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论书。简称《瑜伽论》。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详情]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六(9)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六(9)

  未四、五无量 (分五科)  申一、标

  又诸菩萨于五无量,能起一切善巧作用。

  第四个颂和第五个颂合为一科,这一科里一共分九科,现在是第四科「五无量」,就是五种无量,分五科,第一科是标。「又诸菩萨于五无量」,这个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应该是入圣位的菩萨,对于五种无量,「能起一切善巧作用」,他能够发起一切善巧作用,就是一切有智慧的作用,一切有智慧的作用,其实就是劝化一切众生发心修学圣道,就是这件事,这是标,下边第二科是征。

  申二、征

  何等为五?

  这五无量是什么呢?

  申三、列

  一、有情界无量。二、世界无量。三、法界无量。四、所调伏界无量。五、调伏方便界无量。

  这是第三科列出来。第一种无量就是「有情界无量」,第二种是「世界无量」,第三种是「法界无量」,第四「所调伏界无量」,第五是「调伏方便界无量」,是列出来五种无量的名字。

  《披寻记》一五四一页:

  「能起一切善巧作用者:成熟有情方便善巧总有六种」,佛菩萨度化众生,能令有情的善根成熟,成熟有情的善根,是菩萨的方便善巧,菩萨用方便善巧的智慧,能为众生栽培善根,能令善根得成熟,能令解脱。总有六种的差别,「如前菩萨方便善巧中说」。「如前菩萨方便善巧中说」,我们已经学过了,「是名一切善巧作用」。

  这六种,第一种是诸根成熟,第二种是善根成熟,第三种智慧成熟。这个诸根成熟,就是由于菩萨的善巧方便的教化,使令他的眼、耳、鼻、舌、身、意没有障碍。这个烦恼障、业障、报障,就是解脱了报障,那就叫做诸根成熟。第二种是善根成熟,就是解脱了业障。第三种智慧成熟,就是解脱了烦恼障。解脱了烦恼障,就是得圣道了。

  这个善根成熟,解脱业障,就是无论什么样的情形,不会做错事了。若做错事,就是你会造罪,那就还有业障。而诸根成熟,解脱报障,报障就是一个果报,像我们忽然间有这样的病痛,忽然间有那样的苦恼,那就是报障。能解脱报障这句话,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没有这些苦恼的事情。如果说我们用病痛来解释,就是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身体永久是健康的而没有病痛,那就是解脱了报障。第二个意思,这些不健康的事情也会出现,但是不障碍,那叫做解脱报障。

  这件事呢,你常常静坐,你静坐有一点相应,你会感觉到这件事。就是我不静坐的时候,我感觉腿疼、头疼、腰疼…很多的苦恼,可是正念一提起来的时候,一入定的时候,修止观的时候,这些事没有了,不感觉有病,身体健康,有这个事情。如果我不欢喜静坐,那好,你就不静坐,不静坐的时候,这个病痛来了呢,你就是受病痛的折磨,你没有办法解脱它。但是常常静坐达到一个程度的时候,没有这件事,他一入定,就什么事都没有,没有病了。

  我不要说名字,我们南院的同学里面,有的人有这种事情。他离开我们佛学院了,她现在也有这个境界。她一静坐,这个奢摩他的止一现前的时候,她心里面一安住,明静而住,就没事了。这种人自然不懈怠,不需要有监学:「你为什么不来静坐?」不需要这件事。所以有人问我:「什么时候我才能够闭关?」就是要达到这个程度。这个程度是什么呢?就是未到地定。你成就未到地定呢,当然初开始的未到地定,还软弱一点,要再向前进,再向前进,应该是接近初禅的时候,就有这个境界。那他一入定是个快乐的事情,他不会说:「我不欢喜静坐,你们去静坐,我不静坐。」没有这回事情。

  这个静坐这件事,与学习佛法有关系。学习佛法对于静坐有什么关系?他能掌握到方法。掌握到方法呢,他就容易相应。我们说一个很粗显的事情,譬如说,我一静坐的时候…,我们现在静坐,这个功课表安排的不太好,不太合适,要安排出来经行的时间,不要一开始到就静坐,不要这样。一开始经行,先经行一会,或者经行五分钟都好,经行十分钟也可以,早晨起来静坐呢,经行不要超过一刻钟,经行有什么好处呢?其中有一个,就是它对于修止、修观有帮助。你先经行一会,然后再静坐,好一点,所以先经行。然后上座的时候,你愿意修止的话,你一定要有所缘境,把心安住在所缘境这里,这话就说到这里,实在…,也没有错,并没有说错。

  我们用出入息做所缘境,这个心呢,就是知息出,知息入,这样子就好了。当然已经成功的人,这样就可以了,他能明静而住,从欲界定到未地定,到初禅,他很快的就到初禅了。但是我们有的人,不能否认是有业障,还是有业障。有业障这件事办不到,你心一住呢,也有所缘境了,但是心就不安住,就跑了,就去打妄想了,那怎么办呢?说我们学习了《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告诉我们一个方法。但是你学习是学习了,你不温习,就等于没学不知道。

  那它告诉什么方法呢?「于所缘境数数忆念」,这个方法很好,它就能使令你的心安住在所缘境不动,它就没有妄想进来,那么你的奢摩他止就相应了,要数数忆念,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忆念这个出入息。「数数忆念」,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忆念所缘境。忆念这个息的出、息的入,所以你若数息,数这个出入息,一、二、三、四、五,那正是数数忆念的意思。心就不跑,就能安住不动。所以你要记住数数忆念,这是个方法。你这个方法不用,那多数是不能安住,心就要跑。但是也可能数数忆念还是不行,心还是要跑,那也可能的。若是这样子的话呢,那就停下来,不要修止,你就修观。修观应该是决定相应的,就和打妄想一样嘛,但是它和妄想的内容不同,打妄想就是散乱的贪、瞋、痴的虚妄分别。现在是要经论上的法语作你修观的内容,就是思惟这个内容。

  「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是身如泡,不得久立;是身如焰,从渴爱生…」,这几句话,这法语把它背起来,背起来呢,就这样思惟,和打妄想一样,那有不相应的事情呢?一定是这样想嘛,把它想了一段就停下来,不要时间太久。或者你欢喜《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用《心经》上「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依照这个去思惟。当然这样思惟,你要预先学习一下,你要低头,不要太高慢,「我向你请问?」你不要这样子,或者没人可请问,可以看注解。看注解,这当然也是有问题。

  所以一定是要多学习,学习这个《中观论》,学习《大智度论》,你学习这个,你决定能通达诸法自性空的道理。通达了这个道理,那么这个《心经》就是一个修行的次第,你就照那去思惟。「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样思惟。思惟完了就停下来,不要思惟很久,然后再修止。它有可能就好一点,因为没有得定,欲界定也没有成就,那你这个止不要时间多,或者是一刻钟,或者是三十分钟也可以,然后再修观。

  这样子周而复始,止而后观,观而后止,它就会好一点。那么你这就能够得到欲界定,得到了调顺寂静,最极寂静,可能会到这个境界,到这个境界,你常常修,常常修,其他的事情是第二件事,这件事是我第一件大事!我不可以停下来的。那你若时间久了,就能得未到地定的呀!得到未到地定,你自己欢喜做件事,因为有轻安乐了,那有不欢喜这件事呢?得了未到地定以后,你自己能够入定,也能使令身体健康,但是不能说没有病,还可能有病的,但你心里和以前也不同,想法不一样。得了定以后,你的理解力也会强一点,这个定能帮助你有智慧,这叫做增上心。

  增上心,心就是定,这个定有增上的力量,能帮助你得智慧,它本身不是智慧。但是它能帮助你有智慧,所以叫做增上心。戒能增上定,定能增上慧,就是这样意思。定和慧是两回事,不能说定就是慧,不是这样意思。但是你若得了圣道的时候,或者暖、顶、忍、世第一的时候,这个忍位以后的时候,定里面有慧的意思,那个情形不同,那是由你修成就的,实在定是定,慧是慧,但是互相有关系。到那个时候,你有未到地定以上的奢摩他的功夫,心情快乐,对教义的学习也快乐,静坐的时候也快乐,把经书这个本子打开,心情也快乐,这是什么境界呀?这是非常难得的境界。

  不过有一件事呢,等到这个境界的时候,也有可能这狂妄的心会起来:「嘿呀!我现在可以做大法师了」,就会有这个情形,但这是个错误。若这个时候,你不能安住,你妄动,就可能会破坏你这个境界,你成就这个境界会失掉了,因为没到不退转。你若从未到地定再进一步到初禅,这时候好一点就不容易破坏,还是能破坏的,但是不容易,不是小小的境界就会破坏。你这个止观的力量强,小小的境界,就是特别令人颠倒的境界,你的正念一提起来,就什么事没有。若是你未到地定还没成就,你是不欢喜静坐的人,那个境界来了,你就随着去了,你不能同它作战的呀!你没有力量同那个烦恼作战的。

  我个人的看法,我们现在的佛教徒,如果肯努力,得圣道的人很多,不是你一个人,很多人都能得圣道,但是就是没有掌握到这个方法,这个道次第没有。这个方法,我这么看,就是《瑜伽师地论》是最完备。所以人家若肯到这来学习,我心里欢喜,「哎呀!你能学习圣道很难得呀!」我心里很欢喜,但是来不成,无可奈何的。

  我认为,当然不是说我们汉传佛教,我都看见了,我只是看见一少份。我也到过中国大陆,但是我走的地方少,台湾我也去过,但是地方也不是我都看见了,我就有一点感觉,各地方都缺少阿阇黎,缺少老师。若是我们把《瑜伽师地论》能够用功的学习,其他的人我是非完全放下,你不分别就没有事,很明白的一件事,你不分别就没有事,你若分别,很多的问题。不分别就没有事,把那都放下,你就安心的学习止观,安心的学习静坐,安心的学习《瑜伽师地论》。当然前面,你们后来的同学还是没有学习,有时间应该把它补习。

  我感觉到你们都比我智慧高,你们读书都比我多,读书比我多,智慧也高,我有欢喜心。有人问我,你为什么办佛学院?我办佛学院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我欢喜学习佛法,我也欢喜有人来和我共同学习,只此而已,没有别的。我不敢说我弘扬佛法,我没有这一件事,我没有到那个程度。只要是这样学习呢,你一定成功。因为我感觉到你们都很有善根,前多少生,都是遇见过佛菩萨为你们作善知识,不是平常人,所以现在你肯发心的时候,佛菩萨就来同你接近,你应该感觉到这件事,应该有感觉的。所以你现在好好努力,决定成功,可以保证这件事,但是要努力。

  你本身要努力,其他的事情另一回事,你本身要付出来力量。其中有一个条件,不是无条件的,就是其他的事非不注意,不要放在心上,没有事,只要你不分别就没有事。因为我感觉到,到我们这里来的同学,在家居士都在内,都是有诚意要学习佛法的,所以其他的事情都不要紧,都不要紧。如果没有心学习佛法,那个人的烦恼是有问题,他内心的烦恼,你要注意一点,可以注意一点,我们都是发心,有诚意来学习佛法的人,他就是有烦恼,那烦恼有办法调伏的,只要你不要去触动就没事,你安心的学习,一定是和平的,没有什么事。

  所以这上面说,「如前菩萨方便善巧中说,是名一切善巧作用」,诸根成熟、善根成熟、智慧成熟。这个智慧成熟,那是要得圣道,解脱了烦恼得圣道。而这个诸根成熟里面,我刚才说,这个地方,我没有神通,你们心里怎么想不知道,对我个人有点吸引力,就是你若达到未到地定以上,到了初禅,就会有这种事情。就是有病痛的时候,你一入定,就没有病痛。

  我再说明白一点,就是那个同学,他在台湾给我打电话,他和别人不说这话,他和我说:「一入定的时候呢,心里一明静而住的时候,这个病痛就没有了。」这件事对你没有吸引力吗?但是你要努力、要用功。这个有六种,那么后三种是下品成熟、中品成熟、上品成熟,这个善根成熟,有这三种不同。前面我们在〈声闻地.趣入品〉已经讲的很详细了,我现在不解释了。

  申四、释 (分二科)  酉一、别辨相 (分五科)  戌一、有情界无量

  云何有情界无量?谓六十二诸有情众,名有情界。如前意地,已具条列。若依相续,差别无边。

  这是第四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别辨相,分五科,第一科是有情界无量,就是这五种无量,一样一样的解释它的相貌。「云何有情界无量?」怎么叫做有情界无量呢?这个「情」就是虚妄分别,他有心意识三界的心、心所法都是虚妄分别。你有心、心所法就叫做有情。这个有情的世界,有情这一类是很多的,有多少呢?「谓六十二诸有情众」,分六十二类诸有情众,这就叫做有情界,「名有情界」。「如前意地,已具条列」,六十二种在〈意地〉那已经一样一样都列出来了。

  「若依相续,差别无边」,若是观察它的相续,什么叫做相续,就是这个身体、这个果报、这个色、受、想、行、识。色、受、想、行、识不是断灭的,前一个色、受、想、行、识灭了,后一剎那色、受、想、行、识又出现了,这样子叫做相续,不是中断的。我们凡夫没有天眼通,这个生命死了以后,就看不见再有什么,看不见什么,好像是中断了,但事实上不是,有天眼通的人能看见,它没有中断,是相续的。所以若依相续的生命上看,那此生命、彼生命的不同,那就不只是六十二诸有情众,那是无量无边的太多了,所以叫做有情界无量。

  《披寻记》一五四一页:

  「如前〈意地〉已具条列等者:有情种类有六十二,此如〈意地〉中说。(陵本二卷十八页)「依有情身一一相续,应知彼彼差别无边」。应知彼彼的差别是很多的。这是第一个有情界无量,下面第二科是世界无量。

  戌二、世界无量

  云何世界无量?谓于十方无量世界,无量名号,各各差别。如此世界,名曰索诃,此界梵王,名索诃主。如是一切,皆当了知。

  怎么叫做世界无量呢?「谓于十方无量世界」,这虚空是没有边际的,在虚空里面有无量无边的世界,每一个世界都是有名号的,各各都是不一样的。「如此世界,名曰索诃」,像我们居住的这个世界,名字叫做索诃。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此界梵王,名索诃主」,我们这个世界上的梵天王,就是指初禅天的梵天王,他的名字叫索诃主,他是这个世界的主,所以世界叫做索诃。这个索诃,我们通常都是翻个堪忍,就是在这个世界上行菩萨道的菩萨要堪忍,能忍耐众生的触恼,佛菩萨还是慈悲,大慈大悲的教化众生,所以叫索诃,这是约佛菩萨来说。约众生,这个世界的众生,受很多的苦,他也能忍,不忍也得忍,就是叫做堪忍。

  但是我看《解深密经疏》,圆测撰。圆测法师他不是汉人,是高丽人,韩国人。他那上解释这个索诃翻个忍,为什么翻个忍呢?因为这个世界的梵王名字叫做忍,为什么他名字叫做忍呢?就是这个梵天王,前一生在人间的时候名字叫做忍。怎么讲呢?那是另外一个解释,就是他能够容忍,你触恼他,他能容忍,他对别人有荣誉的事情,也能够忍而不嫉妒,他有这个忍。这个梵天王在人间的时候,有这个功德,所以现在他做了这个索诃世界的王了,大梵天王的时候,这个世界就叫做索诃世界。这么讲,那和前面的解释完全不一样了。

  「如是一切,皆当了知」,就是每一个世界都是不一样的,世界的相貌不一样,世界的名字也是不一样。这个世界呢,当然有的世界是殊胜庄严,有的世界比较不是那么殊胜庄严,有胜有劣,有粗有细,也有凡夫世界,也有圣人的世界,各式各样的这些世界呢,都是如幻如化的,都是如影像那样子,如水中月,如梦中镜,都是不真实的。

  戌三、法界无量

  云何法界无量?谓善不善无记诸法,如是等类差别道理,应知无量。

  「云何法界无量?」这是第三科法界无量,这个法界无量怎么讲呢?「谓善不善无记诸法」,这个法是指名言说的,这是善法,这是不善法,这也不是善也不是不善,是无记的一切法,这个名言有无量无边的,这是有漏法,这是无漏法,各式各样的。「如是等类差别道理,应知无量」,所以叫做法界无量。下面第四科所调伏界无量。前面有一个有情界无量,现在这里说所调伏界无量,也是指有情说的。

  戌四、所调伏界无量 (分二科)  亥一、征

  云何所调伏界无量?

  「云何所调伏界无量?」这是征。下边第二科是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列种类,所调伏界也是一类一类的,分两科,第一科是列,分十科,第一科是一种。

  亥二、释 (分二科)  天一、列种类 (分二科)   地一、列 (分十科)  玄一、一种

  谓或有一种所调伏界。一切有情可调伏者,同一类故。

  「谓或有一种所调伏界」,就是在无量的有情界里边,有一种是佛法所调伏的众生,那表示有的众生是不接受调伏的,他不相信佛教,一类的众生是接受佛菩萨的教化的,那就是所调伏界。「一切有情可调伏者,同一类故」,在无量的有情里边,有一类的有情,是可以接受佛菩萨的教导,调伏他的烦恼,这些所调伏的众生,虽然也有差别,但是同属于可调伏的一类的,所以叫做一,这是一种,这是第一科,第二科是分两种。

  玄二、二种

  或有二种所调伏界。一、具缚。二、不具缚。

  「或有二种所调伏界」,所调伏的众生分两类,一是具缚的,二是不具缚的。

  《披寻记》一五四二页:

  「具缚不具缚者:一切异生,是名具缚」,就是一切的异生。这个「异生」,就是他的烦恼,众生都有烦恼,但是烦恼和烦恼也不一样,这个业也不一样,大家都有业力,但是业力与业力还是不一样,因为你受果报不一样,就是业力不一样的关系,这个惑、业、苦都是不一样,所以叫做「异生」。就是每一个众生都有不同的烦恼,不同的业力,因此而受不同的果报,这就叫做异生。那么若是入圣道了呢,叫做同生,大家都是通达一切法无我,智慧也是相同,将来都得到寂灭性,通达诸法寂灭相的果报,得涅槃都是相同的。所以众生是异生,是名具缚。

  这个具缚就是他虽然能接受佛菩萨的教化,但是他现在还没能断烦恼,烦恼还是完全具足的,见烦恼、爱烦恼…所有的烦恼都具足的。「从预流果乃至阿罗汉向有学圣者,名不具缚」,修学四念住,成就了须陀洹的时候,就是断了见烦恼了,这个烦恼很多,但是一部份烦恼不具足了,这个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四果向,是到了阿罗汉向,他现在不是阿罗汉,但是向阿罗汉去了,就是成三果之后,继续修四念处的时候,就是向阿罗汉去了,但还没有成阿罗汉,这是「乃至阿罗汉向有学圣者」,从初果到阿罗汉向,这样多的圣人,他们都还是要继续学习四念处的。这个时候他们都是圣人了,「名不具缚 」,那么多的烦恼里面,他断除去多少,就是烦恼不具足了,还有烦恼,但是一少份,是这个意思,若是得阿罗汉呢?那就不在此例了,就不在这个范围内了。「如显扬论说。(三卷十四页)」有解释这个名词的。这是二种,下面第三科说三种。

  玄三、三种

  或有三种所调伏界。一、钝根。二、中根。三、利根。

  这个善根,就是信、进、念、定、慧;信、戒、闻、舍、慧也可以,他这个善根钝,什么叫做钝呢?就是于所知事迟钝的理解,他去思惟观察这件事,比较慢,非常的慢,不是说他不懂,但是他的智慧慢,迟钝的理解,所以叫做钝根。

  这个中根也是对于所学习的佛法,他比钝根好一点,就是这样子,就是刚才说的,或者信、进、念、定、慧这个根,他钝一点,他比钝根强一点,但是还不如利根,所以是中间。

  利根就是对于所学习的佛法,他很迅速的就理解了,他的智慧的活动很迅速,而且还能够有广大、深刻的思惟,那个钝根的人,理解的很慢,而且理解的范围少,微劣的理解,这个利根的人呢,他理解的快,而且理解的深广,能很迅速的得圣道、得解脱,所以叫做利根,那么分这么三种不同。下面第四。

  玄四、四种

  或有四种所调伏界。一、剎帝利。二、婆罗门。三、吠舍。四、戍达罗。

  「或有四种所调伏界」,所调伏的这个众生界,那四种呢?一是剎帝利,剎帝利翻个田主,就是指统治阶级说的。二、婆罗门,翻个净行,就是这个人读书很多,有高尚的意愿,有高尚的思想,是想要得涅槃的,或者是在家,或者是出家,但是不是佛教徒。三、吠舍,这是指商贾说的,做生意的人。四、戍达罗,就是农民,这一类的人。这四类的人呢也都可以接受佛教。

  玄五、五种

  或有五种所调伏界。一、贪行。二、瞋行。三、痴行。四、慢行。五、寻思行。

  「或有五种所调伏界」,这是说五种。那五种?一是贪行,二、瞋行,三、痴行,四、慢行,五、寻思行。「一、贪行」,这个行,就是心行,就是心在活动叫做行。这贪心的活动很厉害,这个人贪心为什么会那大呢?就是他前多少生,一直的这样熏习,所以今生他的贪心很大,一种很卑劣的境界,他感觉也很可爱,何况特别胜妙的呢?这贪心非常大,这个贪心大,一个是长时的有贪心,一个是贪心本身有力量,这叫贪行者

  「二、瞋行」,瞋行就是瞋恨心,瞋恨心为什么会那么大呢?也是他前多少生一直的这样熏习,小小的一点不如意,他就会勃然大怒,瞋的不得了,小小的不如意,他的这个瞋恨心就很大,那叫做瞋行,为什么这样?就是前多少生一直这样熏习来的,不是自然是这样子。说他原来的脾气也并不很大,但是常常愤怒呢,这个愤怒心也会大。譬如说在一个地方,没有人触恼你,你也常常学习经论,常常静坐,烦恼逐渐逐渐就会轻微,说到一个地方不静坐了,你和这些凡夫的世界常常来往,也常常就是这样子,不如意就愤怒,你不加以控制,这个瞋心又会大起来,这不是说一定是前多少生的熏习,你这一生常常熏习,它也是这样,就感觉出来,也是这样的。

  若是你在一个地方住,我倒不是赞叹我们这里好,不是这个意思,我们现在说烦恼的活动,这个同学他常常静坐,他的身口意比较清净,他不轻易触恼人,那么这个时候,你和这些人在一起住,你的烦恼也就轻,别人都不触恼你,你也就不好意思触恼别人嘛!那你的烦恼不动,常常这样子,烦恼就轻微,自然是轻微了,你自己要认识这件事,「哎呀!我以前在什么地方和那些苦恼的人在一起常常烦恼,我现在和这么多修梵行的人在一起,烦恼少」,你要认识这件事,这是一个认识。

  还应该有第二个认识,就是学习佛法的时候,我们不是说,我认识这个字,我也会讲,不是这样子学习佛法,这样子学习佛法的方法还不具足的。你要知道什么?你学习了这个佛法以后,你随时就要用,现在就用!这上面说,一切依他起的因缘生法,就是阿赖耶识所变现的一切法,说阿赖耶识所变现,这好像是唯识宗说的话,其实也是普遍的,阿赖耶识所变现的一切法,也就是你业力所变现的一切法,我为什么这个身体这样子?这是我的业力变现的,你的身体为什么那样子?那是你的业力变现的,业力是无量无边的差别,所以所变现的境界也是不一样,这些事情都是如幻如化的,都是梦中境,都不真实。

  你这样学习了以后,你也就这样用:我看见这个高山,这是业力的变现,是共业所变现。我们现在这个境界,这是大家的共业,不是所有人的共业,这是我们这一部份人的共业,这些也是业力所变现,也是如幻如化,是不真实的。当然这样子想也是可以,但是加上一个譬喻好一点,如水中月,如梦中境,水里有月亮和天上月好像一样,但是这个水中的月是假的,有而不真实。说我现在看见这个高山,如水中月,就是不真实。我看见一个法师在这里走过去,如水中月。你常常要这样思惟观察,常常这样的如理作意,就是你要这样用,常常这样作用的时候呢,那就不一样了,你这个贪心就轻一点,这个瞋心也轻一点,这个烦恼就轻微。

  我们学习唯识上,从〈真实义品〉到现在这里,常常的碰到这句话,「言说安立的一切法是自性空的」,常常遇见这句话,遇见这句话你要用,现在我听见某位同学赞叹我,说我很有智慧,说我静坐的功夫很好,还说了很多赞叹我的话,你马上要用这一句话,「言说安立的一切法是自性空的,是有而不真实的,是毕竟空寂的」。你常常这样用呢,这个烦恼就轻,这个贪、瞋、痴、慢,各式各样的烦恼就轻微,它和以前,你不用这句话,那个心里上的反应不一样,而且你常常作如是观,当然这叫如理作意,还不是修观,修观是要有奢摩他相应的时候,叫做修观,那力量就是更大了,能调伏烦恼。

  「三、痴行」,就是愚痴,不明白一切法都是因缘所有的,我不知道色、受、想、行、识里面是无我无我所的,这叫做愚痴,不是说那个人像牛似的,不是这个意思。这样子痴行,只有明白佛法,能够学习佛法,还能够修止观,那愚痴就轻一点。如果我们学习佛法而不肯这样用,我虽然学习了一切法都是空的,但是我行在有中,我还是执着一切法都是真实的,还是原来的老习惯,那就叫做痴行,他的心是愚痴的呀!说这个人大学教授,非常有学问,在佛法来说,是愚痴人。这个佛法你看有多高?境界是很高的呀。这个痴行呢,也是熏习来的,你不要说这个人很笨,你常愚弄他,你若这样作,将来你就会愚痴,你就会笨,也是因缘所生法。

  「四、是慢行」,慢就是高慢,瞧不起别人,你常常这样做,将来你得的果报,也会笨,被人瞧不起呀。这个慢,就是看见一个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也生高慢心,或者是看见一个很有智慧的人,也生高慢心,「你还是不如我」,这就是慢,常常分别这件事。

  「五、寻思行」,寻思是什么呢?就是遇见什么事情,他不是在表面上就相信了,你说这样我就相信了,你叫我这样子我就这样子,不是,他要内心思惟,就是深入的推度这件事,观察思惟这件事,这叫做寻思行。而寻思行呢,也就是散乱,因为这个不是正观,不是修止观的观察。寻思行这种人,你叫他相信佛法,那是不容易的,他要自己去思惟观察,感觉到有道理那才能相信,不是你说我就相信了,这种人是这样子。这样子寻思行呢,你劝他相信佛法不容易,当然有的时候也有可能,他若相信了佛法以后,他的信心也会强一点,因为不是你说我就相信,他经过自己观察思惟,「哦!有道理」,他才能相信。但是这里边是说什么呢?就是妄想特别多,而且特别有力量。寻思也包括前面说的贪行、瞋行、痴行,我们说有欲寻思、恚寻思、害寻思,那应该属于贪行、瞋行、痴行这一类的。现在这个寻思是说普遍的,他遇见什么事情,他不轻易的就这么决定了,要经过思惟观察的,那就叫做寻思行。

  《披寻记》一五四二页:

  「五种所调伏界等者:此中五种补特伽罗,〈声闻地〉中广显其相应知。那里边有详细的解释(陵本二十六卷八页),我们可以再到那里去读一读。这下面是第六科。

  玄六、六种

  或有六种所调伏界。一、在家。二、出家。三、未成熟。四、已成熟。五、未解脱。六、已解脱。

  这是六种。

  《披寻记》一五四二页:

  「在家出家等者:处家白衣」,处者居也,就是在家的这个白衣,穿白色衣服的人,其实也有不穿白衣服的,总而言之是在家人,这个在家人是干什么的呢?「受用五欲」,这个受用两个字,我费了好多的时间去查这个字典,它怎么讲呢?这个受是承受,这个用是什么东西?是财富。这个受用,就是这种人积聚了很多的财富,就去享受五欲,叫做受用五欲,就是在社会上做种种的事,积聚很多财富,然后就是享受,唯利是图,就是做这种事情的人。

  「营构俗业」,这个「营」就是造作,这个「构」,构者谋也,他造作很多的事情,在那里计划,做这个事情可以发财,做那个事情可以发财,就是营构世俗的这些发财的事情,叫做营构俗业。「以自活命」,积聚了很多的财,这样子来活命,就是做这个事情的人,是名叫做在家。

  「若持出家威仪相貌」,如果是保持出家人的威仪相貌,出家人的威仪就和在家人不同了,他行住坐卧的威仪和在家人不一样,他有出家人的相貌,出家人剃了发,着了袈裟。「弃舍俗境」,弃舍了在家人「受用五欲,营构俗业」,这些事情都弃舍了,不做这个事情。「受持禁戒」,弃舍了俗人唯利是图的这一切业,那么他干什么呢?他若受了戒,而后能够保持,受持不犯,清净他的身心。「如法乞求」,就是依据佛所开导的方法,去乞求衣、食、住所需的事情。「清净自活」,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来活命,而不去贪财,自己不生产,这就指「清净自活」。清净自活也容易有问题呢,就是容易说谎话,欺骗在家居士,他能够拿到钱来,这是不合道理的,那就不是清净自活了。「是名出家。如《显扬论》说。(三卷十三页)」,也解释这件事。

  「未得善根资心相续」,说是我相信佛法,或者还是在家,或者已经出家,但是没能够「得」,得者成就也,这个善根呢,就是信、戒、闻、舍、慧,简单说就是戒、定、慧,没能学习戒,也没能学习定,也没能学习慧,没有这样栽培的话呢,这个善根不成就。

  「资心相续」,这个信、戒、闻、舍、慧;信、进、念、定、慧,这些善法,你若常常的学习的话呢,「资心相续」,资者蓄也,储蓄,这个善法的功德,储藏在你的心里面,相续下去,而不会失坏,这个善根成就了以后,它储藏在你心里面,相续下去。譬如我现在学习佛法成就的善根,它相续下去。相续下去呢,你继续的熏习呢,它的力量继续增长,那你有希望得圣道了。

  「未得善根,资心相续」,你没有这样学习佛法,虽然出了家,没有学习佛法,没有学习戒、定、慧,你没能资心相续。「不能现法」,就是不能在现在的生命体,这个法就是色、受、想、行、识,现在的生命体里边。「证见谛理」,你能觉悟了谛理,你成就了无分别智呢,就见到诸法寂灭相。这件事不能办到,「不能现法证见谛理」。

  「不得现法下中上乘所证寂灭」,前边「不能现法证见谛理」,这句话是通说的,「不得现法下中上乘所证寂灭」是别说的,就是分别下、中、上乘,声闻乘是下,缘觉乘是中,菩萨一佛乘是上,就是这三种佛法里面,「所证寂灭」,都办不到。这个事情,说明白了呢,我们的心情怎么样?就是我们在凡夫的时候,我们的心情就是向外攀缘,贪着色、声、香、味、触的欲,就是这样子。那个色界天、无色界天的人呢,他不去贪着外边的色、声、香、味、触的欲,但是他贪着禅定的欲,爱着这个色界四禅、无色界四空定,在这里住,还是有所著,还是有所得,还是有我、我所,还是有爱、见、慢的烦恼。

  现在学习佛法的时候,不向外攀缘,外面的一切境界,都是如水中月,如镜中相,是自性空的,只是一个言说而已,但有言说而已,只是一句话,一句名言而已,这个名言是内心的分别,由内心有分别,才有名言出来,只是内心的分别,那这么说就是很厉害了,一切法都是心的分别,现在心里若不分别,观一切法都是自性空的,心里无分别,就是离一切相了,叫做寂灭。那么你成就无分别智,安住在寂灭相上,这件事就圆满了。

  若是一般的在家人,可能不容易接受这样道理,我不接受,我一定要有一样东西可以贪,可以瞋,可以痴的,这样是真实嘛!你若什么也没有,有什么意思呢?可能还不容易接受。若是初来到佛教里边的人,现在还没落发,你就听见这个话,你接受这件事吗?你同意吗?

  「下中上乘所证寂灭」,说简单的话呢,就由有而无,我们在凡夫的世界,凡夫的思想在有的境界上虚妄分别,现在来到佛法里边呢,要弃舍这个有,到毕竟空这里住下来,就是这么回事,你同意吗?你还欢喜这样子吗?我们凡夫这个境界,我满意可意的色、声、香、味、触,这样感觉有意思,但是这里面有苦恼,使令你贪、瞋、痴活动了,然后造业。造罪业的时候,跑到三恶道去,造福业就是在人天,修不动业在色界、无色界天,但是那个地方也不是永久的,还会掉下来的,就是在六道轮回

  现在佛法里面观这一切法都是心的分别,本身是毕竟空,无有体性的,本身都没有体性的,而且是无常的,是假的,它有欺诳性,我现在不受它欺骗了,心里面悟入了寂灭相,到这个时候就没有贪、瞋、痴的烦恼,你也不会到三恶道去,也不在人天,超出三界了,那是大自在的境界。这个时候,你还是有色、受、想、行、识,有眼、耳、鼻、舌、身、意的,但是都是如幻如化的,这是一个大自在的境界。

  你若愿意入于寂灭相,无色、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识乃至无意识,无无明亦无无明尽,到诸法寂灭相那里住也可以,那就是阿罗汉入无余涅槃了。若有大悲心呢,你还是在色、声、香、味、触这个地方,还有色、受、想、行、识,保留这个生命体,在这里寂静住,也还是寂灭相,但是保留这个色、受、想、行、识呢,可以度化众生,就是这么两回事。你只是离一切相在那里住,这是无余涅槃了,若有大悲心呢,还回到世俗谛这个地方来教化众生,但是菩萨这个时候,观一切法都是毕竟空寂的,还是寂灭相。

  但是这一位佛教徒懈怠,不肯栽培善根呢,那这件事就办不到了,「名未成熟」,他是信佛的人,也在佛法里面栽培,但是懈怠,这个善根不成熟。「与此相违名已成熟」,与这个地方不一样,他很努力的栽培善根,栽培到什么程度呢?就是接近得圣道的时候,那么这叫做已成熟。

  那个未解脱和已解脱有什么不同呢?就是善根成熟了,但是还没得解脱,还需要见佛闻法修学圣道,这一生这个人可以得阿罗汉,但是他现在还是个凡夫,不是圣人,那这个时候,就叫做未解脱。得阿罗汉,叫已解脱,这个已解脱,未解脱,未解脱和已成熟,这地方有这样的关系。

  前边〈趣入品〉说到这件事,就是已经成熟了,但是你还不是圣人,还需要佛菩萨的慈悲的教导,才能够得解脱。所以从这些地方看出来,看出什么事呢?你不断的要学习佛法,你达到这个程度,你还需要佛法,见佛闻法,「我不需要见佛闻法,闭上眼睛我就是佛!」这是邪知邪见,要知道啊!是邪知邪见。这是第六种,下面第七科。又分两科,总标列。

  玄七、七种 (分二科)  黄一、总标列

  或有七种所调伏界。一、轻毁。二、中庸。三、广显智。四、略开智。五、现所调伏。六、当所调伏。七、缘引调伏。

  「或有七种所调伏界」,七种所调伏的众生界,第一种是「轻毁」。二、中庸。三、广显智。四、略开智。五、现所调伏。六、当所调伏。七、缘引调伏」,这七种,这是第一科标列。

  黄二、随难释

  谓遇如是如是缘,即如是如是转变。

  现在第二科随难释,就是「缘引调伏」怎么讲?「谓遇如是如是缘,即如是如是转变」,这可见众生多数都是这一类的,看你遇见什么因缘,这个人遇见这样的这样的因缘,我遇见一个仁波切,我就学习密宗,我遇见的是显教的善知识,我就学习佛法,我遇见一个念佛法门的法师,我就念阿弥陀佛,我遇见一个修禅的人,我就修禅,就是遇见什么因缘呢,各式各样的因缘,「即如是如是转变」,就随顺这个因缘去了,原来我不相信佛法嘛,后来转变成为一个佛教徒,这是一个密乘的行者、这是一个禅行者、这是一个念佛的人,就这样转变了,这叫「缘引调伏」。

  《披寻记》一五四二页:

  「轻毁中庸等者:于佛圣教憎背有情,是名轻毁」,就是对于佛所宣说的圣教,就是语言文字的佛法,「憎背」,不欢喜,弃舍而去就叫做背,这样的人呢,是名「轻毁」,这个轻毁就是这么讲,他内心里面轻视佛法而又毁谤佛法。「于佛圣教处中有情,是名中庸」,这中庸是什么呢?就是对于佛法,我也不轻毁,但是也不相信,那叫做处中的有情。

  「若彼所化广说方解,名广显智」,这「广显智」怎么讲呢?就是那个所教化的众生,需要广博的为他宣说佛法,他才能够信解,这叫做「广显智」。「略闻即解,名略开智」,简略的听闻一些佛法,他就明白了、就信解了,叫「略开智」。第五个,「现所调伏」,现在可以教化,他就能调伏烦恼悟入圣道。第六是「当所调伏」,现在不能教化,要等待一个时期,将来能够相信佛法,这是在时间上说的,这个现所调伏,当所调伏。这是第七种,下面是第八种。

  玄八、八种

  或有八种所调伏界。谓八部众,从剎帝利,乃至梵众。

  「或有八种所调伏界。谓八部众」,就是八个部份,这么多人,那八种呢?就是「从剎帝利」,从这里开始,「乃至梵众」,那就是梵天,这八种第一个是剎帝利。第二婆罗门众。第三长者众,长者应该说是有道德的人。第四是沙门众,沙门众就是这一些出家的外道。第五是四大天王众,这不是人间的人了,天上的人,东南西北四大天王众。第六是三十三天众,就是须弥山顶,有三十三天众。第七夜摩天众,高过了三十三天,叫夜摩天众。第八就是梵天众。这个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都没有提,这个梵天众就是色界初禅的三天,那么就是八众。欲界天那个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可以包括在这里边。下面第九科。

  玄九、九种

  或有九种所调伏界。一、如来所化。二、声闻独觉所化。三、菩萨所化。四、难调伏。五、易调伏。六、软语调伏。七、诃摈调伏。八、远调伏。九、近调伏。

  这一共是九种所化。

  《披寻记》一五四三页:

  「如来所化等者:〈决择分〉说有四种化」,有四种教化。

  「一、未成熟有情令成熟故,作菩萨行化」,这个众生的善根没有成熟,那么没有成熟,需要成熟,要教化他,令他的善根成熟,佛现一个菩萨身形,来教化他,这是一种。

  「二、已成熟有情令解脱故,于三千大千世界百拘胝赡部洲中同于一时方便摄受如来之化」,这是现佛的身相教化众生,这是一种。

  「三、即为彼所化有情作声闻化」,所教化的众生看见有一个阿罗汉来为他说法,这叫声闻化。

  「四、即为彼所化有情作独觉化」,现个独觉身来教化众生。这一段文:如来所化、声闻独觉所化、菩萨所化就这么讲,这是陵本七十四卷十一页。「此说三种所化,准彼应知」。

  「四、难调伏」,这个人教化他不容易,他可以调伏,但是难一点。

  「五、易调伏」,容易教化的。

  「六、软语调伏」,就是柔和的语言、良好的语言教化他,他就能相信佛法的。

  「七、诃摈调伏」,这个众生用强硬的语言诃斥他、驱逐他,他能得调伏。

  「八、远调伏」,远调伏是什么意呢?就是这个众生要经过很久远的时间,才能相信佛法。「远」,就是约时间说,也是距离圣道远,要经过很久的教化,才能够得圣道。

  「九、近调伏」,这个人不用很长的时间,就能够接受佛法,得入圣道。

  《披寻记》一五四三页:

  「远调伏近调伏者:〈声闻地〉说远补特伽罗、近补特伽罗,如彼别释应知。(陵本二十一卷十四页)。

  玄十、十种

  或有十种所调伏界。一、那落迦。二、旁生。三、琰摩世界。四、欲界天人。五、中有。六、有色。七、无色。八、有想。九、无想。十、非想非非想。

  这是第十科分十种。

  「一、那落迦」,就是地狱的众生。

  「二、旁生」,就是畜牲的世界。

  「三、琰摩世界」,就是鬼世界,那里还有个鬼王,就是阎罗王。

  「四、欲界天人」,欲界的人和欲界的天。

  「五、中有」,就是这个死有和生有之间有个中有,在这个地方的时候,在这个阶段的时候,也能接佛菩萨的教化。

  「六、有色」,这个欲界、色界,这两个世界的众生都是有色的。

  「七、无色」,就是无色界天的人,他没有这个物质的身体。

  「八、有想」,就是欲界天、色界天,除了无想定都是有想的,乃至无色界天的空无边、识无边、无所有处天都是有想。

  「九、无想」,就是色界四禅里面,无想天的无想,这欲界的人闷绝了,也可以是无想。

  「十、非想非非想」,就是无色界天第四层叫做非想非非想。这个「非想」就是没有粗显的思想,「非非想」,但是还有微细的想。

  这是十种所化的众生界。

  地二、结

  如是略说品类差别,有五十五。若依相续差别道理,当知无量。

  「如是略说品类差别,有五十五」,分这么十科,这十科加起来正好是五十五种,「若依相续差别道理,当知无量」,若依他的身体的差别的相貌的道理,当知是无量无边的。

  我有话还要说,也是这几天一个同学给我打电话,这个同学以前在我们佛学院住过的,他离开我们佛学院可能一两年,两三年了吧!他对我说了几句话,什么话呢?他说:「你只是讲说圣道,你没能讲人天道,这里边有点问题」,有什么问题?

  我们的同学里面,有些同学就是和在家人一样,「你若骂我,我就骂你」,虽然是出了家,「你若骂我,我就骂你」,这样子才合道理。我们同学里有这种人,就是完全没能够修学圣道,他的意思应该讲一点孔夫子的法语,才能够对治这件事。说一说孔孟之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讲讲这个就好一点,当然也是可以。

  我小时候不是像你们到社会学校读书,我是在乡村的私塾,当然是很土气,没有现代的这么高明的智慧,但是我在想,我们学习佛法,佛法没有这个作用吗?不能发生这个作用吗?我们受戒、持戒,戒容许我们随便骂人吗?

  当然是两种,就是你若骂我,我就骂你,你若不骂我,我不骂你,有的人呢,你不骂我,我也骂你,也有这种人,这种态度。说是我们现在学习佛法的时候,学习戒、定、慧,不能对治这件事吗?不能对治吗?我认为是能对治的。当然有的人,就是习气了,身、口,这两部份,表现出来不如法,「我现在来对付你一下!」也未尝不可,叫你知道嘛,你这件事是不对的嘛,我就对付你,也未尝不可。但是这件事呢,对方他不能够向道上会的时候,他也是,「你骂我,我就骂你」,就是这个态度,这样这个问题不能解决。

  修学戒、定、慧的时候呢,譬如说〈声闻地〉,〈声闻地〉当然也是对治这些事情,就是〈菩萨地〉的时候,〈施品〉、〈戒品〉、〈忍品〉、〈精进品〉、〈静虑品〉、〈慧品〉,那几品都是能对治这一切的烦恼,也是有这样的对治的法门,并不是说非要孔孟之道」。佛法也有这种作用,能对治烦恼,为什么没有对治?出家多少年了,这样「你若骂我,我就骂你」,完全没有佛法的气氛,没有出家人的气氛,为什么会这样呢?

  他佛法也是学了,可能佛法的文章也能写,叫他上台讲经说法也可能的,但是他还是这种习气,那是什么意思?就是他不肯做。我也读过孟子,我也讲过,「如长者折枝,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挟泰山以超北海,是不能也,非不为也」。这孟子善说譬喻,孔夫子也是一样,把这件事形容的非常的明显,叫你明白。你学习〈声闻地〉的佛法,学习〈菩萨地〉的佛法,也是同样有这种情形,叫我们调伏身、口、意使令清净,但是人就是这样,还是不肯这样做。不是不能做,是不肯做。

  也有个同学,当我面说:「你说的太深了,我做不到」,我说你完全搞错了,你说一说什么地方做不到?说修止观,修止观是可以做的呀!不是不能做,就是你不想做。我们说修止有什么不能做的?修观有什么不能做的呢?和打妄想一样嘛,像我刚才说的,佛菩萨知道众生这个散乱心,叫它寂静住很困难,但他说出方法来对治你的困难,能解决你的困难的,不是不能的,是你不肯做,不是不能做。

  说我们一定要讲人天的善法来对治现前的这些不如法的事情,人天善法也是可以啦,但是三乘圣道也能对治嘛!为什么不肯做呢?为什么不肯做呢?当然我们也可以说,无量劫来的习气,你现在就能转变吗?不能转变,说是那样也可以,我们分期付款,像这个分期付款的办法,我现在开口要骂人,改不过来这个脾气。你分期,「我注意,一百天以内决定改过来」,你心里面常常作意这件事,慢慢也就能改过来。

  这个阿罗汉里边,毕陵伽婆蹉大阿罗汉,他的高慢的习气,只有对这些大阿罗汉,他不会有这种习气现前,对其他的人都会现出来,那高慢的习气会现出来。对大阿罗汉,他为什么高慢的习气不现出来呢?就是他注意了一下,「哎呀!我不要轻视」。其他的人呢,他就容易现出来,但是也不是像凡夫那样,他没有心,心还是清净。所以我想这件事,就是你自己注意一点,自然会改变,会逐渐的改善,要注意就会好一点。

  还有一件事,譬如说,我应该锁门,夜间睡觉的时候要锁门,但是我就忘记了,这事怎么办呢?有个办法,你到门口那个地方去,站在那里静下来,说:「我不要忘记锁门」,你在这里作念一下,就会想起来,夜间应该锁门的时候,就会去锁门,这个作念帮助你的记忆力,一般的情形可能还记不住,你若静坐的时候,自己思惟,这记忆力会强。

  你静坐的时候,开始静坐,其他的妄念都停下来,稍为寂静一下,然后你就思惟,「我要分期付款的办法,改善我的贪、瞋、痴的烦恼」,你常常这样作意,就会记住,等到贪心来了,「哎呀!我现在不对」,如理作意一提起来,就把烦恼消灭了。

  我们学习了唯识的法门,它告诉我们,这些都是假的,不是真的,你先要认识这件事,「言说安立的一切法都是空的」。「这里有一条龙」这是一句话嘛,实在没有龙嘛。一切事情都是这样子,都不是真实的,譬如说,你看见那人很美,这是你的虚妄分别,他就是一个骨头架子嘛!有什么美呢?「观此粉饰身,疮伤一堆骨,疾病多思惟,绝非常存者」,你常常念,常常念这个文,常常作如是观,这个境界一出现的时候,这个正忆念也出来,所以就没有烦恼。

  说要有老师,我出家,我拜了师父,我师父有责任要教导我,你师父是有这个责任,师父也不容易向你说呀,那怎么办呢?你就自己把这些法语记在心里面,时常忆念,这就是你的老师,以法为师,这法语是我的老师,那个法语它不自己告诉你,静坐的时候多念,把这法语念它一遍,它就不忘,常常作如是观呢,记忆力更强,这样子来调整自己,来调伏自己。我们为什么要跑到这偏僻的高山上来?就是为了容易调伏自己,就是这么回事。我也知道,在城市里住方便嘛,做什么事情都方便,但是到那个地方调伏烦恼难,你在这个地方调伏烦恼容易,就是这么回事。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佛法?当然有可能我的目的,「我将来为人讲说佛法」,能有这样的意愿,也很难得,我也感觉到很多的地方,需要有一个通达佛法的人,为人讲解佛法,我也感觉到这里,很多的地方都需要。但是也应该增加上:「我也调伏烦恼」,是自己的一个意愿。「我愿意为人讲解佛法」,这个很好,但是加上一个调伏烦恼,「我心里面不贪、瞋、痴」,你加上这个意愿的话呢,那么这件事,就在学习佛法的同时,我们这里的课程不多嘛,只是讲这么一堂,只是一门课程,但是也安排了静坐,就是用学习的佛法来调伏心,令这一念心清净,要做这件事,「我不烦恼」。

  但是处理事情,还是要智慧,这件事是有罪过的事情,我还是不能做的。用智慧处理事情,不用贪、瞋、痴处理事情。所以应该做,我就做,不应该做我还是不做,我虽然不烦恼,但是我还是不糊涂的。这件事不合道理,那我就不做,这是由理智来决定,而不是用贪、瞋、痴来决定,应该是这样子。

  我有一回看香港《明报》的社论,看到一件事,它说在瑞典那个地方,一家报纸停刊了,不能出版了,政府拿钱给他,叫他继续出版。说这个报纸是怎么回事?这个报纸就是骂政府的,他不同意政府这个政策,他就写文章骂政府,而这个报纸这样做呢,慢慢就没有人看他的报纸,所以它就不能出版了,停下来,而政府拿钱,叫他继续骂。我看见这件事,我心里头很有感觉,这是政府的高明,我有不对的地方,我让你骂,我自己不知道不对嘛,你骂我,我警觉了,我改变错误的政策,这是我认为很高明。但是有的人呢,「我错了,你不可以讲,一讲我就杀你的头」,这是什么政策?那和瑞典政府是不一样了。我赞成瑞典政府的政策,容许别人说话。我有不对,容许你说,我把错误改变过来,就没事了嘛。当然我们不是政府,我们每一个人也应该有这种雅量,我有错误,容许你说,你说错了,不要紧,我不介意。你说的对,我是错误,那很好,多谢你告诉我,我改变。改过迁善,不是很好吗?你告诉我不对,我自己不知道,你告诉我不是很好吗?我改变就是了嘛。

  我们修止观,调伏我的烦恼,要包括这一条。别人说错了,他冤枉我,不要紧,心里没事,不计较。但是若说对了,我决定承认,我是不对,我改变,应该有这样的雅量。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