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法要(清妙空大师念佛四十八法节要)
观既未易成就,戒亦未易全持,众福非旦夕可期,妙悟非钝根可得,大愿坚固更罕有,若不再从老实持名上出一头地,必致长沉苦海,永受轮回,千佛慈悲,亦难救度。老实持名者,既不求名利,又不逞才能,不于阿弥陀佛四字外添一毫妄想也。
既以此心念佛,凡一切杂善杂恶之事,皆不必念。即日用应缘万不得已之务,应毕即舍,勿令缠绵,障我心念。既以此口念佛,凡一切杀盗淫妄之事,不可在口头播弄。若一涉及,当思念佛人不当如是,猛念佛数声,以提醒而涤荡之。既以此身念佛,行住坐卧,务常端正,身若端正,心即清净。念佛一声,手过一珠,单念四字,勿杂六字,以四字易成片也。或于阿字上过珠,或于陀字上过珠,划定规模,不得错乱,此借珠束心之一法也。若神志昏沉,或妄想纷起时,振作精神,高声念佛数百声,自换一番境界。且耳根最灵,外缘易入,声感心动,杂念炽然。惟高声念佛,能护耳根而启心灵,心听自声,声声快足,一切闲是闲非自然罢遣也。若精神散失,或劳极逼迫时,不必高声,但收敛神明,低声细念,候气息完固,精神勃兴,便可高声念佛。若心气不适,或人地有碍,但动口唇,用金刚持法,不拘多少,总要字字从心里过,心忆而后动于舌,舌动而后返于心,舌既有声,耳还自听,是为心念心听也。心念心听,则目不妄视,鼻不妄嗅,身不妄动,一个主人翁,被阿弥陀佛四字请出来也。或金刚持,仍嫌著□,古有至巧方便,无用动口出声,但使系心一缘,微以舌根敲击前齿,心念随应,音声历然,声不越窍,闻性内融,心印舌机,机抽念根,从闻入流,反闻自性,是三融会,念念圆通,久久遂成唯心识观。
或昏沉多,则经行以持之,杂乱多,则端坐以持之,或跪或立,乃至暂卧,亦广作方便,随分持名而自救之。要于四字洪名,不肯一念忘却,乃降伏心魔之要术。不问净处秽处、闲处忙处、高兴处、失意处,不管他念得念不得,但誓此念佛心,至死也不断此念头,何以故?念佛的念头一断,一切善恶无记种种杂念又生也。虽大小便时,女人生产时,只管念,越苦越念,越痛越念,朝也念,暮也念,无事也念,有事也念,净处也念,秽处也念,无有一念非佛者,即使日用应酬有时间断,断其言句,不断其真命脉也。功夫至此,成片易矣。
早晚二时,划定常课,从今至死,不增不减,其余十二时中,能念一句念一句,能十句则十句,但使百忙中得一刻之暇,便可放下身心,朗然持诵,务须绵密接续,振作收敛,方能不负光阴。若使悠忽念去,不能济事,虚延岁月,辜负四恩,一朝无常到,将何抵对耶?
对像时,即以此像为真佛,面对心念,诚敬可知,诚敬之至,必邀灵感。无佛像时,端坐宜向西方,起心动念时,当念阿弥陀佛光明住我顶上,字字句句自不落空,黑业亦能消灭。
凡一切喜庆乐境当前,当知此乐虚幻不常,乘此好时回光念佛,则仗佛光明,于顺境去多少恶念,吉祥连绵,如意修行,直至命终,往生极乐,岂不快哉。凡一切逆境当前,俱是威缘照面,不可再起恶念,只须顺受,可避则避之,可消则消之,但随因缘,勿忘念佛,佛光所加,境缘即转。凡今生前世恶果成就,苦报必来,故一分苦,即一分恶也。不可诿于命运之不齐,但当愧其修行之不早,每一想及,身毛皆竖,五内若裂,悲伤感奋,痛不欲生,如此,则字字从肝髓中流出,方是念佛真境。
凡见苦恼者,先安其身,然后开导其心,劝之念佛,所谓救一时之苦,布施为急,救历劫之苦,念佛为要。或见人物有难,力不能救,当急为彼念佛,安其魂识。或清夜朗诵,以施鬼神。凡大兵大疫之年,五更持诵佛名,能消冤厉。当思我此一声阿弥陀佛,上穷有顶,下极风轮,尘刹众生,一时受益,其布施不可思议也。
念佛之声,既已纯熟,于六尘中,惟一声尘,六根之用,全寄于耳,身亦不觉其旋绕也,舌亦不觉其鼓动也,意亦不觉其分别也,鼻亦不觉其呼吸也,眼亦不觉其开闭也,观音势至两圆通,即是一也,根即尘也,尘即根也,根尘即识也,十八界融成一界也。初或未调,久当自入。
凡念佛时,取净地四五尺,右绕一匝,然后徐徐出声,渐渐声高,如是念到三匝之后,觉自己心声透灵,旋绕太空,圆裹十方,□周法界,是安住身心世界于念佛声中也,是以此身心安住于念佛声中而念佛也。此是胜境,能灭心垢,宜勤习之。声者心声也,光亦心光也。心声旋绕之处,即心光焕发之处,安住于心声中而念佛,即安住于光明中而念佛也。此亦胜境,能灭心垢,宜勤习之。心声旋绕,心光焕发,心体自然披露矣。此一真心,如大圆镜,洞达无遮,十方三世,我佛众生,浊世苦轮,净邦莲萼,皆镜中影也。声中即是光中,光中即是镜中,此是最胜境,能永灭心垢,宜加意勤习之。
不杂即止,止者定之机,止杂念而正念现矣。杂念有三:一善念,一恶念,一无记念,三者除尽,方为不杂。心要寂寂,寂寂则善恶念不生。心要惺惺,惺惺则无记念不生。佛外无念,故常寂寂,念中有佛,故常惺惺。不住即观,观者慧之机,前一句过去矣,后一句未来也,现在一句亦不住,了了分明而不可得,不可得而了了分明。若于念佛时,不昏不散,止观定慧,念念圆成。
持佛戒以治身,持佛名以治心,持之久而心纯,持之久而心空,念性戒性,非有二也。板板持戒,不得出头,板板念佛,则临命终时,打破鬼门关,跳出三界矣。若奉戒已有工夫,即以此回向西方,必生中品。若未能兼顾者,且勤念佛,如救头燃。须知人既念佛,即当心佛慈心,行佛悲行,发广大愿,济度众生,一切众垢冤缠,普为忏悔,一切钜细功德,回向西方,如此乃为念佛之正因也。
一事才毕,一语才罢,尚未打点念佛,而四字佛名滚滚出来,此三昧易成之象也。持名不懈,快足又快足,于念佛时,明明持此四字,念头不转,而四字忽然一停,亦非有即四字之念,亦非有离四字之念,亦非有四字以外之念,此谓暂得胜境,非真心空也。然勤勤念佛,此境屡现,则渐渐心空,若因一念心空,遂逐昏沉,是谓无慧。当知心愈空则念愈灵,心愈空则念愈净,以佛心中之我,念我心中之佛,空与不空,更在何处。譬如日与月,周流照天下,此如何妙觉圆明哉。
凡难中发心念佛者,必有奇应,虽□地干戈,一乡疫疠,而求佛呵护者,一即一安,百即百安,非佛之有私也,亦平等光中无心而应也。何以故?动念发声,觉阿弥陀佛光明住我顶上,自然念念具足,念念坚固,念念长久,佛光所加,吉神拥护,自然离难,勿转念也。
临命终时,能高念便高念。能低念便低念,或高低皆不能,亦宜将四字默记于心,不令忘失。左右奉侍之人,宜将此四字频频提醒,当知百劫千生所有乱走之路,全在此时一念断得清楚,何以故?六道轮回,皆一念为主,若一念专注在佛,则形虽败坏,而神不散乱,即随一念而往生净土矣。呜呼!但记取阿弥陀佛四字勿忘也。
【按】口念耳听,心念心听,神念神听,为大师十二字念诀。愿从口念耳听入手,能了了分明,不散不昏,便是不乱境界。渐至心念心听,即已六根都摄。若至神念神听,岂非寂之至照之至耶。单念四字,易成片也。惟秽处及大小便时,只宜默念或心念,出声不恭敬。女人生产时,宜出声朗念,因默念心力小,故感应亦小,或致闭气受病也。
- 念佛法要
- 人生指南六 普劝念佛
- 人生指南五 恪守行仪
- 人生指南四 戒恶行善
- 人生指南三 信愿念佛
- 人生指南二 抉择信仰
- 人生指南一 前言
- 念佛法要(唐善导大师净业专杂二修说节要)
- 念佛法要(宋永明延寿大师万善同归集节要)
- 念佛法要(宋慈云忏主遵式大师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节要)
- 念佛法要(宋普照中峰明本大师三时系念佛事节要)
- 念佛法要(元虎溪尊者优昙普度大师莲宗宝鉴节要)
- 念佛法要(元维则天如大师净土或问节要)
- 念佛法要(明幽溪传灯无尽大师净土法语节要)
- 念佛法要(明紫柏达观大师紫柏老人集节要)
- 念佛法要(明莲池袾宏大师云栖法汇节要)
- 念佛法要(清蕅益智旭大师灵峰宗论节要)
- 念佛法要(清截流行策大师净土警语节要)
- 念佛法要(清梵天省庵思齐大师法语节要)
- 念佛法要(清梦东彻悟大师语录节要)
- 佛说无量寿经上卷
- 佛说无量寿经下卷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
- 华严经要解(1)
- 心经的人生智慧-济群法师(一)
- 阿弥陀经白话文(一)
- 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圆瑛大师(一)
- 观经四帖疏(卷一)
-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一)
- 大般涅槃经卷上(一)
-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一)
-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黄念祖居士(一)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表解-李炳南老居士(上)
- 阿弥陀经白话文(二)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二)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一)-海仁老法师(1)
- 善导大师全集-观经四帖疏(上)
- 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一)
- 阿弥陀经白话文(三)
- 心经的理论和实践-徐恒志居士(上)
-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 卷上
- 心经的人生智慧-济群法师(二)
- 阿弥陀经白话文(注解)
- 阿弥陀经白话文(四)
-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一】
-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一
- 净土十要(第一) 阿弥陀经要解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五)
- 地藏菩萨本愿经导读(作七安心)
- 悲华经卷第一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三)
- 万善同归集(一)
- 普贤菩萨行愿品白话解释(一)
- 《净修捷要》报恩谈
- 华严经要解(2)
- 拜佛与医学 第一讲
- 心经的人生智慧-济群法师(三)
- 复李德明居士书四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四)
- 与妙真大师书七
- 一朵莲含一圣胎,一生功就一花开的解释
- 净土三经是指哪三经?主要内容是什么?
- 一位老人自在往生的真实故事
- 潇洒的东门乞丐往生记
- 百岁老居士崔成贵往生纪实
- 慈母虔诚念佛,终微笑往生净土
- 今生做眷属,必有前世因缘
- 两位法师一同发愿,感佛来迎同时往生
- 无神论者归弥陀,敬礼往生放光佛
- 有因才有果,不要只认果不认因
- 曹操投胎转世变为猪 因果轮回不可思议
- 持烛专注观想忆念佛,往生三天后身体依然散发奇香
- 将所有善行功德都回向往极乐世界
- 念药师佛能不能往生呢?
- 对于念佛求往生,你有做到“至心”吗?
- 因果是行事的准则,不可不信
- 净土宗祖师论专修
- 专心一志念佛,体发异香往生
- 徐清贤往生纪实,乱心念佛佛也迎
- 九殿阎王——平等王
- 信佛因缘,皆得往生
- 在家居士修净土宗早晚课的内容
- 欲决定往生者,请从持戒念佛真实行去
- 念佛要兼念观世音菩萨圣号
- 《了凡四训》:功名富贵能向外求吗?
- 什么是因缘果报?因果是如何运行的?
- 民国一贫妇往生记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吗?趁年轻先走可以吗?
- 百岁老人往生记
- 《太上感应篇》原文及白话译文
- 《净土圣贤录》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实例
- 净土宗历代祖师是谁?净土宗十三代祖师介绍
- 为什么要见到自己的过失,不要看别人的不是?
- 往生论节要
- 因果轮回及天堂地狱果然有么?
- 印光大师十念法(文白对照)
- 十念记数念佛方法
- 莲池大师发愿文
- 拜佛与医学
- 印光大师论外道
- 佛说无量寿经全文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
- 阿弥陀经白话文
-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义
- 净土十要
- 观经四帖疏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 大般涅槃经全文
- 《佛说长阿含经》原文【姚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表解
- 《悲华经》原文
- 地藏菩萨本愿经导读
- 大佛顶首楞严经
- 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
- 心经的理论和实践
- 当代往生纪实
- 拜佛与医学
- 往生纪实
- 谷响集
- 早吃素
- 五福临门
- 念佛法要
-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 净土十疑论
- 谛闲法师:普贤行愿品辑要疏
-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 正信的佛教
- 净土宗教程
- 印光大师论外道
-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
-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图说
- 佛说无量寿经义疏
- 蕅益大师法语
- 《贤劫经》原文
- 明信因果
- 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
-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原文
- 印光大师文钞
- 临终关怀