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进德嘉言录
“感应者,如道生,石点头,听讲经。”
道生法师是巨鹿人,是罗什大师门下四圣十哲之一。当时《涅槃经》来中土仍未完全,只有道生法师独自主张一阐提人亦有佛性。众僧都以为他违背经义而摈弃他。后来法师到吴郡虎丘山,聚集石头当徒弟,并为石头讲经。讲到阐提有佛性时,道生法师说:“我刚刚说的,是契合佛心吗?”这些石头都点头。后来居于庐山,于讲经时,踞狮子座而逝。
“求通经,如灵辨,骨肉穿,妙义显。”
后魏时有沙门灵辨,博通三藏,唯有《华严经》不能得彻,便到清凉山,历尽艰辛,骨尽肉穿,忽然空中有声,教导他研究经文,终于豁然开悟,造论有一百卷,演义释文,穷微洞奥。
“冲举者,尼净检,凌霄去,身冉冉。”
晋时有比丘尼净检,本姓仲,是彭城人。因听闻佛法信乐,先受十戒,有同志者二十四人,共建立竹林寺,后又受具足戒,此为晋时比丘尼的开始。净检师蓄徒养众,清雅有则,说法教化,如风靡草。她年七十岁时,忽闻殊香芬馥并见赤气,有一天女手持五色花,自空而下,净检师见了,欣然与众话别,然后腾空而上,所引之路,好似霓虹直达蓝天。
“神解者,李通玄,华严论,千古传。”
有长者通玄,也是唐宗室子,学无常师,神迹不可测。曾经游五台山,遇一神僧传其《华严大旨》,长者将著论译经,遇到一只老虎引他到神福山,就一土龛居住,到晚上时,长者由口里吐出白光代替灯烛,并有两位女子服侍他的饮食。论著写完,女子就不见了。活到九十六岁,端正而逝,有白光从头顶出,上彻于天,后人尊称他方山长者。
“机捷者,灵照女,老庞公,徒延伫。”
唐时有女子灵照,是襄阳庞居士的女儿,自小随父母卖竹器为生。她父亲将寂灭,告诉她说:“去看看时间早晚,到了中午,快告诉我。”灵照立即说:“已中午了,但日蚀。”她父亲便到窗前去看,这时灵照便踞榻跏趺坐逝了。庞居士笑曰:“我女儿机捷得很。”便拾薪火葬。他自己延后了七天才入灭。
“举十德,励初学,依此修,成正觉”
例举了古德十人,其中比丘七人,比丘尼一人,男居士一人,女居士一人,四众俱有。希望以古德高风勉励后世,若能效法先德,一意进修,虽然报机有利纯,但毕竟都是能够证得无上菩提的。
△信、愿、行
“信”是出世和入世法的根本。要时时审查自己,是否信因果不二,信自己之本体是佛,信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信忆佛念佛必定见佛,自得心开,要如是信,才是真切。
“愿”与发誓同,要愿此生决定往生西方净土,永脱轮回,直成佛道。愿发四无量心,精进精修,不退本誓。
“行”要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粉身碎骨,在所不计,行不达愿,终不移改。
△警世
夫不体道本,没溺生死。处胎卵湿化、横竖飞沉之类。于中失人身者,如大地之土;得人身者,如爪上之尘。于人身中,多生边夷下贱;及处中国,或受女身;若为男子,癃残百疾;设得丈夫,十相具足者,处恐畏世,生五浊时,以肉为身,以气为命。一报之内,如石火风灯、逝波残照,瞬息而已。于中少夭、非横、殂者,不计其数。或有得天年,寿极耳顺,万中无一。脱得知命之岁,除童稚无知,至三十豪,四十富,且约其间三十年,于中有疾病、灾祸、愁忧、苦恼,居强半矣。所以昔人有言:浮生一月之中,可开口而笑,只四五日矣。故知忧长喜促,乐少苦多。如在万仞之危峰,似处千寻之沧海,纵得少乐,毕虑漂沉。
且夫有生劳我处胎,有老夺我壮色,有病损我形貌,有死坏我神灵,有荣纵我骄奢,有辱败我意气,有贵使我憍倨,有贱挫我行藏,有富恣我贪婪,有贫乏我依报,有乐动我情地,有苦痛我精神,有赞起我高心,有毁灭我声价;乃至寒则逼切我体,热则烦闷我襟,渴则干我喉,饥则羸我腹,惊则慑我魄,惧则丧我魂,忧则挠我神,恼则败我志,顺则长我爱,逆则起我憎,亲则牵我情,疏则生我恨,害则殒我体,愁则结我肠;乃至遇境生心,随情动念,或美或恶,俱不称怀,皆长业轮,尽丧道本。
其或更诡于君、悖于父、傲其物、趋其时、兽其心、狐其意、苟其利、徇其名、诳其人、谄其行、附其势、欺其孤、渊其殃、崇其业、扇其火、吹其风、骤其尘、背其觉、邪其种、睽其真,但顾前,非虑后,只谋去,靡思回,唯求生,焉知灭,则念念烧煮、步步沟隍矣。
如今或得刹那在世,须蕴仁慈,行善修心,除非去恶。书云: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是以世间逆顺种种因缘,空受身心妄苦,皆为不知三界唯是一心。以前五识,眼、耳、鼻、舌、身及第八识,皆是现量所得,无心外法。以第六明了意识,比量计度而成外境,全是想生,随念而至。若无想念,万法无形。故经云:想灭闲静,识停无为。又云:诸法不牢固,唯立在于念,善解见空者,一切无想念。若了一心之旨,心外自然无法可陈,岂有欣戚关怀,是非干念?念佛颂云:未达境唯心,起种种分别;达境唯心已,分别即不生;既了境唯心,便舍外尘相;从此息分别,悟平等真空。故起信论云:一切境界,唯心妄动,心若不起,一切境界相灭,唯一真心遍一切处。是故三界虚伪,唯心所作,离心即无六尘境界,乃至一切分别,即分别自心。心不见心,无相可得。先德云:心外有法,生死轮回;心外无法,生死永弃。经云:诸法所生,唯心所现。论云:三界无别法,但是一心作。既信一心,须以禅定冥合。如经云:若能教三千大千世界众生令行十善,不如一食顷一心静处入一相法门。若能谛了自心,以此定慧相应,则能不动尘劳,便成正觉。平生所遇,莫越于斯。普劝后贤,可书绅耳。
△四皈依
佛与众生,本无差别,只是觉与不觉之分,故皈依佛,即是皈依自性觉。释迦如来虽灭度而实未灭度;阿弥陀佛虽在西方,与十方诸佛的法身皆无量遍满,但如果我自心不觉,十方诸佛与我何干?必须自心常觉,方与十方诸佛感应道交,故皈依佛,即是皈依自心觉。一心念佛,专仗佛力,常使此心王惺惺不昧。
要真正知正见,立正言正行。佛说的一切皆不出自心,心正则一切正,所谓一即一切故,故皈依法,既是皈依自心正。
僧者,净也,要扫除一切烦恼种子,纤尘不染,回复本来的面目。故皈依僧,即是皈依自心净。
自心本具恒河沙功德,与诸佛一体故。若不在自心中时时检点省察,又何能与师心相应,故皈依师,即是皈依自心师。
净土宗之持名念佛
△现在处于末法时代,我们的善根少,习气重,靠修净土的持名念佛一法,可以借阿弥陀佛的愿力带业往生净土,到了极乐世界就是入了不退地,永离生死苦海。
△持名念佛,就是信愿持名。一要信释迦如来决无诳语,二要信我信愿持名,必然与弥陀大愿相应,相信我与阿弥陀佛佛性无二,我是佛心内之众生,佛是我心内之佛,忆佛念佛,必定见佛。佛是充满一切处的法身,所以能入一切众生的心念中。我与阿弥陀佛水乳交融,水中有乳,乳中有水,相融相摄,毫无间隔,如磁吸铁,念佛自然感应道交。
愿,就是厌离娑婆,欣慕极乐。信心一深你的愿就切了,愿切你念佛就更专诚了,信愿如果真有了,乃至十念,决定往生。
持名,也就是行,信愿持名是正行,至于礼拜供养等是助行,正助齐修,如同众宝齐备,而持名念佛是宝中之王。
△念佛法门,非他人所说,乃是释迦如来至极悲心,观机设教,无问自说。佛为万德至尊,言无虚妄,岂有欺骗众生耶?毕此一生,直下持名、誓无改变,若不得往生者,三世诸佛,便为诳语,一得往生,便永无退转。
△各人吃饭各人饱,各人的生死各人了,各人自己多多念佛,才能得遇善缘,往生极乐国。
△世人终日说东道西,闲话是非,虚度光阴,真是可怜,须知: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新念佛人才把一句阿弥陀佛顿在心头,闲思妄想,越觉沸腾,便说念佛功夫不能摄心,不知你无量劫来生死根由,如何能一下子就断?而且万念纷飞之际,正是你作功夫的时节,旋收旋散,旋散旋收,尔后功夫纯熟,自教妄念不起。且你能觉妄念者,多亏了这句佛号,如不念佛之时,浪翻潮涌,刹那不停,自己岂能觉乎?
△虽经历语言、来去、坐卧等种种作务,而不妨密忆,前事宛然,念佛之心,亦应如是。若或失念,数数摄还,久久成性,任运常忆,密密持名不辍,所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
△二六时中,单将一句佛号横在胸中,念念不忘,心心不昧,把一切世事都不思想,单只将一句佛作自己命根子,咬紧牙关,决不放舍!
△若念到烦恼上作得主,则于睡梦中作得主;若于睡梦中作得主,则于病苦中作得主;若于病苦中作得主,则于临命终时,事事分明,便知去处矣。
△倘若遇到不如意事,即拨转心念急急提起这一声佛,再回光返照,我是阿弥陀佛世界中人,奈何与世人一般见识?回瞋作喜,一心念佛。
△念佛用心真切者,不问苦乐、顺逆、静闲、闹忙,一任公私干办,迎宾接客,万缘交扰,八面应酬,与他念佛两不相妨。
△念佛忌生死心不切,家缘撇不下,人情谢不去,念佛心不专。
△临终一念,不生佛界,便生九界,可不慎乎?求生净土之一念,不可侥幸而至,必须存之以诚,操之有素,千念万念,以致终日终年念者,无非为熟此一念也。果得一念纯熟,临终则定能见佛往生。
△佛法最有人情,要你们一家老少都念佛,将来同生西方永远在一起,就不受生离死别之苦,永久在一处修行直至成佛道。
学禅点滴
△禅,具体称禅那,译为“静虑’,就是用禅定的方法,去平息我们波动的妄心。我们流动的心识(任何普通人的心识都是心猿意马刹那不停的),经过一番平静的锻炼后,会发生许多质的、相的变化,以定生慧,就能制服妄心。(至于禅宗的禅,虽以禅为名,但其体为涅槃妙心,与色界之禅有本质的区别)。
△禅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在此状态下,心理方面的现象是心注一境,无波动或妄念生起;生理方面的现象,则是呼吸、血流、心跳的缓慢,微细,以至于绝对的停止。在入定时,心识已经必忙碌地工作去支持心脏,那么,为了支持神经系统而设的消化、呼吸、循环等系统,统统变成多余的了。深的禅定境界,大多是呼吸停止或心脏跳动停止的,这就是禅师能长时入定不吃不喝不排泄的关键所在。
略举几种禅的方法:
第一种,跏趺而坐,保持身体的端直,但不是僵坐。两手很舒适地搁在膝上,两眼微闭,或凝视鼻端。自然呼吸,丝毫不要用力,只要将心神集中于这呼出吸入上。凝神观察这吸入呼出的动作,保持对这动作的警觉,时时刻刻都了了分明这一动作。你呼吸时,有时深,有时浅,这不打紧,只顾自自然然的呼吸,唯一的一点是,你在呼吸时,心中须明明白白知道,这是深呼吸,这是浅呼吸,如此这般。
开头的时候,你会发现全神贯注于呼吸上,非常的不容易。你会奇怪你的心怎么这么会跑,它就是不肯停下来,你想东想西,耳朵听到外面的声音。脑筋混乱,思绪纷飞。你也许会觉得沮丧失望。但如果你肯继续不断地练习,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五至十分钟,慢慢增加,你的心就会集中到呼吸上了。过了一段时间,你就会体验到那一刹那的定境,你的心神全部贯注到呼吸上,连近身的声音也都充耳不闻,一时外境俱泯,这一极短时间的定境是一种了不起的经验,充满了喜悦与宁静。你愿自己能够继续保持它,但这时你还做不到这一点。不过,只要你经常不断地练习。这种经验可以一次又一次地发生,而且每决定的时间也会逐渐加长。这就是你系心于呼吸上,乃至于忘我之境了。只要你老觉得你自己存在,你就不会集中注意力于任何别的东西。
此念念不离呼吸之法,对你的健康大有裨益,能增进你日常工作的效率。而且,对发明你的佛性有很大的帮助。它能使你宁静安详,即令在你精神紧张或兴奋的时候,如果练习几分钟,你就会马上觉得安静平定了下来,好象在一段时间休息之后,刚刚醒觉一样。
第二种,观心。此修行法不光限于静坐着,行、住、坐、卧,工作也好,休息也罢,随时随地地观察你的每一个念头,每个念头来了,自己要知道,思维一件事,要能自主,不许念头操纵自己,这就是观心。观得念头不出现了,就保持心的自觉。
观心有三个阶段:
(一)、在反省的时候观心。这样可以帮助自己认识自己。我们生活在习气污染中,迷失了自己,只有靠反省、回顾,才能明白自己这个人格是如何形成的。肯反省、忏悔的人,就能够不让错误重复下去,也才能不让烦恼、痛苦持续下去。反省,是修行的重要内容。
(二)使每一念都不要漏过。萌生一念,自己立刻知道,而自己始终用最客观的立场来批判自己的念头,乃至于说话、做事,都要观察自己的念头,不让念头自由活动。如果我们要思维一件事——有目的地思维,应集中心力去思维,不要让念头象无缰的野马自由奔驰,否则会搅乱了你的心地。
(三)要观“念从哪儿来”?观心已经纯熟了的时候,就应观“念从哪儿来”?从这句话观去,就有可能找到自己原来无念的真心,亦即佛性,找到了,就要守住它;守住,才不会迷失于妄想与认同之中。
△什么人适合学佛?
他是光明磊落的人,只求心安的人,既不求神通,亦不求任何福报。
他一定要对于打破生死苦乐的问题有着执持不变的一贯兴趣。生死苦乐有什么问题呢?人,生不知从何而来,死不知到哪里去,一生又或多或少地活在辛劳与无奈之中。你有儿子,恨铁不成钢;你若没有儿子,就会说:“有儿万事足”啦!人,都是无奈的。你要弥补你的无奈,你就必须突破生死苦乐的问题,不要让环境叫你哭你就哭,叫你笑你就笑,而应该哭笑自主。
他是不甘被埋没的人。人人皆有佛性,就象金矿石都有黄金一样。佛是千锤百炼去掉了杂质的纯金,我们是原封不动的金矿石,我们没有净化自己,故虽然含有很高的生命属性,却被埋没了。如果自我生命净化,则不但解脱自在,而且可以发挥扭转乾坤的力量。
他是矢志追求永恒生命的人。《六祖坛经》云“劫火烧海底”,到了地球末日,地心的火把海水烧干了;“风鼓山相击”,宇宙的罡风使地球加速运动产生的一种旋流,可以把两座山推撞在一起,他是“真常寂灭乐”的,他的生命是永恒的,这些对他毫不相干。对这有兴趣的人,才契合学佛。
他是迎风屹立、逆流而上的人。因袭生活的惯性,一定会好逸恶劳,怕苦怕难,贪吃贪喝。活在这种惯性中的人,是不可以学好佛的,必须反其道而行之,逆风而上,否则,永远摆脱不了机械性,也永远不能改变自己!学佛,如果不是逆流而上,迎风而立,把过去的惯性完全扭转过来,我们就不会成功!
※※※※※※※※※※※※※※※
当你通过修行产生一种精神统一的定力后,你就会体会到修行的崇高伟大。苦尽甘来,甘甜将渐渐取代你的苦,你会得到身心方面的轻利安乐一一这绝非五欲之乐能够相比。一旦有了心定一境的经验之后,你的信心会成倍地上升,再要你不信也不可能。
修行者的心得
△时间就是我们的生命,节俭时间就是爱惜生命。我们浪费了多少时间在懈怠、放逸和散漫上面?有多少宝贵时间在颓唐、随便、马虎中消逝?我们把大好年华、青春、生命都虚掷浪费掉了,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这更浪费的事呢?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人生在世,岁月如梭,年方幼壮,切莫磋跎;世务日多,家事日拙,而今不学,老大奈何!
△三延四拖,你就是时间的小偷。
△“一寸光阴一寸命光,”我们把握时间,精进用功都来不及了,哪有时间做不必要的事?哪有时间做无谓的事?你这样简直是拿自己的命光在开玩笑,浪费自己的生命太可惜了!石火电光的人生,今日虽存,明天难保,有心人当勤精进!
△韶华荏苒,青年尤当惜阴。
△君子不恤年之将暮,而忧志之有倦,故末路晚年,君子更应精神百倍。
△有福无福,不在穷富。穷人而肯修行,是真大富大贵之相。
△自闻佛法,世上一切学说,不足惑我,一乐也;自修佛法,一切圣贤功夫,包罗无遗,二乐也;自悟佛法,旷劫生死之谜,一旦打破,三乐也。我如佛菩萨有无量智慧光明,然非学佛,无以启发,故真学佛者,乃真英雄、豪杰、圣贤、丈夫。世人每笑佛徒为愚痴,此真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世间无论千万最大事,都抵不过一个死:常把死字挂在眉头,道心自然增长。此一大事因缘,于一生关系之巨,任何重要急事,难与比拟于万一。
△六度、四摄、四无量心是大乘行者修菩萨道的主要课程,为了拔济众生,荷负正法和迈向佛道,舍头目脑髓,难行能行,“菩萨心肠”,使人肃然起敬。
△佛性就是空不空。无我便是空,慈悲便是不空。虽知无我而不断慈悲,故空而不空;虽有慈悲而不执着自我,故不空而空。因为立于这个空上,便上求佛法,下化众生,一切无碍。
△上求佛果是自利,下化众生是利他。
△须知人我一体,自他两利,何有先后?盖度人即是度己,度已正为度人。
△但求自利不思利人者凡夫之见,末能自度先欲度人者菩萨发心。
△丢弃小我得大我,丢弃大我得无我,无我方为永恒我。
△要看待任何人都是菩萨,不起一点我执心,要认为自己是个愚痴人。别人强,让他;别人硬,让他。我们只求了脱生死,不把人间是非来争执。
△一切众生都是菩萨,独我一人是凡夫。惭愧忏悔,日新又新。
△贵贱、美丑、刚柔、智愚、强弱、是假相的区别,聪明者要除去我痴,我见、我爱、我慢等执着,要看待物我一体,但知为大众谋利益,这就是行乎中道,实行佛教的教义。
△众生皆因欲贪故,于平等法中,妄分亲疏,从劫至劫不知醒悟。幸我人夙植善根,得遇无上甚深佛法,可谓万幸!又应知平等法中,众生与我无异,我欲出离苦海趋永乐之境,众生亦尔,故应发同体大悲心,方便济度。至父母子女属众生数摄,应度应济,更不待言矣。
△学佛应该摆脱七情六欲,所有的恩爱牵缠、怨恨交织、刻骨铭心、梦魂萦绕……都等于作茧自缚,所有放不下、不自在,百分之九十九是情感的因素。情,有正有负,正的情,是一种万物一体的情操,没有我,只有宇宙与众生,把私我融于大之我中,这是佛菩萨的心怀。如果把自己跟宇宙众生对立,用选择的方式,决定自己的爱与恨,好与恶,那是凡夫,是作茧自缚的基因。如果摆脱不了那些情爱牵缠、恩怨结缚,乃至于许多低级趣味,那我们就没有办法修行了,修亦不会成功,这一关很难突破。
△学道是越学越小——先缩小自己,不贡高我慢。越学越少——脾气少,坏习气少。越学越大——心量大,能包容一切讥毁辱骂。越学越多——知道自己的习性毛病很多,知错能改。
△对你周围的一切人,都要有一种和谐的感觉,融洽的感觉,当初弘一大师就是这样,对于他周围的一切人和事,总是感觉一切都好,就这样身心安和,渐入一心。
△做事不是为别人做,而是为自己消业障、培福德而做。大伙同在做事,若有人不会做我们来教他做;若他们做得不好,我们帮忙做,不要分得太清楚。
△生活上的一切都是为众生,只要好的事,我们怎么能不为大众随缘呢?弘一大师随缘,他认为世界上没有什么不好的东西,一切都好。但是他的生活很严谨,所以说随缘之中有严谨,随缘而不失去自己的原则,不随俗浮沉,才是随缘的真义。
△要怀抱了脱生死的壮志,要具备远离染欲的趋向,要拥有忍辱谦和的气度,要养成喜好寂静、不乐喧闹的性格,要含存宁愿自己吃亏、对待别人厚道的美德。
△凡人造业者百,而为善者一二。为善者百,而向道者一二。向道者百,而坚久者又一二。坚久者百,而坚之又坚,久之又久,直至成果,心不退转者又一二,如是最后,名真道人。
△往往不能真为生死者,眼前活计放不下耳。
△有德有识的君子,乐天知命,不做份外妄想。如处富贵,则行道于富贵之中而不骄不淫;居贫贱,则行道于贫贱之中而不谄不惧;居夷狄,则行夷狄之道,虽入境随俗,但仍守正道;身处乱世,则行道于患难之中,临危不惧,为保善道而死。
△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修行进德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世俗烦恼处要耐得下,世事纷扰处要闲得下,胸怀牵缠处要割得下,境地浓艳处要淡得下,意气忿怒处要降得下。
△事事留个有余不尽的意思,便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损我。若业必求满,功必求盈者,不生内变,必招外忧。
△常有小不快事,是好消息,若事事称心,则必有大不快事在后,知止此理可以免忧患。
△各种烦恼,皆为我炼心之助。重重危险,皆为我炼胆之处。
△越是温暖的地方,东西越容易腐败。反之寒冷的地方,东西则常保鲜久。人性跟物性相同,在清苦的环境中,最容易激发人的智慧与光明。
△一个人处在不如意的境遇中,会被逼着发愤惕励,所以仿佛周围都是治病的针灸、良药一般,尽管本身没有什么感觉,事实上自己的缺点却时时刻刻在接取矫治,而在进德修业上大为长进。
△只要心能转境,则时时是好时,日日是好日。
△一个人,只要本心清净,不执着于外境的侵染,虽处于尘俗狂流世界中,亦能洁净自身,自得其乐,犹如居于清幽静寂的仙境之中。
△热不必除,而除此热恼,身常在清凉台上;穷不可遣,而遣此穷愁,心常居安乐窝中。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实在我们的闲事太多太多了,所以才觉得“人间”没有“好时节”。
△真实的修行者是最开心不过的人,他既无怖畏,也没有烦愁,他永远是宁静安祥,不因灾变而烦乱沮丧,不因有苦难而郁郁寡欢,也不因此而失去耐性。他必须对苦难问题有所了解,而不该对它愤怒不耐。
△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苦难是通往快乐的途径。
△世路风霜,吾人炼心之境也。
△富厚福泽,不过厚吾之生;贫贱忧戚,乃是玉汝于成。
-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原文
- 佛说无量寿经全文
- 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全文
- 佛说高王观世音经全文
- 如何修法才能得神通?神通怎么修?
- 十八层地狱分别叫什么?十八层地狱详细图解
- 戒除邪淫得清凉
- 《佛说圣者无量寿智大乘陀罗尼经》原文
- 在家居士修净土宗早晚课的内容
- 读诵无量寿经的利益
- 念佛怎样“发愿和回向”?
- 最常用回向偈、回向文
- 佛前忏悔发愿文
- 净土五经一论是什么?有哪些内容?
- 简单的早晚课
- 《太上感应篇》原文及白话译文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
- 佛说十善业道经原文
- 净土宗历代祖师是谁?净土宗十三代祖师介绍
- 曹操投胎转世变为猪 因果轮回不可思议
- 印光大师十念法(文白对照)
- 生死关全集
- 净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师简介
- 今生做眷属,必有前世因缘
- 净宗朝暮课本
- 阿弥陀经白话文
- 净修捷要
- 极乐辅臣观世音菩萨
- 净土宗祖师论专修
- 徐清贤往生纪实,乱心念佛佛也迎
-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
- 佛说无量寿经
- 净土十要
- 《净土圣贤录》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实例
-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吗?趁年轻先走可以吗?
- 观经四帖疏
- 西方发愿文(图文)
- 娑婆教主释迦牟尼佛
- 信佛因缘,皆得往生
- 一朵莲含一圣胎,一生功就一花开的解释
- 净土三经是指哪三经?主要内容是什么?
- 一位老人自在往生的真实故事
- 潇洒的东门乞丐往生记
- 百岁老居士崔成贵往生纪实
- 慈母虔诚念佛,终微笑往生净土
- 今生做眷属,必有前世因缘
- 两位法师一同发愿,感佛来迎同时往生
- 无神论者归弥陀,敬礼往生放光佛
- 有因才有果,不要只认果不认因
- 曹操投胎转世变为猪 因果轮回不可思议
- 持烛专注观想忆念佛,往生三天后身体依然散发奇香
- 将所有善行功德都回向往极乐世界
- 念药师佛能不能往生呢?
- 对于念佛求往生,你有做到“至心”吗?
- 因果是行事的准则,不可不信
- 净土宗祖师论专修
- 专心一志念佛,体发异香往生
- 徐清贤往生纪实,乱心念佛佛也迎
- 九殿阎王——平等王
- 信佛因缘,皆得往生
- 在家居士修净土宗早晚课的内容
- 欲决定往生者,请从持戒念佛真实行去
- 念佛要兼念观世音菩萨圣号
- 《了凡四训》:功名富贵能向外求吗?
- 什么是因缘果报?因果是如何运行的?
- 民国一贫妇往生记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吗?趁年轻先走可以吗?
- 百岁老人往生记
- 《太上感应篇》原文及白话译文
- 《净土圣贤录》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实例
- 净土宗历代祖师是谁?净土宗十三代祖师介绍
- 为什么要见到自己的过失,不要看别人的不是?
- 往生论节要
- 因果轮回及天堂地狱果然有么?
- 印光大师十念法(文白对照)
- 十念记数念佛方法
- 莲池大师发愿文
- 拜佛与医学
- 印光大师论外道
- 佛说无量寿经全文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
- 阿弥陀经白话文
-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
- 净土十要
- 观经四帖疏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 大般涅槃经全文
- 《佛说长阿含经》原文【姚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表解
- 《悲华经》原文
- 地藏菩萨本愿经导读
- 大佛顶首楞严经
- 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
- 心经的理论和实践
- 当代往生纪实
- 拜佛与医学
- 往生纪实
- 谷响集
- 早吃素
- 五福临门
- 念佛法要
-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 净土十疑论
- 谛闲法师:普贤行愿品辑要疏
-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 正信的佛教
- 净土宗教程
- 印光大师论外道
-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
-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图说
- 佛说无量寿经义疏
- 蕅益大师法语
- 《贤劫经》原文
- 明信因果
- 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
-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原文
- 印光大师文钞
- 临终关怀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