无我所呢,引发贪、瞋、痴的因缘没有了,贪、瞋、痴就不动了,不是说断除,它就是能调伏贪、瞋、痴不动。外面的所缘缘啊!不能作贪、瞋、痴的所缘缘,所以就能悦可意语、谛语、法语、引摄义语。如果自己不预先地训练自己,这事辨不到,非要自己训练自己不可。我们前面「忍品」已说过了,要忍。就是你照那样学习,自然就可以悦可意语、谛语、法语、引摄义语,不能学习的话,这事辨不到,也就和众生一样,说话像刀子似的,那就很多的烦恼来了。
前面自性爱语已经解释完了。我感觉《瑜伽师地论》非常好,光是爱语,它讲这四种语言,非常地真实、非常地有功德。我们这样学习,假设为人讲开示,就是讲得好,我们学习弥勒菩萨的法语,就是讲得好。说我没能做到,但是你能说得很好也好,能做到,应该打一百分,所以要学习《瑜伽师地论》,常常温习啊,讲开示很容易,而且还是讲得好,若不温习就忘了,那就不行。
戌二、一切爱语(分三科)
亥一、发起
云何菩萨一切爱语?
这一切爱语怎么讲呢?这是征起。下面总标。
亥二、总标
谓此爱语,略有三种。
亥三、列释(分二科)
列出来名称,再加以解释。分两科。
天一、别释三种(分二科)
地一、释(分三科)
玄一、慰喻语
一者、菩萨设慰喻语。由此语故,菩萨恒时对诸有情,远离颦蹙先发善言;舒颜平视,含笑为先,或问安隐吉祥,或问诸界调适,或问昼夜怡乐,或命前进善来。以是等相,慰问有情,随世仪转,顺睹人性。
第一科是别释三种。又分两科,第一科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是慰喻语。
这爱语有三种:第一种是菩萨要学习「菩萨设慰喻语」,这「设」字怎么讲呢?这个字是学习,菩萨要学习「慰喻语」。
「由此语故,菩萨恒时对诸有情,远离颦蹙」,什么叫作「慰喻语」呢?这是解释。「由此语故」,由于菩萨说这个语言的关系啊,「菩萨恒时」,长时期,不是短时的哦,面对诸有情的时候,「远离颦蹙」,「蹙」这个字也念「ㄐㄩㄝˊ」,但是应该念「ㄘㄨˋ」;恒时对诸有情,远离颦蹙:不会趋眉头、不会愁眉苦脸的,不会这样子,没有这个事情。
「先发善言」,不要等众生说话,你先说话,先说有意义的语言。「舒颜平视」,「舒颜」颜面开朗,「舒」是开朗的意思。「平视」,不要向高看、不要向低看。「含笑为先」,菩萨的面容开颜微笑,先要这样子。「或问安隐吉祥」,或者要说话的时候,「先发善言」,要怎么说呢?说什么话呢?「或问安隐吉祥」,问你,你的心情很安稳、你的事情都很吉祥吧!可以问这种话哦。菩萨对人的面貌,因为心慈悲、心有大智慧,不是用贪、瞋、痴同人见面,所以会这样子。我们凡夫学习菩萨道啊,应该这样学习。
「或问诸界调适」或问四大:地、水、火、风时节,四大调和。「或问昼夜怡乐」,昼三时、夜三时,心情快乐。「或命前进善来」或者对他说:请你进来,「善来」你来得好。「以是等相,慰问有情」用这类的相貌,慰问众生。「随世仪转」菩萨这样做,也不是违背世间的礼仪,随顺世间的礼仪去活动,世间的礼仪,有一些也是很有礼貌的嘛。
「顺睹人性」,「睹」这个字,我看《大正藏》正文也是这个字「睹」,但下面《觉堪记》说是「都」,在《遁伦记》上面就不是「睹」,是「都」。「顺都人性」呢?这么讲也可以:「都」啊,就是城市里面的人,是国家的首都,政府首都所在地,是一国之中,文化最高的地方,应该是这么说。「文化最高的地方」,那个地区的人都是读过书的人,懂得礼貌。「顺都人性」随顺读过书、有礼貌的人,那个习惯性,随顺有礼貌的人这样做,菩萨也这样做,你不要随顺没有读过书、不懂礼貌、田野中的人,不要随顺那类的人,没有礼貌,菩萨也应该这样学习,叫作「慰喻语」。
玄二、庆悦语
二者、菩萨设庆悦语。由此语故,菩萨若见有情妻子眷属财谷,其所昌盛而不自知;如应觉悟,以申庆悦。或知信戒闻舍慧增,亦复庆悦。
一共是三种语言,第二种是「庆悦语」。「由此语故,菩萨若见有情妻子眷属财谷」,什么叫作「庆悦语」呢?「由此语故」由于菩萨能说出来这样语言的缘故,所以叫作「庆悦语」。菩萨若看见有情妻子、眷属、财谷、还有他的事业。「其所昌盛而不自知」,有情的妻子、眷属、财谷,财富、事业这方面,「所昌盛」就是很殊胜、很美好。「而不自知」他自己还不知道。「如应觉悟」,菩萨随其所宜来觉悟他,就是赞叹他。「以申庆悦」申诉菩萨内心的欢喜心表达出来,就叫作「申」,来祝贺他、令他欢喜。这是一种「庆悦语」。
「或知信戒闻舍慧增,亦复庆悦。」或者菩萨知道这个众生在佛法里边,栽培了信、戒、闻、舍、慧的善根,这五种善根有增上,栽培的很好。菩萨也是来赞叹他,来庆贺他,也是这样做。「或知」,这个「知」是什么意思?表示要真实,说你不知道,你不要说。要知道众生的信增上、戒增上、闻、舍、慧增上,真实的赞叹他,你若不知道,不要赞叹。若他没有这个功德,你赞叹他,那等于毁辱他了,也等于你在说谎话了。若说谎话,那怎能算是赞叹呢、怎么能算是庆悦呢,要说真实话喔,这叫作「庆悦语」。「庆悦语」分二种:一种是世俗谛的庆悦,一种是佛法的善根里面,真实的德行,在这方面要真实的赞叹。
玄三、胜益语
三者、菩萨设胜益语。由此语故,菩萨宣说一切种德圆满法教相应之语,利益安乐一切有情;恒常现前以胜益语,而为饶益。
这是第三种爱语,叫作胜益语。菩萨要学习这胜益的语言,有殊胜法义的语言。「由此语故」,由此语能得大利益,所以叫作胜益语。什么语呢?「菩萨宣说」菩萨为众生宣说,「一切种德」就是佛啊,佛具足了无量无边的功德圆满,佛为众生宣说的法教,「法」是佛所说的,法是教导众生的,佛说的法语。「相应之语」菩萨要宣说与佛的法语相应的语言,要说这种话。「一切种德圆满法教」是佛陀说的法,菩萨说的话要与佛说的话相应,说这话干什么呢?「利益安乐一切有情」能令他将来得大利益,能令他现在得大安乐,或者现在得大利益,将来得大安乐,这种语言有这种作用,要宣说这种语言。「恒常现前以胜益语,而为饶益」菩萨呢,若是常于众生现前的时候,以胜益语,而饶益众生,而这样做。这可见圣位的菩萨、法身菩萨,那不要说了。主要是我们凡位菩萨,怎么能够说这种话呢?就是要常常学习经论才可以,若不学习经论你会说这个话吗?你不会说嘛。
地二、结
是名菩萨一切爱语差别应知。
结束前面这段话。这样说呢?菩萨一切的爱语,就是这三种:「慰喻语」是初见面的时候说的话。「庆悦语」可能以后就说庆悦语。最后要说「胜益语」。这是表示出来菩萨的般若波罗蜜,也显示出来菩萨的大悲心啊!
这个地方呢,若是不修无我观,心里面有我、我所的时候,这些话说不出来。有「我、我所」的时候,说出来的话,就会保护「我」。如果你没有成就,那也没有什么事,若有成就,面对众生的时候,就会害怕众生来夺取你的我、我所,就害怕了,说出来的话,就不是慰喻语、庆悦语、胜益语,(而)说出一些话来保护自己。虽然不是有他心通,但从你说的话,就可以知道你心里面的事情了。若说这种话呢,表示没有我、我所,心里面完全放下,不感觉到我有什么东西被人抢去,没有这个顾虑。所以说这个话是完全很自在,很安祥的这样讲话。
若有我、我所,这话讲不出来,那怎么辨呢?一定要修无我观才可以。常常要修无我观,「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当然,这里面我空、法空都在内,一定要这样做。所以很明白地说呀,什么叫作害怕?「有我」就害怕,若「无我」就不怕。说我看见老虎来就害怕,就是因为有「我」,若常常修空观呢,这「我」就逐渐地消失、「我」就逐渐地微弱、逐渐地就没有这个事情。而有智慧的人会隐藏自己,他会假借一个什么、什么的,就过去了,但是内心隐藏的就是害怕。这是我们凡夫有的时候,自己是这么回事,但自己还不太懂,但是佛菩萨看得清清楚楚。
但是佛菩萨呢,是有慧眼、有法眼,佛菩萨大慈大悲啊!他是教化一切众生,他知道徒弟,这个人有道心、这个人没有道心,完全清清楚楚的。天台山国清寺,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智者大师在的时候,没有国清寺。是智者大师灭度以后,晋王广,那时候他还不是太子,更不是皇帝啊,他造的。他怎么会造这个庙呢?是智者大师临终的时候,说了几句话,不是对面说给晋王广听。晋王广是请智者大师为他受菩萨戒;晋王广请智者大师讲《维摩经》,智者大师在天台山讲《维摩经》,但是讲到《佛道品》就不讲了。晋王广要请智者大师去,智者大师就把《维摩经》停下来,就去了,到了大佛那地方呢,天台山有大佛,大佛是弥勒菩萨,到那里智者大师就停下来说法,就圆寂了,智者大师在山上说了几句话就走了,说这地方应该造庙,就是国清寺那地方,他是在修禅寺住。说这个地方应该造大殿,这个地方应该造藏经楼,就这么说。说是谁能造呢?智者大师说了一句话:……好像还说到一句话:「我会来护持他」,这文现在在《国清百录》上有。智者大师圆寂了,可能是章安尊者,或者是谁?就把智者大师的话记录下来,送给晋王广。晋王广是有学问的人,文章写得很好,他一看就发心造国清寺。智者大师说这事干什么?为什么不当面对晋王广说呢?而说多少隐语也不是太明白的,那段话。就是爱徒弟啊!跟他出家的人很多,没有地方住啊,是这么一回事,所以要造庙。叫谁造庙呢?从隐语可以看得出来,是叫晋王广造。他看见这些话呢,他也就发心把这国清寺造了。
譬如说我们大殿是供观世音菩萨,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都是他的徒弟,观世音菩萨是我们的老师,观世音要照顾我们,若是说我们随随便便、不发道心,那观世音菩萨很难照顾我们,要发道心,观世音会照顾你。你知道「护法」吗?问题是这样,观世音会知道,说我这个徒弟很发道心,我照顾他。
什么叫作发道心?若学习《瑜伽师地论》,前面说:「一定要修无我观」,修无我观的时候,道心自然就出来了,自然什么事都是清净庄严。若有我、我所,一切都是污染的,是这个意思。若修无我观,常常修呢,自然就会慰喻语、庆悦语、胜益语,你会这样子。是名菩萨一切爱语差别应知。
《披寻记》p1451:
「谓此爱语略有三种等者:此中三种,如次应知三相所摄」,三个相貌所摄,「摄」也是具足的意思,具足这三个相貌叫作「爱语」:「一、慰喻语,悦意相摄。」,「慰喻语」是具足了悦意的相貌。「此即悦可意语」也就是前面说的「悦可意语」叫作「慰喻语」。
「言随世仪转顺睹人性者,〈菩提分品〉中说:菩萨善知世间」,菩萨善知世间上的道理。「若见年德俱尊胜者」看见一个人啊,年纪、德行都比我强,「尊胜」都高过我,特别值得尊重。「能正奉迎,敷座延坐」,这样有道德的人来呢,能正恭敬地欢迎他,然后给他预备个座位「延坐」,请他坐下来。「敬问礼拜」,恭敬地问候他、礼拜他。「合掌殷勤,修和敬业」,修特别恭敬、和蔼的这种功德业。「若见年德俱相似者」,年纪、品德彼此相似的,「能正问讯」也能恭敬地问候他,「酬对、欢慰」,同他谈话,感觉非常欢喜、安慰。「以软美言共兴谈论」,不要很强硬的语言,很柔和、很美好的语言和他共同谈话。「不依等慢而自格量」,不要随顺自己的高慢心:我什么地方对你差一点呢?我又不次于你啊,心里有这个想法,那就有高慢心了。而「自格量」不是这样子来比量,你的功德比我多啊,我又不差你多少,嘴里可能没说出来,心里面这么想。「若见年德俱卑劣者」看见一个年纪也轻,品德也不是那么好喔,不如我。「随力随能,勤修胜德。乃至广说。」若是看见这样的人呢,「随力」,应该随智慧力、随心力、随体力、随因缘所能辨到的。「勤修胜德」,他年纪轻嘛,品德不如你,你可以说几句勉励他的话也可以,「勤修胜德」。这下面的文没有解释,「乃至广说」。
但是我读那段文,引来三句话:「显实少德,覆实多过」说那个人也有点优点、也有点功德」你就可以赞叹他这点功德,真实地不虚伪。「覆实多过」,他还有很多的过失,隐藏不要讲。「终不举发,令其耻愧」,不论谈话谈多久、同住多少天,尽量不要说出他的缺点,令他羞耻、令他惭愧,不要讲,内容是这么说的。所以「若见年德俱卑劣者,随力随能,勤修胜德。乃至广说」。(陵本四十四卷十九页)我们还没能学到那里。「此应准释」这里说爱语的三相,应该照那里的解释,这是说「慰喻语」。
「二、庆悦语,无染相摄。」庆悦语就是没有过失的意思,「此即谛语」,也就是前面那个「谛语」,「由庆悦他真实德故」,这个人有真实的功德,要欢喜赞叹。「三、胜益语,唯善相摄。」,这是有功德的语言,「此即法语,引摄义语。言一切种德圆满法教者:谓即如来于三聚法现等正觉之所宣说。」这是佛说,佛于三聚法现等正觉,能平等地、如实地觉悟三聚法的道理,佛所宣说的圆满法教。
「何等为三?一者、能引有义聚法,二者、能引无义聚法,三者、非能引有义聚法,非能引无义聚法。」「非能引有义聚法,非能引无义聚法」,这个人现在也不做善,但是也不做恶,但是有因缘的时候,也能做善,也能做恶。「由此相应语言利益安乐一切有情,是故说名为胜益语。」
天二、略摄二种(分四科)
前面是第一科,别释这三种语。这下面是略释二种,把三种合成二种。
地一、征
云何略说如是菩萨一切爱语?
地二、标
当知此语,略为二种。
地三、列
随着世间上读过书、有礼貌的人,他们可以成为仪轨的那种人语言,见面对人有礼貌,说出一些慰喻语。
「二、顺正法教语」,菩萨说话呢,第一个随世仪轨语,第二个是顺正法教语,要随顺佛陀的正法,要随顺佛陀的法语,要说这个。这是第三科列。
地四、摄
若慰喻语若庆悦语。当知是名随世仪轨语。若胜益语。当知是名顺正法教语。
戌三、难行爱语(分三科)
玄一、征
云何菩萨难行爱语?
亥二、标
当知此语,略有三种。
这是难行爱语。
亥三、释(分三科)
天一、于怨害所
若诸菩萨于能杀害怨家恶友,以善净心、无秽浊心,思择为说若慰喻语、若庆悦语、若胜益语,当知是名菩萨第一难行爱语。
「若诸菩萨于能杀害怨家恶友」,就是这个人,彼此间有恨,是很恶的一种人,这个恶知识,恶到什么程度呢?能杀害菩萨的怨家恶友。这个人啊,现在和你见面了,大家也要说话,怎么辨呢?「以善净心、无秽浊心」,就是用慈悲心与智慧、用怜悯心,用智慧就是「善净心」,不是用贪、瞋、痴。「无秽浊心」,没有贪、瞋、痴的心,用智慧和慈悲心和他说话,「无秽浊心」,没有染污心同他说话。
「思择为说」,就是你那智慧在这要用,一方面思惟观察,就为他说话。说什么呢?「若慰喻语、若庆悦语、若胜益语。」还是说这三种话,但是要用慈悲心、用智慧说这三种话。「当知是名菩萨第一难行爱语」,这是不容易的,所以菩萨呢,发了无上菩提心,要多作功德、多修福、多学习经论,使令自己的福德广大、智慧广大,然后面对一切众生的时候心安,如果你不修福、不修慧啊,就是享受过去生栽培的一点福慧,那不行,福慧是无常,过去栽培的福、栽培的慧啊!现在不继续栽培福慧,那福慧慢慢就没有了,一定要努力栽培福慧。而栽培福慧呢,就是要有良福田,在良福田那里栽培福慧,而良福田呢?佛菩萨就是良福田。我也说过:「我们早粥、午餐的时候,你恭敬地念供,心不散乱,我们不但供佛、还供阿罗汉。各位感觉到我们这里和其他人不同,这个地方有点不同,我们有供阿罗汉,其他寺庙里供阿罗汉的不多,也可能有。恭敬念供,这就是修福、修慧啊!另外我们赞叹自己,我们在这里又发心静坐,也发心学习经论,这也是福田。你在这里当职事,你就是修福慧了,不要说:「他们静坐的时候,只是在那打瞌睡、打妄想,没有修止观吗,那是良福田吗?」你不要这样讲,这样讲错了,讲得不对啊,不要说:「他都没来静坐」,不要这么说呀,初开始发心修行的人,就是这样子。最后得无生法忍以后,修行就容易了,因为他心里有毕竟空的智慧、有无我、无我所的智慧,他能调伏烦恼,能调伏睡眠,一切的障碍都能调伏,他坐在那里,腰也不疼、腿也不疼,那种圣人的修行,行、住、坐、卧无差别的境界,当然你在那地方修福,是良福田。但是我们没有到那境界也是良福田,《涅槃经》上有一句话:初发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前者难,初发心者难呀,是故我礼初发心。(按:原文为「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先心难,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礼初发心。」)不知道这句子是那位菩萨说的,初发心修行的时候,他心里面我、我所、贪瞋痴都具足,修行难,但他发心修行,所以我对他敬礼,敬礼初发心的菩萨。这是《涅槃经》的话,但那位菩萨说的呢?我忘记,想不起来。这些大菩萨对初发心的人都有恭敬心啊,你怎么可以说:「他坐在那里打瞌睡,不是良福田。」,不可以这么说。
另外我感觉有一点事情,有什么呢?有一回在加州,有一个香火庙开光,我还是去,在吃午饭的时候,有居士说:「唉呀!观世音菩萨来了」我说:「在那儿?」,他说:「天空里现出瑞象」,当时我和真常法师谈话,他说,我们也不动,这居士说:「你们怎么搞了,观世音菩萨来了,都不出来看」,我说:「好好,我出来」,就看见什么?观世音菩萨的像有彩云,当时有人照像,照出来。那是一个香火庙嘛,就是大家来烧烧香、抽签,就是这种境界嘛,但是观世音菩萨在这里现出来,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尊重这件事。这看出来,他们将来得无上菩提,就是在那里抽签的时候开始的,他在那拜佛,唉呀!我的儿有病,医生看不好,拜佛,他们用诚心拜,他就这样栽培一点善根,将来得无上菩提了。我们也不要高慢:他们是香火庙,我们不是香火庙,你不要高慢,我们在那静坐的时候,怎么样啊?不要高慢。但也是初发心,很难得。你在这里当僧职事,有功德。在这里面看出一件事:不轻视初发心菩萨,说这个菩萨,他完全不及格,圣道是从这里开始,不要轻视。说是我拿一块钱来供养他,他也不是良福田,不要这样说。我拿一块钱供养他,希望他发无上菩提心,戒定慧清净具足,你这样祝愿,这也就无量功德。你说:他这个人没有功德,我这一块钱给你吧!你这样态度,没有功德。
努力地修无我观,努力地栽培福、栽培智慧!一定要这样做。以后的菩萨道也容易行。就是行菩萨道的同时,能减少过失!你有我、我所在啊!说:「我也能发菩提心!」是的!你能发菩提心,但我、我所常随着活动啊!你有过失。当时是栽培了小小的功德,同时也栽培了很多的罪过啊!你的我、我所不是菩萨道啊!是障碍菩萨道的!
-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三(6)
-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三(8)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三(9)
- 瑜伽师地论讲记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9)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8)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7)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6)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5)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4)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3)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2)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五十(1)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7)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6)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5)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4)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3)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2)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九(1)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14)
-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八(12)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宫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阎浮众生业感品
- 第六卷 如来赞叹品
- 第二卷 分身集会品
- 第三卷 观众生业缘品
- 第八卷 阎罗王众赞叹品
- 第五卷 地狱名号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嘱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称佛名号品
- 第十二卷 见闻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
- 《地藏经》赞
- 第十一卷 地神护法品
- 《地藏经》开经偈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二
- 《华严经》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
- 楞严经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经》回向偈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三
- 楞严经白话文卷四
- 卷七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严经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莲华经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药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药王菩萨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莲华经注音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 楞严经白话文卷十
- 楞严经白话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记品 第八
- 圆觉经讲的是什么内容?圆觉经概说
- 《大宝积经》共有多少卷,是谁翻译的?
- 楞严经是怎么来的?楞严经的由来故事
- 佛经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师版《心经》讲记
- 念地藏经期间总做噩梦,这是为什么?
- 《华严经》是怎么来的,是谁从龙宫带出来的?
- 念经时,可以跟着文字去理解内容,感受景象吗?
- 《六祖坛经》的四种版本
- 维摩诘经主要讲了什么?
- 华严经是大乘经典吗,有哪些汉译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坛经》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经》偈颂:人生在世间,应实行善德的讲解
- 百佛名经注音版
- 增一阿含经是谁翻译的,多少卷,讲什么?
- 《华严经》偈语“汝等众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莲华经是谁说的?
- “空”与“色”相依相存,无有差异
- 《法华经》的四安乐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经·智者品》偈颂:智者不为得失心动
- 《维摩诘经》的汉译本与注疏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谁翻译的?心经译者玄奘大师
- 佛语法门经注音版
- 法华经是谁翻译的?妙法莲华经译者鸠摩罗什介绍
-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是通途菩提心还是净土菩提心?
- 《法句经》偈颂:此心难觉察,随欲望流转的解读
- 《心经》的大智慧
- 圆澄禅师翻跟斗作礼讲《金刚经》
- 《父母恩重难报经》提倡孝道的偈语
- 《六祖坛经》中的两处“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说菩萨行五十缘身经注音版
- 大方等如来藏经注音版
- 如何拥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烦恼自然无
- 《法句经·心品》偈颂:飘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讲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经典?
- 莲池赞的全文及拼音
- 华严经有几个版本?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
- 菩萨生地经注音版
- 从《坛经》片段,瞻仰学习六祖大师的嘉言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